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法尊法师:入中论讲记(二)

       

发布时间:2013年03月31日
来源:   作者:法尊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法尊法师:入中论讲记(二)

 

  正释颂文

  释归敬颂

  声闻中佛能王生,诸佛复从菩萨生。

  大悲心与无二慧,菩提心是佛子因。

  初三颂半为论初归敬。归敬大悲心,亦即归敬具大智之佛菩萨。归敬诸佛菩萨祖师,求加被故。又慢山高处无功德水,归敬折伏慢心,增功德故。归敬大悲心者,自利利他功德之源从此出故。声闻者谓小乘人闻佛说法声,自证圣果。又闻菩萨乘法,但为他说,令彼修行证果,而自不修行,亦名声闻。中佛者,辟支佛也。称中佛者,为适于造颂之音节故。佛谓觉悟真实,辟支佛觉悟宇宙缘起之真实,故亦称佛。中者,下越声闻上不逮佛故。能王者佛也。能谓能仁,能断烦恼出生死伏四魔度众生故。以声闻等亦具此义,故佛称王,别于声闻等。由佛转四谛及十二因缘*轮,而后有声闻缘觉,故声,缘从佛生也。菩萨值佛转*轮而发心,故菩萨亦从佛生。但诸佛因地皆曾作菩萨,故因位菩萨为佛亲因。诸佛初发菩提心,皆由菩萨劝导,如释迦,弥勒,由文殊菩萨发菩提心,故菩萨为佛增上缘。以此二义说诸佛从菩萨生。菩萨复为三法所生,谓大悲心、无二慧及菩提心。大悲心义,下当释,兹当略释无二慧及菩提心义。无二慧者,谓观诸法性空,无有实体,不执为有,而是因缘生,亦非断无。如是观诸法性空缘生如幻之慧,与执诸法实有,众生有我之无明妄执,为正对治,为断烦恼出生死之主力。菩提心分二,一者胜义菩提心,谓初地以上通达性空,同时发愿利生。二者世俗菩提心,谓观三界苦,有如火宅,数数思惟,生决定解。复观众生颠倒,如病热狂,以苦为乐,不知出离。而此一切众生,皆我父母眷属。见其受兹无义剧苦,欲为随机设教令出苦海,故愿成佛。为利众生愿成佛即菩提心,有此心者,即为菩萨。

  悲性于佛广大果,初犹种子长如水。

  常时受用若成熟,故我先赞大悲心。

  第二颂显大悲心重要,分三段:初谓菩萨初发心时,喻如种子。菩提心为菩萨因,大悲为菩提心因。若无大悲唯求自了,终不发心趣佛呆故。中谓修菩萨行时,要经三大阿僧祗劫,调伏无数刚强难调众生,难忍能忍,难舍能舍,长时苦行,方成佛果。若非大悲心之任持,则菩提心有时退失。喻如种子在田中,若无日光水土,必霉烂腐坏,不能成长。后谓成佛果时,三身四智,圆满具足,断智二德,究竟成就,而不入涅磐,应机说教,任运度生,尽未来际,亦由大悲。若无大悲,应入涅桨,不须辛勤怍利生事,喻如禾稼长成,忽遇冰雹,不能成熟,或不得受用,故大悲心初、中、后三时,皆最重要,为大乘佛法之中心。赞者,以语业敬礼也。

  最初说我而执我,次言我所则著法。

  如水车转无自在,缘生兴悲我敬礼。

  此一颂半释大悲心三种差别。悲以拔苦为体,遍一切众生故曰大。就所缘境差别分三,谓生缘,法缘,无缘悲。此颂释生缘悲也,生缘悲者,谓缘众生而兴之大悲也。前三句明可悲所由,谓缘众生初由我名,遂起我执,为生死大根本。由执我故,于苦乐境取舍之欲而生贪嗔。由执我故,遂执有属我之物,起我所执。我之衣食受用等,摄取不舍,追求无巳。于和合境则起贪,不和合境则起嗔。由贪嗔痴,诸惑随起,造业受苦,流转生死。于生死中,升沉无主,衰老病死,如四大山,东西南北合围而来,逼迫有情,无可幸免。惑、业、苦三,往复无巳,无明缘行乃至老死,次第流转,喻如水车,循环不息。又水车降时易升:时难,喻如生死中堕恶道易,生善趣难。有情最初一念误执我故,流转生死,受无义苦。缘彼无义受苦之众生而兴悲,故称生缘悲也。

  众生犹如动水月,见其摇动与性空。

  此二句释法缘大悲及无缘大悲。动水月者,谓风来波起,水中月影由水动故,月影亦动。众生流转三界,本无实体,惟因业风识浪,而有此影象显现,实无众生,似有众生。喻如动水月影,刹那摇动无止息故,自性本空现似有故。众生流转不息,实无似有,亦犹如是。菩萨通达性空,惟见因缘生灭,无实众生。众生不达,于水中月,觉为实月,于影及水,见为一物。于无我中见有实我。由此我执为根,流转生死。菩萨见众生受此无义之苦,因而兴悲,是为法缘悲。菩萨又观众生虽无实体,而因不达性空故,仍有生死流转,因果不无。因此虽不见实有众生,而仍度生不倦,是为无缘大悲。或释无缘为全空,无所缘众生,若见全空,何由起悲乎?此意第六品当广释。

