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冈波巴大师:法会大开示 第三辑:实修的误区

       

发布时间:2013年04月12日
来源:   作者:冈波巴大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冈波巴大师:法会大开示 第三辑:实修的误区

 

  此《法会大开示》中所载冈师教敕,乃其侍者效·功笔记,并由藏文本《冈波巴大师全集》的编者汇集一处,共二十则。

  善哉!愿吉祥!!

  ◎冈波巴大师语录

  ◎智学 法师译注

  《法会大开示》藏本原序

  敬礼大宝上师!

  为了利乐广大众生的需要,薄伽梵释迦牟尼佛,曾对月光童子菩萨赐予过灌顶,并曾授记预言说,他将乘愿在雪域西藏取生(为冈波巴大师之身)。

  大善知识——大宝上师「福德宝」(冈波巴大师的出家法名),正确无误地领会通达了伟大的上师——那洛巴,以及具德阿底峡尊者的两方面教导,以下由冈波巴大师渐次赐予的这些五彩纷呈的诸多教法,是经白·西惹旬襦整理成文的。

  * 本教法的传承次序是:

  * 由尊主第六·大金刚持以及「四语传承」{传至}→至尊帝若巴{传至}→那若巴、梅质巴、解脱道{传至}→尊主玛尔巴{传至}→至尊密勒日巴;藉此传承祖师的恩典加持,被大家称颂为「达波·月光童子」的冈波巴大师,证得了不同寻常的「殊胜成就」;在这整个广袤无垠的大地上,冈波巴大师更是播下了无数「成就者的种子」,要知道,这种情形的出现,也只是本法所造就的丰功伟绩。

  尊贵的都松钦巴(被追认为「第一世噶玛巴」)求得本法之后,再传至众生依怙勒巴钦宝{传至}→大宝阿阇黎崩札巴{传至}→大宝噶玛巴(即「第二世噶玛巴」)。

  要知道,以上传承的「灌顶之水流」,从未衰没过;而「使未成熟者得以成熟、使未解脱者赖以解脱」的「成熟解脱之胜幢」,也从未倾颓过;成就祖师们的恩典加持,也从未错谬过;而「菩提之苗芽」,更是从未干枯过。

  藉此殊胜教法的功德之利,可以使利乐众生的光辉事业,无所偏颇地全方位得以成办;藉此殊胜教法的功德之利,更能使我们牢牢地占据着「噶举」教法的胜利之都。

  第一则·信仰

  ——地基般的教导

  当知无信人,不生白净法;

  如种为火焚,怎生绿苗芽?

  敬礼大宝上师!

  至尊冈波巴大师曾经这样教诲说:

  就总体而言,对于修法者来说,是必须具备信仰、精进及般若的;也就是说:我们要以信仰为基、以精进为道、以般若为伴。

  有关这层道理,如(龙树菩萨著述的)《宝鬘论》中,有偈亦云:

  由具信故勤于法,

  由具慧故见真相;

  此二者中慧为主,

  慧之前导乃为信。

  ⊙

  由于具备了信仰,

  所以,

  我们才会精进于正法,

  由于具备了般若胜慧,

  所以,我们才会

  见到(自他一切事物的)真相。

  在这两者之中,

  自然是以「般若胜慧」为主的;

  而「般若胜慧」(生起)的前导,

  靠的却恰恰是「信仰」呀!

  又如《十法经》中,有偈亦云:

  当知无信人,

  不生白净法;

  如种为火焚,

  怎生绿苗芽?

  ⊙

  对于没有信仰的人而言,

  他们是不会生出各种白净善法的;

  这就如同被火烧过的种子一般,

  想想着,这种种子

  它又怎能生出

  绿绿的苗芽呢?

