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界法师:佛说四十二章经 讲记(三)
净界法师:佛说四十二章经 讲记(三)
和尚尼慈悲、诸位法师、诸位同学,阿弥陀佛!
请大家打开讲议第四面
叁:随文释义:入文分三—初、序分。二、正宗分。三、流通分。今初前面讲到本经的修学纲要是顿渐兼收,理事无碍。本经的修学主题有二:
(一)顿教法门:顿教法门是一种智慧的观照。修学佛法时,我们应该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如理思惟,对生命产生正确而不颠倒的观照。经论上对生命的观照主要有两个方向:
(1)因缘观:首先观照个体的生命是「恒转如瀑流」,个体生命是一种无量的生命,我们有过去、现前及未来的生命,生命就像是一条没有止尽的水流,不断的相续而变化,而这个体生命的变化因素,主要是受业力的引导,所谓的「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假设我们积集的是一个善业,则创造安乐尊贵的个体生命;若积集的是恶业,则召感卑贱痛苦的个体生命。我们的生命就随顺业力的累积,一次一次的相续及变化。以上是个体生命的因缘观,或者说是世俗谛的观察。
(2)真如观:这是整体生命的观察。个体生命是假借因缘所生,从本性上来观察,它是毕竟空寂。若思惟观察「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我们能从有相的流动生命,回归到不生不灭的真如理性,这样我们在流动变化的生命中,找到了一个生命的歇脚处,也就是生命中安稳的家。以上是整体生命的胜义谛观,是超越时空的生命观察。
若能同时通达个体生命及整体生命的观照,则已具足大乘佛法的正见。
(二)渐教法门:有了甚深见,就能修学广大行。前面的甚深见是理论上的认知,我们的内心从这种颠倒的无明,转成正确的知见,必须假借事相的修行;也就是说,这种把心带回家的过程,必须仰仗修学戒定慧的广大行。戒定慧的修学是在广大的色声香味触法境界中,持戒修定修慧,这行门广大无边,所以称为广大行;这样的修学是要次第完成,故称为渐教法门。当我们掌握顿教的理观,及渐教的修学,我们就知道本经的修学宗旨了。
甲一、序分
序分中分成二段,第一段先说明三宝生起的因缘,第二段再说明本经生起的因缘。首先我们看第一段。
世尊成道已,作是思惟:离欲寂静,是最为胜。住大禅定,降诸魔道。于鹿野苑中,转四谛*轮,度憍陈如等五人而证道果。
消文 这段经文说明人世间三宝的生起。佛法认为一切法的生起无论是杂染法或清净法,一定有它的因缘,三宝的生起亦复如是。首先说明佛宝生起的因缘:身为佛宝,主要是因佛的内心有道,道有「通达」的涵义。道主要是指六度中的般若智慧,因般若智慧能产生强大的力量,使我们从生死的此岸,而转成涅槃的彼岸,它有通达的力量,故称为道。
释迦牟尼佛成就圣道的因缘,《佛本行经》说,佛陀在二千五百多年前,出生在中印度的迦毗罗卫国,他诞生后,父亲净饭王请一仙人来看相,发现他的相貌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这是大福德之相。仙人预言,释迦太子的生命有二种可能性,假如他选择在家,以他的威德力,将能成为统领四天下的一代圣王;假设他选择出家,以他的威德力能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佛陀。净饭王希望太子能留在家中,成就王霸之业,光耀释迦家族。所以净饭王就为太子盖春夏秋冬四种宫殿,希望假借殊胜的五欲快乐,打消太子出家的念头。