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界法师:菩萨戒修学法要 讲记 第二卷
净界法师:菩萨戒修学法要 讲记 第二卷
好,我们请打开讲义第4面。我们上一堂课讲到持戒的意义。这一科主要的重点就讲到我们一个人,我们在受戒之前跟受戒之后到底有什么样的改变呢?
我们在受戒之前,我们的生命就活在一个根尘识的内涵当中。就是这个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去攀缘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的时候,就产生一种感觉。可能是一种快乐的感觉,也可能是一种痛苦的感觉,产生一个受。根尘接触产生一个感受,这个感受会产生一种情绪、一种思想。大概我们一般在受戒之前的人,大概你的生命、你的行为就跟着这个感觉在活动了。所以我们以前的生命是受外在影响。你接触一个好的环境,你就变得更好;你接触一个不好的环境,你就变得更糟糕。所以我们一般在受戒之前,你的生命你是做不了主的,由外境来引导我们,因为我们深受感觉的影响。
受了戒以后,我们的生命产生了变化。我们拒绝去遵从我们的感觉,我们开始从内心深处发起一种愿望:我不管生命的环境怎么变化,我也改变不了外在的环境,但是我要控制我的内心。我从今以后,我的生命要往三个方向走,第一个誓断一切恶,第二个誓修一切善,第三个誓度一切众生。你的生命不再跟着感觉走了,是跟着你的愿望而走。所以生命的改变来自于你一种愿望的设定。
我们讲一个实际的公案来作一个说明。在台湾的高雄有一家百货公司叫大同百货公司。当时,差不多在二十年前,它是整个东南亚最大的百货公司,有十二层楼。这个百货公司的建立是有一段因缘的。当时有一个年轻的高中生。这个高中生家里很贫穷,他的爸爸是做临时工的,打工的,他的妈妈是给人家洗衣服,因为他们子女很多,这个学费很贵。这个高中生他也很孝顺,除了努力用功,他把平常的压岁钱就存下来。一天,他妈妈生日快到了,他想说,他妈妈每天去洗衣服,很辛苦,生日的时候,他想买一个好一点的镜子来送给他妈妈,表示他对他母亲的孝顺。他想说,这个生日也不能随便到百货公司买,他就跑到一个当时高雄最大的百货公司叫大兴百货公司去买。
那么他一个贫穷人衣服都穿得比较寒酸,到了百货公司,大兴百货公司当时是十层楼,很大,当时是最大的。那么他到大兴百货公司的时候,就去看那个镜子。但是,那个店员看到他穿得这么破旧,就看不起他。说诶,这个你不要乱动啊!打破了你可要培不起啊!那么这个时候,这个高中生不小心,就把一个镜子差一点打翻。这个店员很生气,就推了他一下。这一推对这个高中生的自尊心产生一个很严重的打击,说我这个人这么贫穷,连一个店员都看不起我,我买一个镜子都买不好。他回去以后许下一个誓愿,我今生一定要盖一个比大兴百货公司更大的百货公司。
一个人心中有愿望以后,他的生命就有无量的潜能。他可以减少睡眠,他可以牺牲他放假的时间,为什么?他有愿望。他不再跟着生命的感觉走。他牺牲睡眠,牺牲他放松的时间,好好地读书。他本来是读理工科的,转成商科。果然他就在一个基层干起,最后他创建了一个大同百货公司,白手起家。
后来,当然有很多记者去采访他,哇!你怎么一个贫穷人盖一个十二层楼的百货公司呢?他说,我要感谢大兴百货公司那个店员。他推了我一把,使令我整个生命醒过来。原来生命是可以改变的,我们可以从过去当中跳出来。
我们大部分人是活在过去,这个等流习惯。你大概昨天是怎么样,今天大概就怎么样。今天怎么样,明天就怎么样。而一个生命要能够从过去跳脱出来,那就是立定誓愿。所以佛陀深深地知道这个道理,他设定了戒法,让你自己去缘境发心,你自己要求改变:从今天开始,我不再做众生了,我要向佛陀学习。那么这个就是整个受戒的意思,就是你心中许下了一种坚定的誓愿。那么这是持戒跟修善最大的差别。
