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楚群:略述印度佛教史 (二)原始佛教
许楚群:略述印度佛教史 (二)原始佛教
一 佛陀的生平
释迦牟尼‧释迦,为族名,能仁之义;牟尼,寂默之义。诞生于古印度东北之喜马拉雅山麓,迦毗罗卫城,是一个小国,释迦族是此国主人,是当时的贵族共和国之一,于罗泊提河东北(今尼泊尔),分有十个小城,再从十小城选出一位最有势力的城主作领袖,迦毗罗卫城城主净饭王,为当时的共和国领袖,太子悉达多(一切义成),母摩耶夫人。出生后七天,母逝,由姨母摩诃波阇提抚养。年七歳,习文艺、武术。年十九,纳拘利城主善觉王女耶输陀罗为妃,嗣一子名罗睺罗。释尊少年时受到王室良好敎育,过着尊荣富裕生活,豪华宫庭,但不感到快乐,故数度出城游历,却起了不满现实的意念,遂决意出家。传说:<一>由于在田野里,见农耕而引起,如《佛所行赞》说:「路旁见耕人,垦壤杀诸虫,其心生悲恻,痛踰刺贯心。又见彼农夫,勤苦形枯悴,蓬发而流汗,尘土坌其身。耕牛亦疲困,吐舌而急喘。太子性慈悲,极生怜悯心。」释尊见贫农(农奴)劳苦而不得休息,众生互相残害,不觉慈悯心起,因而在树下作深长静思。<二>由于外游,见年老的龙钟艰苦,病者疾患纒绵,死人形容变色,深感人世间无常。在当时解脱的宗教风气影响下,发心出家,愿修道证悟后,广度众生。年二十九(有说年十九),一日夜半(时十二月初八日),带仆乘马车潜出王城,跨上白马犍陟,往东方蓝摩国,剃发为沙门。
释尊从小就被称许为:「若当出家,成一切种智,若在家者,成转轮王。」转轮王,是不以武力,不为民族移殖,经济掠夺,而是以十善教化,使世间和平、繁荣、安乐、统一的仁王。一切种智就是佛,佛是彻悟人生实相,阐扬正法教化,而使人间实现真正的平等与大自在。
二 出家修行
出家修行为沙门,为东方新宗教。依佛说:「家」为男女互相占有,物质私私组合,依此发展,人间起互相侵略,苦迫不已。出家,只是为了勘破自我,舍却我所有,以求解脱。释尊向南游行,往毘舍离国跋伽婆仙,摩揭陀的阿罗罗仙(阿罗罗迦蓝,或作阿罗罗伽罗摩)习前四禅(有色定),再参访郁陀罗仙(郁头蓝弗,亦作优陀罗摩子)习比前四禅更微细更深入的四无色定,明暸进入最高禅定(非想非非想处定),一旦出离禅定,苦的现象依然,但习成后,还不能解脱,婉拒继承师职。又到优楼频螺村,修苦行。调息、止息、节食、断食,精严苦行,频临死亡,还不能解脱,遂舍弃禅定、苦行。
释尊受优留频罗村牧女的乳糜供养,在尼连禅河中沐浴,恢复体力,才到林北的伽耶村(今菩提伽耶),毕波罗树(菩提树)下,端然静座禅思,敷草结跏趺,誓言:「我今若不证,无上大菩提,宁可碎是身,终不起此座。」至二月八日晚,夜覩明星而悟,得一切种智。成为大觉者,为人天之大导师,时年三十五。(诸经论中亦云十九歳出家,入雪山修行六年,出山后,在迦耶山菩提树下,得悟世间无常,缘起诸理,有说在三十歳成道。)
释尊成佛后,曾作七七日禅思,享受解脱法乐。感正法深奥,众生的贪恋,有作不想说法的传说。释尊成佛,凡年四十五(有作四十九)载,跋涉游化,踏遍恒河两岸,化导众生,在鹿野苑初转法轮,说四圣谛,八正道。成道后,在四七日间,于附近树下,自己受用解脱之乐。第一七日,在菩提树下,佛在此成道。第二七日在阿踰波罗树下,有魔王波旬,来请佛入灭而未果。第三七日,在目真邻树下,遇暴风雨,目真邻陀龙见之而即以己身护佛。此龙即受皈依,及为傍生中的第一弟子。第四七日,在罗阇耶恒那树下,有二商主,提谓、婆梨迦,道经佛处,以蜜供佛,并皈依佛、法而去,此二人乃为最早的优婆塞(奉事三宝的净信男)。