  另外,就信仰而言,又可分为七个方面予以讨论:

  * 生起信仰的因素;

  * 已生信仰的证量;

  * 信仰的分类;

  * 信仰的体性;

  * 与信仰相适合的比喻;

  * 信仰的作用;

  * 信仰坚固的证量。

  * 第一,「生起信仰的因素」,又可分为四个方面:

  1.倘能多读佛经,自然可令我们(对三宝等)产生信仰。另外,要记住:在读经前,先要修习供养;之后,再作祈祷;最后,才是正式的阅经。

  2.倘能多与具有信仰的朋友交游,自然可令我们(对三宝等)产生信仰——俗谚中所谓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的也就是这个道理。由此可见,多去亲近具有信仰的朋友,这一点儿的确是很重要的。

  3.倘能多去依止真正的善知识,自然可令我们(对三宝等)产生信仰。另外,这里所说的「真正的善知识」,是指「不违背任何的正法,而懂得踏实实修的人」;假如能与这类善知识相伴相随的话,那就自然可令我们生信了。

  4.倘能多修「死亡无常」,自然可令我们(对三宝等)产生信仰。另外,在这里我们又应渐次思维以下几点:「死时不定」、「寿量无多」、「速为死擒」、「无常迅速」。通过如此地修习,假如对于这些道理生起了确定的深信,那么,我们也就必可(对正法等)产生信仰了。

  * 第二,「已生信仰的证量」,这是说(譬如)借助于信解了「死亡无常」的道理,那么,在对这个眼前世间的贪著方面,我们自然就会收心转意了;另外,(譬如)借助于信解了「业、因、果」的道理,我们也自然就会小心「善恶的取舍」,并自然会勤于「积集资粮」、「净化罪过」,以至可以达到「除『法』无所思、除『法』无所行」的境地了。(诸如此类的,如「轮回过患」、「慈心,悲心、菩提心」等等修法,皆有其生信之量,可类推。)

  * 第三,就「信仰的分类」而言,可分三方面来讲:即清净信、胜解信及欲求信。

  1.所谓的「清净信」是指:当我们朝谒特别的圣物,参见上师、善知识或者从之闻法的时候,有时甚至会有「身毛倒竖、潸然泪下」的反应出现。要知道,类似这样(藉由一时身心清净而产生)的信仰,就是「清净信」。

  2.通过「胜解信」,可使我们对于正等圆满佛陀的教诲.无论是广是略,都能毫不怀疑地踏实实修。

  3.通过「欲求信」,可使我们对于所实修的教法,无论是大是小,都能希望迅速地清净障碍,并希望一定早点儿证得所修之法的成果——比如说希望得以生在人天善趣的高级生命形式、证得解脱的快乐以及获得某些功德等。

  * 第四,通过了解了「信仰的体性」,(在我们的心中,)可使「真正的信仰」与「并非真正的信仰」,两者不相混杂,从而不令我们的信仰流于阳奉阴违、表里不一的貌似假相,这样,就可以保证我们能够仅仅只做「白净善法」了。

  * 第五,「与信仰相适合的比喻」是「净水宝珠」。就像把净水宝珠放入浊水之中,就可以使浊水得以净化一样;同样道理,借助于「信仰」这颗「净水宝珠」,则可以分化身心的清浊,从而清净我们的身心。

  * 第六,「信仰的作用」,是使各种不善的行为,就像下弦的月亮一样,慢慢地减弱下去;而使各种贤善的行为,则像上弦的月亮一样,慢慢地增盛起来。

  * 第七,有关「信仰坚固的证量」,如经论中有偈云:

  不因愿欲嗔与怖,

  不因愚痴越正法,

  ——具此谓之具信者。

  ⊙

  当知我们应该

  不因愿欲而违越正法、

  不因嗔恚而违越正法、

  不因怖畏而违越正法、

  不以愚痴而违越正法,

  ——这就是信心坚固的证量。

  假如真已具备了上述这些特征,那我们就是拥有坚固的信仰了。

  ——冈波巴大师全集《法会大开示第三辑·法会大开示》第一则竟

  第二则·观音的教导

  菩提心者诸法本;微细异熟亦为障;

  精勤当于业因果;诸见之中正见胜;

  识聚说六亦说八,摄则唯归一识聚,

  譬如拘猿于一堡;以大智度圆资粮。

  敬礼大宝上师!

  至尊冈波巴大师曾经这样教诲说:

  从前,在印度曾经有个沙弥,他向阿阇黎仲必瓦供过曼札并作了祈请。

  阿阇黎仲必瓦就慈悲地问他:你作祈请,到底有些什么愿望呢?

  沙弥就恭敬地回答道:我是要求些佛法的教导呀!

