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净土宗>>正文内容

大安法师:定课与精进念佛

       

发布时间:2013年03月31日
来源:   作者:大安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大安法师:定课与精进念佛

问:一万佛号怎样念法?对有工作的人及没有工作人的时间是不同的。要念六字或四字,快快地念,是吗?请详说。精进念佛要求不懈,这是不是应该经过锻炼出来的,起初累了可能需要休息,慢慢地就可以不必休息了,可以坚持念到完,毕竟各人体质不一样,对吗?

答:好,一万声佛号是我们要求一个净业行人的一个底数的、底线的一个要求。你虽然有工作,你总不能一天到晚工作吧?一般是八个小时工作制,你就加点班也是特例。念一万佛号是只有两个小时,你很难说“我由于有工作,我两个小时都抽不出来呀”,一天可有二十四个小时啊。如果你对于修行佛法了生脱死,放在一个生命比较重要的程度上、这个位置上来安排你的时间的话,你怎么样也不能说“由于工作忙,我两个小时都抽不出来”。所以对有工作的是一万佛号,对没有工作的是三万佛号啊,是这么一个概念。不是说你有工作就可以下降到三千啰。

那要念六字、四字都可以。但对于初机来说,还是念六字比较亲切一点。因为看来你连时间都抽不出来,说明你的“南无”这个问题还没有解决嘛,“南无”解决了,那你可能会一天抽八个小时来念佛呢,所以这个念六字。也不要快快念,就是你速度快也是要能够听得清楚,你听不清楚不行。不能含糊,念念要从心里照过,从心里念出来口里出声,耳朵要听进去,念念踏实,要把心摄得住,这样效果才会比较好。

精进念佛是要求大家不懈怠,虽然是需要锻炼,但是这里面还是要有自己的发心。就在八号那12小时念佛的时候,我们也注意到:能够坚持下来的人有,但也有一些就躲在后面屏风上去坐在那里,我看都坐满了,都不够坐了,还有旁边几个人靠在墙上——可能觉得腰很酸了。这里面是一个什么问题?刚才讲意志力的问题、能不能超越身见的问题。人都有懈怠放逸的心,这是与生俱来的,人都想偷懒,人都好逸恶劳,而就是这个把我们害得在这轮转不休嘛。现在我们已经得到这个至宝的阿弥陀佛名号,只要求我们念12个小时或者24小时,为什么这个我们还不能超越呢?你想去坐,这说明你当下是一念懈怠心。就在你坐的当下,如果要发地震的时候你还敢去坐吗?死亡就在面前,你还能够放逸吗?还是生死心不切的问题,还是平时对这个身体有过多地照顾的问题。在一个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地方,他可能很注意关照身体,爬个楼梯他也不爬,要坐电梯,一出门就得坐汽车,上个山也得要有滑梯,都不爬山。现在人是越来越注意享受,他享受的是他的身体,实际上是增长他的身见。然而当他的身见越来越高的时候,他的灵性——心灵、心性的力量就越来越脆弱,越来越微小,这是现代人的悲剧,这也是末法众生的一个特点。身见越来越高,就越来越贪享受,越来越怕苦,越来越自私,越来越要争取更多的资源等等,就越来越没有道德感,宗教感就越来越淡薄,就越来越用机心,越用机心上帝也就死了。你说这个情况是一个普遍现象,现在你要在共业当中得到一种别业,你赶紧要超越出来。超越出来怎么超越?我就是24小时、这12个小时要念佛了,我就把生命做赌注——一定要把生命做赌注。这个身见越来越厉害的时候,你就是在哪里滑倒就在哪里起来,你不是要注意这个身体吗?我这个身体就让它粉身碎骨好了!你只有这样才能冲破坚固的这种身见,所以这不是锻炼不锻炼的问题,这完全就是你的知见问题。你的那种意志力、那种生死心、这种大强勇猛的精神没有起来。我跟你讲,我们东林寺有一些80多岁的老居士都能顺利地走完24个小时,你年纪总不是太大吧?12个小时就觉得不得了,这都要好好地警觉自己。这个不是说我累了,就要休息一下,慢慢休息过了我再念念,你越这样越不行,因为你向你的懈怠放逸投降了,一投降这个懈怠放逸就紧紧地把你控制住。你什么叫累了?你如果这样呢,你就念一个小时你就觉得自己累了,累了我再休息一个小时,我再念一个小时,再休息两个小时,你就是给自己开了口子,这个口子就越开越大,最后是:哎呀,太苦太累了,这种方法不行!你还生诽谤心呢!还是自己的这种力量上不来,这就是刚才众生浊的这种怯弱、这种卑劣都在我们这个身上是这么明显地表现出来。那么这要生惭愧心了,这要生忏悔心了,这要马上把那种生命当中的佛性的力量给他调动起来呀,他才勇往直前,所向披靡呀,你今生才得救了。如果懈怠、因循、懒惰还是把我们控制——我们多生多劫不是没有接触佛法啊,接触佛法后就是因这些懒惰呀,放逸呀,因循啦,苟且啊,还在这里轮转,今生还是这个样子,你怎么行?所以一定要警觉自己,不要原谅自己,一定要把“自己”置于死地。

-----2008年11月8日大安法师讲于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

更多大安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