三 转法轮
佛法是甚深,但不是世俗学问的精深,而是众生本性刚强(兽性、人性、神性)的症结窟宅,不易突破,就难以解脱。传说,自称人类世界的创造者「最高神」印度名为梵天,殷勤请佛说法,众生的确难以度脱,但也有利根而可能达解脱。释尊到迦尸国波罗奈,为五比丘,阿若憍陈如、马胜、跋提、摩诃男、十力迦叶,于鹿野苑初转法轮,证阿罗果,称五比丘。释尊以依八正道而成佛,为众生说法,弟子依法修行,八正道就出现于弟子心中,从佛心而转到弟子心,降伏一切烦恼,如轮宝般的从此到彼,故名转法轮。法轮以「八正道」为体。释尊与五比丘开始僧伽生活,法味共赏,财味共享。不久,随法出家的弟子达百人,释尊嘱付弟子分头教化,弘扬正法。翌年,释尊游化王舍城,频婆沙罗(平沙)王受归依。佛二大弟子,舍利弗、大目犍连,加入释氏沙门僧伽。那时出家弟子有一千二百五十人。释氏「以法摄僧」,出家众的「和乐清净」集体生活,在僧伽中,人人平等,依德化的法治,依戒律而生活,在和谐团结,身心安乐,清净健全的僧伽,努力修证。释尊成道第五年,受拘萨罗国舍卫城须达多长者的礼请,住进祗园精舍,此乃第二个弘化中心。同年佛陀回祖国迦毘罗卫省亲,并度亲子罗睺罗出家,接着释迦族的王室青年及佛陀的姨母和妃子也受度出家。
释尊曾劝优波离住在僧中,劝大迦叶放弃头陀行而住僧中。离众的苦行,受当时东方摩竭陀国与央伽国民间无数人崇敬,释尊的戒律精神,是集团体的僧伽,佛法在人间的具体形象,释尊在恒河两岸,平等教化。五十歳后,体力渐衰,经过四十五年的跋涉游化,但多住王舍城。
四 晚年的不幸
释尊的言教身教,随类摄化,不分贫贱,不别男女老幼,一路程程步行,处处说法,佛法相当兴盛。释氏晚年,有三件不幸事项。
<一>提婆达多的「破僧」叛教。释尊与释族密切的东方比丘,觉得佛法是我
们的。释尊堂弟提婆达多(阿难菩萨的胞兄),有领导僧众的企图,但得不到释尊的支持。释尊的见解,佛法不是种族的、国家的、而是世间全人类的,不应以某一族为主体。释尊说:「我不摄受众,亦无所教令。」释尊不以统领自居,也不交与大弟子统领,何况提婆达多!因此,提婆达多率五百初习比丘,脱离佛陀自立门户,说苦行的「五法是道」(五法内容,异说纷纭)依说一切有部毘奈耶破僧事所传,指不食奶酪、不食鱼肉、不食盐、受用衣时不截其缕绩、不住村舍而住阿兰若处。又据〈五分律〉所载,不食盐、不食酥乳、不食鱼肉、乞食而不食他食、春夏八月露坐而冬四月住草庵。另〈十诵律〉也有不同说法。
提婆达多趁佛行经灵鹫山下时,投大石欲杀之,佛陀受到石子打击而足趾出血。
虽由舍利弗与目犍连说法,使初习者回归于佛法的僧伽,而教团分裂的不幸,影响于未来。
<二>释族被灭。佛陀祖国迦毘罗卫,早沦为波斯匿王的憍萨罗国的附庸。波
斯匿王向释族索婚。释族感非我族类,但又恐开罪,结果,乔装一婢女,冒充释女下嫁,后来生下王子毘琉璃。当毘琉璃王子回释族省亲时受到羞辱,才知道了母亲和自己的身分,后来登位成了毘琉璃王,就立心进军迦毘罗卫国,以雪身份之辱。消息传至沙门团,提议给予实力的支持,然受苦行厌离的时代思潮,不能实现有力的援助,佛陀以大慈悲无畏精神,在毘琉璃王的大军通过的大路边,释尊安闲坐在一株没有枝叶荫蔽的舍夷树下。毘琉璃王闻佛于此,过来礼拜问讯,不理解独坐枯树下用意。佛陀说:「我现在没有荫蔽的人了!」毘琉璃王闻后,听「亲族之荫,胜余人也」的慈训,感动而退军。毘琉璃王在部属挑拨再次出兵,见佛陀还在,又再撤军。第三次出兵,绕道出发。释族本身又是憍逸而没有自信,见兵临城下,主战派最先受制裁。是和?是守?一番辩论,杀主战派首将,开城迎敌,甘受敌人屠城。