好,我们把戒体的观念,身为一个菩萨道的中心思想到底是什么?我们再作一个明确的说明,看第二段的戒体相状。前面讲到持戒跟修善的差别,这个地方就把整个大乘的根本思想,这当中有两段,第一个别明大乘二种根本。我们大乘佛法在修学的范围包括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当你持戒的时候,其实是一个广大的六波罗蜜。但是你内心当中所依止的中心思想只有两个,第一个就是菩提心,一种所谓的誓愿力,一个是空正见,就是所谓的观照力,这是根本。所以菩萨的戒体就包括了菩提心,也包括了空正见。我们加以说明,先看菩提心。
菩提心当中有两段,第一段是明发心为趋入大乘之门。先说明菩提心的重要,因为它是成就大乘功德的一个入门。我们先把这段念一遍。《广论》云:“此中佛说二种大乘,谓波罗蜜多大乘与密咒大乘,除此更无所余大乘。于此二乘随趣何门,然能入门唯菩提心。”
先到这个地方是一个总标。那么在佛陀的大乘教法当中,其实是分成两种大乘的。第一个叫作波罗蜜多的显教大乘,一个是属于密宗的叫作密教大乘或者叫密咒大乘。我们要悟入中道的实相有两种选择:第一个从文字上的闻思修,也就是所谓的修习止观。从文字上的思维,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从文字上的思维去悟入心中的道。第二个是透过持咒,口业的持咒,身业的结手印,意业的观想,所谓的三密相应而悟入中道实相。那么这两种都可以做你个人的选择。但是当你要成就大乘功德的时候,不管你选择什么法门,能够进入大乘功德的门就是菩提心。
也就是说,我们的生命由于过去的业力创造一个五蕴的身心,可能你是一个男人的身心,或者女人的身心。但是我们对这个身心世界会产生爱着,产生一种自私的心态,我们愿意保护自己,所以我们的心发不起来,就造成我们生命很难改变。虽然你拜很多佛,你做很多慈善事业,但是因为你胸量狭小,你永远创造不出广大的功德。所以我们再讲一次,所有的大乘修学一定是由内而外。你心里那个心量发不起来,你是成就不了大功德的。所以他这个地方说,能够进入大乘功德之门的,唯独就是你要发起广大的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菩提心。这个也是大乘戒体的基础,其实大乘的戒体就是菩提心。你看,誓断一切恶、誓修一切善是成就自利的功德,誓度一切众生成就利他功德。这个地方就说明整个大乘的根本。
我们再看第二段:“若于相续,何时生此未生余德,亦得安立为大乘人;何时离此,纵有通达空性等德,然亦堕在声闻等地,退失大乘。大乘教典多所宣说,即以正理,亦善成立。”
为什么菩提心这么重要呢?他就作一个说明,说在我们一期的生命当中,你什么时候生起菩提心,即便你没有种种的布施、持戒的功德,你只是发心而已,你也可以身为一个大乘人。反过来,你忘掉了菩提心,你忘失了菩提心,你再也不想成佛,再也不想度众生了。这个时候,即使你有很多很多布施的功德、持戒的功德,乃至于成就我空的功德,你顶多只是一个自私自利的、胸量狭小的声闻人而已,而退失大乘的功德。所以身为大乘的功德,首先你必须跟佛陀有同样一个愿望,就是所谓的成就大乘种姓。这是一个判定的标准。大乘教典多所宣说,在整个大乘的经典当中,佛陀对这个道理是经常宣说。即便我们不以圣言量来做判断,我们从大乘的义理也可以知道,这个观念是可以成立的。因为大乘的理论就是因缘法,你在因地当中有如是的因,就会产生如是的果。
