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界法师:摄大乘论 讲记 第六十卷
净界法师:摄大乘论 讲记 第六十卷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二○○页。我们这一科讲到大乘的断德,所谓的无住涅槃。无住涅槃的相貌,简单的说就是转依为相,就是转杂染分而成清净分,这个叫做转依为相。我们在转染成净的过程当中,事实上有二种差别:一种是下劣的,比较不善巧的转变;一种是广大的,比较圆满的转变。声闻人在返妄归真、转染成净的时候,他的智慧是依止我空、法有的思想来转变,所以他的思想是单方面的,一心一意的弃舍生死,他认为生死是痛苦、是真实的,他的杂染也是真实的,所以他只是从生死到涅槃去,他不能再还转回来,不可以的!这个从大乘的角度来看叫下劣转,这个法执是太重了。大乘佛法,它能够依止我空跟法空,观察万法唯识,其实所谓的生死,也是一念心所变现的,你一念迷,生死浩然;你一念的觉悟,这个生死就是涅槃,涅槃也是一念心所变现的。所以大乘佛法的转,它的立足点是站在现前一念心性来转,这个地方不同;小乘在转变的时候,是心外求法,他没有站在一念心性来转,所以他的转是下劣转。我们不要说转变内心,你说转变罪业也是这个道理,比如我们讲忏悔,忏悔每一个人都用得到,这个是很实际的法门。我们看声闻人的忏悔,声闻法的忏悔,他一定是一个罪一个法门,一个罪忏完再忏一个,一个一个忏、一个一个忏;菩萨他有这样的传承,他能够一个法门通忏三世的罪,一切罪根皆忏悔。小乘只能够一切罪障皆忏悔,他不能忏到罪根,因为他根本没有找到罪根;不过声闻法有些地方可以令正法久住,这个我们不要随便把它废弃掉。但是在忏悔的时候,你要知道这二个心态是不同。智者大师在作判教的时候,他作五时八教,他很清楚的说明:不是所有的法门修行的功德都是一样。他很明白的说出:佛陀施设很多的法门,其实每一个法门,产生的效果是不同的,所以有所谓「乘」的不同。这个地方就是说,你必须要明白道理,你才知道怎么个转法。你要是只是明白我空法有,那你只能够下劣转;你明白我空、法空,其实一切法是一念心所变现的,你站在心的角度来转变,那你就不会采用偏激的手段──转用不转体,就是转生死为涅槃,这个叫做转依,这叫做广大转。这个地方等于是把小乘的转依,跟大乘的转依作一个比较。当然在转的时候,他心中所依止的道理、所生起的观照是不同的,它的效果也就有所不同了。我们看第二段的「校量失德」,「校量」转变的过「失」跟功「德」。
第六○卷
己二、校量失德(分二:庚一同他过失;庚二成自功德) 庚一、同他过失(分二:辛一征;辛二释) 辛一、征
这当中有二段:第一个「同他过失」,第二个「成自功德」。假设身为一个菩萨,你在修行转依的时候,你一路用小乘的思想来转依,这件事情是有过失的,我们看「征」问:
若诸菩萨住下劣转,有何过失?
