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冈波巴大师:珍珠之鬘 第二辑:珍珠之鬘 5.大圆满的教导

       

发布时间:2013年03月05日
来源:   作者:冈波巴大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冈波巴大师:珍珠之鬘 第二辑:珍珠之鬘 5.大圆满的教导

  所有的现象、所有的存在,它们都只不过是自己这个自明、自知、自证的自心本身(的幻变)罢了,要知道,高兴也是“心”在高兴;不高兴,也是“心”在不高兴。

  《珍珠之鬘》第八则

  顶礼诸位胜妙上师!

  大宝上师医王冈波巴大师曾经这样教诲说:

  应诸位邀请,为向大家奉献一些教法,所以就以下内容,略作开示:

  诸位,生命来日无多!因而,大家应以正念之鞭,极力地策励自心(精进),同时,我们也应将上师及其三宝,时时地系念在心头(实修)。

  那么,何以知晓生命来日无多呢?

  因为你要记住:生命是无常的啊!退一万步说,就算大家能够长寿,要知道,我们也不可能长久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

  在这短暂的生命里,若非上师,就没有给我们指示正道的向导了;要知道,所有的三世诸佛,也都是通过依止上师而觉悟成佛的。

  基于上述缘故,因而,依止上师是极其重要的。

  有关这层道理,如经论中有偈亦云:

  无有上师前,

  佛陀名亦无。

  在没有“上师”之前,

  就连所谓“佛陀”的名字

  也是不存在的呀!

  有鉴于此,因而,我们应该依止上师并听从他们的所有教诲(依教奉行),要知道,这可是非常关键的啊!

  接着,冈波巴大师又教诲说:

  另外,大家应该希求“三宝”,成为我们的皈依救护之处——对于我们这些修持正法的行者来说,除了三宝之外,真的就没有其他能让我们获得皈依、获得救护的地方了。

  假如我们能以纯净而纯粹的心态,来系念三宝的话,那么,今生来世所有的需求与愿望,也肯定都能圆满实现,对此,你们不要有任何的怀疑。

  接着,冈波巴大师又教诲说:

  若已心系上师三宝,在实修方面归纳而言,按照阿饶·耶喜炯奈[义为“智慧生处”]传规的说法,就是应在“显现”、“升起”、“都是”三方面,体会实修。

  那么,这三句要诀到底蕴涵着怎样的道理呢?“显现”,又显现为什么?“升起”,又升起什么?“都是”又都是些什么呢?

  通过观察外在的对境,我们虽然会看到它们在林林总总地“显现”着、“升起”着,但若反观自身,那就会发现:原来是自己的心性“显现”为林林总总的缤纷万物,原来又“都是”自心“升起”为林林总总的缤纷万物;无论是“显现”也好,“升起”也罢,这两者也“都是”自心的分别心念(的幻变);而这“分别心念”本身,也不过“都是”我们自己的心性罢了。

  因为如此,所以说一切显现“都是”源于心性的,因而,也就“都是”这法性本身,“升起”为林林总总的缤纷万象了;而这“升起”着的缤纷万象本身,也就“都是”自己的无生心性本身;那个不把“现象”与“自心”割裂开的这位作者本身,也“都是”心性本身,因而,一切“都是”心的显现,基于这层道理,所以,我们就应将自心了知为“无生”,而来修习。

  在修持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经验觉受,也应将它们串习为无生、空性、法身;同时也要体会实修“心性无生”;不要惧怕(外在或实修过程中的)现象,因为那就是自心(的幻变)呀!

  在实修过程中,无论是产生了“乐”也好,“明”也好,还是产生了“无念”也罢,要知道,所有的这一切,其实都并未超出大乘佛教里所说的“法身的体性”。因此,对于这样的真如深义,我们应该须臾刹那也都不散不乱地串习实修,要知道,这可是极端重要的呀!

  假如对所有现象都执为真实,那么,(从果乘观点来看,)虽然这所有的现象都是法身(的幻变),但我们也不能借此而出离三界轮回呀!