所以我们看第三段的总结:“故于最初入大乘数,亦以唯发此心安立;后出大乘,亦以唯离此心安立。”所以我们要判定一个人他是不是开始成就大乘的功德,是以他是不是发起这样广大的心愿来安立。那么我们要判定这个人是不是已经失掉了大乘的功德,也是以离开此菩提心来安立的。所以我们的修学,你的行动可以缓慢,你可以暂时不采取利他的行动,但是你的心量是一定要早一点发起。在蕅益大师的《灵峰宗论》讲到一句话说,诸法无性,尽随心转。心为名利,一切法趋名利;心为菩提,一切法趋菩提。这句话大意就是说,当我们去造一个法的时候,你去做布施,这个布施到底会对你产生一个什么样的影响不决定,到底是一个很大的功德还是一个很微小的功德,不一定。那么谁做决定呢?尽随心转,就看你当时在布施的时候你的动机是怎么样。你为了你的名利,为了你的私心而去布施,这个是一种杂染的果报。你真正为了要成佛,为利他的心去布施,那么成就的是一个大乘的菩提的功德。
有关这一点,印光大师在《文钞》当中讲出一个譬喻,他说佛陀跟魔王的差别。他说为什么佛陀在因地的时候做很多的布施的善业,结果他变成一个万德庄严的佛陀?魔王在因地的时候,他也供养一个寺庙,他也做了很多很多的无遮的供僧大会,也做了很多护持三宝的善业,为什么这个善业跑到魔王的心里面变成一个杂染的魔王的果报?同样一个善业跑到佛陀的心中变成万德庄严,跑到魔王心中变成了一种杂染的五欲的果报?为什么呢?印光大师说,这就好像牛跟蛇的譬喻。牛跑去喝水,结果它因为一种慈善的心,这个水跑到牛里面变成牛奶。蛇也跑去喝水,但是蛇有一种嗔恨的害他之心,所以水跑到蛇的肠胃转成毒液。那么为什么同样的水,在牛当中变成牛奶,而在蛇当中变成毒液呢?因为心态不同。所以这个地方就说明这个发菩提心是非常重要的。他影响到你所修的善法可能会变成一种五欲的杂染果报,或者变成一个大乘的庄严功德。这是因缘的一个根本。
我们再看下一段,那么菩提心应该怎么做呢?我们这个地方指示菩提心生起的修学方法。一般来说我们菩提心的生起有两种差别,第一个是悲增上的菩萨跟智增上的菩萨的差别。菩提心的内涵是包括悲智的双运,但是在生起的过程是有所偏重。有些人他过去生在佛法的修学,他的悲心是比较重,他是一个比较感性的菩萨。那么感性的菩萨,他要生起菩提心,基本上从《瑜伽师地论》来说,他生起的因缘是悲众生苦跟哀圣教衰。第一个,他心中所缘的是一个苦恼的众生,他看到众生堕落到一种卑贱的果报,而他也不知道为什么他会这样子,他活在颠倒当中,他不知道如何让自己的生命来离苦得乐、来趋吉避凶。这个时候菩萨想念到众生跟自己是一个母子的关系。就是说,菩萨思维在过去生有无量的生命,而每一个生命都必须有一个母亲,所以每一个众生都做过我的母亲。因为这样子我应该对我过去的母亲、她对我的生育、养育之恩产生一种报答的心情。所以他就对过去的母亲产生悲愍的心情,那我应该怎么办呢?我要赶快成佛,我才有这样的一种资粮力、方便力来救拔这些颠倒众生。所以他为什么会成佛呢?他是因为众生的缘故而成佛。所以这种人一般来说,他的四宏誓愿是以众生无边誓愿度来作引导。因为要众生无边誓愿度,所以我只好佛道无上誓愿成。这个是属于悲增上菩萨的思想模式。
第二个哀圣教衰,这一般是出家众,他想到正法的衰微,到了末法时代,邪知邪见的众生福报都很大,正知正见的人都没什么福报,所以整个正法慢慢地衰微了。所以为了护持正法的原因,开始发起菩提心。他要好好地用功,他要让自己赶快增上,才能够护持正法。那么你所缘的是众生,或者所缘的是正法,所产生的效果,我们叫作悲增上菩萨,这种人是大悲心比较重的。
