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法相宗>>正文内容

惟贤法师:唯识札记 唯识答疑在读书会

       

发布时间:2013年02月13日
来源:   作者:惟贤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惟贤法师:唯识札记 唯识答疑在读书会

 

  问:佛家的“心”与一般哲学所讲的“心”的区别?

  答:因果缘起唯心所造,心是主观的,能动的。佛家讲的心不是一般哲学所讲的心,佛家讲的心,它是一个本体,是个“性”;它的作用是万法之中都可以包括,所以谈到心,与物就分不开,真心与一切相是不能分开的,谈心就有色法,谈色就有心法;它是一体的,是总和的,不能把它分开,像普通哲学的“唯心论”,是分开的。唯心论、唯物论、理性论、经验论,它是分开的,分开就有问题,难免片面看问题。整体看问题,就会比较清楚,这是最实际的。有许多人误会了,以为佛教是唯心论,为啥呢?讲心嘛,却不知道佛教的“心”不是一般哲学讲的那个“心”。佛教讲“心”就有“色”,就有“物质”,讲“物质”就有“心”,不能把它分开看。你是怎样的“心”就会有怎样的“相”,“相”由“心”变,你是怎样的起心动念,你造了业以后,你感得的“正报”和“依报”,就各有不同,各有天地,各有宇宙。

  《华严经》中讲“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三界万法,唯心所造。第一个说一切唯心,第二个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圣凡都是在于心。悟则成圣,迷则成凡,都是离不开心,真心受蒙蔽,就是凡夫,真心显露,就是圣人,都在于心。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有世界就会有分别,识就是分别。第三个是法界观,以心摄十法界,天台宗讲“一念三千”,起个念头就包括三千个世界,看你起哪个念头就是哪个世界,这都离不开心。

  百界千如,法界是很圆融的。四种法界包括:事法界,理法界,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

  事法界就是宇宙各种事物皆各有其区别与界限,包括心法、色法、有为法、无为法、有漏法、无漏法、染法、净法。

  理法界就是指平等的本体界。就是说宇宙之一切万物,本体皆为真如,平等而无差别,即是本心、佛性、真如。

  理事法界是无碍的,为什么呢?它是平等相融的。有心就有这个事,有事就有这个心,这是平等相融,互相交摄的。就像这个灯和光一样,灯体就是心,发出的灯光就是相,光与灯体是分不开的,互相融合,这就叫理事无碍。理与事平等相摄,互相交融,不能相离,称为理事无碍。

  事事无碍法界,就是一切法相像心一样,心能容摄一切,事与事也是互相交融的,大中有小,多中有一,由小中见大,大中可以见小,一中有多,多中又可以见一。一切世界都是这样的,一切相都是如此,不能把它分开,这就是缘起法。

  晓得这些就晓得了缘起法,晓得了缘起法就晓得了一切,事与事也是互相交融的,大中有小,多中有一,由小中见大,大中可以见小,一中有多,多中又可以见一。一切世界都是这样的,一切相都是如此,不能把它分开,这就是缘起法。

  晓得这些就晓得了缘起法,晓得了缘起法就晓得了性空的道理、真心的道理。这就是佛家的修养,佛家观察问题的方法。

  这四种法界就是说一切都是心物融和的现象,是层层无尽的,心胸要广大,像虚空一样广大,就能够包容一切,就会产生智慧。法界观就是理事无碍、事事无碍,这一点,一般哲学是讲不到的,佛家境界是很高的。

  一般哲学是把心、物完全分开,要么专门讲心,要么专门讲物,这就是什么多元论、二元论、或者一元论,是分开来单独看问题的。佛教看问题是从整体来看,讲修心,把染污心转成清净心,这是一个过程,这样达到的目的就是法界缘起,转识成智。尽管佛教的宗派有很多,但是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都是一个目的。般若讲空,唯识讲空,心空境空达到真如境界。密宗讲大圆满、大手印,还是讲空,最后达到这个境界。所以各个宗派的目的都是一样。学佛就要把这个中心思想给抓住。

  问:唯识中依他起的“缘起”与中观所讲的“缘起”有什么区别?

