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421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421
戌二、悲修习(分四科) 亥一、广遍一切
又诸菩萨,由前所说百一十苦,于诸有情修悲心时,则为修习一切菩萨所有悲心。
这是第二科,悲修习,广悲无量。这一科分三科,第一科是悲所缘,现在是第二科悲的修习,分四科,第一科广遍一切。「又诸菩萨」,就是有很多的菩萨,「由前所说」的「百一十苦」,「于诸有情修悲心时」,菩萨在禅定裡边,思惟众生百一十种苦,这就是修悲心的时候,修悲心呢,人应该是本来就有同情心,但是这种同情心,智慧的成份不是很多,所以佛教徒应该再加以修习,再加以观察,就是用般若的智慧去观察,使令这个悲心增长的意思,「则为修习一切菩萨所有悲心」,如果能够这样思惟众生百一十种苦,那就是修习了一切菩萨所有的慈悲心。这是说,这个悲心是遍于一切菩萨的。下面第二科,能淨意乐。
亥二、能淨意乐
复能速证悲意乐淨,证入菩萨淨意乐地;于诸有情,获得菩萨极亲厚心,极爱念心,欲作恩心,无厌惓心,代受苦心,调柔自在有堪能心。
「复能速证悲意乐淨,证入菩萨淨意乐地」,能这样修悲心的时候,不但是具足了广大的悲心,又能够迅速的成就悲心的清淨,悲心的清淨,就是度众生,无众生可度了,能够思惟言说法性是毕竟空的,不是有所得的爱见大悲,所以叫做意乐淨。「证入菩萨淨意乐地」,这个时候,这位菩萨,他就契入菩萨的十地中第一地,淨意乐地,就是极欢喜地,由这样的文可以知道,在加行位,就修悲心了,现在是见道位,证入菩萨淨意乐地,就是由清淨的无分别智,证入第一义谛了。「于诸有情,获得菩萨极亲厚心」,这个证入菩萨淨意乐地,有什麽样的相貌可以知道呢?证入淨意乐的入圣位的菩萨,他对于苦恼的众生获得菩萨的极亲厚心,不是凡夫的,「极亲厚心就是极大的亲爱心,这个亲爱心是很厚的,像高山,像大地那麽厚,而不是很薄的,厚和薄有什麽不同呢?如果那个亲爱的心很薄,很容易就破坏了,有一点不如意事,就不对了,就没有这个爱护众生的悲心了,那就是薄,现在菩萨那个悲心特别的厚重,无论众生怎麽的恼乱菩萨,菩萨还是有悲心,所以叫做厚。
「极爱念心」,这个亲厚心,明白点说是,就是极大的爱护众生的心,就是常念众生苦,有这种心。「欲作恩心」,就是菩萨那个悲心,常想要为众生做利益的事情,对众生有利益的事情,不是说空话,我对你好,不是这个意思,想要做利益众生的事情,那就叫做「作恩心」。「无厌惓心」,为众生做了很多很多的事情,利益众生的事业,菩萨也不感觉厌倦。「代受苦心」,能替代众生受苦,众生造业的时候很自在,受苦的时候才知道是不对的,那已经晚了,那麽苦萨这个悲心,能代众生受苦,这是表示菩萨的悲心特别的广大的意思,实在是不能代众生受苦。「调柔自在有堪能心」,菩萨那个悲心很调柔的,不是那麽强暴,很调柔,很温和的,「自在」,就是没有压力,你不能影响他,他的悲心你可以破坏吗?不可以。「有堪能心」,那个悲心能有广大的作用。这一共是六心,具足了这六种心,就是证入菩萨淨意乐地的时候,他的悲心的相貌有这六种。
亥三、超诸声闻
诸圣声闻,已得证入苦谛现观,已到究竟。于苦深远厌俱行心,相续而转;不如菩萨于诸有情悲前行心,正观堕在百一十种极大苦蕴。
这是第三科,超诸声闻,菩萨念众生苦的心,能超越阿罗汉。「诸圣声闻」,这一切得圣道的,这无我的智慧成就的阿罗汉,「已得证入苦谛现观,已到究竟」,他已经成就了苦谛现观,就是观察这个色、受、想、行、识是苦,是无常、苦、空、无我,现前的观察,就是他成就了这样的智慧,可以现前观察的,观察到了什麽程度呢?「已到究竟」,就是在小乘佛法来说,就是已经到了究竟圆满的程度了。
「于苦深远厌俱行心」,怎麽叫做究竟呢?就是对于这个色、受、想、行、识在生死流转的苦能深远的厌离,厌离的非常的深远,就是没一点可爱的事情,就是,这个惑、业、苦都是苦,没有一点可爱的,叫做深远。「厌俱行心」,他这个厌离苦的这个心,这个厌心和他的这个心,是同时活动的,这叫「俱行心」,「相续而转」,他这个心是相续的活动下去,「不如菩萨于诸有情悲前行心,正观堕在百一十种极大苦蕴」,这个诸圣声闻,他的这个念苦的心,观察苦恼的这种观慧,「不如菩萨」,赶不上菩萨「于诸有情悲前行心」,对一切众生,菩萨悲愍众生想要行菩萨道,度化众生的时候,这个悲是最前面活动,去发生作用的,这个「悲前行心」呢,就是「正观堕在百一十种极大苦蕴」,就是很慎重的观察一切众生堕落在百一种极大苦蕴之中。就是诸圣声闻的观察苦的心,赶不上菩萨对于有情,「悲前行心」的那麽样的深远,这是说超诸声闻。
看这个《披寻记》的解释,1485:
「诸圣声闻已得证入苦谛现观等者:此中义显诸圣声闻证苦现观。或复已到究竟」。这个初果、二果、三果还没能到究竟,要四果以上才算究竟了。「唯为一身出离苦故」,他们也是很深远的观察众生苦,观察色、受、想、行、识是苦,也是这样观察的,但是他们只是为了自己,唯独是为自己一身出离生死苦而作如是观的,「深心厌离纯大苦蕴」,他很深远的厌离这个色、受、想、行、识,色、受、想、行、识纯是大苦的集聚,没有可爱的事情。
