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欣德尊者译:上座部佛教念诵集 第一品 在家戒 第一节、皈戒浅释
玛欣德尊者译:上座部佛教念诵集 第一品 在家戒 第一节、皈戒浅释
本品以缅甸的受戒传统为主,收录了在家人受持三皈依和五戒、八戒、十戒的具体仪规。因为通过受持三皈五戒,可使一名在家人正式成为佛陀的弟子。同时,在家信众在作布施、禅修、闻法等功德之前,传统上都会先受三皈五戒,令其戒行清净,从而使所作的功德更加殊胜。因此,将“在家戒”放在本书的第一部分,显示了行三皈依是进入佛陀教法之门,而持戒是一切善行功德的基础。
礼敬彼世尊、阿拉汉、正自觉者!
第一节、皈戒浅释
根据南传上座部佛教的传统,要成为一位在家弟子,必须受持三皈依以及五戒。
皈依,巴利语 saraõ a,直译为庇护所、避难所。佛弟子皈依的对象有三种, “三皈依”称为(tisaraõ a)或“皈依三宝”。三宝:佛(buddha)、法(dhamma)、僧(saï gha,僧团)。皈依三宝是指以佛、法、僧作为皈依处或庇护所。
对佛、法、僧三宝生起净信心的男女信众必须求受三皈依和五戒,如此才算正式成为佛教徒。
受持三皈依和五戒的在家男众称为近事男(upà saka,优婆塞),或净信男、清信士。女众则称为近事女(upà sikà ,优婆夷),或净信女。
同时,三皈依也是一切戒法的根本,无论是在家的五戒、八戒、十戒法,还是出家的沙马内拉2十戒法,皆是在念诵三皈依完结时成立的。甚至在佛陀尚未授权僧团可举行授具足戒甘马接纳新成员之前,想要在世尊正法、律中出家的善男子也是通过念诵三皈依受具足戒成为比库的。
皈依三宝,表示一个人在信仰上接受佛教,以佛、法、僧为唯一信仰。而作为一名在家佛弟子,最基本的行为规范是五戒。
戒,巴利语 sãla。有行为、习惯、质量、本性、自然等义,通常也指道德规范、好质量、良善的行为、佛教的行为准则等。
《清净道论》中解释:“以什么意思为戒呢?以戒行之义为戒。为何称为戒?正持(samà dhà naü )——以身业等好习惯的无杂乱性之义;或确持(upadhà raõ aü )——以住立于善法的持续性之义。这两种意思实是通晓语法者所允许。但也有人以头义为戒,以清凉义为戒,用如是等方式来解释其义。”(Vm.1.7)
有人将“戒”片面地理解为消极的禁戒,认为受了戒就不自由,这个不能做,那个不能做。然而,从“戒”的原意来看,它却是主动地培育好的行为习惯,养成良善的品德、素养。故此,“戒”也是“学处”的同义词。
学处,巴利语 sikkhà pada,或译作学足。sikkhà意为学、学习、训练;pada 意为足、处所。学处亦即是学习规则、戒条。
五戒(pa¤ casãla),即五条学处,五项行为规范。它们通过远离、避免五种不良的行为来达成,即远离杀生、远离不与取、远离欲邪行、远离虚妄语和远离放逸之因的诸酒类。
这五戒是一切在家佛弟子都应当遵行的。如果一名居士故意违犯了五戒中的任何一条学处,则该学处将成为无效。如果他想继续持守完整的五戒,则必须重新再受三皈依以及五戒。3
因此,上座部佛教的在家信众在作布施、禅修、闻法等功德之前,传统上都会先向比库请求受三皈依和五戒,令其戒行清净,从而使所作之功德更加殊胜。若条件允许者,更可求受三皈八戒或十戒。同时,守持净戒本身也是一种功德。
根据上座部佛教传统,在受三皈五戒、八戒、十戒等所有正式的场合,都是使用巴利语来进行的。本文在受皈戒的巴利语下面也把中文的意思翻译出来,以供参考。在受皈戒的过程中可以不念中文。
以下所列举的主要是依照缅甸传统的受戒程序。斯里兰卡和泰国的传统则大同小异。
----------------------------------------------------------------------------------------------------------------
----------------------------------------------------------------------------------------------------------------
- 相关文章
- 玛欣德尊者译:上座部佛教念诵集 序言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