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南传>>正文内容

由愤怒到慈悲之路

       

发布时间:2013年03月13日
来源: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由愤怒到慈悲之路

 

  由愤怒到慈悲之路

  ◎Ven. U Silananda

  2001年10月20日禅修开示

  ◎雷叔云纪录翻译

  诸行无常,五蕴剎那生灭,愤怒的时候,先前的五蕴早就不存在了,还生气什么?

  由愤怒说起

  九一一之后,许多人都感染了愤怒的情绪。愤怒、仇恨、闹别扭、使性子、暴力相向,都是烦恼的现形,必带来痛苦的果报,或是心感受到痛苦、或是损害身体健康、或是未来世投生恶趣。

  愤怒的过患

  欲避免愤怒,必先见到愤怒的过患。首先,我们的心被污染了,正如我们拿烧得通红的煤炭掷向他人,先烧到的是我们自己;拿秽物掷向他人,先臭得满身的是我们自己。《法句经》说:「仇恨绝不因仇恨而止息,只有慈悲才能使其止息,自古皆然。许多人不知,在诤执中我们毁灭,解悟于此,诤执还归平静。以怨报怨,比对方还不如,不以怨报怨,赢得难赢之战。」 愤怒的止息

  沙场英雄可以赢得千百场战争,却可能赢不过自己。如何赢过自己?第一步,知道愤怒的生起,专注地注视它,由于诸行无常,五蕴剎那生灭,愤怒的时候,先前的五蕴早就不存在了,还生气什么?这样便可将愤怒的情绪灭去。《法句经》也说:「愤怒状态既只短暂持续,刚才造作的五蕴早已息灭,你还生气什么?你也许能使对方痛苦,也许不能,倒先使自己陷在仇恨中痛苦。」

  修习慈悲观

  进一步,修习慈悲观,由自己和周围的人练习起,再扩大至法界所有众生,即是四无量心,修习四无量心,仇恨不会到来。基本上有两种观想方式,第一种是以人际关系一步步展开:

  愿自己,健康、快乐、又安详 愿老师,健康、快乐、又安详 愿父母,健康、快乐、又安详 愿家人,健康、快乐、又安详 愿亲戚,健康、快乐、又安详 愿朋友,健康、快乐、又安详 愿无恩无怨的人,健康、快乐、又安详 愿不友善的人,健康、快乐、又安详 愿所有禅修同修,健康、快乐、又安详 愿所有众生,健康、快乐、又安详

  第二种是以地理距离的远近一步步展开:

  愿自己,健康、快乐、又安详 愿这屋中所有的人,健康、快乐、又安详 愿这地方所有的人,健康、快乐、又安详 愿这邻近区域所有的人,健康、快乐、又安详 愿这城市所有的人,健康、快乐、又安详 愿这郡县所有的人,健康、快乐、又安详 愿这州所有的人,健康、快乐、又安详 愿这世界所有的人,健康、快乐、又安详 愿这宇宙所有的人,健康、快乐、又安详 愿所有众生,健康、快乐、又安详

  此法亦可以东南西北上下前后的次第展开。最后再观想以下结语:

  愿受苦的人免于痛苦 愿恐惧的人免于恐惧 愿悲愁的人不再悲愁 所有众生同得解脱

  无论走着躺着,各种姿势均可修习慈悲观,尤其在开车时,以慈悲「射击」路上众生。这是止的修习,成就了可获禅定,为四无量定,使我们感受禅悦,而且仇恨的心绪不会生起,根据〈清净道论〉,修习慈悲观有十一种利益:

  1. 卧安 2. 觉安 3. 不见恶梦 4. 人爱 5. 非人爱 6. 天护 7. 不毒、不兵、水不丧、火不丧 8. 心念易于集中 9. 面容安详 10. 临终心念分明 11. 即使不得究竟解脱,亦得往生善趣

  修习内观

  彻底灭除烦恼的方法,禅定的力量是不能与内观相提并论的,故必须更进一步修观──看清事物真实本质。四无量心可单独修习,亦可于内观禅之前,利用五分钟到一小时练习,此为对治愤怒的良方,使我们心念平静,创造一个良好的内观修习环境。看到无常生灭,便不会执着,为除去执着,我们必须注视它、看清楚它。我们往往经由阅读、思考或谈论,以为知道了,以为看到了,其实不是真正知道,真正知道只有从观察当下所缘而来,对过去和未来可以「沉思」、「冥想」,可「观察」的只有当下,观察到无常生灭,便知执着是没有用的,就像渔夫将渔网打捞上来,只看到一小部分时以为是鱼,及至看到颈上三条纹路,便知是毒蛇,因为看到,所以赶快放下。一切法的共同性质是无常、苦、无我,也可以说是缘起的,没有实在性的,自有其运作的法则,欲加以控制,总是徒然。必须由亲验、现观,才能看到这三种通性。

  「戒」让我们放弃杂染的身口意行,「定」让我们暂时压制烦恼,正觉则一定是内观的结果,经由观法的种种次第,可达正觉,使烦恼永不复起。运动使身体健康,内观使心智敏锐,防止烦恼再起,必须练习四念处,经上说一生都要修习,直至身坏命终,修习时质量重于时间,但在一段时间里闭关,九天乃至一个月,密集练习,毫无干扰,累积势能,对身心都有绝佳帮助。* Ven. U Silananda 为Dhammananda Vihara, Half moon Bay住持,缅甸宗教大学校长,早年被马哈希师父选为西来欧美传播佛法的老师,足迹遍布世界,教授佛法心理学与内观,席不暇暖,有《Four Foundations of Mindfulness》等英文与缅文著作多种,驻锡湾区时,经常在Tathagata Meditation Center主持禅修,深受学子爱戴。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上一篇:智慧禅
下一篇:阿姜帖:正道修行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