毗耶达西尊者:佛陀的古道 佛教基本教义 第三章 集圣谛
毗耶达西尊者:佛陀的古道 佛教基本教义 第三章 集圣谛
“集圣谛”也称为“苦集圣谛”、“苦因圣谛”。那么,什么是“集圣谛”呢?佛陀说“此爱是再有,与喜、贪俱,于处处而喜乐 ,这就是:欲爱、有爱、无有爱”通俗的说就是:集圣谛是指“爱”,这“爱”将导致再次投生,这“爱”伴随着欢喜和贪婪一同生起,无论在哪里有自己的生命,即会喜乐于其处,这“爱”可分为三种,欲爱、有爱、无有爱。
这贪爱在哪里生起和停留呢?佛陀说“凡世间有喜色、悦色者 ,其爱即于此处生起而生起,于此处止住而止住。”通俗的说就是:只要世间存在本质上既可爱又美好的东西,贪爱就在这里生起和停留。佛陀进一步的列举了这些本质上既可爱又美好的东西,共计六十种,它们分别是:内六处(即:眼、耳、鼻、舌、身、意);外六处(即:色、声、香、味、触、法);六识(即:眼识、耳识……意识);六触(即:眼触、耳触……意触);六受(即:眼触生受、耳触生受……意触生受);六想;六思;六爱;六寻;六伺。
这里,六触中的“眼触”是指“以眼与色为缘而生眼识。……凡此等三法之合会、集结、和合,诸比库!称此为眼触。”其他五触也与此类似。
六寻中的“寻”是指什么呢?“在经中,‘寻’一词常不精确地用以代表思考,但在《阿毗达摩论》里,它精确地代表把心投入或令它朝向目标的心所。犹如国王的亲信有能力带村民入皇宫,寻亦能够把心投入目标里。对于修习禅定,寻的特别作用是对治昏沉睡眠盖(thinamiddha)。”(阿毗达摩概要精解第一章)“特相是把心投向或导向目标;作用是全面地撞击目标;现起是把心导向目标。虽然注释里没有提及它的近因,但可知目标即是它的近因。”
六伺中的“伺”是指什么呢?“‘伺’一词通常意为检查,然而在此(指在色界心里)则意为保持心继续专注于目标。寻是把心与心所投向目标,伺则是心继续专注于目标。诸注疏提供了好些不同的比喻,以说明此二禅支之间的差别。寻有如展开翅膀起飞的鸟;伺则有如张着翅膀在天空中滑翔的鸟。寻有如投向花朵的蜜蜂;伺则有如在花朵上方嗡嗡作响的蜜蜂。寻有如持着失去光泽的金属盘之手;伺则有如拭擦该盘的另一只手。禅那中的伺暂时制止疑盖(vicikiccha)。”(阿毗达摩概要精解第一章)“其特相是重复地省察目标;作用是重复地把相应名法置于目标;现起是把它们钩住目标;近因是目标。”
第一节 三种贪爱
佛陀说导致苦的真实原因正是贪爱,而这贪爱可分为三种:欲爱、有爱、无有爱。
什么是贪爱呢?贪是第一个不善因,包括一切自私的欲念、渴求、执着与执取。其特相是执着目标;作用是黏着目标,如肉黏着热锅;现起是不能舍弃;近因是认为导致束缚之法有乐味。
什么是欲爱呢?对欲望的渴爱,即对五欲功德的贪爱。这五欲是指“眼、耳、鼻、舌、身”这五种感官对外境(即:外处)攀缘的欲望。佛音尊者在《清净道论》里解释到“色爱转起以欲乐而享受现于眼的视线之前的色所缘之时,名为‘欲爱’…… 于声爱等的方法也是同样的。”通过这五种感官,于内生起了六触、六受、六想、六思,由于无知,他认为这里有“乐”而不能见“苦”,于是对这种种法生起贪爱,这就是欲爱。
什么是有爱呢?对生命的渴爱,即是由于对生命的希求而生起的、与常见俱行的、对色界与无色界生命的贪,以及对禅那的欲。佛音尊者在《清净道论》里解释到“当它(色爱)与认为所缘‘是恒是常’的常见共同转起之时,名为‘有爱’——与常见作伴的贪而名有爱…… 于声爱等的方法也是同样的。”他希望长生不老或者在死后获得新生,他希望现在能看、能听、能嗅、能尝、能触、能知,希望下一世也能获得这些能力,他希望永远拥有这些能力。因为无智,他无法破除诸法的密集,以“无常”为“常”。因为无知,他认为这些法里有“我”、认为这些法就是“我”或者为“我”所有,于是对内六处、六识、六寻、六伺生起贪爱,这就是有爱。
