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界法师:楞严经十卷(十)
净界法师:楞严经十卷(十)
癸二、悟本俱非
当我们觉悟的时候,我们知道头部是本来俱足的,它本来没有失掉的。
若悟本头,识知狂走,因缘自然,俱为戏论。
总结:当我们能够真实的觉悟,头自始自终都没有失掉,所谓的「知真本有」。我们的真如本性,不管是怎麽样的打妄想,心性是永远没有失掉的。第二个「识知狂走」,我们又能够了解到一念的痴狂之心而产生了狂走,而这个痴狂之心是虚妄不实的,「达妄本空」。所以你能够「达妄本空」,又能够「知真本有」,你就知道心外求法的因缘,心外求法的自然,通通是戏论。但是心内的因缘,跟心内的自然,是真实的道理。
这个地方等于是把「达妄本空,知真本有」…「知真本有」就有一点自然的味道,因为真实本性是自然而有,你怎麽弄它都不会失掉,你造什麽杀盗婬妄,你还是可以成佛。「达妄本空」就是有点因缘,它缘生缘灭没有实体。
所以你要知道我们这一念心,是理具、事造,两重三千,同居一念心性,从一念心性出发,称性起修,全修在性,你说因缘,说自然,通通对;你要心外求法,说因缘,说自然,通通不对。它的关键点在于你是向外攀缘,还是你是迴光返照,关键在这个地方。
我们讲说开悟的《愣严》,成佛的《法华》,其实它整个开悟的过程在前面三卷半。这个很多重要关键,诸位都要好好的体会,因为这对你未来的修行,乃至于在临命终的时候,在临命终的时候,你所有的境界都现前,你怎麽观照,就影响到你是不是生起正念。
我讲实在话,你跟妄想抗拒,你不是它的对手。蕅益大师讲:你跟它对立,你绝对不是它的对手,你要有善巧方法。
你说:你无始劫来薰习很多的烦恼,很多的妄想。你临命终的时候,你能够不随它转,那你一定要有观照力。你说:你用佛号去压它。我保证你不是它的对手,你只有事修,你很难达到临终正念,因为它的势力太强,它无始劫薰习而成,你念佛只有今生栽培。
所以你只有事修没有理观,你很吃亏的,你面对无明妄想,你很吃亏的,你不是它的对手。但是你有理观的时候就不一样了,身为一个没有根缘的妄想,你要掌握它的原则,你很快把它照破。这就是我们为什麽要修习观照力的一个主要因素。
淨业学园 57讲次 讲义116面
辛二、合法结显
我们有很多人都会讲到一件事,说是一切的宗教其实都是劝人家为善的,所以是没什麽差别的。但事实上,我们一个佛弟子,当然我们会不断的去修学善业,来积集我们的资粮,比方说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我们在修学这个善业的时候,从表面上来看,我们的确跟基督教、天主教,看起来是没什麽太大的差别。但是从心态上来说是完全不一样的心态,因为我们在修学善业的时候,我们内心会有一种智慧的观照。所以我们在讲外道他在修学善业,事实上他只有安乐道,没有解脱道,他能够从善业当中成就安乐的果报,但是他在修善的过程当中,不能够去破坏我们的烦恼障、业障、报障,没有这种破障的力量。但是佛弟子在修学善业的时候,一方面能够成就安乐,另一方面能够成就解脱。所以这智慧的理观,在整个佛法的修学当中,就扮演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在解脱道,它可以说是一个主导者。所以我们在研究一部经典,一定要掌握它的中心思想,这部经应该生起如何的观照。从本经来说,它观照的方法,主要的就是有四个字:「内外真妄」的观照。
我想我们研究本经,一路走来你会发觉,佛陀在讲到整个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这一切因缘所生法的时候,他是习惯性把它分成“内跟外”的差别,分成“真跟妄”的差别,这个很清楚。所以我们刚开始要把这生命的相貌,分成外在相貌跟内在的体性。外在的相貌基本上是虚妄的,内在的体性是真实的。虚妄跟真实是怎麽判断呢?虚妄的东西是变化的,你看到这个东西,看起来非常庄严,明天就产生变化。所以凡是会变化的东西都是属于变化的,你看空中的浮云,它一下子变成一个兔子,一下子变成一隻老鹰,这个都是虚妄相;但是真实的东西它是不能变化的,它不能有生灭相。所以我们在观的时候,这所谓的「内外真妄」是二个次第,刚开始我们要把这外在的环境,观察它是虚妄的,而我们这一念明了的心是真实的。远离对外境的执取,因为它是变化的,变化的东西你不能安住的,你一安住的话你很痛苦,因为它是变化的,它是不安稳性的,所以我们在平常的时候经常观察,儘量不要去攀缘外在的相貌,因为你掌握不了它,你控制不了它的。
我们远离外境以后,我们开始进入到内心世界了,我们开始把心带回家了,但是我们面对内心的时候,我们发觉我们内心,外在的妄想又是虚妄的,而内在的真如才是真实。所以内心也有外在跟内在的差别,所以你进一步也是要远离你内在的妄想,而最后找到你真实不生不灭的本性。所以它是远离外境,远离内在的妄想,最后回归我们最初的本来面目,而这个就是整个十方诸佛菩萨,整个修学的一个真正的安住的处所。所以为什麽本经它有资格讲,它能够成就《修证了义》,它能够成就《诸菩萨万行首愣严》,就是它真实在清淨的本性安住下来。
这个地方从,安住本性,而破除一切的障碍,这个是整个本经的中心思想,就是你一定要先找到,你的“不生灭心”为本修因,你要找到你生命最初的根源是什麽? 这是本经一个非常重要的修学思想。
辛二、合法结显
“合法”把前面演若达多的譬喻,来合以下之法;“结显”结显现前这一念心性跟无明妄想这二种,都是非因缘非自然,作一个总结。把因缘跟自然这二种道理…前面讲的很多,这个地方作一个总结。
(分二:壬一、直结法。壬二、重简非。壬三、正指是)
壬一、直结法 直接作结示,结示它的法要
是故我言三缘断故,即菩提心
到底是一个什麽样道理的缘故呢?我们前面讲到非因缘非自然的时候,就得到一个结论。说:我们这一念心是有真跟妄二种差别,真妄当中的理解就是,我们要真实的相信「达妄本空,知真本有」,也就是因为「达妄本空,知真本有」的缘故,所以佛陀才说:三缘断故,当下就是菩提心。
这一段经文蕅益大师说是比较略,事实上它的原文应该是包括了,前面所说的「汝但不随分别,世间、业果、众生三种相续。三缘断故,三因不生。则汝心中,演若达多,狂心自歇,歇即菩提」。
这个地方的意思就是说:我们重点在「不随妄转,不随分别」。
230我们大乘佛法的修学,其实是有二个不同的法门:比方说,比较渐教的次第法门,渐教法门在修学的过程当中,他是先从事修开始,他会告诉你先持戒、然后修定、然后再修慧,先从信仰。我为什麽持戒呢?因为我害怕当来痛苦的果报。从一种相信造业,造善能够构成就安乐的果报,造恶能够成就痛苦的果报,依止这样的信仰,我们开始修戒定慧。但是这样子对烦恼本身是一种压抑的作用,这个是「渐教法门」,他先从事修下手。
「圆顿法门」他的思想不是这样,他先从智慧,也就是我们这个地方所说的,先知道「达妄本空,知真本有」;妄想是本来没有的,真如是本来俱足的,从这一念的「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你真实的能够觉悟到这样一个离念的心体,然后产生一种观照的智慧,开始修禅定,开始修智慧。也就是我们本经所说的:先从“不迷”、然后再“不取”、再“不动”,由理观而带动事修。
所以我们看其实这个地方,已经道出的本经修学的纲要,就是先从不随分别,然后才三缘断故,最后三因不生,最后狂心自歇,歇即菩提。它整个下手处,是先有智慧的观照,然后再慢慢的透过念佛持咒来安定你的心,最后再修四根本重戒调伏你身口的过失。它的次第是先不迷、不随妄转、然后再不取、再不动,这个是佛陀在整个前面的经文作一个总结,它的一个修学次的总结。
壬二、重简非 重新来简别,对因缘、自然一种错误的认知
简非因缘 菩提心生,生灭心灭,此但生灭;灭生俱尽,无功用道。
假设我们对整个修学,我们对内心的世界是这样理解的,当我的圣道相应的菩提心生起的时候,这时候凡夫有漏的生灭心,才开始消灭,菩提心把我有漏的生灭心给破坏了。你如果做如是理解,那又落入了一种对立的生灭之法,那这个就不是本经的修学意思,那是渐教的法门。那麽我们应该怎麽去了解真正的“中道了义”无戏论法呢?「灭生俱尽,无功用道」。
「灭生俱尽」也就是说,你要知道所谓的“灭”、所谓的“生”都是不可得。说:菩提心生起,妄想心灭掉,其实这个都不可得。其实菩提心是众生本俱的,哪有什麽生起呢?无明妄想是本来空的,哪裡有所谓的灭呢?你能够知道,法本不生,今则不灭,一念心中妄想本来就没有,而菩提心本来就是我们俱足的,而这样子来任运的随顺正念真如,这才是真实大乘的「无功用道」。
这个地方是说出我们对真妄的一个理解,这地方就简别这种因缘的对立。说是用清淨的菩提心,来破坏杂染的生灭心,这是不对的。
简非自然
法 说 若有自然,如是则明自然心生,生灭心灭,此亦生灭。
假若有(这个“有”是作也);假设你作自然之想,很清楚的、很分明的,实际上有一个自然的菩提心的心体生起,而且也分明的知道有一个个真实的生灭心消灭,这样子也是落入对立之法。
譬 喻 无生灭者,名为自然,犹如世间诸相杂和成一体者,名和合性,非和合者,称本然性。
所谓真正的不生不灭,叫做什麽呢?名为自然,它必须是任运的随顺真如,而内心平等,没有任何对立,这样才是真实的自然。这以下讲出一个譬喻说:如果你一定是说以无生灭为自然,以有生灭为因缘而形成对立的话,这就好像世间上诸多的万相,这当中有些是互相掺杂而合成一体的。比方说,有的药丸是由很多很多的药物而组合而成的。你说这个是和合性,这和合性比喻因缘。非和合者,有的物体是单一构成的,比方说地水火风,它各有各的个体。非和合是比喻本然性(自然性)。你这样子讲又落入了一种,所谓和合性跟本然性的对立。
这个地方佛陀花了很多很多的时间,对一个初心菩萨建立一个「达妄本空,知真本有」的信心。就是你在刚开始修学的时候,你要深信:「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也就是说,你深信你现在在打妄想的这一念心,其实它的本质就是真如,它只就是一念的迷,而产生很多假相,假设那一念迷情被你破坏了,那麽它又恢复它原本真实的功德。这就是说明“真妄不二”的道理,而我们初学者对这个要生起真实的理解,不是离开了妄想,而另外有一个真心,不是这个意思,就是“即妄而显真”,这才是真实的「中道了义无戏论法」。
壬三、正指是 佛陀正是要指出对因缘自然的正确理解
本然非然,和合非合;合然俱离,离合俱非,此句方名无戏论法。
这一段等于是把前面佛陀讲了很多很多的,因缘跟自然的观念作一个总结。
「本然非然」这一段是一个单遮,单方面的遮止。“本然”指的是自然。也就是说你说它是自然,其实它也不是真正的自然,因为你要经过修证它才能够显现。众生虽然佛性本俱,但是要假借修证才能够开显,「修德有功,性德方显」。所以你说它是真正的自然,是不对的!这个地方遮止自然。
「和合非和」这个地方遮止因缘。你说它是真正的因缘,其实它也不是真正的因缘,因为它的功德是它本来俱足的,你只是把妄想消灭了,让它恢复它的本来面目,也没有从外而得,所以你也不能够说是因缘。
「合然俱离」这个指双遮。“合”指的是因缘,“然”是自然。也就是说你对心性的了解,只有离开了对和合对因缘的执取,才能够真实的显现出来。这双遮因缘跟自然。
「离合俱非」这一段是双遮双照。“离”是离开因缘自然的执取;“合”合者即也,当下即是因缘,即是自然。所以你必须要「非离非即」,一方面离开因缘自然的执取,一方面在修学的过程当中,又不妨假借因缘自然的方便,来开显真如本性。远离它的执取叫“双遮”,但是又假借因缘自然的方便来开显,是“双照”。透过双遮双照,这才是真正的大乘的中道了义,无戏论法。这才是我们对我们现前一念心性最完整的了解。
佛陀对于我们这一念心到底是什麽相貌,花了很多时间,因缘、自然,有时候讲不是因缘,不是自然,有时候讲其实它也是因缘,也是自然。
231我们这样子讲好了,如果你心外求法,那什麽都不是,你离开了你这一念清淨的本性之外,去追求因缘,也错!追求自然,也错!什麽都错!那真的是开口便错,动念即乖。如果你把心带回家以后,这个时候你说它是因缘也对,你说它是自然也对!
比方说:唐朝有一个叫怀让禅师,他去参学六祖大师,六祖大师看到他二话不说,就直接考他对内心世界的了解。他说:你从什麽地方来?
我们的五蕴身心世界,从什麽地方来? 怀让禅师说:说似一物即不中。
六祖大师继续问他:还有修证否? 怀让禅师回答:修证即不无,染污即不得。
六祖大师说:即使染污即不得,即是三世诸佛之所护念。
怀让禅师第一次答,我们这一念心性的时候,他说「说似一物即不中」,这一句话已经道出他中道了义的无戏论法。“「离缘真如」”当你回归本性的时候,是离言说相的,你不能讲话的。但是离言说相,到底有没有错认消息,也没人知道。
所以「中道了义无戏论法」真实体性的安住,是没有言说相的,是惟证方知的。
所以智者大师继续问,他说:那有没有可以修证的过程呢?
他说:修证即不无。
「修证即不无」就是讲因缘,的确是可以修证,你看我们刚开始烦恼很重,当烦恼现前的时候,我们常常说,烦恼最怕你迴光返照。因为它没有根,烦恼只是一个虚妄的假相,那你只要问它一句话说:你从什麽地方来?它就完了!因为你「觅之了不可得」。
所以我们经过一次一次的观照,欸!烦恼真的澹薄了,正念加强,那就是修证。心念透过你的观照,你发觉你的心态每天在改变,思想观念在改变,那这个就是因缘。你的昨天的你跟今天的你不一样,你看到一件事情你产生想法,你昨天的想法跟今天的想法不一样,那真的是「修证即不无」,的确是有它的功德相。但是「染污即不得」,回归到那一念本体的时候,你不管怎麽修证,那清淨的本性是完全没有改变。
你要能够回归到一念心性,你说它是因缘,有它断恶修善的功德,也对!你说它自然,其实不管你断恶修善,还是你本具功德的开显,只要你法法消归自性都对。因缘跟自然,这个运用是很广。
日本有一个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他有一天去参访一个日本老禅师。跪在老禅师面前说:请大师开示管理之道。他本身就是经营之神。禅师在开示的时候,他很少用讲话的,他就拿一个杯子给松下,说:你帮我把这杯子拿着。他就帮他倒茶,倒了以后就请他把这茶喝下去,喝了以后又到了一杯,又请他喝下,又到了第三杯,又请他喝下。这个松下也是悟性很高,他说:谢谢禅师,我知道怎麽管理了。
因为杯子本来是空的,“无为”,倒满了以后就是“有为”,那你喝下又变成无为。自然就是无所为,因缘是有所为。当我们去管一个人,到底是要主动积极有所为,还是要保持默然无所为?这个就是要平衡。
我相信做过执事、管理人都知道,我个人也带过人,很多事情你不能管,愈管愈糟糕,你只有默然!有些事情是不能处理的,越处理越糟糕,让时间让它过去就ok了。但是有些事情你不处理不行,不处理更糟糕。那就是要考虑到一个人的智慧,到底是要有所为,保持因缘的造作,还是保持一个自然的无为。
这个我们有一原则,是这样子。基本上来说,我们大乘佛法在修学的过程中,面对过程是要强调因缘,要主动积极。你看我们讲,凡事尽心尽力,但是面对结果,我们的态度是保持自然,成败交给业力。所以我们对过程的态度,跟面对结果的心态是不一样的,「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其实调伏其心就是因缘跟自然,一个空观,一个假观,这二种而已,没有第三种。
这个地方,其实佛陀已经把整个调心的方法道出来了。当然正式的修学是在下一科,但是这一科其实已经把这个轮廓,把它说出来了。通过双遮双照,来讲到中道的无戏论法。
这一段等于是把因缘跟自然的观念全部做一个总结,也可以说是把整个一大科「如来藏妙真如性圆三谛理」的整个思想,到这个地方告一段落。下面这一段…
庚二、诫劝 作一个告诫跟劝修 (分二:辛一、诫徒闻无功。辛二、劝真修有益)
辛一、诫徒闻无功
告诫阿难尊者只是多闻,而不修习内心的微密的观照,其实是不能够断惑证真转凡成圣的。劝勉他要注意这件事情。
徒闻无功 菩提涅槃,尚在遥远,非汝历劫辛勤修证。虽复忆持十方如来十二部经,清淨妙理如恆河沙,祇益戏论。
佛陀针对阿难尊者来说,他说:
你现在已经证得圆教初信,断除三界的见惑,但事实上以你的阶位,距离大乘的无上菩提跟整个涅槃,还是非常的遥远;“菩提”是约着智德,“涅槃”是约断德。所以你必须要经历多生多劫辛劳的修证,包括理观(空假中三观) ,也包括整个六度万行的事修,才可以完成的。
如果你一直停留在你过去的习气,只是习惯去忆念执持十方如来所宣说的整个十二部的大乘经典,这当中的义理像恆河沙这麽多,这样子只是增加一种名相的分别,增长心中的妄想,增长你的戏论而已,只是了解道理是不够的,一定要生起观照。
遇难不免 汝虽谈说因缘自然,决定明了,人间称汝多闻第一,以此积劫多闻薰习,不能免离摩登伽难。
这以下讲出他一个实际的例子,为什麽多闻无功呢?
阿难尊者他虽然能够谈说因缘自然的教法,非常的清楚明白,而人世间在整个众多的弟子当中,每一个人也公认,阿难尊者在众多弟子当中,是成就闻持陀罗尼。说是「佛法如大海,流入阿难心」,佛法整个名相整个道理,虽然广如大海,但是都一一的流入阿难的心中,从来不会忘失。他堪称多闻第一,但以如此这样多闻的习气,这种多生多劫的习气,来亲近善知识,来熏习佛法,还是没办法免于摩登伽女的咒语之难。
这可以看得出来,只是明白道理,内心却没有正念的力量来抗拒心中的烦恼。
仗咒方除 何须待我佛顶神咒,摩登伽心婬火顿歇,得阿那含,于我法中,成精进林,爱河乾枯,令汝解脱?
如果说你多闻可以调伏烦恼,那你就不必靠我的《愣严咒》来救拔你。
反过来就讲出另外的例子。
摩登伽女她本来多生多劫是婬女,所以她的婬慾心烦恼很重,但是他回来听闻佛陀讲到「达妄本空,知真本有」以后,她生起一念的迴光返照,她就经常问心中的烦恼,你从什麽地方来?这时烦恼被她这一问以后,因为它“觅心了不可得”,这时候烦恼的根源就被她破坏了,就证得小乘的三果阿那含,断了三界的见惑以及欲界的思惑,在我佛法中成就一种精进的功德,因为她没经过初果、二果,直接从凡夫证得三果,这种理观很强的。
证得三果成就精进的功德以后,她心中的贪爱之水就完全乾枯,也因为摩登伽这样的解脱,才使令阿难尊者解脱婬慾之难。
这一段等于是佛陀讲完了道理,准备开显实修之前…他到底是什麽涵义呢?就是讲到232多闻跟观照的差别。不过,蕅益大师说:多闻本来是入道的根本,但是停留在多闻,只是产生一念的讯息。我相信妄想是虚妄的,我也相信我们的真如本性是本来俱足的。
我讲实在话,你只有相信是不够的,要是相信够的话,基督教也是用相信的。你必须透过教法的学习,你真实的去观照,把多闻的知识转成内心的观照,才有真实的断惑证真的功德,只有信心是不够的!这一段,等于是佛陀已经为后面的实修来做佈局了。
辛二、劝真修有益 这个地方等于是结劝,只有透过真实的修学,才有真实解脱的利益。
无漏有功 是故阿难!汝虽历劫忆持如来秘密妙严,不如一日修无漏业,远离世间憎爱二苦。
既然多闻无功,那麽应该怎麽做才会有真实的功德呢?
佛陀说:阿难!你虽然多生多劫都能用内心来忆念、来执持如来所说的“秘密妙严”。
这个地方蕅益大师说:“秘密妙严”指的是大乘中道的妙理,也就是前面所说的「如来藏妙真如性圆三谛理」,也就是我们一念心中即空、即假、即中。当然你了解这个道理并没有白费,但是你应该从这个道理当中,生起一种修学无漏业,正式的修学圆顿止观,才能够真实的远离世间上,这种对外境产生的执取,而产生爱憎二种的痛苦。
“无漏业”蕅益大师就讲得很清楚,他说:所谓的“无漏业”其实就是前面所说的「汝但不随心中分别」。
233「不随分别」这一句话我们说一下:
刚开始修《愣严经》有些人会不太适应,因为在过去我们在修其它止观的时候,对烦恼是一种抗拒。你说你生起贪爱的烦恼,我用不淨观来抗拒你;你会执着常,我就用无常观来抗拒你。
我们刚开始在修学,烦恼是一种对抗的,就是逆向操作,你说它是黑的,我就用白的来抗拒你;你认为它这个色身是美妙的,我们就思惟它是污秽的来抗拒,这是非常重要,这是种对抗法。但是到《愣严经》的时候,它不是抗拒,是我不随你而转。《愣严经》它的思想就是这样,它是遇到烦恼的时候,它是迴光返照,「你从什麽地方来?」它只问它一句话就够了。
《愣严经》它在修无漏业、在抗拒烦恼的时候,这大家要了解一下。前面我们在修止观四念处,是跟烦恼正面冲突,在烦恼的作用当中,可以说跟它正面二个人,真妄交攻,正面冲突。本经它在修对治烦恼它不是,它是「迴光返照,不随妄转」,这个地方大家要了解,这二个差别。
这个地方等于是讚叹,只有真实的迴光返照,才能够远离世间的痛苦。所有的痛苦都是因为我们向外执取,向外执取以后就会产生一种攀缘心,满我们意的产生爱,不满意的产生瞋,而且这爱跟瞋就变来变去,有时候我们喜欢的东西变成瞋,我们不喜欢的东西变成爱,所以搞到自己很痛苦。我们必须要修无漏业迴光返照,回到我们的本性,这才是所谓的「解脱之道」。
淨业学园 58讲次 讲义117面
辛二、劝真修有益
前面一大科,佛陀讲到我们一念心性,非因缘非自然,即因缘即自然,所谓的即空即假即中的道理以后,佛陀讲到应该要真实的去观照,这个道理是让你观照的,不是只是了解而已,你要观照才有力量。
为什麽观照才会产生功德呢?这以下讲出一个譬喻…
举例显德 如摩登伽宿为婬女,由神咒力销其爱欲,法中今名性比丘尼,与罗睺母耶输陀罗,同悟宿因,知历世因,贪爱为苦。
为什麽要观照才有真实效果呢?这以下讲出它的例子
比方说,摩登伽女这个女众过去生是曾经做一个婬女,所以她本来多生多劫所熏习的烦恼的心是非常的粗重。回到精舍以后,佛陀以《愣严神咒》的力量,来消灭她的烦恼的现行。
蕅益大师说:咒力能够破除邪师,因为它有正气,而且她听闻佛法如理思惟以后,生起微密的迴光返照,而断除爱欲的种子。所以在整个佛法当中,已经成就一个“性”比丘尼;“性”就是法性相应,或者说是圣道相应的比丘尼。也就是说她整个戒体是一种“道共戒”,因为成就圣道而成就戒体,我们又称为破结使的比丘尼。她本身没有真正出家,她只是因为“道共戒”,所以叫「性比丘尼」,她能够入能僧宝之数,但是不是真实的出家众。跟佛陀的儿子罗睺罗的母亲耶输陀罗,她们都能够在法会当中,同样的迴光返照,而觉悟到过去生的生死因缘,所谓多生多劫的轮迴之因,都是一念的贪爱当作痛苦的根本,也就是一念的攀缘心,才造成这麽多痛苦,本来是无一物,何必去惹尘埃?就是一念的攀缘才有这些问题。
结示劝修 一念熏修无漏善故,或得出缠,或蒙授记,云何自欺,尚留观听?」
佛陀就劝勉阿难尊者说:如果你能够依止现前一念性的微密止观,来修学无漏善,就是我们前面说的正念真如,一种迴光返照不随分别,那你将来的功德就能够出离烦恼,甚至于能蒙佛授记,成就初地以上的功德。为什麽还自我欺矇,尚且停留在观听当中呢?
