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界法师:摄大乘论 讲记 第三卷
净界法师:摄大乘论 讲记 第三卷
《摄大乘论》,和尚尼慈悲、诸位法师、诸位居士,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五页,「参、随文释义」。
本论是印度的祖师无著菩萨所作的,他当初造作本论的根据,主要是根据《阿毗达磨大乘经》,另外他也参考了《般若经》《华严经》《辩中边论》跟《瑜伽师地论》。所以本论的内容结构,它等于是融合了「性、相」二宗的经论,把它会归成十种的修学法要,来开展大乘的道次第。我们从佛教史上来看,不管是印度、不管是中国的祖师,对本论都相当的重视,可以说是把本论列做修学大乘的根本论典。为什么它能够当做根本论典呢?我们过去在学习大乘经论的时候,都是局部性的学习,就是根据某一个重点来学习,所以我们过去必须广学多闻,你必须要从很多的经论当中,去了解大乘的全貌。本论的特色,在于它的一个内容的完整、次第的分明,所以它能够引导我们,很正确的了解大乘的道次第,所以它的确有资格当做修学大乘的根本论典。这以上是简单把我们前面所说的前言,说明本论的内容跟特色,作一个复习。接下来我们就正式的说明「随文释义」,随顺论文,来解释它的义理。
○入文分三:甲一、总标纲要分;甲二、依标广释 分;甲三、结指释竟分。
这当中有三大科:一个是「总标」,第二个是「广释」,第三个作总「结」。我们先看第一个「总标」:
第三卷
甲一、总标纲要分(分二:乙一明造论意;乙二明论所依) 乙一、明造论意
「总标」当中分二科:先说明「造论」的宗旨,再说明本「论依」止的法要。我们看论文:
《阿毗达磨大乘经》中,薄伽梵前已能善入大乘菩萨,为显大乘体大故说。
这一段的论文,它的前半段是说明本论的一个传承。本论的十种法要,事实上是根据「《阿毗达磨大乘经》」,在佛陀前面的这些法身「菩萨」所宣说的。无著菩萨是根据这些法门,把它开展出来。这十种法门,它所要表达的宗旨,是开显大乘佛法的体性,是特别的广大、特别的殊胜。
「大乘体大」这句话,我们简单的把它说明一下。天台宗智者大师,他认为法门都有一个依止的理体,因为你依止的理体不同,你就开出不同的知见、修行方法,最后影响你的果证。智者大师认为:小乘的理体叫做偏空的法性,大乘的理体是中道实相。小乘的教法,它根本的理体是偏空的法性。为什么叫「偏」呢?就是说它没有完全看到生命的真相,只看到生命「空」的这部分;诸佛菩萨种种的庄严妙有,小乘的学者没有真实的观察到。大乘的学者在观察的时候,看到生命的「即空、即假、即中」的全貌,所以叫中道的实相。这样一个广大的体性,在本论的下一科说明它所依止法要的地方,它开出了整个大乘的信、解、行、证,信、解、行、证都是广大的。相信大乘的实相、理解大乘实相、修行大乘实相、最后证入大乘实相,不管信、解、行、证都是甚深广大,所以它称为「大」。这个地方就是说,作为本论的开头,它先把造论的宗旨标出来,让大家知道:我们学习本论,是要了解到、或者说是要悟入整个大乘的中道实相,而来学习本论的。这个地方是先标出造论的宗旨。