「不如菩萨普为一切有情出离苦故」,不如菩萨的大悲心,不是为自己一身,普为一切有情出离生死苦而作如是观的,「以大悲心正观堕在百一十种极大苦蕴」,能以大悲心观察一切众生,都沉溺在、沉沦在百一十种极大苦蕴裡面。「此能观心悲为上首」,这个菩萨作百一十种大苦蕴的观察,是以悲为导首,为导为首,「是名悲前行心」,悲前行心就是悲为上首的意思。这是第三科超诸声闻。下边第四科,摄诸善法。
亥四、摄诸善法
菩萨如是以所修悲熏修心故,于内外事,无有少分,而不能捨;无戒律仪,而不能学;无他怨害,而不能忍;无有精进,而不能起;无有静虑,而不能证;无有妙慧,而不能入。是故如来,若有请问菩萨菩提,谁所建立?皆正答言:菩萨菩提,悲所建立。
说修这个悲心,不单独是悲,而且能够摄诸善法,具足很多的功德,「菩萨如是」,是这样的「以所修悲熏修心故」,就是观察众生有无量苦,这样思惟修习的时候,就熏习菩萨自己所修之心,使令他那个心裡边,这个悲心越来越增长广大,「于内外事,无有少分,而不能捨」,修这个悲心有成就的时候,有什麽现像呢?就是菩萨为了度化众生,悲愍众生的时候,对内外事,就是他自己的生命体,外边的这一些财富等等,没有少分而不能够布施的,为了利益众生,内裡边的生命,外边的财富,都能布施,利益众生。
「无戒律仪,而不能学」,为了利益众生,没有一条戒的律仪而不学习的,学习这条戒能利益众生,菩萨就能学习,「无他怨害,而不能忍」,为了利益众生,拔众生苦,就是众生裡面对于菩萨有怨害,菩萨都能容忍这件事,这可见这悲心能具足这麽多的功德,若是我们静坐的时候也修悲心呢,彼此之间也容易合,和合无诤,也就不会皱眉头了。「无有精进,而不能起」,为了利益众生,拔众生苦,没有一个精进而不能发动的,做这件事情能利益众生,菩萨就能精进的来做这件事,「无有静虑,而不能证」,若是为了利益众生,拔众生苦,须要有高深的静虑,那菩萨也就能努力的学习,而成就这个静虑的,「无有妙慧,而不能入」,愚痴是不能度化众生的,须要有微妙的智慧,才能度化众生的,所以菩萨因此,没有一样妙慧而不能成就的。
「是故如来,若有请问菩萨菩提,谁所建立?皆正答言:菩萨菩提,悲所建立」。所以若是有人请问佛,菩萨的无上菩提是谁能建立的呢?「皆正答言」,佛都这麽回答,菩萨的无上菩提是悲愍心所建立的,所成就的。这是由于菩萨「以所修悲熏修心故」,成就六波罗密,所以能度化众生。下面第三科,悲的胜利,分两科,第一科举共德。
戌三、悲胜利(分二科) 亥一、举共德
如前所说,一一无量,皆有无量菩萨如意圆德随转;皆能摄受无量爱果;皆无量种,一向妙善,无罪随转。
如前文所说的,四无量心,慈无量、悲无量、喜无量、捨无量,一一无量,「皆有无量菩萨如意圆德随转」,每一个无量都有无量数的菩萨的如意的圆德,大自在的圆满功德,随顺此悲心而转,随顺慈无量,悲、喜、捨无量。
「皆能摄受无量爱果」,依圆德,皆能摄受无量爱果,无量无边的美满的果报,「皆无量种,一向妙善,无罪随转」,每一种无量,每一种功德,皆有无量种的「一向妙善」,纯是清淨微妙善法,没有过失的功德,随顺而转,这可见「一一无量」都有无量功德庄严。
看《披寻记》1486页:
「皆有无量菩萨如意圆满德随转者:此显一一无量所修行相胜解圆满具足而住,故作是说。」这个胜解的圆满,就是能胜解圆满,我们没有智慧不知道这件事,要大智慧的人呢,才能观察那麽样的无量功德的圆满具足而住,「故作是说」。前面这第一科是举共德,每一种无量,都有无量功德庄严。下面第二科显它的差别,分两科,第一科标。
亥二、显差别(分二科) 天一、标
当知菩萨精勤修习如是无量,能得四种功德胜利。
约四种论差别。这是标,下面列出来。
天二、列
谓由修习此无量故;先得最胜现法乐住,摄受增长无量最胜福德资粮,能于无上正等菩提意乐坚固。为欲饶益诸有情故;于生死中,堪能忍受一切大苦。
菩萨由于修习四无量心的缘故,他先要在得四无量心之前,得最胜现法乐住,先要成就最殊胜的色界四禅,这是「最胜现法乐住」。「摄受增长无量最胜福德资粮」,这是第二种,修四无量之前,先要成就现法乐住,以后呢,「摄受增长」,就是成就无量最胜福德资粮,增长无量最胜福德资粮,这是菩萨得了色界四禅,在四禅裡面修四无量,这个无量,不是说只是内心的事情,他也有行动,普遍的利益一切众生,所以 「摄受增长无量最胜福德资粮」,这是第二,下面第三。
「能于无上正等菩提意乐坚固」,由这四无量的修习,就能够对于无上菩提,那个意愿非常坚固,而不退转,这就是无上菩提的意乐坚固,当然包括无上菩提心在内,只是为了自己的圣道,努力的修行,所遭遇到的不如意的事情比较少,若是普度众生呢,这个不如意的事情是特别多的,特别多呢,正好是菩萨的无上菩提的资粮,因此而能够修种种功德利益众生,使令菩萨的无上菩提的意愿非常的坚固,不可动摇。
「为欲饶益诸有情故;于生死中,堪能忍受一切大苦」,这是第四个,菩萨为了利益一切众生,在六道生死裡面,菩萨堪能忍受无量无边的大苦,都能够容忍,都能容忍的原因,就是有般若波罗密,金刚般若,如果只是有悲心,而没有般若,那是不能忍受的,是忍受不来的。这是修四无量,这一大科也结束了,那麽这一品也结束了。
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
初持瑜伽处.菩提分品第十七之一
这就是菩提分品第十七。
寅三、能修学(分二科) 卯一、菩提分法-即菩提分品(分三科) 辰一、徵
云何菩萨菩提分法?