身为一个「菩萨」,你设定了目标是要成佛,你不是追求一个偏空涅槃,你的目标是要成就万德庄严的佛果,你的目标是这样,但是你采取的方法却是「住下劣转」,这样子你的目标是无住涅槃,结果你在过程、在转变的时候,你的心态是一向背生死、一向舍生死,这样子「有」什么「过失」呢?当然,如果你的目标是趋向偏空涅槃,你根据下劣转是没有过失的,因为你的目标跟你的方法是相随顺;但是你追求的是佛果的万德庄严,但是你在过程的时候,却采取「下劣转」,这样子就有三种过失了。我们看第一个:
辛二、释
不顾一切有情利益安乐事故,违越一切菩萨法故,与下劣乘同解脱故,是为过失。
第一个,你一向背生死、一向舍生死,依止这样的心态来修忏、修止观、修种种的法门,这个的心态,完全没有把众生的「利益」跟「安乐」考虑下去,你完全不顾惜这些过去曾经做过我们母亲的「有情」,他现世的「安乐」、来生的「利益」。就是你的成佛之道,你所想的都是你自己,你没有把众生的因缘,在你成佛之道当中规划进来。我们菩萨的修行有二种观法:一个是内观,观自己的心;第二个是外观,观众生。你一心一意的只考虑到自己内心的清净,完全「不顾」众生得度不得度,这样就忘失大悲心,忘失了大悲心也就忘失菩提心,这是第一个「过失」。第二个,「违越一切菩萨法故」。前面是讲到内心的意乐有过失,这个地方讲你的行动也会有过失。「菩萨」所修的「法」门,应该包括自利、利他,断恶、修善、度众生,那你根本就是断恶、修善,而没有度众生,这样子你这个法门也是有所欠缺。第三个,前面二个是讲因地的过失,这以下讲果报也有过失,「与下劣乘同解脱故」,结果你用小乘的「下劣」转,得到的是小乘的偏空涅槃,不是无住涅槃,这样就着你广大成佛的目标来说,这个就是「过失」了。我想,无著菩萨这一段论文的宗旨在第一段,「不顾一切有情利益安乐事故」。
身为一个菩萨,我们要处理二件事情:第一个,处理自己内心的问题;第二个,处理外在众生的问题,你跟众生要怎么样保持互动。处理内心问题这个部分我们先不谈,你在佛堂当中怎么用功,这部分我们先不谈;但是我们走出佛堂,你迟早要面对信徒──男的信徒、女的信徒,很多很多的众生,你用什么心态来面对他们?这是一个问题。这个地方,你不同的心态,就会影响到你的转依,也就影响到你未来的果报。那我们看看佛陀是怎么说的,佛陀对菩萨是怎么开示的?事实上,佛陀在的大乘佛法当中,他对众生的开示,有二个不同的开示。在《遗教经》,佛陀说众生是:「譬如大树,众鸟集之,则有枯折之患。」说你是一棵小树,众生是鸟,一二百只鸟站在你这棵树上,就把你这棵树踩死,踩死了,这个众生又去找另外一棵树了。(诃──)这样子讲,从《遗教经》来说,我们应该跟众生保持距离,因为我这棵树太小,这个鸟太大,一下子就把我踩死了。但是从《华严经》来说:「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才能够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所以菩提属于众生。」说你希望得到华果,你必须要有树根,你没有树根,你就没有华果,而这个众生就是你成佛的树根,所以你不能舍离众生。所以我们看经典,我们一个菩萨对众生的心态,其实是相当复杂──又害怕,但是又不敢离开他(诃──),这种心态。以这样来看,我们应该说是程度上的问题:一个初心菩萨,应该暂时不要跟众生太接近,因为初心菩萨内心转依的力量太薄弱,你没有转他,反而被他转去了,我保证你去度化众生,你没有影响他,他的烦恼会影响到你,因为你一个人面对这么多人,你怎么有办法转他呢?但是这个地方,我提醒要大家注意一个问题:如果你有志于成佛,我们尽量在过程当中,不要留下后遗症、不要留下后遗症。在《瑜伽菩萨戒》里面告诉我们菩萨说:初心菩萨为了加行的缘故,可以暂时息诸缘务、远离众生,跟众生保持距离,这是可以的;但是你内心当中的意乐要保持,就是我为了要利益有情的缘故,我才做加行,我现在暂时不能利益众生,但是我现在所有的加行,是为了利益有情而修加行。