第二种人是比较理性的,他的修学是以自利为主的。那么他的菩提心是怎么生起呢?也有两种情况,第一个是见佛功德。他读诵大乘经典的时候,看到佛陀产生很多的神通、三昧、依报正报的庄严,他就这样想,佛陀的本性是清净的,我的本性也是清净的。为什么他能生起这个功德,我却生不起来?所以他自己对佛的功德产生好乐的心,所以他应该努力地修学种种的善法。所以看到佛的功德而生起好乐,由好乐当中产生愿望而开始努力用功,而发起菩提心。所以一般来说,智增上的菩萨在发四宏誓愿的时候,他第一个目标是要佛道无上誓愿成。他为了要成佛,所以他不得已只好去度众生,因为他必须要有众生才能够成就资粮,但是他的动机是以佛道无上誓愿成来当作他的起发点。
第四个是闻法欢喜,他听闻大乘佛法,前面是看到佛,看到一个人,这个是看到法。他从大乘佛法当中了解到,达妄本空,知真本有,我们的内心是真妄的和合体。但是妄想是一个生灭的因缘,它是后来才有的,我们最初的本来面目是清净的本性。所以他对这样的一种何其自性本自清净,原来所有的恶法是可以断除的,所有的善法是可以成就的,他产生一种强烈的欢喜、强烈的信心,而产生菩提心,因为他从法义的体会而产生一种欢喜好乐的心,然后要求自己不断地增上。那么一般来说,看到佛的功德,听闻佛法产生法喜而发心的,我们叫作智增上菩萨。
理论上来说,我们在行菩萨道,都必须有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愿望,是缺一不可的。但是实际上来说,当我们每一个人受了菩萨戒,你产生的行动是不一样的。有些人受了菩萨戒,他大部分的时间都在自己用功,在充实自己。这种人多分来说是属于智增上菩萨,他会先成就自己的功德,然后才去帮助别人。这个没有对错,我们只是把每一个人的成佛因缘讲出来。第二种人,他会花很多的时间去帮助别人,可能自己做功课的时间很少,他觉得利他是比较重要,他从利他当中觉得自己不足,然后才会去充实自己。
那么这个就构成了有些人在菩萨道是先完成上求佛道,再完成下化众生。有些人是先完成下化众生,然后再完成上求佛道。也就是有些人会先成就圣道,再成就福报;有些人是福报很大,但是还是生死凡夫,先成就福报,再成就圣道。就构成了成佛之道有两种因缘。但是,你采取什么行动不重要,但是你的愿望两个都要具足。即便你是一个智增上菩萨,你暂时没有采取行动,但是你心中不能有一种拒绝众生、放弃众生的愿望,因为你一放弃你就完了。所以我们要知道,心中的愿望跟外表的行动不一定要划等号的。因为人生短暂,你觉得你应该先充实自己,但是你是先充实自己,你再来度化众生这是可以的。所以我们在菩提心的生起是有两种选择的,但这两个都要具足,你可以有所偏重,但是不能够放弃其中一个。放弃一个你就不是菩萨了。那么这是我们生起菩提心的两种方法,一个是以大悲来启动大智,一个是以大智来启动大悲,都可以。
那么菩提心是不够的,因为你大乘的根本还有一个空正见。为什么发了菩提心还要有空正见呢?西藏的上师说,因为你没有空正见,你就不能保护你的菩提心,你的菩提心会受到伤害,乃至于消失掉。所以空正见是在保护菩提心的。那么为什么它可以保护菩提心呢?我们看下面的说明。身为空正见就是他在观察生命的时候,是把生命分成三块,三种体性。第一个依他起性,第二个遍计所执性,第三个圆成实性,他面对生命的时候分成三块,我们加以说明。
什么叫依他起性呢?“从自熏习种子所生,依他缘起故,名依他起性。”依他起性就是这个法的生起是从自类的种子熏习所生的,色法有色法的种子,心法有心法的种子。也就是说,它整个生起的过程是依托“他”,这个“他”就是众多的因缘而生起的。那么依他起性简单地讲就是由业力所变现的诸法,由业力。比如说这个讲堂是众生的共业所变现出来,你看到这个桌子也是依他起性,跟你的想法没有关系。你喜欢这个讲堂,它也存在;你不喜欢这个讲堂,它还是存在。就是没有牵涉我们个人的感觉,没有牵涉我们的喜好,完全是从业力变现出来的因缘法,这个叫依他起性。这一部分要保留,要保留。