传说佛陀悉闻释族被灭时,头痛多日,目睹祖国与亲族不幸,佛陀指导人间的
佛弟子,应该关切自己的国家民族的自由独立与生存。可见释尊内心,虽然出家,却没有忘却国家及民族,也不能不有所感动。
<三>舍利弗与大目犍连入灭。舍利弗、大目犍连称「双贤弟子」,释尊晚年,
游他各方,使佛法得到正常的展开。很不幸,大目犍连为婆罗门所袭击,伤重而死;舍利弗也回故乡入灭!对佛法的展开,是很不幸的,如《杂阿含经》说:「若彼方有舍利弗住者,于彼方我(释尊)则无事」;「我观大众,见己虚空,以舍利弗、大目犍连涅盘故。我声闻(弟子),唯此二人善能说法,教诫教授。」
五 佛入涅盘
释尊年八十那年,在毘舍离安居。而在五十歳后,体力走下坡,体弱有病,自说「朽车」般。在毘舍离居住三个月,率阿难等比丘向北游行,在波婆,受纯陀的供养饮食,引发病势急剧恶化。勉力前进到拘尸那,于该天夜半,释尊在婆罗双树间涅盘。涅盘前体极虚弱,还化度须跋陀罗为最后弟子。谆谆的教诲弟子:「我成佛来所说经(法),戒〈毗奈耶〉,即是汝护,为汝等(怙)持」〈《长阿含》「游行经」〉;不要以为世尊入涅盘,就没有依怙。诸行是坏法,精进莫放逸,此是如来最后之说。
诸行无常,必然灭坏,佛的色身也没例外。释尊在世说法四十五年(有说四十九年),感化无数人民,其势力远驾婆罗门教之上;释尊实一慈悲智慧说法不倦之老比丘,应机指导,未赏自组教义,亦没对其它异派攻击,对众弟子,极其亲切,又其生活,至为朴素,戒行严明,以平民圆满人格,留模范于人间;住世八十年入于涅盘。
关于佛灭的年代古来有各种说法,由于古印度传承缺乏历史性,所以难以确定。在佛教相传记载中,有很多与教团有关事件发生在佛灭若干年的说法。确定如下两个要素:(1)历史上某事件发生的确切年代;(2)佛灭与事件之间的年数,可以往前推算佛灭的年代。因此,关于佛灭的年代,中外学者有各种说法。关于要素(1)与希腊历史有关,孔雀王朝的旃陀罗笈多的即位年代(公元前317)和阿育王的即位年代(公元前268)是最确实的;(2)据斯里兰卡上座部(分别说部)的传承(南传),阿育王即位是佛灭218年,而据克什米尔(说一切有部)的传承(北传)是「百有余年」(或116,或160年),如此,南北传佛教相差约一个世纪。如根据南传说法,佛灭的年代是公元前485年(268加218减1);北传则认为公元383年(268加116减1)。在以往说法中,对阿育王即位的年代的确有些变化,所以对佛灭的年代有不同看法。一般说法,欧洲学者多以南传说法进行推算,日本学者则持北传说法推算。
六 佛陀在世的思想
释尊是位国际主义者,对军阀的争雄,根本不表同情。「战胜增怨敌,战败卧不安,胜败两俱舍,卧觉寂静乐」,这是佛陀对侵略者著名的教训。释尊悲悯众生如一子心境,因种族歧视,互相侵略,国陷民生悲惨,痛心众生自残,而有别辟坦途的必要!释尊倡佛教的解脱论,没有忽略世间。正确的出世观,配合世间净化。释尊倡种族平等论,消除种族间的歧视、对峙、非法压廹。抨击野心者侵略的残杀,鼓吹无诤的和平。组织大智大悲自由集团,就是社会的自由族。和平共存,多少予当时纷争的印度以有效的救济。一切活动,从伦理的宗教出发。释尊没有忽略人间,更没有忘记祖国。那些以为信佛出家,不问朝政及国家民族的存亡者,无疑是佛的叛众。