这是第三大科,能修学。这个菩萨地一共分两大科,第一科是结前生后,第二科是广辨一一,分两科,第一科是普摄学果,普摄学果这一科裡面分三科,第一科是标释品类,标释品类又分两科,第一科总标,第二科别释,别释裡边分三科,第一科初持摄,第二科是次相等摄,这个次相等摄这一科是第四十七卷。我们现在这是四十四卷,初持摄这一科裡面,分两科,第一科总释持名,这个持的名字。第二科别显持意,分三科,第一科种性持,第二科发心持,第三科是觉分持。觉分持从三十五卷那裡开始,三十五卷后边。这个觉分持这一科裡分两科,第一科结前生后,第二科摄举纲要,摄举纲要裡分两科,第一科总标,第二科别广,别广裡分三科,第一科是所学处,第二科是如是学,这两大科已经结束了,现在是第三科能修学。这一科裡,分两科,第一科是菩提分法,分三科,第一科徵, 第二科是嗢柁南标。
「云何菩萨菩提分法」?菩提分法怎麽讲呢?这个菩提是果,分是因,是无上菩提因。这裡边呢,第一科是徵,第二科是嗢柁南标。这个嗢柁南我们初开始是解释过,现在再重说一遍。就是略集地名,施诸学者,这叫做嗢柁南,就是简略的集取它的要意,来布施给学习的人,这叫做嗢柁南。
辰二、嗢柁南标
嗢柁南曰:
惭愧坚力持,无厌论世智;正依无碍解,资粮菩提分。
止观性巧便,陀罗尼正愿;三摩地有三,法嗢柁南四。
这是两个颂,八句,看下面长行解释,第三科长行解释,分十五段,十五科,第一科解释惭愧,分三科,第一科徵起。
巳一、惭愧(分三科) 午一、徵起
云何名为菩萨惭愧?
这个惭愧怎麽讲呢?这是徵起,下边第二科标列。
午二、标列
当知惭愧,略有二种。一者、自性。二者、依处。
惭愧这两个名词,分两部份来解释,第一个是自性,就是惭愧本身的特性,也就是它的别性。二者、依处,这个依处说个白话呢,就是生起的地方,它从什麽地方会生起惭愧心呢?这个意思。这是标列,下边第三科解释,分两科,第一科先解释自性,分两科,第一科释,又分两科,第一科是别辨相,又分两科,第一科是解释惭。
午三、随释(分二科) 未一、自性(分二科) 申一、释(分二科) 酉一、别辨相(分二科) 戌一、惭
言自性者:谓诸菩萨于罪现行,能正觉知我为非法,内生羞耻,是名为惭。
「谓诸菩萨」,很多的菩萨,菩萨有凡有圣,圣位的菩萨当然是有惭愧心,就是凡位的菩萨有问题。「于罪现行」,对于自己的身口意,有罪过的事情活动出来。「能正觉知」,能正确的知道。「我为非法」,我现在的身口意有污染,这是不合道理的。「内生羞耻」,这个内是自己,自己就生出了羞耻心,这就叫做惭。能觉悟自己不对也不容易,觉悟自己不对而又能生羞耻心,也是不容易,这是两件事,从我们凡夫的境界来看呢,有的人呢是自己不对还不觉知,别人说了还不接受的呀!现在能够自己知道,我现在是不对了,能够自己自动的就生羞耻心,当然,这样情形,就是最初是失掉了正念,然后才会有罪过现行。这是第一是失正念,第二有罪过现行,第三能自觉知,第四内生羞耻,是名为惭。那可见若不知道自己有罪过现行,也不生羞耻心,就是没有惭了。这是第一科,现在说第二。
戌二、愧
即于其中能正觉知,于他敬畏,外生羞耻,是名为愧。
这个愧是什意思呢?「即于其中」,即是于自己的身口意裡边有过失、有罪过了,能正觉知的时候。「于他敬畏」,对于他人,那些三业清淨有功德庄严的人生恭敬心,生畏惧心:哎呀!我不如人家呀。「外生羞耻」,看见外边有道德的人,自己心裡面生了羞耻,这叫做愧。内生羞耻叫做惭,外生羞耻叫做愧。这个惭愧这两个字,它的含义是有这样的差别。
酉二、明种性
菩萨羞耻,本性勐利;况复修习。
这下面第二科明种性,前面是别辨相,辨出这惭和愧的不同的相貌,现在第二科明种性。「菩萨羞耻,本性勐利」,发无上菩提心,修行菩萨道,想要得无上菩提广度众生的这位菩萨,他的羞耻心,「本性勐利」,就是与生俱来的,这一生还没有修行的时候,他的本性,惭愧心就是很有力量,很勇勐,很锐利的,就是有力量的。「况复修习」,何况在这个基础上,他又能够修学止观,那他的惭愧心是更有力量了。这个有力量那是什麽意思呢?就是能够改正自己,能够改变自己的行为,使令自己的罪过不现行了,这个惭愧会有这个力量。说是这个人有惭愧心,但是他还一直的有罪过,那就是没有惭愧心,可以这样说。
申二、结
如是应知名为菩萨惭愧自性。
这是第二科,前面第一科是解释,现在第二科是结束。「如是」就是前面这样子解释,我们就应该明白了,这是菩萨的惭愧自性,惭愧的特别的意义。
未二、依处(分三科) 申一、标
言依处者:略有四种。
前面解释自性是第一科,现在第二科解释这个依处。分三科,第一科是标。