  释十地诸颂

  第一菩提心欢喜地

  佛子此心于众生,为度彼故随悲转,

  由普贤愿善回向,安住极喜此名初。

  此下论文第一品释初欢喜地。佛子谓初地菩萨,大悲心,无二慧,菩提心具足,一大阿僧祗劫修行圆满,经资粮加行二位,而入见道位。此心者谓证真见道通达一切法无自性之心。问,

  见众生性空,则知历劫修行求度众生,而实无众生可度,一阿僧祗劫,虚作无量难行苦行,当幡然自悔,如入梦坠水中,力求出水。,以用力故,霍然而醒。则知向来坠水,乃是梦境,实无危险,何必苦求出离。菩萨见道以后,得无退失利生之心耶?答:不尔。菩萨虽见众生性空,而仍有,生死流转之众生,极可悲悯,故于无实众生可度中,仍随大悲心转,善巧度生,刹那不息。唯如是,始刁;至堕入小乘涅磐。或问,地藏菩萨,众生度尽,方证菩提。若众生无尽,地藏应不成佛,若地藏最后成佛,众生应有尽。答;众生虽无尽,地藏目中,实已无众生可度,可谓众生已尽。是故见道后之菩萨,证众生性空,若性空,虽作无量难行苦行度生,而不同地前之不得自在也。

  若人不达自性非有,缘起非无之理,或执依他起必须实有,或执一切皆窆,乃至父母亦无,此非中观见也。《大般若》处处语空、无所有,不可得,反复重言之,乃至六百卷之多,似唯空为究竟。然在弥勒菩萨视之,则为说三智、四加行,五道,一切修行次第之经,故依之造《现观庄严论》,释《大般若》修行次第也。《中观论》似偏重说空,以当时之机,于修行次第已无疑故,是以论主唯重破执,但说空理也,不善学者,遂堕偏空,最上者亦仅成二乘之果,不能成佛。《入中论》纠正此弊,故论初即揭橥大悲。第六品最后——颂,以胜义世俗二菩提心,喻如鹅王二翼,缺一不可。此乃是中道义,亦即龙树造《中论》,佛说《大般若》之意。故菩萨真见道后,不以证空而遂入涅檠,为成严利生故,复发无量大愿。无量大愿,皆为普贤十大愿摄尽,故初地必须学普贤发愿。于时空慧已证,行菩萨道之能力巳得,能舍一切头目脑髓而无碍,于布施度,圆满自在。如盲得视,如贫得宝,未足为喻,故名极喜,此为初地。

  从此由得彼心故,唯以菩萨名称说。

  此下赞初地功德。此二句赞菩萨名位决定。彼心谓胜义菩提心。地前虽有世俗菩提心,仍是凡夫,非真摩诃萨。至此凡夫地障悉断,胜义福田自此为始,成为大乘真正僧宝,不可复以他名称之,唯可称为菩萨。菩提萨朵,略翻菩萨。菩提言觉悟,萨朵言发心。觉悟真实,发心度生,故曰菩萨。发大乘心,欲得菩提,亦日菩萨。又萨捶言有情,从初发心为利有情,欲得菩提,,称为菩萨。教化有情,使其觉悟,亦称菩萨。此之菩萨,约胜义菩提心言。如《大般若·善勇猛菩萨问会》说,以慧通达诸法真,理为菩萨也。

  生于如来家族中,断除一切三种结,此菩萨持胜欢喜,亦能震动百世界。

  初句赞生如来家功德,成真佛子,决不退转,究竟成佛故。又所证与沸所证境近似故,名生如来家。次句赞断德。结谓烦恼,如绳缠结,系缚有情,不得解脱,障出世间。初地断者,有三种;谓萨迦耶见,疑,戒禁取。

  萨迦耶见,即五恶见之首,或译有见,或译身见,或译坏聚见,众生于五蕴中执我,亦译我见。而此五蕴色身乃众多不净聚积。心亦刹那迁变不停,念念集起,本非是一。众生自少至老,刹那变异,一期命尽,终归坏灭,亦非是常。众生于中,见为一我,日日无异,而起我执。佛为说“坏”,破其执常,说“聚”,破其执一,故翻坏聚,其义为正。若译身见,心义有阙。若译有见,我义不显。欲存多义,是故不翻。众生由我执染污,于顺生死流转之法,如蝇逐臭,耽味无已。闻无我理,顺解脱清净之道,反觉不合口味,格格不入。故欲求出离,首当断除萨迦耶见。