“观听”指的是六根门头当中,这种见闻嗅尝觉知,这种向外的攀缘。
本经很强调「一念熏修」,蕅益大师也强调,一念熏修的可贵,来自于它一种真能破妄。
234我们举一个实际例子来说明,什麽叫真能破妄,什麽叫迴光返照,一念熏修?比方说央掘摩罗尊者,他证得阿罗汉果以后,他老人家去外面托钵,托钵的时候,他到一个长者的家庭,长者很恭敬的把饭菜供养央掘摩罗尊者。但是这个长老就跟尊者说:我们家的媳妇今天生小孩,但是后来难产,这个小孩生不出来,现在非常危急,你可不可以告诉我一个安胎的法门,怎麽样把这个胎儿顺利生出来呢?
央掘摩罗尊者说:我从佛陀学佛以来,没有学到这个法门。这个情况很紧张,就用神通赶快跑回精舍,请问佛陀说:佛陀啊!有一个长者他媳妇生小孩难产,应该怎麽办?
佛陀说:你赶快回去告诉他,要他忆念:我从授戒以来,我都是护持不杀生戒的,叫他忆念这件事情。这时候央掘摩罗尊者就秉持佛陀的教法,就回去告诉他。这个女众正在危险的时候,他就忆念,他自从受戒以来,都是很认真的来护持不杀生戒。结果生起一念的悲心,小孩就顺利生出来。
我们心中本来是有很多黑暗没错的,烦恼会障碍我们的光明,罪业也会障碍我们的光明。但是黑暗最怕的是光明,灯光一亮的时候障碍就破掉。当然这个地方就是你要忆念,就是你的心要产生一种观照,随着那个东西去观照,你只要生起一种观照,它就会产生功德。
西藏的上师曾经讲过一句话说:即便我们放纵烦恼一千次,但是也敌不过一次的观照。说:我过去一直放纵它,又放纵它…放纵一千次,但是只要你有一次的迴光返照,你就可以消灭它。我跟烦恼打仗,我输你一千次都没关係,我只要一次成功,我就永远战胜它。为什麽?因为「达妄本空,知真本有」,因为烦恼是不真实的,它只就是一念迷情所显现一念的假相。所以一个人觉悟以后,你就永远不会颠倒。
所以佛陀一再强调「一念熏修」,虽然时间短暂,但是它是一种真实的力量,妄想在心中虽然缠缚了多生多劫,毕竟它是虚妄的。比方说,「千年暗室,一灯即明」,这个房间有一千年的黑暗,但是你只要一刹那的时间就可以让它光明。这个地方, 佛陀强调因为你的熏修是真实的,烦恼是虚妄的,所以就有出缠、授记种种的功德。这个地方是劝勉我们实际的去修学的功德。
乙二、示不生灭为本修因妙三观门
蕅益大师把《愣严经》正宗分成六大科,前一大科是「显如来藏妙真如性圆三谛理」,这个地方是讲到我们众生本俱,诸佛所证的一念心性,当下就是随缘不变,不变随缘的道理。也就是说前面这一科,把现前一念心性的真实相标出来,就说明了整个《首愣严王》三昧的一个所观境出来了,我们一个修学的目标,我们一个安住的处所“所观境”。这以下的以「不生灭心为本修因妙三观门」,就说明了一个能观的智慧,我们应该怎麽样,用什麽善巧方便来趋向我们的目标,趋向我们的所观境。前面一科是所观境,这一科是能观智。我们可以这样讲,前面是一个如如理,这个地方是一个如如智。
解释标题 示不生灭为本修因妙三观门
显示不生灭,这个“不生灭”就是指的众生本俱的一念心性,因为它能够远离对待,达妄本空,知真本有,所以叫不生灭。“本修因”就是当作整个根本起修的真因,因为依止不生灭之真因,才能够契证不生灭的果觉,依止不生灭当作我们修行的一个依止处。
从一个不生灭的心性当中,来修起空假中三观的智慧。那麽这三观的智慧,为什麽叫妙呢?“妙”是指的不可思议,因为即此一念能念的心中,当下俱足即空、即假、即中三观的智慧,所以叫作“妙”;也就是说依止一心三观而照了一境三谛,最后悟入不二法门,所以也叫作“妙”。
从圆教的角度,从最出初的发心乃至于究竟的佛果,都是以一心三观,来照一境三谛,所以整个圆教都是微妙不思议的法门。这当中以空观来破除烦恼障,成就般若德;以假观来破除业障,成就解脱德;以中观来破除报障,成就法身德。所以在因地叫做三观,在果上就成就三德,而因果相随顺,这就是整个三观的内涵。
(分二:丙一、为当机示圆通本根。修学圆通的下手处 丙二、为末世示道场方法 因为末法时代魔障特别多,应该怎麽样来结界,来授持神咒,来破除内外的障碍。前面一科是正修,这一科是破障)
丙一、为当机示圆通本根。
“当机”就是阿难尊者,“圆通本根”就是圆融通达一个修学入门的处所。因为阿难尊者过去生的习气一向多闻,所以在六根当中,他对这个“闻”有特别的相应。所以佛陀在整个二十五圆通当中,就选择了耳根圆通,使令他能够从闻下手,而返闻闻自性,迴光返照,找到自己的本来面目
(分二:丁一、歎领述请。丁二、宣示法义)
首先一段是“歎领述请”阿难尊者讚叹佛陀,讚叹法的殊胜。而且他表示领会的前面一科的道理,最后请佛陀开示修学方法。
丁一、歎领述请
当机领悟 阿难及诸大众,闻佛示诲,疑惑销除,心悟实相,身意轻安,得未曾有。重复悲泪,顶礼佛足,长跪合掌而白佛言:
这段是阿难尊者听了前面一科以后,他的一个心得。
阿难跟整个法会大众,听闻佛陀前面所说的,现前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的道理以后,他有以下的功德,他把它表达出来:第一个、疑惑销除,佛法当中产生真实的信心。在大乘佛法最重要的信心就是「达妄本空,知真本有」,知道我们一念心跟诸佛的心是没有差别的,只是我们有一念虚妄的迷情,就产生虚妄的烦恼,招感虚妄的果报如此而已,所以他对成佛的信心非常的坚定。
第二个(讲到他智慧的理解)、心悟实相。他对这一念心性当体即空,我们这一念心是本自清淨,是离一切相的;这一念心性当体即假,它又俱足无量无边的功德,它是即一切法的;当体即中,他知道这一念心是空有同时,空有无碍,对这一念心的真实相貌,产生了理解,所以感到身心轻安。
「身心轻安」蕅益大师说:什麽叫身心轻安?因为他能够调伏麤重障故。我们一般人感到心有千千结,因为我们心中很多的相,向外攀缘以后,得到很多的我相、人相的执取,就感到很粗重。
阿难尊者他真实体悟到,其实相是虚妄的,只有心的性体是真实,所以他把这些相完全放下,就感到很轻鬆、很安稳。而这种感觉是得未曾有,因为他过去从来没有听过这样的道理。所以再一次的感到非常的悲痛。这地方的悲痛,是他过去无始劫以来心随妄转,认贼作父,枉受轮迴。一方面顶礼佛足,长跪合掌,而白佛言:
他讲出三段的文…
讚叹感恩 「无上大悲清淨宝王,善开我心,能以如是种种因缘,方便提奖,引诸沉冥,出于苦海!
这一段是讚叹佛陀的殊胜
「“无上”指的是究竟圆满,因为菩萨也有悲智的功德,只有佛陀称为“无上”;“大悲”指的是佛陀以同体的大悲的悲心;“清淨”指的是一种智慧。
俱足无上慈悲跟智慧的法王,能够以种种善巧的譬喻跟法义,来开启我的内心,又能够以种种染淨的因缘,因为一念的向外攀缘,创造了杂染因缘,也因为一念觉悟的迴光返照,而成就清淨的功德。
佛陀以这种向内向外,种种差别的因缘,来鼓励我生起修学的信心,我虽然无始劫来放纵我的妄想,但是我随时可以迴光返照,随时可以成佛。这给凡夫的菩萨很多的信心,方便提奖,来引导我们这种沉沦的众生,出离生死苦海。
这一段是讚叹佛陀的善巧方便。
修证须门 世尊!我今虽承如是法音,知如来藏妙觉明心,徧十方界,含育如来十方国土,清淨宝严妙觉王刹。如来复责多闻无功,不逮修习。我今犹如旅泊之人,忽蒙天王赐与华屋,虽获大宅,要因门入。
这个地方是希望佛陀能够告诉他一个方便的修学法门。
世尊!我虽然能够承蒙前面的如是法音,虽然知道我们众生本具的一念心性,它的体性是清淨本然周徧十方的(这个讲到如实空义),但是它如实不空的作用,却含育十方如来所成就的四种国土。
古德把十方国土,把它判作凡圣同居土,清淨是方便有馀土,宝严是实报庄严土,妙觉王刹是常寂光淨土。一念心俱足整个十法界的依正诸法。
如来也多次的诃责我,只有多闻而不生起观照,是不能产生真实受用的,只有信心是不行的,要产生观照;不逮,就是不及,不及真实修习的功德。我跟一切众生就好像在外面流浪的人,整天在外面流浪受着风吹雨打日晒的痛苦,突然间有人送我一个房子来当作一个依止处。受天王(佛陀)送了一个华丽的房子,这房子裡面有很多很多的珍宝,但是要有一个门才能够进去,才能受用。房子给我了,但是我应该怎麽进去,来受用这裡面的功德呢?
求佛指示 惟愿如来不捨大悲,示我在会诸蒙暗者,捐捨小乘,毕获如来无馀涅槃本发心路。令有学者,从何摄伏畴(ㄔㄡ)昔攀缘,得陀罗尼,入佛知见!」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在会一心伫佛慈旨。
这一段就正式的祈请,所谓的三观门
惟愿如来能够不捨离大悲心,来详细指示我及法会当中,对整个《首愣严王三昧》圆顿止观,尚且昏蒙不觉者,使令我们能够捨弃小乘之法,而究竟获得大乘的无馀涅槃。整个过程当中它最初的下手处,知道这个下手处使令这些初心有学之人,应该怎麽摄伏畴昔攀缘,这当然是关键,所对治的就是能够去摄受降伏,我们过去生当中的攀缘。
“攀缘”蕅益大师解释,是六根门中念念分别的习气。六根接触六尘的时候,就产生一种分别、想像,这个人怎麽样,那个人怎麽样,其实都是我们想像出来的。我们自己想像,然后自己去受用自己想像的东西。那应该怎麽办呢?要「得陀罗尼,入佛知见」。“陀罗尼”是总持的意思;“入佛知见”是一种功德相,破除无明证得初地。 蕅益大师说:以“一心三观”的大总持门,来悟入“一心三智妙觉佛果”这个就是「得陀罗尼,入佛知见」。
作以上的言词以后,五体投地在法会当中,这时候与会的大众,一心一意的期待,佛陀慈悲的开示。
这段的经文「歎领述请」它的意思就是说:比方说,前面讲到佛陀送给我们一个很好的琴瑟琵琶,一个很好的乐器,这个乐器的确是做得非常的精妙,能够弹出很好的音声,但是你必须有一个妙指,你要知道怎麽弹。比方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心性,我们都知道我们心性,俱足无量无边的功德,等待我们去开发,但是怎麽开发呢?我们要怎麽弹才能够把这琴瑟琵琶,这个音声把它表现出呢?就是最初的下手方便。
235这一段古人说:「宁可千世不修,不可一世着魔」。
凡是刚开始修学的第一步是很重要的,你第一步走错了,你后面再来改,再来忏悔,就非常麻烦,因为先入为主。有一个钢琴老师,他收学生的时候,他问你一句话:「你有没有学过钢琴?」你说你没有学过,收你一千块;你说你学过,收你二千块。因为你学过以后很难教你,你那些不好的手势都养成。
所以我们成佛之道,最好是你一开始就要走对,不要说走得不好再来迴小向大,再来搞来搞去,七弄八弄再上去,那就很不好,你一开始就上高速公路,就上得非常正确。
所以这个地方阿难尊者的观念就很对,他了解道理以后,他请佛陀开示,我应该怎麽踏出第一步才是正确的,它的道次第是什麽。第一步走对,你后面就步步对,你第一步走错,后面就步步错了。
丁二、宣示法义
如来正式的宣说指示修学之法,及入门之义。
(分二:戊一、经家叙意。戊二、如来正说)
戊一、经家叙意
结集经典的人,叙述佛陀含意。
标所被机
在会安心 尔时世尊,哀愍会中缘觉声闻,于菩提心未自在者。
阿难尊者祈请以后,这时候佛陀的心情是怎麽样?结集经典的人把它描述出来。
世尊听了阿难尊者的祈请以后,他生起悲悯心。这地方包括对二种人的悲悯:第一个、一路以来只修学声闻缘觉的小乘之人,他对整个现前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的道理明白以后,他发了菩提心,迴小向大。第二种人是对初心的菩萨,初发心的也明白这个道理。总而言之,这二种人都是对菩提心还没有真实很坚固,可能会退转。这指的是在当时与会大众,包括二乘人也包括初心的菩萨。
当来发心 及为当来佛灭度后,末法众生发菩提心。
一方面,佛陀在开示这个法,也考虑到生长末法时代,而发起菩提心的初心菩萨。佛灭度以后,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我们现在进入末法时代。
末法时代是什麽意思?简单的讲有二种意思:第一个意思,外在的环境是魔强法弱的环境,你所接触的外在人事,都不随顺你修学圣道。你要生长在正法时代、像法时代,你在外面走一圈,对你修道没什麽太大影响,到末法时代,你到外面走一圈以后,对你修行会产生障碍,因为它诱惑的因缘多,障道的因缘多,鼓励你修道的因缘薄弱。所以从外境的角度,魔强法弱。
第二个从内在的根基来说,障深慧浅,我们之所以会生长在末法时代,去佛久远,表示我们的烦恼障业障很重,智慧的善根也比正法时代、像法时代的人浅薄。
从内因为缘的情况之下,构成了末法。
示所说法 开无上乘妙修行路,宣示阿难及诸大众:
佛陀为了末法时代,跟前面正法时代的二乘跟初心菩萨,开示整个妙修行路。就是一心三观照一境三谛,来宣示阿难尊者及诸大众。
这个地方讲到菩提心,菩提心古德解释有二种:一个“愿”菩提心,一个是“行”菩提心。“愿”菩提心,他基本上只是停留在信解,他的菩提心基本上还没有调伏心中的攀缘,所以是容易退转的,所以叫「慧自在」。到了“行”菩提心的时候,他的菩提心有无漏的戒定慧摄持,他没有攀缘心的障碍,所以他的菩提心是坚固的。
这以下,佛陀针对这些菩提心还没有自在的人来发明这以下的道理。就是这个人还搞不清楚状况,这个家找到了,不知道该怎麽办的。
戊二、如来正说 正式宣说圆顿止观的方法
(分:己一、总示因心 。己二、别显修证)
己一、总示因心 先作拢总的指示,因地发心的相貌
(分二:庚一、正明二义。庚二、决通疑滞)
庚一、正明二义。正是说明二决定意(辛一、总徵。辛二、别释)
辛一、总徵
「汝等决定发菩提心。于佛如来妙三摩提不生疲倦,应当先明发觉初心,二决定义。云何初心二义决定?」
汝等是包括与会的大众,也包括末法时代的初心菩萨。
说:你决定要发起菩提心,你真实的要追求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来修菩萨道,成就无上菩提之果。对十方如来所成就的妙三摩提,“妙三摩提”就是《首愣严王大定》,也就是我们前面说的一心三观,照了一境三谛。
你能够生起精进勇勐之心,这时候你应该要先明白一个道理。明白什麽道理呢?先明白「发觉初心,二决定义」,当你发起觉(菩提)最初的那一念心,你一定要产生二种决定的理解。
什麽是「初心二决定义」呢?
“决”一种抉择的意思,智慧的观察;“定”是种决定的理解,不能改变;“义”就是义理。你在刚开始修学的时候,你要去好好的观察这二种的道理,而生起坚定的理解,来当做你修道的基础,所谓的「道前基础」。
佛陀在讲修行的时候,他先一个总相的说明,道前基础,好像盖房子先把基础打好,然后再盖一楼二楼。
辛二、别释 个别解释二决定义
(分二:壬一、应审观因地发心。壬二、应审详烦恼根本)
壬一、应审观因地发心 在修学圆顿止观之前,应该审查观照,你这一念心是真
实的还是虚妄的发心
(分二:癸一、总劝审观。癸二、正示审观)
癸一、总劝审观
审观发心 阿难!第一义者,汝等若欲捐捨声闻,修菩萨乘,入佛知见,应当审观因地发心,与果地觉为同为异?
佛陀招呼阿难说:第一个决定义就是,你跟一切众生要真实的捨离二乘的修学方法,而发心修学菩萨乘,来圆满自利利他的功德,最后成就诸佛所证的,所谓的“圆三谛理”。你应该好好审查你因地的发心,跟诸佛果地的觉悟,是相同还是不相同;你刚开始在因地所发心的是真实的,还是虚妄的?
劝修无生 阿难!若于因地,以生灭心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不灭,无有是处!
假设我们因地的发心是追求一种生灭心,心本来没有生灭,但是你心中产生一个相以后,就生灭。你心中去追求外相,追求来生的福报,追求今生的福报,你心中追求一个有为的事相,这个就是一种生灭心。
心本来是没有生灭,但跟相结合在一起就变成生灭,你当作这样子是一个最初的发心的话,而最后你是追求诸佛一种不生不灭的功德,那是不可能的,因果要相应!
有一个西藏上师说,我们整个成佛之道,最初一念发动的力量,是从菩提心发射出来的,你最后的成果还是回到这一念的菩提心。你就知道这个菩提心有多重要,它身为一个整个修学的发射点,最后还是回到这个点,它等于是整个修学的一个根本。
有一个人问一个凋塑大师,他就站着看这凋塑大师做凋塑。本来是一个木头,凋塑大师拿这一个刀子,就这样左砍一刀右砍一刀,诶!七砍八砍就把这马的头划出来了,二个眼睛炯炯有神;诶!再砍一下,马的四隻腿也把它做出来了,脚看起来是栩栩如生,最后尾巴也出来了。这旁边的人就问他说:这本来是一块木头,你怎麽就能把它做成马呢?凋塑师说:其实我心中是先有个相,我心中是先有一个马的相状,然后才把这个马凋出来。
我们做什麽事,都是心中有一个愿景,你心中设定一个目标以后,你大概所有的修行都往那个方向汇归。你今天是想一个马,最后你不管怎麽做,它一定还是个马,不可能变成一隻狗。你今天发愿做一个人,你所有的修行,全部都往这方向走。
蕅益大师讲:你发心为菩提,一切法趋菩提;发心为名利,一切法趋向名利。
这个地方就是说:你刚开始第一个,你为什麽要修圆顿止观,你的目标在哪裡?因为它会构成你未来整个修学的一个方向。这个地方是很重要的,你一定要以不生灭心,来当做你发心的地方。
癸二、正示审观 正式来观察生灭心跟不生灭心的方法,应该怎麽判断?什麽是生灭?什麽是不生灭?
(分二:子一、立喻。子二、示法)
子一、立喻
有作必坏 以是义故,汝当照明诸器世间可作之法,皆从变灭。阿难!汝观世间可作之法,谁为不坏?
这以下佛陀讲出一个譬喻说什麽是生灭,什麽是不生灭。
也是因为这样的一种因果相应的缘故,如是因、如是果的缘故,你应当好好的去观察明了这一切有为的器世间,包括万事万物。只要是可做之法(有为的),他有生住异灭,有生起、有变化、有消失,只要有生起变化消失的,最后一定会变化就会消灭。这些有为的可做之法,到底有什麽东西是不灭的呢?
你看房子盖了几百年后,这个房子消失掉了,一棵树生起来,没有多久这棵树也消失掉,这是生灭法。
无作不坏 然终不闻烂坏虚空。何以故?空非可作,由是始终无坏灭故。但是我们终究没有听闻,虚空有烂坏的情况。为什麽这样讲呢?因为虚空是不能创造出来的,它本来就没有生,自然就没有所谓的变化,最后也就不会消失掉。
这一段,蕅益大师他讲到一个观念:他这句话的观念在「汝当照明」这四个字。
蕅祖说:佛法的修学在于内心的觉悟,而这个觉悟一定要你自己去观照,别人不能取代你。你看佛陀说「汝当照明」,你应该要好好的去观察,不是我帮你观察,是你自己要观察,观察什麽是生灭的,房子是生灭的、树是生灭的、但是虚空是不生灭的。一种是可造作的,一种是不可造作的,先把这个观念找出来,而且这个观念是你自己要去观察。
子二、示法 这地方的譬喻就正式的把它显示在我们的五蕴身心,什麽是生灭,什
麽是不生灭。把前面的譬喻,把它显示在身心世界。
(分二:丑一、简妄生灭相合可作喻。丑二、依无生灭性合虚空喻)
丑一、简妄生灭相合可作喻 拣别虚妄的生灭它来合前面,可作之法的譬喻。
(分二:寅一、指妄总标。寅二、约义别释)
寅一、指妄总标
四大之体 则汝身中坚相为地,润湿为水,煖触为火,动摇为风。
这个地方跟前面有关係,就是观相元妄。只要你心中有一个相状,追求一个我相、追求一个人相,这个都是生灭的。
比方说:我们现前的色身,这种坚固之相是地大,包括肌肉筋骨;湿润之相是水大,包括我们的津液、精血;煖触之相是火大,包括我们的燥热温度,动摇之相为风大,包括我们气息的运转。
纠缠成浊 由此四缠,分汝湛圆妙觉明心为视、为听、为觉、为察、从始入终,五叠浑浊。
由此四大相互的缠绕,交互的作用而产生一个色身。说:你的内心世界是清淨本然,怎麽就有色身呢?就是你一念妄动以后有四大,有四大以后相互的作用,就变成一个色身。有了色身以后就「分汝湛圆妙觉明心」,就产生了区隔,六根的作用就把我们不生不灭的本性相结合,就产生了六根的作用。就分成在眼叫作视、在耳叫听、在身叫觉、在意根叫察。从最初的流转到最后的成佛,就构成一种五重的浑浊之相。
我们一念心性,因为一念的妄动而产生第八识的相分(四大之相),而这相分的牵动就产生第八识的见分,而构成一个生灭与不生灭和合的阿赖耶识。这就是因为我们追求相状,就构成一个生灭的开始的阿赖耶识。
寅二、约义别释 (分二:卯一、通示浊义。卯二、别解浊名)
卯一、通示浊义 先拢总的解释污浊之义。前面说「五叠浑浊」我们身心世界有
五重的浑浊相状。
法体圆明 云何为浊?阿难!譬如清水,清洁本然,即彼尘土灰沙之伦,本质留碍,二体法尔,性不相循。
什麽叫做污浊的涵义?阿难!比方说,有一盆清澈的水,这个水的本质是清洁而没有污垢的,本来就清洁的。
蕅益大师解释说:这清洁的水比喻的是「法性的五蕴身心」。
清洁本然,即彼尘土灰沙之伦,本质留碍
就在这清洁的水旁边有一个大地,这大地上有很多的泥土灰尘细沙之类。这是比喻九法界虚妄的五蕴身心。尘土灰沙这一类的东西它的本质是障碍的,也就是说清水跟沙土这二种本质,是不互相随顺的。因为一个是无障碍的,一个是障碍的;一个清淨的水,一个是有障碍的沙土。
先讲出这种差别,以下再讲这二个之间的相互作用
因执成碍 有世间人,取彼土尘,投于淨水,土失留碍,水亡清洁,容貌汩(ㄍㄨ)然,名之为浊。汝浊五重,亦复如是。
这时候有一个人,他把地上的泥土跟灰尘拿起来,就把它投到清淨的水中,这时泥土跟水就溷为一体,这时候会产生什麽样的作用呢?尘土失去了它的一个障碍的体性,因为尘土跟水在一起,它多少也能够流动,清澈的水也失去它清澈的本质,它的容貌开始变得昏暗,变得迟钝,这个就是污浊的含义。而我们身心世界五重的污浊,亦复如是。
这一点在整个修行当中是很重要的,当我们在了解我们身心的污浊的时候,从佛陀这一段经文来看,就是说:所谓的“污浊”是我们本来是一个乾淨的水,后来丢了泥土下去,把二个搅拌以后,水跟泥土溷合以后变成污浊;本来是一盆乾淨的水,后来把它丢泥土下去。
236蕅益大师解释说:其实这个意思就是,清淨的水也就在污水当中。
我们的五蕴身心的确很污浊,但是你离开了五蕴身心,你绝对找不到那真实心性,你找不到!因为五蕴身心现在跟你的清淨本性二个溷在一起,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清淨的水当中有泥土,泥土堆当中也有清淨的水。
这话什麽意思?我们起的一个贪欲的烦恼,或瞋恚的烦恼,这个烦恼当中其实有清淨的本性在裡面,清淨的本性也有烦恼在裡面。
佛陀在讲一个观念,什麽观念?