太子在十九岁时,有一次离开王宫与人群接触,发现生命中有老、病、死三种情况是无法避免的,他心中生起恐怖出离心,因体悟老病死无常的逼迫,于是太子十九岁时就在深夜中离开王宫,出家修道。印度当时的修道,主要有二种方法:一是冥想外道,一是苦行外道。太子起初修学冥想外道,与仙人学习种种禅定,假借禅定来安定自己的内心。在成就禅定后,他发觉禅定就像「如石压草」,只是让内心暂时寂静,并不能解脱老病死的系缚,所以经过五年的修学后,便放弃这种禅定的修学,走入苦行林,修学苦行。又经过六年日食一麻一麦的苦行,太子如是思惟:太快乐享受的生活,不能生起出离的道心,但过度的苦行,身体虚弱以致精神不能专注,这也不能成就圣道,只有中庸才是随顺圣道。后来他放弃苦行,离开苦行林,接受牧羊女供养由牛奶与粥煮成的糜乳,在吃下糜乳后,精神饱满,就在菩提树下的一堆吉祥草上,结跏趺坐,深入观察生命的缘起,生命由因缘所生,也假借因缘而灭,从缘生缘灭的观察,悟入我空、法空的真理而成就圣道。
「世尊成道已」,蕅益大师说这是根本智,是佛陀自受用的智慧,也是佛陀契证真理的智慧,这种智慧是无法与众生分享的。「作是思惟」,以下是后得智,也就是分别智,这是透过文字言说来观察成佛的因缘。「离欲寂静,是最为胜。住大禅定,降诸魔道。」这段经文是佛陀成道后,把成就佛道的因果作一回顾。佛陀在那一念清净的心中,他思惟:成道后有受用的果报,内心受用的果报是离欲寂静。世间安乐的果报中,夹杂很多贪欲的烦恼,所以世间安乐的果报是扰动不安。佛陀成道后内心出现广大的安乐,但这安乐远离贪欲烦恼,所以这安乐是寂静的,这寂静乐是在所有安乐中最殊胜的,因为这种寂静的安乐不可破坏,不像扰动的安乐随时会被破坏。「离欲寂静,是最为胜」,这是赞叹佛陀所受用果报的殊胜。佛陀能够成就「离欲寂静」的果报,这是有因缘的,是什么因缘呢?「住大禅定,降诸魔道。」能成就「离欲寂静」的功德,这不是单靠布施、持戒、放生等人天善法所能成就,必须内心安住在殊胜的禅定。若修禅定,起初要透过修止的专注,「心于所缘,专一安住」,「心于所缘,相续安住,」调伏心中的散乱,在这明了寂静的心中,思惟我空、法空的真理。因为这种禅定有我空、法空的光明智慧,故称为大禅定,它有断惑证真的功能,是不共于外道的禅定。透过这种禅定与智慧的观照,来降伏内心的烦恼魔。
人类历史上,世间君子也偏重「降诸魔道」,先圣先贤也知道,内心的贪、瞋、痴、高慢心、嫉妒心等烦恼,是一种过失相,会障碍我们的快乐,所以先圣先贤也会施设「降诸魔道」的诸多方便。佛法与这些世间修行者的最大差别,在于理论上的认知有浅深的差别。世间降诸魔道的立足点是从人性的角度,如我是个人,人有欲望这是正常的,身为一个人,内心有善良的功能,也有邪恶的功能。所以世间的修行者,修习「克己复礼」,假借制礼作乐,遵守一定的轨范,以种种的音乐来陶冶性情,以降低内心邪恶的功能,增长善良的功能,这是世间人所谓的降诸魔道。他们相信内心的善、恶有真实性,因为自己是一个人,所以内心有烦恼,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他们想办法降低内心邪恶的功能,增长善良的功能。