有这种想法,你就不会偏离菩萨道。我们如果不看菩萨戒,有时候你会觉得:虽然我们息诸缘务,但是我们的心态偏差了,而你不知道;结果你得到一个功德,却又产生另外一个过失,就是产生了后遗症。我们可以这样讲:其实一个资粮位的菩萨,你一辈子都不度众生,没有人说你有过失,你没有这种行动,没有人说你有过失;但是你心中一向「不顾一切有情」,那一定有「过失」,你的心态有过失了。所以我们在《瑜伽菩萨戒》常说:菩萨对众生的基本心态,是不能有怨恨心。你说我一个菩萨,我做僧团的执事,发发脾气可以理解,他也不是深位,他是浅位菩萨嘛!但是发脾气以后,你自己要转得过来──过去就算了,一切法因缘生,缘生性空的。把它当作一个过程、把它当作一个经验,给自己一个反省的过程就好。所以这个地方我们讲:菩萨要生起广大转是很重要,你的心态很重要。我们经常看到《华严经》的菩萨、《法华经》的菩萨,有种种的功德庄严,种种自在的功德。我们看到《维摩诘经》的阿罗汉,辛辛苦苦成就了阿罗汉以后,你看天女散花,花掉到阿罗汉身上,他根本是沾了满身,拨不开来,不得自在;我们看在《维摩诘经》里面的菩萨,他证得不二法门,花掉到他们身上的时候,就自然的掉落。我们在诵经的时候,对大乘的功德非常的羡慕;但是我要提醒大家:你要注意你的因地,你在修行的时候,可以等同声闻人来修学,可以,但是心态肯定不能一样。所以这个地方要注意,就是你要保持对众生的意乐,你这样子叫做广大转。
庚二、成自功德(分二:辛一征;辛二释) 辛一、征
前面是讲到过失,你发了菩提心,等同声闻人来修行转依,这是有过失的;那菩萨如果依止「自」身的法门来修转依,有什么「功德」?
若诸菩萨住广大转,有何功德?
辛二、释
生死法中,以自转依为所依止得自在故,于一切趣示现一切有情之身,于最胜生及三乘中,种种调伏方便善巧,安立所化诸有情故,是为功德。
「菩萨」依止一心,以一心开展出我空、法空的真如理,来修习转依,这当中有二个重大的「功德」。第一个,菩萨本身的自利功德,菩萨本身在「生死」当「中」,能够产生一种「自」心的「转依」,而「得」到「自在」。同样是有烦恼跟罪业,你依止声闻法来转变,跟「依止」大乘法来转变,效果是不一样,而大乘佛法的速度是很快的,你在自受用这一部分,能够得到「自在」,这是第一个。第二个,从利他的角度,等到有一天,你往生净土、或者成就深位菩萨,你开始从空出假来广度众生,积集你功德庄严的时候,你在「一切趣」,这个「趣」就是果报,你能够在整个六道的果报当中,「示现一切有情之身」,你能够普门示现,应以何身得度则现何身,这个是讲身相的自在。第二个,说法自在,「于最胜生及三乘中,种种调伏、方便善巧」。你能够知道一切法缘起无自性,这个时候,假设你遇到的众生,是一个没有出离心的人天种姓,他没有出离的善根,你就教他修学五戒十善,来成就这种增上生;假设对方具足出世的善根,你就开导他「三乘」的法门──四谛、十二因缘、六波罗蜜的法门,以「种种」的「方便善巧」,来「调伏」他的内心,使令他能够「安立」在佛法的五乘功德当中,这个就是菩萨广大自利利他的「功德」。我们经常说「佛为法王,于法自在」,当然我们可以看得出来,佛陀的内心是依止广大转。这个地方,同样是在转变内心,但是有狭劣的转变跟广大的转变的差别。
戊二、颂(分四: 己一明染净分;己二释此转依; 己三能证智; 己四显所证果) 己一、明染净分
前面(1186页戊一)是「长行」;这以下是偈「颂」,这当中有四个偈颂,我们先看第一个「明染净分」:
此中有多颂: 诸凡夫覆真,一向显虚妄, 诸菩萨舍妄,一向显真实。