从本经的角度,它不强调断烦恼,断烦恼就完了!你看小乘讲断烦恼,大乘佛法非常反对讲断烦恼。小乘佛法动不动就把第六意识给灭掉,你第六意识会起烦恼、会打妄想,我就从现在开始什麽都不想。其实不是这样子,因为你那污浊的水裡面,有清淨的水在裡面,这很容易错损菩提,大乘佛法是讲「转烦恼」。
诸位要知道这个“转”跟“断”是不一样的,烦恼起来你要转它,转念念佛或者迴光返照,「你从什麽地方来?」把烦恼的势力转到去拜佛,转到对诸佛菩萨的皈依,对众生的悲愿,这个是个“转”字。 这个地方大家要掌握这个思想。
所以为什麽我们这个地方讲「不迷、不取、不动」,第一个、“不迷”迴光返照,然后再把这烦恼的势力转到三宝的势力去。
佛陀解释这“污浊”的意思,蕅益大师说:这一段经文的重点在「清淨的水全部都在污水之中」,你把污浊的水灭掉了,清淨的水也没有了。
佛陀前面在讲理想化佛性的时候,我们这一念心是「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但讲到现实面讲到人性的时候,佛陀说:我们这一念心是「真妄和合」,真中有妄,妄中有真。那我们怎麽去转,这以下的方法就很重要,怎麽转烦恼成菩提?
淨业学园 59讲次 讲义121面
卯二、别解浊名
本经在整个大乘佛法当中它的一个定位,古德说是,开悟的《愣严》、成佛的《法华》。整个修学过程都是要依止《愣严经》来大开圆解。从开悟当中我们才能够真实掌握整个修学的方向。《愣严经》是开悟,那它所悟的道理是什麽呢?
我们可以从二个地方来说明,就是“内外”“真妄”这二个方向来加以说明。
首先我们讲到“真妄”的问题
佛法它的确是有一种真实的功德,跟一个虚妄的相状;真实的功德跟虚妄的相状,其实主要的是由我们一念心来决定的。这个怎麽决定?这就讲到内外的问题,我们一念心跟外境接触的时候,当我们是向外攀缘的,那当然就是虚妄;我们能够迴光返照,我们就安住在真实。所以古人说:真跟妄是不隔一条线。因为真实的功德也是它,创造虚妄的、创造痛苦的也是它,就在你一念之间。
所以本经,基本上它的基本思想就是「迴光返照」正念真如,安住在一种真实的功德。也就是说,我们刚开始修学,你一定要把整个修行的方向要确认。古人说:你要认清路头。你未来的路走得是快是慢,这个都无所谓,但你一开始方向走错了,你一开始就向外攀缘,那你后面的修行全部完蛋了!依止生灭心为本修因,整个功德都是生灭都是虚妄。所以说在修学的过程当中,本经可以确认一个佛弟子一个很正确的,很真实的方向,这个是很重要的。
卯二、别解浊名
这一科是个别解释,在我身心世界,这个五浊的一个差别名称。“浊”的意思,前面有讲过,浊有二层意思:一、染污义,我们这色受想行识,产生了一个干扰,会染污我们的心性。二、障碍义,它会障碍我们内心的功德,使令内心的功德不能显发出来,所以叫做“浊”。
(分五: 辰一、劫浊。辰二、见浊。辰三、烦恼浊。辰四、众生浊。
辰五、命浊)
五浊刚好是配五蕴:由色蕴产生劫浊,乃至于识蕴产生命浊,由五蕴而引生五浊。
辰一、劫浊
劫浊是依止色蕴而生的;“色”是包括一切有执碍的色法,包括内五根外六尘。我们于色蕴的执取,而创造了劫浊。
阿难!汝见虚空徧十方界,空见不分,有空无体,有见无觉,相织妄成,是第一重,名为刧浊。
阿难!汝见,“见”指的是第八识的见分,其实这个“见”包括了整个见闻嗅尝觉知,整个六根明了的功能;“虚空”指的是第八识的相分,所见一切的色身香味触法,一个是能见,一个是所见。这二个其实每一个都普遍在十方世界当中的。这二者的关係是怎麽样呢?是空见不分。也就是说空中有见,见中有空,它们二个不可以分开的,彼此也没你我的边际。当我们的心去攀缘虚空的时候,我们不能够说,这是见,这是虚空,其实二个是不可分开的。
「有空无体」如果单单只有所见的虚空,而没有能见的见,那麽虚空之相是不能显现出来的。同样的道理,「有见无觉」如果单单只有能见的见,而没有所见的虚空,那麽能见的功能也不能够显发。所以它们二个必须「相织妄成」,空跟见必须要相互作用,就像一个经线,一个纬线,一个纵一个横,二个才能构成一个时空的相状。这就是我们一念心性当中,产生第一重的污浊之相,名为“劫浊”。
237这段经文主要的意思是说:我们修菩萨道,你说拜佛是谁?当然还是我们这一念心在拜佛;你去布施,布施当然不是你身体可以布施,是你那一念心布施。
你的心态是很重要,心态决定你的状态,你用什麽样的心态来布施呢?你用什麽样的心态来念佛,就影响的你整个修止的功德,是真实是虚妄。
在本经当中就是说:你整个修行的起跑点,第一个出发点是很重要,你起跑点错了,你整个后面前全部错了,你要依止不生灭因为本修因。在讲不生灭心之前,佛陀先讲什麽是「生灭心」?
假设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色身来做出发点,我为身体健康去拜佛,我为身体健康去持戒,那你就完了!成就一个劫浊,因为这劫浊是色蕴,你的心跟着色蕴在动。我们每一个人出生,一定有一个色身,这个色身没有错,色不迷人,人自迷,色身是没有错,但是你执着色身的时候,你被色身所转,那麽你就构成我们内心当中第一层的劫浊。
“劫浊”是什麽意思?
就是一种时空的障碍。我们生命本来没有过去,也没有现在,也没有未来,也没有所谓的极乐世界、娑婆世界这种空间的障碍,但是我们对色法的执取以后,这个障碍就产生了。我们迷执整个色蕴,使令我们在身心世界,产生时空的障碍,而诸佛菩萨因为超越了色蕴,所以他没有劫浊的问题。
这个地方先把我们要远离的,第一重的障碍劫浊破坏,当然就是要远离色蕴的执取。
辰二、见浊。
“见”我们凡夫的种种知见,以我见为根本。“我见”是怎麽产生的?从“受”,我们的那一念心跟外境接触的时候,产生一个领纳的功能,这种感受就产生我们内心当中的我见。
汝身现抟四大为体,见闻觉知,壅令留碍,水火风土,旋令觉知,相织妄成,是第二重,名为见浊。
佛陀说:正如你阿难,比方说你的色身是抟四大为体,“抟”,假借。是假借地水火风来当作自体,有地水火风就有色,有色身就会产生一种对心性的隔碍的作用,而分成了见闻嗅尝觉知六种明了的功能。由于内心的四大引生了六根,有六根就会产生「壅令留碍」。“壅”,阻塞的意思。由于六根的相互作用,使令我们一念心性产生阻碍的作用,比方说:我们眼睛只能够看,我们耳朵只能够听,而圣人的六根是互用。因为我们凡夫对整个六根的感受,坚固的执取,而产生了一种障碍,「水火风土,旋令觉知」,地水火风四大,它是无情之物,但是和心性的作用,它就能够转变成一个有知觉的众生。所以「相织妄成」,238因为有知觉的心识,跟无知觉的四大相互作用,就产生我们内心当中第二重的污浊,叫做「见浊」。
“见浊”开出来有六十二种邪见,但是以我见、身见为本。
这地方是说:我们一个有情众生,我们有了色身,就会有感受。前面色身是最粗的,色身是一个色法,这以下就是心法。感受会影响到我们身见,影响到我们的我见。
按古德的意思,古德的开示他有一个道理说:
一个人福报大,他一生快乐的感受会多,他一天当中,他眼睛所看到的都是他欢喜的,他耳朵听到也是他欢喜的,身体所接触的也是他如意的。一个人老是活在安乐的感受,这个人我执、我见会特别的重,我执会很大。
相反的,你生长在一个卑贱的环境,比方说你变一隻蚂蚁,你看到人就怕,你接触的环境都是不如意、都是障碍的,你的自我意思相对比较小。你做一个大国王,你那个“我”就特别大。
为什麽呢?因为“见浊”是由感受,感受形成的。
你看我们以前古代的社会,我们的生活环境相对比较差,所以快乐的感受较少,所以人会比较认命。现在大家追求幸福,追求安乐的感受多了以后,现在大家自我意识强,动不动就要抗议啊,表达自己的看法。所以说,我们的知见,这个“我见”的确受了感受的影响。
我们因为有感受,就从一念清淨的本性当中,产生一个自我的想法出来,感受引生见浊。
辰三、烦恼浊
烦恼浊是由想蕴引生的;“想”的意思就是,于境取相,施设名言。我们的心跟莲花的境接触的时候,本来这莲花是属于外面的莲花,而这时候我们于境取相,心中也出现一个莲花的影像。然后我们说这莲花很漂亮,它很光明…就施设了很多的名言,第一个产生相状,第二个施设名言,就带动很多的贪爱、瞋恚的烦恼出来。
又汝心中忆识诵习,性发知见,容现六尘,离尘无相,离觉无性,相织妄成,是第三重,名为烦恼浊。
佛陀说:比方说,你阿难心中,你这一念心有三种的功能:“忆”回忆过去,回忆过去曾经做过什麽事情;“识”是对现前境界的分别,指的是现在;“诵习”是对未来事情种种的想像跟期待。过去、现在、未来,都是由想来引生的。
「性发知见」六识的了别性,要产生明了功能,它必须要依託六根,才能够产生心识的想像。想像会有麽样的结果呢?「容现六尘」,六识依止六根,它去攀缘六尘的时候呢…这六尘本来是外在的境界,我们内心本来没有六尘,但是经过六识的种种想像,它就能够容纳、能够显现六尘的影像在心中。经过想像就能够转外在的尘相,而转成内心的尘相。
「离尘无相」六识离开所了别的六尘,六识的了别作用就不能生起了。「离觉无性」相同的道理,六尘离开了能了别的六识,那六尘的尘相也不能显发。所以它们二个必须「相织妄成」,239六识的了别跟六尘的境界,它们二个要互相的作用,所谓心识攀缘六尘,引生想像,这样子才能构成第三重的污浊之相,名为「烦恼浊」。
我们一个人的烦恼,说:你这个人为什麽烦恼呢?为什麽他烦恼很轻,你一天到晚起烦恼,他不起烦恼呢?
一个人烦恼很重,就是你想像力丰富,你想太多了!我们不能说外境给我烦恼,不能这样讲!如果外境给我们烦恼,那麽我们大家生活在同一个环境,应该起同样的烦恼才对。因为我们接触是同样环境,我们住在同样的地方、吃同样的饭菜、去同样的地方做早晚课,但是每一个人起的烦恼不一样,同样一个环境。
为什麽呢?因为你的想像力不一样。
比方说:有一个老母亲,老母亲有二个女儿,大女儿是卖雨伞的,小女儿是卖冰棒的。这个母亲,天气好,太阳出来的时候,她一想到她大女儿就很痛苦,糟糕了!我大女儿天气这麽热,雨伞卖不出去了。过了几天,下大雨的时候,她又想到她小女儿,糟糕了!天气下雨了,我女儿这冰棒也卖不出去了。所以她整天很痛苦,出太阳也很痛苦,下雨也很痛苦。后来有人跟她讲说:妳不要这样想,妳换个角度,出太阳的时候,妳想着妳的小女儿,冰棒卖得不错喔!下雨天的时候,妳就想到你的大女儿,哦!这雨伞可以卖得不错啊!妳整天就会很快乐。
这个道理就是说:我们内心跟外境接触的时候,第一刹那是感受,感受的时间是很短的,那是一种直觉,但是当我们第六意识想像以后,你后面的心情就受你的想像来主导。
每一件事情都有它正面的思考跟反面的思考,没有一个例外,有黑的就有白的。我们是生长在一个对立的世界,只有佛陀祂能够离诸对待,超越了对立的世界到一真法界。
有为诸法,没有绝对的好,没有绝对的坏,如果你能够告诉我,有一件事情是绝对的好跟绝对的坏,那就破坏整个佛法说的二分法的对立世界。不可能!所以说,我们今天的情绪,是受了想像的影响,不是外境,外境的时间非常的短,那是种直觉而已。
《唯识学》它是怎麽形容第六意识的想像力,它说:「动身发语独为最,引满能招业力牵」。
你一天当中的情绪是快乐是痛苦,第六意识想像力决定,你未来会造什麽业,也是由你想像力来决定的,整个五蕴身心当中最有主导性的就是“想”,它前面引导色蕴跟想蕴,它主导你的感受,它后面主导你的行蕴跟识蕴,通前通后。
本经意思它是破想,后面会讲到,《愣严经》它是,在凡夫位它不准你有任何的想像,以无念为正念,它认为凡夫的想像没有一件是好事情。它是先以无念为根本,然后再求随缘。当然我们刚开始先不要说无念,我们先做比较好的想像,正面的想像。
总而言之,这段的意思就是说:我们的烦恼是由我们的想像创造出来的。欸!你的烦恼从什麽地方来?就是你的想像力想出来的?你要这样子想你就起烦恼。你换个角度,欸!这个是我的善知识,你认为它是你的冤家,那你就很痛苦;你说:欸!这个是我的善知识,我必须靠他成就我的忍辱波罗蜜,那你就很高兴了。所以说境无好丑,就是你怎麽想像,它就变成什麽相貌。
“五蕴”古人讲一句话说:「生从识起,灭从色灭」,它的生起是由细到粗,最细的是识,先有识蕴,然后行蕴、然后想蕴、受蕴、再色蕴;一念妄动以后,一念妄动以后,刚开始是由识蕴生起,因为它最微细;但是灭除刚好相反,「灭从色除」,我们在对治的过程先破坏色蕴,再破坏受蕴,再破坏想蕴…,因为它一层一层,它是五层的,先破坏最外面那一层,就是色蕴那一层。所以这五蕴越往裡面是越微细的,它是越深层的,越靠近心性。
240辰四、众生浊 讲义122面
“众生浊”是由行蕴引生的。什麽叫行蕴呢?我们内心当中有一种念念造作,一种生灭迁流的相貌,这个就是行蕴,这个就很微细。
又汝朝夕生灭不停,知见每欲留于世间,业运每常迁于国土,相织妄成,是第四重,名为众生浊。
又比方说:我们讲“朝夕”就是白天跟晚上。我们这一念心是念念的生灭,没有停止的时候,叫生灭不停。我们这一念心一天到晚在那边生灭,到底干什麽事情呢?
说是「知见每欲留于世间」,我们开始出生以后,我们心中就有一个知见,很坚定的想法,什麽想法呢?
我们总是希望能够留恋于世间当中,使令自己的寿命越长越好。内心当中有一个很微细的想法,总是希望这个生命能够相续下去,这个就是“行蕴”的相貌。
「业运每常迁于国土」,但是我们众生有一种业力,它会主导我们的色身经常捨身受生,迁变于不同的国土当中。
我们心中是想要活得长一点,但是业力却经常违背我们的心力,一下子把我们丢到人间,一下子把我们丢到蚂蚁去,一下又把我们排天上去,业力它是不管你的。
「相织妄成」,这个业力当然主导我们的色身,那我们内心当中是由行蕴来主导。所以色身跟内心的行蕴相互作用,就构成身心世界第四重的污浊相,名为「众生浊」。
“行蕴”若要按《唯识学》的意思,它是生死的根本。前面那个想像,是烦恼的根本,是比较粗。“行蕴”在《唯识学》它的名字叫「恆审思量」。就是我们内心当中对这个生命体有很坚固的执着跟爱着。我们“行蕴”的爱着生命很奇怪,我们不爱过去,我们也不会爱未来,我们只爱现在。这个“行蕴”很奇怪,你看《唯识学》怎麽说:它对这第七意识这个「恆审思量」说是「随所生所繫」,随着我们业力在那裡受生,我们的执着就在那个地方出现。
比如说:欸!你变成一隻蚂蚁,这个蚂蚁的果报很差,你应该是不喜欢这个蚂蚁相,你应该让你自己早一点死掉。不对!你要杀牠的时候,牠也是怕,牠也不想死掉。比方说:极乐世界很好,我们读《阿弥陀经》的极乐世界,它的正报色身有五种神通,依报有七宝池八功德水、楼阁、宝树,那你应该会喜欢极乐世界啊!不对,却不是这样,一般人喜欢现在的生活。
我们对生命的执取是,随所生所繫,我们只爱着现在,很奇怪!每一刹那都爱着现在,虽然所谓的现在也是变化,但它就是现在、现在、现在,就是爱着当下的生命,不管这个生命是快乐的,不管是痛苦的,我们内心对这生命有一种深深的爱着,希望它相续下去。
这样的一种心态,就是「众生浊」,这个很微细。我们一般人大概很难去观察到这一层,我们一般人大概是活在感受啦、想法啦、跟着感觉走啦,跟着你的想法走,大概是这样。
古德说:要会看得到你的念念迁流的执取,一定大概是要有禅定以上。我们现在的知道,叫做「比量」,依止教理而得知的。
辰五、命浊
241“命浊”主要是识蕴引生的,内心当中一种生灭了别的作用,这主要是讲第八识。所以古人有时候把它说是:受蕴主要是前五识,由前五识引生的受;想蕴是第六意识;行蕴是第七意识;第八识是属于识蕴。
汝等见闻元无异性,众尘隔越,无状异生;性中相知,用中相背,同异失准,相织妄成,是第五重,名为命浊。
汝等众生,我们的见闻嗅尝觉知的这六根的明了功能,是「元无异性」,本来是一体的,本来是没差别的相状。我们前面说:「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它依体起用的时候变成六根,但是它摄用归体的时候其实就是一心性。
一念心性是怎麽产生六根的呢?
「众尘隔越」,一念心性因为受到外境的牵动(尘:指外在尘相),比方说明暗,这种色尘的牵动;比方说,动静这声尘的牵动,所以把一念心性,就隔成了六种差别的功能,而产生了彼此的障碍。「无状异生」,所以心性表现在眼根就变成为见,在耳根名之为闻,乃至于在意根就名之为知,这六种作用。
这六种作用,六根的相互关係是什麽呢?
「性中相知,用中相背」,这六根在体性上,当它摄用归体的时候,在体性上是可以相通的;比方说:你耳朵听到佛法的音声,你是用耳朵在听,听到以后你很恭敬,你双手就知道合掌,心中就能够称讚佛陀。你奇怪,你听佛法是耳朵,怎麽会牵动到你的手,牵动到你的嘴巴呢?那就是六根它的内在有相通的作用。
说:你拜佛的时候用眼睛看佛像,你就很自然拜下去,你眼睛看是眼根,那你拜佛是身根,作用的时候,它的体性是相同的,是互相配合的,配合得很好。所以它性中是相知的,内在的体性是可以互相的了知,但是它外在的作用却互相独立。我们眼睛只能够看色尘,耳朵只能够听声音,其实在用中,是独立的。所以六根它有它个别的独立相,也有它互相的相通相。
「同异失准」,六根它们的关係,到底是相同还是相异,是很难有一定的标准。总而言之,「相织妄成」,六根的明了功能,跟六尘的尘境,交互作用构成我们生命当中,第五重的污浊相,名为「命浊」
「命浊」就更微细了,你更难了知它,那是内心当中一种了别的生灭相。在《唯识学》上说:「去后来先作主公」。这个明了性,它是最先来。
你是怎麽投胎呢?
你就是那明了的心投胎到父精母血的色身裡面去,那一念心识来投胎,那一念明了心;但是走的时候,哪个明了心最后离开,它一离开的时候你全身就冰冷。当然这了别性它是受业力主导的,我们的业力主导命浊这阿赖耶识,到天上到人间去投胎,就构成一个所谓的「命浊」。
佛陀讲五蕴构成五浊,主要是要我们在修行当中,你儘量不要依止五蕴来修学,不要跟着它走。五蕴的功能是存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它真的是有它的假名、假相、假用是存在的,但是你不能跟着它走,你依止它来当做你修行的本因,那就完了!
第一个、你的功德容易破坏,第二个、你的功德变成有漏。所以佛陀讲完以后,他就正式开示了,我们看下一段就清楚了。
丑二、依无生灭性合虚空喻
佛陀告诉我们说:你一开始起修的时候,不管你修布施、持戒乃至于念佛…等等。你要依止不生不灭的一念心性来修学,不要依止五蕴的作用来修学,这样子才能够来合前面虚空的譬喻
(分二:寅一、弃浊就清。寅二、以喻合法)
寅一、弃浊就清 就 随性的意思
要我们远离浊相来合清相。捨弃污浊的五蕴身心,来随顺清淨的法性。
这二段经文很重要,整个修行的纲要都标出来。
我们一再强调,修行的第一步是很重要,你不要走错路了,后面再改来改去,什麽迴小向大那就很麻烦。你一开始就走对,高速公路你一开始就走对了,走得慢走得快那是其次,一个人最怕就是走错路。古人说:我宁可千年不悟,我都不要一日着魔。因为你走错路很麻烦,因为你那习惯养成了,所以宁可不要修行,你也不要走错路。古人这样讲,我宁可千年不悟,他是一个非佛弟子,他没有走错路,他以后学佛还会更快,他很容易接受一个正确的思考。你的思考错误了,谁拿你都没有办法,要改都没有办法改,佛陀跟你讲都没有用。所以这个地方就很重要,要认清路头。
拣择真妄 阿难!汝今欲令见闻觉知,远契如来常乐我淨,应当先择生死根本,依不生灭圆湛性成。
佛陀说:阿难!你现在想要在六根门头当中来修学,而你今天在前面经文一开始就问我说,是要成就如来所成就的「常乐我淨」的大般涅槃的功德。你一开始问我的是成佛的法门,你没有告诉我说你要生天、或成就阿罗汉、或成就菩萨。你一开始就问我说,如何能够正确的走上成佛之道?那我就告诉你,你在修学的刚开始的时候,就很清楚的能够拣择,242什麽是生死的根本?
我们前面说过就是“五蕴”色受想行识,你要依止五蕴来修学,就带动了五浊,这个是整个生死的根本。应该你要能够从这个拣择当中,找到一个不生不灭,圆满湛然的体性,来当做你修行的因地发心。
这地方我们讲一下:
我们现在很冷静的来看我们的身心世界,有二种相貌都同时存在,一个我们叫做本来的面目,一个叫做现在的面目。说:我这个镜子买来的时候,刚开始是怎麽样,现在变成怎麽样,这二个都要清楚。
「本来面目」,『大乘起信论』叫“本来具”。我们原本的面目是清淨本然,周徧法界,没有所谓的时间空间相,也没有烦恼相,也没有感受相,什麽相都没有,就是一个明了的清淨本性,这是我们的本来面目。后来我们在三界一直打滚,打滚久了以后,就变成一个现在的面目,就是【大乘起信论】说的“熏习成”,经过无量劫六根六尘的相互作用,熏习成一种所谓的五浊的五蕴的身界,我们现在这二种相貌都有。
这个“五蕴身心”我们一般的执取,可以分成三种人:第一种人、他生命当中的执取,偏重在色蕴跟受蕴;有些人他对色身很重视,对感受很重视,生命的追求大概都活在是在滋养色身,追求快乐的感受。这种人大概他生命的层次不会太高。
第二种人、是比较好一点,他是活在想蕴,他对外在的感受澹薄,他有很多他个人的想法,活在自己想像当中。这种人已经比较属于知识份子,哲学家,都是比较追求心灵上的想像。
第三种人、是活在行蕴跟识蕴,这种人是很微细,一般是有禅定的人。有禅定的人,他对世间的五蕴他根本不看在眼裡,那种禅定生起的那种殊胜的三昧乐,他对这世间的五蕴他没有什麽感受。但是他活在一种行蕴跟识蕴当中,他对内在的生命还是一种坚固的执取,这个是有禅定的。
但是我们在刚开始修行的时候,你儘量不要跟着你的感觉走,儘量不要跟着你的想法而走,你才能够达到成佛之道,就是你的方向要正确。
那我们不跟着五蕴而走,应该怎麽办呢?
依真修学 以湛旋其虚妄灭生,复还元觉,得元明觉无生灭性为因地心,然后圆成果地修证。
你一个生死凡夫,你刚开始修学的时候,你的生命世界有二个情况:一个是不生灭性,一个是生灭的相状。那你应该要依止那湛然不生灭的性;当然这个依止就是你要起观,你日常生活要迴光返照,正念真如,来旋转。这句话最妙的地方在「旋」,因为五蕴它一定会干扰你,它跟你很熟嘛!它是你的老朋友,所以你要怎麽样去跟它旋转?就是旋转它的虚妄性,把五蕴的虚妄相状慢慢的消灭,乃至于无生,达到无生。「复还元觉」,恢复我们众生本具的清淨的觉性。恢复的意思是说,我们本来就有,把它恢复回来,把这表面上的五蕴身心把它旋转,恢复到我们清淨的本性。最后成就「元明觉」,不生不灭的觉性,达到不生不灭的本性,来当做我们的因地发心。这个地方的因地发心是有证量的。蕅益大师说:这是圆教初住。以圆教初住心中的所缘境,这种不生灭性,来当做我们的本修因,你才能够渐渐的依止修学,而能够破无明证法身,达到佛果的修证。它这个地方是要我们弃生灭守真常,捨弃五蕴的感受想法,安住我们的不生灭本性。
◎淨业学园 60讲次 讲义122面
我们上一堂课讲到「寅一、弃浊就清」
佛陀在前面的经文当中,说我们的身心世界,是同时存在二种的情况:第一种是五蕴所成就五浊的相状,这个是一种表层的心识;第二是它内在的体性,也同时存在一个不生不灭的本性,这二个是同时存在的。
那麽我们面对一个生灭的五浊相,跟不生灭的本性,应该怎麽办呢?