  阿阇黎于是就告诉他说:你和我(的前世)没有太多因缘联系,这样吧!你可以去向我的弟子阿底峡求教,你和他(的前世)一向都有(好的)业缘关系。

  听了这话,那个沙弥于是又转而向阿底峡尊者作祈请。

  阿底峡尊者也同样慈悲地问他说:你作祈请,到底有些什么愿望呢?

  沙弥就转告阿底峡尊者说:阿阇黎仲必巴曾给我作过预言授记,所以,我来此希望求授些佛法教导。

  阿底峡尊者于是就给他传了一个「观音成就法」。

  沙弥依之实修,而修出了「见相」、「触相」与「声相」——也就是说,他能如对目前般地眼见观音圣容、手触观音圣体、耳闻观音圣声。

  这时,沙弥就想向观音菩萨求些教法,阿底峡尊者也让他向观音问道。

  沙弥于是就向观音菩萨问道说:

  何为诸法本?

  何者作障难?

  于何作精勤?

  诸见何为胜?

  识聚知多少?

  以何圆资粮?

  ⊙

  1.什么是一切诸法的根本?

  2.什么会作修法的障碍?

  3.要在哪一方面作精进?

  4.在各种见解当中,哪一样是最重要的?

  5.「识」,一共有多少种类?

  6.依靠什么可以圆满(菩提)资粮?

  观音菩萨是这样回答他的:

  菩提心者诸法本;

  微细异熟亦为障;

  精勤当于业因果;

  诸见之中正见胜;

  识聚说六亦说八,

  摄则唯归一识聚,

  譬如拘猿于一堡;

  以大智度圆资粮。

  ⊙

  1.「菩提心」是一切诸法的根本;

  2.即便是最极微细的「异熟果报」,也可来作修行的障碍;

  3.应在「业、因、果」方面,勤作精进;

  4.在各种见解当中,「正见」是最重要的;

  5.「识」,即可说成有六类,也可说成有八类,

  但若总而言之「识」,

  也可说只有一类——打个比方说,

  这就像是把(几个)猿猴,拘入(一个)城堡一样;

  6.依靠大智度「般若波罗蜜多」,可以圆满(菩提)资粮。

  ——冈波巴大师全集《法会大开示第三辑·法会大开示》第二则竟

  第三则·达波四法

  ——即声名卓著的「冈波巴四法」

  为了不致使「法」流于「业」,所以,大宝冈波巴大师又接着赐教说,有「四法」,是需要大家了解的:「法」趋于「法」;「法」趋于「道」;「道」遣除「迷谬」;「迷谬」显现为「本知本觉」。

  敬礼大宝上师!

  至尊冈波巴大师曾经这样教诲说:

  诸如闻文、思义、听教、说法、守戒、持律、积资、净罪,以及串习、实修等等,无论我们作些怎样的「法行」,也都不要使(所修之)「法」,流于(不善之)「业」;而应使(所修之)「法」,趋向于(正)「法」。

  那么,这里所谓的「业」,到底是指什么呢?

  这就如同经论中所说的那样:

  贪欲嗔恚及愚痴,

  若生此三业不善。

  ⊙

  倘若我们心中生起了

  贪欲、嗔恚以及愚痴

  这三种负面的情绪,

  那么,这种「业」,

  就是不善的了。

  假如我们直接生起了(粗重的三毒烦恼),那么,(就算连)人、天高级生命形式的快乐等等,(也是无法得到的);

  就算我们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在作着「白净善法」,但是,假如我们是以「为了满足今生的一些暂时愿望、享乐及『世间八法』,而来作为修法的动机」,那么,无论我们在作些怎样的法行之事,那所作的一切,也就都三流于「业」了。

  为了不致使「法」流于「业」,所以,大宝冈波巴大师又接着赐教说,有「四法」,是需要大家了解的:

  * 「法」趋于「法」;

  * 「法」趋于「道」;

  * 「道」遣除「迷谬」;