这个地方有四个偈颂。第一个偈颂讲到凡夫跟圣人的差别:「诸凡夫覆真,一向显虚妄。」「凡夫」的心情是「覆」盖「真」如,凡夫的心是被烦恼所转的,所以心随「妄」转。我们说这个人,一天当中就是跟着感觉走,他很少跟着道理走。跟着感觉走,这个人是怎么样呢?心中到处都是「妄」想,跟某一个人事接触,这个人事过去以后,心有千千结,这个结不是别人给他的,是自己捏造出来的。为什么呢?因为心跟着妄想而转,这个是凡夫的相貌。「诸菩萨舍妄,一向显真实。」「菩萨」能够在「妄」想当中,找到一个转变的方法,他能够把妄想转成「真实」,把波浪转成水,不离开妄想,就着妄想把它转过来,转成「真实」,他有这种方法、有这种方便力。其实凡夫跟圣人就差在这个地方,一个是被烦恼所转,一个是用道理来转烦恼。这个地方是说明,凡夫的内心跟圣人的内心,其实差别也没有太多,就这个地方不一样。
己二、释此转依
应知显不显,真义非真义, 转依即解脱,随欲自在行。
什么叫「转依」呢?为什么菩萨能够舍掉妄想呢?「应知显不显」,这个「显」就是显「真」实「义」,「不显」就是不显「非真」实「义」。我们讲破妄显真,我不知道诸位的感觉是要先破妄、还是先显真?其实你心中没有显真,你不可能破妄。你说你完全不明白道理,你能够把妄想转过来,这个我是不相信的,所以一定是要先显真实。这个地方是解「释」什么叫「转依」,就是你要明白你内心的真相──何期自性,本自清净,经常把这个道理放在你的心中,烦恼起来的时候,你就把这个道理拿出来,来转你的妄想。所以「应知」你「显」「真」实「义」以后,才能够「不显」「非真」实「义」,这个地方是讲出一个次第,就是转依的方法,你要先显真实义。一个人打妄想的时候,你不思惟道理,你转不过来,你没办法转,你是被它转走;所以你要转的时候,一定要先显真实义。那这转依有什么好处呢?「转依即解脱,随欲自在行。」你这样子,当下就是成就「解脱」,来生也没有这个果报的障碍,没有这种三界果报的系縳,「随欲自在行」,当下的解脱跟当来的自在。这个地方讲转依的功德,前面是讲转依的方法。
己三、出能证智
这个转依的智慧是什么智慧?
于生死涅槃,若起平等智, 尔时由此证,生死即涅槃。
我们讲转依的时候要依止真理,真理有小乘的真理跟大乘的真理,这个地方,是讲要怎么样依止大乘的真理呢?「于生死涅槃,若起平等智。」我们在转依的时候,要观察「生死」的果报跟「涅槃」的果报,生「起平等智」慧。生死当然是生灭变化的,涅槃是不生不灭,我们生「起平等」观,这个「平等」观主要的就是法空观,生死、涅槃都是无自性的。「尔时由此证,生死即涅槃。」这个地方我们刚刚讲过,你在转依的时候,你心的立足点很重要,你要是依止生灭心来转依,那生死跟涅槃是不一样,你要向外追求的时候,生死跟涅槃是不一样;你要向内去观察。
这个平等观,我讲我个人一些小小的体验。我曾经做过七天的断食,每一天当中又加拜一千拜。当然欲界的众生是需要饮食,否则会感到饥饿,那我这七天当中是怎么度过的呢?当然主要的是心念的控制。就是说,你要思惟这个饥饿的感受跟饱的感受,其实都是因缘所生法,你有吃东西的时候,它现出一个饱的感受;你没有吃东西,它现出一个饿的感受。但是我们众生的习惯、我们说遍计执也好,我们众生的遍计执,我们喜欢饱的感受,不喜欢饿的感受,其实饿也有饿微妙的触受,但是我们喜欢饱的感受。这个时候,我们一定要站在「何期自性,本自清净」,站在这个自性清净心不动。你要断食的时候,你饿的时候,你要是对饱的感受产生贪着心,你断食就断不下去,你会发疯的。所以你这个心念的控制是很重要,就是说,其实饿的感受跟饱的感受是平等的,都是一种感受的生灭法而已。这个时候你觉得:诶,今天过得很快,一下子就过去了。你要是对饱的感受──吃东西很饱的这个感受不错,你一执着,你会觉得今天过得非常慢。所以这个地方,就是说菩萨对生死涅槃的道理亦复如是,生死也是一念心所变现的,扰动相;涅槃也是一念心所变的,寂静相:你要是不迷的时候,「生死」就是「涅槃」,这叫无住涅槃。这个就是菩萨在转依的时候,是依止一念的清净心──我空、法空的清净心来转依的。这个地方是讲到菩萨广大转依的一个平等不二的法门。菩萨依止这样转依有什么好处呢?
