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使比丘:一问一智慧
佛使比丘:一问一智慧
【法音丛书出版缘起】
向大自然学习佛法
香光书乡编译组
法音丛书是一套探寻佛陀智慧的丛书,是由泰国高僧佛使尊者的系列着作集成,也是香光书乡编译组引介南传佛教思想的开始。
[回归佛陀的本怀]
在中国传统的分类上,北传佛教属於大乘佛教,南传佛教却被贬抑为小乘佛教而长期被忽视。诚然,大乘佛教的兴起带给佛教普化人间的新机,但是它大开方便之门的作风,却给外道思想趁虚而入的机会,使得後期大乘佛教的发展,渐有背离根本佛法的现象。
近年来,台湾佛教快速成长,各种法会、活动以及慈善、教育等公益事业,都吸引着各阶层的人士叁与,一时之间,学佛蔚成风气。愈来愈多的人开始探寻佛教的修持方法,以弭补物质发展後的心灵空虚,有的人向上师寻求密法,有的人静坐叁禅,更有的人想要只凭加持立即开悟....,在以佛教为名的天空下,各种修法正呈显着多彩多姿的面貌。
於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今天,我们在关怀自己的生命及佛教未来的方向时,实在不能忽视南传佛教内所保持的原始教义、制度与修行道。不忘失利他的菩提心,又能针对止息烦恼而自利修道,当是佛教徒永远要努力的课题。从这方向来看,未来的佛教世界,应是南、北传佛教相互阐发,全球佛教徒回归佛陀本怀,一致创建人间净土的佛教世界。所以,认识南传佛教实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
[向大自然学习佛法]
佛使尊者终其一生都在宣扬正确且合乎理性的佛法,力图断除佛教在二千多年的流传中所叁杂的外道思想及迷信色彩,他精研巴利三藏(尤其是经藏),但不着眼於佛学理论及哲学的研究,而关怀如何把生命安顿在真理及和平当中,因此终其一生弘法不辍,大力呼 人类掌握生命,断除我执,止息贪、 、痴,如此,不待死後,当生即能证得涅 。
佛使尊者且认为若要真正解脱,必须向大自然学习。早期在森林中的修学时,由於观察动物的夜间活动,他肯定「法」不像世俗世界一样在夜晚入睡,真正修法的人,他的身体虽然入睡了,但心灵永远保持清醒,随时准备去观察万物的真相;在大自然中独处无怙时,他以「如果我害怕面对任何情境,我要持续在那情境中,直到恐惧消失」来自我训练,用心去听,用心去看,「直接面对」,使他体验到佛法 本来如是。
「自然」是他一生的坚持,在大自然中学习到「如是」的见解,也充分表现在他看待自己生命的态度上,如晚年生病时,他认为「生病本然如此,它是依於因缘的必然关系,.... 痛只是一种感觉,必须把它变成禅修的对象,尽可能深入研学苦、病及死」, 他用内心的智慧克服痛感,深入了解生病只是「自然」的现象,本来如是。可见,大自然不但是他心灵全新感受的泉源,自然界的规律也变成他生活的规律,每一种景象都是他修法的对象。
佛使尊者不论在演讲或着作中,也是这样不断传递自然的缘起法则,他的说法没有玄妙的幻想及深奥的哲理,直截而可行,而他也始终如此践行,堪为踏实学佛、出离污染的楷范,这便是我们引介佛使尊者着作的原因。
[让佛使尊者的智慧普及华文世界]
佛使尊者所有的着作及演讲稿都结集为《法音集》,包括以主题分类编译的巴利藏经,及以泰文翻译的《六祖坛经》、《黄蘖断际语录》,演讲稿则以《人类手册》流传最广。尊者的着作目前在台湾已译成中文的有《菩提树的心木》、《人类手册》、(异译《人生锦囊》)、《何来宗教》、《出入息观修持法要》。比起泰国原着,被译为中文者仍在少数,我们希望能有计划地将尊者智慧的结晶介绍给大家,计划出版的有:
《一问一智慧》(Buddhd-Dhamma for Students )
《解脱自在园十年》(The First Ten Years of Suan Mokkh)
《十二因缘》(Paticcasamuppada:Practical Dependent Origination)
《上座部佛教的几种奇妙特性》(Some Marvellous Aspects of Theravada Buddhism)《开启自然真理之钥》(Key to Natural Truth)
《生命之囚/「我」的危害》(The Prison of Life/The Danger of ‘I')
《无我》(The Buddha's Doctrine of Anatta)
《法的社会主义》(Dhammic Socialism)
(以上书名皆为暂译)
[我们的作法与期望]
为了实现如上的愿望,数位法师及居士组成香光书乡编译组,由在泰国出家修学的马来西亚籍曦比丘带领翻译。我们的作法是由编译小组的成员分别自英译本翻译,每篇章完成後,集体讨论,查考工具书,互相校正,并由曦比丘对照泰文,以求符合原义,因此中译本在有些译文及分段上会与英译本稍有不同,有心对照英译本的读者,当能发现二种译本的异同。书中巴利文的部分,特请於巴利文有深入研究的达和法师校正,特此致谢。
在翻译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尊者所说的内容,有些是针对当时的泰国佛教现象而说,为让读者能从中认识尊者的睿智及拨乱反正的用心,我们会加注说明。另外,为方便读者对义理能有更清楚的认识,在必要时,我们也会於注释中补充有关的资料,当然这是在泰文原着及英译本中所没有的,愿这个新的尝试,能帮助我们更深入掌握佛法的核心。
这一系列丛书能够出版,还要感谢香光尼众佛学院院长悟因法师的鼓励与支持,法师甚至於百忙之中抽空叁与讨论、校订,给予我们很多的指导。此外,也要感谢香光尼僧团全体法师们的护持,使编译小组能全心投入编译工作,并且在文稿初译时,提供许多宝贵的意见,使我们的译文更加浅白、容易阅读。最後更要感谢读者大众,因为有许多读者的回应,鼓舞我们在这块园地里继续深耕勤耘。
愿这套丛书的出版能使读者认识核心法义,建立学佛的基本态度,能更进一步深入三藏法海,於生活中发现佛法的真谛,在人间落实解脱道。
一九九四年元月
------------------------------------------------------------------------------
英译序 山帝卡罗比丘------------------------------------------------------------------------------
佛使尊者( Ajahn Buddhadasa )於一九六六年一月在曼谷汤马沙大学( ThammasatUniversity ), 对学生作了两次演讲, Dhamma Principles For Students (中译本名为「一问一智慧」)就是这两次演讲的内容。从那个年代开始,已有许多泰国年轻人回到佛教教义中,去探寻西方现代教育所无法提供的答案和可能。面临急遽变迁和混乱的社会,年轻人想追寻一种和平的方式,以解决这时代的争议和不公道的现象【译注一】。这份关心值得赞扬,而且每个人都认同它对实际需要所作的引导,但若佛教观点应用不当,或以混淆的观点来对治社会的迷乱和竞争,那就不会有任何利益。为了避免误导,佛使尊者一直设法对老老少少提示佛教的根本教义,他回溯佛陀亲说的原始法义,简单又直接地诠释它,并揭示「法」超越时空,可适用於古印度、现代泰国,甚至遍及已开发的西方。
这两篇讲稿原来的主题称为 Lak Dhamma Samrab Nak Seuksa ,意思是「给学习者的法义原则」。一看这个标题,就可明了这本书的目的。首先我们必须了解 Seuksa (引自於梵文)和 Sikkha (巴利文)的意义。 泰国人曾把 Seuksa 翻译成英文的 study 和education ,但是这种现代用法削弱了它原本的文义。 Seuksa 不仅解释成我们现在所累积的知识和专门技能,它更进一步意指学习与生命密切相关的事,然後训练自己完全地投入并依循这些知识,它是引导我们深入内心的一种学习。就和 Sikkha 被分解为 sa (靠自己、为自己、认识自己)和 ikkha(观察),而被解释为「自己观察自己」是一样的。
Nak 是指熟练或专精於某种特殊活动的人。 Nak-seuksa 就是学生,但不是指到学校注册、穿制服、带着书的一般学生。真正的学生应熟练 seuksa 的所有意义、各种角度和各种层次,直到他在 seuksa 中成为专家。事实上,没有任何机构、行事历和课程能涵盖这种真正的学生,因为人只要一息尚存,就有基本责任当这种学生。
Lak 的意思是「原则、标准、标竿、防波堤和界桩」,它是我们可遵循以求稳定和安全的东西。明智的学生会先研究基本教义原则,基础扎实之後再慢慢深入。事实上,通常奠定真正的基础就够了,认清教义原则是第一步,它能确保我们进入佛法的核心,若再加以认真地内省,就更能帮助我们理解。但最後唯有将法义融入生活中去实践,它们才会真正成为可靠的壁垒。
Dhamma (法)的意思很难诠释。 它是所有精神努力和所有生命(即使是最平常、最世俗的也算在内)的核心,它可说是「事物」、「教义」和「至上绝对的真理」。在此,为了修行的开始,我们要强调的是 Dhamma(法)的四个生命意义:
自然 所有事物,包括人类本身和我们的所作所为,以及那些事的本质。
法则 归类和统理所有的自然法则。
责任 每个人及所有众生,在每一呼吸间和每一机缘 ,依据自然法则所展现的
生活方式。
结果 依据自然法则,正确履行责任後所产生的结果。
追求生命真理的学生要掌握学习原则,必须以这四点为基础,所有的学习都必须导於此处。
Samrab 意指「给」。 法义原则不是飘浮在不可捉摸的极抽象、哲学化的玄学领域,它们有清楚的目标和修行价值,提供给对生命认真,有心了解自己现在做什麽、将来要到那 去,以及厌离自私、痛苦的人,以启示、充实学习者的生命。然而,它们不是以信仰、记忆、背诵来满足虚幻安全感的对象,它们是用来学习、调查和实验以使自己了解人生意义、真理的方法。
这本书涵盖了许多常被混淆或忽略的主题,然而它们却是佛教教义中必须传递的精髓。例如「苦」和「空」的义理,透过学术讨论後变得模糊不清、模棱两可,这种现象普遍存在於现代佛教里。佛使尊者极力想帮助我们在自己最贴切的「呼吸」和「生活」中看到「苦」、「空」。东西方学术界着眼於理论和哲学,佛使尊者则着眼於把生命安住在真理与和平中。他的观点、教导清楚而简洁,我们希望透过英文翻译,能使佛使尊者和他的导师们 佛陀、法、生命和苦 充分展现出来。
我们把求法者问过的问题 集成册,以後如果有人再问起这些问题,就可以很方便找到清楚、简洁的回答,尤其这些答案有些直接引用佛陀的话。更可贵的是这本书所提供的方法是落实的,它没有涉及使我们乐在其中而会自我干扰的神秘论和神话论。我们须不断研究这本书,并在自己的生活中践行,实际、直接地去除一向腐蚀宗教的错误资讯,单纯地面对这些真理。那麽,这些真理的深度将会在日常生活显露,令我们从苦和导致苦的无明中解脱出来。
这本小书自从亚力扬难陀比丘( Ariyananda Bhikkhu )首次翻译後,已再版了许多次。这次出版我和他又先後订正一些小错误和印刷上不统一的地方,想办法增强它的可读性,但没有做太大的改变。在筹备这一版期间,许多解脱自在园( Suan Mokkh )的访客也提供宝贵的建议,并帮忙审稿,遗憾的是他们多到无法一一列名。 最後 Phra DusadeeMetamkuro 、 Chao Assara 和他们在佛法解行中心( The Dhamma Study & PracticeGroup )的朋友们负责发行和出版。他们出版了许多宝贵的佛书,这份善意和奉献值得我们认同、感激和支持。
愿这本书的出版不仅让付出努力的同修们增长智慧和清凉,也能利益全世界的朋友,愿大家能再三细读此书,如此,深远的真理将会在我们的心中扎根。愿我们都研读真理,并与这些真理朝夕和谐相处,那麽,各种无明、自私、痛苦就会荡然无存。
山帝卡罗比丘(Santikaro Bhikkhu)
解脱自在园
一九八八年结夏安居
【译注一】一九六六年,泰国政府因滥用权力,实行专制,又派兵镇压示威游行的大学生
,捉拿学生领袖,社会因此动荡不安。
志同道合的学佛朋友们:
今天演讲的主题是 Lak Dhamma Samrab Nak Seuksa (给学习者的法义原则)。
在此我想先向大家说明,今天的演讲只谈佛法重要的基本原则,所以主要是针对学生,也可以说是针对知识份子而说的。我将采用问答方式来讨论这些法义原则,也就是先提出一个问题问你们,再提供答案,如果你先听过问题,就会发现比较容易了解并记住答案。我认为对学生或知识份子说法,这是最恰当的方式。在佛世时,知识份子除了问及佛法的基本观点和重要原则外,不会再问其他事情,因为他们不想要冗长迂回的解释,以便能节省时间。
因此,今天我会这麽做:先提出问题当成主题,然後从基本法义原则的观点回答这个问题。用这种方式会帮助你掌握论题的要点,并且能建立良好的基础。拥有这些基础知识,将来会蕴育出美好的果实,方便各位日後自行阅读或听其他人演讲。再者,我演讲的另一个目的是,以後如果有其他国家或宗教人士问你问题时,这些问答内容能帮助你回答,而且不会引发对教义的误解。
好好记住这些主题或其主要内容,如果你能把它背下来,那是最好不过了!而且,我相信这样对你们会有很大的益处。现在我们依次来讨论这些主题。
..............................................................................(1)假如有人问你:
「佛陀教导什麽?」 ..............................................................................
这个问题最好引用佛陀所说的话回答:「比丘们!现在和从前一样,我只有教导苦( dukkha )和苦的止息。」(泰本巴利藏第12册,278页)。
不管这回答是否符合你原来的想法,请好好思惟它。我们当然也可用其他方式回答,但是在这段话中,佛陀确实已将自己的教导归纳得相当简洁了。
佛陀只教导「苦」和「苦的止息」,所有和止息苦没有直接相关的问题就不回答,例如「死後会再投生吗?」、「是什麽去投生呢?」这些问题可以以後再思考。
所以,若有西方人问起这个问题,我们应依照这个准则回答:佛陀除了教导「苦」和「苦的止息」之外,再也没有其他的了。
..............................................................................(2)接下来,可能有人问我们:
「佛陀有什麽特别的教导?」
.............................................................................
如果有人问起这问题,我们可以由许多不同角度来回答:
(一)首先我们可以这麽说:佛陀教导我们践行不松不紧、不偏不倚的中道。一方面避免修禁欲的苦行,因为它只会带来无谓的困扰和麻烦;另一方面也避免纵容感官的满足,对於只爱享受感官乐趣的人,有一个相当贴切的反讽:「明天可能就要死了,好好地吃喝玩乐吧!」
相反地,中道则主张不自我折磨,同时强调不耽溺在感官的满足上。践行中道能使生活、学习、修行和灭苦各方面都恰到好处,它可广泛地应用在许多不同情况,而且让你不会误入歧途。践行中道与「七知」 知因、知果、知己、知节、知时、知人、知众,是并行不悖的,「七知」让我们懂得践行中道。这是一种回答方式。
(二)我们也可采用另一种回答:佛陀教导「自助」( self-help )。 「自助」的意思你们可能都懂,似乎不必再作解释。简单地说,就是我们别想依赖运气或命运,也不应该依赖天神和所谓的「上帝」,我们必须自己皈依自己,这在巴利文藏经中有记载。甚至有神论者也这麽说:「上帝只帮助愿意帮助自己的人」。其他的宗教里或多或少存在着「自助」的教义,但在佛教中则要完全「自助」,例如当一个人在悲惨、迷惑的处境中,身心遭受痛苦时,他必须「自助」。佛陀说:「诸佛只指出道路,用功则需要靠自己。」换句话说,佛陀教导「自助」,我们应谨记在心!