  * 「迷谬」显现为「本知本觉」。

  1.「法趋于法」,又可分为两种类型:即「法」趋于「世间之法」,以及「法」趋于「息苦涅槃之法」。

  * 其中,所谓的「『法』趋于『世间之法』」,这是说:某些人借助于了解并深信了「死亡无常」和「业果不虚」 (等下士教法),从而,十分畏惧后世恶趣的苦难;基于这种畏惧,因而,无论作些怎样的「白净善行」,他们都希望用以关闭后世的「恶趣之门」;同时,也希望依靠这些「白净善行」,一定要获得作为高级生命形式的清净的「天身」、「人身」,以及获得天界与人间的享乐及其享乐受用之物。因为他们所作的这一切,都是为了追求一己暂时的安宁快乐,所以,就称之为「『法』趋于『世间之法』」。

  * 所谓的「『法』趋于『息苦涅槃之法』」,是说某些人借助于信解了整个轮回的过患,而对天身、人身以及天、人的享乐受用之物,无论是哪一,也都非但不贪不恋,反而更对那些生起恶心与厌倦,并将「轮回」,理解成是像火坑一样、像牢狱一样、像暗室一样、像不净的泥沼一样、更像是苦难的汪洋大海一样。(借助于以上这些确定的信解,)而对存在于世间轮回事物中的所谓的「享乐」与「功德」,无论是哪一样,也都非但不贪不恋,而更希望自己快点儿从轮回中逃脱出去。他们在生起上述的解脱愿望之后,那所作的一切佛法方面的修为,也就只是在为自己一人而获得寂静安乐的涅槃了——也就是说,是为自己一人获得「声闻菩提」(或「缘觉菩提」);接着,再通过了解到诸如仅求一己寂乐的「声闻菩提」及 (「缘觉菩提」等)劣乘(之果)的过失与不足,而能广行白净的「积资净障」——倘能如上修持,就是「『法』趋于『息苦涅槃之法』」了。

  以上所述,即是「法趋于法」。

  2.「法趋于道」,也可分为两种类型,即:「『法』趋于『道之基础』」以及「『法』趋于『道之主体』」。

  * 所谓的「『法』趋于『道之基础』」,这是说:借助于了解到了「下劣二乘」的过失与不足,因而,在作「白净贤善」的「积资净罪」时,无论是大是中(是小),但这所作的所有修持,一切都是以「慈心、悲心、菩提心」作为做事的动机,一切都是为了把「犹如虚空一般无边无际的所有如母有情都安置到无上的菩提佛果」,从而,才希望自己一定设法证得具备「三身」、「五智」、「一切智」的大觉佛果。假如以这样的发心来修持「白净贤善」的「积资净罪」,那就是「『法』趋于『道之基础』」了。

  * 所谓的「『法』趋于『道之主体』」,这是说:要随念一切世俗的事物,都是像「梦、幻」一样;不管「法行」是大是中(是小),总之,无论作些什么,一切都是以「慈心、悲心、菩提心」来贯穿其中而又「观如梦幻」。倘能如此,就是在「方便、智慧不相分离」地双运实修了。这种「方便、智慧不相分离」的双运实修,就是所谓的「『法』趋于『道之主体』」了。

  倘能如此地借助于「『法』趋于『道之基础』」以及「『法』趋于『道之主体』」二者,就可以使「法」趋向于「道」了。

  3.「道遣除迷谬」,也又可分为两种类型:

  * (将诸法的实相,错误地)执为是「有、无」及「断、常」 (的边见),这当然是些迷谬;这些迷谬,可以通过体会实修「如梦如幻」,而来加以遣除。

  * 而就「小乘行人」而言,他们只为一己私利而来修为佛法,这当然也是一种迷谬,它可以通过修习「慈心、悲心、菩提心」,而来加以遣除。

  以上所述,就是(以正「道」来)遣除「修道上的迷谬」。

  4.「迷谬显现为本知本觉」,也又可分为两种类型:即「性相波罗蜜多乘」的传讲方式,以及「秘密真言乘」的传讲方式。

  * 按照「波罗蜜多乘」的传讲方式来说,「『迷谬』显现为『本知本觉』」系指:「修习遣除迷谬」的这个人,当他在心中证悟了一切世俗的事物都是如梦如幻的,而以「如梦如幻」这种方式进行模拟,同样地,他就会领悟到:我们这个「能够执取外物的内心」,以及「此心所执取的这些外物」,所有的这一切,从「本元、本初、本始」上,它们本来都是不异的、不二的;从「自性本体」上,它们本来都是至极清净的;而从「本元、本初、本始」上,也是「无所显现」、也是没有这些(林林总总的)外显现象的。(总而言之,)「修习遣除迷谬」的这个人,当他平息了「心物的二元对立」、当他证悟到「远离一切有为戏论之边」(的中道)时,就是「『迷谬』显现为『本知本觉』」了。