己四、显所证果
由是于生死,非舍非不舍, 亦即于涅槃,非得非不得。
所以菩萨能够在「生死」的果报当中,表面上他没有弃舍生死,「非舍」,但事实上他不受生死的干扰;他对「于涅槃」,表面上没有安住在涅槃,但实际上他内心跟「涅槃」的寂静已经完全相应:这个是菩萨的不可思议,叫做无住处涅槃,不住生死、不住涅槃,这种意境就是依止这个平等的不二法门,产生转依的效果。
到这个地方,我们把这个菩萨的涅槃──菩萨的第一个功德讲完了。整个涅槃的过程在转依,我们可以这样讲,就是一个心、一个境的问题,我们今天在处理这个修行
就是心跟境,到底是我们要心随境转,还是境随心转的问题。你是用心来转境?还是用境来转心?
我前一段时间,过年的时候有一位居士来找我,这个居士办了一个助念团,他为很多很多的人助念,我很赞叹他,我说:你做这件事情,对你临命终的往生有帮助,因果丝毫不爽。他说:他现在遇到了障碍。我说:你说出来听听看。他说:有学医学的人跟他讲,你不要一天到晚去跟死人助念,这些临命终的人,他的磁场都不是很好,你常跟他们接触,对你的身体不好。他问我说:这该怎么办呢?我很想要修这个功德,但是我要去修这个功德的时候,对身体不好,该怎么办呢?我说:我先问你一个问题,你先回答我,我们这一念心发了菩提心来为他助念,你现在有一念想要利他的心,现在有一个境出现了,这个外境就是一个临终人的心境,你认为是心的力量比较强,还是境的力量比较强?就是说,这个境是随心转,还是心随境转?他回答不出来。我们这样子讲:心的位置在这个地方,境的位置在这个地方,理论上境是要随心转,因为境是随心所变现的,心是主导者;但是你心中没有道理的时候,变颠倒了,变成心随境转,由外境来主导你。其实我们被外境所牵引,你看我看到一个欢喜的人起快乐,我看到我不欢喜的人起痛苦,其实这个都是颠倒、你不应该的,这个境是你变现的,你要来转它,不是它来转你。我跟他讲说:如果你相信心会被境所转,我看你这个念佛助念团,你做不下去了。所以这个菩萨不是慈悲就好,还要有智慧,你相信佛陀开示的真理,境是可以随心而转,我依止菩提心,一切的境,我可以用我的心来转境。你对这个境的时候,不动,不要起太多的妄想。我们今天会招感很多很多的鬼神什么障碍,都是因为你打妄想。所以你内心当中对境不动,这个时候你可以转它。
诸位,我们在《楞严经》讲一个观念,《楞严经》是讲首楞严王大定,佛陀开示菩萨在人事因缘当中,如何安住自己来修这个首楞严王大定──首楞严王三昧。佛陀讲出一个观念说:「不为物转,则能转物。」我们今天,你心跟境接触的时候,境会释放出一种力量来,你的心也会释放出一种力量,你的心不动,它就跟你转,境就被你转;你的心一动,你就被它转:所以看谁不动。比如说,你们二个同参道友住在同一间寮房,你看他的行为实在是看不下去,你心一动,你被他转──仁者心动,他的影像就存在你的心中,你从今以后,拜佛也不自在、念佛也不自在,你的心随境转。你下次试试看,你看到他的时候,你观察他是如梦如幻,你不动,这个时候他就受你影响,他被你同化。反正二个东西在一起,一定要有一个被转,问题是谁不动!所以《楞严经》的观念就是这样,「不为物转,即能转物」,你不随它转就能转它。