乙二、明论所依(分三:丙一标显;丙二辨次第;丙三显能摄) 丙一、标显(分二:丁一长行;丁二颂) 丁一、长行(分二:戊一标;戊二显) 戊一、标(分三:己一标十相数;己二列十相名;己三结显佛语) 己一、标十相数
要开显这样的宗旨,这当中有三个法要必须要开显:「丙一」的「标显」,「丙二」的「辨次第」,「丙三」是「显能摄」。这个「标显」,它主要是标显大乘佛法的殊胜。这个地方等于是先建立大乘的信心,先从法门的殊胜而建立信心。这个「辨次第」是说明法门的内容,包括甚深见、广大行、究竟果的一个道次第,正式说明它的次第。第三个是总结这些大乘的信心、大乘的修学法要,本论都能够圆满的收摄。也就是说整个大乘的信、解、行、证,本论都能够收摄,而没有任何的欠缺,第三科「显能摄」是作一个总结。所以说这个地方的「总标」,把大乘的信心,还有大乘的修学法要,先把它作一个说明。
先看信心的部分。「标显」当中有「长行」跟偈「颂
」,这都是印度说法的标准模式,先讲长行再讲偈颂。我们先看「长行」。「长行」当中,分成「标」跟「显」,先作一个略标,然后再详细的开显。略标当中有三科:「标十相数、列十相名、结显佛语」。先看「标十相数」,我们看论文:
谓依大乘,诸佛世尊有十相殊胜殊胜语:
这个地方是说明,在佛陀的教法当中有小乘、大乘,事实上,只有「依」止「大乘」的教法,三世「诸佛」才有所谓「十相殊胜殊胜语」的教授,这个是小乘所没有的。「殊胜殊胜语」这句话,我们解释一下,先解释「殊胜」。第一个「殊」叫差别义,就是说它跟小乘,有不共的地方,有差别。我们身为一个菩萨,我们刚开始在调伏三界烦恼的时候,我们也观察无常、观察不净,这个地方它是共声闻修学的;但是在大乘的佛法当中,广学无量的善法、广摄无量的众生,这个地方是不共于声闻的地方,大乘佛法有它不共于声闻的地方,所以叫差别。第二个「胜」是超越,它不但跟它有所不共,而且它不共的地方,是超越小乘的,所以叫「殊胜」,有它的一个差别义、有它的一个超越义。这个地方的「殊胜」跟「殊胜语」有什么差别呢?古德解释说:这个「殊胜」是约着契理来说,它能够上契诸佛实相的道理;「殊胜语」是约着契机,它能够下契众生差别的根机。正如《法华经》上说,整个大乘的妙法,智者大师将它分成二类,说是「开方便门,示真实相」。这个方便门就是权法,真实相是实法。就是说佛陀要引导一切众生悟入中道的实相,开出无量的方便法门,你可以从拜佛、也可以从持咒、也可以从观想,这种方便法门的施设,这样的一个教法叫做「殊胜语」,是佛陀所施设的一个方便法门。我们依止这个方便法门,我们趋向真实的道理,这个叫「殊胜」。所以这个「殊胜」是约着果地的功德来说,这个「殊胜语」是一个因地的教法,这个地方就可以看得出来,大乘佛法若因、若果都是殊胜。这个地方是把本论的十种修行法门,先作一个赞叹,或者说是把它的项目标出来。
己二、列十相名
前面是标出十个法门的数目,这以下是把它的名称给列出来,我们把它念一遍:
一者,所知依殊胜殊胜语; 二者,所知相殊胜殊胜语; 三者,入所知相殊胜殊胜语; 四者,彼入因果殊胜殊胜语; 五者,彼因果修差别殊胜殊胜语; 六者,即于如是修差别中,增上戒殊胜殊胜语; 七者,即于此中,增上心殊胜殊胜语; 八者,即于此中,增上慧殊胜殊胜语; 九者,彼果断殊胜殊胜语; 十者,彼果智殊胜殊胜语。