(三)另一种回答是:佛陀教导一切都是缘起,随因缘而改变,有其自然的法则。这种叙述很像舍利弗出家前,由一位比丘那 所得到的答案:「佛陀教导一切事物由因生起,必须认识现象的因和现象因的息灭。」这个教义在本质上相当科学,可以说符合科学原则。佛教是主张「依法不依人」的理性宗教。
(四)还有另一种可被用来实修的准则。佛陀如此教导:「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这三个在一起被称为「别解脱教诫」( Ovada-patimokkha )意指「教诫总纲」( summary of all exhortations )。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在此不需要诠释,但是「自净其意」的意义就不是那麽一目了然了。人一旦执着任何事(甚至善事),他的心就会混乱:害怕得不到善报或担忧善报会消失,并执取一切为「我所有」,而这一切都会招致痛苦。所以,即使已成功地避免作恶事,也作了许多善事,仍必须知道如何放下。别执着任何事为「我」或「我所有」,否则它会带来悲惨的结果,成为沉重的负担和痛苦,就像背负或执着某种东西,一定会感到沉重或受苦一样。换句话说,执着善或恶和背负珍宝或岩石是一样的,虽然珍宝很有价值,但背在肩上或放在头上,是同样沈重的。因此不要背着岩石,也不要背着钻石,别把岩石或钻石放在自己的头上(在此意指心中)!不论善或恶都不要执着,就是所谓的「自净其意」。所以,「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即是佛陀的教导。
(五)另外,还有一种重要的教导提醒我们:一切因缘和合的事物都在不停地流转迁变,这就是「诸行无常」。各位同学虽然还年轻,但我希望你们能仔细聆听,佛陀的教诲适合各种年龄层的人,甚至不分性别,这是各位必须要明白的。希望大家不要放逸,所谓「不放逸」就是不与因缘假合的事物游戏,而沈迷其中。不然它将会咬你、打你,把你绑得紧紧的,你会不由自主地痛哭一场,甚至可能自杀而白白送掉生命。
总结上面各种不同的回答方式,若有人问:「佛陀有那些特别的教导?」我们可以有下列的答案:
他教导践行中道;
他教导自助;
他教导正确认识因果法 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集世间。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它的因,才能获取想得到的结果;
他教导「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的实修原则;
他提醒我们:一切事物都是无常的、变迁的,应自精勤,不可放逸!
这个问题有这几种不同的回答方式,若有人问起,可任选其中一种回答。
..............................................................................(3)如果有外国人问你:
「佛教中最简要的根本思想是什麽?」..............................................................................
我们可以引用佛陀最简短的一句话来回答:「一切都不要执着!」这句话是佛陀亲口宣说的简明格言。我们不必花时间到浩瀚的三藏( Tipitaka )中去寻找答案,因为佛陀已用这句话,把佛教教义描述地相当清楚。
若把佛陀所有的教诲,乃至八万四千法门归结起来,就是这麽一句话 「一切都不要执着!」这句话提醒我们:执着只会带来痛苦。当我们了悟这道理时,可以说已经明了了佛说的八万四千法;当我们实践这句话时,也可以说已实践了一切法门。
为什麽人会犯戒?因为他有所执着,如果没有任何喜欢或讨厌的执着,就不会犯戒。为什麽人的心会散乱不定?因为执着某些事物。为什麽人会没有智慧?因为他愚痴而执着某些事物。如果一个人能修证到「一切都不执着」的地步,他当下便能悟道、证果,得到究竟涅 。
佛陀是个完完全全没有执着的人,佛法教导「不执着」的「行」和「证」,僧伽是一群正在修行或已经修证「不执着」的出家众。
当有人问佛陀:「可否将你的全部教导归纳成最简短的一句话?」佛陀回答:「可以!」接着说:「一切都不要执着!」
..............................................................................(4)如果他接下来又问:
「如何修习不执着?」..............................................................................
如果有外国人问起:「如何才能修习佛教的精髓 不执着?」我们可以再度引用佛陀的话,不必以自己的观点回答。佛陀曾简洁又完整地解释如何修习:眼睛看到可见的对象时,只是看;耳朵听到声音时,只是听;鼻子闻到气味时,只是闻;舌头尝到味道时,只是尝;身体有所接触时,只是触;当心中生起念头,例如情绪等时,只是清楚知道它。
我为不曾听过的人再说一遍:看只是看,听只是听,闻只是闻,尝只是尝,触只是触,起念只是觉察,这表示不要造作出「自我」。佛陀教导我们:如果这样修习,「自我」就不会存在,当「自我」不存在,苦也就止息了。
「看只是看」这句话需要解释:当所看的对象和眼睛接触时,只要认清对象,知道应该如何去处理就好了,千万别让喜欢和讨厌的念头趁虚而入。如果你生起喜欢的念头,就会想拥有它;如果生起讨厌的念头,就会厌弃它。如此一来,我们自己就成为那「喜欢的人」和「讨厌的人」,这就是所谓的「自我」,走向「自我」就是走向痛苦和错误。所以当看东西时,保持了了分明,要有智慧远离烦恼,清楚什麽动作是正确、适当的,如果是没有必要的动作,就保持冷静,不要去做它。如果想获得某种成就,就得完全应用了了分明的心念去做,不让「自我」产生,使用这种方法,你就能得到想要的结果,而且心中没有苦恼。
这是一个最好又简洁的修行原则:看只是看,听只是听,尝只是尝,嗅只是嗅,触只是触,起念只是觉察。让一切只停留在这个层次,当下就能产生智慧,可以正确又恰当地处理一切,不会产生爱、恨的「自我」。如果随着喜欢或讨厌的欲望去做,「自我」就会生起,让心不能自主,也就无法具足智慧了。以上是佛陀为某比丘所作的开示。
接下来,可能有人会问:「为什麽我们讨论最易证果的修行方法时,没有提及戒、定、慧、行善、布施等呢?」实际上,这些都是辅行,而不是佛法的核心。行善、布施、持戒、修定和修慧,终究都是为了使我们成为「如如不动」的人,而修习看只是看、听只是听等等,就足以使我们成为「如如不动」的人 当接触任何外境时,都不会产生「自我」,能保持平常心,而不被境转。
行善和布施是为了拨除「自我」,持戒和修定是为了调御「自我」,修慧则为破除「自我」。在此我不想多谈,而只讨论每天最迫切的事情 眼睛要看、耳朵要听、鼻子要闻....等等,只要守护六根就是已控制一切,修行圆满了,这正是修习佛法的核心。如果有外国人问你修行的问题,就这样回答他。
..............................................................................(5)假设外国人或他教教徒问你:
「可以去那儿学习?可以到那儿研究?」..............................................................................
我们再一次引用佛陀的话来回答这个问题:「就在这结合心、想【译注一】的六尺之躯内学习」(泰本巴利藏第 21 册, 62 页),也就是在这结合「心」、「想」的身体中学习。这六尺之躯要随着「心」、「想」活动才成为活生生的「人」,「心」存在就能思考、认知,「想」存在就能醒觉。
如来( Tathagata )曾开示世间( world )【译注二】、世间的起因、世间的灭尽,以及到达世间灭尽的修行之道。当他说到世间、世间的起因、世间的灭尽,以及到达世间灭尽的修行之道,就是指:一切法存在於结合「心」、「想」的活生生的六尺之躯中。就在这儿学习,而不是在学校、洞窟、森林、山上或寺院中学习,那些地方都是外在的!
要把学校建在心里,把大学设在身中,而後去学习、研究、分析、探索,去发现世间的实相:世间如何生起?世间如何引生痛苦?什麽是世间的灭尽?怎样的修行道路能让世间灭尽?这就是所谓的「四圣谛」。 其中,佛陀有时用「世间」( world )这个字,有时用「苦」( dukkha )这个字。
「世间」或「苦」是什麽?「集」 苦的起因是什麽?「灭」 不苦,什麽是没有动乱的世间?「道」 如何修行?这一切都得从身体中发现,不在其他地方。如果在书本、传闻、文字等地方发现它,那是虚幻不实的。相反的,一旦在这结合「心」、「想」的六尺之躯中寻找、发现到它,那才是真实不虚的。
所以,若被问及在那儿学习,应说:「就在这结合『心』、『想』的六尺之躯中学习。」
【译注一】依照佛使尊者着,曦比丘等译《人类手册》第五章〈五蕴〉:「『想』是一种
自觉,有如在醒觉中的感觉,称为有着良好的记忆和有觉知,不会有迷醉入睡
的情形。『想』是一种在觉知中去认识『什麽是什麽』,『想』有着良好的觉
醒使我们不迷醉、不昏沉。」
【译注二】「世间」依本节第三段,通「苦」之意。
..............................................................................(6)接下来,也许有人想更了解佛法而问我们:
「可以用什麽比喻『法』?」..............................................................................
佛陀说:「『法』可比喻为筏」,他用「筏」这个字是因为当时普遍用筏渡河,以筏喻「法」很容易了解。这个比喻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因为它提醒我们,不应该去黏着「法」,以致忘了自己,而自高自大地以为我是老师、学者或哲学家。如果忘记「法」只是个筏,将会引生以上的危机。
「法」是筏,是载我们度彼岸的工具,一旦到了彼岸,并且上了陆,我们就不可能还愚蠢地背着筏。这在教导我们要以正确的方法使用它,而不要因执着它,以致忘了自己。如果不理解筏的用处,我们就会用它互相夸耀、争执,有时或许还用它来竞赛呢!这一切毫无是处,只是徒然耗损精力罢了!「法」如筏,它应该被正确地应用於渡过河流。
「法」比喻为筏,「法」的智慧应该用来渡过苦海,不应该以它为唇枪舌剑而相互伤害;不可执着它,甚至已到岸、登陆了,还背着筏,不愿与它分手。「法」比喻为筏,还意味着不论在家人或出家人都一样可以应用它。
..............................................................................(7)假设我们被问:
「在家人应该学习什麽?」..............................................................................
我们不必浪费时间自己去想答案,若有人要有自己的想法也可以,没人会阻止他。但如果依据佛陀所教的回答,我们必须说:「在家人应该学习所有如来( Tathagata)宣说有关『空』( sunnata )的教示( suttantas )」。「素 答」( suttanta )是佛陀所有教诲的核心,是经系统化且完整、妥善地结集而成,这就称为「素 答」。
sutta 指的是经典, anta 的意思是究竟,因此「素 答」( sutta nta )是完整又系统化,将最精华的部份结集而成的经典。 它就像「吠檀多」( vedanta )这个字,「吠陀」( veda )的意思是知识,「吠檀多」是知识中的精华,是将知识作最完整而有系统化的结集。
请记住「素 答」这个字!所有「素 答」都是如来所说,是如来所教,而且都与「空」相应。关於这点,有人问佛陀要如何修法,才能获得永恒安乐的利益,佛陀回答:「所有『素 答』是如来所说,与『空』相应,义理奥妙深远,超越世间。」这句话的重点在於「与空相应」。
「空」( sunnata )这个字,你听起来也许会觉得有些奇怪, 但先不要退缩【译注一】,因为它正是佛教最重要的字眼。请注意听:「空」字或可译为「空无一物」,它有好几个用法与意义,佛陀所说的「空」,不是指什麽东西都没有的「物质空」。这里的「空」,是指智慧的「空」,因为所有事物仍然存在,也许会多到充塞整个世界,但佛陀说它们是「空」或「空性」,因为所有的一切都不是「我」、「我所有」。我再说一次,这些都是为了教我们不要去执取任何事物。
在家人尤其应该学习佛陀所说「空」的教示。一般说来,普遍的人都误解「空」,以为它对在家人而言是太过高远的理论,究其原因,是因他们没有听闻过佛陀对「空」的教示。所以请好好记在心里,不只是出家人,即使是在家人也必须学习「空」、理解「空」、践行「空」【译注二】。
佛陀开示过这句话: 「在家人应该学习与『空』相应的事」(泰本巴利藏 19 册,512 页),期望你们不要再害怕「空」或与「空」有关的事。
请跨出你的脚步,多去了解「空」。若要深入、详尽地解释「空」,那会花相当多的时间,在此,我们只讨论它的核心及实质,也就是空掉「我」及「我所有」的感觉 空性,这样就足够了。心若没有任何「我」、「我所有」的感觉,这心就是「空」的,「世间空」就是这个意思。
【译注一】泰国佛教界对「空」误解极深,说到「空」都无法理解。泰国的高僧从来多谈
苦、无常、无我,少谈到「空」。直到佛使比丘发现经典多说「空」,佛陀甚
至说:「一切教诲不与『空』相应,则非佛说。」佛使尊者四十多岁就开始宣
说「空」是佛陀最高的教诲,当时一般人以为他疯了,或有人以为他不过是位
「佛教学者」,只会说不会做。直到今日泰国佛教谈及「空」的着作,还是多
为佛使尊者所撰,少部份弘扬空理的人,也多是曾在其门下修学的法师。
【译注二】泰国在家人以为「空」高深莫测,是根本做不到的事,甚至说:「『空』是出
家人的事。」
..............................................................................(8)现在,假设我们被问到佛教最殊胜的字:
「什麽是『不死之法』?」..............................................................................
「阿马答」( amata )的意思是「不死」, 「阿马答达磨」( ama tadhamma )则为「不死之法」。那是什麽呢?有次佛陀说道:「贪、 、痴止息是不死之法、不死之境。 」内心一生起贪、 、痴,就是「有死之境」( mortal state ),就会痛苦,有「自我」就会有生、老、病、死苦。当贪、 、痴止息,不再因感觉有「我」而起惑,就不会死亡,因为没有了「我」,那有什麽将会死亡呢?所以人如果要追寻不死之境 不死之法,就必须寻求贪、 、痴止息的境界。这是佛陀所教导的「不死之法」,是我们经常听到的佛陀最究竟、 无上的教诫。 其他的「不死」( undying )与这「不死」(amata)是不同的,如前所说,无上的「不死之法」是贪、 、痴的止息。
最高、最深奥的「法」,有各种名称,假使有人提出这个问题:「至高至深,能超越世间与死亡的『法』称为什麽?」佛陀称它为「空相应法」( sunnatappatisamyutta )或「空」( sunnata ),「空相应法」至高至深, 它能超越世间和死亡,也就是「不死之法」。
..............................................................................(9)那麽,「後期革新的『法』是什麽呢?」..............................................................................
佛陀说:「诗人、学者所作的诗偈或论文,纵使辞藻华丽、音韵和谐,若脱离『空』的轨道,就与『空』不相应。 」(泰本巴利藏第 22 册, 132 页),请记住其中重要的字句:脱离「空」的轨道、与「空」不相应,这就是指後期弟子革新的说法,不是如来的说法,它是劣等的。
如来的说法必定与「空」相应,若是後期佛弟子革新的说法,就与「空」不相应,脱离「空」的轨道。如果我们期望找到佛陀所教示最原始、无上的法,除透过「空相应法」或「空」之外,就没有其他的方法了。
..............................................................................(10)假使有外国人问你:
「根据巴利经典所载,佛陀最常强调的教示是什麽?」..............................................................................
我再次引用佛陀的话回答:「五蕴( khandha )无常、无我( an atta )」,每个个体都是由五种积聚 五蕴组成。身的积聚称为「色」( rupa ),乐、苦等感受的积聚称为「受」( vedana ),记忆与醒觉称为「想」( sanna ), 造作思考称为「行」( sankhara ),能透过六根而认知称为「识」( vinnana )。 如此,色、受、想、行、识被称为五聚或五蕴。
五蕴无常、无我,这是在所有教义中,佛陀最常强调的部份。五蕴无常,因它们持续地流动、变迁着;五蕴无我,因它们始终迁流变化,任何人都不能将它们执取为「我」或「我所有」。
我再归纳一次,请各位把这主题的要点铭记在心:佛陀最常强调 所有事物都是无常的,而且没有任何一物可以当作是「我」、「我所有」。
..............................................................................(11)接下来,我们要思考的问题是:
「佛陀教我们应该相信谁?」..............................................................................