  疑谓怀疑佛说法是否合于真理,佛说三界皆苦,是否失于悲观消极?佛说种种解脱之道,是否有解脱可得?纵有解脱,佛子二千余年前可得,我今是否亦可得?种种疑问。所谓“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今既怀疑不信,不能由信起行,则一切功德,根本无由发生。然世间农耕未必有收,商贾未必获利,而世之营农商者如故,并不怀疑废舍。盖由农作获实,商贾致利,其理易晓,修行成佛因果之理,微细难思故。又现见农商有获利者,而末法之世,无佛及大阿罗汉修行证果之事,可观见故。因此根本怀疑佛法,不能趣行出离之道。又有虽略能信三宝,而无正知见。于一法门,无深忍真信,由取巧心,见异思迁。今从一师,学绿度母,明遇一师,复改学大自伞盖,终无一成。此之二种,或不趣出离,或趣向不定,皆为解脱之障。

  戒禁取者,谓不合佛法非佛所制之戒,执为最胜,能得出离。禁者,谓身语业决定之规则。如执杀牲祀天,则得生天。或如婆罗门谓富者当施,贫者盗亦不犯,是皆不合佛戒者也。又如持牛戒、持狗戒外道,见牛犬生天,不明其多生福业因果,遂以为食草、不净,能得生天,令弟子亦食草,食不净以为戒,受无义苦。又有以人身体之头发为赘物,遂以拔发为清净。或见仙鹤常蜷一足,后生天上,遂以常翘—足教诸弟子,此皆邪禁之类。诸如是等,非道谓道,陷于歧途,亦为解脱之障。

  萨迦耶见,能障解脱之欲乐,疑障解脱行之发起,戒禁取则令趣解脱者,不能得正解脱道。是皆出世间之障碍。一切者,摄诸微细烦恼。震百世界者,为初地菩萨神通,亦为初地十二类功德之一,如第六卷广说。

  从地登地善上进,灭彼一切恶趣道,此异生地悉永除,如第八圣此亦尔。

  诸地所证真空,无有差别,于胜义慧中,安立为地。菩萨从地至地,如鸟飞空无有行迹,故曰善上进也。又由亲证胜义,始能善巧无误失,故名善上进。然于胜义慧中,诸地虽无差别,而十世俗谛上,建立诸地差别。故由福穗力之不同,有所断障碍,所功德,与所圆满波罗密之异。否则禅宗破三关后,已与诸沸同一鼻孔出气,何须再来搬柴运水乎?灭彼一切恶趣道者,彼谓地

  前。加行位不堕恶趣,唯伏恶趣因果,要证初地,恶趣因果,方得永断。初地以后若为度生,,亦示入恶趣;然由愿力,非业力也。异生地即凡夫地,不能得圣人之功德故名异生性,在小乘<俱舍)中名为非得,即末得圣人慧也。此能障圣果,证圣果时,此即水除。第八圣为小乘初果向之异名,四果四向为八位,此从阿罗汉果向下数在第八,故亦称八人地。初果依四谛十六心见道,谓苦法忍,苦法智,苦类忍,苦类智,乃至道类智之十六念心,最后道类智之一念,即证初果。道类忍前,十五念心即八人地。此引为初地同法喻,以大乘境界难知,小乘易晓故也。

  即住最初菩提心,较佛语生及独觉,由福力胜极增长。

  此三句显超二乘功德。最初菩提心,谓初地最初胜义菩提心。佛语生为声闻异名。独觉者,谓发解脱心以来,百劫修行,常值佛闻法,深通四谛、五蕴、十二因缘、十二处、十八界、处非处等法门,由慢心故出无佛世,最后生,生上三姓,不从佛闻法,由宿善根力,自能厌俗出家入山修行。观日月迁流,草木代谢,老死无常等事,自能通达有情流转无明为本,断惑证圣,故曰独觉。又独觉不乐群居,常独来独去。又独觉不喜喧杂,故不为众生说法,唯为作福田,或现神通,令众生培福信心增长。即者,谓即唯初发胜义菩提心之菩萨,已胜二乘也。声闻利根者三生证果,即钝根者,如有于释迦佛世曾发心受持五戒十善,至弥勒时,亦定证圣果。独觉则百劫修行,亦能证果。唯大乘菩萨要经三大阿僧祗劫,积集福德资粮,本愿未圆满,佛土未庄严,众生未成熟,不能断烦恼证佛果,如人但求自身存活,,即乞丐亦不难谋一饱,若欲成大事业利益多人,富累巨万,犹感贫乏,是故福德悬殊也。发世俗菩提心功德,诸经亦多说胜于声、缘,谓彼心缘尽法界众生,咸欲与乐拔苦,一念中于一众生边成一福德资粮,众生无量,一念中福德无量。虽于睡眠放逸之时,此善根亦继续增长。若三千大千世界众生悉成轮王,福德不如一声闻,悉成声闻,不如一独觉,悉成独觉,不如一初心菩萨,此所以为胜也。

  彼至远行慧亦胜。

  此句因文便说上地菩萨慧胜声、缘;七地名远行地。他宗自唯识以下,皆言初地空慧即胜于二乘。以二乘唯达人空;不达法空故。空宗则说三乘空慧平等。《华严经》说乃至八地空慧亦同三乘,而是无相无功用行,七地则是无相有功用行,于第七地般若波罗密多圆满。又益以方便波罗密多,故于真如空性;能刹那出入,此则非二乘所能。故曰初地以上福胜二乘,至第七地时慧亦胜二乘也。

