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净土宗>>正文内容

净界法师:灵峰宗论导读 讲记 第二十三卷

       

发布时间:2013年03月04日
来源:   作者:净界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净界法师:灵峰宗论导读 讲记 第二十三卷

 

  《灵峰宗论》导读。诸位法师,诸位同学,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七十三面,丙二,别明。那么在我们大乘佛教的传承当中呢,我们要出离三界的生死,有两个主要的法门。第一个法门叫做自力的法门。那么自力的法门就是说我们依一念的烦躁扰动的这一念凡夫的心识,强迫它去熏习戒定慧。那么慢慢地使令这个戒定慧的功德力去消灭我们无始的烦恼跟罪障,解脱三界的生死,那么这种叫做自力法门。这个自力法门,蕅益大师说呢是事难功渐,这个因地的熏习戒定慧是很多的障碍,烦恼障、业障、报障,那么他果地的功德他是有次第的,一分的戒定慧成就一分的解脱,两分的戒定慧成就两分的解脱,他是次第的成就。那么第二种法门叫做佛力的法门。这个佛力的法门就是说,我们在内心当中到了临命终的时候在一个寂静明了的状态当中把我们的信愿行三资粮把它给现出来,跟弥陀的大悲心感应道交,往生到阿弥陀佛国土去,那么这样子的境界叫做即众生心投大觉海,我们一念烦躁扰动的心去受用弥陀的功德海。那么这样子叫做事易功顿,因为他是一生能够成办的,所以叫做佛力法门,而且他是一个顿超的,直接去受用弥陀的大功德。

  那么我们这一科是讲净土门,就是佛力加被的法门,这当中所要积集的三种资粮,前面的是一个总标,这一科丙二、别明。别明当中分三科,先讲第一科,丁一、信。那么这个信,净土的信有六个信,信自、信他、信因、信果、信事、信理。这个我们上堂课讲过了。

  现在我们看论文。请合掌:

  念佛功夫,只贵真实信心,第一要信我是未成之佛,弥陀是已成之佛,其体无二。次信娑婆的是苦,安养的可归,炽然欣厌。次信现前一举一动,皆可回向西方,若不回向,虽上品善,亦不往生;若知回向,虽误作恶行,速断相续心,起殷重忏悔,忏悔之力,亦能往生,况持戒修福,种种胜业,岂不足庄严净土?只为信力不深,胜业沦于有漏,又欲舍此别商,误之!误矣!但加真信,一切行履,更不须改也。

  我们看论文。第一段是一个总标:念佛功夫,只贵真实信心。那么我们在忆佛念佛的时候呢,在刚开始的一个基础,要紧是建立一个真实的信心。这个真实就是坚固不可破坏,遇到任何逆境的刺激,你对弥陀的信心、对往生的信心是不可以动摇的,叫真实。

  那么这个真实的信心,蕅益大师把它分成三个信心。看第一个:第一要信我是未成之佛,弥陀是已成之佛,其体无二。那么我们刚开始是以凡夫来修行佛法,不是以圣人的身份来修行佛法。那么以凡夫的修行佛法,我们开始在观照我们一念的心识,我们会发觉我们内心当中的确有很多的烦恼、很多的垃圾在障碍我们,那么以一个烦躁恼动的心思去忆念广大功德的弥陀的名号,我们刚开始会有自卑感——弥陀是万德庄严,我是业障凡夫,我怎么敢说是“即众生心投大觉海”?我们刚开始对这句话很难承当,但是我们也愿意念阿弥陀佛,好歹让内心能够静下来。但是我们在佛法中不断地听闻大乘佛法、解第一义谛,突然间有一天,一念的光明出现,我们能够理解到“何其自性本自清净”。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我们一念的妄想是无自性的,妄想无性,就是——没有错,我们内心有无量无边的烦恼跟罪业,但是它都是如梦如幻的,都是自性空的。这个时候我们以这样的一种清净的本性的基础点来忆念弥陀,我们再去体验印光大师的那一句话“即众生心,投大觉海”,我们内心当中起大欢喜心,我们能够承当这句话的内涵。所以我们刚开始的一个关键点就是:“自知我是未成之佛,弥陀是已成之佛,其体无二。”《大乘起信论》上说,这样一种本性上的根本,大乘起信:信佛、信法、信僧,信外缘的加持力、三宝力,信根本,这个信根本要花一万大劫,就是这句话要修一万大劫。相信“我是未成之佛,弥陀是已成之佛,其体无二”,你相信你这念打妄想的心、烦躁恼动的心,弥陀的万德庄严的心,从本性上来观察,是无差别的。就是把这两个心,我们把这个因缘所生法这些染净的因果都消灭掉,把它会归到原点来观察的时候,是其体无二的。这是第一个信心,这个是讲心力不可思议。