这个地方,把本论所开展出的大乘修学次第,这十种法门的名称标出来,后面会解释。
己三、结显佛语
由此所说,诸佛世尊契经诸句,显于大乘,真是佛语。
(这个地方少了一个逗号,我们应该在「诸佛世尊契经诸句」下面加一个逗号,这个义理才会清楚。)好,我们把这句话消释一下。「由此所说」的这十种殊胜殊胜语,它是出自「诸佛世尊」在《阿毗达磨大乘经》当中所开显的。这个「殊胜殊胜语」,是佛陀在《阿毗达磨大乘经》中所开出的名相。由这十种法门,可以知道「大乘」法门的殊胜,也可以知道大乘法门「真是佛」所宣说的。所以这个地方,就是你要修大乘佛法,你要先建立大乘的信心。当然整个信心来自于对法门的传承,就是说我们身为一个宗教师,跟做一个学术研究者的差别,我们对所修的法门,生起一个强烈归依的心,这个是很重要的。这样的归依心,主要就是说:你要相信大乘佛法的殊胜,你就能够相信大乘是佛说。
我们接触到南传佛教的修行者、或者有些学术界的学者,他们总是会有一种错误的思想:认为佛陀只有讲小乘法。你要问他说:这些大乘经典是怎么来的呢?他说:佛陀只讲原始佛教──《阿含经》,这些大乘经典,是后人根据《阿含经》的思想,开展出来的。这样的思想当然是非常的错谬,因为在大乘里面很多的思想,是小乘的思想所没有的,它不可能从这地方开展出来。所以《法华经》很明显的说明:佛陀出世的本怀,是要「开示一切众生,悟入佛之知见」,悟入中道实相的真理。这意思就是说:
其实佛陀出世的本怀,是要讲大乘佛法的。大乘佛法应该是根本法门,因为有些众生不能接受,佛陀只好不得已「于一佛乘,分别说三」。所以正确的说:大乘佛法是整个佛法的根本法门,小乘的佛法是枝末法门。不应该说:大乘是小乘开展出来的;应该说:小乘佛法,是大乘佛法开展出来的。因为你不能全盘接受,那你就先接受一部分,接受空性的部分。应该是这样讲。所以这个地方,等于是先作总标,就是:我们学习这十种法门的殊胜以后,我们了解到大乘佛法是特别的殊胜,而且是佛所宣说的。我们应该建立一个这样的信心,相信大乘佛法的殊胜,也相信大乘佛法是佛陀出世的本怀。那作为一个「标」,它是把重点标出来,这样的理由,后面会说明,会有一些足够的理由,让你相信大乘的殊胜,跟大乘是佛说的。无著菩萨作出这样的一个宗旨以后,以下这个「显」,他必须把这样一个宗旨的理由说出来。
戊二、显(分二:己一显是佛语;己二显是大乘性) 己一、显是佛语(分三:庚一乘前起问;庚二出体正答 ;庚三结依大乘) 庚一、乘前起问
「显」当中分二科:第一科「显是佛语」,第二科「显是大乘性」。大乘佛法传承的殊胜,在无著菩萨的论典当中分二段:第一个「显是佛语」,这个地方是约法门而说明它的殊胜,约着法门的自体,大乘法门的自体;第二个「显是大乘性」,是约着人,这些菩萨修习这个法门以后,有种种的功德出现,约着一个有明了性的人,来赞叹这个法的殊胜。第一个是约法名殊胜,第二个是约人名殊胜。我们先看约法,「显是佛语」,这当中有三科:第一个是「乘前起问」,第二个是「出体正答」,第三是「结依大乘」。先看「乘前起问」,先提出一个问。我们看论文:
复次,云何能显?