  尔时施性最增胜,为彼菩提第一因。

  此下赞布施功德。施性即布施波罗密多。·尔时通达性空,割身肉以施众生,如截树木无异,故能圆满布施。而此布施,乃成彼无上菩捉佛果之第一因。要福德资粮圆满,始能成就佛慧故,要与众生安乐,始能摄受教化故。自利利他,皆由布施,故为第一因。

  虽施身肉仍殷重,此因能比不现见。

  由达空故,虽施身肉,亦无恐惧痛苦犹豫等事,仍殷重爱乐行施。以此乐施之相为因,能比知其余不可现见之功德,如达空性,断三结等;

  彼诸众生皆求乐,若无资具乐非有,知受用具从施出,故佛先说布施论。

  此下示不唯菩萨应行布施,二乘凡夫亦应行施也。彼者,指菩萨以外之人。皆求乐者,众生多求五欲乐,苦行外道受诸苦,如尼干子等,亦为求作国王或生天,享五欲乐也。修离欲外道者,为求禅定乐,二乘为求寂静乐:乃至成佛亦为令众生得无漏乐。故不求乐之有情,可谓无有。此处所说乐,偏重五欲乐。资具即衣食四缘等,在用货币之时代,可以金钱释之。资具无缺,乃先世福业之报,在家孝父母敬师长,出家承侍三宝乃感此果。若无因而有果,虚空应出面包,故贫者不可以劫盗而致富也,《贤愚因缘经》、《百喻经》等当参看。佛知正因果,故于六度之中,先为菩萨说布施。或谓出家之人,未必能布施,然仍能持戒,可见六度不必以布施为先。然而凡持戒者,第一念必先有不贪着心,对于家及五欲境不贪,始能持出家戒,对于资具不贪,始能非义不取。如此等是也。

  悲心下劣心粗犷,专求自利为胜者,彼等所求诸受用,灭苦之因皆施生,

  悲心下劣之二乘,烦恼未调之粗犷众生,不顾他利,唯以自利为第一义者,其所求灭苦之因,如灭饥寒苦之衣食等受用具,亦皆施之果也。’

  此复由行布施时,速得暇遇真圣者,于是永断三有流,当趣证于寂灭果。

  声闻缘觉,要先闻佛说法为因;始能断三有生死之流,而证圣果。:在家人要值遇圣者,尤必以施为增上缘,由以清净信心供佛及僧故,必感真圣者为作福田。圣者受已,必为说三有过失,令施者如理思惟,自证圣果。此显二乘出世乐亦由施得。

  发誓利益众生者,由施不久得欢喜。

  菩萨擐大誓甲,利益众生,由施波罗密圆满;不久即登欢喜地。

  由前悲性非悲性,故惟布施为要行。

  悲性谓以大悲为体性之菩萨,非悲性谓非以大悲为体性之凡夫二乘,皆由布施始获其所求之乐,故惟布施为修行要道也。

  且如佛子闻求施,思惟彼声所生乐,圣者人灭无彼乐,何况菩萨施一切。

  此显菩萨之意乐。菩萨闻众生来求布施之声,恩惟我为施主,能满众生之愿,譬如父母,有大产业,遗其子女;自心快慰,不可名状。较声闻入寂灭涅檠烦恼寂静之乐,犹为过之。以彼惟自利,此则既满己布施之愿,亦满彼求乐之愿故。但闻其声,乐尚如此,何况真能行大布施。故闻求施语则喜,舒手行施则乐,施已亦复无悔,深生随喜,初、中、后三时,惟是极大殊胜喜乐也。

  由割自身布施苦,观他地狱等众苦,了知自苦极轻微,为断他苦勤精进。

  此显菩萨布施之堪忍与精进。地上菩萨布施时,割自身肉,亦无痛苦。如经云:通达缘起性空者,视割身肉,如剥树皮。菩萨身如药树,一任众生折其枝叶,乃至掘其根株,以疗疾苦,不作是念:此树为我,彼树为他,伤此树时我有苦,伤彼树时我无苦也。此说布施苦者,如说佛往昔拎身受苦因缘,皆是地前之事。加行位前,布施意乐未成熟,施身肉等,佛亦不许。加行位中,意乐久经熏成,能施身肉,然仍有苦。以如理观故,虽苦能忍受不退。谓观地狱中苦,如《菩提道次第》所说八寒八热等狱,人世之苦,无可为喻。为救彼众多受苦有情,积集福德资粮,须行布施,虽舍身肉,此地狱苦,仍极轻微,如患重病者,欲疗重苦,针灸等痛,亦能忍受。菩萨为利众生而行布施,虽割自身之肉,其苦亦能忍受,倍增精进。佛因地中,如斯苦行,极多无量。