第二个遍计所执性,就是我们心中的妄想,它是“无量行相意识遍计,颠倒生相故,名遍计所执性。”那么什么叫遍计所执性呢?它是依止无量无边的第六意识的一种普遍计度,从我们一种错误的颠倒的内心当中产生一种相似的状态,这个叫作遍计所执性。比方说一个榴莲,榴莲的产生,这个是依他起性,榴莲没有错,它是业力。我们过去有这样的善业,所以变现这个水果让我们受用。你说我把榴莲拿去丢掉!你丢掉它干什么?它没有错嘛!错在于当我们的心跟榴莲接触的时候,我们产生一种对立的思考。遍计执在唯识学就是一种对立的思考。有些人认为榴莲的味道很香美,有些人认为榴莲的味道很臭秽,这个想法就是遍计所执。因为榴莲没有所谓的香,也没有所谓的臭,它那样就是那样,它只是如实地把它的本质表达出来。那么我们给它安立这是很香、这是很臭,就产生不同的想法,对我们生命产生错误的引导。那么当这种对立的思考产生的时候,我们叫作遍计所执性。就是我们一种错误的想法,妄想。这个是对我们的菩提心会产生伤害的。
第三个是圆成实性,前面的依他起性是显现诸法的差别相,你看桌子、椅子、车子、房子等等。那么这些圆成实性是表示诸法的总相,每一个差别的法都是“由清净所缘性故,一切善法最胜性故,由最胜义,名圆成实性。”依他起性是表现在外面的差别跟作用,圆成实性是它内在的本质,是一种我空法空的真理,是一种清净的智慧所攀缘的一种清净的体性,它是一切善法当中最殊胜的,因为只有你悟到圆成实性,才能够产生解脱。所以它是最殊胜的义理,叫作圆满成就真实的体性。
基本上我们在培养空正见的时候,我们所要破坏的是心中的妄想,而不是破坏外在的因缘。你看有些人他这个手喜欢偷人家东西,这个手没有错,因为它是依他起性。你把手砍断了,你现在把右手砍断了,他用左手去偷;你把左手砍断,他用脚去偷。所以我们今天要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不是因缘法有错。你说,我从现在开始我眼睛不看东西了,耳朵也不听东西了。眼睛也没有错,耳朵也没有错,外境也没有错。我们常讲一句话,世间上不是风在动,也不是幡在动,只有一个东西在动,是仁者心动,就是我们的妄想在动。我们一个人要行菩萨道,你最好不要有太多感觉,不要有太多感觉。因为它会误导你,一个情绪太强烈的人,你的菩提心很容易受伤,你说诶,我不行菩萨道啦!因为你很容挫折嘛!所以我们在修空观,很多人修空观,什么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好像把所有的东西都拒绝掉了。你错了,空是空掉你心中的妄想,不是空掉外境,你空掉外境就是断灭见。你空掉外境干什么?外境没有错嘛!不是风在动,也不是幡在动,所以你身为一个菩萨,你要知道问题出在哪里,问题在哪里,你才不会挫损菩提。所以空正见,我们再讲一次,空掉遍计执,保留依他起。
我们再看丁二的大乘空观。所以我们除了一种菩提心的愿望以外,你要能够如实地观察生命。什么叫生命?遍计本空,依他如幻。就是说,我们要知道,妄想的本质是空的,因缘法的果报是如梦如幻地存在,这个我们不能忽略的。我们必须要借假修真,这样才能够悟入中道的圆成实性,达到真空妙有。