「言依处者,略有四种」,就是依止此处而生惭愧心。这个所缘境,在这个境界上生起惭愧心。略有四种依处,这是标出来数目。
申二、释(分四科) 酉一、应作不作
若诸菩萨,于所应作不随建立,而生羞耻:当知是名第一依处。
前面是标,这下面第二科解释,分四科,第一科是应作不作。
「若诸菩萨,于所应作不随建立,而生羞耻」,这应该是凡位菩萨,若诸菩萨于所应该作的事情,这个情形下应该作这件事,比如说是我应该去坐禅,打板了,我要到禅堂去坐禅,应该作。「不随建立」,我不听、我不遵守你这个规矩,我不去静坐。「而生羞耻」,哎呀!心裡感觉到羞耻了,我这事不对,「当知是名第一依处」。这个是于所应作而不作,这是生羞耻的地方,下边第二个。前边解释自性的时候,「为诸菩萨于罪现行能正觉知」,这怎麽于罪现行呢,现在这个地方说出来,应该作而不作,生羞耻,这是「于罪现行」。
看《披寻记》1487页:
「于所应作不随建立者:谓即不作应作」,不去作应该作的事情。「于所应作不为随顺依处,不能引发后后诸胜善法,是名不随建立」,于所应该作的功德事情,「不为随顺」,他就不作,不随顺这个因缘去作这件事,「不能引发后后诸胜善法」,不能引发,前面说不随建立,这个《披寻记》上解释就是,不随建立就是不能引发的意思,「不能引发后后」,就是后来、后来、后来……无穷无尽的,这些诸胜善法你不能够引发出来。不能引发,这叫做不随建立,不随顺因缘来成就这个殊胜的功德,我没有这样做,我生了羞耻心。这是第一科应作不作,第一个依处,现在下面第二个。
酉二、作不应作
若诸菩萨,于不应作随顺建立,而生羞耻:当知是名第二依处。
若是诸菩萨,对于一件有罪过的事情,是不应该作,但是随顺建立,我就随顺这个因缘,我就去作这个罪过的事情了,「而生羞耻」,这个时候,菩萨自己生羞耻心,「当知是名第二依处」。
这下面看这《披寻记》1487页:
「于不应作随顺建立者:谓即作不应作」,不应该作的事情作了。「于不应作为随顺依处,引发后后胜不善法,是名随顺建立」,是这样意思,这叫做作不应作。
酉三、于覆己恶
若诸菩萨,于覆已恶,而生羞耻:当知是名第三依处。
下面是第三个依处于覆己恶,「若诸菩萨,于覆己恶,而生羞耻」,就是我有罪过的事情呢,要把它隐藏起来,你不要知道,怕别人知道,隐藏起来。覆者,盖也。把它盖上,叫你看不见,「于覆己恶,而生羞耻,当知是名第三依处」,应该也是说而生羞耻。
酉四、于有恶作
若诸菩萨,于自所生恶作有依,随逐不捨,而生羞耻:当知是名第四依处。
这是第四,于有恶作,若诸菩萨于自己所生出来的罪过的事情,「所生恶作」,这个恶作,唸(ㄨˋ“勿”),就是不高兴,厌恶,不高兴自己所作的事情,那麽自己作了就后悔了,这叫作恶作。要唸恶(ㄜˋ“厄”)作也可以,就是自己作了有罪过的事情,于自所生的恶(ㄜˋ)作,有依,有依呢,这个《披寻记》上有解释。「随逐不捨」,作了罪过的事情,作了一次,还要作第二次,第二次作,还要第三次,一直的不弃捨,随顺这个因缘作恶事,「而生羞耻」,生了羞耻之心,「当知是名第四依处」,这是第四个。
《披寻记》1487页:
「于自所生恶作有依等者:〈摄异门分〉说」,〈摄异门分〉是在后边,在本论的后边,我们还没学到,「言有依者,谓由四依制立超越一切恶戒诸毁犯故」(陵本八十三卷七页)。〈摄异门分〉这麽解释这个有依,什麽叫做有依?「谓由四依」,四种依,「制立超越一切恶戒」,那就是制立一切清淨的戒法,就超越了一切的「恶戒诸毁犯故」,这个四依是指什麽说的呢?陵本八十三卷七页,前面这个〈摄异门分〉是在八十三卷七页。
「于此有依若有毁犯而生恶作,名自所生恶作有依。不能速疾如法悔除,是名随逐不捨」,随逐不捨这个地方这麽讲。这个文是这样,「若诸菩萨于自所生恶作有依,随逐不捨,而生羞耻」就是「于此有依若有毁犯而生恶作,名自所生恶作有依」,这个文,是在前面,我们前面曾经学过这个,这个有依指什麽说的呢?指衣服、饮食、卧具、病缘医药,就这四种依,因为要有这四种依,我们出了家在僧团裡面才可以修学圣道,你才可以持戒,修学戒、定、慧。这在〈菩萨地〉的前面,曾经说过这句话,现在这一段文呢,就指这个说的。说有依,就是有这四种因缘,我们才能够持戒,修学戒、定、慧的,这是这麽意思。这样说这个文就是「若诸菩萨于自所生恶作有依」,那应该就是犯了所受的戒了。「随逐不捨」,也不忏悔,而生羞耻,是名第四依处。
申三、结
如是应知名为菩萨惭愧依处。
这是第三段,结束这一段文,这就是你应该知道菩萨惭愧的依处,有这四种不同。这个惭愧,一共是十五科,第一科是惭愧,已经解释完了。
巳二、坚力持性(分三科) 午一、徵
云何菩萨坚力持性?