  * 而按照「秘密真言乘」的传讲方式来说,「『迷谬』显现为『本知本觉』」系指:无论是「迷谬」还是「非迷谬」,要知道,所有的这一切都是「自心」(的显现);所有的这一切,它们都和「自心」不二、不异,因而,也就是说,无论是「迷谬」还是「非迷谬」,所有的这一切,它们都是「心的本性」、「心的本体」、「心的幻变」。

  而这「能作迷谬的(无明)」本身,也是「明而无念」、「明、空、不可认知」、「明、空、相续不断」、「明、空、没有中边」、「明了、赤露、没有依托的」——我们要在这些根本要义上,清晰而直截地去证悟它们。要知道,这样的「俱生心性」,就是「法身的本体」;(由俱生心性所显发的)「俱生现象」,就是「法身的光芒」。也要记住:(心所)执取的外境——也就是说,一切现象、一切存在、一切轮回涅槃 (中的事物),都是与「心性」不异的、不二的,都与「心性」有着「平等性」的特质;另外,我们同时也应证悟到:「离戏」,其实是会显现为「大乐」的。

  一言以蔽之,「迷谬」就是「无明」,当「心识明了 (性的一面)」显现为「本知本觉」的时候,「迷谬」也就自然显现为「本知本觉」了。

  ——冈波巴大师全集《法会大开示第三辑·法会大开示》第三则竟

  第四则·俱生和合

  ——来自密勒日巴尊者的善妙教导

  大宝上师[密勒日巴尊者善妙]的教导——「俱生和合」,需要借助两种「铠甲」,而来将它转为道用,即:外在的「见解之铠」;内在的「般若之铠」。

  敬礼大宝上师!

  至尊冈波巴大师曾经这样教诲说:

  大宝上师(密勒日巴尊者善妙)的教导——「俱生和合」,需要借助两种「铠甲」,而来将它转为道用,即:

  * 外在的「见解之铠」;

  * 内在的「般若之铠」。

  * 所谓「外在的见解之铠」是指:就算是遭遇了命难,也不去作不善恶业;不但如此,同时也要相续不断地修习白净善法。

  * 所谓「内在的般若之铠」,也有两方面的内容,即:「不弃外身之病痛」,以及「不弃内心之心念」。

  一、「不弃外身之病痛」,又有三方面的内容,即:「疾病降临时」、「推寻疾病(的来龙去脉)」,以及「转疾病为道用」。

  1.当疾病降临的时候,我们应该一反常人的想法——不是希望自己的疾病变得更小,而是希望它变得更大 (藉以代受众生的痛苦)。通过这样的思维,反而会加速疾病的痊愈,而带给我们更多的快乐。

  2.「推寻疾病(的来龙去脉)」,是说我们应该仔细地推寻分析:自己的病痛最初来自何方?中间住于何处?最后又走向何地?通过如此地慎思明辨,我们就会发现:此病先无来处,中无住处,后无去处。藉此客观公正地思择,在了悟了上述道理之后,我们对于病痛的怨忧与顾虑,也就会渐渐地平息了。

  3.「转疾病为道用」的意思是说:我们应将「苦乐」等所有一切,都确认为是「不二」的——要知道,病痛固然是心(的幻变),而「执以为病者」,也是心(在执以为病,所以是「不二」的);因此,(我们不应怨忧与顾虑,)心中唯一所要思考的是:「藉此疾病,我到底能成办些怎样的利乐呢?」。

  二、「不弃内心之心念」的意思是说:我们要将内心的「分别心念」,看作是有恩德的、看作是不可或缺的、看作是必要的、看作是心爱的。通过这样的了知(以及洞悉实相的证悟),「分别心念」就是成了「本体性的分别心念」——要知道,这样的「分别心念」,就是我们的「实修助伴」了;这样的「分别心念」,也是我们的「实修之道」;这样的「分别心念」,更是我们的「般若(之火更加炽烈燃烧)的柴薪」。

