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南传>>正文内容

明法尊者:生与死

       

发布时间:2013年03月13日
来源:   作者:明法尊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明法尊者:生与死

 

人的生,是胎生,必需具备物质条件,即需父亲的精子与母亲的卵子的结合,结合的精卵,具有遗传的密码,即DNA(去氧核醣核酸)能够促使肉体成长。但「识」若不入结合的精卵,此结合的精卵无法住母体(如在子宫着床),必然会流出体外,而自然流产。「识」无法从物质产生,无法从实验室制造产生,识不是无因缘生,它来自于上一生的最后一个心路历程( vithi )中造作善的「速行」( javana,快速造业 )而结生,造作的善具有无贪、无瞋二因,有时还含有无痴共有三因。若在上一生的最后一个心路历程中造作贪、瞋、痴的速行,那么必然会投生恶道(地狱、畜生、饿鬼、阿修罗),不可能投生人道。

  结合的精卵,含有什么物质?若依阿毗达摩或禅定所观察,含有三类物质:

  1. 身十法聚(八不分离色+命根+身净色),

  2. 心色十法聚(八不分离色+命根+心色),

  3. 性根十法聚(八不分离色+命根+男根色或女根色)。

  「八不分离色」是地、水、火、风、色、香、味、食素(营养),这八种是构成物质最基本、不可分开的成分;「命根」是维持这一颗聚集物的生命的物质;「身净色」是对触尘(地、火、风)有反应的物质;「心色」是意界及意识界所依的物质,当心脏发育成形时,心色就生在心脏的血里;「性根色」有男、女之别,男人具有男根色,女人具有女根色,若是双性人也只具有一种根色。这些物质在生命结生时就有了,称为「业生色」。由「业生色」为核心,渐次有心生色、食生色、时节生色。「心生色」,动念头(心识)就会产生的物质;「食生色」,吸收营养经肉体转化产生的物质;「时节生色」,由各类色聚的「火」产生的物质。由于色的生长而成完具的身根。

  关于明辨各类的色聚,必须修习「四界分别观」达到近行定时,才有能力一一辨识。

  人的死,又如何呢?有生必有死,这是铁律。《杂阿含经》1227经,世尊说:「一切众生类,有命终归死,各随业所趣,善恶果自受。恶业堕地狱,为善上升天,修习胜妙道,漏尽般涅槃。如来及缘觉,佛声闻弟子,会当舍身命,何况俗凡夫!」怎么样称为死?经说:寿限、暖气、诸识灭尽称为死。论说:寿尽、业(使生命生存之业)尽、寿及业两者皆尽、毁坏业生起(令夭折而死)。人死之前会出现业、业相、趣相三种相之一。「业」是在一生中造作的善业或恶业;「业相」是造作善业或恶业的工具或对象;「趣相」是临终时出现将投生的善趣或恶趣的景象。若是入禅定而死,则心取业相(禅定的对象,如概念),投生在色界天或无色界天。出现哪一类的相,就看一生中是造什么重的业,依次是重业—强大的业力,恶业如五逆罪、善业如禅那;临死业—临死所造或所忆起的业;惯习业—经常造作的业;已作业—曾经作过的业。

  人一期生命的最后一个心识「死心」在心脏处灭后,下一个生命立刻在三界内的某处生起,中间没有任何的「中阴身」存在。有观智的人可以预知临终之时,甚至可以预知在何处受生。若是阿罗汉的死,则在法界内,没有任何的色法或心法的再生。

  从生的第一个心识「结生识」开始到死亡,即最后一个心识「死心」,中间有无数的心识生生灭灭,若有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其中之一作用时,则生起心路(最多17个心识),而在「速行心」造善恶业,只有阿罗汉才不再造善恶业。若根门对境界暂歇或停止,则进入「有分识」(bhavavga 维持生命之意识流)。

  从生到死,对色法与名法的彻底了解与观察,必然可以深刻的认识无常、苦、无我。

--------------------------------------------------------------------------------------------------------------

更多明法尊者佛学内容

--------------------------------------------------------------------------------------------------------------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