怎么知道大乘佛法是殊胜的?而且是佛说的呢?怎么知道呢?先提出这个问。下一科的「庚二」,就「出体正答」,把这个大乘法的体性开出来,来回答这个问题。
庚二、出体正答(分三:辛一标简;辛二释体;辛三显胜) 辛一、标简
这当中有二个:先作一个「标简」,一个简略的标示;第二个再详细的说明。先看「标简」:
由此所说十处,于声闻乘曾不见说,唯大乘中处处见说。
本论所列的这十种殊胜法门,我们在「声闻乘」、《阿含经》当中,你是不可能看到的。就是说你要读《阿含经》,《阿含经》它只有一个思想,就是:知苦、断集、慕灭、修道,就是要你很认真的、全心全意的观察生命的苦谛。它观察苦谛是从无常切入,观察生命是无常的,你不能够去掌握什么东西的。这无常当中,你没有主宰性,所以你只有放弃所有的生命现象,趋向涅槃。它就是告诉你这个思想,完全是以出离、厌离整个有为法,来当作他修行的一个主轴。它没有说发菩提心、修习善法、广度众生,成就正报、依报的庄严;它只有破坏,没有建设的。所以我们在小乘的经典当中,你不可能看到有这样的传承;只有在「大乘」经典当中,「处处见说」。在很多的大乘经典当中,我们随时可以看到有这十种法门的教授,包括有的地方强调甚深见、有的地方强调广大行、有的地方强调殊胜果,这只有在大乘的传承当中才见得到的。这个地方是先作总标,标出大乘它有不共小乘的地方,而且是殊胜。
辛二、释体
我们看第二段,就详细把这个十个法门的体性开出来。我们看论文:
谓阿赖耶识,说名所知依体。 三种自性:一、依他起自性,二、遍计所执自性,三、圆成实自性;说名所知相体。 唯识性,说名入所知相体。 六波罗蜜多,说名彼入因果体。 菩萨十地,说名彼因果修差别体。 菩萨律仪,说名此中增上戒体。 首楞伽摩、虚空藏等诸三摩地,说名此中增上心体。(这个地方「首楞、伽摩」这个顿号要去掉,应该把它贯下来。) 无分别智,说名此中增上慧体。 无住涅槃,说名彼果断体。 三种佛身:一、自性身,二、受用身,三,变化身;说名彼果智体。
这个地方就比较详细的,把这十种殊胜法门作一个解释。先看第一个。第一个是先建立甚深见,甚深见有二个地方要建立:第一个「说名所知依体」,就是说你身为一个大乘的菩萨,你要观察缘起,你会观察到生命当中有二种缘起:一种是苦集的杂染缘起,一种是随顺于灭道的清净缘起。身为一个菩萨,我们想要离苦得乐,我们就要想办法消灭这个杂染的缘起,广泛的建立清净的缘起。你想要消灭杂染缘起、建立清净缘起之前,你要知道这二种缘起,它的根源在哪里?它是从哪里出来的?你不能掌握缘起的根源,你就不能够扭转缘起的相貌。在大乘佛法的思想当中,认为染净的缘起,它的依止点就是「阿赖耶识」。「阿赖耶识」翻成中文叫做「藏」──「藏识」。就是说在我们这一念打妄想的心中,它内心的最深处,有一个非常微细的明了心识。这个心识,它在我们生命当中,扮演了二个重要的功能:第一个、在因相上来说,它能够摄藏我们诸法的种子。比如说你刚刚去拜佛、或者你持咒,这个当然是造业。这个业造完以后呢,你每一个身口意的造作,都会释放出一种讯息,这个讯息都会被阿赖耶识保存下来,不管造善、造恶,所以它有摄藏诸法种子的功能。等到这个种子的力量到达一定的程度,在果相上,它变现一期的果报,它就如实的把你过去所累积的善的功能,就变现一个尊贵的果报;假设你累积的是一种邪恶的功能,它就变现一个苦恼、卑贱的果报。所以阿赖耶识,它等于是整个染净缘起的根源,因为因地是它储存,果报也是由它所变现。
我们读小乘的经论,小乘的学者也相信生命的相续,他也知道轮回的道理。小乘学者的缘起论,是认为业感缘起,就是说我们由于业力招感一个果报,再由另外一个业力再招感一个果报。小乘的学者不讲阿赖耶识会有一个问题,就是说:你造了业力,这个业力还没有得果报之前,这个业力跑到哪里去了?就是说你只有第六意识,那第六意识是生灭心,你睡觉的时候它就不活动了,它不能保存业种子。你今天造了很多很多的善业,偶尔也造了一些恶业,这些恶业它还没得果报,它跑哪里去了?小乘的学者就不能回答这个问题。