什么是无有爱呢?对无生命(即断灭)的渴爱,即是与断见俱行的贪。佛音尊者在《清净道论》里解释到“当它(色爱)与认为所缘‘是断是灭’的断见共同转起之时,名为‘无有爱’——与断见作伴的贪而名无有爱。于声爱等的方法也是同样的。”持断见者可能会对断灭生起贪爱。由于这种邪见,他认为人活着的时候有“真我”、“本我”以及“我所”,而人死以后认为是“我”死了,一切归于虚无,虚无才是可喜、可爱的,于是生起对虚无的贪爱,这就是无有爱。
第二节 缘起法
“贪爱”如何使苦生起的呢?佛陀开示了缘起法加以说明。概括的说,缘起法就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完整的缘起法就是:
“诸比库!缘起者何耶?诸比库!缘无明有行,缘行有识,缘识有名色,缘名色有六处,缘六处有触,缘触有受,缘受有爱,缘爱有取,缘取有有,缘有有生,缘生有老死、愁、悲、苦、忧、恼。如是,此乃全苦蕴之集。诸比库!此谓生起。”
“由无明之无余、离贪灭,有行灭。由行灭,有识灭。由识灭,有名色灭。由名色灭,有六处灭。由六处灭,有触灭。由触灭,有受灭。由受灭,有爱灭。由爱灭,有取灭。由取灭,有有灭。由有灭,有生灭。由生灭,有老死、愁、悲、苦、忧、恼等灭。如是全苦蕴之灭。”
(本节重点介绍苦的生起,苦的止息将在第四章第一节内介绍)
(25)缘无明有行
(一)无明
在此,什么是“无明”呢?佛陀说:“诸比库!无知于苦,无知于苦集,无知于苦灭,无知于趣苦灭之道,诸比库!以此谓之无明。”
佛陀在论藏里进一步指出这种无知,还包括对“过去世、未来世、过去世与未来世、缘起”的无知。
(二)行
在此,什么是“行”呢?佛陀说:“此等有三行:身行、口行、心行是。诸比库!以此谓之行。”
根据论藏,“行(sankhara)是与二十九世间善及不善心相应的思心所。八大善心及五色界禅那善心里的思整体地被称为‘福行’(pubbabhisankhara);十二不善心里的思则被称为‘非福行’(apubbabhisankhara);而四无色禅善心里的思则被称为‘不动行’(anebjabhisankhara)。”
我们可以看到,佛陀在经教里,是依据“行”发生的方式进行了分类,与身表(即身体的行动)俱行的思被称为身行、与语表(即语言的表达)俱行的思被称为语行、只是意念的发生,而不与身表和语表俱行的思,被称为心行;佛陀在论教里,是依据“行”的道德素质进行了划分。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行”与五蕴里的“行蕴”是有区别的:“行蕴”除包括了此处的“行”,还包括了与世间果报心、唯作心、道心、果心相应的思。这些思的共同特点是不会带来世间果报,所以未包括在“行”内。
对这些内容感兴趣的朋友,可进一步了解《阿毗达摩概要精解》相关章节。
(三)缘无明有行
当有情的心流还是受到无明影响时,行即会制造能够产生未来世的业。由此无明被称为产生行的主要缘。无明在不善业里很显著,而在世间善业里则是潜伏性地存在。所以世间善与不善行两者皆被说为缘于无明。