假如有人问你这个问题,那麽你可以在噶拉玛经( Kalama Sutta )里找到佛陀所说的答案 要相信亲自所「看清楚」( seeing clearly )的是什麽【译注一】。现在我们有必要了解「看清楚」的意义,「看清楚」意思是不需推论、不需思索、不需假设,如同我们将眼前的物体看清楚一样,只要这样做,就有效果了,这就是「看清楚」的定义,它不需要依靠任何理由或想像。
佛教教导我们除非已亲自「看清楚」,否则不要相信任何人、任何事。我们可以由下面的问题知道这个定义,为什麽不要相信三藏经典( Tipitaka )、不要相信导师、不要相信研究报告或传说、不要相信常识、不要相信逻辑推理?这是帮助我们建立正见的原则,因为所有盲目的相信是迷信,例如我们翻开三藏经典,阅读了几页,没有经过思考,没有经过试验,没有经过任何评论,便相信它,那就是对三藏经典的迷信,这是佛陀所喝止的。
「相信导师」是指盲目地相信导师的每一句话,而没有经过思考、试验,亲自去「看清楚」,这就是所谓的「相信导师」。
以此类推,「相信逻辑推理」是指学习使用前提,或熟练地运用前提作正确的推理,并且从这前提推论出结论。但这还是不够的,也不可倚赖这类的推论。
请听清楚这一点:以上的说法不是禁止我们去阅读三藏经典,去向导师求教,去听研究报告和传说,或去运用逻辑性的推理。它的意思是:虽然我们会阅读、会听,但不要轻易接受以这些方式所提供的一切讯息,除非我们已经深入地探讨、思惟它,而有所领悟,直到亲自「看清楚」它真的是如此为止。
举例来说,佛陀教导贪、 、痴是引起痛苦的原因,假如我们自己不熟悉贪、 、痴,就不能相信这个说法,如果我们相信,那就是迷信。但是当我们亲自体验贪、 、痴是怎麽一回事 当它在心中生起,我们就会像被火烧灼一样痛苦,这就是所谓亲自「看清楚」的「相信」。
在三藏经典中,不论佛陀教导什麽,当读到或听到时,我们必须 要研究、思考,直到「看清楚」为止。假如我们还没有「看清楚」,就势必会重新回到推论,如果这样,则不妨暂时放下,先相信和践行已「看清楚」的部分,那就足够了。不必害怕,逐渐地,我们就会愈来愈相信,且愈看越清楚,这是佛陀所说非常盛行的噶拉玛经教法。
如果你需要对外国人演讲,请务必正确地解释「不要相信」这句话,假如你解释错误,就是冒犯了佛陀。不可相信三藏经典,不可相信他是导师,不可相信研究报告或传说,不可相信逻辑,隐藏其中的深义,我们必须去发现它。
立即相信就是迷信,佛陀曾如此坚定而明确地喝止,甚至纵使是如来所说的也不要相信,必须经过思考、试验,直到「看清楚」时,我们才可相信。立即相信就是迷信,「看清楚」後再相信才是正信,这是佛教徒的「相信」。不要愚蠢地相信人、经典、推测或推论,而是要相信亲自所「看清楚」的是什麽,这就是佛教所说的正信,身为佛教徒的我们也要这样相信。
【译注一】在噶拉玛经(Kalama Sutta)里佛陀说:「不可因为口口相传就信以为真;不
可因为奉行传统就信以为真;不可因为轰动一时,流传广远就信以为真;不可
因为引经据典就信以为真;不可因为合乎逻辑就信以为真;不可因为根据哲理
就信以为真;不可因为引证常识就信以为真;不可因为符合先入为主的观念就
信以为真;不可因为说者的威信就信以为真;不可因为他是导师就信以为真。」
..............................................................................(12)我们以另一个角度来看:
「怎样可以看出凡夫和真正佛弟子的心境有何高低之别?」
.............................................................................
现在我们要注意的这个重点,将会在凡夫和真正佛弟子【译注一】的心境有别方面,给我们一些看法。凡夫是指从来没有成为完全的佛弟子,且对真正的佛教一无所知的人。凡夫依循父母的信仰而成为佛教徒,充其量只是符合记录与注册的「名字佛教徒」而已,这表示他一直是个凡夫。
现在,要成为真正的佛弟子、圣人( ariyan ),就必须对身旁种种事物具足正见,那种高度的知见远超过凡夫所拥有的。佛陀幽默地说:「圣人和凡夫的看法有很大的不同」(泰本巴利藏第 21 册, 547页)。例如在圣人的眼中或在圣戒里,唱歌与哭泣是同样的事, 跳舞是疯子滑稽的动作, 开怀地笑是未成年儿童的行为(泰本巴利藏第 21册,547 页)【译注二】。
凡夫嘻嘻哈哈自得其乐地唱歌、欢笑,不会觉得疲倦,但在圣戒中,唱歌被视同哭泣。假如我们见到一个人声嘶力竭地唱歌、喊叫,在圣人的眼中看起来不仅与哭泣相同,它与哭泣更是出自相同的情绪。
至於跳舞,更是疯子的行为。当我们起舞时,如果稍加留意,就会明白,我们必定至少有百分之十五的疯狂【译注三】,否则就不会去做它,但我们不会以为那是疯子的行为,因为一般人都认为它是快乐的事。
有些人喜欢笑【译注四】,笑是快乐的,即使没有理由或适当时机,人还是常常笑。但在圣戒中,笑被认为是未成年儿童的行为,所以假如我们能笑得少一点,将会是一件好事,若完全不笑,那就更好了。
这例证显示圣戒不同於凡夫的习俗,依照凡夫的习俗,唱歌、跳舞、欢笑,没什麽大不了,且稀松平常;而在圣戒里,则被视为可怜的行为,且与前面的评断相同。有这种观点的人,心境是高超的。
佛陀并没有禁止我们去做上述的事情,只是要我们认识到行为的表现方式有高或低的层次,因此不需去做不必要的事。当我们还不是圣人时,可能会想要尝试较低的行为方式,但假如真的去尝试,我们将会明了:它偶尔使人快乐,但是到最後,我们会厌倦它。於是,我们可以自我提升到符合圣戒的圣人境界。
有些人不喜欢听到戒律,他们担心那会约束自己并导致痛苦。无论如何,尝试控制自己不要随着情绪走,在佛教中是个很重要的原则。调伏身心,使它们不会随着情绪走,那并不是受苦,反之,它是克服苦的方法。我们必须找到一些方法以避免遭受自私或烦恼的压迫,安住自己的心,不许烦恼引诱我们、主宰我们。当跳舞时,注意观察有多少烦恼刺激、主宰我们,使我们在它们的控制之下,这是解脱自在吗?
以上的讨论,多少引发我们想到应该提升自己的地位,不要永远只当凡夫,自愿加入圣人的行列,就能拥有智慧,痛苦自然减少。避免给自己制造无谓的困扰,也不要做徒劳无益的事,你将获得如下的成果:从凡夫的阶层提升为真正的佛弟子,安住於圣戒之中。佛陀希望有更多人成为圣人,别永远只是凡夫俗子。
【译注一】真正的佛弟子意指圣人。【译注二】四分律卷五十八:「於圣法律中,歌戏犹如哭,舞如狂者,戏笑似小儿。」(
《大正藏》第22册,998页)【译注三】此据泰文版。【译注四】此处所谈的笑是指放逸的笑。
..............................................................................(13)在此我们要讨论「道」,如果有人问及:
「由修行构成的『道』中,那一条是平常道,那一条是又快又短的捷径?」..............................................................................
我们可能回答:「八正道」,那就是你已经听过的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这些称为「八正道」,它是最有条理、最有系统的平常道,由戒、定、慧三学组成,是为无法走捷径的人所设的「道」。它是正道,但在平常道的层次上修行,需要花较长的时间。
佛陀说当我们不再执取六根( ayatana )以及与六根相关的任何一种为「自我」,那麽八正道将会在当下同时生起,这是最重要的、基础的法则。
首先,我们必须记住六根是眼、耳、鼻、舌、身、意,在六根中的每一根都有五个方面。例如眼根,第一是眼根本身;第二是色尘,它与眼根相接;第三是眼识( vinnana),能知道色尘与眼根相接;第四是触( phassa ),它是由眼识、眼根、色尘三者和合而生;第五是受( vedana ),它是由接触而生起的乐受或苦受,就是这五个方面。眼根有这五个方面,耳根也有五个方面,鼻根也有五个,舌、身、意根都是如此。
其中每一个都会导致我们失念,而执取它们为「自我」。因为我们能看到、能感觉,就会执取透过眼根而见、而知的「识」,骤然论断它必定是「自我」,同样的,我们执着眼识为「我」,执着眼触为「我」,执着苦、乐受为「我」。当优美的旋律飘进耳根,我们就执着对这旋律的知觉 耳识为「我」;当美味送到舌根,我们可能就把对味道的知觉 舌识执着为「我」。
六根中的每一根都有五个方面,一共有三十个方面,其中的任何一个都可能被执着为「我」,仅仅一天中,很容易就会产生无数次的「我」,我们一执着它,痛苦就产生了。这是错误的,也让自己沉沦在苦聚中,而无法走上修行的道路。
无论如何,佛陀说认清一切不是「自我」而不执着,当下八正道就在我们心中,在那一刻就存在着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不执持六根当下就能生起八正道,这是佛陀认为的捷径。
在一次讨论中,佛陀教导最快的捷径 空(泰本巴利藏第 14 册, 523 页),不要执着眼、耳、鼻、舌、身、意为「自我」,就能使八正道瞬间圆满生起。假如我们不愿意走捷径,那麽我们就学戒、定、慧的八正道吧!从头开始修习,慢慢地、渐次地走,但很多时间就这样耗光了。如此我们会发现在佛教里有一条平常道,也有一条又快又短的捷径。
..............................................................................(14)「佛教所说的『业』是怎麽一回事? 」..............................................................................
许多西方人写了很多谈论佛教的书,他们对讨论「业与再生」的篇章似乎很引以为傲,但他们在每本书里对这方面的解释都十分错误。那些西方人公开解释业时,都说善业是好的,恶业是不好的,除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就再也没有提到其他的了。这样的说法正与每个宗教的教义相同,但这不是佛教所教导的业。
「再生」也是如此,他们一再强调,好像确实曾亲眼见到正是那一个相同的「主体」再生。这种主张对佛陀所说没有「人」及没有「主体」存在的教导,作了不正确的说明。即使我现在坐在这里,也没有一个「自我」会被发现,如果没有「人」存在,那有什麽会去死!什麽会再生!佛陀教导我们时时刻刻都要察觉没有「主体」或「人」的存在,「生」只是一种假相。把自己的着作定名为佛书的作者们,对「业与再生」的解释,通常错得很离谱!
请密切注意业的问题,身为佛教徒要说明它,必须讨论业的止息,不像所有其他宗教只是讨论业的本身和它的影响力,如果是佛陀的教法,必须讨论业的止息。
sabbakammakkhayam-patto 意思是一位成功止息所有业的人,佛陀教导业的止息就是贪( raga )、 ( dosa )、痴( moha )的止息(泰本巴利藏第 21 册, 473 页)。这很容易记住,贪、 、痴的止息就是业的终止,那就是心中烦恼的止息。假如贪、 、痴不止息,业就不会止息,当贪、 、痴止息,旧业和新业就会止息,没有造作现在的业,也没有造作未来的新业,如此,过去、现在、未来的业就会止息,当一个人止息了贪、 、痴,业便止息了。必须如此解释业,只有这样说明业,才是佛教的说法。
所以,我们发现了第三种业,许多人只知道二种业 善业与恶业,他们还不知道什麽是第三种业。 佛陀称第一种业为黑业( black kamma )或恶业( evil kamma ),第二种业为白业( white kamma )或善业( good kamma ), 还有一种业称为非黑非白业( neither-black- nor-white kamma ),它可以止息黑业与白业,第三种业就是能完全停止黑、白二业的工具(佛陀使用黑业、白业、非黑非白业等名词)。这第三种业是佛教的业,是符合佛教原则的业。就如前面所说,止息贪、 、痴就能止息业,如此第三种业就是使贪、 、痴止息的业。换句话说,它就是八正道,当我们的行为与修行符合於八正道时,那就是第三种业,它不是黑业,也不是白业,它止息了黑业和白业,它超越於善恶业之上,是出世间( lokuttara )的。
在西方人所着《业与再生》( Kamma and Rebirth )一书的篇章中, 作者从来没有讨论到第三种业,他们的理解完全错误,对经典所作的解释根本不是佛教的。身为佛教徒,就应该讨论可以止息贪、 、痴的第三种业,那麽,包括黑业与白业的所有旧业都会止息。
现在,让我们多谈一点第三种业。在这方面,佛陀说:「透过自己无上的智慧,我已觉悟了『业』。 」(泰本巴利藏第 21 册, 314 页)这个显然不同的第三种业,不是从其他宗教得来,而是佛陀透过自己的智慧发现,然後将它教给众生。所以我们必须谨记在心,第三种业才是真正佛教对业的教导,如果要写有关佛教「业与再生」的书籍,都应当以这样正确的方法来写,你们要仔细地研读并且关心佛教如何解释「业」的问题。
我们可以在所有宗教里,发现善业和恶业的说明,佛教里也有,它告诉我们做善事是好的,做恶事是不好的,它们都教导着这同一件事。但佛陀说只造善业,并无法完全、绝对地灭除精神的痛苦,因为人一直会被善业所迷且执着善业,换句话说,善业仍然会使人们不断在善趣的生死中打滚,它不是完全地止息、清凉、涅 ( nibbana )。 所以,佛陀对「业」有一种专有的教法,就是除掉所有业而使贪、 、痴止息的第三种业,透过第三种业,行者就可以达到涅 。
..............................................................................(15)接下来,有件你们应该特别关心的事,请注意这个问题是:
「一定得听闻佛陀的法或佛陀亲口说的法,才能止息痛苦吗?」..............................................................................
曾有人激烈地辩论:必须听到佛陀亲说的教法,我们才能真正了解佛法。但佛陀这样说:「虽然有些人不曾听闻佛法, 也同样可以走在正道上。 」(泰本巴利藏第 21 册,461 页)有些人虽然未从佛陀那里听到教法,却仍能透过持续地反省、思惟、学习,及恒久地观察、修行,而走在正道上。
所以,我们应当满怀敬意地礼敬佛陀的清净心 他没有将「法」占为己有,也没有垄断「法」。这件事看似微不足道,但其实非常重要。
..............................................................................(16)「对某个教法,若生起是佛说或非佛说的怀疑时,我们应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佛陀设定一个检核的原则:对照经典( Sutta ) 法,来审查及判断, 并与毗奈耶( Vinaya ) 律作比较。这个原则是建立在不相信任何人,或不以任何人为权威的基础上。
若有人发表论述,自称是从佛陀或一群博学的长老听来的教法,并说用它来修行可以灭苦。如果我们对他的言论产生怀疑,佛陀说要用二种方式进行检核:
(一)对照经典以审查、判断。经典是将各种不同的教诲予以系统化集成,它有明确的轨则,若某种说法不符合这个轨则,那麽就抛弃它。
(二)与毗奈耶比较。毗奈耶是一种典范、准绳、明确的制度,若某种说法不符合这个制度,那麽就抛弃它。
不要一听闻就相信,例如某个比丘说这教法是我从佛陀那儿听来的,或说是听闻於僧团长老和博学的人,而他们都说这是辗转从佛陀那儿听来的。虽然如此,也请各位务必先起疑,并且去审查它,然後对照经典去判断,它如法吗?与毗奈耶比较,它如律吗?