释尊出家,不但常被外人视为小乘学者,也常误为消极厌离。释尊出家目的,是不忍人世残酷的杀戮,不忍贫农的胼手胝足而不温饱。在佛本行经太子观耕故事中,可明白看出。人与人,人与自然间种种的苦恼与缺陷,是佛教观察的对象。人类爱欲刚强的自私,父母、儿女、兄弟,都在揣度私利,互相诽毁,这种情况扩大,就是民族国家的侵占掠夺。佛陀所说的苦,不只老死,解脱目的,勘破自我爱取,以改变自我的业力净化。
七 佛在世的教义
<1>佛法以因缘为立义。佛法的特色「因缘论」,每一法生起,必须具备某些条件;凡是能生起的法,皆由缘起。缘起法或因缘法是指法则。宇宙的一切现象在迁流不息生灭中,是因缘假相,可是人性习惯浮现自我执着为中枢,不能察觉人生真实相貌,这狭小假相的我,是因缘、等无间缘、所缘缘、增上缘熏起现行,四缘缺一不会熏起。
佛陀发现见证缘起,方便教导弟子而已。缘起是「法」的又一内容,所以经典多方面表示缘起的意义。如法住,是说缘起确立而不可改易的;法界,缘起是决定的因性;法性,缘起是自然如此的;法定,缘起是不乱的;谛,缘起是如实不颠倒的;如,缘起是如此如此而不变异的。这一切,都表示缘起的实性「性」。
缘生法的「法」指现象或事物,即是缘起理则下而呈现的现象或事物,就是由各种因缘条件和合而生起的种种现象或事物,在佛法看来,由因缘所生的现象及事物,是暂有的,不能永恒存在,所以是无我的,是无常的,所以又说是「虚妄」。空,即是说一切皆由因缘所生的,佛法说「空」,幻象宛然前后生灭相续不断,并非空无,佛法对宇宙人生的一切物质现象及精神现象所说的真理,只说「变灭」而不说「断灭」,就是「空」,即一切有为法缘生缘灭,故说为「空」。
<2>四圣谛。是佛陀觉悟的主要内容,佛陀应用他所觉悟的因缘法考察轮回及解脱的因果关系而发现的真理。佛说四圣谛,教导众生离苦得乐,教导众生所作的一切,须对自己负责,为度众生解脱生死,离苦得乐。
<3>八苦。佛说八苦,是指心身受苦时所生的苦,包括生、老、病、死、求不得、爱别离、怨憎会及五蕴炽盛苦。由于对自我的执着,总希望一切美好的事物永远保有而坏的事物远离,但人生变化无常,快乐的时刻终究不能永远存在,即一切事物迁流不得安定,人生的种种痛苦使心灵创伤。佛陀说解脱方法,众生要舍弃执着。
<4>十二因缘。是说明有情生死流转过程,以十二因缘,包括三世二重因果,起惑、造业、受生等一切因果,周而复始,至于无穷,缘起推动我贪、我瞋、我痴、我慢等迷惑的六根烦恼造业,引发身、口、意,颠倒梦想, 一切有为法,所谓「百忧其心,万事劳形」,由惑、业、苦三者连锁,惑、业、苦,总是自心昏迷妄为,因惑造业,因业受苦,因苦生惑。佛法要习者有觉照,澄清妄念,转迷为觉,明心见性。一切的惑、业、苦,都是因缘的假相,本性是空,心无执着,妄念也无依据。
<5>八正道。佛说四圣谛之道谛,说明人生修道才能证得涅盘真理。八正道可分为戒、定、慧三学,三学能够互相支持,互相帮助,但不能互相取代。持戒,能够坚忍,摄己的身、口二业,断恶修善;持定,以禅定之静虑心,扫除心的染习气,散乱妄念;持慧,重视自我心观,观身心无常、无我,证五蕴四大相的因缘假和合,缘起皆空,断灭一切热恼,直达涅盘,以求解脱生死流转。
原始佛教的基本教义以「三法印」或「四法印」加以表述。四法印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盘寂静(以上三法印)、一切皆苦。其根本则可从「四圣谛」来加以说明。