对于苦等不断称为无明的无智之人,他对于苦乃至前际等,由于无智,把轮回之苦作为乐想,开始作此(苦之)因的(福行等的)三种行。又对于集,由于无智,开始作此苦的因及爱的工具的行,却思惟为乐之因。又对于灭、道,由于无智,把不是苦的灭的(梵天等的)胜趣作为苦灭之想,把不是苦灭之道的祭祀、苦行等作为苦灭之道想,欲求苦之灭,开始以祭祀、苦行等而作三种行。又因为彼无智者对于四谛的无明不断之故,特别是对于那些混着生老病死等许多危险而都称为福果的苦,不知是苦,为了获得它(福果),开始作身语心行等的福行,正如为求天女者而跳悬崖一样,又因为他不见那虽然认为是乐的福果,但在终了之时,生大热恼的坏苦性及不乐性,于是开始实行那为福果之缘的前面所述的(祭祀苦行等的)福行,这好象灯蛾的扑灯,亦如贪图蜜滴之人,涂蜜于刀口而舔之。又因为彼无智者对于四谛的无明不断之故,特别是对于那些混着生老病死等许多危险而都称为福果的苦,不知是苦,为了获得它(福果),开始作身语心行等的福行,正如为求天女者而跳悬崖一样,又因为他不见那虽然认为是乐的福果,但在终了之时,生大热恼的坏苦性及不乐性,于是开始实行那为福果之缘的前面所述的(祭祀苦行等的)福行,这好象灯蛾的扑灯,亦如贪图蜜滴之人,涂蜜于刀口而舔之。如是故说无明有故行有,不是无(无明)有(而行有),所以应知此等行是由于无明之缘而生。即所谓:“诸比库,无知者,有无明者,造作福行,造作非福行,造作不动行。诸比库,如果比库的无明断除,则明生起,因为他离去无明而明生起,故不造作福行”。
二、缘行有识
(一)识
在此,什么是“识”呢?佛陀说:“此等有六识身: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是。诸比库!以此谓之识。”
根据论藏,这是指三十二种(世间)果报心。
此中:眼识有善异熟及不善异熟二种,如是耳、鼻、舌、身识也是同样的。意识有二十二种,即善,不善异熟的二意界,无因(异熟)的三意识界,八有因异熟欲界心,五色界(异熟心)及四无色界(异熟心)。如是此等六识,一共是包摄三十二种世间(有漏)异熟识。那出世间的心是不应作为轮回论的,所以不包摄在内。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识”与五蕴里的“识蕴”是有区别的:“识蕴”除包括了此处的“识”,还包括了善心、不善心、唯作心、道心、果心。这些识的共同特点是不属于世间业行的果报,所以未包括在“识”内。
对这些内容感兴趣的朋友,可进一步了解《阿毗达摩概要精解》相关章节。
(二)缘行有识
行是如何缘起识的呢?我们可以将“行”分为四种情况分别观察它们之间的关系:
(1)由欲界的福行之缘而生善异熟的眼等五识,意识中的一意界与二无因意识界及八欲界异熟的十六种,即所谓:“因作而积欲界的善业,故生起(善)异熟的眼识。
耳、鼻、舌、身识亦然……乃至生起异熟意界……生起喜俱意识界……生起舍俱意识界……喜俱智相应(无行)……喜俱智相应有行……喜俱智不相应(无行)……喜俱智不相应有行……舍俱智相应(无行)……舍俱智相应有行……舍俱智不相应(无行)……舍俱智不相应有行(的意识界生起)”。
(2)其次由色界的福行之缘而生五色界异熟。即所谓:“因作而积色界善业,故离诸欲……异熟初禅……乃至第五禅具足住”。如是由福行之缘而有二十一种识(即欲界十六,色界五种)。
(3)其次由非福行之缘而生不善异熟的眼识等五种与一意界及一意识界的七种识。即所谓:“因作而积不善业,故生(不善)异熟的眼识……生起耳、鼻、舌、身识……(不善)异熟的意界……(不善)异熟的意识界”。
(4)其次由不动行的缘而生四无色异熟的四种识。即所谓:“因作而积无色界的善业之故,超越一切色想……空无边处想俱(异熟识)……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想俱(异熟识)及舍断乐与苦之故……第四禅具足住”。
三、缘识有名色
(一)本处的“识”
在前面,我们已经给大家介绍过“识”了,可是在“缘识有名色”这里的“识”与前面的介绍并不完全一样。前面介绍的“识”是专指‘果报识’,然而在此它则是指‘果报识’及前世的‘业识’两者。