遍计本空这一段我们讲一下。我们的心跟外境接触的时候有两种状态,一个叫作生灭心,一个叫作不生灭心。什么叫生灭心?就是你这种感觉是外境给你的,外境的刺激,你才产生这样的想法。你说诶,你这样子讲我我很高兴,这个就是生灭心,是你要破坏的,遍计执嘛!只要这个想法是外面给你的,你都要拒绝,都要空掉。这个想法是发自你内心的愿望,你一定要这样做,跟外境没关系,你要保留的,你要依止的。所以我们在《楞严经》,一个菩萨在修学的时候,第一个你要知道什么是主人,什么只是一时的客人,你要先分别真妄。所以《楞严经》佛陀说,当你产生一个想法,到底这个想法我要遵循它,还是我要拒绝它?你要先把这个想法的真妄分别出来。那么怎么分别呢?你要问它一句话,你从什么地方来?你说诶,我这个想法是因为他跟我讲这个话,他给我一个脸色看,所以我才产生这个想法。这个想法你不要跟着它走,跟着它走你会被误导。你的菩提心,好不容易缘境发心的菩提心会受伤。一个菩萨往往会一时的情绪而破坏你之前的努力。不要被一时的感觉来破坏你长远的菩提心。所以当你一个念头起来的时候,你一定要很认真地问它,你从什么地方来?它从外面而来的,你这个念头要舍掉。这个想法是发自你内心的愿望,它从内心而来,这个念头你要好好地保存,继续地奉行下去。所以你一个菩萨,你在观察你内心的时候,你要具足判断谁是你的主人,谁是贼,你要把这个贼跟主人的相貌判断出来。最简单的方式就是问它一句话,你从什么地方来?它那个原形就毕露出来。所以你一个念头起来,你不要马上跟它走,先诶,我为什么会有这个念头?你从什么地方来?找它的源头,找到最后是外面来的,这个想法你要舍掉。找到最后这个念头是从内心生起的,这个就对了,你的愿望生起的。
所以我们在修空观的时候,你要知道,因缘法、因缘果报是没有错的,外境没有错。因为你要假借外境你才能够修学,要借假修真。但是你要破坏的是你心中的妄想。这个就是空观,空观是要空掉心中的妄想,不是空掉外在的环境。那么这个就说明了整个大乘中道的思想是包括了菩提心,也包括了空正见,这两个。
好,我们作一个总结。菩萨道的中心思想,也就是所谓菩萨的戒体,总而言之有八个字,就是菩萨要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种空有无碍的中道来当作整个生命的根本思想。理论上来说,我们是要生其心,一个人要有愿望,就生起一种菩提的愿望,生起一种断恶修善度众生的愿望。但是这个愿望是很脆弱的,你的情绪会去伤害你的愿望,所以你必须要修无住来保护你的愿望。菩萨道是活在未来的,所以你必须把一时的得失成败要把它放下,无住,就是对于这个结果,你做这件事情,它的结果是成功是失败,对你是得或者失,你要把它放下。你做你应该做的事。建立一个中道的思想是整个菩萨道的根本,两大根本,菩提心跟空正见。
我们可以举一个例子来说明。其实所有的法门都有一个中心思想。你要我们中国的古老文化两个法门,一个是孔孟之道,一个是老庄的思想。孔孟之道是强调有所为,就是我们讲生其心,它是主动积极地面对人生,所以它强调克己复礼。它强调一个人要克制欲望,来遵守礼节,来创造你的人生。那么当然这个克己复礼就讲到定位的问题。所以你看孔孟之道它第一个,它认为人生是有差别的,你看他做董事长,你做总经理,这个人做工程师,生命是不平等的。但是没关系,每一个人都能够找到自己的定位,做自己该做的事。虽然不平等,也不妨碍建立一个和谐的社会。所以儒家思想强调定位,你要找到你的位置,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有自己的位置。你在家里面你是站在什么位置。你出了社会到了公司你有你的位置。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站错了位置你就弄得天下大乱。所以儒家的思想是有所为的,从有所为当中建立一个和谐的安乐社会。
老庄的思想刚好相反,老庄的思想是强调自然之道。他觉得我们人产生很多不必要的想法,结果破坏了自然,搞得自己很痛苦。我们人习惯性给自己产生得失的概念、成败的概念,产生太多的对立的概念,忽略了整个生命顺其自然的道理,所以我们弄得自己很痛苦。