这个道理的运用是很好运用,我们今天讲一个实际的情况,比如说:你今天发生一个事情,一个不幸、遗憾的事情,我们过去的罪业,招感一个痛苦的事情出现了,这是一个境。你在那个地方忧伤,产生很多很多的悔恨,结果这件事情一定更严重,因为心随境转;你把这个忧伤的心情用来念佛、持〈往生咒〉、持〈大悲咒〉,我的心对这个境不动,这个事情就一定会改善,不为物转,即能转物。这个果报出现的时候,我们修行人不要重视果报,要重视因地,果报出现的时候你安住,心于佛合,心于道合,即能转业,你对这个道理要深信不疑。所以我们现在的问题,就是谁转谁的问题──你被他所转,他影响你;你不动,你就能够转变他。所以这个地方的道理就是这个意思,所以讲「应知显不显,真义非真义」,你能够安住在我空、法空的真如理,事情的因缘:我们本来是顺生死流的,这个时候,你突然间安住在空性的时候,你的内心开始逆转,内心一逆转,外在环境也开始逆转,你的生死果报就开始改变,就是本来是十二因缘,无明缘行、行缘识,这个时候十二因缘开始逆转,无明灭则行灭,开始逆转。外在的世界是你内心的世界所变现的,你怎么个想法,你就会招感什么样果报。所以佛法告诉我们:无住涅槃就是你在心地上如何来转依的问题。你要把这个方法弄会了,你是很受益的、很受益的,佛法的方法,就是它操作的一个原则,你抓到了以后,对你来说是很受益的。
乙十、彼果智分(分二:丙一结前问后;丙二标释正答) 丙一、结前问后
前面是讲到「断德」,这以下讲「智德」,这当中也是二段:「一、结前问后;二、标释正答。」先提出一个问:
如是已说彼果断殊胜。彼果智殊胜云何可见?
前面讲到「断」德,大乘的涅槃,这种无住涅槃是特别的「殊胜」,非小乘的偏空涅槃所能比;这以下讲到大
乘的「智」德,它「殊胜」的相貌,应该如何了知呢?这个断德是偏重在断除杂染,所显现的一种寂静安乐的无为功德;这个智德是偏重在修善来说的,我们修习种种的福德智慧二种资粮,显现这种有为的功德来说的:一个偏重断恶,一个偏重修善,这有所不同。好我们看回「答」:
丙二、标释正答(分二:丁一略标;丁二广释) 丁一、略标(分二:戊一牒前出体;戊二释成其相) 戊一、牒前出体
回答也是先「略标」再「广释」。「略标」当中也先说明它的「体」性,再说明它的「相」貌。先看「体」性:
谓由三种佛身,应知彼果智殊胜: 一、由自性身;二、由受用身;三、由变化身。
前面的彼果断讲到无住涅槃,这个「彼果智」讲到三种佛身。「三种佛身」:第一个是「自性身」,「自性身」我们叫做清净法身,这个清净法身事实上它是理性,是一个无为的理性,他不能受用的;第二个「受用身」,第三个「变化身」,这二个都是有为的功德,可以受用的,从大乘的角度可以自受用,也可以跟众生分享,也可以他受用。这个地方是标出「彼果智」的体性──「三种佛身,自性身、受用身、变化身」。这以下,就次第的把三身的相貌作解释,我们先看「自性身」:
戊二、释成其相(分三:己一自性身;己二受用身;
己三变化身) 己一、自性身
此中自性身者,谓诸如来法身,一切法自在转所依止故。