  答:中观讲缘起,讲因缘生法,但具体解释还是靠唯识来解释。

  中观,就是般若,在汉传佛教叫般若,西藏叫中观。首先是破“执”,破执着,破我执,破法执,怎样破呢?就是一切缘起,都比喻成梦幻泡影。般若经有十个喻,金刚经是六个喻,一切都是因缘生法,缘起法,缘生法。这就是中观的思想,至于这个“缘”怎样讲,“因”怎样讲?就得由唯识来讲。

  唯识是有立有破,中观讲缘起性空,由性空显缘起,重在破,重在空。当然,这个空不是空洞的空,也不是渺渺茫茫的空,是空除执着的“空”,如《金刚经》上所讲“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离一切相即名诸佛。什么相呢?我相、法相、非法相。我相是执着五蕴身为“我”,法相是执着一切现象都是实有的,非法相就是执着一切都是空的、断灭的。这些都要破除,《金刚经》处处都讲到这些。

  《金刚经》有三个大题。第一个如何发心,第二个如何降伏其心,第三个如何生心。

  第一个,如何发心呢?就是要发菩提心,其中有大悲心、大智慧心。胎、卵、湿、化、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这就是大悲心。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这就是大智慧了。发心就要这样子发心。

  第二个,如何降伏其心呢?要无所住,破除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这些“相”都属于我执,由我而引申的,分别我、人、众生、寿者,是我执。

  法相就是执着一切都是实有的东西,把精神的现象、物质的现象都认为是实有的东西。对于凡夫来说,就是对六尘境界贪恋不舍,攀缘追求、起无明、起烦恼、造业,我执、法执、我相、法相,这就是流转生死的根本。

  第三个,非法相。执着一切断灭了,人死了没得了,没得因果。这一切,就是断灭相,这个“空的”要破,它否定缘起法,缘起法是不能否定的。染污缘起,清净缘起,唯识讲的三性,第一性,依他起性,就分染的、净的,你若是不能破除执着,遍计执不能破,我执、法执不能破,你就走的是不能解脱的道路,是堕落的道路。你学了佛,有了信仰,又了解,而且在行动上有行持,就会慢慢转过来,成为清净的“依他”。这样就会有种子在,种子遇到缘起,就会发生现形。

  在六因里面,有能作因、俱有因、同类因、相应因、遍行因、异熟因。有心就有心所,都是同时而生起来的。那么你起了现行,种了因,种一份因就会有一份果,这个果是种子,是潜伏起来的,这就是因果同时。

  另一方面,你若真是修定,就会有受用。有慈悲心,同时就有一份慈悲的受用,就把瞋心一分分断了。一分断了就一分证真,这就是修道位。修道位从初地到十地,分分证分分断,证一分真就断一分烦恼,所以就叫因果同时。比如说现在你听到我的话以后,你就已经熏习到你的本识中成为一种种子了,这就同时存在。这个种子对于将来的果来说,种子又是因,将来又有果,那叫异时因果。所以有同时因果和异时因果。

  问:请开示分别意识的“识”与唯识的“识”的区别?

  答:唯识的“识”通指八个识,各有其作用,而这个分别意识的根根是第七识末那识,我执识,凡是夹着我执在里面,对一切相分别内外,分别我法,分别能所,其中生起执着,从而就生起“我的就贪,别人的我也要贪”,这个就是虚妄分别引起的。这个分别与正确的观察是有区别的。学佛以后,有正知正见,能够加上定力,临境不迷,就会善于观察,这就不叫分别,作用就转过来了,由染污种子转成了清净种子,积累多了,慢慢到了见道位,就是禅宗的“悟”的境界,就能完全转过来了,变成智慧。这个意识就不叫“意识”了,变成了智慧就叫住妙观察智。所以这个虚妄分别,要善于对待,若是夹着我执和妄心,就叫虚妄分别;正确观察,合法合理的,以佛家的观点来看问题,很冷静的,有定力的,那不叫虚妄分别。

  2003年3月16日讲于北京三学读书会

  正根整理

返回目录

-----------------------------------------------------------------------------------------------------------------

更多惟贤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