佛法对于人性与世间人有不同看法,佛法从因缘观的熏习角度,虽也相信人类在相续的流转中,由于不断造业的熏习,内心有很多善恶的功能,但佛法认为人的本性是「何期自性,本自清净」,善不可得,恶也不可得。换句话说,修学佛法不是站在人性角度上思惟,而是站在佛性的角度上修学。也就是说,修学佛法时,应该具有大乘的正见,「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其体无别。」身为一个佛陀,内心虽有种种的万德庄严,但这是因缘所生法,不是本来就有的。当我们拨开佛陀因缘所生的万德庄严,也拨开有情众生因缘所生的种种烦恼,这时会发现佛陀的心是「如」,众生的心也是「如」,一如无二如,我们就站在「如」的角度修习戒定慧,从这里出发来断恶修善。所以甚深见是深观生命的真实相,若能通达「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既然本性是清净,烦恼的本质是虚妄相,所以大乘佛法不认为是调伏烦恼,若不是调伏烦恼,烦恼怎会消失呢?印光大师说,修学佛法重要的是要掌握一个观念:「心常觉照,不随妄转。」若知道烦恼是虚妄相,不随妄转,它自然会消失掉,因为它的本质是虚妄相,根本不需要对治。所以这里的「降诸魔道」,以大乘佛法的角度即是「心常觉照,不随妄转。」。当然若要不随妄转,内心必须要有止与观的法宝,才能不随妄转。这段是「世尊成道已」,说明佛宝的成就因缘。
「于鹿野苑,转四谛*轮。」佛陀自己从颠倒的障碍中解脱出来,他起大悲心,于是施设种种方便,引导众生也能从烦恼中解脱。波罗奈国的鹿野苑是佛陀初转*轮的地方,佛陀把自己觉悟的真理,假借名言,开展出苦、集、灭、道四圣谛*轮。佛陀三转四圣谛*轮:
(一)示相转:佛陀先指出四圣谛的相貌,苦谛有逼迫性。苦有三种:
(1)苦苦:我们所遇到的痛苦果报,如老、病、死之苦,或刀山、油锅之苦,这些苦恼果报的本质即是苦。
(2)坏苦:若遇到安乐的果报,如美好眷属,广大财富,这些安乐果报都是无常败坏,随时会丧失,我们对这些安乐果报没有主宰性,所以心中有一种不安全感,随时会受无常败坏的威胁逼迫,因此安乐的果报是坏苦。
(3)行苦:行是流动、迁流,三界五蕴的果报只要是有,只要是存在,存在的本质是流动性,相对于寂静涅槃来说,它是扰动不安,这是微细的行苦。
佛陀指出生命有这三种的逼迫性:苦苦、坏苦、行苦,这三种苦随时逼迫我们的生命。痛苦的果报又是如何产生的呢?集谛所引生的,是由无始劫来所累积的烦恼与业力所召感,以业力为亲因缘,心中爱取烦恼的滋润为增上缘,因缘和合,就现出痛苦的果报,所以苦果是由集谛所召感,集有召感性。
佛法对生命不完全是悲观的,佛陀指出生命的逼迫性,也指出了生命的安稳性,这即是灭谛。我们不一定要接受痛苦,我们也可以选择涅槃的安乐果报。这灭是有可证性的,涅槃的安乐果报是可以成就的。如何成就涅槃的安乐呢?这要修道,戒定慧之道有可修性。
佛陀对四圣谛的示相转,表示我们的生命有二种选择,自己可以选择痛苦,若累积烦恼罪业即趋向痛苦的果报。其次,自己也可以选择快乐,这要积集戒定慧。所以生命有快乐的一面,也有痛苦的一面,快乐跟痛苦完全是由自己的内心所召感,这与别人没有任何关系。由戒定慧因缘召感安乐的果报,由烦恼与业力的因缘召感痛苦的果报。佛陀成道后指出生命痛苦与安乐的因缘,这就是苦集灭道四圣谛。
(二)劝修转:佛陀在示相转指示生命的因缘相貌,接着是劝修转,劝勉我们「知苦、断集、慕灭、修道」,我们应该修道来离苦得乐,不要自甘堕落,因为自己可以做选择。
(三)作证转:最后佛陀作证转:「此是苦,我已知;此是集,我已断;此是灭,我已证;此是道,我已修。」这是佛陀证明四圣谛是可以修成的,苦是可知的,乃至烦恼是可以消灭的。这表示佛陀的法门不是天方夜谭,是可以修行而成就的,因为佛陀自己就是这样走过来,这是作证转。以上是法宝最初出现在人世间。