这个「自性身」就是「如来」的清净「法身」。什么叫「法身」呢?就是「一切法」,这个地方的「法」,不是指生死的法,是指清净的功德法,无量无边的三昧、无量无边的陀罗尼,一种大功德法,他具足这个「自在转」的妙用,「所依止故」。简单的说,「法身」是大功德法「所依止」的,这种「法」是「自在」的法「所依止」的。这个法身常住的观念,对大乘的修行是很重要。小乘人他没有所谓大乘常住三宝的观念,你看我们放蒙山也好,做完法会,念「南无大乘常住三宝」。什么叫做常住佛宝呢?你说佛陀没有住世了,佛陀的应化身灭度了,佛陀的法身是遍满。所以在大乘当中,有很多的法门是不共声闻人:第一个念佛,感应道交。声闻人没有说遇到困难的时候,念佛、念观世音菩萨的,他认为这是无稽之谈,这些人都入涅槃了,他不出来;念佛不同,本尊相应法不同。第二个受戒不同,大乘佛法能够在因缘不具足的时候,开缘在佛前自誓受戒。为什么?佛陀没有灭度。你至诚恳切,会招感佛陀的证盟受戒。第三个忏悔,大乘佛法在因缘不具足的时候,可以开缘在佛前忏悔。为什么?因为佛陀法身常住。所以这个法身常住的运用,在整个灭恶生善当中是很有用的,这个就是大功德法之所庄严,是名法身。好象说,有一个月亮,你准备水的时候,月亮显现了,一个影子;但是你把水收起来,我们看不到月亮的影子,但月亮还是在的。这个月亮是谁呢?就是法身。他没有显现,但是佛陀那个明了的心性,你不断的忆佛念佛,他是如来悉知悉见的,你一忆念他,他的光明就照摄你,这是大乘佛法一个很特殊的传承。当然,这样的一个法门修持,是来自于我们认为佛陀有法身,这是第一个观念。法身是佛的第一个智德。看第二个「受用身」:
己二、受用身
受用身者,谓依法身,种种诸佛众会所显清净佛土,大乘法乐为所受故。
这个「受用身」就等于是报身,就是他是依止「法身」而起的。他有什么作用呢?在「诸佛」的这种大法「会」当中,「显」现这种「清净」的「佛土」,这个地方的佛土指的实报庄严土,佛陀现出微尘相海身,安住在实报庄严土,为地上菩萨说法。说法得到什么利益呢?使令初地以上的菩萨得成就「大乘法乐」。这个「受用身」主要加被的根机,是初地以上的菩萨,他现出的是无量庄严、无量相现的微尘相好身。第三个跟我们比较有切身关系的「变化身」:
己三、变化身
变化身者,亦依法身,从睹史多天宫现没,受生受欲,逾城出家,往外道所,修诸苦行,证大菩提,转大*轮,入大涅槃故。
「变化身」也是从「法身」的理体,这种大功德法所依止的这种清净法身显现出来的。他是怎么显现呢?有八相成道:第一个,「从」兜率「天没」。贤劫千佛,他要来人世间之前,都先到兜率天示现,最后消失掉。消失掉以后,第二个「受生」,佛陀为了要起信于众生,说这个佛陀是哪里来的?他也是随顺我们的因缘,有母亲的「受生」,不是从石头跳出来的,为了要起信众生。第三个「受欲」,佛陀也示现结婚生子,佛陀也经过我们众生「受欲」的过程。第四个「逾城出家」,佛陀在享受五欲快乐的时候,体验到这个老病死的无常,「饶汝千般快乐,无常终是到来」,佛陀就骑着白马,跳出王宫,出家修行。第五个「往外道所,修诸苦行」,佛陀在成道之前是修苦行的,有六年的苦行,六年的苦行主要是要降伏外道,因为外道认为:一个人没有经历苦行的修持,他所觉悟的真理一定是不究竟的。所以为了起信外道,佛陀也示现饥饿的苦行,一麻一麦,后来受了牧牛女的牛乳粥的供养,精神体力恢复了,才开始打坐、思惟缘起。第六个「证大菩提」,证大菩提以后开始「转大*轮」,转五乘的法门,最后佛陀因缘结束的时候,「入大涅槃」。所以佛陀的智德──法身、报身,对我们最重要的当然是应化身,因为佛陀要是不说法,我们没有一个人能够读到──现在的《华严经》《法华经》《楞严经》,这些经论都不存在了。这个地方是一个略说。