这是个保障的工具,即使佛教延续了二千年、三千年、五千年,甚至数千年、数万年,假如这个原则一直保存使用,佛教或法、律将不会被毁灭或混淆。所以它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原则,名叫「四大教法」【译注一】,这是佛陀设定以经和律作为检核根据的教导,他没有提到阿毗达磨( Abhidhamma ),只提出要以经典来审查、判断,及与毗奈耶作比较。
【译注一】请叁考巴宙译,《南传大般涅 经》, 55 页;《长阿含经》卷第三,(《大
正藏》第一卷,17~18页)
..............................................................................(17)现在我们来谈谈人,来看看我们自己。
「佛陀如何描述後代的人?」..............................................................................
在一次说法中,佛陀说:「现代(意指佛世直到现在的每个时代)的人喜欢在非法中寻欢作乐,过份贪婪且寻求邪说。 」(泰本巴利藏第 21 册, 496 页)。他们在非法中寻求欢乐,也就是说,受强烈的「自我」所左右;他们完全缺乏醒觉,任贪欲过度泛滥;因为完全受控於烦恼,他们就寻求邪说 错误的法。
二千多年前,佛陀就如此叙述,还使用「後代的人」这个词。这些叙述所描写的现象从世尊观察时,一直延续到现代,在此,我们有责任看看身处现代的自己。今天我们不正是在非法中寻欢作乐、过度贪婪自私和寻求邪说吗?你看现代人显然变得太离谱了!要是他们能根据佛陀所制的方式,过正道的生活,即使他们会由色、声、香、味中获得乐趣,也必然会自我警惕而不过度贪婪。这意思是:他们除了基本需要外,不会在色、声、香、味、触中过度寻求。
「过度」就是超过需要,单单这个词就已经是使目前世界颠覆、困扰和动荡的原因。
我曾读过基督教的书,他们认为一个人过度需求是有罪的,是个「罪人」。人只因所求多於所需,就被基督教当成罪人,而我们也许并不以为自己是罪人,因我们认为自己还不过份,也没有什麽过份的啊!这个问题只能与忠於自己的人讨论。
在一则非常好的西藏寓言中描述着:所有的鸟儿聚集在一起,对「如何修行才能带来快乐」的问题提出意见和看法,每种鸟都说出自己的心意。最後,所有的鸟儿一致决议出根本原则:「我们不要寻求超过自己需要的粮食」。之後,他们要求所有出席者,除基本需要外,不要寻求更多粮食。
我们应该想想「过度需求」,它不仅带给自己痛苦和折磨,也是全世界其他人困扰的根源。好好地想一想吧!
「寻求邪说」是指对某事认知错误,冀求不正当的事而不会感到害怕或惭愧,因为烦恼占了优势且压倒一切,当人寻求邪说时,他自然会与「法」对立,也就很难契入「法」。所以,我们若想解脱痛苦,就必须回归於「法」。
..............................................................................(18)现在我们该谈谈佛陀。我提出的问题是:
「佛陀礼敬谁?」..............................................................................
佛陀自己的答案是:「礼敬法,也礼敬如法如律的僧团。」(泰本巴利藏第 21 册,27 页)。 行止如律、修行如法就是具有如法如律的实质,佛陀因此礼敬「法」和如法如律的「僧团」。值得我们深思的是:佛陀也有礼敬的对象 「法」和行止如律、修行如法的「僧团」。
这种礼敬可应用於现在泰国或世界各地,也就是我们必得礼敬「法」,连最尊贵的人(佛陀)都礼敬「戒律」和如法的「僧团」,我们当然也该如此。
..............................................................................(19)「那里能找到佛陀?」..............................................................................
佛陀说:「见法即见如来( Tathagata ),未见法的人无法见如来。 一个未见法的人,即使他紧抓如来的袈裟,也无法见到如来。」(泰本巴利藏第25册,300 页)。
这意思是佛陀不存在於色身,而存在於佛心中的德行 「法」,必须先见到「法」,我们才可以说找到佛。
当我们礼拜佛像,洞察佛像所象徵的内涵当下,就超越佛身,看到佛心。进一步直透佛心所代表的德行 清净、光明、寂静、无执无着的「法」,也就是圆满「空性」,那麽就可以说:我们找到佛了。
..............................................................................(20)「此刻佛陀是否存在?」..............................................................................
如果有人问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引用佛陀的这段话来回答:「阿难!在我入灭後,应把我为你们建立的法和律,当作是你们的导师。」
即使现在,我们仍依着「法」和「律」而解,而行,而证,可见佛陀仍然存在,这是佛陀入灭前所说的众所皆知的一段话。请特别注意,它告诉我们:佛陀仍然存在。
..............................................................................(21)「佛陀的业止息了吗?」..............................................................................
如果有人问这个问题,我们不要因太粗心或太轻率地回答而亵渎了佛陀。事实上,我们根本贬损不了佛陀,但我们的语言却可能贬抑他的价值。佛陀的业已完全止息 「业尽」,他超越一切业,烦恼也已荡尽无馀,正是这个事实成就他的德望,令他声名远播。
圣人瞿昙已成为 sabbakammakkhayam-patto ,即是成功止息所有业的人, 这个消息传遍全印度,也遍及其他教派和宗教的拥护者,例如婆罗门波婆梨( Bavari )就派遣十六位上首弟子,向佛陀请法【译注一】或考验佛陀,因为圣人瞿昙已止息所有业的消息,令当时的印度人充满仰慕(泰本巴利藏第 25 册, 525 页)。 佛陀成功止息所有业的德行传到每个角落,人们对这一点非常感兴趣,现在的我们,对「佛陀止息了业」也要特别关注。
【译注一】依经集注(Suttanipata Atthakatha)所说,博学的婆罗门波婆梨(Bavari)
听到佛陀的名声,派十六位上首弟子到佛陀那儿求法,他们到达後就各各发问
,佛陀则一一为他们解答,全部问答内容即经集第五章彼岸道品(Parayana-
vagga)。如其中有位阿 多便问佛陀:「河流到处流,什麽能防御河流?什
麽能遮止河流?」佛陀回答:「世界一切的瀑流,念是它们的防御,我说诸流
的防护,当以智慧来遮止。」後来他们都成为佛陀的弟子。
..............................................................................(22)「佛陀每天安住在怎样的心境中?」..............................................................................
佛陀曾谈到自己: 「如来住於空性殿堂( sunnata-vihara )」(泰本巴利藏第 14册, 226 页)。 这里的「殿堂」是心法而非色法,心法本身也是一种住处,就是心境,「空性殿堂」是一种当下空掉「我」、「我所有」的心境。佛陀这样对自己说:「如来安住於空性殿堂,每天都有无上的喜悦。」安住「空性殿堂」,就是安住於面对一切事物时都能空掉「自我」的感觉。
..............................................................................(23)「为什麽会认为一切皆空?这个世界、每个世界都是『空』的吗?」..............................................................................
其他宗教的信徒将会问你这个问题:「为什麽你要说这个充满着心、物及各种产品的世界是『空』的呢?」因为它们的「我」、「我所有」是空的,亦即心、物及各种产品都没有实体可被执着为「我」、「我所有」。佛陀强调一切皆空,除了指空掉「我」及「我所有」的感觉之外,没有其他意思。为什麽称有这种知觉的心为「空心」呢?
有段经文说:「贪、 、痴空就是真实的空,心空掉贪、 、痴,便是『空心』(无窒碍、无拘束、解脱自在)。」(泰本巴利藏第 30 册, 551 页)。
不论用什麽方法或手段,心空掉贪、 、痴时,就可以说是「空心」。这里所指的不是什麽都不做的「空心」,例如人熟睡时,心也是「空」的,那情况像是一种真空状态,但若不去行动、不用心作事,就不是在修行佛法的「空」。「空心」并不属於这类「空」。
假如我们用功修行某种法门,直到心空掉贪、 、痴,即使只是一刹那,就可称为「空心」,这种「空心」可以渐次增进,直到「毕竟空」。 阿罗汉( arahant )完全处於「空」,次等圣人常常处於「空」,而凡夫偶尔也能处於「空」。
不论何时,只要心空掉贪、 、痴,当下就没有「自我」的感觉,这就是所谓的「空心」。
..............................................................................(24)「什麽是毕竟空?」..............................................................................
「毕竟空」称为涅 ( nibbana ),彻底地空掉「自我」的状态就是涅 , 这个可以用一句格言来说明:「涅 是至高无上的『空』」(泰本巴利藏第 31 册,632 页)。它是一种超越种种假相、独一无二的智见,见到涅 是至高无上的「空」,我们就能超越种种的假相。
涅 是至高无上的「空」,或至高无上的「空」是涅 。请记住:究竟圆满的空性
涅 。
..............................................................................(25)「什麽是涅 ?」..............................................................................
假如你遇见一个人,他坚持提出这个问题,你可回答:「涅 是不死的『界』(元素amatadhatu )。」 经典说涅 是「不死的『界』」,所有其他的「界」(元素)会死亡,但只有这个不会死亡,因它是贪空、 空、痴空(贪欲灭尽、 恚灭尽、愚痴灭尽)。当痴空了,就没有「自我」,也不会执为「自我」,因此就「不死」。因为涅 是死亡止息之处,而被称为不死的「界」(元素),这不死的「界」(元素)是死亡止息之处。
..............................................................................(26)「我们谈到人满足於涅 ,所谓『满足』是什麽?」..............................................................................
我们佛教徒教导人不应该喜欢这个,讨厌那个;满意这个,不满意那个,但是所谓的「满足於涅 」又是什麽呢? 於涅 感到「满足」叫作「法欲」( Dhamma-raga )、「法喜」( Dhamma-nandi )。各位听到巴利语把「欲」( raga )和「法」( Dhamma )放在一起,也许有些惊讶。但我们必须了解,「法欲」中的「欲」不是那种对色、声、香、味、触等刺激的欲望,它比起一般凡夫在感官上的满足更为满足。但在这里,是指对不死、涅 空性的满足。
现在我们惧怕并痛恨涅 ,不想去接近它,一听到它就摇头,因此不曾体验法喜、法欲或涅 喜、涅 欲,我们的欲望全指向官能性的色、声、香与味。假如我们对涅 的满足能相当於对色、声、香、味的满足,那就算是很平衡了,而後为超越痛苦所作的修行,将很容易进展。佛陀在这方面使用「法欲」和「法喜」这二个字(泰本巴利藏第 23 册,439 页)。
..............................................................................(27)这里必定要提出一个问题:
「涅 是在死後才能证得,或在今生此地就能证得?」..............................................................................
寺院讲堂的教师或讲者只谈到死後才得涅 ,然而在三藏教典里,我们并没有发现这种说法。涅 另外有如下的说法:一是「现证涅 」(行者亲自体证的涅 sanditthika-nibbana ),一是「现法涅 」(此时此地的涅 ditthadhamma-nibbana)。在四色界定( rupa -jhana )和四无色界定( arupa-jhana )中,所经验的充满喜悦的意识状态,就是「现证涅 」或「现法涅 」。但现在我们必须了解,这些情况是获得涅 前的体验,它们拥有涅 的滋味,但是仍不同於真正的涅 。因为那种状况是不圆满、不究竟的,它们被称为「现证涅 」和「现法涅 」(泰本巴利藏第 23 册,475页)。
还有比这些更好的说法,在一次场合里,佛陀描述了贪、 、痴的止息,那就是「直接体证(sanditthikam),当下可以得到成果(akalikam),请大家一起来看(ehipassikam ),向内观照(opanayikam),智者亲自体证(paccattam veditabbam vinnuhi)」,这些措辞意味着一个活生生的人,他能明了、感觉、体味到涅 ,而且可以呼朋唤友同来欣赏。如此清楚地显示他还没有死,而他的内心却已知道涅 的滋味。
这也可以用其他方式表达 「无取着般涅 」( anupada-pari nibbana ),它是现生自证的,「般涅 」是根除痛苦和烦恼(泰本巴利藏第 32 册,75页),而五蕴不会消失或崩散,也就是说,肉体不需要死亡。
现在把「涅 」定义成「清凉」,也就是没有热恼、痛苦。因此我想请各位思惟我们泰国祖先的智慧,他们说:「涅 是死亡前的死亡( Nibbana is dying before death)」,你可能从来没有听过这句格言,但它是乡下农民常说的一句话,他们说:
死尸中见美色
施舍中见善行
真诚中见天神
死亡前的死亡见涅
身为子孙的我们,比祖先更聪明或更愚笨呢?请慎重思惟这句格言:「涅 是(肉体)死亡前的(我执)死亡」,肉体不必死,但是我执必定要消除,这称为「涅 」。能了解它的人,就能得到无上及不可言喻的悦乐,这是另一种乐,而他依然继续活着。
..............................................................................(28)为了让各位更清楚了解涅 ,我们应想想这个问题:
「低等动物能证得涅 吗?」..............................................................................
佛陀用「般涅 」(parinibbayati)、「已般涅 」(parinibbuto)这二个字,谈到动物经训练直到野性消除(泰本巴利藏第 13 册,176 页)。一条狗、一只大象、一匹马或任何动物,若被驯养和好好训练之後,不再难以驾御,我们可以用「已般涅 」这个字。同样的字,也可以用在阿罗汉(arahant)或烦恼止息的人身上,这二个字适用於完全熄灭三毒火 完全冷静的人。佛世时所用的巴利文里,「般涅 」这个字也可以这麽用:当引用於人类时,指的是烦恼的止息或阿罗汉境界;引用於低等动物时,指的是野性消除;引用於火时,指的是馀烬熄灭、冷却。饭或粥煮好後,装入碗里冷却,也用「般涅
」这个字。
「般涅 」是个很平常的字,日常生活中人们用它表示热的东西变冷了,不伤人了。动物也可以得到涅 ,我们别不如动物,也不应该把涅 转交到死後,而应当从涅 中得到利益,否则把佛陀最有价值的东西变成废物,那真是愚蠢至极啊!
让我们以它的衍生字「已般涅 」(parinibbuto), 重新研读「涅 」(nibbana)、「般涅 」( parinibbana ), 这样将会激起我们去接触涅 的勇气与毅力,而不会像目前一样,一听到涅 就想睡觉、就害怕,或只是感到无聊而立刻退缩。
我要邀请各位男女青年朋友们多关心「涅 」这个字。涅 就是消除一切毒害,甚至男女情欲也要消除,就像是动物被训练到危险的野性消除一样,那是完全的清凉。让我们成为完全冷静的人,没有任何事可以惹火我们,烧恼我们,不要再无知地制造热恼,就能获得涅 。由「现证涅 」或「现法涅 」做起,我们就能够逐渐达到真实涅 的境界。
..............................................................................(29)「什麽是人的至善?」..............................................................................
有次佛陀说:「诸佛说:『涅 是无上的法』」,无上的法意指「人性的终极、最高的善」。伦理学的国际用语中,以拉丁文 summum bonum 至善,表示人类今生所能到达最好、最高的境界。学佛的人一致认为如果佛教有所谓「至善」的话,那一定是涅 了。所以外国人问佛教的「至善」是什麽,你应该回答:「诸佛说:『涅 是无上的法』。」
..............................................................................(30)下一个问题是:
「现在世间是否有阿罗汉?」..............................................................................