佛陀说:要依不生灭圆湛性成。
就是你刚开始在修学的那一念心,你的依止点是依止不生灭心,刚开始就是先找到你生命的依止处,接下来再「以湛旋其虚妄灭生,复还元体」,然后再用不生灭的本性起观,用空假中三观来旋转这虚妄性,来慢慢的恢复本来面目。
这段经文就讲到我们内心当中,整个《首愣严王三昧》的二大宗旨,一个“依”、一个“旋”。首先我们要找到内心的安住,我们讲「云何应住」,就是你要把身心世界当中,找到那个生灭性,把它安住下来。古人在开悟以后他说:哎呀!我终于找到我的歇脚处。像那赵州禅师八十岁,「赵州八十犹行脚」为什麽呢?「只为心头未悄然」。赵州禅师去行脚的时候,有一个禅师就诃责他说:老老大大云何尚无住处。你年纪这麽大了,你还没找到一个地方安住下来,还在那地方跑。
他的住处,不是说外面我住一个小茅棚,那不是住处,是你内心当中怎麽还找不到家呢?老老大大云何尚无住处。
243《愣严经》就是说,在整个生灭的流转当中,你找到一个安全的家,然后你住下来,依止不生灭心为本修因。住下来不是大事已办了,你还有很多很多这些虚妄的力量要去消灭它,所以要「旋」,就是「云何降伏其心」,用空假中三观来旋转这虚妄的力量。所以你要掌握一个 “依”、掌握一个“旋”这二个字你就知道怎麽修行了,你就有资格闭关了。
古人说:在闭关当中,观行提起来的时候,古德讲四个偈诵说:「念念照常理,心心息幻尘;徧观诸法性,无假亦无真」。
闭关的人他内心当中,他不管是经行、拜佛、吃饭、睡觉,他的心是迴光返照的,照了他的清淨本性,先安住下来。安住不是没有事,「心心息幻尘」,用空假中三观对治自己过去的习气。「徧观诸法性,无假亦无真」,世间上没有所谓的对错、没有好坏,真实功夫提起的人他没有是非。
「迴光返照」是这样子,我们迴光返照才能够看到生命的全貌,问题在这裡。
有一个大学教授他教美术的,新生进来进到美术系以后,这老教授第一堂课…
他说:我们今天学画画,首先要知道一个观念。他拿了一张很大的白纸,老教授在上面点了一个点,问所有学生:你们看到什麽?
所有学生都说:我们看到一个黑点。
教授说:这一张纸有百分之九十九是空白的,你们只看到黑的那一点,你们这样子不可能做一个好的美术艺术学者。
这意思是说:我们往往失去生命絶大部分的心性,而只是追求生命当中某一个点。这是个问题,你追求这个黑点,结果你不能掌握大局。
我相信很多人有闭关经验,我们平常在日常生活也不觉得五蕴身心的可怕,但是你一开始摄心的时候,五蕴开始反弹,一定开始反弹。后面那五十阴魔,色蕴有十种阴魔,受蕴有十种阴魔,乃至于受想行识,各有十种阴魔,构成五十阴魔。
我要告诉大家一个事情,你开始对治它的时候,它就开始抗拒你。所以你看,你越对治,烦恼越重。你平常拜一百拜的时候,你不觉得,你要是一天开始拜一千拜的时候,你一到拜佛时间的时候,你就非常的讨厌,有时候会不想拜佛,有时候不想念佛,甚至于想说乾脆出去就好!
那表示你真正开始用功了。问题是你怎麽办呢?
只有一句话:不要跟着你的感觉走,你该做什麽还做什麽,就是不管它。
我们的感觉、我们的想法开始用功的时候,它会变得更强烈,如果你说修行好像都没有什麽特别感觉,那表示你都没有在修行,你就是过去的老样子,你以前是怎麽样,你现在还是怎麽样,只是你这一段时间多了一点善业的力量,积集一点善业,你根本对五蕴的五浊力量没有对治。一个人要对治,他一定先有烦恼的反弹。
所以你看打佛七的人,越打烦恼越重,这个都是有在用功,因为他把烦恼逼出来。问题是你逼出来以后,你怎麽办?
第一个、你要怎麽安住你的心,烦恼一直在干扰你,它告诉你很多事情,它给你很多讯息,你要怎麽办?「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所以这一句话很好:「念念照常理,心心息幻尘,徧观诸法性,无假亦无真」。第一个、依止不生灭心,不要跟着你的感觉走,不能拜要他拜,然后你观想这个是虚妄的,开始对治它、破坏它。这就是我们整个《愣严经》第一个「依」、第二个「旋」,这二个字你把它参透了,你大概就有资格开始修行了。
寅二、以喻合法
前面是讲到修行的观念,以下用我们日常生活中一个浅显的譬喻,来合我们返妄归真的深妙道理
初成调伏 如澄浊水,贮于静器,静深不动,沙土自沉,清水现前,名为初伏客尘烦恼。
这个地方包括调伏烦恼跟断除烦恼这二件事情。
(调伏)比方说,我们现在有一盆很污浊的水,这个水有五层的泥土,从上到下有五层的污浊,那这我们要怎麽办呢?我们要把它澄清,这污浊的水不能用,喝也不行,洗也不行,对不对?那怎麽办呢?怎麽让它澄清呢?「贮于静器」,这污浊的水你不要一天到晚去动它,放在一个寂静不动的容器,先找到一个安定的容器,把这污浊的水放下去,放久了以后,「静深不动」,寂静的力量强了以后,这水就不动了。
蕅益大师说:「静深不动」,就是「观行力深」。我们开始遇到什麽事情,你从什麽地方来?我们开始不被五蕴所迷惑了,开始去照了我们生命的根源,开始不迷、不取、不动,久了以后,「沙土自沉」,污浊的泥沙,这种泥土慢慢沉淀下来。
这个地方蕅益大师讲:「圆伏五住烦恼」,烦恼伏住了,不动!
这时沙土沉淀以后清水现前,这个地方是「真理现前」,二空真理现前,名为初伏客尘烦恼。
这个地方蕅益大师说:「客尘烦恼」包括了断除界内的见思,也包括伏住界外的无明,阶位在圆教的十信。
终成断除 去泥纯水,名为永断根本无明。明相精纯,一切变现,不为烦恼,皆合涅槃清淨妙德。
(断除)「去泥纯水」前面我们透过不迷、不取、不动,把这泥土沉淀下来以后,接下来把下面污泥的水把它拿掉,这时候永断根本无明,这个无明再怎麽动都没关係,这时候你要怎麽动,东去西去都可以,这是圆教初住乃至于到妙觉的佛果,都叫作「永断根本无明」。
这时候他的身心世界是什麽相貌呢?这以下佛陀讲出二个相貌:第一个、「明相精纯」,因为他泥土拿掉了,他怎麽动都可以,这时他依止的是一种法性的五蕴身心,他内心当中充满了清淨光明,自受用叫做「明相精纯」。
他受用「一切变现」,这菩萨随着他身心世界种种的悲愿,他能够变现一切十法界的五蕴,千江有水千江月,来到众生的世界来度化众生。一方面有自受用身,一方面有他受用身。不管怎麽样,总而言之,「不为烦恼,皆合涅槃清淨妙德。」他的身心世界不再被五蕴的烦恼所干扰,而所做所为都合乎「常乐我淨」涅槃的四种功德。
244这个譬喻就很清楚,我们前面讲说「依止不生灭心,来旋转虚妄」,下手处就是这四个字「静深不动」。我们之前讲过很多次,《愣严经》不强调断烦恼,因为烦恼是五蕴生起的,而五蕴的本性就是清淨本性,你把五蕴断了,清淨本性也就断灭。所以它的意思就是「静深不动」。
我们看这譬喻是很妙,你看它一个污浊的水,佛陀没叫你加什麽清洁剂,加上有的没的,反正你就是把它不动就好。刚开始你就「心常觉照,不随妄转」,先求不动再求随缘,这个很重要。
一个初学者他就很多理想要做这做那,那祖师大德是不同意。就是你这个水要先不动,你要先「念念照常理」,安住不动,让整个五蕴的烦恼相先沉淀下来,自己先求不动。
这地方等于是把整个,我们修行的依止处,所谓的「依不生灭心为本修因」,找到以后,在不生灭心裡面住下来,然后安住不动。这是整个在修《首愣严王三昧》的第一个重点。
壬二、应审详烦恼根本 讲义123面
本经讲到修《愣严止观》有二种道前基础:第一个审察因地发心(前面讲过)。第二个就是审详烦恼根本。当我们心开始安住在一念心性不动的时候,接下来你要好好的详细的去观察,烦恼的根本到底它是什麽相貌,第二个它的处所在哪裡?
(分二、癸一、总劝审详。癸二、正示审详)
癸一、总劝审详 先拢总的劝勉我们,要好好的详细的审查烦恼的根本。
正修有功
◎真正发心 第二义者,汝等必欲发菩提心,于菩萨乘生大勇勐,决定弃捐诸有为相。
这个地方有一点承前启后,讲到第二种决定义,把前面的观念再重複一下。
佛陀说:阿难!我们都是发了菩提心,要修学菩萨道,而且对菩萨道这麽多难行能行的种种的行门,生起了勇勐心,「丈夫自有冲天志,不成佛道誓不休」。这当中你也真正的找到你的生命的歇脚处安住下来了,已经捨弃了一些有为之相。
刚开始修行第一件事情,先把心安住下来,先找到你心中的家。找到家以后接下来干什麽呢?
具足智慧 应当审详烦恼根本,此无始来发业润生,谁作谁受?
当我们心安住以后,接下来以要好好详细下的去审查,我们整个烦恼的根本是什麽?
烦恼的根本这裡讲出二个:无始生死以来,发业的烦恼跟润生的烦恼这二种。这二种到底要好好的审查什麽呢?是谁作谁受?“作”是讲因地,因地是谁来造作,结果又是谁来领受,作者是谁,受者是谁?
佛陀为什麽提出这个问题? 佛陀以下讲出一个理由
盲修无益 阿难!汝修菩提,若不审详烦恼根本,则不能知,虚妄根尘何处颠倒。处尚不知,云何降伏取如来位?
说:阿难!因为你今天要修学的是一种无上菩提,你的结果是无上菩提。在因地的时候,假设一开始不能够去审查烦恼的根本,那你就不能了知在我们身心世界当中,那个根尘的交互作用,六根接触六尘,产生种种的烦恼,这个烦恼到底是在什麽地方活动,到底是从什麽地方产生的,假设你连烦恼的处所都不知道,你要怎麽调伏它,怎麽样成就如来果位?
说:你现在有很多的军队,很多的法宝要对治烦恼,但是烦恼在哪裡你都不知道,你怎麽调伏它呢?
这段经文讲出了二个重点:一、谁作谁受,烦恼在哪裡?后面会讲到,其实就在六根当中。二、烦恼是什麽相貌?245本经讲到二个,发业烦恼跟润生烦恼。
其实这二个烦恼都是以攀缘心做根本,都是向外攀缘,只是它的微细跟粗浅;微细的就是所谓的「发业烦恼」它有发动业力的功能。这就是在十二因缘当中的第一支,所谓的「无明」也就是我们心中的我执跟法执。我执跟法执很多人可能不懂,简单的讲,《唯识学》讲一句话很简单,就是有所得的心。
我们总是觉得外在总是有好的东西可以给我们追求,真如就不喜欢守住它的本位,「真如不守自性」就喜欢向外面动。说:你为什麽向外面动呢?因为你总是觉得外面有一个东西让你去追求,有一个真实的东西、有所得,这个就是我执跟法执。你有所得的那一念迷情,就造成了发业烦恼。
其次,当烦恼把业力创造出来以后,必须有一个「润生的烦恼」,“生”就是有成熟的意思。把已经造作的善恶业力,把它成熟成为一个有得果报力量的种子。我们造很多业力,来生不一定得果报,不一定!你要去滋润它。
是谁来滋润这个业力呢?
就在十二因缘当中的“爱取”。我们对于三界种种的爱取,就把第八识当中有漏的业种子加以滋润,而变成是一种受生的力量。
所以我们在三界中投胎,要有二种烦恼:第一种、「发业」,你过去有一种有所得的心,发动了善恶的业力;第二个、你对三界果报,你要很喜欢这个三界果报,你才可以把这个业力滋润。就像这种子,你有种子你不能吃水果,你要施肥、浇水去滋润它,滋润正是我们的“爱取”。
一般来说,〔禅宗〕跟〔淨土宗〕,对烦恼的态度不太一样,〔禅宗〕的对治,它直接针对这发业无明,「你从什麽地方来?」他破那个有所得的心,我法二执。淨土〔淨土宗〕它比较对治爱取。你看〔淨土宗〕,特别是印光大师,比较明末以后的淨土大师,很少提空性的道理。说:你爱取,没关係,不妨碍往生,你把对三界的爱取,转成对淨土的爱取,换个方向,你那个心、感情改变一下。同样的感情,你看淨土宗的发愿,它有所得、有所住;当然〔淨土宗〕他所住的来生,把心住在淨土,「我今暂作娑婆客,不久莲池会上人」。因为他是透过对阿弥陀佛一心归命,而构成感应道交。
所以他这二个是不太一样,〔淨土宗〕它比较偏重在爱取的转变,〔禅宗〕比较重在对治心中的有所得。总而言之,这二个都是属于在六根当中的二种攀缘心,一个是微细的发业烦恼,我法二执,一个是粗浅心中爱取的攀缘。这二种烦恼都保存在我们六根门头当中,不断的活动,这个你应该要清楚的。
癸二、正示审详
前面是一个总说,这以下就正当的指示,应该怎麽样去详细的审查,烦恼的根本跟烦恼的活动处所。
(分二:子一、立喻。子二、示法)
子一、立喻
正 明 阿难!如观世间解结之人,不见所结,云何知解?
佛陀讲出一个世间上容易了解的譬喻说:解结之人
阿难!有一个人在绳子上打一个结,要其他的人把这个结解开来。「不见所结」,如果这个解结之人,根本不知道这绳子的结到底结在哪裡,他又怎麽能够把这绳子的结解开来呢?他连结在哪裡都不知道,怎麽解开呢?
翻 显 不闻虚空被汝隳(ㄏㄨㄟ)裂,何以故?空无形相,无结解故。
因为我们从来没有人听说过「虚空被汝隳裂」,虚空被谁破坏。为什麽这样讲呢?因为虚空是无形无相的。既然虚空是没有形相的,那又怎麽能够成就“结”,又怎麽能去解开呢?连结都没有怎麽解开呢?
这个意思到底要讲什麽,为什麽把虚空讲进来?
我们前面安住在不生灭的本性,不生灭的本性你不用修,因为虚空没有结。你安住在不生灭的本性,你到底是对治谁?你不是对治你的心性,因为你的心性没有必要对治。这时候你看看你外面的那些,开始向外去看你的六根产生了种种的结。
后面佛陀会讲,我们每一个根都有六种结,动静根尘空灭,这到后面会说明。
也就是说其实心性是没有结,但结是在你的六根当中,你要去对治的是六根。所以安住心性,但是你真正的战场是在六根,你对治的烦恼是在六根。安住的地方是安住,安住归安住,就像我们今天,我们住在这个家,但是我们工作有工作的环境;你要注意你的工作环境,但是你也要住在你的家,家归家,工作室归工作室。这个地方也讲到,安住归安住,对治的处所归对治的处所,理事要分清楚;理上是安住性,在事上在六根对治。
子二、示法
前面是譬喻,这以下详细的指示,他所修的法门。
(分二:丑一、委示颠倒处所合所结喻。丑二、正劝详择降伏合知解喻)
丑一、委示颠倒处所合所结喻
先详细的指示,众生的颠倒处所(烦恼的处所)来合前面绳子结的譬喻。
(分二:寅一、总示结根。寅二、别示结相)
寅一、总示结根 先拢总的解释六根的结,结到底在哪裡。
标举处所 则汝现前,眼耳鼻舌,及与身心。
到底这绳子的结是结在哪裡呢?烦恼到底在哪裡活动的呢?
佛陀就直接讲出来了:就在我们的身心世界当中,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门头当中。
所以,云何应住?住在心性。云何降伏其心?就在六根中降伏。这个观念要很清楚。
出其过患 六为贼媒,自劫家宝。
为什麽这样讲呢?六为贼媒,自劫家宝。六根是一个贼的媒介。
什麽叫“媒介”呢?
这一段古人说:六尘是外贼,色声香味触法,一天到晚诱惑我们干扰我们,这个叫外贼。我们的六识是内贼,产生很多的虚妄分别。那麽六根刚好居在中间,刚好是内贼跟外贼的一个媒介;内贼通于外贼,你要是没有六根做中间的话,没有六根的媒介,它们二个不会在一起的。所以本经在讲二十五在讲圆通,它特别重视六根门头,因为它刚好居在中间。外面是六尘,裡面是六识,六根刚好是在中间,所有的烦恼都在六根裡面活动,所以把六根控制好了,内外全部安定,所以它是贼的一个媒介。它的功能是什麽呢?自劫家宝。因为六根的作用,破坏心性当中的本具功德,不能显现。
显为结处 由此无始众生世界,生缠缚故,于器世间,不能超越。
由此六根门头的念念虚妄分别,产生发业润生二种无明,使令我们众生世界,众生世界指的是正报。有情众生的六根当中产生了缠缚;“缠缚”就是前面说的发业烦恼跟润生烦恼。我们六根当中开始被二种烦恼所繫缚,而对外在的器世间;器世间指的是六尘。外在的六尘就不能超越了,因为从今以后,眼根就不能超越色尘,耳根不能超越声尘,乃至意根不能超越法尘。
246蕅益大师讲出一句话来形容六根:六根,迷之者为六贼,悟之者为良民。
你说:那我从现在开始眼睛都不看了,耳朵也不听了。那你也完了!不是这个意思。你该看还是要看,该听还是要听,但是你就是观照力要现前,不是叫你不要看。你说从今以后,你就买二个耳塞,把耳朵塞起来。那你不是在修《愣严经》,你是在入无想。这个地方的意思在「旋」,转外境,不要被它所转,观照力现前。
在这个地方古德讲一句话说:「若人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
重点不是外境,重点也不是你内在的六识,重点是你那中间的六根,你在六根当中观照力要现前。它这个地方「无心于外境」,就是说无心道人。你看那交光法师在讲《愣严经》,他讲一句话不错,他说:「捨识用根」。这句话很重要,不要用你的想像,用你六根的“知”就好。所以我们遇到事情,“知道”但是不要想像,知道就好,但是不要想像;就像镜子一样,知道,但它走的时候心中没有留下痕迹,「捨识用根」。
经典上有说:供养十方诸佛,你比不上供养一个无心道人。这个地方是说:十方诸佛还是一个外在的尘相,跟你有什麽关係呢?你内心当中能够生起一种无心的观照,这才是真实的功德。这句话有点鼓励大家要迴光返照的意思。
迴光返照,到底是照什麽呢?就在六根当中迴光返照。(修行的处所)
寅二、别示结相
个别解释六根生起结的相状
(分二:卯一、约众生世界以明妄数。卯二、约世界妄数以历六根。)
卯一、约众生世界以明妄数
徵 问 阿难!云何名为众生世界?
众生世界是约着有情众生,来说明六根当中的虚妄的功能数目。
什麽叫做“众生世界”呢?什麽是有情众生所形成的世界呢?
佛陀先提出这个问,这个地方跟六根是有关係的
释 名 世为迁流,界为方位。汝今当知,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为界;过去、未来、现在为世。方位有十,流数有三。一切众生织妄相成,身中贸迁,世界相涉。
众生的世界,是怎麽产生的?
“世”指的是时间相,过去、现在、未来。这当中讲到这三世是迁流变化的,因为过去、现在、未来,它不是静态,它是动态的,所以我们的时间相是动态的。你说:现在,什麽叫现在?你讲现在的时候,那个相已经过去了,所以“世”是迁流相。
“界”是空间相,是指的我们所安住的方向跟位置。空间相有哪些呢?你应该当知,空间相,有十种空间,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这个叫做“界”,我们所安住的方位。过去、现在、未来,叫“世”,是种时间。方向有十,时间有三。一切众生都是依止能缘的心,去攀缘所缘的境,心境交互的作用而产生的身心世界。所以「身中贸迁」,既有这个色身以后,我们就必须有世界的存在,这个色身就开始迁流变化,而形成时间之相。即使色身,也有前后左右的差别,以及种种的转化变化,而成为空间相。
为什麽说,空间是变化呢?时间是变化我们很清楚,空间也是变化,你看你,这个东西本来在你的左边,下了课以后,它变成在你的右边,你跑来跑去的时候,这前后左右也是改来改去。所以时间相,空间相都是不断的变化,叫做「身中贸迁」。就构成了世界相涉,所以“世”跟“界”这时间相、空间相,二者互相的涉入,而构成了一个时空的相状。
结 示 而此界性,设虽十方,定位可明,世间祇目东西南北,上下无位,中无定方。四数必明,与世相涉,三四四三,宛转十二,流变三叠,一十百千。
然而这十方世界的体性,它方位虽然有十种之多,但是它事实上比较明确的定位,世间上一般来说,只有就着东西南北,其实十个方位主要汇归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就是我们讲的前后左右。为什麽呢?因为上下二种方向是没有决定位置的。你说:桌子在地板的上方。那桌子是上吗?也未必啊!你就坐在桌子的上方,天空又在你的上方。所以这上下的方位是不决定的,而中间也没有一定的处所,也没有所谓的中间,也变来变去的。
所以在方位当中,只有东西南北这四个数目是比较明确的,所以我们空间取四,时间取三,空间的四跟时间的三,构成一个三四的相貌,或者是四三的相貌。总而言之,宛转十二,不管三四,不管四三,都是形成一个十二的数目。这十二的数目经过「流变三叠」,经过三重的变化,就构成了一十百千。
这个古德解释很多,但是解释的非常非常複杂,我们根据蕅益大师解释就很清楚。
「三叠」第一叠就是三世,过去、现在、未来;你有一个色身,你一定有过去、现在、未来,一定有一个位置,这个位置就是东西南北。那麽三四就是一十二,第一叠就构成十二数。
第二叠,蕅益大师说:在十二数当中,每一个时空都有理具十法界的相状。这是第二叠,十二乘以十法界,就是一百二十,第二叠就一百二十。
每一个法界当中又具足了事造法界,又乘以十,一百二十再乘以十,等于一千二百。
一千二百,一十百千,它只是取一个大概,应该是准确的说是一千二百,而这个地方讲一十百千是大概说。
第一叠是,三乘以四,等于十二。第二叠,每一个数又包括了理具十法界,就变一百二十。一百二十再有一个事造十法界,就一千二百。就构成我们每一个色身当中有一千二百个数目。
所以,蕅益大师说:这段经文主要的观念讲「十世古今,始终不离当念」。一念心性具足过去、现在、未来,具足整个时空相都在裡面。
佛陀讲世间相、空间相,是干什麽呢?下一段就清楚了…
卯二、约世界妄数以历六根
前面讲到世界的妄数有一千二百,来分别说明六根所具足的功能,来显着你的圆通本根。
(分二:辰一、明性本圆融。辰二、明用分优劣)
辰一、明性本圆融 讲到六根的体性是圆融
总括始终,六根之中,各各功德有千二百。
前面的世界,它的“始,;第一叠叫做“始”,十二数;“终”是第三叠,一千二百。整个第一叠、第二叠、第三叠,这整个“始终”当中,六根的体性,其实每一个根都具足一千二百功德,都是圆满的,都是圆通常。但是在作用上,就着娑婆世界的因缘来说,的确六根的功能有差别。
阿难!汝复于中克定优劣。
阿难!你应该在六根当中,去选择一个六根的功德的优劣,来当作你修行的一个所观境。
247这个「性中圆融,用中分成优劣」,蕅益大师举一个譬喻,他说:有六个人在夜晚中散步,六个人同时看月亮,六个人都看到月亮的全体,这个叫做「性本圆融」,每一个人都看到月亮的全体,没有一个缺乏,六个人看月亮都得到月亮。但是因为心中的妄想不同,对月亮的解读不同,就产生不同的想像,不同的看法,就产生六根的差别。
我们一般来说,一念心性向外发展就是六根,你所有对外的活动都要通过这六个门,这六个门其实功能不太一样。你看我们用眼睛看东西,你很容易疲惫,所以我们〔淨土宗,〕不强调观相念佛,因为你做不来,你看佛像看一个小时,你就完蛋了!你休息三四个小时,但是你用耳根听,你越听精神越好、越养神。
修行的确要选择一个圆通的本根,因为这六根,我们娑婆世界过去的业力,它的功能,第一个它是不是周徧圆融,它功能是不是持久的确要选择、选择。因为我们说,我们安住的点是心性,对治烦恼在六根,但是我们也不可能同时去面对六根,那你麽怎修行?你一定要在六根当中再拣别一下,到底哪一根是你的下手处。下一课我们就详细说明,六根当中到底哪一根才是最好修行的处所,下一堂课会讲清楚。
《愣严经》它的道前基础有二个重点,第一个你的心要安住在什麽地方?第二个你对治烦恼的处所在哪裡?比方说你今天,你睡觉的地方在哪裡?你工作的地方在哪裡?你要很清楚;你安住的地方在哪裡?你对治烦恼处的地方在哪裡?这二个点。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云何应住,我们前面讲得很清楚了,那你这些攀缘心的烦恼,到底在哪一个地方是你下手对治的处所?