我们今天先讲到这个地方。我们讲涅槃跟菩提(后面也会讲到)这二个功德,其实都以转依为相,转依。这个转依是这样子,转依的是用道理来转你的内心,简单的讲就是这样。我们如果把生命分成过去、现在、未来,我们已经经历过的叫过去,还没有经历的叫未来,过去是固定的,但是未来是有无量可能性,是变化的。我觉得我们一个修行人,你经常要问你自己二件事:第一个,你从什么地方来?第二个,你将往哪里而去?你经常用这二句话来问你自己。一切法是因缘生的,你说这个人很庄严,哦,庄严从忍辱中来,他过去有忍辱的功德;这个人很长寿,长寿从慈悲中来;你看这个人他的资具非常的丰富,吃的很好、住的也好、穿的也很好,这个人他过去生有布施,他从布施中来,富贵从布施中来:我们看到你现在,就知道你的过去。所以我们现在的身心世界,有很多你感到很满意的地方,安乐的果报,有些地方是你不满意的地方,你从你自己的得失当中,就知道你从什么地方来。但是,其实第一句话还不重要,我们看到过去给自己一个反省而已;更重要的是,你将往哪里而去?佛法是重视未来的。我们看到一个人福报很大──他的富贵、受用很好、权利也很大,在社会上是一个很有权势的人;这个人心中要不明白佛法道理,这个人他有好的过去,但是他没有好的未来:他从善处中来,但是他未必往善处而去,未必。我们现在学佛做了一个佛弟子,我现在的果报,我实在非常不满意,但是没关系,你输掉了过去,你不能输掉未来。一切法是因缘生,你只要把成就功德的因缘具足了,未来的功德就自然出现了。所以我们今天学这个经论,你就是:第一个明白道理,第二个如何来运用。学习佛法,第一个是明白什么是佛法?第二个是如何运用佛法?谁能够掌握佛法的缘起论,谁就能够掌握未来。我认为一个人掌握过去,没什么了不起的,你现在很快乐、福报很大;但是你没有未来,你的快乐到今生结束了。你看一般人没有学佛法,我们敢讲──很少人有未来的。他甚至于连来生都不相信!他根本就不可能作来生的规划,一个人没有愿望的引导,临终的时候是颠倒的,他没有方向,随业流转。所以第一个,我们对来生有一个愿望,临终的时候,一切诸根悉皆败坏,一切色身都消失了,这个时候我们的愿王现前,清净的愿力现前,你愿意到净土去、愿意做增上生,都能够得到满愿。所以这个转依的意思就是说:你如何用佛法的道理来转变你的内心?你的内心转变了,你就知道你将往哪里而去了。所以我们现在对自己的果报不满意,那没关系,那是过去的让它过去啦,重点是一个人忽略了过去,如果你连未来都忽略了,那你今生是空过了,因为过去是不能改变的,但是未来是有无穷希望的。所以我希望大家经常静坐的时候:你从什么地方来?反省一下,你自己有什么优点、缺点?这些会留下心中的痕迹,一定你是有这样的造作。那没关系!我知道我在转依的时候,我要偏重在转变什么?但是更重要的是──你将往哪里而去?你的生命规划,规划好了没有?这是一个重点。好,我们今天讲到这个地方。向下文长,付在来日,回向。
-----------------------------------------------------------------------------------------------------------------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