  次信娑婆的是苦,安养的可归,炽然欣厌。这个是讲佛的功德力。我们要相信娑婆世界是一种业力所感的,有漏业力所感的,是苦恼的;极乐世界是弥陀的本愿功德所成就的,是一个归依处,炽然地欣求极乐、厌离娑婆。我们一般在佛法上修学,有一段时间,要厌离娑婆我觉得是不难,即使小乘的学者也可以做到。就是我们观察我们的身受心法是不净、苦、无常、无我,我们会对三界的流转感到厌恶,会找一个寂静的归依处。但是对于弥陀广大的功德的境界要生起好乐心,这件事不容易,这件事是不容易的。因为这个厌离娑婆,观不净、苦、无常、无我,它是可思议境,我们现前能够感觉到这个臭皮囊是不净、苦、无常、无我,容易感觉。但是极乐世界的功德,那是不可思议的。我们可以体会一下,比如说,一个有漏的众生他只是在人世间花几十年的时间修习五戒十善就能够得到诸天的不老不病的果报体,特别庄严的果报体,神通自在,身相妙好。那么阿弥陀佛以他法身的菩萨为出发点,经过尘点劫的积功累德,所创造的依正二报,那是不可思议的,尘点劫。所以说《华严经》说,佛的功德——“于一毫端现宝王刹,坐微尘里转大法轮”。第一句话是赞叹佛的功德的庄严,“与一毫端现宝王刹”,他那个法门的庄严、宝物的庄严互含互摄。那么这种宝物的庄严有什么好处呢?“坐微尘里转大法轮”,每一个佛的功德的色声香味触的五尘的境界,他都能够流露出无量无边的法门,使令见闻觉知的人能够念佛、念法、念僧,他有这个法的力量。所以第二个呢,我们要相信呢佛的功德力是不可思议的,极乐世界是我们真实的归依处。

  第三个,次信现前一举一动,皆可回向西方,若不回向,虽上品善,亦不往生;若知回向,虽误作恶行,速断相续心,起殷重忏悔,忏悔之力,亦能往生,况持戒修福,种种胜业,岂不足庄严净土?那么这个第三个是深信法力,就是我们所忆念的弥陀的名号。就是说我们在念佛的时候,我们相信仰仗弥陀万德洪名的加持,说我们能够至诚的回向,虽然我们误作恶行,我们在没有学习佛法之前也曾经造了罪业,但是我们“速断相续心,起殷重忏悔”,这个也很重要。这个净土法门带业往生,他是带业种子,不能带现行。就是说你本身对于这种过失的行为,那种相续心一定要断除,假设我们内心当中还有想要造作罪业的相续心,那是不能感应道交的。就是你过去曾经造了罪业,但是你内心当中已经没有了这样的心情,这才可以,一定是断相续心。那么这种忏悔之力亦能往生,何况是我们的持戒修福种种殊胜的业力,岂不足于庄严净土哉?

  这个带业往生,在昙鸞大师的《往生论》注,他有作一个说明,昙鸞大师说,为什么造了五逆十恶都能够以临终的十念佛号去消灭这个罪障、往生到清净的国土呢?这个五逆十恶是一个很大的罪,念阿弥陀佛才十声那么薄弱,这怎么回事呢?昙鸞大师说,这个关键点就是,他说,我们念佛这是一种真实的功德,这是真实的功德,是称性的功德,那我们过去造的罪业是依止妄想,这是一个妄想的境界,说妄想是抵不过真实,举一个例子,光明能够破除黑暗。这意思就是说,虽然我们过去造了五逆十恶,但是当时所依止的心是依止虚妄的心,虚妄的,觅之了不可得的那个虚妄心。那么这个弥陀的名号是弥陀的那个真实的功德,所以真实能够破除虚妄。这是我们第三个要建立,对弥陀名号的真实信心。虽然我们过去曾经造了罪业,但是我们真实地忏悔,我们现在一心一意地归依弥陀,我们相信自己一定能够仰仗弥陀的名号的加持,决定能够往生,这是第三个。