这点可以引用佛陀的话回答,佛陀在入灭当天说道:「如果所有比丘过正道的生活,世上就不会缺少阿罗汉。」(泰本巴利藏第 10 册,167页 )。
若有人对现今是否有阿罗汉起疑或兴问,不要只回答「有」或「没有」,这是严重的错误。你必须引佛陀的话回答:「如果比丘过正道的生活,世上就不会缺少阿罗汉。」
这里留下一个问题:「什麽是过正道的生活?」
正道的生活听起来似乎非常容易,其实它有独特的含义,正道的生活方式是不让烦恼得到滋养,或不因造作而起烦恼。因此,除了始终以「空心」生活之外,就没有其他的了,即是以「空心」看整个世间,不执取任何事物为「我」或「我所有」。
因此,虽然继续要说,要想,要做,要寻找、使用、消耗物品,却不执取其中任何一事一物为「我」或「我所有」,只是持续醒觉地、智慧地去做,亦即时时起观照而行 这就是所谓「过正道的生活」。换句话说,过正道的生活是以一种使烦恼无法生起、无法滋长的方式生活。
过正道的生活就是遵循八正道的生活,因为八正道之首的「正见」,即是如实地认知、知见、洞察没有什麽好执着的,不论是卖力工作、言谈或行动,就这样单单纯纯、无执无着,所以是正道的生活。如此过正道的生活,烦恼就会营养不良、消瘦憔悴,自动消失直到灭尽,这时烦恼再也无法生起,因为让它生起的习气已经没有了。
这点非常重要, 我们天性中的这个习气叫「随眠」( anusaya ),它只不过是一种习惯而已,但人往往无知地视烦恼为永恒的实体或「自我」,认为烦恼有个实体酣睡在天性中,因而陷入错谬的常见( sassata-ditthi )。
那些以法义原则为基础,开发出智慧及正见的人,则不会把烦恼当成恒常的实体或「自我」。它们(烦恼)是依缘起法而生,只因生起得太频繁,人就习以为常,认为它们永恒地酣睡在天性中,随时待命。请务必了解:「随眠」只是习气,我们早已习惯成自然,这就是为什麽用「随眠」这个词来表示的原因。
..............................................................................(31)下一个问题是:
「证阿罗汉(arahant)容易吗?」..............................................................................
对这问题,几乎每个人都会回答「极端困难」,没有人敢想或敢说「容易」!在此,我们再度保持不给绝对答案的原则,任何人给予绝对答案,如说「有」或「没有」、「容易」或「困难」,他就不是追随佛陀的人。佛陀的原则是「缘起法则」,如果我们正确地遵行缘起法则,成为阿罗汉是容易的,如果我们违反了缘起法则,想成为阿罗汉就会极端困难。
只因为我们已习惯安住於烦恼中,於是想成为阿罗汉就显得异常困难。在此,我们应回想佛陀所说的话:「只要过正道的生活,世上就不会缺少阿罗汉。」过正道的生活并不难,是我们能办得到的。怎麽说呢?只要我们能封锁住烦恼,不让它得到滋养,就像我们想杀死老虎,须先把它关起来,不给它食物,它就会自然死亡,我们不必进到笼里去面对它,而让它有机会咬我们、撕裂我们。这是一种我们可以做得到的技术,就是前面所说,我们能力所及的意思。因此,成为阿罗汉究竟是难、是易,全看所用的方法是对或错而定,如果我们遵循佛陀的教导 「过正道的生活,世上就不会缺少阿罗汉」,那麽,想要成为阿罗汉就不困难了。
..............................................................................(32)还有一个问题:
「我们能辨认出阿罗汉吗?」..............................................................................
一般人非常喜欢问这个问题,例如有些人怀疑:我们是否能辨认出目前在世间的阿罗汉?若有个阿罗汉迎面而来,我们是否能辨认出他是阿罗汉?这时我们可以回答:如果我们无法辨认出他是不是阿罗汉,那麽连阿罗汉本身,也同样可能无法辨认出彼此。
据说长老舍利弗(Elder Sariputta)不知道罗婆那跋提(Laku ntakabhaddiya)是位阿罗汉,而不断向他说法,目的是想使他证得阿罗汉。这表示舍利弗并不知道罗婆那跋提是阿罗汉(泰本巴利藏第 25 册,178 页)【译注一】。
但如果我们真的能认出阿罗汉,则连非阿罗汉的梵天也必定能认出谁是阿罗汉,同时他也能预言谁将能死前就证涅 ,或未证涅 就死去(泰本巴利藏第 23 册, 77 页)。
因此,若我们被问到能否辨认出阿罗汉,我们要回答:「或许可以,或许不能,要视情况而定,有时甚至连阿罗汉本身也可能无法彼此辨认。」所以,我们不应该给予绝对的答案,若说「可以」或「不能」,就会像寺院的教师们,对这类事情总喜欢武断作答。
【译注一】阿罗汉与凡夫的区别,不在於外相,他与凡夫一样不能免却老、病、死,但在
看待世间、对待人事的心境,以及受世间的影响层面上,二者有显着的不同。
..............................................................................(33)现在,下一个问题是:
「我们在什麽地方可以找到阿罗汉?」..............................................................................
我们必须在烦恼止息处找到阿罗汉。不要忙着到森林、寺院、洞窟、高山、乡村、城市或禅修中心寻找,要到烦恼止息处寻找阿罗汉。所以,不论是任何证明、寻找、实验,都要认识烦恼的止息,如果无法做到,就不必费心搜查、寻觅,你自己认识自己就好了。
烦恼止息处就有阿罗汉,我们必须掌握这最中道的原则。
..............................................................................(34)「在家人不能成为阿罗汉,是吗?」..............................................................................
对这问题也不要给予「能」或「不能」的绝对答案,而必须这麽回答:「阿罗汉是超越僧俗的」。然而一般人都说在家人一证悟成为阿罗汉,就得在七天内赶快出家,否则将会死亡,这是後期的人在论、疏或其他作品中,过份自大、武断的说法。
阿罗汉一定都是超越僧俗的,没有人能够把阿罗汉变成俗人。因此,不要去宣称阿罗汉会不会在俗,纵使抓了个阿罗汉,强迫他过在家生活,使阿罗汉成为居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他已经超越僧俗了。
..............................................................................(35)另一个问题是:
「『杀人凶手』才能成为阿罗汉,为什麽?」..............................................................................
这问题很容易回答。这是说在成为阿罗汉之前,必须先杀死「人」(或「主体」),如果我们没有杀死「人」,就无法成为阿罗汉。必须先杀死「人」、「自我」、「我」、「你」、「他」、「众生」等概念,这意思是:一定得息灭对「这是动物」、「这是人」、「这是自我」等的执着,去杀死「人」或杀死所谓「人」的东西,这样作就会立刻成为阿罗汉,因为在成为阿罗汉之前,必须先将「人」一一杀死。
佛陀有时在某些场合用比这还强烈的字眼,他说:「成为阿罗汉之前,必得先杀死『父母』」。这里的「父母」是指能够造作的烦恼,特别是无明、爱、取,或任何具有「父母」繁殖功能的「法」 它可以生产出「人」的感觉。所以必须先把它们一一杀掉,也就是必得先杀掉那个「人」的「父母」,才可能成为阿罗汉。
这里有个恶名昭彰的杀人魔 盎掘摩罗( Angulimala )的故事。当盎掘摩罗听到佛陀口中发出「止」字时,他正确地了解了这个字的意思,当下把「人」一一杀死而成为阿罗汉。
有些人由於误解,尝试解释佛陀所说「止」的意思是 停止杀人了,停止追杀人了,而盎掘摩罗却未停止,仍继续杀人,这样的解释是不正确的。
当佛陀说「我停止了」,他的意思是「我已经停止做『人』,彻底止息做『人』了」。盎掘摩罗正确地领悟停止做「人」的意义,同时他也一样地停止做「人」,这就是说他能杀掉「自我」,由於这麽「杀人」,盎掘摩罗於是像佛陀一样成为阿罗汉。
即如故事中这麽简单的一个「止」字,也被大多数人完全误解,它被错误地解释、讨论、教导,以致自相矛盾。假如说只要停止杀人就可以成为阿罗汉,那真是太荒谬了!所以,必须要停止做「人」,杀死对「人」、「自我」、「我」、「你」、「他」、「众生」等的执着,才可以成为阿罗汉。换句话说,杀「人」以成为阿罗汉。
..............................................................................(36)现在先检视一个次要问题,好让我们更了解以下的问答。我要提出的问题是:
「世间充满着什麽?」..............................................................................
有些人以这样的角度回答:「世间充满着苦」,他们说世间只有苦的生起、苦的安住、苦的息灭。这样的说法没有错,但令人难以理解。
这个问题应像佛陀一样回答:「世间充满着『空』。世间都是『空』的,没有什麽是『我』或『人』。」因此,不要只满意「世间只有苦,没有什麽不是苦」的回答,而认为这说法是对的。这说法确实是正确的,但太过含糊,一不小心就错了,因为只要对一切事物都不执着,就一点也不苦了。
要充分了解世间和构成世间的任何东西,本身并不是苦,是人们起了执着才有苦,如果没有执着就无苦。因此不可以说生命是「苦」或「不苦」,若只说「生命是苦」,那麽是太肤浅,且太过简化了。
有执着的生命是苦的,若不执着就不苦了。生命不是毫无意义的,它有价值,喜欢说生命没有价值的人,是因为他们不知如何让它有价值。
如果我们知道怎样把「生命当成工具」,用它来认知世间、世间的起因、世间的灭尽和到达世间灭尽的修行之道,那麽生命就有价值了,它已成为学习、修行和获取成果的根据地,同时也是用来了解人类所能达到的至高无上境界 涅 的基地。所以请记住!生命真的有意义,但是对不知如何利用它的傻瓜而言,生命一点价值也没有。
世间充满着什麽?从某个角度看,你会说它充满着「苦」,或简单地说「它是苦」,但从较高层次的角度看,你可以说它什麽都不是,只有无止尽的生、住、灭,生、住、灭....。如果我们执着它,就会产生痛苦;如果我们不去执着,它只是继续生、住、灭罢了。所以,已解脱和证阿罗汉果的人,不会把这些当成痛苦或快乐,他们清净的五蕴(pancak khandha )只是随着因缘而迁流变化,那不能说是苦的。
世间充满着什麽?充满着生、住、灭的事物,执着就苦,不执着就不苦。
..............................................................................(37)有人曾问:
「那种善行功德大?那种功德小?」..............................................................................
佛陀教导:「不净施的功德, 不及行慈( metta )功德的十六的十六次方分之一。」(泰本巴利藏第 25 册, 244 页)。
「不净施」指的是为得名闻,为上天堂,为来生貌美财富,或为获得五欲享乐而布施,这种贪染的布施不外是执着罢了!有执着的布施虽然仍称为布施,但它的功德不及行慈功德的十六的十六次方分之一。
「行慈」不是基於自利,而是为了利他,普遍关爱所有的人。由慈悲心而生的功德才是大功德,而不净施的功德不及行慈功德的十六的十六次方分之一。
当想要显示两者在数量上有极大差别时,巴利语常用这种表达方式:第十六份被分十六次。假设我们有一单位的东西,先把它分成十六等份,再取其中一份分成十六等份,然後又取其中一份再分成十六等份, 再取一份再分.... 如此总共分十六次,就能得十六的十六次方分之一,不净施的功德不及行慈功德的十六的十六次方分之一。
..............................................................................(38)「最大的功德在那里?」..............................................................................
佛陀曾说:「只要弹指顷观无常, 成就无常想( aniccasanna ),它的功德胜过供养以佛陀为首的整个僧团。」(泰本巴利藏第 23 册,406 页)。
这句话的意思是:即使我们以食物供养所有的僧伽,包括僧伽之首的佛陀,所获得的功德仍不如弹指顷成就无常想的功德,这点是最基本的。
我们可以从佛陀所说的经典中看到他的清净心,他甚至勇敢地以自己作为比较的标准。啊!这一点是多麽值得景仰,我满怀的敬意简直无法表达!请注意!寺院中一般人所谓「供僧」的大功德,实际上只是五欲的追求而已,而真正的大功德是如佛陀所说的 弹指顷修成无常想,这样的功德远超过供僧。
..............................................................................(39)现在想想「乐土」:
「乐土在那里?由那里可以进入乐土?」..............................................................................
有段经文谈到天神( devata )寿量竭尽、寿命将尽,也谈到他们想到达乐土及想知道那里能找到乐土的愿望。最後他们得到结论:乐土在人间。天神欢喜地说:「祝你们如愿抵达人间乐土!」
「乐土在人间」象徵人间比天界更容易察觉无常、苦、无我。人间有觉者,有阿罗汉,佛、法、僧三宝具足,而充满感官享受的天界没有这些。因此天神来到人间乐土,所有天神都同声欢喜祝福,但这里的人却想到天界找寻乐土,这真是件滑稽的事!到底谁对谁错呢?有些人行善布施,甚至变卖家产,建设寺院作为投资,只为了来生能上天堂。请大家想一想,真正的乐土在那里?
..............................................................................(40)接下来,关於「神通」(iddhis)的问题是:
「我们要对神通关心到什麽程度?」..............................................................................
首先,我们该谈谈 iddhi 本身。iddhi 这个字的意思是「能力」。它原本是日常用字,被引用於具有某种能力,可促成事物圆满完成的东西,任何东西只要具有促进事物圆满成功的力量,就称为 iddhi 。
後来它的意思被引申,包括以神奇的、不可思议的方式成就某事,最後我们发现iddhi的用法变成专指心灵现象。iddhi 一旦演变成心灵现象,就具有孳生和改善的特性,使它远比任何物质更神通广大。
iddhi 就像省力的器具,现在我们有牵引拖车,能在短时间内修筑许多马路,这也称为 iddhi ,但这是物质的奇迹。在这里我们所谈论的 iddhi 则与心有关,是心灵的,而非物质的。
神通专家能训练自己的心,具备以下的能力:使人经验他要他们感觉的;使人亲眼看到他要他们看的;使人清晰地听到他要他们听的;使人闻到他要他们闻的;使人经验尝的感觉就好像真正用舌头品尝一般;使人彷佛亲由皮肤去感觉软、硬和其他触觉。除了这些之外,还可再扩展 使人心里不由自主地感到恐惧、爱和任何心灵状态。
神通真是太有用了!太妙了!因为它能使人经验他要他们感觉的。但是这种心灵现象并不能制造物质,换句话说,超自然力量无法变现任何实用的物质,它不可能变现比丘的茅蓬、殿堂、饭菜,而让他的生活没问题,这种事不可能发生。这些眼、耳、鼻、舌、身、意所经验和出现的现象,也只有在显神通时存在,过後它们就消失了。所以,神通无法建茅蓬、盖殿堂,而必须由在家护法建造供养,例如 园精舍( Jetavana )和迦兰陀竹园( Veluvana )就是居士建来供养佛陀的。佛陀也有几次因为饥荒没有食物,必须吃乾马麦,而且一天只有一把【译注一】。这启示我们物质和心灵是两个不同的领域,而二种都可能显神通。
佛陀没有否认心灵的神通,但他极力反对显这类神通,因为它们只不过是幻象罢了,所以他禁止比丘们显神通,自己也戒除显神通。在巴利经典中,我们并没有发现佛陀显神通的记载,而有关佛陀显神通的记载,都出现在论书和後期的典籍中,虽然我们不必去判断它们是真是假,但这些记载的真实性实在令人怀疑。
佛陀曾说: 「显各种不同的神通 飞行、 隐身、 天眼、 天耳等等 是有漏(sasava )、有取( upadhika )的。」「有漏」( sasava )由三漏( asava )【译注二】构成,换句话说,这种有执着或以执着为动机所显现的神通,称为「有漏」。 Upadhi被译为「有取」, 以「有取」为动机而显现的神通是有取着的神通,它由执着产生,同时也是执着的对象。这类以执着的心而显现的神通,是「有漏」、「有取」的。
现在,让我们把注意力转移到第二类神通 「无漏」( anasav a )和「无取」(anuppdhika ),也就是能自主地调御自己的心。 我们举一个特别的例子 「厌恶」来讨论。人能叫自己把可厌的事看成是可厌的,把可喜的事也看成是可厌的;不论任何事都看成是可厌的,或把它们看成是可喜的,或看每件事都没什麽,既不可厌也不可喜。
这是个例子,显示我们有能力可圆满掌握心,以致当面对会影响心的色、声、香、味、触时,还能保持着「念」和「舍」。圆满具足了「念」和「舍」,便是神通,这是「无漏」、「无取」之类的神通,没有烦恼,没有执取,也不会成为执取的对象。这些也称为神通,我们应如此看待它们。
要想修到真正能变现的神通 「有漏」、「有取」的神通,是很困难的,它需要一大体系的修法,可以做得到,但也只有极少数的人能真正成就。而另一种行幻术的人,他并不能真正变现神通,只是玩弄一些伪造、欺骗的魔术罢了。
在巴利文中也谈到,有些魔术师使用咒语或其他法术,能显现出似真的神通,但要成功地训练出那些技巧,也非常困难。至於「无漏」、「无取」的神通,反而是每个人有本事可以做到的,这是值得深思的。
现在我们都关心那些难以做到的神通,对於能力所及和最有益处的神通却从来不关心,偏偏依然喜欢「有漏」、「有取」的神通。对於这点,我希望各位能重新思考!