「度憍陈如等五人,而证道果。」这是说明僧宝的成就因缘。释迦太子在深夜离开王宫,出家修道,父亲净饭王非常担心,于是在释迦族中选出五位年轻人,派他们去寻找太子。这五个人到了苦行林,遇到释迦太子在修苦行,于是就劝太子回家,但太子不为所动,所以这五个人也就不敢回去,决定跟随太子修行。其中有二人因受不了苦行,先离开了苦行林。太子在接受牧羊女供养的糜乳后,其余三人认为太子失去了道心,于是也离开太子。佛陀成道后,在鹿野苑找到这五个人,于是为他们宣说四圣谛法,这五个人先成就初果,后来追随佛陀修四念处,而次第成就了四果阿罗汉,这是人世间僧宝的出现。佛、法、僧三宝中,佛有说法的功德,法有开慧的功德,僧宝有住持佛法的功德。以上说明三宝在人世间生起的因缘。
释义 四圣谛清楚的说明,生命有痛苦的姻缘及安乐的姻缘。作为一个生死凡夫,我们也遇到很多的痛苦与快乐,但我们很难理解痛苦与快乐的因缘,其中的主要原因是阿赖耶识的问题。业力的召感性不会立即的表现出来,如今生造了很多戒定慧的功德,但却发现愈修行障碍愈多,痛苦也愈多,这时自己对戒定慧的功能产生质疑,佛陀说戒定慧召感安乐果报,但为什么自己修习戒定慧,结果障碍与痛苦却愈严重。有些人放纵烦恼,造作很多杀盗淫妄的罪业,他还是很快乐,所以我们会对这种价值观产生质疑。这应该如何观照呢?我们要知道阿赖耶识有保存业力的功能,造业后,这个业力不会马上得果报,它要有一段时间才能异熟。所以造戒定慧的善业,一定会因戒定慧而召感安乐果报,但不是现在马上得到果报。现在虽造戒定慧的善业,但在阿赖耶识中,有很多前世造的杀盗淫妄的罪业,这清净的戒定慧,会把过去的烦恼与罪业先逼出来,在重报轻受中,让你在今生中有小病痛、小灾难,如是消除你的三恶道果报。所以对业力的召感性,我们要以现在、过去、未来三世来作观察,不能只观察当下,因为阿赖耶识有异熟的功能。因此从四圣谛中,身为佛弟子要信仰一个真理:只要造作戒定慧的善业,一定召感安乐的果报;若起烦恼造罪业,一定召感痛苦的果报。身为佛弟子,对这真理要深信不疑,至于业力什么时候会召感果报,这是不可预知的。
复有比丘,所说诸疑,求佛进止。世尊教敕,一一开悟。合掌敬诺,而顺尊敕。
消文 这段是说明本经的生起姻缘,佛陀在建立三宝后,僧宝中有很多的弟子,在修学四圣谛时,心中有疑惑。法虽是一,但因众生根机不同,所产生的疑惑也就不一。弟子们把心中的疑惑,「求佛进止」,请求佛陀的开导而抉择是非。佛陀就大慈悲来教导,使弟子们一一开悟,知道如何对治烦恼,突破障碍。弟子们对佛陀的开示,一心合掌,恭敬遵循佛陀的教诲而修行。所以本经是弟子们在修行过程中,有诸多的疑惑,于是请佛陀开示,在这些开示中,整理成四十二个篇章,流通后世。
甲二、正宗分
正宗分是本经的主要内容,蕅益大师认为本经四十二章中,第一章与第二章是正道法门,是修道的主要内涵。第三章至第四十二章是助道法门,也就是对治的法门。在正道法门中,蕅益大师认为第一章是修德,这是广大行;第二章是信德,这是甚深见,是对真理的觉悟。所以一章是对理性的观察,一章是事相上的修证,如是构成本经的正道法门。
第一章 出家证果
佛言:「辞亲出家,识心达本,解无为法,名曰沙门。」
消文 这段是说明修学之前的道前基础-出离心与空正见,先出离心。若有志于成就圣道,所做的第一件事是「辞亲出家」,辞别亲属,远离世俗贪爱的家。我们不是今生才有生命,在过去无量劫的流转中,我们曾与很多人结了善因缘,也结了很多的恶因缘,所以就有现在的家,若没有缘是不会相聚的。在俗家中,容易产生爱与恨,这些是过去因缘的等流力量,这种爱与恨的干扰,障碍了修学圣道,所以修道前要远离恩爱的种种系缚。