  相信心力不可思议、佛力不可思议、法力不可思议,这中间三段。

  看结劝:只为信力不深,胜业沦于有漏,又欲舍此别商,误之!误矣!但加真信,一切行履,更不须改也。那么我们这个净土法门这个信心的障碍有两个。第一个是信力不生。有些人他也是专心地念佛,他也是对弥陀名号能够专一地忆念,但是他信心不够,他不敢肯定他自己有佛性,他也不敢保证弥陀一定能够救拨他,所以呢使令这样一种胜业,本来念佛每一句佛号都不可思议,能念的心不可思议、所念的佛是不可思议,所以念念之间都不可思议,那么这样的一种胜业,因为你信心不够变成了人天可乐有漏的果报,就很可惜。这是第一个障碍,信力不生。第二种呢“又欲舍此别商”。他虽然念佛,他三心两意,啊呀,这个念阿弥陀佛陀佛恐怕是不够,再兼念地藏王菩萨、念观世音菩萨,今日张三、明日李四,结果就耽误了,把这个时间给空过了。所以说蕅益大师的结劝呢——“但加真信,一切行履,更不须改也。”我们在净土当中最主要要先建立一个真实的信心,其它的你的行门,你拜八十八佛、持大悲咒那些都不需要去更动的,加强这个信心,这个根本,最重要。

  这个信心,从大方向我们可以分成两类。第一个就是自力的信心,就是前面说的:“自知我是未成之佛,弥陀是已成之佛,其体无别”,这是一个自力的信心。第二个是他力的信心,你相信弥陀一定能够救拨你。虽然我过去造了罪业,但是弥陀的名号是真实的功德,过去的罪业是虚妄的境界,真实能够破除虚妄,就是仰仗弥陀的加被我们决定能够往生。当然这个人也是各式各样的,在我们净土宗的传承也是两大派系。有一类的派系是强调自力法门,以自力为主,以他力为辅,像天台宗的幽溪大师的《观经妙中钞》,他的念佛就是以自力为主:“托彼名号,显我自性”,就是我内心当中,一念的心性本自清净、本自具足,弥陀是存在我的心中。但是呢,我还是“托彼名号,显我自性”,以自力为主,他力为辅助,有一种是这样的说法。那么善导大师他比较偏重在他力信心,说唉呀,我是业障深重凡夫,决定不能仗自力断惑证真了生脱死,但是没关系,阿弥陀佛有大愿力,决定能够救拨我,我对弥陀名号通身靠倒。就是说我自己可是一无是处,不要说本自具足,什么都没有,但是我完全相信弥陀能够救拨我。这也是一个方法,强调他力信心。那么总之,这个信心应该是两类,第一个、对内在的信心,第二个、对外在的信心,这两类。

  好,我们再看丁二、愿,这第二个资粮。这个愿呢,根据蕅益大师的《弥陀要解》它是分两部分,第一个是厌离娑婆,第二个欣求极乐,这两个都是要具足的。

  我们看论文,大家请合掌。

  (一)世情淡一分,佛法自有一分得力;娑婆活计轻一分,生西方便有一分稳当。此事只问心,不必问知识也。知识亦劝淡世情,轻活计,专修出要耳!天平一头低,一头必昂。虽巧识强捻,不得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汉武秦皇,不能扭作一句,况下者乎?