大乘学者说:「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是心作地狱,是心是地狱。」就是我们的心有二个层次:第一个是粗显的心,就是前六识。你造业,其实你造业,是在你自己心中的影像造业。比如说你今天看到佛像,身口意的归依,身礼拜、口业的赞叹、内心的观想,你心中创造一个三宝的影像,你内心在那边造业,结果那个业也保存在你的心中,总有一天「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跟佛的功德感应道交。比如说,我们今天看到一个同参道友,他有荣耀的事情,我们产生嫉妒。其实你造业,我们要有一个观念:你不可能离开你的心造业的,不可能!你只有在你内心的影像造业,就是说你现出对方的影像,然后你释放一个嫉妒的功能。当然这是一个烦恼火,最后它被你内心深处保存下来,这是一个邪恶的功能,对我们的生命是破坏性。所以我们身为一个大乘学者,你要能够深深的了解到:在我们造业当下,内心的深处有一个微细的阿赖耶识,它保存了我们的功能,到时候也会变现一期的果报,这是我们建立正见的第一个观念。
第二个「三种自性」。前面是说明这个缘起的根源,当这样的一个根源,变现诸法以后,这一切法就有三种相貌:第一个是「依他起性」,第二个「遍计所执性」,第三个「圆成实自性」。先说明「依他起性」。这个「依他起性」这个「他」,就是众多的因缘,依止众多的因缘所显现的这些差别境界。这个地方的众多因缘,主要的就是业力,善恶的业力,这是保存在阿赖耶识里面的业力。就是说由业力所变现的万法,都叫做依他起性。「遍计所执性」,就是依止我们内心的分别所捏造出来的影像。这个地方的「分别」,特别指的是我执、法执相应的虚妄分别。比如说:我们今天晚上看到一条绳子,这个绳子,有它的假名、假相、假用,这个叫依他起性;但是你看到绳子以后,你心中出现一个蛇的影像。这个蛇是怎么有的呢?是我们自己的妄想捏造出来的,这个叫做遍计所执性。第三个「圆成实自性」,是说明依他起的因缘所生法当中,它的本性是我空、法空的真如理。
这个地方就是说:你不但要了解到缘起的根源,你也要知道缘起法的差别相。这二个甚深见,是我们在修行之前的一个基础。蕅益大师在《灵峰宗论》上说:「研真穷妄,名之为学。」就是说你学习佛法是干什么呢?就是先明白什么是真实?什么是虚妄?这个道理你先清楚。因为你开始修行的时候,说是「研真穷妄,名之为学;返妄归真,名之为修。」你要消灭妄想,建立真实的时候,你刚开始要先知道什么是妄?什么是真?这个地方,从诸法的三性当中,它能够告诉你怎么去判断,什么是你该断的,什么是你该追求的。就是一个菩萨在修行之前,你要建立二种知见:第一个、了解到缘起的根源;第二个、缘起诸法的差别相。这二个是所谓的甚深见。
第二个以后是讲到修行,广大行,包括自利、利他的妙行。「唯识性,说名入所知相体。」建立了前面的甚深见,我们开始用智慧观察生命的现象,我们知道什么是虚妄相、什么是真实相以后,我们开始有资格来修习唯识观。这唯识观,它的一个观法是「入所知相」,悟入所知的性相,就是包括唯识性跟唯识相。不过从唯识的角度,它是强调先成就唯识性,再成就唯识相。我们要悟入唯识性,当然要悟入圆成实性,悟入我空、法空的真理。这个地方刚开始的修行,它是二个次第。在修我空观、法空观的时候,本论当中,第一个它会要求你先破所取相。这个「所取」就是这些外在的境缘。就是菩萨的内心跟境界接触的时候,会遇到很多很多的人,有些人对你是释放善意的、有些人对你是释放恶意的、有些人对你是中庸的,有各式各样的人是你要去面对的。第二个你要面对很多很多的事,有些事情是顺利、有些事情是不顺利的。身为一个菩萨,他要面对这么多人事的时候,他云何应住呢?云何降伏其心呢?你要观察你所面对的人或者事,都是你心中所变现的,是如梦如幻的。这个观想,这个次第非常重要,虽然它还不是空观的真实意,但它是一个基础。