下边是坚力持,这个坚力持是第二科,分三科,第一科徵起,「云何菩萨坚力持性?」这个菩萨的坚力持性是什麽意思呢?这是徵起,下边标列。
午二、标列
当知此性略有二种。一者、自性。二者、依处。
当知此性,简略的说呢,有两种,一者、自性,二者、依处。是标列,第三科是随释,又分两科,第一科是自性,又分两科,第一科是释,又分两科,第一科是列种种。
午三、随释(分二科) 未一、自性(分二科) 申一、释(分二科) 酉一、列种种
言自性者:谓能禁制染污心性,不随烦恼自在行性,堪忍苦性,种种众多勐利怖畏,虽现在前,而正加行,无倾动性。
这是先解释这个坚力持,先解释坚力持的自性。「谓能禁制染污心性」,就是这位菩萨,他发了无上菩提心,有了惭愧心。有了惭愧,又怎麽样呢?「能禁制染污心性」,就是这无量劫来的,这个烦恼,这个贪、瞋、痴的染污心,因为有了惭愧心,他就能禁制这个染污心叫它不活动,制止它,制止这个染污心的活动。「不随烦恼自在行性」,你这个惭愧心,你这个菩提心,不随顺贪、瞋、痴的烦恼去活动。原来没有发无上菩提心,没有学习佛法,无惭愧的时候呢,这个烦恼是很自在的,没有人去管制住自己的烦恼的,这个烦恼自由自在的活动,愿意贪就贪,愿意瞋就瞋,完全不讲道理的,就是烦恼自在行性,现在有了惭愧心了,有了无上菩提心了呢,就不随顺这个烦恼自在的活动,要控制它,这是一个解释。
「堪忍苦性」,有了惭愧心,想要修学圣道,那能完全令你满意呢?你要求百分之百的满意是不合道理的呀,就是很多事情就是令你难过呀!但是你要有堪忍,忍这个苦,晚上不吃东西,我不怕,说是我习惯了早晨睡觉,我不起来静坐的,也要忍耐的,一定早晨起来静坐,「堪忍苦性」,这个不如意的境界要堪忍,忍受这一点,久了成了习惯了,就不在乎这件事,「种种众多勐利怖畏,虽现在前,而正加行,无倾动性」,这是第三个坚力持,就是各式各样很多很勐利的恐怖的事情,这些恐怖的事情虽然是现在前了,「而正加行无倾动性」,还是按照佛陀的法语去努力修行,不动摇,我不怕这个,不怕这些事情。这一段文,前面第一段是惭愧,第二段是坚力持。这是初发心学习佛法的人的相貌。初发心学习佛法的人应该有这个相貌。
看《披寻记》p.1487
「谓能禁制染污心性等者:(种性品)说」这是前面,(种性品)已经说过了。「种性菩萨,乃至未为白法相违四随烦恼若具不具之所染污,性与如是白法相应。若被染污,如是白法皆不显现。乃至广说何等名为种性菩萨白法相违四随烦恼?谓放逸者」。引(种性品)来解释这段文的意思。这《披寻记》的作者对《瑜伽师地论》很熟,所以能用论文解释论文。(种性品)说:「种性菩萨,乃至未为白法相违」白法相违就是黑法。黑法是什麽呢?就是四随烦恼。这个种性菩萨还没有为四随烦恼。「若具不具之所染污」,或者是具足的四种烦恼之所染污,或者是不具足,只有其中的一二。这个种性菩萨他还没有为四随烦恼所染污。「性与如是白法相应」那个种性菩萨的心,那一念心与白法相应,与清淨法相应,与善法相应,不与恶法相应。与白法相应,不与黑法相应。「若被染污,如是白法皆不显现」若是他那一念心啊,被烦恼所染污了,清淨法就不现前了。
看这(种性品),「乃至广说何等名为种性菩萨白法相违四随烦恼?」这是问。下面解释。「谓放逸者,由先串习诸烦恼故,性成勐利长时烦恼,是名第一随烦恼性」。「谓放逸者」就是不控制自己的心,内心的烦恼自由的活动叫做放逸。「由先串习诸烦恼故」,由无始劫以来连续不断的烦恼在活动,只有遇见佛法的时候会说这件事。这孔孟之道也说了多少。就是「由先串习诸烦恼故,性成勐利长时烦恼」,时间太久了,从无始劫以来到现在啊,一直地烦恼在活动,这烦恼一直在活动。所以你心裡那个烦恼的体性变成了「勐利、长时烦恼」这不是短时的,「是名第一随烦恼性」。
「又愚痴者,不善巧者,依附恶友,是名第二随烦恼性」。前面这个烦恼放逸者,是自己内心的问题,不能够怨别人。现在第二随烦恼是什麽呢?指这愚痴者,就是没有智慧、煳涂啊,「不善巧者」遇见什麽事情不能善巧的用智慧观察,自己没有智慧观察又怎麽样呢?「依附恶友」去亲近恶知识,这恶知识令他做种种的坏事,「是名第二随烦恼性」。第一是自己内心的问题,第二是外缘也不好。
「又为尊长夫主王贼及怨敌等所拘逼者,不得自在,其心迷乱,是名第三随烦恼性」。「又为尊长」,他有尊长,就是身份比他高,对他有影响的人。还有「夫主」就是女人的丈夫,这是一种情形。另外是「王贼」为国王,国王有力量,他会影响你。还有为「贼」,土匪也有力量。「及怨敌等」及你有怨恨的敌人,「所拘逼者」你失掉了自由,为尊长所拘逼,为夫主王贼及怨敌等所拘逼,控制你。「不得自在」,你不能自主,你非得听他的。「其心迷乱」,这时候自己又没有智慧,沦陷在这样的情况裡面,自己内心就迷乱了,为「是名第三随烦恼性」。这个第三随烦恼性有可能是自己也知道不对,但不能自拔。是这样子。