比方说,有一天这个楚国的国君派了两个使者要请庄子去做官。那个时候庄子在钓鱼。两个使者就跟庄子说,我们国君要请您老人家到我们国家来做官。庄子就说,你们国君之前抓了一只三千年的乌龟。你们国君把它当宝贝,给它穿上美好的绸丝,给他美好的饮食,把它关在笼子里面,整天供养它、祭拜它,把它当神龟一样。庄子就问两个使者说,你们两个觉得,身为一个乌龟,是愿被养得肥肥胖胖的被关起来好,还是夹着尾巴在泥巴里面打滚比较好?当然是夹着尾巴在泥土里面打滚好。庄子说,我就是准备在泥巴里面打滚的那只乌龟。这个时候他就拒绝做官。当然庄子他的人生观是认为无住,他认为人生最可贵的就是自由,自由是最可贵的。当你一个人落入得失的概念的时候,你已经失去了自由,因为你被得失所限制住了,被得失所束缚。
其实老庄的思想跟孔孟的思想大乘佛法是把它结合在一起,就是我们一方面要放下生命的结果,但是又要做你该做的事情。所以大乘佛法的人生观是重视过程。
在春秋战国,有一个做乐器的工匠。他做了一个非常完美的乐器出来。这个乐器弹奏出来简直是出神入化,那个音乐太美妙了。那么很多的同行就问他说,你怎么能做出这么好的乐器?我们的技术也不比你差,为什么我们做不出来?这个工匠说,我在做乐器的时候,我就不管这个结果怎么样。我不管这个乐器做出来以后,别人喜欢它还是不喜欢它,它会给我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我把这样得失的概念全部放下,我就是专注地做乐器,完全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安住在当下,所以我就把这个乐器做得很好。
当然这个地方就说明整个菩萨道的精神,就是你要放下你的感觉,放下你的情绪,但是你又要去实践你的理想。这个就是菩萨道的一个中道的思想。你不管做什么事,你只能够求尽心尽力,不能求它的结果。也就是说,菩萨道其实它重视过程。当然他能够重视过程是因为菩萨他未来有一个愿景,他为了未来而活,所以他把今生一时的成败能够看得比较淡,他追求的是千秋,他不争一时。这个就是我们在行菩萨道的时候的一个根本思想就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其实整个菩萨戒也都是以这个中心思想来做引导的。因为你必须无住,才能够保护你的生心,这两个是有因果关系的。你没有培养一种成败得失放下的概念,你的菩提心就没办法坚固,就很容易被破坏。这个就是我们在讲到戒相之前把整个大乘的戒体它的一个心地法门先作一个说明。
好,我们今天的进度就先到这个地方。明天开始我们就把菩萨的行动,我们今天讲根本的愿望跟观照,菩提心跟空正见这两个根本思想,明天开始我们就讲到菩萨怎么去付诸行动,怎么付诸行动。好,向下文长付在来日,回向。
-----------------------------------------------------------------------------------------------------------------
-----------------------------------------------------------------------------------------------------------------
- 相关文章
- 净界法师:菩萨戒修学法要 讲记 第一卷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