那么,什么是“业识”呢?就是与“业”相应的识。具体的说,它包括了善心和不善心。
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异呢?因为“缘识有名色”中的“色”属于业生色(即:以业为因而生起的色法),而“业识”正是业生色的因缘。
(二)名色
佛陀说:“诸比库!何为名色?[诸比库!]受、想、思、触、作意、以此谓之名;四大种及四大种所造之色,以此谓之色。如是此名与此色,谓之名色。
此处,“作意”的巴利文manasikara直译意义是‘心的造作’。作意是令心转向目标的心所;通过它目标得以呈现于心。其特相是‘指引’(sarana)相应法朝向目标;作用是把相应法与目标连接起来;现起是面对目标;近因是目标。作意有如船的舵,控制船的方向以朝向目的地;或有如马车夫,指挥已驯服的马(相应法)朝向它们的目的地(目标)。应分别作意与寻两者:前者把相应法转向目标,后者则把它们投入目标。作意是一切心不可或缺的识知因素;寻则是并非不可缺少的特有心所。
根据论藏,“名”(nama)一词是指与果报识相应的诸心所;“色”(rupa)一词则是指业生色。
(三)缘识有名色
识是如何缘起名色的呢?我们可以把有情按“蕴”分为三种,分别加以分析:
在“五蕴有”(pabcavokarabhava)里,即是在拥有一切五蕴的界地里,识缘生了名色两者。但在“四蕴有”(catuvokara-bhava)里,即在无色界天里,它只缘生了名法。而在“一蕴有”(ekavokarabhava)里,即在无想有情天里,它只缘生色法。
于五蕴结生,当结生心在结生那一刹那生起时,同时也生起了受、想、行三名蕴,以及某些色聚──于人类,该些色聚是身十法聚、性根十法聚与心所依处十法聚。由于心(识)在这些俱生名色法里是主,所以说识缘生了名色。
四、缘名色有六处
(一)六处
佛陀说:“诸比库!何为六处?[诸比库!此等有六处:]眼处、耳处、鼻处、舌处、身处、意处,诸比库!以此谓之六处。”
在六处当中,首五处是眼、耳、鼻、舌、身五净色,而意处则是指三十二种(世间)果报心。
(二)缘名色有六处
为什么说名色是六处的缘呢?因名色存在之时而(六处)存在故。即此名此色存在之时而有彼彼之处,非因其他。这就是“此有故彼有”。具体的说就是:
1、色缘生前五处。当业生色生起时,它们缘助也是属于业生色的五净色生起。
2、名缘生第六处。当诸相应心所生起时,它们缘助于此称为意处的果报心生起。换言之,果报心缘生名,而名则缘生果报心;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缘’(abbamabbapaccaya)。
在欲地里,名色缘生所有六处;在色地里,它们则只缘生眼、耳及意三处;在无色地里则只有名缘生意处,这是该地仅有之处,因为在其地完全没有五色处。
五、缘六处有触
(一)触
佛陀说:“诸比库!何为触?诸比库!有六触身: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是,诸比库!以此谓之触。”
根据论藏,六触身可以详细的分为:眼触等五种善异熟、五种不善异熟的十种及与二十二世间异熟相应的二十二种,如是一切正如‘行缘识’所说的三十二种一样。
(二)缘六处有触
生起于眼处的触名为‘眼触’。它是眼净色、色所缘及眼识之相聚于一处。其他的耳触等也同样地依靠各自的处生起。‘意触’则是与除了双五识之外的二十二果报心相应的触。由于触必须有处才能生起,所以说触缘于六处而生起。
六、缘触有受
(一)受