下堂课再详细的说明。
淨业学园 61讲次 讲义125面
巳二、别示
248这一大科是讲到「示不生灭为本修因妙三观门」,也就是正式讲到本经修学的方法。按照佛陀讲经的惯例,在讲正修之前,都是先讲道前基础。本经的道前基础有二个:
第一、我们要审观因地的发心,我们在刚开始修学佛法之前,我们要知道我们因地是依止什麽来安住的,或者说我们要了解我们的目标是什麽呢?为什麽要去审察因地发心呢?
佛陀说:我们的因地发心,跟我们最后的果地觉,是有一种相应的关係。这当中本经把因地发心,分成二大类:一个是生灭心,第二个是不生灭心。
什麽是生灭心呢?
简单的讲就是依止五蕴的果报之法而发心的。比方说你为了要成就庄严的色身,你为了成就美好的感受,乃至于美好的想像…等等而发心。凡是依止五蕴的果报之法而发心的,这种生灭心是不能成就不生灭的果报。
它这个地方就是要离开五蕴的果报,而安住在一种不生不灭的本性。比方说,我们刚开始在发心的时候,我们会发说:「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我们会依止众生而发心,依止佛道而发心。但是要以本经的思想来检验的话,这个都是依止事相。因为你看到众生的五蕴身心很苦而发心,我们看到佛道的五蕴身心很欢乐而发心,这个都是种对立的思考,是生灭心的。
所以我们最终一定要提升到:「自性众生誓愿度,自性烦恼誓愿断,自性法门誓愿学,自性佛道誓愿成。」众生是我们一念心性所显现的众生,佛道也是我们一念心性显现的佛道。
这个地方的意思是说:所谓的「称性起修」,你必须要站在一念心性的角度,来发动你的菩萨道。印光大师常说:「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还归此法界」。我们整个修学的目的,只是在开显我们自性的功德,依止一念心性而起修。
所以我们在做三皈依的第一皈依,自皈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
什麽叫“发无上心”呢?
就是发起你一念心性这不生不灭的心,这个就是「无上心」。
这个地方就是说:我们一定要依止理性而发心,不能够依止事相,因为事相是一个生灭法,不管是众生,不管是佛道,这个都是事相。所以我们在开始的时候要把第一个因地的发心是要确认的。
第二个道前基础,就是我们应该审详烦恼的根本。当我们的心开始要趋向佛道的时候,趋向涅槃的时候,第一个很现实的就是对治烦恼,断恶修善,一定是先断恶,才能够修善。
这个地方佛陀一再的提醒我们,你要知道烦恼的根本在哪裡,烦恼是在哪裡活动,它平常是在哪裡活动,它的处所在哪裡?按本经说,六根是对治恼最好的方法,你从六根切入,对烦恼是最好对治。为什麽呢?因为六根刚好夹在六尘跟六识的中间,它对外攀缘六尘,对内它牵动六识。所以我们讲「六为贼媒,自劫家宝」。
你说:你直接从六识对治烦恼。很难!因为烦恼一旦变成六识的时候,它的变化就很大了,只要这烦恼到了心识,它的了别功能的时候,你很难对治的。
佛陀告诉我们「捨识用根」。就是对治烦恼要抢第一时间,它还在六根的时候,它还在明了的时候,你就要对治、就要小心。我们在治病,道理也是一样,小病的时候你就要治,烦恼开始在六根酝酿的时候,这个就是你对治的处所。这是本经一个很重要的思考。《唯识学》的对治都是到了第六意识活动以后才对治,《愣严经》它是认为这太慢,这样对治烦恼太慢。
佛陀的意思是说:在整个发业润生烦恼,是谁作谁受,是谁来造作这些的罪业,又是谁来领纳这些果报。佛陀的意思是“六根”。因为它的位置特别的殊胜。对治烦恼抢第一时间,在六根的地方你就要小心。“六根门头”因为它是通内通外,通于外面的六尘,也通于裡面的六识,所以六根等于是我们对治烦恼最好的处所。
在二个道前基础,一个是理,一个事;理性是讲到安住的问题、发心的问题;事相就讲到对治的问题,它的一个处所的问题。
这个是我们在修《首愣严王三昧》之前二个要注意的,第一个安住的问题,第二个是对治的问题。
巳二、别示
前面已经把对治烦恼的处所,所谓六根门头已经确认了,那麽佛陀就必须引导我们对六根有所认识。佛陀在讲经他是由麤而细,先确定六根是我们一个对治的地方。那麽六根到底是一个什麽相貌呢?佛陀以下就会详细的说明,带我们进入到六根的世界。
(分六:午一、明眼根相。午二、明耳根相。午三、明鼻根相。午四、明舌根相。午五、明身根相。午六、明意根相)
其实当我安住在一念心性的时候,开始修空假中三观,这三观所照了的所缘境,其实就在六根照了,那麽我们对六根的相貌应该有所了解。
午一、明眼根相
眼根的功德相,眼根产生的功能相状
如眼观见,后暗前明,前方全明,后方全暗,左右旁观三分之二,统论所作,功德不全,三分言功。一分无德。当知眼唯八百功德
眼根它有明了色尘的作用,它也能够带动眼识的分别。身为眼根它到底有什麽功德呢?「如眼观见,后暗前明」,眼根它的功能是观见一切的万法。它在观见万法的过程当中,是什麽情况呢?是「后暗前明」的情况,它的后方是看不到的,前方是看得见的,它只能够往前看,不能往后看,这是一个简略的说明。
到底眼根在观见万物的时候,是什麽情况?
「前方全明,后方全暗,左右旁观三分之二」
假设万物是在眼根的前面,那麽眼根是可以完全看得清楚的;如果这个物质是在眼根的后方,那麽就变成全暗了,就是完全看不到;前后的情况是一个是全明,一个是全暗;如果这物质是放在左右,是左右旁观三分之二。
佛陀的意思是说:我们眼睛在看左边是以中线为准,往左边是一百二十度,往右边也能够看一百二十度,加起来变成二百四十度。所以我们整个圆周的三百六十度,眼睛看得到的范围是二百四十度。所以总而言之,是统摄了整个圆周的三分之二的功德。
总结「统论所作,三分言功,一分无德」
我们作一个拢总的说明,眼根见物的功德是不完全的,因为它三分言功,一分无德;它只有三分之二的功德。眼根在一千二百功德当中,只佔了八百功德,佔了三分之二。
补充说明
我们刚刚讲到六根是对治的地方,但是佛陀的意思是还要再拣别,因为六根太广了。你不能说:我现在注意观照眼根,明天观照耳根,不可以这样子,一定要一门深入。一门深入就好像我们在挖井,你不能今天在左边挖一个井,后天在西边挖一个井,再后天在南边挖一个井,那你一辈子都挖不到水。你应该要集中所有的精神体力,在一个地方去挖,才能够很快的挖到水。也就是说:我们在六根当中你要确定,到底你这空假中三观的智慧,到底是要去观察哪一根呢?而这一根要具足圆满的功德,所谓的具足“圆通常”。
身为一个《愣严经》的所观境,这个六根的所观境,它的空间必须要圆通的,圆满周徧的,不能有所欠缺。在时间上要常,它要恆常相续,不能有间断。看这个意思,眼根是不具足这种圆通常的效果,所以眼根在本经当中是不列入一个所观境,把眼根给放弃掉。
我们的烦恼是在六根活动,但是你只要把一根的烦恼消灭了,它这烦恼是相通的,你把耳根的烦恼消灭了,其它根的烦恼也就消灭,所以你只要对治一根的烦恼就好。
午二、明耳根相。
如耳周听,十方无遗,动若迩遥,静无边际,当知耳根圆满一千二百功德。
耳根的功能是周徧圆满的。怎麽知道呢?这以下提出三点:
「十方无遗,动若迩遥,静无边际。」刚好配圆通常。
耳根在听闻的过程当是圆的,因为它对整个十方而来的声音,都能够同时的听闻而没有遗漏。你看!从东边来的音声,从西边来的音声,任何方向来的音声,我们都能够同时的听闻没有任何遗漏。所以耳根在听闻的过程当中,具足一个“圆”的功能。
「动若迩遥」这是讲“通”,远近皆闻。前面是讲方向,这裡讲距离。
我们听的功能,声音虽然有远近的差别,有的比较近,有的比较远,但是耳根都能够听得清清楚楚,不管近,不管远都能无障碍,这叫做“通”。
「静无边际」,前面二个是约着动态的声音来说,这以下是约着静态的无声。
比方说:我们在静态无声当中,我们可以听到无边无际寂静的声音,而且是相续没有间断的。这个地方讲“常”,恆常相续,一切实有。
(总结)当知耳根圆满具足一千二百功德。
在整个六根当中,最殊胜的有二个,一个是耳根,一个是意根。这二个怎麽差别,我们再说明。
从耳根的角度,第一个、它空间上是没有障碍,“圆通”,不管东西南北,不管远近,它都能够清楚的听了。第二个、它时间能够恆常相续,耳根的功能它不间断、它不休息。
印光大师文钞说:我们为什要用耳朵来听佛号声,我们为什麽不用眼睛来看佛像?因为你眼睛看佛像,你是没办法相续,你看一个小时就很累、很累。眼根的功能不是一个很好的根,但是耳根的功能它特别强,它不用休息的。你看我们身根动一、二个小时就很累,耳根你从白天听到晚上…印光大师说:不但摄心又特别养神。耳根用十几个小时你不会累,它这个根很奇怪,它不疲惫。
所以身为一个耳根,它能够在我们的所观境,你不断的去观它的时候,它能够产生相续;相续的意思,就是容易成就三昧,「心于所缘专一安住,心于所缘相续安住」它有这种常的功能。当然可以看得出来耳根…当然这个是约着娑婆世界,其他世界我们就不谈。娑婆世界的众生,耳根的确是一个很好用的,要返妄归真这耳根它具足「圆通常」。第二个、耳根的功德相是圆满。
午三、明鼻根相。
如鼻齅闻,通出入息,有出有入,而阙中交,验于鼻根,三分阙一,当知鼻唯八百功德。
鼻根的功能是什麽呢?是齅闻,它能够齅闻种种的香尘,它在齅闻过程当中,是通于出息跟入息,所以它是有出有入。「出者取香,入者闻香」,当它出的时候是取香的所缘境,当它吸进来的时候就开始闻香。这当中有一个问题就是「而阙中交」,“中交”是说它在出息跟入息中间有一个暂停的时间,而在暂停当中它就不能产生齅闻的功能,它的功能要暂停一下。所以我们考验鼻根的功能是三分阙一,只有得到三分之二,因为它在进出的时候中间的地方有休息,所以只有三分之二,八百功德。
身为鼻根它的功能不能相续,所以三昧难成。
你如果以鼻根来当所观境,一天到晚在那边等烦恼,等了半天,你很难成就,因为你的所观境找错了。它后面会说,你找错了所观境,是日劫相倍。同样的用功,你烦恼对治的处所错误,你修一劫的时间,人家修一天跟你功德一样,所以选择一个圆通的本根是相当重要的。
午四、明舌根相。
如舌宣扬,尽诸世间出世间智,言有方分,理无穷尽,当知舌根圆满一千二百功德。
舌根的功能,这个地方讲到宣扬,它能够做种种的宣说跟扬化。它宣说什麽事情呢?「尽诸世间出世间智」,它能够穷尽的表达一切世间的智慧,所谓世俗谛的智慧,讲一切善恶因果的道理;以及整个出世间的智慧,这讲到胜义谛,讲到不生不灭,我空法空的真如理。它在宣扬的过程当中,「言有方分,理无穷尽」,虽然在言词的表达上是有时间限制的,比方说,我们一堂课是四十五分钟,乃至于九十分钟,时间到了就要下课,但是它所诠释的道理却是无穷无尽。我们顺着这个道理去思惟,我们就能够得到无穷无尽的道在心中生起,所以这舌根的宣扬,是具足一千二百个。
这经文它的意思,我们从表面上看好像舌根的功德是很不错啊!一千二百功德。但是你看蕅益大师的注解你就知道,他说:舌根的功能其实是有二种:一者知味,二者宣扬。那我们一般也不可能经常宣扬,他说:知味是粗劣的,宣扬是殊胜。这个但举宣扬,而没有列出知味。这个地方只是藉着宣扬这一部份,但我们的日常生活舌根是用来辨别滋味,所以它的功能又变得比较粗劣。
午五、明身根相。
如身觉触,识于违顺,合时能觉,离中不知,离一合双,验于身根,三分阙一,当知身唯八百功德。
身根就是我们的身体,身根有什麽功能呢?它能够觉知一切冷热色法的触尘,它在整个觉知的功能当中是「识于违顺」,它能够在当中去了知,是如意跟不如意的境界。比方说,如果在夏天,我们身体接触到太阳,我们就知道这是违背的不如意的境;但是如要是在冬天遇到太阳,我们就觉得太阳是如意的,是一个顺的境,身根它能够产生违顺的判断。「合时能觉,离中不知」,它在整个觉知的功能当中,当触尘跟身根要相合的时候,它就能够产生觉知违顺的功能;但“离中不知”,如果触尘跟身根是相分离的时候,这身根就不能产生觉知,它一定要合在一起,所以它的功能是「离一合双」。
什麽叫「离一合双」呢?“离一”是当外境跟身体分开的时候,这叫做“离”,这种离是一种情况,这种功能就不能显现;当外境跟身根相离的时候,这样的一种情况,它的觉知功能就丧失掉,它没办法判断。“合双”外境跟身根相合的时候,它能够产生二种判断,它能够判断它是顺的境,或者是违的境,合起来的时候它能够判断,顺违二种差别的境界。所以在整个身根功能当中,它是三分阙一,因为它离的时候不知,但是合起来的时候知道二个,知道顺、知道违,所以它具足三分之二的八百功德。也就是说,身根的功能也不具足,也不能当作空假中三观的所缘境。
午六、明意根相
如意默容,十方三世一切世间出世间法,唯圣与凡,无不包容尽其涯际,当知意根圆满一千二百功德。
意根是什麽功德呢?「默容」因为内心是不能讲话的,它能够默默的去容纳一切善恶的诸法。比方说,我们看到一个人或一个事,我们嘴巴并没有说话,但心中对这一切法,却能够产生了了分明,这个就是一种“默容”;它能够默默的去容纳,去了知一切善恶之法。它所了知的到底是什麽样的法呢?这当中包括了十方(约空间)三世(过去、现在、未来,约时间),一切世间出世法,它能够了知世间的这些杂染诸法,也能够了解世间的清淨之法,这是约法来说。唯圣与凡(约人),我们也可以去了解圣人种种的功德相,也能够了解到凡夫的种种果报之法。总而言之,整个十法界的染淨诸法,依正二报,都能够包容在一念心中,而穷尽一切的诸法没有欠缺,所以意根是圆满一千二百功德。
249这个地方的“意根”主要的还是第六意识,我们撇开本经的内涵不谈,几乎佛陀在所有的大乘经典,讚叹的就是第六意识。印光法师说:「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还归此法界」,所以一切法是从它发动出来,所以一切法还是回归到这一念心。
《天台宗》它在修止观的时候,它的空假中三观,其实它主要观现前念心性,就是这个第六意识。它的理由是什麽?他认为观第六意识有很多好处,因为它能够通前通后,通上通下。
我们解释一下:
《天台宗》认为法有上下的差别,佛法界是很殊胜,佛的功德法界;六凡法界是很广大,各有各的因缘,有些人造什麽业到什麽果报去。佛法界很高,众生法界很广,你怎麽办呢?
《天台宗》说:在佛法界跟众生法界当中,有一个贯穿佛法界跟众生法界,就是心法,因为通于佛、通于法、通于众生;因为你一念迷它就众生法界,你一念的悟就是佛法界,所以在空间上你观一念心,你就知道你跟什麽法界相应,通上通下。
通左通右就是讲时间,我们生命有过去现在未来,你怎麽知道前生的你是怎麽回事?
其实前生的你它就保存在你一念心中,我们讲所以走过的路,都有留下痕迹。我们这一念心是怎麽来的?
从《唯识》的角度就是熏习、累积嘛!就是过去、过去、过去…,有很多、很多的过去,就累积成现在「诸法因缘生」,它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你过去经历了很多事情,造了很多事情,全部累积起来,就是你这一念心。
你说:诶!为什麽我看到佛就想拜?事出必有因,你以前有拜过。所以我们内心的功能都是由于你过去的造作累积下来,所以你了解你过去,欲知前世因,你观察你这一念心,哦!前生大概哪一方面的业造得特别多,你大概清楚。
了解前生看你的一心,因为你这一念心经历过前生,它去过前生嘛!我们从前生跑到今生的时候,色身是死掉了,但是心识是通过来的,心识是没有所谓的死亡,它能够超越死亡。
所以《天台宗》说:你观这一念心,你可以知道你的过去,你看你的想法,你也知道你将往哪裡而去,你也可以知道你的未来。所以它通左通右,观这一念心可以知道过去、现在、未来,可以知道佛法界,可以知道众生法界。
所以《天台宗》安立了现前一念心性具足「三千性相,百界千如」,就在一念心中。他说这麽多法你一辈子学不完,佛法界太高,众生法界太广,过去不可知,未来还没有出现,但是你掌握你这一念心,全部都知道。
那这样子讲的话,为什麽本经不以一念心性为所观境?这地方执得我探讨,我们说明一下:
其实六根当中,从娑婆世界的众生来说,耳根跟意根二根都特别好,但这二个有所不同。你看《愣严经》它是以耳根为入门,《法华经》它就不同了,《法华经》的称性起修,它是以第六意识,它不讲耳根。也就是说《愣严经》的重点在于摄用归体,把心带回家,它的重点在从假入空,返妄归真。当我们的心从生灭的心到不生灭的心的过程,从耳根这个门进去,是最容易进去的;但是当我们心要出来的时候,要称性起修,广学方便的时候,那你要从意根出来,从耳根进去从意根出来。《天台宗》它讲到成佛的方便,它是从第六意识出动。
所以我们这一念心性,跟外在的宇宙万法是二个门,是从耳根入门,从意根出门。你看你要行菩萨道,你很难从耳根行菩萨道,但是你要专注,耳根特别容易专注。你看我只要听一个声音,所有的东西我都不会在乎,你听一个法师说法,你眼睛大概就不会看东西了,第六意识也不会想东西,就是耳根它容易摄心;你听到一个音乐,听到一个声音,你就很容易被它吸引,然后其它根的功能就自然慢慢凋零。耳根的功能就是这样子,它很容易把心摄住。所以从“破妄显真”的角度,耳根扮演重要角色,但是从“积功累德”的角度,第六意根扮演殊胜的角色。这就是为什麽在《愣严经》取耳根为圆通的本根,但到《法华会上》它是以一念心性为所观境。因为《愣严经》偏重在从假入空,《法华经》偏重在从空出假,它们二个目标不一样。这一点大家要好好的去体会。
总而言之,佛陀讲出六根的差别功德,他是有用意的。它的正式用意在下一段,佛陀会讲出来…
丑二、正劝详择降伏合知解喻
佛陀讲六根的功德到底是什麽意思呢?这以下正式的劝勉我们,有志于修学《首愣严王三昧》之前,你要详细的去拣择“圆通本根”,来降伏我们的烦恼根本,来合“知解”的譬喻。前面佛陀说:六根门头当中打了结,你要解开之前,你要知道怎麽解开,从哪裡解开最快。你说:这绳子打了六个结。它这个结很奇怪,你打开一个结,其它五个结都打开。问题是先从哪裡下手呢?这个就是佛陀要告诉我们的,你要找到一个“圆通本根”。
(分二:寅一、劝简略明。寅二、因疑广示)
寅一、劝简略明
先作一个简略的说明,来劝勉我们要拣别六根的差别功德。你应该要拣别,不能随便选择,要智慧拣别。
较量功德 阿难!汝今欲逆生死欲流,返穷流根,至不生灭,当验此等六受用根,谁合谁离?谁深谁浅?谁为圆通?谁不圆满?若能于此悟圆通根,逆彼无始织妄业流,得循圆通,与不圆根日劫相倍。
(正式较量六根的功德) 佛陀先讲出一个修学的目标:
从本经的角度,我们现今希望要逆转生死的欲流,因为我们的六根向外攀缘是我们习惯性的动作,攀缘色声香味触法,造了很多贪瞋痴的欲望,这个叫作“顺流”,随顺我们的心情。现在要逆转,逆转就等于是「返穷流根」,“返”就是迴光返照,正念真如;“穷”就是穷尽流根;“流根”就是一切烦恼的根源。而到达内心真如不生不灭的理谛。
补充说明
选择六根它的先决条件是在“逆生死流”,而到不生灭地,是以这个角度来选择。不是要你从空出假,广度众生,积集资粮,不是这个角度,是返妄归真的角度,先按定这个目标。
所以我们应当去考验在此等六受用根,六根为什麽叫“六受用根”?因为六根它有受用六尘的受用。到底这当中怎麽判断六根,有三个条件:第一、合离,二、深浅,三、圆通不圆通。
「合离」是六根在了别六尘的过程当中,是有“合中知”跟“离中知”的差别;“合”外境跟六根要相合,才能够产生了别;比方说鼻根,比方说舌根,比方说身根;鼻舌身三根是要合中知。外境要跟身根相合,才能够产生了知,所以这障缘比较多,因缘比较难具足,鼻舌身三根要捨弃,因为它是“合”所以难修,有因缘具足的时间少。“离中知”是眼根、耳根跟意根,眼耳意三根是离中知,所以它因缘具足的时间多,所以容易修学。首先就去除了鼻舌身三根,先把这三根去掉,再慢慢拣别进去。
二、深浅的问题,在眼根跟耳根、意根当中,这个“深”就是深隐难修,它很难了解,你很难掌控。比方说意根,第六意识变化很厉害,你昨天明明是这样想,今天又改变,变来变去的。所以从「返妄归真,逆生死流」的角度,你难掌控它,所以这个就很难修,因为它变化性太强。反过来,眼跟根耳根它没有什麽变化,它昨天是这样,今天也是这样,浅显易修,它比较浅,变化性比较没那麽多,容易掌控。所以从深浅这二个角度来判定,又拣别了意根,因为它深隐难修把意根拣掉,就剩下眼根跟耳根。眼耳二根最后再选择,「谁为圆通,谁不圆通?」在眼根跟耳根的功能中,哪一个是圆通常的,哪一个是不圆通常?我们知道,第一个、眼根你后面看不到,所以你空间上有障碍,你看到前面,看到左右二边,看不到后面;第二个、你眼根也不能常常用它,你常常用它,它眼睛会疲惫,时间会中断。但是耳根就没有这个问题,耳根三百六十度,都能听得清清楚楚,你白天用它来听佛号,晚上用它来听佛号完全没有障碍,不会疲惫。所以从圆通跟不圆通的角度,耳根就变成了在逆生死流的角度是最好的,它是经过合离,经过浅深,经过圆通跟不圆通,三个角度来判定,耳根最殊胜。
假若我们在六根的合离、浅深、圆通跟不圆通的角度来判定,而选择圆通的本根,依止圆通本根来当做我们的所观境,来生起空假中三观,来逆转无始的「织妄业流」;“织”是所有烦恼都是由妄心跟妄境,所编织而成,色心二法的和合。如果能够遵循圆通本根来起修,跟遵循不圆通的根来起修,是日劫相倍;你修一天的功德,超过人家修一劫,事相上还是有差别。
拣择圆通 我今备显六湛圆明,本所功德,数量如是。随汝详择其可入者,吾当发明,令汝增进。
前面是选择六根的判定方法,合离、浅深、圆通不圆通聊出来,这以下,佛陀要我们正式去选择。
佛陀说:我已经完备的显示六根湛然的理性,六根之性都是圆满的,讲到理性都是圆满的。但是讲到事相,它的本所功德,那就差别了。差别的相貌、数量正如前段经文所宣说的,在修《首愣严王三昧》我们应该好好的去拣择「可入者」,修行的下手处所,你选择了下手处所,我再告诉你要怎麽去修。
你要跟贼打仗,到底我们是在哪裡打仗,先把处所找好,再来准备工具。因为你这个处所选得对不对,你选择对,你会很轻鬆又很愉快,效果又很好;你处所选错了,你修了半天,你很难进步。所以这个地方佛陀说:先把处所找出来,我再告诉你怎麽修行。
入一解六 十方如来,于十八界一一修行,皆得圆满无上菩提,于其中间,亦无优劣。但汝下劣,未能于中圆自在慧,故我宣扬,令汝但于一门深入,入一无妄,彼六知根一时清淨。」
如果就着十方如来在因地起修的时候,十方如来在因地起修都是成就初地以上,成就自在的智慧,也就是证得了我空法空的真如,至少是圆教初住以上。所以他法法圆融,在十八界当中也不一定要六根,他选择六尘也可以,选择六识也可以啊!在十八界当中,每一个法都可以当作下手处,就能够成就圆满无上菩提,这当中没有所谓优劣的差别。因为初地以上的菩萨,已经证得法空一部分的功德。但是阿难尊者跟我们凡夫不同,我们生死凡夫还没有入圆教初住以上,我们根机是下劣的,我们法执犹在,未能成就圆满自在二空的智慧。所以我们就必须要去了解,佛陀也必须要去宣扬六根的差别,使令我们在六根当中,去选择圆通本根,去一门深入,只要在一根当中迴光返照,破除虚妄,那麽其它的六根都能够圆满清淨。六根是有相通性的,你一根把烦恼破坏了,其它五根的烦恼都破坏。
淨业学园 62讲次 讲义127面
我们这一科讲到「丑二、正劝详择降伏合知解喻」
佛陀前面是讲到六根的差别功德,到这一科就要我们修学者,要很详细的去拣择,六根的这些差别功德,来选择一个圆通本根,也就是我们整个《首愣严王三昧》的一个所观境。为什麽要选择所观境呢?在这一段寅一的劝解略明当中,他就提出了二个理由:
第一个理由,就是你六根的修学,一定要一门深入,所谓的「一门深入,入一无妄,彼六知根,一时清淨」。虽然烦恼是普遍在六根活动,但是你不可能同时去攀缘六根,你这样子最后一定被烦恼打败,因为你的心力分散。蕅益大师讲出一个譬喻说:「譬如掘井,深造自得」,你看你口渴你要挖井,你不可能同时挖六个洞,你挖六个洞你一辈子也挖不到水,你要把所有的精神体力统一的挖一个洞,那你才能够得到水。也就是说:我们一定要集中,我们在有限的生命当中,去集中在一个所观境,你才能够深造而自得,所以你必要选择一个圆通本根。因为你没有任何选择的馀地,你一定要找一个根一门深入。
第二个、你选择一个圆通本根,跟没有选择一个圆通本根,是差很多的效果,自劫相倍。在事相上,法门的确有高劣的差别,你看佛陀把法门比喻作“乘”,你说你从这边到台北去,你坐汽车跟骑脚踏车,肯定是不一样,法门的确有它契机性的差别。你选择一个契理契机的法门,的确能够使令我们很容易上手,所以你非选择不可。六根的理性是相通的,但六根的事相的确要拣别。这是我们为什麽要选择的二个理由。
而我们应该怎选择呢?佛陀告诉我们三个方法:一、合离,二、浅深,三、圆通跟不圆通。那要照这样选择下来,当然就剩下耳根圆通。因为正如印光大师说的:耳根它容易摄心。六根当中我们对于音乐、对于声音最容易产生专注,我们眼睛本来在看一个东西,突然有声音,我们很容易被声音牵着走,因为声音对我们影响太大;我们只要听着声音,我们其它的根都可以放下,很自然的放下,它的主导性特别强,所以用耳根来运作是最容易摄心。第二个、印光大师强调,它特别养神,它没有疲惫的感觉。它能够让你白天去听佛号,晚上也听佛号,它就没有疲惫厌烦的感觉,不像你用第六意识,用久了你就厌烦、会疲惫。所以在我们由业力所招感的六根当中,耳根的确扮演一个非常好的门,一个下手处。
在这一段佛陀是做一个简略的说明,也等于有一种劝勉我们去好好选择的意思。
寅二、因疑广示
阿难尊者听到佛陀在讲到前面这一段开示以后,他产生了三种疑惑,这时候佛陀就根据阿难尊者的疑惑来广泛的开示,来破除他的疑惑。
(分二:卯一、疑请。卯二、广示)阿难尊者因为心中有疑,来请示佛陀。
阿难白佛言:「世尊!云何逆流深入一门,能令六根一时清淨?」
阿难尊者白告佛陀说:「世尊!为什麽在六根门头当中,我们产生迴光返照,只要深入其中的一根,把这一根的妄想破坏了,而恢复到清淨,就能够使令所有的六根都能够得到清淨;为什麽一根清淨,六根都清淨呢?」
这个地方表面上提出这个问题,但是古德他说:其实阿难尊者的问,它有三层涵义(从后面佛陀的回答可以看得出来):第一、就是经文所表达的,为什麽深入一根的观照,能够使令六根清淨。第二、如何一门深入,如何正确的一门深入。第三、当我们一门深入以后,应该怎麽来做一个下手,第一步要怎麽做;当我们选择圆通本根以后,我们到底应该怎麽去做,才能够破坏六根裡面虚妄的力量,他提出了三点。这以下就是根据阿难尊者的疑请,佛陀以下做了种种广泛的开示,有关六根的相互关係。
卯二、广示
佛陀就因为阿难尊者的祈请,而广泛的开示它的内涵。
(分二:辰一、约研破总示。辰二、约行相别示)
辰一、约研破总示 “研”就是研究六根的烦恼相貌;“破”就是谈到它破除的方法。先研究它的烦恼相貌再破除,来作一个拢总的指示
(分三:巳一、就法研破。巳二、借喻显理。巳三、以法合喻)
巳一、就法研破
“法”指的是阿难尊者它自己所证得之法(阿难尊者当然是证得初果,约着初果的法来研破)
情执尚深
我执未尽 佛告阿难:「汝今已得须陀洹果,已灭三界众生世间见所断惑,然犹未知,根中积生无始虚习,彼习要因修所断得。
这地方是说明,身为一个阿难尊者,你为什麽要选择六根?