就是说:生命的目的在过程,不在结果。就是说你心中只是在假藉这个影像在造业而已,重点是你内心是──「凡事尽心尽力,成败交给业力。」就是说我们今天遇到很多人事,你不要去要求人事上的圆满,因为没有所谓真实的人事,它是你心中所变的影像。重点是你的那一念心,去面对你所显现的人事的因缘当中,你每一个剎那,都留下一个善良的功能,诶,这就对了,因为没有真实的人事。你说:诶!我希望我的人事是圆满的。其实你错了,没有真实的人事,哪有真实的圆满!重点是当你临命终的时候,你反省你这一生当中,你面对的人事,你都尽量用一个比较好的心态来面对,这个就成功了,因为你累积的是一个善的功能。这是菩萨道一个重要的心态,就是破所取相。这个时候,就是鼓励一个菩萨:尽量回光返照我们自己──是用什么样的心态来面对人事?所谓的「莫向外求」,这是第一个。那在破所取相的过程当中,菩萨开始回光返照,开始检讨自己的心念,不再去分别外在的境缘,它要求的是我用我善良的心性、用菩提心来面对,这样就对了。这是第一个工作。
第二个工作,我们应该再进步,再破「能取相」。我们刚开始会很注意自己的念头,我尽量让我的心念保持在断恶、修善、度众生,保持在三种的心态上安住。这样的心态当然是非常好;但是如果你要再进步的话,你要观察:其实你所起的断恶、修善、度众生的心念,它也是因缘所生法、它也是毕竟空寂的。这个时候,你用「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就能够从一个善良的心念、从一个有相的心念,趋入到一个无相的真如。这个时候你内心当中,就离开了所有的对待,所谓的「诸相叵得」,内心当中到了一个无相、平等的法界。在那个法界当中,你不会感到有所谓的善、也没有所谓的恶,就是一个平等的心性安住。这个地方就是我们讲「随顺唯识性」,就是这二个次第:先远离外境的干扰,保护你的菩提心;这个时候再把菩提心升华,观察菩提心也不可得。这个时候,你就入不二法门、入不思议的法界,从一个个体的生命,回归到平等的真如法界。在那个法界当中,开始慢慢的去洗刷你心中我执、法执的颠倒。你每一念的相应,都在消灭你心中的颠倒,在净化菩萨的内心,当然这个工作非常重要。我们在唯识性,可能相应了五分钟、十分钟,你这个时候再从空出假。从空出假以后,你就会去观察,诶,你又回到你的个体生命了。这个时候就有很多的差别因缘,有十法界差别的生命让我们去取舍,我们应该要先消灭什么法界,去追求什么法界?这个就是修唯识相,等于修假观。总之,在本论的道次第,菩萨了解正见以后,他所要修学的:就是先成就我空、法空的正念。看本论的意思,菩萨先有正念,才有善业,它这个地方是这个意思。就是你先成就一个清净的、调伏自己爱取烦恼的正念力。当然这个正念力,你不是在复杂的因缘上修,是在自己的佛堂当中、在寂静的心中去修观的。
「六波罗蜜多,说名彼入因果体。」前面的修行,它是静中修,你在佛堂当中,你或者入空观、或者入假观。空观是消灭爱取,假观是让我们善知取舍。当我们心中有正念力以后,你就有资格来历事练心,开始去荷担如来的家业,从空出假,广修六度法门,成就我们菩萨道当中最重要的资粮力,包括福德资粮、智慧资粮。这个地方都是在说明,六波罗蜜多云何来修习福德、智慧二种资粮。我们《菩萨戒》经常说:「如是一心中,方便勤庄严。」当你建立了一个清净的正念以后,用福德、智慧二种的庄严,来庄严你的正念力,来庄严你这个我空、法空的正念力。
当我们成就福德、智慧二种庄严以后,就讲到「菩萨十地,说名彼因果修差别体」,赞叹菩萨的果地功德。菩萨从前面的修唯识观,成就正念力以后,依止这个清净的正念,来到这些苦恼的人事因缘当中,开始去断恶、修善、度众生,成就了菩萨的十地。这是讲到菩萨的十种差别的果报,从初地乃至十地,地地清净、地地的庄严,这地方讲到果地的功德。
-----------------------------------------------------------------------------------------------------------------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