  施者受者施物空,施名出世波罗密。由于三轮生执着,名世间波罗密多。

  此显布施波罗密出世非出世之差别。空谓如幻,非谓施者受者施物皆无,若以三轮俱无为出世波罗密,一切众生,皆已圆满施度矣。达三轮性空,施度始能圆满,名出世波罗密。未见道前行施,不达三轮性空,虽可观想成空,然非实证,尚不得名波罗密。然以其能断悭贪,与施度相应,又以回向力摄持,亦为成佛之因,由其随顺出世波罗密之故,亦名波罗密。

  极喜犹如水晶月,安住佛子意空中,所依光明获端严,破诸重暗得尊胜。

  此一颂继以喻显初地功德。月喻极喜地者有三义:一、高尚,二光明,三尊胜。证性空慧者始达,故高,二菩提心圆满,无量功德庄严,故光明,除诸热恼障品饶益无量众生’,故尊胜。意者,心也。佛子之心,喻如虚空。空慧为能依,此,乙为所依。以空慧月故,所依之心,如虚空为月所照耀,亦获光明,一切心皆有无量功德庄严也。暗谓愚痴,慧光能破痴暗。作大福田,故曰尊胜。

  第二菩提心离垢地

  彼戒圆满德净故,梦中亦离犯戒垢,身语意行咸清净,十善业道皆能集。

  十地在此宗称为十种菩提心,此第二种胜义菩提心。持戒波罗密圆满。初地未离之微细犯戒垢悉已离尽,故曰离垢地。

  彼者指由初地善上进趣二地之菩萨。一阿僧祗集积资粮,圆满布施波罗密多以后,持戒功C9增胜,而成此果。戒圆满德净有二释:或戒圆即德净,谓戒圆满之功德清净也;或戒圆与德净,谓戒圆满,余德亦净也。众生醒时,乃至重戒,亦常故犯巳;菩萨于重戒,误犯之事,亦决无有。若至二地,则虽在梦中,乃至最微细戒,亦不误犯,此由平时持戒谨严熏习力故。譬如人喜读书,无论其为经论世典,乃至小说之类,若心念专注,乃至梦中,亦与书义不离,熏习力故。行即是业,三业清净,

  远离十不善业也。十善业道谓不杀乃至不邪见。众生于杀生时,亦有侧隐不忍者,亦有无同情反以为快者,可见人之习气有善有恶。但由无始恶业习气较强,受生之时,即有俱生恶习。长大以后,为谋生之追求,及社会之影响,身语二业,常与不善业相应。又因追求而起贪,求不得而起嗔,乃至拨无因果种种邪见。故吾之三业,几于终日与十不善道相应,虽知用力克服,犹且不能遮止。偶有一念之善,亦由诸佛菩萨之加被,非自能主宰也。惟既发菩提心后,则能尽力止恶修善,经一大阿僧祗劫,熏习成熟,初地以后通达空性于一切无所贪吝,然后戒德始能圆满清净也。

  如是十种善业道,此地增胜最清净,彼如秋月恒清洁,寂静光饰而端严。

  此一颂显初地以前亦修十善,惟此地最为超胜,即微细毁犯,亦断除清净,故独名离垢也。印度夏为雨季,秋恒无雨。其时雨季已过,尘氛尽洗,故秋月特为光洁。清洁言自体无障,寂静谓不同日光炎热,光饰端严言众生乐见。喻菩萨持戒圆满,离犯戒垢障,自无犯戒热恼,亦息众生热恼,为众生所乐见也。

  若彼净戒执有我,则彼尸罗不清净,故彼恒于三轮中,二边心行皆远离。

  《宝积经·迦叶请问品》说,若人一切行为,皆如律制,乃至微细毁犯亦无,惟执有我我所,此人名为破戒,似善持戒,见不净故。此即上二句之意。尸罗此翻为戒,本义为清凉,息犯戒热恼故,下二句显菩萨持戒达三轮性空。三轮之义,后当说。二边者,或执常或执断,或执实有,或执无因果等。菩萨于此悉远离。

  失坏戒足诸众生,于恶趣受布施果,生物总根受用尽,其后资财不得生。

  此一颂盲布施不持戒之失,布施持戒相较,布施易,持戒难。人稍富裕者,多能行施,以于己之行动,无束缚之苦故。若欲持戒,则觉处处防碍,不得自在。故众生虽有福报,布施尚易,持戒则难。戒足者,谓戒为趣人天善道所依,如人有足也。布施虽能感大财富之果,若不持戒,必堕恶趣,则于恶趣受多财之报。如印度之象,有众宝璎珞,今贵人畜哈巴狗,亦系金铃,海中龙王,珍宝尤多,此畜生多财者也。如毗沙门眷属藏巴那为守财神,仍属药叉部,饿鬼中亦有有财鬼,孤独地狱之有情,亦有大财富,皆于恶趣受施果也。福业之于乐果,如油之于灯明,若燃灯而不加油,油燃尽时,灯亦熄灭。人由布施,而感多财之报,由多财故,更行布施,则后后生中,福报转增。若堕恶趣,重苦所逼,愚痴增胜,不遇正法,不明因果,即有财富,不能培福,施福享尽,更无培福之因矣。生物总根,谓种子,若人有一升麦种,播于田中,则可取若干升斗之麦。若以所收之麦播之,又可收更倍于前之麦。若有一升之麦,即磨而食之,即永无麦种可得,施福享尽者,更无培福之因,亦犹如是。