佛告阿难:「你现在已经证得小乘见道位的初果,初果当然就不入色声香味触法,对于六尘麤的分别已经不生起了。因为他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所以他能够灭除三界的有情众生当中的一个见所断惑,三界的见惑已经断除了,也证得了无我的真理。但是具生微细的我执还是存在的,所以仍然没有完全了知,在六根当中所累积无始以来这种虚妄的习气。这个就是所谓思惑,而这思惑要慢慢从修道位,才能够慢慢的断除。因为他的我执未尽,破了分别我执,具生我执还在。
法执全在 何况此中,生住异灭,分齐头数?
更何况在六根当中那微细的生住异灭;我们烦恼有四种相貌,生住异灭,这种种产生的分齐头数,包括我们讲「一念不觉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一念的妄动,产生三细六粗,这种种的差别相,那更难掌控。
佛陀诃责阿难尊者法执犹在,就是说:为什麽要选择六根呢?因为我们的确有法执,有法执的话,每一个根对我们的效果的确不同,因为我们不能够法法自在,所以凡位的众生的确要选择六根,这个在事相上你必须要拣别。
以下佛陀将六根的关係,详细的说明
一六之义
徵 问 今汝且观,现前六根,为一为六?
你现在姑且去观察,你现前身心世界的六根门头,到底是一还是六?一的话是完全相同,如果是一的话那你选择哪一根都一样。若你选择六,六根完全不同,六根完全不同那就糟糕啦!六根完全不同,那你断了耳根的烦恼,你还得去断眼根的烦恼,还要断意根的烦恼,因为六根完全不同。所以到底它是完全相同或完全不同?这个要拣别出来。
非 一 阿难!若言一者,耳何不见?目何不闻?头奚不履?足奚无语?
阿难!假设六根的功德是完全相同的,那麽你耳朵为什麽不见东西呢?眼睛为什麽不能去听声音呢?头部为什麽不能走路呢?双脚为什麽不能说话呢?可见六根的作用,的确有它个别独立的体性,既然有它个别独立的体性,那当然要再拣别,因为它非一。
非 六 若此六根决定成六,如我今会,与汝宣扬微妙法门,汝之六根谁来领受?」阿难言:「我用耳闻。」佛言:「汝耳自闻,何关身口?口来问义,身起钦承。
它也不是完全的六,也不是完全不同。
说:假设六根是决定成六,是个个不同,那个个不同就糟糕了!六根是完全独立,那我们修行就要修六次,耳根圆通修完还要修眼跟圆通乃至于意根圆通法门,因为它完全独立,所以它不能说是完全不同。比方说,我们在《愣严》法会当中,佛陀为汝等众生来宣扬《首愣严王大定》的微妙法门,那阿难尊者,你是用六根当中的哪一根来领受佛陀的法音呢?」阿难说:「我是用耳根来听闻佛陀的法音。」佛陀说:「你用耳根来听闻佛陀的法音,那跟你的身口二根有什麽关係呢?为什麽你耳根听了法音以后,你会用嘴巴来问问题,身体会很恭敬的起来跟佛陀顶礼呢?因为你是用耳根听,就算你感动,你有很多的感觉、想法也应该是在耳根裡面活动,怎会跑到身根,跑到口业去呢?因为你那个声音是从耳朵进去的,怎麽到最后嘴巴也开始动作了,身体也开始动作了?可见得六根的确是有它相通之处。
所以说:声音是从耳根进去,但是它表达出来却是身口意六根的活动,所以你不能够说,六根是完全独立的。
结 示 是故应知,非一终六,非六终一,终不汝根元一元六。阿难当知!是根非一非六,由无始来颠倒沦替,故于圆湛一六义生。汝须陀洹,虽得六销,犹未亡一。
六根的相互关係这以下作一个总结,它是非一终六,非六终一;从功能上来说它不是一而是六(终就是毕竟)它毕竟是六,因为用中相背,在作用的确是有它的差别。但是从体性上来说,它却一而不是六,因为它性中相知。所以我们终究不能说,六根它决定是一,或决定是六。阿难当知!这六根它非一,因为它用中相背;非六,因为它性中相知。
这六根是怎麽来呢?是我们无始劫来因颠倒的妄想,而沦落于生死,所以把这种圆满湛然不动的清淨本性,而虚妄产生一六的差别。我们讲「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虽然阿难尊者证得须陀洹果,已经能够六销,对六尘不再生起麤的分别,所谓不入色声香味触法,但是犹未亡一;对六根门头当中,这妄想的结使,还没有真正的消除,还没有回归到一念心性。
250六根是一是六,我们这样讲:
六根它有二个方向,它向外的时候变成六;你看,六根向外动的时候真的是六,因为你的耳朵真的只有能够听,眼根只能够看。所以当六根是向外活动的时候变成六,但是当六根向内迴光返照的时候它又变成一,因为六根到最后回归的就是一念心性。就构成了「性中相知,用中相背」。
所以当眼根它迴光返照的时候变成“见性”,耳根变成“闻性”,这二个是完全一样,见性跟闻性,是完全一样。所以向内的时候就找到共同点了,向外的时候就产生差别相,这是所谓的「用中相背,性中相知」。
这是说明整个六根的相互关係,这以下佛陀讲出一个现实的譬喻,来开显六根非一非六,即一即六的深妙道理。
巳二、借喻显理。 讲义128
从一成六 如太虚空,参合群器,由器形异,名之异空。
比方说太虚空,太虚空就比喻我们众生本具的一念心性,它当然是所谓的“一”;但是你在同相的太虚空当中,掺杂很多不同的器具,你放了一个圆形的器具,或者放了一个方形的器具,因为器具的形状不同,就产生不同的虚空,叫作「异空」。你放了一个圆形的器具,就产生一个圆形的虚空,你放方形的器具,就产生方形的虚空。
六根因为一念妄动以后,在作用上产生不同的作用。
除六说一 除器观空,说空为一。
前面是讲到,六根往外去攀缘的作用产生「异空」,这以下当我们把这些大小方圆的器具把它除掉,迴光返照去单独的去观察太虚空,其实虚空又恢复它的本来面目,又变成一。
法体如如 彼太虚空,云何为汝成同不同?何况更名是一非一?
从太虚空的角度,它又怎麽让你切割成同或不同?更何况是一或者不是一?
虚空是一样,但是摆了不同的器具,就产生不同的差别。
六根你的确要很好的掌控,因为你未来在整个修行当中,你整个观照的活动都在六根。就像佛陀说的,你要打开结之前,你要知道这结是结在哪裡,你了解你的问题点,你才能够真实的去观照。
我讲一个小故事,大家体会一下:小老鼠的故事
说:有一隻小老鼠牠很怕,牠看到什麽都怕,牠看人也怕,看到小狗也怕,所以牠就觉得老是这样的怕,也不是办法,牠要学牠的胆量。牠就想这宇宙间谁是有最强大势力的,牠就想,哦!天空是最有强大势力的。牠就跟天空学习,牠去找天空的时候,天空说你不能跟我学习,我也是怕!你怕什麽呢?我怕乌云,乌云能遮蔽天日,乌云一来,就把我给遮住了,我是怕乌云的。小老鼠说:乌云很厉害,那我应该跟乌云学习。就跑去跟乌云说:我是很怕,你能教我怎麽样能够不怕。乌云说:我也很怕的,我很怕风,风一吹的时候雾消云散,你看风一来的时候,我就被吹走了。小老鼠看到风很厉害,就赶快跑去向风学习说:风啊!你能够告诉我怎麽样让我不害怕。风说:我也是很怕,因为我很怕牆壁,前面有一道牆壁的时候,就把我给挡住了。那麽小老鼠就去找牆壁说:牆壁啊!你真的是很厉害,风已经很厉害了,你把风这麽一档就挡住了。牆壁说:我也是很怕,我很怕小老鼠,你在牆角上给我挖几个洞,我哪一天就“啪”整个垮下来了。小老鼠说:那我是最厉害的。
它的意思是说:因为小老鼠的心刚开始是向外攀缘,向外攀缘的时候产生了很多的障碍,六根就很多障碍,但是小老鼠迴光返照的时候,回归到牠的一念心性的时候,牠就找到了自性。其实六根的道理也是这样,你去向外攀缘你就受到这器具的影响,这是方形的器具,这是圆形的器具;但是你迴光返照,把器具拿走以后,其实就是虚空。
六根它就是二个方向,一个向外,一个向内,当你要向外攀缘,那你就是障碍重重,当你一迴光返照,你就觉得你功德具足,这六根是很妙的。
巳三、以法合喻
则汝了知六受用根,亦复如是。
六受用根到底是一还是六,它的道理就跟前面太虚空跟群器的道理是一样,你说它是六也对,是一也对。
辰二、约行相别示
约着六根的差别形相,来个别的解释
(分二:巳一、明从真起妄六用偏局。巳二、明返妄归真六根互用)
巳一、明从真起妄六用偏局
凡夫因为迷真而起妄,使令六根的作用就偏局某一种范围,比如眼根只能够攀缘色尘,耳根只能攀缘声尘…
(分二:午一、别示生起之由。午二、总结偏局之相)
午一、别示生起之由 个别解释凡夫六根生起的缘由当中又分六段
(分六:末一、示眼根结相。末二、示耳根结相。末三、示鼻根结相。末四、示舌根结相。末五、示身根结相。末六、示意根结相。)
◎末一、示眼根结相
这地方就很重要,因为我们知道整个《首愣严王三昧》的空假中三观,是在六根活动。那麽六根裡面到底有什麽内涵,你要清楚。我们一般讲六根、六根,其实根当中有三个东西:一、见精、闻精、意精、见闻嗅尝觉知的知精,六根的精;二、胜义根;三、浮尘根。你要了解它
由明暗等二种相形,于妙圆中黏湛发见;见精暎色,结色成根,根元目为清淨四大,因名眼体,如蒲萄朵,浮根四尘流逸奔色。
每一段经文都分成三段:第一、见精,二、胜义根,三、浮尘根。
「由明暗等二种相形,于妙圆中黏湛发见」到这个地方形成的见精。
见精是怎麽形成呢?就是由光明跟黑暗二种形状相互的显发,相互的对比;也就是众生的心性本来是一念心性,但是一念妄动以后把妙明的真空,变成晦昧的顽空,就好像日被云所遮一样,就构成个明暗的相状,一个晦昧的相状。而这晦昧的相状它又产生「于妙圆中黏湛发见」这种晦昧的明暗;“晦昧的明暗”是说它暗它又不是全暗,说它是明也不是全明,一种明暗掺杂的相状,好像太阳被云遮住,那种若明若暗的相状。这种明暗掺杂的相状,它会相黏于我们一念心性,而产生的一种见精的功能;一念妄动以后产生第八识的见分。这地方是讲「由境牵心」但这个“境”是很微细的,阿赖耶识那个三细的境,就产生了见精(心法)。
见精暎色,结色成根,根元目为清淨四大 胜义根的形成。
见精相对(暎)色尘,揽取色尘而成为胜义的眼根,而胜义的眼根名之为清淨的四大。胜义眼根是见精跟色尘所成的;而这色尘是很微细的,眼睛所不能见的叫清淨的四大,这个叫胜义根。
因名眼体,如蒲萄朵,浮根四尘流逸奔色。
因名眼体就产生了浮尘根;“因”依止。依止清淨四大的胜义根,以它为自体,而产生了浮尘根。
「浮尘根」海公说:胜义根就像一个模型,把色法灌进去,就变成了浮尘根。浮尘根是从胜义根作自体,因为有胜义根的关係,依止胜义根为自体,而产生一个像蒲萄朵的浮尘根。当浮尘根产生以后,我们这明了的见精就依止浮尘根跟胜义根,就开始流逸奔色。
「浮尘根」的结构是四尘,色香味触,四尘所成。依止浮尘根就到处的攀缘色尘,然后就循色流转,奔腾于色尘当中。从此以后我们眼根就不能超越色尘。
每一个根它打了三个结:一、见精,二、胜义根,三、浮尘根。我们今天的关键在胜义根,胜义根它往内是见精,再往外一层就是浮尘根。(这个地方要清楚)
末二、示耳根结相
由动静等二种相击,于妙圆中黏湛发听;听精暎声,卷声成根,根元目为清淨四大,因名耳体,如新卷叶,浮根四尘流逸奔声。
由于外在动静的声尘的一种相互的击发,假设以动来击静,这静相就消失而生动相,如果是以静来击动,动相消失而生静相。动静二相互相的击发,就在一念妙觉圆满的心中,而相黏一念心性而产生了闻精;元一精明,分成了六和合,产生见闻嗅尝觉知,第八识的见分产生了,这时候是“精”还没有色法。
听精暎声,卷声成根,根元目为清淨四大 胜义根的形成。
由于听精相对于声尘,把声音就收摄成胜义的耳根,这胜义的耳根它名为微细的清淨的四大。
因名耳体,如新卷叶,浮根四尘流逸奔声。
依止胜义耳根为自体,又产生,如新卷叶,好像新生的树叶还带着卷;那麽这浮根四尘是由,色香味触,四尘所成。而我们的听精就依止胜义耳根,乃至于浮尘根,就像瀑布一样攀缘于外在的声尘,从此以后我们的耳根就不能超越声尘。
这是耳根它形成的过程。
末三、示鼻根结相
由通塞等二种相发,于妙圆中黏湛发齅;齅精暎香,纳香成根,根元目为清淨四大,因名鼻体,如双垂爪,浮根四尘流逸奔香。
鼻根的打结相状也是三种,第一个由通塞;“通”是畅通,“塞” 阻塞。畅通跟阻塞二种相状来互相的显发,因为它是通它就不是塞,塞就不是通;在一念心性当中,由通塞二种相状相黏于一念心性,而产生了齅精。此齅精再相对香尘,就领纳香尘而转成了胜义的鼻根;这胜义鼻根它的组织结构是一种清淨四大所成。我们再依止清淨的胜义的鼻根为自体,又转成了浮尘根;浮尘根就像双垂爪,二个爪下垂的相状,它的结构是浮根四尘,色香味触所成。由此齅精就根据胜义根跟浮尘根二根就攀缘于香尘,而奔腾于香尘之中,从此齅精就再也不能离开香尘。
末四、示舌根结相
由恬变二种相参,于妙圆中黏湛发尝;尝精暎味,绞味成根,根元目为清淨四大,因名舌体,如初偃月,浮根四尘流逸奔味。
“恬”是我们舌根不动的时候,叫恬,舌根不动的时候是平澹无味;“变”是我们舌根转动的时候,就有酸甜苦辣的滋味产生。由恬变二种滋味,互相的对比,在于一念心性当中它就相黏于一念心性,而产生的尝精;而这个尝精相对于味尘,就绞味成根;“绞”就是彼此绞在一起,色心二法分不开,绞在一起,就转成胜义的舌根;而这胜义舌根的组织结构,是一种微细的清淨四大。然后再依止这微细清淨的胜义根,再转成较粗浅的浮尘根,就像初偃月,月初半圆的形状,浮根四尘流逸奔味。我们就跟着胜义根、浮尘根奔驰在滋味当中,从此再也离不开滋味。
末五、示身根结相。
由离合等二种相摩,于妙圆中黏湛发觉;觉精暎触,抟触成根,根元目为清淨四大,因名身体,如腰鼓颡(ㄙㄤ),浮根四尘流逸奔触。
身根是怎麽产生,为什麽会有根呢?「离合」的,“离”是分离,触尘跟身根分离的情况;“合”,触尘跟身根相合。由这二种互相的交接,在一念心中因离合二种相状相黏一念心性,而产生了觉精。而这个觉精相对于离合二种触尘,再抟取这个触尘,而成胜义身根,这时候的胜义身根,它的组织结构是一个清淨微细的四大,依止这清淨微细胜义身根,再转成比较粗浅的浮尘身根,它形状像腰骨颡;“腰骨颡”这中国没有印度才有,中间很小二边比较大。腰骨颡的结构是浮根四尘,色香味触所成。觉精就依止胜义身根跟浮尘根,就流逸奔驰于触尘当中,就从此再也离不开触尘。
末六、示意根结相。
由生灭等二种相续,于妙圆中黏湛发知;知精暎味,揽法成根,根元目为清淨四大,因名意思,如幽室见,浮根四尘流逸奔法。
由“生灭”,这意根所对的是法尘,“生”是生法尘,当我们心中有种种想像的时候,叫“生法尘”。“灭”灭法尘,当我们心中的想像消失的时候叫“灭法尘”,就是没有想像的时候。由生灭二种法尘的相续,由生而灭,由灭而生,这二种辗转相续。所以由这生灭二种的法尘就相黏一念心性,而成就了一个知精,再依止知精相对于生灭的法尘,而揽取这个法尘,转成胜义的意根;这意根是种清淨微细的四大所成,再依止清淨微细胜义的意根的功能,而产生种种的思量,它在思量的时候就如幽室见,在黑暗中见种种物,似见不见。比喻意根在思惟法尘的时候,是似有似无,似见非见的状态。再依止胜义根就转成浮尘根;意根的浮尘根就是肉团心,我们说的心脏。就奔驰在生灭的二种法尘,意根就再也离不开法尘。
佛陀讲六根的打结之相,意思就是说:我们现在开始进入到六根,要把这个结解开来。那你就注意哦!这个结是怎麽解的。以耳根来说,它有闻精、胜义根跟浮尘根,它的关键在胜义根,「胜义根」它的结构是由于色尘的牵动而有的,由境牵心,再由心起境。所以它的意思是说:胜义根是色心的和合体,所以它每一个胜义根都具足了五蕴的溷浊,色受想行识,因为它的结构就是色心的和合。
佛陀讲这打结的意思是说:我们现在是这样子的一个相貌,我们一定要知道,我们是从什麽地方而来,为什麽会转成这样一个胜义根。你才能够迴光返照,你现在要迴光返照,要就路还家之前,你要知道我们是怎麽来的,而后你再逆向操作,你就可以回去了。我们来从胜义根的角度是先有识,识蕴、行蕴、想蕴、受蕴再来色蕴,是由细到麤;而我们回去是先破色蕴、破受、再破想;再破行、再破识。来的时候是由细到麤,而你现回去就要反方向,就由麤到细。就像五尘一样,它出来是从识蕴出来,一念的妄动产生八识的见分,而受产生感受想法,最后变成色蕴,但你回过去要逆向操作。
我们要先知道,我们是怎麽来的,你才知道怎麽回去。所以它后面开始破的时候,先破色蕴。
午二、总结偏局之相 把前面的结相作总结
由迷成六 阿难!如是六根,由彼觉明有明明觉,失彼精了,黏妄发光。
阿难!我们知道六根的生起过程,是由彼觉明;“觉明”是众生本具诸佛所证的现前一念心性,是本觉的是妙明的。但是一念妄动以后就有明明觉,就有一念无明的妄动;第一个明就是无明的妄动,增加了一个妄明,而产生能所的对立,这时候产生种种的妄想。依止无明妄想的活动,而失去了本具的精纯明了之性,而将清淨的心性,相黏于外在的尘相,而形成六根的见闻嗅尝觉知的作用,就产生了所谓「失彼精了,黏妄发光」;产生了妄动就有很多很多的色尘出现,再跟色尘再相黏就产生了六根。
离尘无体 是以汝今离暗离明,无有见体;离动离静,元无听质;无通无塞,齅性不生;非变非恬,尝无所出;不离不合,觉触本无;无灭无生,了知安寄?
所以六根的活动就再也离不开六尘,当我们离开了暗相跟光明之相的时候,我们就产生不了见的功能;「离动离境,元无听质」,离开了动静二相,我们听的功能也就消失掉了;离开畅通跟阻塞二种相状,我们齅闻的功能也就不能生起;离开了变味跟恬味二种滋味,我们尝的功能也就没有根源;如果离开了离跟合二种的触尘,我们的觉知的身根也本来就不存在;离开生灭二种法尘,了知的意根也就没有依託的处所。
六根的作用是离尘无体的,所以你看我们一开始是从六根进去,到最后是破六根,把六根破。就好像一个太虚空,我们安立了很多的器具,把这个器具拿掉。蕅益大师讲:除器而恢复它原来的空。最后还是把六根的功能破掉,六根破掉以后就恢复到本来的面目了。
这个地方等于是把它修行的消息先透露出来,六根是离尘无体的。所以它刚开始的时候先脱离外尘。
淨业学园 63讲次 讲义131面
巳二、明返妄归真六根互用
当我们在修《首愣严王三昧》的时候,我们要掌握二个重点:第一个是内心的安住,第二个是内心的降伏。安住跟降伏,其实它是牵涉到整个“理跟事”的相互作用。我想我们刚开始修学一定是把内心安住下来,当我们安住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一个问题,我们不能安住在一个有为的事相,我们不能为了三宝的功德而修学,也不能因为众生的苦而修学。这个是不对的!因为有为诸法都是生灭变化的,而且这个变化你作不了主的,所以我们依止事相而住,我们就会躁动不安。所以我们刚开始一定找到一个不生、不灭、不垢、不淨,离一切相,即一切法的现前一念心性,然后安住下来,“安住”其实就是确定你一个修学的目标。你看!我们一个人安住以后,他的修学是怎麽样?