佛陀说:“诸比库!何为受?诸比库!此等有六受身:眼触所生之受,耳触所生之受,鼻触所生之受,舌触所生之受,身触所生之受,意触所生之受是,诸比库!以此谓之受。”
(二)缘触有受
每当触生起时,受(vedanŒ )即会缘于该触而同时生起。触是识与目标接触,而在它们接触时必定会有某种缘于触而生起的感受。
七、缘受有爱
(一)爱
佛陀说:“诸比库!何为爱?诸比库!此等有六爱身:色爱、声爱、香爱、味爱、触爱、法爱,诸比库!以此谓之爱。”这里的爱正是前面介绍过的“贪爱”。
(二)缘受有爱
虽然爱可依其目标而分别,但事实上爱是依靠接触目标而生起的受。若人体验到乐受,他就会享受该乐受,而他追求该目标的目的纯粹只是因为它能够激起乐受。反之,当他体验到苦受时,他会渴望脱离苦,以及渴望会有某种乐受取代它。舍受的本性是宁静的,而这也能成为渴爱的目标。如是三种受缘生了种种爱。
值得注意的是,“受”并非无条件的缘起“爱”,爱的生起必须有“无明”的参与。因为诸佛与阿拉汉仍是有受生起的。
八、缘爱有取
(一)取
佛陀说:“诸比库!何为取?诸比库!此等有四取:欲取、见取、戒禁取、我语取。诸比库!以此谓之取。”
根据论藏,于四取当中,第一种可以是对欲乐强烈的渴爱,但诸注疏指出此取可以更广泛地包括对一切世间之物的渴爱。邪见取(即:见取)是执取任何在道德上是属于邪恶之见,例如无作见、断见等,或是执取任何有关‘世界是永恒的还是不永恒的’等的忆测之见。戒禁取是认为实行仪式或修苦行及其种种戒禁能够导向解脱。我论取(即:我语取)即是执著「身见’(sakkayaditthi),即认为五蕴的任何一个是‘我’或‘我所有’。经典里提出了二十种身见。对五蕴的每一个可有四种观念,例如:‘认为色蕴是我,或我拥有色蕴,或色蕴是在我里面,或我在色蕴里面’,对于受蕴、想蕴、行蕴与识蕴也是如此,所以共得二十种身见(见《中部》经四十四等)。欲取是贪的一种呈现方式,其他三种取则是邪见心所的呈现方式。
(二)缘爱有取
这些取都缘于爱。于第一项(即:欲取),对目标微弱或起始的贪名为爱,而强化了的贪则名为取。于其他三项(即:见取、戒禁取、我语取),缘生邪见的贪名为爱,在受到该贪的影响之下而接受的邪见则名为取。
九、缘取有有
(一)有
佛陀说:“诸比库!何为有?诸比库!此等有三有:欲有、色有、无色有是。诸比库!以此谓之有。”这里的“欲有”是指导致于欲界结生的有;“色有”是指导致于色界结生的有;“无色有”是指导致于无色界结生的有。
根据论藏,有(存在)有两种:业有(kammabhava)与生有(upapattibhava)。业有是指二十九种善与不善思,或一切能够产生新一世的善与不善业。生有则是指三十二种果报心、它们的相应心所及业生色。
(二)缘取有有
取是业有之缘,在取的影响之下,人们才会有作为而累积了业。取是生有之缘,因为即是取导致人们依所造之业再生死轮回。
十、缘有有生
(一)此处的“有”
在前面,我们已经给大家介绍过“有”了,可是在“缘有有生”这里的“有”与前面的介绍并不完全一样。使到未来世发生的主要缘是善与不善业,即业有。在这里的‘有’,是业有的意思,因为它(业有)是生的缘,而非生有。
(二)生
佛陀说:“诸比库!何为生?于各种众生之类,各种众生之出生、出产、降生、诞生、诸蕴之显现,诸处之获得,诸比库!以此谓之生。”
根据论藏,生(jati)是指新一世的世间果报心、其相应心所及业生色生起于其中一个生存地。
(三)缘有有生
那么,如何得知有是生的缘呢?虽然外缘相等,但见(于生)有劣与胜等的差别之故。即父、母、白(精子)赤(卵子)、食物等的外缘虽然相等,纵使双生子亦见有劣与胜的差别。那种差别不是无因的,因为不是于一切时而一切人都有的。除了业有实无他因,因为在彼所生的有情的内相续中没有别的原因,所以只是业有为(差别之)因。因为业是有情的劣与胜等的差别之因,故世尊说:‘这是业分别了有情的劣与胜’,是故当知‘有是生的缘’。