  若得自在住顺处,设此不能自摄持,堕落险处从他转,后以何因从彼出。

  此一颂示应即生善趣时,力励持戒,一堕恶趣无法超出。如有勇士,力敌多人,若手足被缚投于险坑,则虽有勇力,不能自脱,生人天者,自有慧力,能抉择善恶因果,不随恶业而转,自能摄持不堕恶趣。顺处者,谓平坦安然有自在之处,喻善趣也,若于此时,不乘有暇圆满之良机,力励持戒,若为犯戒之绳所缚,投于恶趣险坑,身心无暇;愚痴所覆,,不闻正法,即使观音文殊诸大士,入地狱中,降甘露雨,度脱众生,因缘未会,亦难幸遇。由是惟随恶业而转,何因复能出彼恶趣?如伊钵罗龙王,于迦叶佛世,为精进比丘,以轻毁心,犯佛禁戒,折伊钵罗树叶,遂堕龙身,备受众苦,乃至释迦出世,来问何时脱此苦报,如来亦不为授记,令彼待弥靳出世时更问,弥勒能为授记否,尚未可必也。可见尸落恶趣,欲出极难,

  是故胜者说施后,随即宣说尸罗教,尸罗田中长功德,受用果利永无竭。

  胜者谓佛,能胜一切恶故。因为只行布施不持戒,有如上过失,故佛于布施后说持戒也。下二句显持戒能长其余福德。戒如良田,能长一切功德之种,以持戒,为基础,修诸福德,则在人天善趣,受用果利,展转增上,故永无竭也。诸异生及佛语生,自证菩提与佛子,增持不堕恶趣。顺处者,谓平坦安然有自在之处,喻善趣也,若于此时,不乘有暇圆满之良机,力励持戒,若为犯戒之绳所缚,投于恶趣险坑,身心无暇;愚痴所覆,,不闻正法,即使观音文殊诸大士,入地狱中,降甘露雨,度脱众生,因缘未会,亦难幸遇。由是惟随恶业而转,何因复能出彼恶趣?如伊钵罗龙王,于迦叶佛世,为精进比丘,以轻毁心,犯佛禁戒,折伊钵罗树叶,遂堕龙身,备受众苦,乃至释迦出世,来问何时脱此苦报,如来亦不为授记,令彼待弥靳出世时更问,弥勒能为授记否,尚未可必也。可见尸落恶趣,欲出极难,

  是故胜者说施后,随即宣说尸罗教,尸罗田中长功德,受用果利永无竭。

  胜者谓佛,能胜一切恶故。因为只行布施不持戒,有如上过失,故佛于布施后说持戒也。下二句显持戒能长其余福德。戒如良田,能长一切功德之种,以持戒,为基础,修诸福德,则在人天善趣,受用果利,展转增上,故永无竭也。

  诸异生及佛语生,自证菩提与佛子,增上生及决定胜,其因除戒定无余;

  此一颂显世出世善,皆从戒出。欲界人天乐果,由十善戒而得。益以禅定,则生色界无色界。若修清净十善,益以出离心,财为声闻。修其清净十善,慧力转增,则为独觉(自证菩提即独觉)。若修清净十善,益以大悲方便,则为菩萨成佛之因。增上生谓人天善趣,抉定胜谓出世涅檠,此二皆由持戒出也。

  犹如大海与死尸,亦如吉祥与黑耳,如是持戒诸大士,不乐与犯戒杂居。

  此一颂显犯戒者不得与善士亲近。死尸在大海中必被浮出。黑耳谓不吉祥,有吉祥处,必无不吉祥。喻恶人必为善人所弃远也。以持戒之人,其师友弟子,必皆持戒故。

  由谁于谁断何事,若彼三轮有可得,名世间波罗密多,三者皆空乃出世。

  此颂简别世间出世间戒波罗密。由谁,谓持戒者,于谁,谓戒境,断何事,谓不杀等。

  佛子月放离垢光,非诸有摄有中祥,犹如秋季月光明,能除众生意热恼。

  此总颂二地持戒德。非诸有摄者,谓此戒是出世波罗密,此地为性空慧所安立,非三有摄也。有中祥者,谓二地菩萨,能作转轮圣王,以十善业,教化众生,令获一切乐果,于诸有中,为如意宝也。

  第三菩提心发光地

  火光尽焚所知薪,故此三地名发光,人此地时善逝子,放赤金光如日出。

  此一颂释发光地名。由离垢地,戒清净故,而生定慧,发智慧光,名发光地。所知者,谓于所知境,所起法爱定爱,火光焚彼,如焚薪故。赤金光者,非同初二地慧,惟是寂静光明,此转明利,如初日光。