【译注一】此事见《大正藏》第22卷,568页。【译注二】三漏为欲漏、有漏、无明漏。
..............................................................................(41)现在我们可以讨论下面问题:
「乐与苦源自何处?」或「苦从何来?」..............................................................................
一般认为,快乐和痛苦是由前业引起的,这答案只对了一点点。苦是由许多种类的因缘条件产生,无明是因、爱是因、取是因,而业也是因,一切都是苦的因缘。
谈到苦来自於业,大家应该还记得新业 现世的业,它是这一生新造作的无明、爱、取,现在就把这些当作苦因及苦来思考。我们必须了解旧业是敌不过新业的,因为我们有能力可以造第三种业。第三种业能完全革除旧业(叁阅第14则),旧业只由善、恶业组成,除此之外,就没有别种了。
新业可以是三种业中的任何一种,第三种业就是八正道,当我们使它生起,它就能息灭第一、第二种业。所以,如果我们能完全过正道的生活,就可彻底止息烦恼。新业就是正道,它能完全控制旧业,这是上面所说的旧业敌不过新业。
因此,我们应该注意「正道」。前面我曾说过,如果修习平常道会怎麽样,修习捷径又是怎麽样(叁阅第13则),走捷径的修行法是直接观照,以摧毁对「我」、「我所有」的执着。这种业是最有力的新业,它一旦生起就会像剃刀一样锐利,能够摧毁大量持久不衰的旧业。
苦是由新业 今天的无明、爱、取所生。才只是昨天和前天的见色、闻声、嗅香、尝味,就会生起无明、爱、取,而感到苦。因此,我们必须要迅速地造作新业(第三种业),才可以摧毁它们。
不要错以为苦全由旧业产生,事实上,旧业有它的起因,就必须要回到过去才能断苦,但那已经过去的要如何断除呢?因此,这比不上新业 第三种业,它可以彻底地止息旧业。
..............................................................................(42)上一则引生下面的问题:
「我们在何处可以止息苦?」..............................................................................
我们不可能在寺院、森林、家里、高山等地方止息痛苦,而必须在苦本身的起因上去止息。我们要做的是,每天在自己的身上检查并去发现:苦到底是怎麽一回事?苦从何来?而後必须切断它们各自的因。昨天的苦已经事过境迁了,它不会再回来,而今天、现在生起的苦,才是真正的问题。明天可能生起的苦还不是问题,但今日、现在所生的苦,则必须根绝。那麽,它可以从那里根绝呢?它必须从「因」根绝。如佛陀所说,我们必须在生活中学习,直到我们了解 苦的生起只是单纯地由於「执着」。
生、老、死是苦,通常被说得非常夸张而含糊,容易引起误解。事实上,若不执着「我的生」、「我的老」、「我的死」,生就不是苦,老也不是苦,死更不是苦。此刻,我们执着生、老、死是「我们的」,如果我们不执着,它们就不是苦,它们只是身体的变化罢了。当身体这样变化,我们称它为「生」;当身体那样变化,我们称它为「老」;而当身体又这样变化时,我们称它为「死」。但我们不只把它当作是身体的变化,而把它看作是「真的生」,甚至还称它为「我的生」、「我的老」、「我的死」。
这多重的假相,是由「我」的假相开始,进一步对身体的变化生出「我的生」、「我的老」等假相,使我们无法把这些只看作是身体的变化。现在,当我们把这些当作只是单纯的身体变化,生、老、死的假相就会消失,同时「我」的假相也不见了,不再有任何「我」,这情形就不苦了。
佛陀说:「生是苦,老是苦,死是苦」,大部份的人 实际上几乎全部的人,都误解了佛陀的意思,他们说生、老、死的现象是苦,有些人根本没办法解释;有些人则犹豫、不肯定,解释得支支吾吾、含含糊糊。这是因为他们忘了佛陀曾说:「取着五蕴是苦」( san kittena pancupadanakkhandha dukkha ),五蕴即是身和心,身、心组合而成为人,若执着其中任何一个为「我」或「我所有」,则五蕴是苦、是重担、是苦源、是热火。所以,取着五蕴是苦。
现在,假设我们的五蕴处在「老」的状态中,若我们的心不执着五蕴为「老」或「我老」,那麽它们就不是苦了。我们应视色是空、受是空、想是空、行是空、识是空,诸行旋转流动的现象也是空,一切皆空,就不可能苦了。这样的五蕴是清净的五蕴( pancakkhandha),我们把它当作是阿罗汉的五蕴,事实上,阿罗汉不会成为五蕴的主人,因为这种心境,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把五蕴执为「我所有」,但五蕴可以说正是阿罗汉德行的容器,我们姑且称它为「阿罗汉清净的五蕴」( pancakkhandha of an arahant )。
何处才可以止息苦?我们必须从苦因(执取某种事物)灭苦,苦由执取金钱而来,就得在执取的那儿灭苦;苦由执取权力、声望、荣誉、名气而来,也得在执取的那儿灭苦。其实金钱、权力、声望本身并不是苦。当发现苦从何来,就在那儿止息它,古代有句法语说:「它怎麽起,就叫它那麽落!」
..............................................................................(43)现在,我想讨论一个关於「如实知」的问题:
「我们必须认知到怎样的程度,才是『如实知』?」..............................................................................
我将引佛陀的话,请各位特别注意听。佛陀曾说要「如实知」任何事物,必须先知道它的五种属性:
(一)这事物的特徵或性质是什麽?(二)这事物从那里生起?(三)它的乐味(assada) 引诱人的特点、美味、诱惑是什麽?(四)它的过患(adinava) 严重的危害,隐藏在其中会伤人的邪恶力量是什麽?(五)出离(nissarana) 我们要取得胜利的善巧是什麽?要脱离这事物影响力的善
巧是什麽?
所以,要「如实知」某事物,必得回答下列五个问题:
(一)它的「性」、「相」是什麽?(二)它的「集」是什麽?(三)它的「味」 吸引力是什麽?(四)它的「患」 猛烈的毒性是什麽?(五)「离」 脱离它影响力的善巧是什麽?
对任何事物,如果从这五个观点去学习,你就会战胜它。现在你或许正在大学中求学,或已经毕业,或任何学历都好,假使我们没有从这五种属性来学习,那麽,就会「败」给世间(被世间所制、所役);如果我们以这五种属性来学习,就不会「败」给世间。因此,在这世间的学院里学习,务必要谨慎。为什麽我们要学习?究竟的目的是什麽?如果我们的学习,是为了在世间建立和平,那麽,就要十分谨慎,如果它不符合佛法原则,我们将得不到有利的成果。
虽然在三藏教典里很多地方都提到「味」、「患」、「离」,但你或许从未听过它们,这三个字可以说几乎未曾在我们的眼前、耳里出现过,但请大家记得,它们在三藏教典中屡屡出现。当佛陀要传递对任何事物的「如实知见」时,就依这个准则教导,有时他把它省略了,只取後三点:「味」 该事物诱人的本质是什麽?「患」 过患的本质,该事物伤人的特质是什麽?「离」 出离的本质,战胜该事物的善巧又是什麽?
换句话说,有个藏着钩的饵悬在那里,「味」是美味的饵,勾引鱼儿上钩;藏着的钩是「患」,即藏在饵中危险又残酷的恶毒力量;「离」是那战胜钩、饵的善巧,为了吃到饵又能不上钩,鱼儿必须有这种善巧,这时饵再也没有饵的功能,只是个美食,鱼儿可以愉快地吞下它,而不会被钩住。
因此,我们应该常以这五种属性看世间。世间的一种属性 「味」(饵),引诱我们沉溺其中,昏昧不醒、盲目无知,看不见也听不到其他的一切,这样饵里就藏着钩,人被钩在世间而不得逃脱,只得沉溺在世间(苦)中。
现在,圣人清楚地看出「味」、「患」、「离」是如此这般,所以能吞食世间的饵而不被钩住,他们充分认知这五种属性 「性相」、「集」(生起因由)、「味」(饵)、「患」(钩)和「离」(善巧),彻底明了每件事物,他们就这样生存於世间。所以,要了解任何一种事物,我们必须学习认识全部五种属性,或至少後三种。
不论我们要做什麽,接触什麽,甚至学习什麽都好,都要以这个原则来观察,我们就会知道如何抉择,然後才能获取最大的成果,而不会受到伤害,这叫做「如实知」。依照「如实知」修学佛法,抛却烦恼将是一件容易的事。以这五种属性观察世间,我们将见到它外表充满了「味」,而内在则隐藏着「患」,就会了解世间像骗局、像伪钞、像诡计、像幻境,不会因此上钩,也不会迷恋它,时时刻刻以智慧运心,就是以这五种属性正确地观察色、声、香、味、触、法,而不会被世间、六尘所征服,也不会产生爱、取,我们就自然而然地过着「空」的生活。最後,修学佛法以进趋涅 ,就是我们能力可及的了。
..............................................................................(44)现在我要提出下一个问题:
「怎样才能称为抵达『涅 流』?」..............................................................................
回想前面已讨论过的「涅 」这个字,那是人类所能到达最好、最高的境界(叁阅第30则)。在一期生命中,若人不去认识涅 的境界,或不能体尝涅 的法味,生命就虚掷了。
「涅 流」( the Stream of Nibbana )是指一种道迹 已达相当层次, 确保只流向或趋向涅 ,流向苦的止息,而不再倒流回痛苦及恶道,我们称这道迹为「流」。
抵达「流」的人, 称为「须陀洹」( sotapanna 预流),须陀洹还未抵达究竟涅 ,他抵达与他本身相应的「现法涅 」( ditthadhamma-nibbana )(叁阅第27则)或「现世涅 」( tadange-nibbana )。 能抵达真正的涅 流,就不会被世间的「味」、「患」或其他任何事物所迷惑,「世间」再也不能欺骗他了。这意思不是指须陀洹要放弃与世间相关的一切,或甚至放弃欲乐的享受,而是指他的心已看清这些事物,不会全心全意执着,虽然偶尔失去正念时仍会执着,但他有信心做到不执着。
成为须陀洹, 必须断除三结( samyojana ) 身见结( sakkayaditthi )、疑结( vicikiccha )、戒禁取结( silabbata-paramasa )。断身见结是断一种惑,断疑结是断另一种惑, 而断戒禁取结是断第三种惑,他还没有断除欲贪( kama-raga ) 第四种结,连斯陀含( sakadagami )也没有彻底断尽。须陀洹还无法断除欲贪,仍可能接触或享受感官欲乐,但他不会掉进感官欲乐的陷阱,而会循着圣人的正念去做。别忘了须陀洹已断除身见结、疑结和戒禁取结,这即是抵达涅 流的基准,且最终必定会证得涅
。
所以,这是断见惑的问题,断欲贪之前必先断见惑。欲贪本身并不是危险可怕的问题或敌人,真正可怕的是「痴」。巴利经典中有这麽一句话:所有事中最恶臭的是「慢」
自我膨胀,佛陀没有说感官欲乐是最恶臭的事,而说是「慢惑」。通常我们都高估了须陀洹断除感官欲乐的程度,一旦它的基准被误会成这样,一切都错了,而且无法(与真相)相符。所以,必定要认识抵达涅 流的第一阶段 先断除的不是欲贪而是见惑。
「身见」由自我中心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感觉,通常每天都会发生,它是由於我们不知空,甚至连显而易见的空相也无法察觉,於是心就迷乱且不「空」,而产生身见,所以必须断除身见结,不让它再出现,才能证须陀洹果。在一般情况下,身见生了又灭,生了又灭,生了又灭,....每天一再出现许多次,但也有不出现的时刻,我们必须学习去认识有身见时像什麽,空掉身见时又像什麽,最後你会发现,当自我中心生起时就有身见。
「疑」是对什麽是可信的产生怀疑或犹疑不决 是否要信仰佛陀?是否要为彻底灭苦的出世间而修行?因为有这种犹疑,就无法专注地关心「法」,甚至一天关心五分钟都觉得困难。相反地,却无时无刻不对吃喝玩乐、读书学习、生意工作等事情感兴趣。如果把戏笑的时间拿来培养对「法」的关心,我相信那一定会领悟得很快。
最严重的怀疑是 采用佛陀灭苦的方法好吗?踏上灭苦之道好吗?有能力作到吗?大部份的人因为已被世间的诱惑弄迷糊了,而认为灭苦之道枯燥乏味、无趣、没有吸引力,这才是问题的关键,且是最严重的怀疑。我们正在受苦,要毫不犹疑地灭苦,所以,必须根除犹疑。
第三种结是「戒禁取」,是由来已久的习惯性迷信。检视你自己,看看能发现那种一直存在的迷信行为。如你已被误导习惯性地害怕小壁虎或同类小动物,这是戒禁取结,它是原始的、幼稚的;你被教要相信灵树、灵山、灵庙和灵屋,这些也全都是戒禁取结。
总之,对自己所作的事有所迷信,事情本来应该如此,却弄成另一回事,这是戒禁取结。如行善应该是用来排除私心,却纵容行善增长私心,可见行善有时成了戒禁取结;有些出家众和在家众严守戒律,迷信到习惯成性,而演变成戒禁取结;至於我们所误解的某些事情,一直延续到今天,都还依然迷信着,这也算是戒禁取结。
请容许我再提出一个第三种戒禁取结的例子:被刻画在寺院墙上的四恶道 地狱、畜生、饿鬼( peta )和阿修罗( asura )。 我们被教导而相信临终时才可能堕恶道,却从来没人说我们天天堕恶道,这种恶道比寺院墙上的恶道更真实、更重要,千万别掉入!如果你现在不堕恶道,死後必定不会堕恶道。这个道理从来没人教过,所以,人未理解四恶道的核心和真正意义。
佛陀不是个唯物论者,他不会以身为准则,以致於说地狱是一个用铜锅煮人或煎人的地方,佛陀以「心」为准则。
现在我们想想「四恶道」是什麽意思?