「又资生具有匮乏者,顾恋身命,是名第四随烦恼性」,这是第四。「资生具」,资养你的生命所需的因缘有匮乏、有缺乏,「顾恋身命」就是爱着自己的生命,就要维护自己生命的存在,就会去做恶事了,「是名第四随烦恼性」。(陵本三十五卷七页)这是那上面说的。「此染污心及与烦恼,应准彼释」,现在这段文裡面染污心,「谓能禁制染污心性不随烦恼自在行性」,这随烦恼「应准彼释」,应准照前面(种性品)这段文来解释。
「(忍品)中说:菩萨安受众苦忍,名堪忍苦」。「不随烦恼自在行性」这句话解释完了。下面堪忍苦性这句话。下面这是(忍品)中说:「菩萨安受众苦忍」,叫做堪忍苦。这个耐怨害忍是一种,安受苦忍又是一种,还有谛察法忍。现在说安受苦忍,什麽叫安受苦忍呢?就是我们来到佛法裡面修学你所修学的各种法门的时候,会有些辛苦的事情:打禅七很辛苦、念佛七、修九十天的般舟三昧那也是很辛苦的,这些事情叫做「安受苦忍」,叫做「堪忍苦」。
「怖畏有五」这前面说是众多勐利怖畏,这指什麽说的呢?这下面解释。怖畏有五种:「一、不活畏」,不能生活,衣服饮食卧具医药有所不足、生活困难。「二、恶名畏」,名誉不好也有恐怖,别人说你的坏话,就使令名誉不好了,自己有恐怖。「三、死畏」,死的恐怖,害怕死。「四、恶趣畏」,恐怕到三恶道去。「五、处众怯畏,」在大众裡面有所怖畏。「是名种种。即于种种复多差别」还有很多的不同,「是名众多。逼切身心,是名勐利」这些很多的恐怖逼迫你,逼切就是伤害你的身心,是名叫做勐利。「菩萨于此能正思择」这菩萨遇见这件事情呢,他能有大智慧来观察这件事,「不由此缘精进懈废」,不会因为这些事情使令自己的精进停下来,不精进了,我不修行了,我要回俗家去了,没这回事。「名正加行无有倾动」。
酉二、明因缘
性勇相应能正思择。是故得成坚力持性。
申二、结
如是名为坚力持性自性。
「性勇相应能正思择。是故得成坚力持性」。先解释自性,分两科。第一科,释。分两科。第一科,列种种。现在第二科,明因缘。
明因缘呢就是不怕这些事情。「谓能禁制染污心性不随烦恼自在行性,堪忍苦性,种种众多勐利怖畏虽现在前而正加行无倾动性」。这菩萨为什麽这样子呢?「性勇相应」,菩萨的内心勇勐,与勇勐相应,就是不恐怖、我不怕这些困难。他的性格是这样。「能正思择」这是智慧,他有大智慧去观察这件事。观察这件事就把这件事化解了。就不恐怖了。「是故得成坚力持性」,所以这个菩萨就能成就坚力持性,有坚定的毅力能保持他的意愿不变。这是明因缘。前面是解释,现在结束。「如是名为坚力持性自性」。
《披寻记》pt.1488
「性勇相应等者:成就精进波罗密多种性相,是名性勇相应」。就是精进波罗密,精进波罗密实在就是擐甲精进,不恐怖了。「成就慧波罗密多种性相,是名能正思择」。慧波罗密多能正思择就是智慧了。一个精进波罗密,一个慧波罗密多。「是故得成坚力持性」。这前面解释自性,坚力持性的自性。
未二、依处(分三科) 申一、标
如是菩萨坚力持性,略说应知有五依处。
现在下面是依处,分三科。第一科是标。「如是菩萨坚力持性,略说应知有五依处」,这是标,有五种依处。
申二、列
一者、会遇生死轮转种种大苦所化有情,种种邪行。二者、为益诸有情故,誓受长时生死流转。三者、遭遇异论朋党诤竞难诘,及处大众宣扬法义。四者、誓受一切菩萨所应学处。五者、听闻广大甚深难思议法。
第二科是列。「一者、会遇生死轮转种种大苦所化有情,种种邪行」。这是第一个依处。如是菩萨坚力持性,略说应该有五个依处,来成就来显示菩萨的坚力持性。那五种呢?第一种,「会遇生死轮转种种大苦所化有情」,菩萨遭遇到生死轮转种种的大苦所化有情,就是在生死轮转裡面,很多的众生受生死轮转种种大苦「所化有情」。这些有情有各式各样罪过的事情,菩萨遇见这些事情的时候,他的菩提心不退,坚力持,这是第一种。
「二者、为益诸有情故,誓受长时生死流转」,菩萨发了无上菩提心要度化众生,为了利益诸有情故,誓受长时生死流转。「誓」是决定的意思。决定要忍受长时期在生死流转的大苦。
「三者、遭遇异论朋党诤竞难诘,及处大众宣扬法义」。第一个「会遇生死轮转种种大苦所化有情,种种邪行」,第二个「为益诸有情故,誓受长时生死流转」,这可见应该这个菩萨他的道力应该是很高了。「三者、遭遇异论」,不是在生死裡面度化众生了,这个时候遇见了异论,就是不同于佛法的邪知邪见的这些异论,「朋党」就是有那麽一伙人。「诤竞难诘」,他和菩萨有诤、有难诘,提出来种种不同的意见来难问菩萨。菩萨也是坚力持。「及处大众宣扬法义」菩萨在大众裡宣扬正法的时候,心裡面也没有怖畏。
「四者、誓受一切菩萨所应学处」。菩萨决定受一切菩萨所应学处。就是要接受一切菩萨所应学的经律论、一切佛法,这位菩萨也决定这样子做,学习无量无边的佛法。
「五者、听闻广大甚深难思议法」,这是在法裡面特别的提到,广大甚深不可思议的,第一义谛的这些佛法。
申三、结
是名坚力持性依处。
「是名坚力持性依处」,菩萨坚力持性依这五处而建立。
巳三、心无厌倦(分三科) 午一、徵
云何菩萨心无厌倦?