  设有非处起嗔恚,将此身肉并骨节,分分割截经久时,于彼割者忍更增。

  此显三地菩萨忍辱功德。-非处者,谓菩萨于众生有大恩德,是不应起昭恚之处,众生不知恩报恩,反以怨报德。在平常人,横逆之来,必不能忍,菩萨不然。设有众生,于此三地菩萨,作大损恼,乃至分分割截身肉骨节,令彼求死不得,菩萨视彼,如割虚空,绝无不忍之念。又观彼众生,由作损害于大福田,将堕大苦,转生悲悯。如子病狂,伤害其母,母不嗔恚,念子病剧,转增爱怜,求拔其苦。

  已见无我诸菩萨,能所何时何相割,彼见诸法如影像,由此亦能善安忍。’

  上一颂显由悲敞忍。此一颂显由慧故忍。菩萨已达无我,见诸法如影像,幻化不实,由此空慧力,不见有能割者割时割相可得,亦能安忍。如佛往昔为忍辱仙人,被歌利王割截肢体,是其例也。

  若已作害而嗔他,嗔他已作岂能除?是故嗔他空无益,且与后世义相违。

  此下显众生不忍之过失。语云:一念嗔心起,八万障门开。又云:一把无明火,烧尽诸善根。佛见比丘礼塔,语诸弟子观此比丘,以清净心礼拜故,其所感福,如其身所按处,至金刚际所有大地极微尘数,每一极微,有千世转轮王之福。邬波离尊者,问彼福何因可尽?佛言,但起一念嗔心,即可灭尽。故作善之后,必要回向无上菩提,一者为遮邪愿回向非处故,二者为防嗔恚坏善根故。若他已于我作损害,嗔何用?如火焚我屋,水漂我田,我嗔水火,水岂能漂其土以还我,火岂能修复其屋以赏我乎?对菩萨行者来说,若人打我骂我,我不还打还骂,彼力疲极,自有止息之时。若我以打报打,以骂报骂,彼此反报,岂有已时?我虽打彼,岂能减我被打之痛?况起嗔心,定感来生恶趣之果。故不忍惟有损无益。

  既许彼苦能永尽,往昔所作恶业果,云何嗔恚而害他,更引当来苦种子。

  此颂显若信因果,必能堪忍。谓既生五浊恶世,必须堪忍,若不能忍,唯有往极乐世界。现前受苦果,皆由自身前世既未植无漏因出生死海,又未造人天福报之因,故感此报,于人何尤?如火性本能烧,人不触火,火亦不自烧人。三界火宅,

  本是苦聚,我既流转生死,即定有苦,若得出生死,彼苦即永尽。我自不出生死,长劫受苦,于人何尤?况人世所受苦果,多是他生恶业,已经恶趣偿报未尽,所有残余不乐之果,若能忍受,即可水尽往昔恶业,若不忍受,又起嗔恚而害他人,更引当来恶趣之果,则受苦无尽。譬如大病之后,残疴未愈,医令禁忌一切不宜饮食,若不忍耐,不遵医教,病将复发,无可救治。佛为医王,教人忍苦,即从此永尽恶趣病也。

  若有嗔恚诸佛子,万劫所修施戒福,一刹那顷能顿坏,故无他罪胜不忍。

  嗔心之害,较胜于贪。嗔心重者,乃至能杀父母,故障慈悲之力最强。贪心犹能摄受众生,颐则能断菩提心根本。若菩萨对菩萨起嗔,其过尤重。一念嗔心,能顿断百劫施戒之福,故人虽有布施持戒功德,必赖忍辱摄持方能不失也。

  使色不美引非善,辨理非理慧被夺,不忍令速堕恶趣,忍招违前诸功德。

  嗔恚之失:一者,使色不美,嗔恚之人,勃然变色,见者皆畏而避之。后生感报,生毒蛇中,虽五色斑斓而人终畏其毒。-虽生人中,五官不正,诸根不具,父母亦不喜见。二者,引非善业,如杀盗等。三者,无有智慧辨别是非,二人诤斗,至少一人非理,旁观者了然能见,以彼心平气和故。而彼诤斗者,各执已是,不见己过,由嗔蔽故。四者,由嗔造业,速堕恶趣。不忍过失如此,忍则反是,招诸功德。

  忍感妙色善士喜,善巧是理非理事,没后转生人天中,所造众罪皆当尽。

  此一颂显忍之功德,与不忍过失相违。感妙色者,如释迦往昔成佛以前,常常众相圆满。阿底峡尊者亦言:我以相圆满故,早年常为善知识之所摄受。善巧是理非理者,能推己及人,反躬自责,尤为菩萨道之中心也。生人天者,由忍不作恶故。