  我们先看第一段的总标:世情淡一分,佛法自有一分得力;娑婆活计轻一分,生西方便有一分稳当。我们在佛法中建立信心以后,我们相信三宝能够救拨我们,我们就来到了三宝的境界,或者是在家,或者是出家,总之我们不断地熏习佛法,每天也做早晚功课,也拜八十八佛,也放蒙山,作种种的定课。那么我们怎么知道佛法中的修行是不是有进步呢,是不是得力呢?这个蕅益大师讲出一个判断的标准,他说怎么知道呢?“世情淡一分,佛法自有一分得力。”就是我们经过佛法的熏习以后,哦,发觉我们那种世间的感情虽然是有,但是呢比以前淡泊一点。那么这样子表示什么呢?表示这个佛法的法义,你不断地熏习,这个法义已经深入到你的内心深处,你跟法有相应,这是一个判断标准:世情淡一分,佛法有一分得力,世情淡两分,佛法两分得力,这是一个判断标准。第二个,就是我们不断地念阿弥陀佛,我们怎么知道是不是往生呢?就是说,“娑婆活计轻一分,生西方便有一分稳当”。你对娑婆活计、娑婆世界这种财色名食睡的境界,轻一分,生西方就有一分的稳当,轻两分,两分的稳当。那么这个是讲到这个我们对于佛法的修证、对往生西方的一个判定标准的一个总标。

  此事只问心,不必问知识也。知识亦劝淡世情,轻活计,专修出要耳!那么这个修行的事情,我们内心当中功德的境界,我们事实上是不要去向外攀缘去问知识,说我修得怎么样、是不是能够往生。应该要去以前面的两件事情来检查我们这一念心,关键点。因为你去问知识,所有的善知识作种种的开示,他也是告诉你三个原则,就是淡世情、轻活计、专修出要,关键点还在这个地方。

  那么第三段的总结:天平一头低,一头必昂。虽巧识强捻,不得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汉武秦皇,不能扭作一句,况下者乎?那么佛法跟世间法的关系呢,蕅益大师讲出一个比喻,说这个天平,天平它一头低,另外一头一定是高昂。这意思就是说,世间法跟佛法是互相地对治,一定是互相对治的。因为世间法的根源是从无明妄想流露出来的,这个佛法的修证是随顺于真如佛性的,这两个一个是光明、一个黑暗,这两个绝对不能共存的。光明多一分,黑暗一定是少一分,这两个一定是互相抵触的。不过这个地方是这样,我们在修证上,关键点在加强心中的光明。因为你除了加强心中的光明,你不可能让你对世间的情感放下来,不可能。因为你一开始就要他把世间情感放下,这不可能做到的,他就作不了主。就是你要不断地熏习佛法、加强心中的止观力,去观照诸法实相,然后你才能够慢慢慢慢地觉悟、慢慢地放下。所以说“虽巧识强捻”,虽然你的智慧很高、解门很高、行门很强,强捻,但是你也不可能做到腰缠十万贯又要骑鹤上扬州,就是你要能够享受世间的荣华富贵,你又要能够逍遥自在地骑鹤上扬州、要成就佛法的戒定慧,这个世法跟出世法,是不可能说你又要腰缠十万贯,你身体那么重,又要骑鹤上扬州。这样子的境界呢,乃至于中国当中两个武功最高的、实力最强大的皇帝,汉武帝、秦始皇都不能把前面的两句话把它扭作一句,都不能具足,何况是其他的人呢?这是一个譬喻。就是饶你的解门行门多高,你都不可能一方面要贪求世法,一方面成就佛法的功德,这是不可能的。

  这个“厌离娑婆、欣求极乐”,这两个是一件事情,从蕅益大师的开示:天平,一头高,一头必低。但是这个下手处,你只有加强你的佛法的熏习,你才能够慢慢地厌离娑婆,只有你不断地加强正念。就像这个古德说这个树,这棵树它平常经常往西方的方向跑,你把它砍断了,它就是往西方倒下去。他那个内心的等流性,他不断地思惟娑婆的苦,思惟极乐世界的乐,数数地熏习,数数地发愿,他那棵树就是往西方倒。这棵树平常往东边跑,你把它砍断它就往东边倒。它一定是选择东方,要么是西方,它不可能两个具足的,不可能的,是这个意思。那么这个是讲到厌离娑婆、欣求极乐。

  这一科它是以烦恼障来简别厌离娑婆、欣求极乐,下一段就微细了,以所知障,就是一个知见的问题。前面是一个烦恼的障碍,有些人他没有办法厌离娑婆、欣求极乐,是他有烦恼有障碍。