午二、标
当知菩萨由五因缘,普于一切正加行中,心无厌倦。
这是第三科,心无厌倦。前面第二科,坚力持性,现在第三科,心无厌倦。分三科第一科,徵。怎麽叫做菩萨心无厌倦?这是徵。下面是标。「当知菩萨由五因缘,普于一切正加行中,心无厌倦」,当知菩萨有五个理由,「普于一切正加行中」一切的法门,要努力的修行、学习的时候心裡面不厌倦。这是标出来,下面是解释。第一科,由性有力。
午三、列(分五科) 未一、由性有力
一者、菩萨性自有力;故无厌倦。
第一个理由,菩萨性,菩萨的心性,本身就是有力量。他就不厌倦,就是他的心力和体力都是很强,都是特别强,所以你若是到佛法裡面,这些广大的境界他心裡面不厌倦。
看《披寻记》pt.1488
「菩萨性自有力者:此说精进种性力应知。」精进力其实就是勇勐的力量。这是分两个部份。一个是体力,一个是心力。菩萨久远以来栽培了很多福德智慧,所以现在得的果报就和一般人不一样。所以他的精进种性力特别强。
未二、由数串习
二者、菩萨即于如是无厌倦心,数数串习;故无厌倦。
第二个,「菩萨即于如是无厌倦心」本来他的身心就特别健康,「数数串习」一次又一次地相续不断的来学习佛法,做这些利益众生的事情,「故无厌倦」他对这件事胜任愉快。
未三、由勤精进
三者、菩萨方便摄受精进勇勐,能正随观,前后所得展转殊胜;故无厌倦。
一共有五因缘,现在说第三个。「菩萨方便摄受」菩萨善巧方便,他的智慧,他已经成就了无厌倦心,他的智慧继续栽培,「方便摄受」,摄受就是栽培的意思。栽培精进勇勐,栽培这件事。初开始的时候你叫他做这个难行能行的事情很困难。第一次做完做第二次、做第三次、做第四次,有点习惯。所以精进勇勐也是可以栽培的,可以训练的。「能正随观,前后所得」菩萨自己反观自己久远以来,就是用他的智慧、他的定慧随观,随顺过去的事乃至到现在的事,就是前后,观察这个情形。「所得展转殊胜」,就是从久远以来善巧方便的栽培展转殊胜,他的身心的勇勐无厌倦展转殊胜,比以前更殊胜。「故无厌倦」,所以他就不厌倦的栽培。这当然若是有宿命通是最好,就是他知道多少生多少生以前是怎麽样,后来不断的栽培,后来的身心又怎麽样。他就知道前后不一样,经过努力栽培以后就不同了。
《披寻记》pt.1489
「能正随观前后所得展转殊胜者:此即摄受精进勇勐方便。由观前后所证差别展转殊胜令心欣乐勇勐精进故」。
他看这事实功不唐捐,以前栽培过,所以现在有这样的成就。我现在继续栽培,将来还会更殊胜。所以他欢喜的这样栽培。久远劫来人的因缘不一样,有的人身体就是软弱,心力也软弱,体力也软弱,这的确很困难。有的人体力很强,心力弱。有的人体力软弱,心力强。这是栽培的不一样。像菩萨体力也强,心力也强,那就不同。我们看三国演义,马超和张飞作战的时候,他的体力是非常强,栽培的好。
未四、由正思择
四者、菩萨成就勐利增上妙慧,正思择力;故无厌倦。
第四,菩萨成就勐利的增上的,勐利就是勇勐,增上也就是有力量。是指什麽说的呢?「妙慧」微妙的智慧,「正思择力」微妙的智慧善于观察,遇见什麽样的因缘他会观察,观察的时候,就生出了智慧了。「故无厌倦」所以这件事很难办,但是菩萨没有厌倦的心。这是智慧特别强。
未五、由勐利悲
五者、菩萨于诸有情,勐利悲心,极哀愍心。恒常现前;故无厌倦。
这是说悲心。「五者、菩萨于诸有情」对于受苦恼的有情,菩萨的悲心非常的勐利,有极大的哀愍心,「恒常现前」,这种悲心,不会有时现前,有时不现前。不是的,恒常现前「故无厌倦」,他这悲心来了的时候就忘了厌倦。所以就没有厌倦的意思。有智慧的关係没有厌倦,有悲心的关係也没有厌倦。常常的栽培自己也就不厌倦。种种的关係,菩萨由这五种因缘「普于一切正加行中心无厌倦」。从这个文上看,主要就是不断的栽培,就使令自己的身心勇勐,没有厌倦。如果现在我们的身心不栽培,那你永久也不及格。非要长时期的栽培不可。
巳四、善知诸论(分二科) 午一、徵
云何菩萨善知诸论?