其次,「识心达本,解无为法」,自己应该有空正见,在大乘佛法中,空观是观照自己的一念心。所谓的「识心达本」,蕅益大师的注解说,这是一种观照的智慧,观照「遍计本空,依他如幻。」在观照时,主要是观照遍计执,遍计执是我执与法执,为什么说我执与法执是遍计执呢?因为我执与法执普遍在一切的因缘所生法中产生执着,所以称为「遍」,它对一切法普遍执着。也就是说,在我们生命中,没有一种法能离开我执与法执的系缚。唯识学上说,遍计执是我们的思想所造成,也就是分别的我法二执;分别是指这念心与境界接触时,首先是「于境取相」,这念心取到一个相貌,相貌本身是依他起,是由业力所召感的相貌,如福报大者,所接触的相貌殊胜美妙,福报差者所接触的相貌粗鄙丑陋,但「于境取相」时还没有颠倒,之后的「施设名言」,是我们对这相貌安立了自己的见解与概念,就会起颠倒。
如有一个母亲巡视她两个儿子读书的情况,发现大儿子在屋里打瞌睡,手里拿着书本;经过小儿子房间,也同样看到他在打瞌睡,手里也拿着书本;这时母亲心中做了一个结论,她认为大儿子非常懈怠,一拿到书本就打瞌睡;但小儿子却精进用功,连打瞌睡时都还不忘拿着书本。依唯识学来说,这两个儿子读书的影像现前,这是依祂起性,依祂起性不能说是过失。这念心在第一念与境界接触时,「于境取相」,在第二念以后,这念心就施设种种名言,让生命变得更复杂。本来是一个简单的情境,由善业召感安乐果报,罪业召感痛苦果报,是单纯的因缘所生法,但当我们施设名言时,把痛苦变得更复杂,更难以解决。譬如说:「相逢自是有缘」,现在有一百二十几位出家众在义德寺结夏安居,这是因缘所生法,诸位曾在某一个时空,积集了类似的善业,由这共同业力的召感,大家能在这里相聚,住相同处所,受用相同的饮食,这是依祂起性。但在这样的依祂起性中,大家有不同的名言,少欲知足者,觉得住在义德寺很愉快;不知足者则觉得这里有很多的缺点。如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这就是遍计所执性。所以这念心与境界接触时,只有第一念受用应该得到的果报,第二念以后,我们的果报开始变质,因为不断有名言的变化,其实后来我们都是在受用自己的名言,再也见不到本来的外境,因为外境被自己的名言加油添醋,已失去本来面目。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活在自己的名言妄想中,自己在心中捏造出影像,然后再受用这个影像,如是再也见不到外境的真实相,见不到真实的依祂起性,佛法说这就是颠倒。
释义 经文说:「识心达本」,前面的遍计执是虚妄的心识,故观察遍计本空,观察心中的名言是因缘所生法,「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如是破除心中的名言,回归清净本性,以这样的观察思惟,理解我空、法空的真理。能如是观察,则有资格称为修道的沙门,因为知道障碍不在外在的人事,而是自己心中的名言。有人会说,自己过去有罪业,身体有病痛,人事上有障碍的因缘。诸位要知道,外在的障碍只是短暂的,佛法说业力所召感的痛苦果报是短暂的,因业力是无常法,所以业力消失时,痛苦就会消失。生命中最大的痛苦,是来自于心中的感受,自己内心给自己创造障碍,这种感受是相续不断的,除非遇到佛法真理的开导,否则自己很难解脱。这里经文说:「识心达本」,自己应该思惟观察,心中的名言是因缘所生法,「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如是破坏心中的名言,觉悟我空、法空的真理,就有资格称为修道人。
-----------------------------------------------------------------------------------------------------------------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