十一、缘生有老死等苦
(一) 老死
佛陀说:“诸比库!何为老死?于各种众生之类,各种众生之老衰、衰耄、朽败、白发、皱皮、寿命之颓败、诸根之耄熟,以此谓之老。于各种众生之部类,各种众生之殁、灭、破坏、死、破灭、诸蕴之破坏,遗骸之放弃,此谓之死。如是此老与死,诸比库!以此谓之老死。”
(二)缘生有老死等苦
一旦生发生,老死已是无可避免的,而在生与死之间也可能会生起其他苦,例如愁、悲、苦、忧及恼。这一切苦的根源即是生,所以把生列为它们的主要缘。
因为无生之时,则无老死及愁等诸法;然而有生之时,即有老死并有与受老死苦法逼恼的愚人有关于老死的(愁等诸法),或有与受(老死以外的)彼等苦法逼恼的人无关(于老死)的愁等诸法,故知此生为老死及愁等之缘。
十二、缘起法的分析
根据论藏,缘起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三时、十二支、二十法、三连结、四摄类、三轮转及二根。
(一)三时
无明与行属于过去世;生及老死属于未来世;中间八支属于现在世。如是一共有三时。当十二支依三世分别时,应明白这只是为了显示生死轮回里的因缘结构。当知被归纳于某一世的缘起支并不是只在该世运作,而不会在其他世运作。事实上,在每一世里都有这些互相牵连的十二缘起支。
(二)十二支
十二支是:一、无明;二、行;三、识;四、名色;五、六处;六、触;七、受;八、爱;九、取;十、有;十一、生;十二、老死。所示的愁等词是(生之后)偶有的结果。
(三)二十法、三连结、四摄类
于此,在提及无明与行时,爱、取与有也已包括在内。同样地,在提及爱、取与有时,无明与行也已包括在内。在提及生与老死时,识等五果(即:识、名色、六处、触、受)也已包括在内。如是有:
一、过去五因,(即:过去的无明、行、爱、取、有)
二、现在五果;(即:现在的识、名色、六处、触、受)
三、现在五因,(即:现在的无明、行、爱、取、有)
四、未来五果。(即:未来的识、名色、六处、触、受)
如是有二十法、三连结(即:行与结生识之间为一因果的连结,受与爱之间为一果因的连结,有与生之间为一因果的连结)及四摄类。
(四)三轮转
三轮转是指:
一、无明、爱与取属于烦恼轮转;
二、称为业有与行的生存一部份属于业轮转;
三、称为生有等的生存一部份属于果报轮转。
这三轮转显示了生死轮回的方式。最为基本的轮转是烦恼轮转。在受到无明蒙蔽及渴爱驱使之下,人们投入于造作种种世间的不善与善业。如是烦恼轮转引生了业轮转。当此业成熟而产生果报时,那即是业轮转引生了果报轮转(异熟轮转)。在对这些苦乐的果报作出反应时,还沉溺于无明的人即会受到渴爱所制伏,而欲享受更多愉悦体验、执取已获得的、以及尝试避免痛苦的。如此果报轮转再引生另一个烦恼轮转。如是这三轮转不断地转着,直至无明被诸圣道根除。
(五)二根
当知无明与爱是二根。无明被称为从过去直透到现在受之根;爱被称为从现在直透到未来老死之根。
通过断除此二根,轮回即会断灭。对于常受老死之惑逼迫者,一旦诸漏生起,无明即再次转起。如是大贤者说示三地缠结及无始的轮回为‘缘起’。
-------------------------------------------------------------------------------------------------------------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