苦谛:谓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总括就是苦苦、坏苦、行苦。是对现实世间的认识,是人生的真理。
集谛:这个原因是,色、受、想、行识的五取蕴;以及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的十二有支,说它们前后之间互为因果,互为生灭的条件,是六根对境生起积集苦恼的原因。
灭谛:就是灭除了一切烦恼,苦不再生起。以不杀、不盗、不淫、不妄语、不饮酒,守五戒,修持十善为根本,以清净的身、口、意三业,不再堕生死轮回。
道谛:就是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原始佛教重视对人生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五蕴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论证人生无常、无我,充满苦恼。色蕴指人的物质身体,受想行识蕴(称为名)指人的精神现象。五蕴根源(集),在人们对物质或精神追求或贪爱,带来「喜乐」(味),但是五蕴变幻无常,归根到底带来「苦恼」(患)。因此,对五蕴和五蕴和合而成的人生,应当舍弃(离)。所以论证人生无常、苦、无我的问题。
五蕴论是原始佛教基础,由五蕴与人生的关系,进一步论证苦、集、灭、道四圣谛,揭示苦因,灭苦道理。由五蕴聚散合离,再推论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盘寂静」;还可推论出「一切皆苦」,成四法印。五蕴的聚合散离,众生的生与灭,取决于众生对五蕴是持贪爱或厌弃的态度,故五蕴论又与十二因缘论密切相结合。
原始佛教主张「诸法无我」,即客观外界不存在一个絶对的主宰者,主体的人也没有一个起主宰作用的灵魂。这是不是对灵魂的彻底否定?婆罗门教主张宇宙有大我,个人有小我,「我」确实有宇宙灵魂和个体灵魂的意义。因此,佛敎说「诸法无我」是反婆罗门教的灵魂主张。原始佛教中「众生」、「饿鬼」、「地狱」包含鬼神,「天」有浓厚的神秘色采,其中「人」包含有前世、今世、未来世。佛典纪载佛陀在菩提树下观众生在三界六道中轮回。没有把人与灵魂相区别。此后,产生四有说法,即把轮回于三世的生命分为四个阶段:生有(入胎和出胎的剎那)、本有(生死之间)、死有(死时的剎那)、中有(死后到转生的中间的生命),可见「中有」即灵魂,但这有别于其它主张具常恒不变的灵魂。到了部派佛教时期,关于轮回主体的灵魂问题,是争论激烈问题之一,中有(中阴)学说之外,有的部派以「补特伽罗」为轮回的主体。
原始佛教主张有因果,反对无因论。因果论从总体来说是:「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即有因必有果,因灭故果灭。这种因果论具体运用,一.是四谛,有苦因(集)则有八苦,苦因灭则苦灭。二.是十二因缘的三世二重因果。
在佛教的体系中,善恶报应、三世轮回是属于低层次的教义,《阿含经》中所常提到的「施论、戒论、生天之论」说法,因为它易于一般信徒接受,所以影响很大。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