  纵然是些从不学佛的在家俗汉,他们也不会(全都执以为实),因此,我们这些自称修法的行者们,不要只修片面的悲心。要知道,那种堕于某方某类的片面慈悲,不要说作为万物灵长的人类,就算是凶悍的鹞鹰和狡猾的野狼,也同样都会存在,但靠那种慈悲,(对于修行的拓展)是起不到什么作用的。

  倘若只会对自己的子孙们说“可怜!可爱!”,这其实并不具备佛法里所讲的“悲心”的本质,那只是叫做“贪著”罢了。要知道,“贪著”与“悲心”往往会有弄错的地方。基于这种缘故,因而,所有你们这些聪明人啊,都对自己好好反省检点一番吧!

  同时也要注意,“没有(悲心)”和“不贪”也往往会有弄错的地方。

  既是如此,因而,我们就应避开这些误区,不要修习片面的慈悲、不要流入自私自利,而是应该对于所有的众生,都无所偏颇地全面实修同体大悲。

  另外,就实修而言,按照“大圆满”方面的传规,他们是把经教的文辞,撮要归纳为两句要诀,而来实修的。

  这两句要诀是:

  ◆ 要将“所有的现象、所有的存在”,全都承当为自心;

  ◆ 确断抉择以上的道理。

  另外,这两句要诀的意思又是说:

  所有的现象、所有的存在,它们都只不过是自己这个自明、自知、自证的自心本身(的幻变)罢了,要知道,高兴也是“心”在高兴;不高兴,也是“心”在不高兴。

  有关这层道理,如经论中有偈亦云:

  善趣恶涂外器内情皆自心。

  无论是生命层次较高的善趣,

  还是生命层次较低的三涂恶道;

  无论是外在的“器世界”,

  还是内在的“有情世界”,

  所有的这一切,

  其实都不过是自心(的幻变)罢了!

  既然如此,那对所有的现象、所有的存在。乃至整个轮回、涅槃中的所有事物,我们就都应决断为自心,而来体会实修了。

  另外,经过一年半载的修习,或许并不能真正达到抉择的目的,因此,在“心的本性”尚未现起之前,都应这样反复地抉择着体会实修。

  这种抉择实修,又可分为四个层面:

  1.对于“所有的现象、所有的存在,乃至整个轮回、涅槃中的所有事物”来说,它们并没有任何“本体上的真实”,而是“从自身本体上”即空。有鉴于此,所以,我们要将“心的本性”,抉择为“不生”。

  2.(对于所有的事物,)我们也不要执著于“只是梦幻”这样的抉择,这是因为,(自心的)“明知”无所偏颇地周遍显现着。有鉴于此,所以,我们要将这种“心的游戏”,抉择为“不灭”。

  3.就“心的本体”而言,他不流于“不生”或是“不灭”二者中的任何一方,这就如同海洋与波浪的关系。有鉴于此,所以,我们要将“心的表相”,抉择为“不二”。

  4.就算这种“唯是不二”(的抉择)本身,也不要让它住着在心境(的造作)之上,这是因为(这种不二)是不能用思想、逻辑来进行分析的,故而,思想(的结使)本是在本性上自然开解的。有鉴于此,所以,我们要将“心的本体”,抉择为“(真实现量的)不二”。

  那么,这四种“抉择词句”,到底有何作用呢?

  1.由于担心我们会流于现象(实有的执著),所以将“(心的)本性”,开示为“不生”;

  2.由于担心我们会流于(顽空断见的)“空无之边”,所以接下来,就将“(心的)游戏”,开示为“不灭”;

  3.由于担心我们会流于“(不生、不灭)二显之边”,所以接下来,就将“(心的)表相”,开示为“不二”;

  4.假如我们还有“不二”的念头,那就是心意造作的主观臆测的“不二之见”,所以接下来,就将“(心的)本体”,开示为“(真实现量的)不二”。

  由此可见,开示四种“抉择词句”的目的,正是为了断除四种边见,因而,在我们尚未彻底肃清“心意的承许”之前,都应如此实修。

  除此之外,别无深法。

  ——冈波巴大师全集《珍珠之鬘第二辑·珍珠之鬘》第八则竟

  .

返回目录.
 

---------------------------------------------------------------------------------------------------------------------------

更多冈波巴大师佛学内容

更多智学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