  那么这个第二段是讲知见有障碍,使令他不能厌离娑婆欣求极乐。我们看论文,大家请合掌。

  (二)吾人现前一念心性,过去无始,未来无终,现在无际;觅之了不可得,而不可谓无,应用千变万化,而不可谓有;三世诸佛,一切众生,从无二体;十方虚空,刹尘差别,皆吾心所现之相分耳!是故四种净土,皆不在心外,乃名唯心;谓极乐不即唯心,则西方岂在心外,而吾心岂局东方者哉!人谓诸有为法,皆如梦幻。不知心性,不可唤作有为,不可唤作无为;因迷故即无为成有为,有三界轮回因果,喻如梦幻泡影露电;若返迷归悟,则又即有为成无为,如梦得醒,幻复本,泡归水,影归质,露不异湿性,电不异常光。今念佛求生净土,正返迷归悟,至圆至顿,概以梦幻扫之,可乎哉?今人于梦幻妻子家缘,不能当下割舍;梦幻功名富贵,不能当下远离;梦幻苦乐寒暑,不能当下觑破;乃至梦幻诗文机锋转语,不能当下唾弃;独于梦幻西方,则不求生,亦大惑矣!夫依对待而论,娑婆活计,添梦者也,求生净土,醒梦者也,不可不求生也!依绝待而论,惑业感于三界,恶梦也,念佛生于净土,好梦也,亦不可不求生也!惑者又曰,当下即是净土,何必西方?问曰,当下即饱暖,何必吃饭穿衣?当下即富贵,何必货殖科甲?当下是学问,何必读书?当下是帝京,何必北上?既世间法,毫不可废,何独于出世法而废之?苟深思此理,净土之生,万牛莫挽矣!天如大祖师云,悟后不愿往生,敢保老兄未悟!释迦复起,不易斯言!

  好,我们把这段文分成三段。那么这段文就是蕅益大师破除有些人对唯心净土跟西方净土之间的一些知见上的障碍,使令他不能真实地厌离娑婆欣求极乐。

  那么第一段是先说明实相的妙理。吾人现前一念心性。这个诸法实相,蕅益大师他以天台的思想,他就是以一念心性为出发点,当然这个是讲本来面目,那么这当中有三段。

  第一个从时空上来观察:过去无始,未来无终,现在无际。就是我们一念明了的心思,它是没有开始的,就是什么时候开始有明了性?没有开始。未来无终,我们一念心虽然刹那刹那生灭,但是它可又是相续,它没有停止的一天,它是一个无量无边的生命。第三个、现在无际,就是现前的这一念的当下这一念心思,它也是没有边际的。这个没有边际的意思是说,是讲本来面目,我们一念的心识从时空观察是竖穷三际、横遍十方。但是我们说,我这一念心有边际,我现在眼睛能够看到的地方有限,耳朵听到的声音也是有限,我能够见闻觉知都是有限。佛法说,这不是本来面目,这是你的妄想,你活在你的妄想当中。现在是讲本来面目是这样子的,本来的面目是这样子的。我们现在这付德行不是本来面目,就是有这个遍际执,有这个业力,有业力的因缘,它显现了很多很多的山河大地,这个是由遍际执所构成的。现在是说这个本来面目,过去无始、未来无终、现在无际,清净本然、周遍法界,这个是本来面目。这是从时空上来观察。

  再看空有一对观察:觅之了不可得,而不可谓无,应用千变万化,而不可谓有。我们这一念心要观察它的一个真实的体性,就是说我们心中有一个我,这个小时候的我跟长大的我是一样的,今生的我跟来生的我也是一样的。这个自我的体性是觅之了不可得,是我们自己捏造出来的,那虽然自性不可得,但是不能够说完全断灭,所以佛法说叫自性空,自性是空的。这是讲自性空。

  应用千变万化,而不可谓有。我们要经常静坐的人,会发觉我们这一念心是千变万化的,是的,这句话是非常正确的。有时候起善,突然间起恶念,有时候落入无计,它就是不断地变化,那么当然这个变化有各式各样的作用,但是也不能够说真实有,只能够说是因缘有,某一个因缘它出现了某一个相貌,下一个刹那的因缘又出现了一个相貌,它不能说是自性有,叫因缘有。那么这个是它的一个本来面目,就是自性空、因缘有。