午二、释(分二科) 未一、由闻思
谓诸菩萨,于五明处名句文身相应诸法,从他善受,言善通利。
这是第四科。前面第三科,心无厌倦。厌倦这件事,初发心的人是有这回事。初开始的时候一时的高兴,我要出家修行。过了一会儿没有多久,心裡就厌倦了,是有这回事。现在这段文告诉你,你要栽培它就会转变,心不厌倦。现在第四科是善知诸论,分二科。第一科是徵。
「云何菩萨善知诸论」这句话怎麽讲呢?这是徵,下面解释。分二科。第一科,由闻思。「谓诸菩萨,于五明处」,诸菩萨对于五明处,「名句文身相应诸法」。这五明处就是文字。这个文就是字,名也是字,句也是字。由字组织成名,由名组织成句,那麽就成为一本书了。这个身就是体,名句文都有它的体相。「相应诸法」简单说就是文字相应,用文字来表达一切事情,五明处都是这样子,「从他善受,言善通利」菩萨初开始的时候就是要低头,从别人那裡去努力的学习。「言善通利」在文字方面,名句文这方面他能够通达无碍,「言善通利」。
看《披寻记》pt.1489
「言善通利者:谓大音声,若读若诵。如(声闻地)说应知」。(陵本二十四卷十四页)大音声的读或是诵,这就叫做言善通利。读诵对文义就容易通达,所以叫做「言善通利」。
即于如是诸法妙义,或从他所善听善决,或自专精善择善思。如是知法知义菩萨,于法于义为不忘失,恒常精勤,不捨加行。
「即于如是诸法妙义,或从他所善听善决」。前面「从他善受,言善通利」是闻,这下面是思。「即于如是诸法妙义」这位菩萨对于从他善受,言善通利的诸法,法就是文句。文句所诠释的就是妙义,就是即于如是的文,即于如是的义。「或从他所善听善决」,从另外一位善知识那裡善听。听他讲解,很善巧的思惟决定。这就是要从善知识那裡去听决,「善听善决」。「或自专精善择善思」。或者自己用功,不是听人讲解。自己专心的用功,「善择善思」善于决择,善于思惟观察。「如是知法知义菩萨」,这位知道法,知道法所诠的义的菩萨,「于法于义为不忘失」,为求不忘失法不忘失义,「恒常精勤,不捨加行」常常地努力用功学习、思惟。
《披寻记》pt.1489
「于法于义为不忘失等者:能正忆念,名不忘失」。「念」就是不忘失叫做念。「于闻于思长时串习,是名不捨加行」。
未二、由淨信
又为了知所馀新新后后法义殊胜差别,虽复闻思已到究竟;而由此故,渐次成熟,于此法义,获得淨信。由是行相,当知菩萨知诸论智,无量圆满,无有颠倒。
这看出来学习法义对于能诠的文句,所诠的义理,必须要不忘失,你才能有成就。如果只是听了这麽一遍,温习了多少次,然后就不再去温习了那是不行的,你还是不能成就的。前面由闻思。下面第二科,由淨信。
「又为了知所馀新新后后法义殊胜差别」又为求了知所馀的,及前面学习了多少,闻思了多少,但是只是一部份,还有剩馀的、其他的,「新新」,以前没有学,现在才开始学,这些都是属于新的,「后后法义」就是时间上说后后,或者是今天以后、明天以后,这个月以后,这个年以后,法义的殊胜的差别。
「虽复闻思已到究竟」虽然你听闻的已到毕业了,你的思惟也到了一个阶段了,「而由此故,渐次成熟」由于你不断的闻思,你对法义就渐次成熟了,就纯熟了。「于此法义,获得淨信」,你对于所学习的法义能成就清淨的信心。如果是你不能这样子不断的闻思就忘掉了,那谈不到信心。「由是行相,当知菩萨知诸论智,无量圆满,无有颠倒」。由前面不断的闻思,你要到究竟,渐次成熟得到了淨信,「由是行相,当知菩萨知诸论智」就是通达五明处的智慧,很多很多都圆满成就了,「无有颠倒」,不会在所学习之中,有了错误的。
《披寻记》pt.1489
「又为了知所馀新新后后法义等者:修相所摄」,前面是闻思,这个地方指修慧说的,「是名所馀;望前闻思,名所馀故」,这个修是闻思以后的事情,「于修相中观察法义展转殊胜,是名新新后后法义殊胜差别」,这个新新后后分两种,一个是一样一样的不同,这是一种解释,第二个解释,就是一个法义,闻的时候是一样,思的时候一样,修的时候又一样,就是一切法无我这个义,你闻思修都不一样,你内心裡的认识它有深浅,所以也可以说叫新新后后法义殊胜差别。「菩萨为欲了知此故,虽如前说言善通利闻已究竟,或复善能决择思已究竟,不于闻思而生喜足」,菩萨有这麽多的多闻,有这麽多的专精思维,心裡还没有满足,「由此修相能证新新后后法义殊胜差别。渐次能令智慧成熟,于此法义证澄清性,是名淨信。当知此信,证淨所摄」,这样讲,这个证淨应该是得圣道了,叫做证淨。这是善知诸论,这是第四科说完了。
-----------------------------------------------------------------------------------------------------------------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