印光大师说:「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还归此法界。」所有的修学依止一念心性而发动,最后的功德还是在开显一念心性。所以我们讲,法法销归自性。一个会讲这句话的人,就表示这个人安住下来了,他走得快慢是一回事,起码他已经是如实安住了,他找到家了。说:我们今天去台北,你整个方向的定位已经清楚了,我要怎麽走,我的目标在哪裡,很清楚。这个过程会有些曲折,没关係!所以我们整个开始修学,你一定是确定你的目标在哪裡。古人讲:「你安住了没有?」这个地方当然是以离一切相的“理体”来安住。
251安住以后接下来,就是一个事相的对治,因为理体是清淨本然周徧法界,是超越时空的。那你修行一定要有一个所观境,你在哪裡修学,你的烦恼在哪裡活动。我们烦恼要断惑証真,烦恼在哪裡?所以当我们安住以后,就开始要找事相上的对治。我们的身心世界有六根、六尘、六识。在本经当中,一个对治烦恼最好的处所就是“六根”,六根门头。
为什麽呢?因为它向外可以攀缘六尘,向内可以牵动六识,它刚好居在中间。
所以在整个《愣严经》它的所观境,其实就是在六根当中,特别我们到了二十五圆通,我们会强调,这当中有二个圆通是特别重要的,一个是「耳根圆通」,另外一个是「念佛圆通」,念佛圆通是强调意根。一个是从耳根的返闻闻自性,而趋向真如本性。一个是从忆佛念佛,思惟诸佛的功德,而产生强烈的皈依,而产生感应道交。
蕅益大师说:这二个都非常的重要,一个是从耳根入手,一个是从意根入手。
所以整个对治烦恼,基本上用功的处所,就是在六根的当中生起观照。所以我们在整个修学当中,第一个先把自己修学的目标确定,然后在六根当中念念起观照。
这个时候我们就能够使令自己成就《如来密因修证了义》,也能够成就《诸菩萨万行》的功德圆满。这是本经主修的概念。我们这一科是讲到六根的对治,应该怎麽对治的问题。
巳二是讲,返妄归真六根互用,前面是讲迷真起妄六根偏局,返妄归真就是从众生的妄想当中,而回归到真实的心性,这时候六根的功能就能互相的通用。返妄归真是讲因地的修学,六根的互用是讲果地的功德。
(分二:午一、明返妄圆拔。午二、明归真互用)
午一、明返妄圆拔
“明返”就在众生妄想的因缘当中,而迴光返照;“圆拔”圆满的拔除六根当中五蕴的障碍。
远离诸尘 汝但不循动静、合离、恬变、通塞、生灭、明暗、如是十二诸有为相。
当我们安住在一念心性以后,我们开始对治,就开始经常的观照六根。那怎麽对治呢?这个地方讲「汝但不循动静」。
蕅益大师说:整个《愣严经》的下手功夫,就是「不循」这二个字,就是不随顺。当然这个地方是依止“止观”的力量、的现前,而产生不随顺。比方说:耳根不随顺动静二相而转,身根不随顺合离二相而转,乃至于眼根不随顺于明暗二相而转。我们的六根去接触六尘的时候,我们生起一种返妄归真,正念真如的观照,这时候就不再随顺外在的诸有为,生灭变化之相而转,这时候六根慢慢脱离六尘的繫縳。
这样子会有什麽功德出现?
一根返元 随拔一根,脱黏内伏,伏归元真,发本明曜。
「随拔一根,脱黏内伏」刚开始我们在六根当中,你不可能经常注意六根的,你可能注意耳根或者注意意根,你刚开始先守住一门收入,先把一个门看好,不要让那个贼活动。或者我们依止耳根,念佛的人依止意根,把一根当中的五蕴的障碍,把它脱黏内伏;“脱黏”是脱除万相之黏,“内伏”是内伏心中之妄想。因为六根当中每一根都有五蕴,这个五蕴是五重,最外一层最粗的就是色蕴。“脱黏”是先脱除外在的色蕴,色蕴包括前面的动静、合离、明暗等诸有为相。六根当中绝对不要给这六种相把你给黏住了,黏住以后你会完蛋,你就很难离开生死。
这个“黏”就好像强力胶,把六根黏住。所以我们的六根很难脱离六尘就是这样,因为六尘是把你黏住。那我们怎麽把这黏住解开呢?前面说的「不随妄转」。
先脱除外相之黏,然后再慢慢的从六根当中,去破除心中的受想行识这四种妄想,最后「伏归元真,发本明曜」,使令内心能够回归到,离诸对待的一真法界,而本具的光明就能够全部的显现。
五根圆脱 耀性发明,诸馀五黏,应拔圆脱。
最后的结果是252「耀性发明,诸馀五黏,应拔圆脱。」一旦我们本具的光明显现出来,其馀五根种种的障碍也都能够相应的拔除,而圆满得解脱。我们讲「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脱」。
这个地方蕅益大师在注解当中提出二个重点,他说这个地方其实道尽了《首愣严王三昧》修学的因果。从因地,蕅益大师说:这「不循」二字是下手功夫。
因为六根你一向外,你一定被六尘黏住,你就完了!所以修行人经常保持警觉。我们不是说,不要去接触六尘,其实你也做不到。你说:我眼睛一辈子都不看东西,你也做不到!耳朵不听声音,也不是这个意思。
就是说:它声音现前的时候,你观照力要现前,「观相原妄,观性原真」,从相妄性真当中,我们放弃了生灭的相状,我们依止真实的理性,这个时候迴光返照真实的理性,放下了虚妄的相状。所以我们讲「捨识用根」,就是不要去攀缘六尘,从六根当中迴光返照,「不循」二字是下手功夫。
其次,蕅益大师提出:「应拔圆脱」。“圆”这个字是很重要的,因为《首愣严王三昧》是一个圆教的法门,它是「顿超」的。顿超的法门,就是在一个法门得到了成就,其它的法门相应的功德现前,一修一切修,一断一切断,一成一切成。
它刚开始六根的时候,《愣严经》修学它的基本思想是掌握先机。你看我们一般在修四念处,大概六根跟六尘接触了以后,已经打成一片了,纠缠不清了,烦恼开始活动了,才开始对治,「多贪众生不淨观,多瞋众生慈悲观」,我们一般人很少能够掌握,六根跟六处接触的那一刹那就开始起观,很少这样子,没那麽快!
《愣严经》它的关键是你要觉悟得快、你要觉悟得快。为什麽《首愣严经》在临命终的时候,它断烦恼,它远离障碍特别快?因为它往往就在六根活动的时候就开始注意了。
这个地方它的「不循」,你要训练自己警觉心要高。最后的结果就能够从一个根当中,而成就六根的解脱叫做「圆」。这个地方等于是把《愣严经》修学的因果标出来。
午二、明归真互用
当我们的心归于真实的心性以后,六根有什麽功德,就能够相互作用。
(分二:末一、证互用之相。未二、示互用所以)
分二:末一、证互用之相
六根互用 不由前尘所起知见,明不循根,寄根明发,由是六根互相为用。
我们一般六根的启动,一般没有修行的人是被动的,有六尘,六根才作用,所以平常我们一般人都是没事的时候,六根就打自己的妄想;修行人不是,修行人的六根你不能够由六尘启动,由自己的智慧的观照启动,由观照力来启动六根。所以他说:
一个真正由六根当中生起智慧的人,他所生起的知见是怎麽生起呢?「不由前尘所起知见」,他这时候慢慢的脱离六尘以后,他已经不再依靠外在的动静、合离乃至于明暗等种种的相状,来启动他内心的了别作用,也就是说它就是「明不循根」;这个“明”是他整个六根的作用是依止心中的智慧,你该怎麽做,就怎麽做,该拜佛就去拜佛,你不要管你心中是怎麽想,也不要管外在的环境是怎麽样,这个时候六根是完全用智慧来主导六根的作用。这个时候已经不循根,已经不再随顺于外在的尘境而发动,外在的尘境是怎麽样,已经不再影响这修行人六根的作用,所以「明不循根」,而只是「寄根明发」,但是他还是要假借六根来显发他心中的智慧,如此一来,六根就能相互作用。他的六根已经不再被六尘牵动,而是用他智慧的光明来主导他的生命。
这个地方把六根互用的相状,先讲出一个道理,这以下引出六个现实的例子来作证明。
举例证成 阿难!汝岂不知今此会中,阿那律陀,无目而见;跋难陀龙,无耳而听;殑伽神女,非鼻闻香;憍梵鉢提,异舌知味;舜若多神,无身觉触;如来光中,暎令暂现,既为风质,其体元无;诸灭尽定得寂声闻,如此会中摩诃迦叶,久灭意根,圆明了知,不因心念。
六根互用的整个相状,佛陀举出六位的凡圣,这当中有三位是圣人,有三位是凡夫。
佛陀说:阿难!你看看在这「愣严法会」当中,阿那律尊者,无目而见,他不需要眼根也能够见到种种诸物。阿那律尊者刚出家的时候,佛陀一说法,他就好乐睡眠,就打瞌睡。佛陀种种呵斥以后,他生起增上惭愧,七日七夜相续用功,结果眼睛失明。失明以后,佛陀要他修学《乐见照明金刚三昧》,成功以后,成就半头天眼;头前半段是可以观三千大千世界,如观掌中菴摩罗果,而后半头就看不到,叫「半头天眼」。所以他也不需要用眼根来看,他眼睛没有作用,但他用头部,他往左边看往右边看,他还是看得到,他用身根来照见诸法。这个地方也就是说:其实六根它内在的心性是相通的。
跋难陀龙,无耳而听。跋难陀龙王本身,因为他过去的业力,他耳朵就已经失聪,他是用他头上的角来听声音。这个是凡夫,前面那个是圣人。
殑伽神女,非鼻闻香。“殑伽”就是恒河。恒河神女他在闻香味的时候,他也不是用鼻根而是用眼根来闻香。这个也是凡夫。
憍梵鉢提,异舌知味。“憍梵鉢提”翻成牛呞,牛呞尊者他在尝味道的时候,他是不用舌根就能够知味的。这个都由修学三昧所成就的功德。
舜若多神,无身觉触;如来光中,暎令暂现,既为风质,其体元无。
“舜若多”就是虚空,虚空之神他本身没有身体,但他也能够感觉到身上苦乐的触法。他是怎麽感受到呢?他因为过去的业力,没有身体的感觉,它觉得很痛苦。佛陀的慈悲以光明来照射他,使令他的色身暂时的显现。他的显现是佛陀光明所照射,所以他身体的本质,就像风一般若有若无,他的本质事实上是不存在的;但是他的若有若无,他还是可以感觉得到那种苦乐的感受。这是佛的光明所加被。
诸灭尽定得寂声闻,如此会中摩诃迦叶,久灭意根,圆明了知,不因心念。
“寂灭声闻”指的是三果以上的圣人,他入了灭尽定以后,他整个前五识的受消灭了,第六意识的想也消灭了,第七意识的行蕴,也就是思心所,染污的这一部分也消灭了。所以他“受想”是全部灭掉,“行识”灭一部分。
身为一个灭尽定三果以上的圣人,譬如说迦叶尊者,他长远已经灭掉意根,第六意识的想,跟第七意识的行,染污的行灭掉了,清淨的行是保存下来。也就是说:他第六意识的想心所已经灭了,但是他的第六意识还是能够圆满了知一切法的差别,他在想像事情根本不用第六意识的想,他就可以想像很多很多的事情。
佛陀举这六个例子,也就是证明六根的互用,这当中凡夫由业力所招感,圣人是修学圣道所成就的。253六根互用,蕅益大师讲出一个譬喻说:像太虚空,太虚空是相通的,你现在太虚空当中放了六个容器,这个容器是暂时的,你把六个容器拿起来它又恢复太虚空。
也就是说:六根它其实是一个因缘所生法,我们不是一开始就是需要六根。但没办法,一念不觉以后,向外攀缘,结果眼根去黏色尘,黏久了以后你就离不开色尘,你一天到晚就跟色尘在一起,耳根就跟声尘一天到晚黏在一起,黏久了以后你就跟声尘在一起。
那麽现在你要怎麽样呢?你要脱黏内伏,你要把它拔掉,你眼根不要老是跟色尘在一起,观照,把它拔掉。拔掉以后你把心带回家,这时候你六根就可以相互作用。把容器拿掉以后,恢复到太虚空,这时候就相通了。
未二、示互用所以 六根之所以互用,它的道理,它的理由在哪裡呢?
(分三:申一、示妄体本真。申二、指现量为证。申三、示以修显性)
申一、示妄体本真
虚妄的本体当下就是真实,烦恼就是菩提,生死就是涅槃。只就是一念的迷而全真成妄。
阿难!今汝诸根若圆拔已,内莹发光,如是浮尘,及器世间诸变化相,如汤消冰,应念化成无上知觉。
佛陀说:当我们的六根色受想行识,这五重的障碍被圆满拔除,迴光返照,正念真如,慢慢的拔掉以后。这时候「内莹发光」“莹”照耀的意思;内在的自性光明,产生一种光明的照耀,这光明自性照耀一照出来的时候,不得了!产生什麽变化呢?我们生命当中的浮尘,“浮尘”指的是正报的五蕴身心,还有器世间,外在的山河大地,依报的环境,我们整个有漏的依正二报,这种生灭变化之相,就如热汤消除冰一样,整个融化而转成无上知觉。
254其实本经的修学是破根尘,「迥脱根尘,灵光独耀」。当然它先破尘,它先破外在的尘,再破六根裡面的受想行识。
那大家会问:我平常眼睛是靠眼根,听声音是靠耳根,把外尘破坏我可以理解,你把六根也破坏了,那要怎麽办呢?其实它不是破坏,它是一个转化。
蕅益大师说:这一句话的关键字在“化”,应念化成无上知觉。
你现在本来是一块冰块,冰块就是障碍重重很死板,你现在把冰块化成水,它的本质没有变还是溼性。
你说:我眼睛看东西,那佛陀的眼睛干什麽呢?
佛陀眼睛还是看东西,只是他眼睛看到西,他有无量的波罗蜜,我们眼睛看东西产生很多的障碍。
为什麽?因为我们没有迴光返照。
所以你修成就以后,你往生极乐世界以后,你还就是用你这个六根,只是这个六根已从冰块转成柔软的水,作用不同,本质没有改变,它是转变。
从这个地方我们可以知道,哦!原来成就圣道,六根还是六根,但是它是一个无上知觉相应的六根,不是跟烦恼相应的六根。
申二、指现量为证。
依眼成见 阿难!如彼世人,聚见于眼。
佛陀举出现前的事相,来证明六根的确是可以互用的。
怎麽知道六根可以互用呢?
佛陀说:你不用等到成就圣人,我现在就可以证明给你看。比方说,阿难!世间上有一个人,「聚见于眼」,世间上的人,我们经常由于过去的妄想,就习惯性把见的功能聚集在眼根当中,聚久了以后,他的看就看眼睛。如你走路,你在草丛当中,你不断的走一个地方,走久了,草丛也被你走出一条路出来。我们凡夫我们经常把我们一念心性,把它聚集在眼根当中去看事情,聚久了眼根就变成一个见的功能。
急合成暗 若令急合,暗相现前,六根黯然,头足相类。
假设老是靠眼睛在看东西这个人,你叫他快速的把眼睛闭起来,这时他的眼根一定是产生一个暗相而一无所见。这个闭眼睛的人,如果他前面站着一个人,这个闭眼睛的人对前面这个人的相貌,可以说是从头到脚完全都不知道。你看你把眼睛闭起来,站在你前面这个人,不管是头、不管是身体、不管是脚,你完全看不清楚,这是正常的。
暗中知觉 彼人以手循体外绕,彼虽不见,头足一辨,知觉是同。
但是如果这个闭眼睛的人,他可以用手来代替他的眼睛,用手去摸站在前面的人,循着这个人的身体,他摸到他的头,摸到他的身体,摸到他的脚。虽然这闭眼睛的人,他看不到对方的相貌,但是他透过头的摸触,他也可以知道这是头、这是身体、这是脚,很清楚的能够分辨出来,「知觉是同」。也就是说,你利用手摸触的知觉跟用眼睛的知觉,达到的效果是相同的。意思是说:其实六根在向外攀缘的时候,六根是各自独立的,但是六根在往内迴光返照的时候,六根是相同的。
这个地方佛陀举例子他说:不一定要佛菩萨,阿那律尊者用头来看一切法,你就是凡夫用手来代替眼睛,你看那些眼睛瞎的人,他的耳根特别厉害,他听脚步声就可以知道这是谁来了,就跟眼睛看一样,知觉是同,他的判断力也是正确的。所以说六根其实是有现量可以证明的,可以互通的。当然这互通是必须要有方法,这以下 佛陀指示修德的方法,来开显内在的性德。
申三、示以修显性
缘见因明,暗成无见;不明自发,则诸暗相永不能昏。根尘既销,云何觉明不成圆妙?
一般人眼根的见,都必须要假借外在的光明,才能够看到种种诸物。我们之前讲过,一般人的六根要靠外在的尘境来启动,所以「缘见因明」,眼根要靠外在的光明相才能够产生见;「暗成无见」如果暗相现前就不能产生见。但是修行人就不一样,修行人「不明自发,则诸暗相永不能昏。」当我们的六根经过迴光返照,正念真如的时候,把自性的光明显现的时候,他的眼根就不再假借光明也就能够见物。也就是说:这个人外在的一切暗相,都不能够障碍他的见性。自性的光明既然显现,根尘自然脱落,这时候他本觉的光明,自然就能够圆满无上菩提,跟无上菩提相应。
这个地方的重点在「根尘既销」,《愣严经》它就是在对治根尘,其实它也对治六识,但是你六根不动,六识就不能动,它先脱离六尘,再处理受想行识,这四个心法,慢慢的一层一层的往内走。总而言之,你今天又修习《首愣严王三昧》,你从今以后,你在眼睛当中,要多注意不能用眼光来看,要用心光来看,它是向内去看的,用智慧来看。
《愣严经》它一再强调的观念就是说:什麽是生灭的因缘,什麽是一个永恆的功德?
生灭的因缘就是我们因为过去的颠倒,一念的迷情我们六根向外攀缘,眼根攀缘色尘,结果被色尘给绑住了、被黏住了;耳根攀缘声尘,耳根就被声尘绑住了。结果弄到自己很多功德都表现不出来,本来是百千大海,结果变成一个小水泡。我们之前也讲过一个公桉,说一隻老鹰,这个猎人养这一隻老鹰也是很辛苦,而这老鹰牠一天到晚跟鸡长在一起,久了以后,牠翅膀没有用以后,牠老是靠脚。因为一般小鸡都是靠脚在跑步,牠就跟鸡跑来跑去,牠只是一隻比较大的鸡而已。后来这个猎人想这一隻老鹰长这麽大,应该训练牠飞翔才对啊!但这隻老鹰怎麽样都飞不起来,牠认为我是靠脚在走路的,这个翅膀也没有用。结果这个猎人很失望,就把这隻老鹰带到很高很高的悬崖,就把牠放下去让牠自由落体。结果这隻老鹰快要着地的时候,把牠的潜能发挥出来,展开牠的翅膀高空飞翔。
其实牠的翅膀是本来就存在的,只是我们习惯性,活在一种习惯性的自我设限,譬如我的眼睛一定要去看外面的色尘,我的耳朵一定要去攀缘外在的声尘。因为这个路是走得很熟悉了,结果我们六根的功德全部都表现不出来,更糟糕!
佛陀的意思就是说:其实我们的六根裡面有很多珍宝,但是我们因为外向外攀缘,我们很多的三身四智,五眼六通,种种的波罗蜜通通表现不出来。就像这隻老鹰一样,牠的翅膀后来就不能表现出来。
佛陀的意思就是说:我们不要往外攀缘,开始迴光返照,正念真如,把自性的光明显现出来,这时候会产生种种波罗蜜的妙用。
到这个地方等于是把《愣严经》的一些修学概念,说是把心带回家,把它描绘出来。
庚二、决通疑滞
这一段是决断汇通阿难尊者心中的疑惑跟执着
(分二:辛一、明因果俱常决通初义。辛二、明结解无二决通次义)
辛一、明因果俱常决通初义
“因果俱常”是什麽意思呢?因地的真因跟果地的觉性,都是真实不生灭的;因果都是真实不生灭的来决通初义(因地初心的义理)
(分二:壬一、疑问。壬二、示答)
壬一、疑问 阿难尊者心中的疑问
叙佛教诲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佛说言:『因地觉心欲求常住,要与果位名目相应。』
这段是阿难尊者先引用佛陀前面的开示
阿难白佛言:「佛陀!您老人家在讲第一决定义的时候,您老人家曾经说:『一个大乘的修行人,他因地的发心要成就整个常住的菩提涅槃之果,它必须要有一个条件,他的因地发心跟他果地的觉性,因果之间的名称跟义理要完全相应才对。
也就是说:如果你追求的是一个常住不灭的菩提涅槃,你因地的发心也必须是不生不灭才可以,因地的发心跟你最后的结果是要相同的。』
这句话是什麽意思?其实你的念头一动,你的结果就出来了。你去拜佛,到底这拜佛的功德是什麽?它未来这个拜佛的功德是带到人天去,还是带你到极乐世界去,就靠你在拜佛那个念头一动,你为什麽要拜佛,那个念头一动以后,就决定这个拜佛的功德,就是你的因地心跟果地觉,绝对是画等号的。说:为什麽他拜一部八十八佛,来生变成一个大国王,你拜八十八佛,来生到极乐世界去,同样是八十八佛?因为他们刚开始的目标,他们的因地发心不同。
所以诸位!我们不要以为法是有主导性的,是心来主导八十八佛,不是法来主导,是心的主导,那个法只是个助缘。你整个因地的发心,会主导你整个修学的法门,而趋向于你发心的处所。
什麽叫果地的功德呢?
引果明常 世尊!如果位中菩提、涅槃、真如、佛性、菴摩罗识、空如来藏、大圆镜智,是七种名,称谓虽别,清淨圆满,体性坚凝,如金刚王,常住不坏。
阿难尊者把我们追求佛道,这个果地上的七种功德把它讲出来。
(以下根据蕅益大师的注解)
菩提。什麽叫菩提呢?消除恶障叫“菩提”;它是一种智德,透过我空法空的智慧,来消除烦恼障所知障,这时所成的叫“菩提”。这是约着智慧的光明来说。
涅槃。涅槃是约断德。什麽叫涅槃呢?断除二死,就着断除分段变异二种生死,而成就那种寂静的状态,我们安立作“涅槃”。
真如。真如是个道理,不妄名真,不异名如。这个道理不管是过去,不管是现在也不管是未来,不管你到天上,你到地狱去,这个道理永远是真实,永远是没有变化的。说:我们这一念心的本质是离一切相,即一切法的,过去如此,现在如此,未来如此,是真实而不变化的叫“真如”。
佛性。什麽叫佛性?不变不坏名为“佛性”。它没有生灭的,没有生起,没有变化,没有消失的叫“佛性”。
菴摩罗识。当然这个“识”就是能够分别,它能够分别一切而无染着,明了的心去分别外在的色声香味触法的时候,不会跟六尘黏在一起,不生染着。
空如来藏。空如来藏是惟一真心,更非他物;指的是离一切相的一种智慧“空如来藏”。
大圆镜智。什麽叫大圆镜智呢?洞照万法而无分别;观察一切法的时候不生起虚妄的分别。
菴摩罗识跟大圆镜智,其实是同一个东西;只是菴摩罗识是约着离开过失来说,大圆镜智是约着增善,生起功德来说,一个是离过,一个是增善。
阿难尊者说:以上七种大乘果位的功德,名称虽然有差别,但是它的体性都是清淨的,都是圆满具足一切功德的,而且是坚固不可破坏的,就像金刚宝王,是常住而不可破坏的。
阿难尊者先把成佛的七种功德讲出来,他强调这个都是不生不灭不可破坏的。阿难尊者到底是想要问什麽,下一堂课会说明…
淨业学园 64讲次 讲义133面
这一科讲到 庚二、决通疑滞。 这个地方有一段的问答:
阿难尊者的提问是说:我们整个修行的主导者,是我们一念心,「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你所有的拜佛、念佛、持戒修善的功德,是往哪一个方向走,是那一念心来主导的,不是法门在主导的。好!我们的目标很清楚是要成佛,所谓的菩提、涅槃乃至于大圆镜智,这个果地的功德,每一个功德都是常住不坏,都是不生不灭,我们的目标是不生灭。那麽我们的因地是在六根中修学,那六根到底是生灭,还是不生灭呢?这是一个问题,因为你追求是一个不生灭的果地,那我们的因地也应该是不生灭才对阿!