  了知异生与佛子,嗔恚过失忍功德,永断不忍常修习,圣者所赞诸安忍。

  此颂总结上五颂。由知异生嗔恚之过失,佛子忍辱之功德,故断不忍,常修安忍。

  纵回等觉大菩提,可得三轮仍世间,佛说若彼无所得,即是出世波罗密。

  此一颂抉择世间出世间差别。等觉谓佛。三轮谓能忍者、所忍境、忍辱事。若着三轮,虽回向无上菩提,仍非出世。若于彼三轮无所得,乃出世也。

  此地佛子得禅通,及能遍尽诸贪嗔,彼亦常时能摧坏,世人所有诸贪欲。

  此显忍辱之外渚功德。禅谓四掸、无色定,四无量心。通谓六通。三界贪嗔痴尽,三地菩萨,常为忉利天王,为诸众生,宣说五欲过患,故能坏世人贪欲。

  如是施等三种法,善逝多为在家说,彼等亦即佛资粮,复是诸佛色身因。

  此一颂总结前三地。施等谓施戒忍,于出家在家二众中,多为在家说。以出,家众,于彼易行,不待多说故。于因中二资粮,是福资粮。于佛果中,所得法身色身(即报身与化身),是色身因。

  发光佛子安住日,先除自身诸冥暗,复欲摧灭众生暗;此地极利而不嗔。

  此总颂发光地。菩萨发光地,如初日殊胜光明。日体自有光明,故先除自暗,由慧极利,知一切如幼,知因果不虚。故能不嗔也。

  第四菩提心焰慧地

  功德皆随精进行,福慧二种资粮因,何地精进最炽盛,彼即第四焰慧地。

  此一颂说焰慧地精进功德,谓精进炽盛如火焰故。此地唯有二颂,应精进理未广说者,上三地中所说应布施等之理,即是应精进行布施等之理,故不再别说。但总说一切功德,皆由精进引生。前三度为福资粮,后二度为慧资粮,此精进通五度,亦即通二资粮。功德者,总摄一切福慧资粮也。精进如沟渠,善法如水,有沟之处始可获灌溉之利。精进如鞭,善行如马,马无鞭策,则怠缓不能疾行。故经云,有一法门失诸功德,谓懈怠。若无精进,诸善功德,皆不得成。精进者,能止恶修善之力也,即三十七菩提分法之四正勤,谓已生恶令断,未生恶令不生,未生善令生,已生善令增长。若于恶法勤行,是名懈怠,不名精进,众生于修功德,常多因循,谓今日不作有来日,今年不作有来年。不知无常迅速,不与人期。人命短促,于生死长夜中,不过如电光一闪,若不乘此熹微之光,早向坦途前进,漫漫长夜,满地泥涂,将何托足乎?临命终时,良医束手,眷属围绕,自知命尽,怖畏张惶,追悔无及矣。如阿育壬,统南赡部洲,威德等同轮王,能役使鬼神,造人间地狱,以怖暴恶众生,造八万四千塔,遍于赡部,命将终时,诸臣以王好施,凡物入手,即转以施人,凡王所求索,皆不给与,王教令不能行于臣下,财位库藏,一切不得自在。最后求索庵摩罗果,得半枚,此半枚庵摩罗果,乃王威权所及,可自由食用。王语一最亲信侍臣,将此半枚庵摩罗果,往鸡园寺,供诸比丘。时诸上座,多是大阿罗汉,语大众观今日半枚庵摩罗果之主人,即当年役使鬼神造八万四千塔之轮王。彼施此半枚庵摩罗果功德,大于造八万四千塔,以此是其唯一所有之物故。观此可见人应及时为善,勿待衰老,不得自在,欲积功德,不可得矣。

  立焰慧名,有二因:一者于六度中精进炽盛最为圆满,二者于三学中,慧学增胜,发生通达菩提分法之出世慧光故。

  此地佛子由勤修,菩提分法发慧焰,较前赤光尤超胜,自见所属皆遍尽。

  此颂显精进以外之功德。前半颂释此地名,一者,三十七菩提分法圆满。菩提谓佛果,亦指空慧。分者因也。属于与证菩提为因之法,名菩提分法。共分七类:(一)四念住,谓意念安住于此四事,能治常乐我净四倒。一、观身不净,谓毛发齿爪血肉皮骨等三十六事,无一是净。二、观受是苦,谓受苦是乐,应多多益善,今一切寒热等受,过寒过热皆觉其苦,则所谓清凉温暖,惟以离炎热寒冻之苦,名为乐受,实非是乐;三、观心无常,谓心念念迁流,不可得。四、观法无我,法无我义,下当广释。(二)四正勤,如前已说。(三)四如意足:一、欲神足,谓意乐修定之欲心所引定。二、勤神足,谓修定之精进力所得定。三、心,谓有曾习修定之种子。四、观,谓智观察所得之三摩地。‘此三类属资粮位。(四)五根:一、信,谓正信三宝。二、进,谓于善法勇悍。三、念,于应作不应作无忘失。四、定,住善所缘,不随烦恼转。五,慧,善能分别得失。(五)五力,即前五根,增长有力,更不退转,且有力令他随转。此二类属加行位。(六)七觉支,念、择法、精进、喜、轻安、定、拾。(七)八正道,正见、正语、正思维、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小乘说/乙正道属见道,七觉支属修道。大乘说七觉支属见道,八正道属修道,非凡夫事,故不详释,二者,智慧增上,三地如初日,此如日中。三者,我见所属之人见、众生见、寿者见等皆遍尽。自见即我见也。

返回目录

-------------------------------------------------------------------------------------------------------

更多法尊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