第一是地狱。地狱的意思是焦虑(泰文字义为「灼热的心」),当人经历像被火烧烤一样的焦虑时,当下就化生为地狱众生,这是「心灵的投生」。身体虽然仍居留人道,但焦虑一生起,心就堕入地狱,如因怕犯错,或因怕被处罚,或因担忧威望受损,或由於其他种种原因而产生焦虑,这就是地狱。
第二是畜生。人一生起不应该有的愚痴,就会投生为畜生,例如:不知法和涅 值得追求,愚痴到不敢接触或亲近佛教,甚至认为若对佛法、佛教感兴趣,是种既落伍又怪异的行为,不但小孩这麽想,父母亲也这样,他们尽可能远离「法」和宗教,这就是愚痴。不管那一种愚痴,只要一生起且被它控制,就等於化生为畜生,它也是「心灵的投生」,这是第二恶道。
第三恶道是饿鬼。是一种长期饥饿的状态,因为所供应的物品始终无法满足他的欲望,这是指长期的心灵饥渴,而不是身体的挨饿。例如有人想获取一千铢,随後才刚得到一千铢,马上就想获取一万;才刚得到一万铢,又马上想获取十万;刚得到十万铢,就想获取百万或一亿。这是个一直追逐但从未满足欲望的例子,它有长期饥饿的情形。腹大如山,口细如针,是饿鬼的表徵,因为所吸取的从未满足他的饥饿感,所以一直是个饿鬼。
与饿鬼恰好相反的是另一种人:他得到十沙丹【译注一】,就满足只得十沙丹;得二十沙丹,就满足只得二十沙丹。但千万别以为这麽容易知足,就会堕入衰途,不再追求,因为他有智慧,知道什麽该做,且用适当的方法依次去做,他总是对所获得的感到满足,不但享受追求的快乐而且知足。这样就没有长期的饥饿,也就不是饿鬼,以烦恼贪染追求事物的才是饿鬼;依智慧而追求,没有烦恼贪染,就不是饿鬼,只是做该做的事。
因此,灭苦的「欲」不是烦恼贪染。别把「欲」说成爱欲或贪染而误导别人,爱欲或贪染必定是来自愚痴的「欲」,甚至证涅 的「欲」,如果是由於愚痴 疯狂盲目地追求,而全然无知地修习内观,就是烦恼贪染,这无知将导致痛苦,因为它充满执着。反之,如果有人想证涅 ,他如实观照苦和灭苦之道,且正确、直接、认真地学习内观,这证涅 的「欲」就不是烦恼贪染,也不是苦。所以,「欲」不全然是烦恼贪染,全看它源自何处,如果源於无明或烦恼,那追求无厌的现象就会像长期饥饿,这样处在长期饥饿的状态,我们称它为化生的饿鬼。
最後的恶道是阿修罗。首先解释「阿修罗」(asura)这个字:「修罗」(sura)意思是「勇敢」,「阿」(a)意思是「不」,「阿修罗」的意思即是「不勇敢」或「胆怯懦弱」。请大家注意:人一旦没来由地胆怯,就化生为阿修罗。例如惧怕无害的小蜥蜴、千足虫或蚯蚓,是不应该的,是一种痛苦,若人常有不必要的恐惧,或忧虑过多而生恐惧,就生为阿修罗。
每个人都怕死,但我们会恐惧死亡是由於自己把真实情况以十万倍、百万倍夸大而成的,这种恐惧一直折磨人。人正因为害怕堕地狱,而成为阿修罗,於是就真的每天堕四恶道,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如果我们现在行为正当,不堕入这种四恶道,我们就能确保死後不会堕入刻画在寺院墙上的四恶道。
这是告诉我们,如果知道佛陀所说的戒禁取结是怎麽一回事,有何用意,就不会再迷信寺院墙上的四恶道了,这种造成混淆的四恶道的迷信说法,是不能契入正道的,由於不知四恶道的真相,使我们每天一再地堕入恶道。
佛教徒最可怜的事是 错误地诠释佛陀的教导,并使用愚痴的方法修行。不必到别处寻找戒禁取结,相信寺院墙上的四恶道就是一种戒禁取结。在经典中曾提到有人模仿牛和狗的行为,佛陀时代印度很盛行那种修行方式,那就是戒禁取结,最近不再有了,但正像他们一样愚蠢且更不值得的行为确实存在,必须要断除所有的戒禁取结才能入涅 流。
断除身见结、疑结、戒禁取结就入涅 流、得法眼净 见法和断除见惑、愚痴。
请记住!我们凡夫总有某种程度的愚痴与迷惑 身见、疑、戒禁取,我们必须向上提升,超越这三种愚痴以入涅 流。从这点开始,有个斜坡能便捷地滑向涅 ,就像大石头沿着山坡滚下。
如果你要熟识涅 、涅 流并修证涅 ,你就必须了解:断除欲贪和 恨之前,必须断除这三种迷惑和愚痴,而贪、 是更微细的结使。
彻底断除这三种愚痴 自我中心(身见)、对确定生命目标犹疑不定(疑)、由来已久的习惯性迷信(戒禁取),就入涅 流。
断除三结,对世界上每个人不但有价值,而且有功用,这三种愚痴是不受欢迎的,人只要成功地断除它们就成为圣人。在这之前他是个傻瓜,是迷惑的人,是低劣的凡夫,根本不是圣人,当断除了这低劣的层次就提升为圣人,接着一定会证得涅 ,它们的距离不会太遥远。
当到达凡夫最高、最好的境界,除了朝向成为须陀洹的途径之外,没有其他途径了,即是进入涅 流,然後继续前进流入涅 ,而这就是断除三结,抵达涅 流。
这种不去执取「自我」与迷惑的修行,即是如实照见一切是不值得执着的,因为了知一切都不值得执取,就能断除犹疑不定、盲目执取和自我中心等恶习。所以,此刻我们就得开始在最适合自己的层次内,作意「不执着」。如果你考试不及格,不必哭,决心再出发且尽己所能;如果你已通过考试,也不必得意忘形,你该明了这很平常,这样就意味着你已稍微了解「不执着」。
当应考时,你应该忘记自己。好好注意!开始答题时,你应该忘记自己,忘记「我」将通过考试或考不及格。考试前,你可以预想如何按照计划进行以通过考试,但只要你一开始写,就必须忘记那一切,只有专注(定)分析问题找出答案,空掉通过或失败的「我」、「我所有」,心就会立刻轻快清净,快速记起、思考敏捷,所以专注(定)应考会得到好成绩。应考时,若应用「空心」或「不执着」的方法,你会得到好成绩。
不知利用这技巧的人常会担忧失败,他们太紧张而无法回忆学过的内容,无法写出正确而有条理的答案,结果他们彻底失败。
另一种人被「我是卓越的,我必定会通过」的想法冲昏了头,被这种执着冲昏头的学生也必定考不好,因为他缺乏「空心」。
有「空心」的人,内心没有「我」、「我所有」介入,所以不会恐慌或过度自信,只有维持专注(定) 自然的力量,完全忘记「自我」而能顺利通过考试。就「不执着」、「空心」的成果而言,这是初步的、最基本的例子。
现在愚蠢和迷惑的人一听到寺院讲堂提到「空」( sunnata )这个字, 就解释成「虚空」或「什麽都没有」,那是某些团体以唯物论的观点所作的错误诠释。佛陀所说的「空」是:我们执着为永久实体或「自我」的一切都不存在,虽然,每件事物都仍完整地存在着,如果我们执着,就苦;如果不执着,就不苦了。
世间是「空」的,因为没有什麽可以被执取,我们必须以无执无着的心应对这「空」的世界。如果我们想要些什麽,须以无执无着的心追求,这样我们会得到想要的东西,而不会使它成为痛苦的来源。
光是误解「空」这个字,就是个大迷信(戒禁取结),它不但会中断人的思考,而且是抵达涅 流的大障碍。所以让我们正确地、彻底地了解「空」义和其他佛陀所用的字,因为没有任何东西可被当成「自我」,所以他说世间是「空」。佛陀曾回答莫伽( Mogha)国王的问题说:「时常观察世间为『空』,时常观察世间所包含的一切为『空』。」观一切为「空」,心会自动放下执着,而不再生起贪、 、痴,若能成功地止息贪、 、痴,就能成为阿罗汉,如果未达成,必须继续尝试,虽然仍是一般凡夫,将只剩下一点点痛苦。只要有「空心」就不会产生痛苦,虽然失去正念时又会痛苦,但如果我们能好好守护心,持续地增长、扩充内心的「空」,就能体悟涅 流,进入佛教的核心。
【译注一】一百沙丹(satang)等於一铢。..............................................................................(45)在所剩的短短时间里,我要提出最後一个问题:
「佛陀的遗教是什麽?」..............................................................................
众所皆知,遗言就是一个人临终前所交待的话。佛陀临入灭时,说出最後遗言:「一切因缘和合法,必定败坏,大家应自精勤,不要放逸!」
所有事物只是不断地迁流,一切皆空。所有事物无常( anicca ),不停地变化,无止境地迁流,这样不断的迁流,完全无「我」、非「我所有」,大家应自精勤,不要放逸。换句话说,佛陀叮嘱我们:别傻!别对事物入迷!别认为有什麽可执着!别轻率地执着任何事物,这是佛陀所说「不要放逸」的意思。我们应该要时常具足精勤!
且看现代年轻人的问题,他们是多麽地轻率啊!他们认为一切事物都可爱、可取,执着於爱、执着於恨,到头来,只有使自己和他人苦恼罢了!这种人没有遵行佛陀遗言中的教导,辜负生为人身、长於佛教家庭,辜负自己是佛教徒,他们没有实践佛陀最後的期许!
我们所有的人,不论老少,正面临实践佛陀遗教的处境,不要放逸、不要失念!别糊里糊涂以为事物可执、可取,要常观世间「我空」、「我所有空」。若我们的心空掉执着,贪、 、痴就不会生起,那麽,不论做什麽,都将是人类所能达到最真、最善、最美的,也就是说,所有的问题都消失、结束了,所作皆办了。
佛陀还给我们另一个最後的指示:「去!到处去!去宣扬妙法,初、中、後时法味一如。」这是叮嘱我们要去作利他的事。我喜欢把这教导诠释成佛陀嘱咐我们都去教导「无执无着」 初级的对孩童说,中级的对成年人说,高级的对即将了悟无上法的人说,此外别无可说了。
佛陀只教导「无执无着」,它可以不同的层次教导小孩、中年人和老人。或者也可用另一种方式来了解:为得现世人间的利益而说法是低层次的;为得他方世界的利益而说法是中级的;最终极的是为得超越世间的无上利益而说法。全部的教义精华可被归纳成:由於无执无着而不苦。因此空掉「我」、「我所有」而无执无着,是最重要的教诲。
请各位好好记住一个宣说全部「法」的字 「空」(sunnata),它是佛教的核心与精髓。人因心不「空」而破戒;因心不「空」而没有禅定;因心不「空」而没有智慧。
佛陀有「空心」,「空心」正是佛陀的特性;「法」也是「空」 解「空」、行「空」、证「空」,「究竟空」即涅 ;僧伽是随佛修行以到达「空心」的一群人,佛、法、僧归纳起来就是个「空」字。
持戒是因空掉烦恼、执着,而能无执无着;当到达「空心」,没有烦恼时,就能到达圆满的定;当了悟世间一切皆空,不再有任何执着,就有了究竟的智慧。道、果、涅 是有次第地了悟「空」直到「究竟空」;施、戒、皈依、定、慧、道、果与涅 全部都可归结为「空」。
这说明佛陀为何这麽说:「『空』是我所教,没有谈及『空』是他人的教导,是後期弟子为音韵和谐所凑成的非正轨教导。任何的嗉 答( suttanta )是如来所说,与『空』相应,义理奥妙深远,超越世间。」这是如来所说的法。相反地,「任何(自称的)素
答(suttanta),纵使辞藻华丽、音韵和谐,若脱离『空』的轨道,就与『空』不相应,这是弟子的说法。」有这两种素 答( suttanta )的说法,与「空」相应的是如来的说法,与「空」不相应的是後期弟子的说法。
佛陀认为「空」和「空相应法」为佛教真正的本质。因此他说:「当『空』的教义失落,人们不再关心『空』时,佛法的精髓就会消失。 」(泰本巴利藏第 16 册, 311 页)。
这很像古代陀舍罗诃( Dasaraha )国王代代相传的鼓,当它渐渐磨损、毁坏,长期一次次被补缀整修,直到最後全由新的材料组成,它真正的实质就消失殆尽了!
当比丘不再重视那原是他们应该去解、去行的「空相应法」时,原始佛教的本质就可说已经完全消失,除了後代弟子所说新的内容,没有留下什麽,那就像鼓的遭遇一样。请去读读看!想一想!佛陀叮咛我们要宣扬「无执无着」的微妙法,而且「初、中、後时,法味一如」。但,
现在佛教所呈显的是什麽风貌?
它像原本的老鼓,或只是由新材料补缀而成的新鼓?
我们只要观察人是否关心「空」和修习「空」,自己就可找到答案了。这些是佛陀的遗教,精勤修行,宣扬这教法(空相应法),并藉着学习「空」,修复已毁坏的材料,让它重现生机。大家一定要自己去挖掘,去研讨,去学习,直到重新明白(空相应法),这才可以说已经恢复它的实质了。
..............................................................................
结论..............................................................................
我们用区分小节及引用原文的方式,概说了佛陀的教诲,区分小节是为了便於了解与记忆。我希望各位同学能记得前面讨论的重点,只要将列举的根本义理铭记在心,将来不论遇到什麽问题,这些义理都可当作判断抉择的普遍原则。佛陀曾说,如果有疑问,就把这问题与普遍原则比较。如果不符合普遍原则,就别理它,因那不是佛陀的教诲,是说的人弄错了,是老师教错了,即使他宣称亲闻於佛陀,一个字也不要相信!如果不符合普遍原则,也就不符合「法」和「律」,那麽就别理睬它,别把它当作佛陀的说法!
佛陀的教法是「空相应法」,即是无执、无着、空、无我 什麽都只是元素罢了,而不是「众生」、「人」、「主体」、「我」、「你」、「他」。
在我所住的乡下地区,人们曾有个习惯,就是在入寺院出家的第一天,必须学会这段巴利经文:
这些只是自然的元素,永无休止地随缘生起(Yatha paccayam pavattamanam
dhatumattamevetam),
只是「界」(元素)而已(Dhatumattako),
不是「有情」(Nissatto),
不是个人的生命(Nijjavo),
没有实质的「我」(Sunno)。
在他们住进寺院要出家的第一天,第一件事就是学习这段经文,那时,他们还没学习如何礼佛、唱诵、作早晚课,也还没学习出家受戒仪式。换句话说,这是具智慧的制度,从入寺院求出家的第一天,传授他们佛法的核心。
这惯例是否还存在,我不知道;求出家的人是否了解这段经文,我也不知道;但这个惯例的设想非常了不起。在出家的第一天传授佛教的核心 这些只是自然的元素,永无休止地随缘生起,只是界(元素)而已,不是有情,不是个人的生命,没有实质的「我」
在他们到寺院的第一天就接受这些教导。但他们的後代让这个惯例消失了,当人们不再了解「空」,以致原始的佛教不再留存时,该怪谁呢?
我希望这次演讲能激励有善根的各位,好好想一想,以助佛教的复兴和延续。
为了世界的和平、安乐,请忘掉「自我」吧!