  再看体用一对:三世诸佛,一切众生,从无二体;十方虚空,刹尘差别,皆吾心所现之相分耳!那么从体性上观察呢,三世诸佛跟一切众生是无差别的,这个前面说过了,从体性是心佛众生三无差别。那么从作用上来说呢,十方虚空的各式各样的染净的国土呢,是随顺我们一念心性的业力而有差别的相貌。这个是一个体、一个用的差别。

  这是蕅益大师要讲唯心净土,先把心性的相貌讲出来,最后再把它会归到唯心净土:是故四种净土,皆不在心外,乃名唯心;谓极乐不即唯心,则西方岂在心外,而吾心岂局东方者哉!所以说呢,这个四种净土,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常寂光净土,都不在我们一念心性之外,才叫做唯心净土。如果说极乐世界不在我们心中之内,那么“西方岂在心外,吾心岂局东方者哉!”这个意思就是说,我们讲诸法实相应该从两部分来观察,就是摄用归体的时候我们说万法唯识一心,这是可以的,无量无边的法会归到我一念的心性,可以的。但是呢,在《楞严经》它也强调一个观点,你讲万法唯心,你又要讲唯心万法,你一念的心性随顺染净的因缘它会变现染净的果报。所以《楞严经》讲了万法唯心的思想以后,它又讲了这个六道的差别。佛陀又说,虽然万法唯心,但是也是唯心万法,也实际上有地狱的存在、有饿鬼道的存在、有畜牲道的存在,它都有一定的方所。所以说我们在理性上说是万法唯心,但是在事相上,也应该知道唯心会显现万法。就是由于有清净弥陀的心性也的确有一个极乐世界存在,由于有染污的心性有地狱的存在,这无量无边的这个国土都是的确存在的。所以这个唯心净土应该是两方面观察,是这个意思。

  到这个地方有没有问题?我们先停一下。

  问:请问世情跟活计的差别?

  答:世情是一种情执,这个活计是偏重在欲望,欲望是比较粗。执,情执。有些人对物质享受没什么欲望,但是他世间的感情重。情执跟欲望还不完全一样,一个是对物质的欲望,一个是世间的感情。我们讲情跟欲,欲应该是比较粗了,这个情执是比较轻,但是情执比较不容易对治。我们出家人刚开始放弃了世间五欲来到山中,我们要放弃世间的欲是容易的,但是这个情执就不容易了,这是非常不容易的,这感情的东西它无形无相的,不容易的。犹其你要闭关,你就会发觉,这个情执的现前,它一次一次的现前。我是听说,结过婚的人,有过家庭的人,他这个情执要断会比较困难,有这么一说。当然我们平常心很粗,也感觉不出,但是你一开始专注修行的时候,心一寂静下来的时候,你就看到你内心当中有很多很多的问题。有些人他欲望重,有些人他情执重,你就会发觉,然后你就会知道,原来生死的根本就在这个地方。那当然佛法本身对这个是有对治力,但是问题是有些人佛法他没有熏习进去。说唉呀,你学习佛法很久了,你都没有进步。这其实怎么回事呢?其实我们都没有真正地修学佛法,很少人修学佛法,不是打妄想就是睡觉,你哪有修学佛法呢?就是你真正地有在寂静处去体验佛法,把文字的佛法消化成你心中的正念力,那才算数的。所以蕅益大师在这个地方他特别划出了一个标准,佛法是的确能够对治我们心中的烦恼,问题是我们没有真正地去消化佛法,但是佛法真正是有对治力,这个要的确能够治病,但是我们有些人没有真正吃药,是这个意思。

  问:这个世情跟活计如果用见思惑来讲的话,有什么区别?

  答:这两个都是属于思惑所收摄的,这个知见是对有见空见的执着,这个都是属于思惑,都是属于烦恼,只是粗细的差别。

  问:那后面这一篇呢?

  答:后面这一篇是知见问题。这个地方先发明心性的道理,一念心性它能够缘起万法,但是万法也会归到一念心性。这是讲出一个总标,那么后面呢再个别地说明唯心净土的真实义。这一段的话就是破除知见的执着。

  我们先休息十分钟。

返回目录

-----------------------------------------------------------------------------------------------------------------

更多净界法师佛学内容推荐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