冈波巴大师:珍珠之鬘 第一辑:功德荟萃 25.“修上觅见”与“见上觅修”
冈波巴大师:珍珠之鬘 第一辑:功德荟萃 25.“修上觅见”与“见上觅修”
有关“顿”与“渐”的方法
如果大家想要修持纯净的正法,从“法”这个角度而言,那么,我们就应该:从“见”上觅“修”;或是从“修”上觅“见”。
《功德荟萃》第十七则
敬礼大宝上师!
至尊大宝达波仁波切又曾这样教诲说:
如果大家想要修持纯净的正法,从“法”这个角度而言,那么,我们就应该:
从“见”上觅“修”;或是从“修”上觅“见”。
(所谓的“从修上觅见”这句话是说,)依靠所积集的二资粮,而从秘密真言教法的善妙方法入手,借助于修习脉、气、明点等,来达到“心气不二”的证境,借此要点,而使“命勤气”汇入中脉,就在汇入的当下,心识的体性就会呈现出唯是“乐”、“明”、“无念”的状态了,之后,那不被一切过失所污染的“明知”的体性,也就会倏然明白地现前了。
借助方便道,而悟“大印”真义
在这时候,“见”是此心、“修”是此心、“行”是此心,至于“果”,也还是此心本身;在此阶段,无论我们在行、住、坐、卧四威仪中作些什么事情,也就都不会超出“心性”的范围了。
护持“大印”,不离“大印”之境
这种依靠以上的实修方便所得来的心性的“无所变迁”,就是依靠“修”而得来的“见”,就是从实修上找到见解的真谛了。
此时,我们又该懂得:“见”、“修”、“行”三者,不是相互判然的,而是相互关联的统一体。
◎修上觅见1
所谓的“从见上觅修”,因为是属于往昔已经有过修行的上根利智的行持范畴,所以,也有些人说“现在不是这样修持的时候”;但是,由于先哲前贤[应该是指米拉日巴尊者]一直强调说“‘现在当下’即是如此实修的时候”,因而,我们也应该怀有这样实修的向往和心愿。
能够使“从见上觅修”发挥功效的根因,又是从对具备加持的胜妙上师,以见贤思齐、心向往之的恭敬与尊重,恒常不断地呈白与祈祷中得来的。
这种修持方法,又分为两个部分:
一、“修”;
二、通过“修”而使之成为“习惯”。
所谓的“修”,就是指在“大印”真义上,心不散乱、不更不改地坦然放下。
相应——借助“大印”之见,而合于“大印”之义。
另外,(所谓的“大印真义”就是指)引荐直指时所说的“俱生心性即是法身、俱生现象即是法身之光”的深奥妙义。
基——“自性印”
又,所谓的“俱生心性”,就是指那“心性的本体”或者说“心性的实相”;
所谓的“俱生现象”,就是指那(从心性本体中)显现出的林林总总的心念。
“俱生心性”与“俱生现象”二者,就像经常譬喻所说的“太阳及其光芒、旃檀及其香气”之间的关系一样。
另外,在心性的本体中,借助于不被更改之垢之所玷染地坦然放下,首先,我们对心性本体通常会出现刹那的直观认识;在这个时候,(这种“对于心性本体刹那的直观认识”呈现了也好,未呈现也罢,我们都要平等齐观,)呈现了,我们不该沾沾自喜;未呈现,也不应视为过错。
通过如此地修习,随后,我们就可以体验到超越一切心念的“心性的本体”了。
道——“觉受印”
通过修习,这种“超越一切心念”的体验,在时间上会变得越来越长,之后,(在四威仪的任何时候,)对于(呈现在眼前的)任何事物,我们便都会认识到它们是心性(的变现),是法身(的变现)了;这时,我们也就只会走向“已从‘现象’和‘执著’中解脱出来”的状况了,这种情形,就是教典中常说的“牛王站立亦等持”的意思。
有关这层道理,如《喜金刚·“第一观察”续》中有偈亦云:
犹如江河竞流注,
又如灯火端极利,
恒于彼境瑜伽士,
日夜相续入等持。
就像江河之流相续不断地奔流一样,
又如灯火的上端集结成非常尖利的一束那样,
在这种(心性本体)的境界之中,
瑜伽士是恒常不断地住于等持之中的。
以上所讲述的这些,就是所谓的“修”。
果——“证悟印”
在这种义趣之中,我们又应该不加散乱动摇地、使他成为贯穿于过去、现在、未来三时(而永不中断)的一种习惯呀!(这就是所谓的“通过‘修’而使之成为‘习惯’”。)
护持“大印”——基、道、果三无差别。
以上所讲的这些,(就是“从见上觅修”,达到了上述的地步,)就是“见”上之“修”了。
在实修这种深义的时候,我们也应了解到:
“本知本觉”(或者说“心性的本体”)不存在断不断相续性的问题——要知道,对于“本知本觉”而言,我们既没有能力“断”它,也没有能力“不断”它——这是因为,“本知本觉”既不是(像世俗的事物一样)通过“断”就能够断得开的,也不是(像世俗的事物一样)由于没有被“断”,就是相续存在的。
在这样的阶段,我们就只应把“见”、“修”、“行”三方面不相分离地转为道用了。
另外,(这其中的要点,当然)又是要在自己的内心深处,深刻地反观和密切地巡视。
◎见上觅修2
——冈波巴大师全集《珍珠之鬘第一辑·功德荟萃》第十七则竟
---------------------------------------------------------------------------------------------------------------------------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