一位将生命献给佛陀的比丘
佛使尊者(Ajahn Buddhadasa)
香光书乡编译组整理
●出生与求学
一九0六年五月二十七日, 佛使尊者诞生於泰国南部素叻他尼府( Surat ThaniProvince )猜耶县( Chaiya )本里安镇( Pumriang District ),祖父是自福建移民泰国的华人,父亲经商,母亲是泰国人,他是家中长子,另有一位弟弟。
二十岁时入寺出家, 法号「因陀般佑」( Indapanyo ), 意思是「大智慧」(Great wisdom )。 一九二八年至一九三二年在曼谷求学,後来发愿生活在大自然中,以探讨佛法。在一次给弟弟法使居士的信上说:「曼谷是一个找不到清净的地方」,「我希望找一个远离外在与内在干扰的地方,以便细察和研究曾学习过的佛法,....从今以後,我不但不随世俗浮沉,更要远离世俗的方法,跟随圣人的足迹。」於是他离开曼谷回到家乡猜耶县,在弟弟及其他道友的支持下,於森林中成立禅坐中心,即今「解脱自在园」( Suan Mokkh)的前身。
●誓为「佛使」
不久,泰国民主革命成功,推翻君主集权制度,实施民主立宪,他一方面有感於泰国佛教泥古不化,部分僧侣钻营名利不事修行,一方面接受现代思潮,强调思辨理性,他曾评论说:「我们要把这次革命事件,当成转向新时代的前兆,我们必须尽一切力量纠正和改进各种事情。」於是在佛前自誓:「我誓以今生此身献给佛陀。我是佛陀的侍者,佛陀是我的主人。因此,我更名为『佛使』( Buddhadasa )。」
一九三二年至一九三五年,他独自在森林中精进禅修,一九三五年才有其他僧人前来共住,一九四三年,解脱自在园移至现址。其弟法使居士於猜耶县成立「法施社」(Dhammadana Group),开始发行杂志,并开办图书馆和印刷厂。
解脱自在园成立的初期,住在附近的居民并不了解尊者,小孩们更以为他有精神病而独自看管一座无人的寺院。另外,也有许多人怀疑解脱自在园创立的目的,甚至毁谤尊者正以宗教为幌子,暗中进行谋利的事,这样的误解大约持续了十年之久。後来,透过尊者不断地努力,他所提倡的改革运动,逐渐受到全国性的肯定,保守派僧侣虽有人仍视其为异端,但他终能影响年轻的一代用心反省,引导泰国僧侣致力於智慧的开发。
●大自然的智慧
尊者自一九三二年成立解脱自在园开始,至一九九三年圆寂为止,大半生都在森林中度过,他认为修法必须选择自然的环境,因为森林是心灵全新感受的泉源。例如与一只公水獭不期而遇,他依照佛陀的教诲思惟,使自己不致在惊吓中逃走或退缩,而能继续保持冷静;在寂静的深夜里独处,更使他一再观察恐惧如何生起,终於能克服恐惧的幻觉,内心生起智慧而能不忧不惧;於空旷的地方独自结跏趺坐,即使只有一件衣服的保护,他也能集中精神自我训练。他坚信这种培养定和慧的方法,是在人烟稠密的地方无法做到的,只要随时保持清明的心智,不论阅藏或修行都能事半功倍。
於大自然中,他观察到万事万物本来如是,一切都只是缘起,包括生、老、病、死也是大自然中的一部分,只是「自然」,只是「法」,他最常讲的一句话是:「如是!如是!」晚年生病时,他对来为他治病的医生说:「自然本身就会治疗它自己,『法』会使它的病痊愈,医生的角色是当病人体力不支时,帮忙维持体力,而其他就得托付自然了,如此我们将对自己所遭受到的一切感到满足,而不再多求。」也对要送他就医的弟子说:「佛弟子不该背着色身逃离死亡。」他以身教教导弟子要保持正念,准备死亡。他对自然的体悟,充分表现在对自己生命的态度上。
●关怀人类生命的安顿
尊者终其一生殚精竭虑要建立和诠释原始佛教的纯正要义。他精研巴利三藏(尤其是经藏),再根据教法修行,然後把所证得的灭苦方法开示给众生,他的目标是要为目前及未来的研究与修行,制订一套完整的叁考体系。他的方法,总是那麽合乎科学、直截了当、实际可行。
虽然他只受过十年的正式教育和初级的巴利文教育,却荣获泰国各大学颁赠六个荣誉博士学位。他的着作和演讲纪录,摆满了泰国国立图书馆的一个房间,影响着所有认真修行的泰国佛教徒。
泰国社会中的进步派,尤其是年轻人,深深受到他的教法和大公无私的典范所启发。自从一九六0年代以来,教育、社会福利和农村发展等各界的推动者和思想家,都在接受着他的教法和开示。就如在一九六六年,泰国政府滥用权力,实行专制,甚至派兵镇压游行示威的大学生,尊者见到这种情况,认为在位者沉溺於追逐名利、权力,社会上伦理道德意识模糊,这些问题的根源都在於教育界只教导追求物质欲望,而忽略心灵的提升,於是每周於电台广播弘法,演讲「断尾狗的教育」,以断了尾巴的狗走路就会不平衡为比喻,强调教育的重要与影响性,唤醒大众重新思考教育的问题,以求根本解决之道。
尊者一生坚持着三个心愿:
一、教导人类破除自私;
二、希望每个宗教都能互相了解;
三、希望每个宗教徒都能进入其信仰的核心。
自从成立解脱自在园以来,他研究了佛教的一切法门,并涉猎其他宗教,这种兴趣着重在实务上的体验,而非学术上的研究。他从不站在佛教的立场抨击别的宗教,反而强调各个宗教的信仰者要思惟该宗教的精髓,将该宗教的真正精神活出来。因为他认为每个宗教的产生都是要解决人类的痛苦,若人能进入该宗教的核心,人自然就能解决他自己的痛苦。另外,他也认为世界上有些战争是由宗教引起的,根源在各宗教间彼此并不了解。所以他有意整合一切具有宗教情操的人们,共同奋斗摧毁私心,以挽救全人类。这种开阔的胸襟,为他嬴得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和学生的敬仰,包括基督教、回教、印度教和锡克教等各教教徒。
●仍在进行的计划
一九九三年五月二十五日,尊者因脑溢血而昏迷,身体情况由此转坏,於七月八日圆寂,九月二十九日荼毗,享年八十七岁。临终前他留下遗书:「我要依循圣戒来处理我的身体。」在他生病之前,最常开示的主题就是「涅 」,他宣说涅 是贪、 、痴的止息,也是人人所应追求的最高境界,他如此解释涅 :不再有「我」、「我所有」的执着,不增不减,心寂静安乐。
他生前倾全力推动的最後一个计画是 建立「国际佛法修习中心」,目前工作目标有三项:
一、开授课程,让外国和泰国的朋友认识佛法中所解释的自然真理,引导他们修行佛
法。
二、召集泰国(将来推广到全世界)各宗教代表会议,促进彼此的了解,共同推动世
界和平。
三、邀请世界各地佛教徒集会讨论,拟出「佛教的中心要旨」。尊者的身体已随自然法则离开这个世间,但是他的智慧将永远引导着有心学佛的人迈向解脱的道路。(本文根据《解脱自在园六十年纪念专辑》、《解脱自在园的最初十年》二书,及郑振煌译《何来宗教》的〈作者简介〉整理而成)佛使比丘弘法、着作年表
佛历 西元 年龄 弘法、着作纪要---- ---- ---- ------------------------------------------------------------2449 1906 ◎5月27日生於泰国素叻他尼府(Surat Thani Province)猜耶县
(Chaiya)本里安镇(Pumriang)。
2469 1926 20 ◎7月29日出家,法号因陀般佑(Indapanyo),意思是「大智慧」
(Great Wisdom)。
2472 1929 23 ◎於帕拉巴隆玛 图寺担任佛学院老师。
2473 1930 24 ◎写〈布施的功德〉,以回应现代人对布施价值的怀疑。
◎发表〈凡夫层次的佛教〉,直接表示道、果、涅 於此世、现在、
眼前就可证得。
◎年底考上巴利文第三级,取得「大比丘」(Phra Maha)的资格。
2475 1932 26 ◎弟弟育哥於七月成立「法施社」(Dhammadana Group)。
◎着《跟随阿罗汉的足迹》。
◎更名为「佛使」(Buddhadasa)。
2476 1933 27 ◎法施社开始出版《佛教》(Buddhasasana)杂志季刊。
◎开始写批评佛教僧伽的论文,同时发表〈为何不跟随若卡那比丘
(Phra Lrokaknad)〉。
2477 1934 28 ◎着《修行的方法》。
◎将巴利文的《世尊传》、《佛说四念住经》译成泰文。
◎演讲「提倡修行佛法」、「佛教的根本思想」。
2478 1935 29 ◎据巴利文藏经编译《佛说四圣谛》。
◎到泰国南部边界弘法,着《泰国南部的佛教》。
2479 1936 30 ◎从《Sumankarkkvirasini》经中翻译诗歌《猪妖(魔)》,以影射并
强烈批评当时的某些僧众。
◎着《教理的价值》。
◎着《Sanghanyanadeanhuadhat》以呼 僧伽将巴利文翻译成泰文,
并对史上三藏的结集加以批评。
◎《世尊传》出版。
2480 1937 31 ◎佛教大学(Maha Moongkuta University)宣布以尊者所编的《世
尊传》作为佛教教育的教科书。
◎从英文翻译一部有关「戒杀生」的北传经典《Rangkawatansuta》。
2481 1938 32 ◎编撰《佛陀的德望》。
◎写〈佛说「无我」〉论文。
2482 1939 33 ◎法施社成立分会及图书馆。
◎写〈回答牧师〉,纠正执有一「主体」的错误观念。
2483 1940 34 ◎欧洲发生战争,发表文章反对战争。
◎於曼谷佛法学会(後改名为「泰国佛教总会」)演讲「进入佛道的
方法」。
2484 1941 35 ◎译〈佛陀责备弟子〉。
2485 1942 36 ◎《佛教》杂志开始收集刊登有关大乘佛教的文章。
◎於佛教总会演讲「指引我们证果的寂静境地」。
2486 1943 37 ◎於副僧王荼毗日应邀演讲「涅 的几种奇妙特性」。
◎着《解脱自在园的最初十年》。
2487 1944 38 ◎应泰国全国僧伽会之请担任素叻他尼府的弘法主任。
2489 1946 40 ◎於佛教总会演讲「佛法与和平」。
◎於中泰佛教会演讲「必须知道的佛教各派思想」。
2490 1947 41 ◎於佛教总会开示「佛法与民族的精神意志」。
◎在曼谷竹拉隆宫大学(Chulalongkorn University)演讲「佛教
如何在现代的社会给予我们帮助」。
◎翻译《六祖坛经》。
2491 1948 42 ◎到沙梅(Samui)、盘根(Pangngan)岛,作环岛巡回弘法。
◎於佛教总会演讲「障碍佛道的重重高山」。
2492 1949 43 ◎被选为泰国南部十四府弘法组织主席。
2493 1950 44 ◎於清迈着《邦冬海湾之考古》。
◎受聘为国家博物馆素叻他尼府分馆馆长。
◎写〈佛教心理学艺术观〉。
◎於泰国南部巡回演讲。
◎代表泰国佛教出席缅甸的上座部第六结集,并发表〈上座部佛教的
几种奇妙特性〉。
2494 1951 45 ◎对司法部行政人员,演讲「Dhukapanuy anakatar」。
2495 1952 46 ◎编《解脱自在园的二十年》。
◎结夏期间,每天为僧众开示佛法。
2496 1953 47 ◎於僧伽医院开示「宗教是世间的疗养院」。
◎解脱自在园开始使用幻灯片做为弘法工具。
2497 1954 48 ◎第一次印刷巴利文和泰文对照的课诵本。
◎写〈人类知恩报恩,世间就能生存〉,以说明佛教宇宙观。
2498 1955 49 ◎於全国教师会议上演讲「佛教理想中的老师」。
2499 1956 50 ◎在法律工作者学会开示「佛教的核心」,编入《佛教的原则》中,
後书名改为《司法者的道德》。
◎出版《跟随阿罗汉的足迹》。
2500 1957 51 ◎於僧伽医院演讲「佛法是世间的疗药」。
◎於庆祝佛教满二十五世纪典礼演讲「除灭恶法的道路」。
◎於清迈佛学会开示「正确的学佛方向」、「学佛基础」。
2501 1958 52 ◎在曼谷成立分院「悟松院」。
2502 1959 53 ◎屯雾区厅广播电台分段播放尊者对司法人员的演讲「佛教的原则」。
◎《佛说四圣谛》出版。
◎结夏期间,讲解「安般念」(数息观)。
2503 1960 54 ◎於竹拉隆宫大学演讲「每个人应知道的佛教本质」。
2504 1961 55 ◎结夏期间,为僧众讲解「我、我所有」。
◎叁与竹拉隆宫大学的「大学内的佛学」讨论会,同时向大学生作七
次开示。
2505 1962 56 ◎建造「心灵乐园」(Spiritual theatre)、雕塑工厂,以雕画「
世尊传」,十年後始成。
2506 1963 57 ◎第一次和Momrajehawong Derklidpramoeh先生讨论「工作就是修
行」。
2507 1964 58 ◎第二次与Momrajehawong Derklidpramoeh先生讨论「以空心来工作
」。
2508 1965 59 ◎到佛教总会演讲「我们对佛教还存有的错误观念」。
◎於教师协会会员大会上演讲「促进青年的道德」。
2509 1966 60 ◎於清迈举行的世界佛教大会演讲「我们忽略最重要的事」。
◎於泰国佛青总会第十届全国佛青大会,演讲「鬼嘲笑人类」。
2510 1967 61 ◎於第一届国际传教师训练营,训练传教师。
◎於清迈基督大学演讲「基督教与佛教」。
◎於帕拉巴隆玛 图寺开示「法」。
◎自本年度始至佛历二五一四年的每个结夏期间,为比丘、沙弭们讲
解《别解脱经》。
2512 1969 63 ◎为於解脱自在园短期出家的大学生开示「至高无上的法」。
◎结夏期间开示「论空」。
◎为法律系学生开示「人类所需要的一切是法」。
2513 1970 64 ◎为於解脱自在园短期出家的大学生开示「居士之道」。
2514 1971 65 ◎开始於每个星期六弘法。
◎着《十二因缘》。
2515 1972 66 ◎於曼谷希拉利医院演讲「菩提树的心木」。
◎於解脱自在园演讲「以基督圣经宣扬佛教」。
2516 1973 67 ◎为来访的曼谷马喜多大学(Mahidol University)医学系教授开示
「大学与心灵世界的认识」。
◎写〈追思觉音尊长(Somdej Buddhakosarjhan)〉。
◎於解脱自在园演讲「民主典范,社会主义」。
2517 1974 68 ◎为於解脱自在园短期出家的大学生开示「大地的法」。
◎演讲「佛教原则中的社会主义」。
2518 1975 69 ◎为於解脱自在园短期出家的大学生开示「实用的解脱法」。
◎演讲「佛陀理想中的社会主义」。
◎开示「能救世的社会主义」。
2521 1978 72 ◎开始每个月一次到国家电台弘法。
2522 1979 73 ◎演讲「圣经的核心」。
◎自本年起,於十二年内获各大学颁发佛学、语文学、教育学、哲学
、教育发展学等六个荣誉博士学位。
2525 1982 76 ◎出版《解脱自在园五十周年纪念特刊》。
2527 1984 78 ◎出版完整的《佛说四圣谛》。
2536 1993 87 ◎7月8日圆寂,9月29日荼毗。
------------------------------------------------------------------------------关於本电子佛书】------------------------------------------------------------------------------一、◎香光书乡◎
欢迎您来到香光书乡,和我们一起分享学佛的喜悦!
【法音丛书】是一套探寻佛陀智慧的丛书,是由泰国高僧佛使尊者的系列着作集成,也是香光书乡编译组引介南传佛教思想的开始。系列各书已出版的有《一问一智慧》、《解脱自在园十年》。
《一问一智慧》由四十五个问答集成,佛使尊者一一设问,再带着我们一一叩敲佛陀的智慧之门。作者平实地向各个层面撒出疑网,而以根本法义 「空」为纲领,提挈佛陀教导的内涵,更引据巴利藏经,令读者直接领纳佛陀亲切的教导。全书以简洁的字句呈现丰富的内涵,引导我们奠定基础的知见,进一步跨入佛法的堂奥。
如果您想拥有这本书,来函请附回邮二○元,寄:嘉义县竹崎乡内埔村溪州四十九之一号/香光寺,或迳向各流通处索取。本书仅供结缘流通,欢迎随喜助印或附印。
------------------------------------------------------------------------------
版权页------------------------------------------------------------------------------法音丛书 一问一智慧
着者 佛使比丘(Buddhadasa Bhikkhu)译者 香光书乡编译组发行人 释见豪(叶昭香)出版者 财团法人安慧学苑文教基金会
附设香光书乡出版社地址 嘉义市文化路820号电话 (05)2325165邮政划拨 30334143 安慧学苑文教基金会流通处 香光寺
嘉义县竹崎乡内埔村溪州49-1号 (05)2541267.2542134
紫竹林精舍
高雄县凤山市汉庆街60号 (07)7133891-3 (三线)
安慧学苑文教基金会
嘉义市文化路820号 (05)2325165美术设计 唐亚阳承印者 台欣彩色制版有限公司中华民国八十三年一月初版行政院新闻局局版台业字第五五四七号【版权所有·请予尊重】
ISBN 957-99949-0-0
备注:因电脑内无巴利语之字母,故以下译文中所列巴利语皆以英文字母输入,有意查考
巴利语原文的读者,请叁阅已出版的书。
----------------------------------------------------------------------------------------------------------------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