我们正式看阿难尊者他提执疑
疑因断灭 若此见听,离于明暗动静通塞,毕竟无体,犹如念心,离于前尘,本无所有。云何将此毕竟断灭以为修因,欲获如来七常住果?
佛陀您一再的提醒我们,在整个断恶修善,返妄归真的过程,要以六根门头来当所观境。但是这个地方有个问题,假若这个六根,见闻嗅尝觉知,六根的功能,它的功能譬如说,眼根它的见离开了明暗,就没有自体,耳根离开了动静,也就没有闻的自体,鼻根离开了通塞,也没有齅的自体。也就是说:整个六根的见闻嗅尝觉知,是随外境而生灭的,本质就是一个生灭心;比方说,前面说的「念心」第六意识的分别心,离开了五尘落谢法尘的影像,也是本无所有啊!
世尊!您老人家为什麽会把离开外在尘相,本来就没有自体的这种终究要断灭的修因,来去追求大乘的七常住果呢?这个是不合理的啊!我们的因地是生灭变化的,但是却要去追一个求不生不灭的果报,这个地方会有自教相违。
以下就正式提出阿难尊者心中的执疑…
自教相违 世尊!若离明暗,见毕竟空;如无前尘,念自性灭。进退循环,微细推求,本无我心,及我心所,将谁立因,求无上觉?如来先说湛精圆常,违越诚言,终成戏论,云何如来真实语者?
世尊!假设离开明暗外在的尘相,我们能见的功能就毕竟空,我们一定要有明相暗相,我们的见才能够产生了别的作用。就如同前五尘的落谢影像法尘的作用,如果是没有,那麽第六意识的了别功能就消失了。所以经过我一进一退,如此辗转微细的去推度去寻求,我本来就没有我这一念真实的心,以及它相应的心所,因为它离尘无体,随境生灭,所以它没有真实性。既然六根的见闻嗅尝觉知,都是随外境而生灭,都是不真实的,而我们修行也正又在六根中用功,这样有个问题,「将谁立因,求无上觉」?将以什麽为不生灭的真因,而求果上的不生灭之觉性之果呢?而如来世尊您在前面的十番显见当中,一再提到,身为一个见性有四种功德,它是湛然不动的,它是精纯不杂的,它是周徧圆满的,它是常住不灭的。那我们正式以见性这种湛精圆常这四种功德,来当作整个修行的真实的因才对啊!假设我们依止六根的生灭相来修学,那岂不是违越诚言,前面的经文跟后面的经文相违背,整部经变成戏论,那麽佛陀又怎麽成为一个真实语者呢?
求佛开示 惟垂大慈,开我蒙悋!」
希望慈悲的佛陀,能够开导我心中的蒙昧,跟我心中的执着!
255这段疑问会牵扯到后面的回答,我们把阿难尊者的疑问提出来
修行在六根中用功,而六根正是一个生灭相,那你怎麽依止生灭的因,而追求不生灭的果报?
阿难尊者提出这个问题,其实阿难尊者本身只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蕅益大师说:阿难尊者的盲点在哪裡?阿难尊者他只知道六根的作用是生灭的,而不知道六根的体性是不生不灭的,见性、闻性乃至于知性,是不生不灭的;你看到六根的表层作用是生灭的,但是它的体是不生灭的。
好!那我现在问大家一个问题:六根到底是生灭还是不生灭?答桉就是只有一个,那就是“不一定”。
这六根是很妙,六根如果跟六尘在一起它就变成生灭,六根如果迴光返照,跟真如本性在一起它就变成不生灭,就是向内跟向外。
当六根向外活动的时候它就变成生灭,你永远不可能成佛,你一辈子都不可能成佛。因为你生灭的因不可能成就不生灭的果,就像你用沙,你用沙煮一辈子还是沙。
所以你在成佛的过程当中,你一天到晚向外攀缘你不可能成佛的,因为你没有种下成佛的真因。当你的六根开始迴光返照的时候,它又变成不生灭。六根是很妙的,内外的本质不同,攀缘六尘的时候它变成生灭,它迴光返照变成不生灭。
因为阿难尊者只知其一,他只知道六根向外攀缘变成生灭的,他不知道六根当它迴光返照的时候,它又变成不生灭。所以蕅益大师说:阿难尊者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佛陀会把六根到底是生灭还是不生灭,以下就会详细的回答…
壬二、示答 佛陀的指示跟回答
(分三:癸一、斥迷许说。癸二、指事除疑。轨三、会通结示)
癸一、斥迷许说。佛陀先诃责阿难尊者心中的迷惑
佛告阿难:「汝学多闻,未尽诸漏,心中徒知颠倒所因,真倒现前,实未能识。
佛告阿难:「你是好学多闻,你广学多闻而成就闻慧。但是没有深入思惟它的道理而成就思慧。也就是说:我们讲你这个人很有知识,但是没有把知识转成一种修行的概念。所以心中的思惑烦恼没有除,你只知道颠倒所因,知道我们整个颠倒是一念迷情而有,是迷真起妄,但是真正的那一念颠倒迷情之相现前,你却不能产生判断。
也就是说:他知道六根之所以会产生障碍是有迷情,那麽什麽是迷情,不知道!向外就是迷情,向内就是觉悟,他没办法做一个正确的判断。
蕅益大师说:阿难尊者他只知道六根全体是妄,而不知道六根全妄是真。也就是说:他认为六根是没有用的,六根一定要攀缘六尘。它没有用,但是真实的功德却是在六根当中,你不是把六根放弃,你把六根迴光返照,返闻闻自性,返见见自性,它就变成真实的。所以,蕅益大师说:阿难尊者只知道六根全体是妄,而不知道六根全妄就是真。这个地方你弄清楚了,你就知道佛陀是怎麽回答。
癸二、指事除疑。
佛陀直接指出现前的事相,来去除阿难尊者心中的疑惑。为什麽指事呢?因为佛陀一般都是先讲道理,很少讲事。古德说:因为六根的体性是很深妙难以理解的,所以必须先从事相来说明,再用道理来印证,从事相来破除它的疑惑。
(分二:子一、诘根尘显迷倒。子二、就闻性示因常)
子一、诘根尘显迷倒。
佛陀诘问根尘的交互作用,而使令众生产生颠倒。六根之所以颠倒,不是六根有问题,是六根跟六尘在一起,根尘相和合在一起;如果你把六根把六尘拔掉,六根就变成功德。你六根一天到晚跟六尘在一起,六根就完了!就变成迷倒。
即事除疑 恐汝诚心,犹未信伏,吾今试将尘俗诸事,当除汝疑。」
恐怕你真诚的心,还不能产生真实的信伏,来调伏心中的疑惑,所以我把这种世俗的事情来做简单的说明。因为六根到底是真实的功德,还是颠倒迷惑,这个道理太深妙了,我必须用事相做证明。」
诘问根尘
约根问答 即时如来,敕罗睺罗击钟一声,问阿难言:「汝今闻不?」阿难大众,俱言:「我闻。」
钟歇无声,佛又问言:「汝今闻不?」阿难大众俱言:「不闻。」
时罗睺罗又击一声。佛又问言:「汝今闻不?」阿难大众又言:「俱闻。」
佛问阿难:「汝云何闻?云何不闻?」阿难大众俱白佛言:「钟声若击,则我得闻,击久声销,音响双绝,则名无闻。」
这时候,如来就叫敕罗睺罗起立,去撞钟声撞一下,撞完以后就问阿难尊者说:「你们现在有没有听闻呢?当钟声生起的时候,有没有听闻的功能呢?」阿难跟大众都说:「我们都听到了钟声的声音。」
时间久了以后,钟声已经慢慢的歇止了,恢复到无声的状态,佛陀就问:「那你们现在还有没有听闻的功能呢?」阿难大众都说:「我们现在都听不到声音了。」
这个地方有问题,你可以看到,阿难尊者是答非所问,我们先讲出这个消息…
佛陀是问阿难尊者说:「你有没有听闻的功能?」是问根、问六根。阿难尊者是说:「我有听到听音。」阿难尊者用尘来回答。所以我们根跟尘二个都经常纠缠在一起,身为阿难都根尘分不开来。
这时候罗睺罗再撞钟一声,佛陀又问:「你们现在有没有听闻的功能?」阿难大众说:「有,我们有听到声音。」
佛陀就问阿难尊者说:「如云何闻,云何不闻;你们究竟是什麽情况叫有闻,什麽情况是没有听闻呢?」阿难尊者就白告佛陀说:「假设钟声被击发,我们就有听到声音,等到击久了以后,声音消失了,音声跟馀音的迴响二个都断绝,我们就听不到声音。」
蕅益大师说:这是阿难尊者一个错误的回答,答非所问。佛陀以根来问,阿难尊者以尘来回答。阿难尊者为什麽把六根质疑作生灭相,因为他根跟尘经常结在一起。
约尘问答 如来又敕罗睺罗击钟,问阿难言:「尔今声不?」阿难大众俱言:「有声。」少选声销,佛又问言:「尔今声不?」阿难大众答言:「无声。」有顷,罗睺更来撞钟。佛又问言:「尔今声不?」阿难大众俱言:「有声。」佛问阿难:「汝云何声?云何无声?」阿难大众俱白佛言:「钟声若击,则名有声,击久声销,音响双绝,则名无声。」
这时候,佛陀又叫敕罗睺罗来撞钟,就问阿难说:「你现在有没有听到声音呢?」阿难大众说:「有,我们都听到声音。」过一段时间,声音跟音响消失以后,佛陀又问说:「那你现在有听到声音吗?」阿难大众回答:「现在已经听不到声音。」过了一下子,罗睺罗又主动的撞了钟一声,佛陀又问:「那麽你现在有听到声音吗?」阿难大众说:「有,有听到声音。」佛陀就问阿难说:「究竟麽情况叫有声?什麽情况叫无声?」阿难大众就白告佛陀说:「假设钟声被击发叫有声,击久了以后声音消失了,最后的音响馀音也断绝了,这个叫做无声。」
蕅益大师说:这一段的回答,阿难尊者是正确的回答。佛陀以尘来问,阿难尊者也以尘来回答,这一段是正确的。
这二段的问答以后,佛陀要做总结了
责其矫乱 佛与阿难及诸大众:「汝今云何自语矫乱?」大众阿难俱时问佛:「我今云何名为矫乱?」佛言:「我问汝闻,汝则言闻,又问汝声,汝则言声,惟闻与声,报答无定,如是云何不名矫乱?
这时,佛陀就问阿难尊者及诸大众说:「你现在的回答,可以说自己所说的话产生错乱,你根本连根跟尘都分不清楚。」阿难大众就问:「我们怎麽错乱呢?」
佛陀说:「我第一次问你有没有听闻,你回答或者有闻或者不闻;第二次我又问你有没有声音,你也回答或者有声,或者无声。当然第二次是对的,问题在第一次,你在第一次回答我的时候,把能听闻的耳根闻的功能,跟外在所听闻的声尘,产生一种错乱的认知,所以怎麽不是错乱呢?」
佛陀这一段所诃责的是第一次的问答,根尘不分。“尘”是完全生灭的,但是“耳根”是生灭跟不生灭的和合。你看!我们撞钟,我们不要去注意声音,我们注意耳根。我们刚刚听到了钟声,但是钟声消失的时候我们也听到声音啊!听到一个没有声音,没有声音也是一种声音,「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动”是有声音,“静”是无声音。听到动的时候,那是一个生灭相,听到静的时候也是生灭相,但是那个「闻性的体」,那个能闻的功能永远存在,它听到有声听到没有声,那个声尘的“闻性”是不生灭的。所以你要向外,那又变成生灭,向内的时候又变成不生灭,所以六根是生灭跟不生灭的和合体。
这个地方,佛陀道出这个道理
子二、就闻性示因常
就着听闻的内在体性,来指示六根之性是常住不灭的真理。我们要的是那“闻性”,不是听闻生灭的作用。
法说
◎声无闻在 阿难!声销无响,汝说无闻,若实无闻,闻性自灭,同于枯木,钟声更击,汝云何知?
知有无知,自是声尘或无或有,岂彼闻性为汝有无?闻实云无,谁知无者?我们现在要站在“闻”的角度来看声音,不能站在外境的声音来看声音,站在听闻的角度。
佛陀说:阿难!当声音消失的时候,乃至于馀音的迴响也消失的时候,你告诉我说没有听闻的功能,这个是错误的。因为假设连听闻的功能也消失了,那麽闻性就灭掉了,那麽我们的闻性灭掉,这时候就没有明了的作用,就像枯木一样没有明了作用,因为它整个闻性消失了,那麽钟声在击发的时候,你怎麽能够听到声音呢?
因为闻性已经消失掉了。
可见得生灭只是一时听闻的作用,但是体性那个闻性是恆常存在的,所以它能够知有知无,闻性能够知道有声知道无声。所谓的生灭只是外在的声音,或者有或者没有,难道说耳根中的闻性,会有存在跟不存在的差别吗?它恆常存在的啊!它能够听到有声也能够听到无声。所以「闻实无云,谁知无者」,如果说耳根的闻性会随声音而消失,那麽又有谁知道声音已经没有呢?你说耳根已经随声音走掉了,现在没有声音了,那你怎麽知道没有声音,那知道没有声音那是谁呢?那还是闻性嘛!
所以远离声尘的那个东西是谁?不以一切万法为伴侣的是谁?
我们现在不要去注意跟声音在一起那个我,在听当中,不跟声音在一起的;你听到声音,有一个是跟声音在一起的,有一个是没跟声音在一起的。你要注意的是,没有跟声音在一起的,跟声音在一起的那个随声音就消失掉了,但是有一个它不跟声音在一起的,那个东西你要把它找出来,就是不与一切万法为伴侣的那是谁?
根性常住 是故阿难!声于闻中自有生灭,非为汝闻声生声灭,令汝闻性为有为无。
是故阿难!所以你应该知道,你从这个地方产生判断力。外在的声音在听闻的过程当中是有生有灭的,声音有时候有,有时候没有,但是你的闻性却是不随声音而有生有灭。「令汝闻性为有为无。」闻性并不随声音的有而有,也不随声音的无而无,它是常住不灭是恆常存在的,这个就是我们整个修行的真因。你不要老是去注意跟声音在一起的那个六根,你要去注意那个没有跟外尘在一起的六根,就是我们讲的“闻性”。
责迷戒谬 汝尚颠倒,惑声为闻,何怪昏迷,以常为断,终不应言离诸动静闭塞开通,说闻无性。
这段是佛陀对阿难尊者的诃责
说:阿难!你尚且处在颠倒当中,生灭跟不生灭都分不清楚,「惑声为闻」,把外在的声音当做内在不生灭的闻性,难怪你遇境逢缘的时候,你都不能够迴光返照,老是随外境而转,你都没有去注意那个不随声音而转的那个闻性,只是注意外在那种生灭的作用。你不应该说:离诸动静闭塞开通,说闻无性。
「动静」指的是外在的声尘,动是有声音,静是无声。「闭塞开通」指的是浮尘根。什麽叫“闭塞”?假设你的耳根受到伤害,说这个人是聋子,叫“闭塞”,耳根正常的人叫“开通”。也就是说:身为一个闻性,不管你外在有没有声音,不管你耳朵听得到听不到,闻性永远是存在的,闻性就是闻性。
所以我们现在在六根当中……现在佛陀越讲越细了,刚开始说你要在六根中修学,然后你要把六根…到底什麽是一时的客人,什麽是主人,这个地方要讲清楚了。
这以下讲出一个譬喻,什麽是一时生灭的,什麽是永久不灭的东西,用作梦来做一个譬喻
譬喻
引梦证明 如重睡人,眠熟床枕,其家有人,于彼睡时擣(ㄉㄠ)练(ㄌㄧㄢ)舂(ㄔㄨㄥ)米(ㄇㄧ)。
其人梦中,闻舂擣声,别作他物,或为击鼓,或为撞钟,即于梦时,自怪其钟为木石响。
于时忽寤,遄知杵音,自告家人:『我正梦时,惑此舂音,将为鼓响。』
比方说:有一个重睡之人,有一个睡觉的时候经常会熟睡的人,有一天他在自己的床枕上熟睡,睡着睡着就作梦。这时候他家有一个人就在他熟睡作梦的时候,用木槌来擣练舂米;“擣练”就是用木槌去槌布跟舂米,当然会产生很多的声音出来。「其人梦中,闻舂擣声,别作他物」,这个熟睡的人在作梦当中,他就听到在梦中以外槌布声跟舂米声,他把它当作其他的声音,因为它现在在作梦,他一念迷梦的梦心。他把槌布舂米的声音当做打鼓的声音,或者当做撞钟的声音。他就在睡梦昏迷当中,他还自己觉得奇怪,这个钟声怎麽听起来好像木头跟石头的声音呢?听起来感觉是钟声,它怎麽像木头跟石头撞击的声音呢?
等到他醒过来之后,很快的他就知道,哦!原来这就是用木头去槌布舂米的声音。他醒来以后就告诉家人说:『我刚刚在作梦的时候,以为这个舂米的声音,是打鼓的声音,是撞钟的声音。』
256这段经文到底佛陀是要讲什麽?
这个人是在睡梦当中,他听到了外在的声音,产生错误的判断。这个睡梦的心是生灭的,这表示六根的作用在迷惑的时候;第二个外在的声尘也是生灭的。但是他不管是在睡梦当中或者觉醒的时候,他的闻性永远存在。现在我们要看他裡面的东西,你看!他即便是在睡梦中、在颠倒中,听到声音,但是那个闻性是永远存在的,内在的闻性是不生不灭的。 佛陀要讲这个意思。
结申正义 阿难!是人梦中,岂忆静摇开闭通塞?其形虽寐,闻性不昏。纵汝形销,命光迁谢,此性云何为汝销灭?
(譬喻合法)这个睡梦中的人他在昏迷当中,身为一个睡梦当中的人,他能够忆念「静摇」,这是有声音,这是没有声音吗?或者他会注意他的耳根,是聋子还是不是聋子,他会这样注意吗?因为一般在睡梦当中的人,是根尘既捨。
你看!一个耳朵聋的人他睡觉的时候,他不知道他是耳聋,他也是听到声音。因为睡觉的时候是“根尘既捨”,他的浮尘根,他的外在的东西都捨掉了。所以睡梦当中的人,他根本就没办法判断是耳根有没有坏掉,外面是不是有声音。他的声形在睡梦当中,但是他耳根当中的闻性,那个了了常知,绝对不昏昧的闻性,是永远存在的。乃至于我们的身体面临了死亡,形体消失了,命根也随光阴迁变谢落了。
比方说,你现在是个男众,你现在有你的感觉有想法,你整个男众的身心世界全部消失掉了,但是在我们六根当中那个不生不灭的闻性,是绝对不会随着我们的身形,随命根而消失掉。
我们在六根的时候要注意,六根是生灭跟不生灭的和合体,当六根跟外在的六尘接触的时候,它转成生灭、全部是生灭;当六根迴光返照,不迷、不取、不动,正念真如的时后它变成是真实的,六根就这麽妙。
所以蕅益大师说:在这段经文,佛陀其实就在虚妄的根尘之中,衍出不生不灭的本性以为修行的正因。你要会体会的话你就知道,六根什麽情况是生灭,什麽情况是不生灭。
癸三、会通结示
把前面六根是生灭跟不生灭的道理,常还是无常的道理做一个总结。
(子一、明迷故常即无常。子二、明悟故无常即常)
六根它又是常又是无常,那麽常跟无常是怎麽判断呢?
子一、明迷故常即无常 假设你是迷真起妄向外攀缘,它全体变成无常
迷真逐妄 以诸众生,从无始来,循诸色声,逐念流转,曾不开悟性淨妙常。
(六根的生灭相)我们一般的众生从无始劫来,我们六根习惯循诸色声,去追求去顺从外在的声音跟声尘,乃至于色声香味触法,念念分别心随境转,所以逐念流转,随顺我们攀缘的念头,而被外物所转。「曾不开悟性淨妙常」,从来也没有真正的开悟,而迴光返照六根当中那个常住的本性。
由妄流转 不循所常,逐诸生灭,由是生生杂染流转。
因为六根当中,我们不去随顺于迴光返照六根当中常住的真性,而去追逐外在生灭的六尘,而造作了生死业力,由此而生生世世在六道的杂染法中而流转不停。
所以六根当它跟六尘在一起的时候,它全体变成生灭相,这是六根的第一个状态。第二个、六根它本身又是一个不生灭的,「明悟故无常即常」,当六根迴光返照的时候,它就从生灭的法中而变成了不生灭。
子二、明悟故无常即常
起观照 若弃生灭,守于真常。
假设我们修《首愣严王三昧》的时候,就在六根门头当中「若弃生灭,守于真常」。
这个地方也是被蕅益大师点出修行的下手处。就是在六根当中,捨弃外在生灭的六尘,不要去追求六尘,你去观照你六根当中那个真实的根性,那个不生不灭的真性,守住在真实的根性,「若弃生灭,守于真常」。
常光现 常光现前,根尘识心应时销落。
等到你观照久了以后,根性的功德慢慢显发,「修德有功,性德方显」。这个时候产生什麽变化呢?这种生灭的六根、六尘、六识,这种生灭的作用慢慢的脱落。
六根、六尘、六识,它本来就是一念迷情而有,它本来没有实体,所以它会消失掉。
六根、六尘、六识,剥落以后会产生什麽样的结果?
缘影尽 想相为尘,识情为垢,二俱远离,则汝法眼应时清明。
「想相为尘」“想”是第六意识的想心所,就是我们的名言分别;“相”是外在的六尘之相。所以当第六意识的“想”跟六尘的“相”结合一起以后,就产生很多我们心中的我相、人相的这种分别出来。
这个地方古德说,是属于烦恼障所收摄的,我执引生的烦恼障,是比较粗显。
「识情为垢」指的是内心的一种法执的细垢,就是所知障。就是我们刚开始,会执着有一个真实的心性可得,一个真实的心性可以安住。当然这是法执,但是慢慢慢慢的,这种有所得的法执也脱落了。脱离心中对外境的想相,也脱离了对真实心性的执着,这二种都脱离,这时候法眼就现前。
我们一般讲「法眼」是观俗谛,不过古德说:这个「法眼」不是观俗谛的法眼,是观照真理的智慧。这个法是真理,观照真实心性的智慧现前,也就是圆教初住,破一分无明,证一分法身的智慧现前。
成正觉 云何不成无上知觉?」
如此渐渐的修学,是决定可以成就无上知觉的。」
这个地方,佛陀把六根的生灭相跟不生灭相,作出一个判定的标准。向外攀缘,六根全体变成生灭,如果你弃生灭守真常,全体变成不生灭。我们一般凡夫跟圣人的判断,其实就从你六根的生灭跟不生灭判断。我们之前讲一个公桉:世间的圣贤之道。孔夫子有一天带着弟子到匡地去游学,结果被宋人的军队围起来,这时候非常危险,这时子路很紧张,拿着刀子到处巡逻,但是他看孔夫子坐在地上弦歌不断,在那个地方弹琴唱歌,好像没事情发生一样。子路就很紧张说:老师啊!现在是什麽时候,您老人家还在唱歌。孔夫子说:汝来,我于汝道。我跟你讲个道理,你先坐下来。孔夫子跟子路说:我这一生,避穷久矣,我一生一再躲避这个灾难,最后还是没有躲掉。我一生求通也久矣,追求官位久久,能够为人民做事,结果还是没有作官。为什麽呢?因为天命如此。
他说:我现在再也不向外攀缘,我守住我的天命。他说:我的天命会有什麽样死亡,什麽时候活着,我自知我的天命是如何,外境是干扰不了我的天命,所以我不用害怕。子路听了以后,本来还半信半疑,果然没多久,宋人军队就向孔子道歉说:对不起,我们要找的是一个阳虎的人,跟孔夫子长得很像,我们认错人了。道歉以后就离开了。
也就是说:其实所有的圣贤,他心中都要有一个“道”来安住他的心。当然孔夫子的道是天命,那个不是很高,但是基本上还是有一个道来安住他的六根。我们的道是什麽?「达妄本空,知真本有,相妄性真」,外相是生灭的,但是真如本性是真实的。我们的道就比孔夫子的道更高。它的意思就是说:「弃生灭,守真常」,我们现在的六根好像没有主人没人管一样,有人刺激你,你就跟他走,有人讚歎你,你就跟他走。所以我们的六根就像没人管的小孩子。那怎麽办呢?你六根当中先要有一个道,在那个地方站,然后你就想办法往那个道走,不要向外,慢慢慢慢,「常光现前,根尘识心应时销落」;你就是先把六根裡面的道建立起来,建立一个生命的人生观。总而言之,「观相元妄,观性元真」;外在的相状都是一时的,不要太认真,你追求的是一种永恆的功德,是你内在的心。所以你一个修行人,你一定要争千秋,不争一时;一个喜欢争一时的人,你没办法修《愣严经》。守住真实恆久的东西,放弃一时的因缘。什麽是恆久的?你心中的道是恆久的,外在的色声香味触法是暂时的。你要先建立这样的观念,然后把那个道慢慢慢慢的增长,这时候六根就往内收,这时候能够慢慢走进六根的家中,这个就是所谓的「若弃生灭,守于真常。常光现前,根尘识心应时销落。」
这段经文是回答阿难尊者,六根到底是生灭的,还是不生灭的?就在一念之间。
-----------------------------------------------------------------------------------------------------------------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