  由于这种「本体性的分别心念」,是「伴」、是「道」、是「般若之薪」。因而,(在实修「俱生和合」的时候,我们应该了解到):在最初阶段,若以具有目标性、朝向性的「缘观」的修法,以及若以「刻意辛勤」的修法,是绝对不能成办(「俱生和合」的实相妙义)的;中间阶段,应该不住;最后阶段,又应不执。

  1.「在最初阶段,若以具有目标性、朝向性的「缘观」的修法,以及若以「刻意辛勤」的修法,是绝对不能成办(「俱生和合」的实相妙义)的」,这个要诀的意思是说:在我们的心境上,无论呈现出怎样的情形,我们要将这一切,都确断为是「分别心念」;而将「分别心念」,确断为是「自心」;最后,再将「自心」,进一步地确断为是「无生法身」。另外,一些刚刚踏入教法之门的初业行人,他们往往会认为「要以善念除去恶念」(这对初学者而言,不能说不对,但从究竟层面上来说,却是一种错误的修法)。打个比方说,譬如黑色的云朵自然能够遮住太阳,而白色的云朵,却也照样能够遮住太阳,在「能够遮住太阳」这一点儿上来看,白云和黑云的作用,其实是相似的;再打个比方说,譬如铁链固然能够束缚我们的臂膀,而金链却也照样能够束缚我们的臂膀,在「能够束缚臂膀」这一点儿上来看,金炼和铁链的作用,其实是相似的。同样道理,所谓的「恶念」,固然能将我们束缚(在轮回里),而所谓的「善念」,却也照样能将我们束缚在轮回里,在「能束缚在轮回」这一点儿上来看,善念和恶念的作用,其实是相似的。基于上述缘故,因此,无论是「善念」还是「恶念」,对于所有的「分别心念」,我们都应将它确断为是「自心」;而将「自心」,再进一步地确断为是「无生法身」——这就是所谓的「确断的空性」。

  2.「中间阶段,应该不住」的意思是说:(通过上述方法的实修,)由于是断除了所有的「善恶心念」,所以这时,心识就会变得疲倦而平静下来;但是,此刻千万不要住着在这种平静的境界;就算呈现出了「无念」的状态,也不要住着在这种无念的境界;(也有人会将此「无念」的状态,错误地)执为是「空性」,同时,也不要住着在这种貌似的空性。总之,要把所呈现出的这一切,都确断为是「分别心念」,再将「分别心念」,确断为是「本知本觉」——也就等同上文所说的将「自心确断为无生法身」。

  3.「最后阶段,又应不执」的意思是说:对于上述的这些「确断」,不要执著;也不要执为是「道」、执为是「果」、执为是「见」、「修」、「行」等等,总之,不要执为是(名言假立的)任何一种名目。

  所谓的「随遇何念皆空性」,又可分为三个方面来论述:会遇之喻、后追之喻及火蛇之喻。

  1.所谓「会遇之喻」的意思是说:就像会遇以前的老友故知一样,在遇见心念升起的当下,立刻就能将它了知为「法身」。

  2.所谓「后追之喻」的意思是说:就好像我们会遇了不太熟悉的人,又像是雪花飘落在湖面上一样。我们知道,当雪花最初飘落在湖面上时,它并不会立即化去,但随后不久就会消融;同样道理,在心念升起的当下,虽然我们暂时尚不了解心念的本来面目,但是,通过先前所介绍的推寻方法,随后推寻分析,对于「心念即法身」这种法尔实相,就可以洞然明白了。

  3.所谓「火蛇之喻」的意思是说:就像森林中火势增盛的原理一样,对于零星的小火来说,风等外因,虽然会成为吹灭它的违缘;但是,一旦火势旺盛之后,风力越大,反而越能成为火焰炽燃的助伴。同样道理,当有人对我们进行恶毒的毁谤攻击时,或当我们不幸罹患麻风病时,或当其他某些极其猛厉的不顺缘出现在自己面前的时候,我们就应这样地进行修习了——即把所遭遇的所有违缘,都确断为是「分别心念」;而将「分别心念」,再进一步地确断为是「自心」;最后,再将「自心」,确断为是「无生法身」。我们应该通过这样的确断,而将违缘转为道用来修。

  通过这样的修习,能够长养我们的修行、能够转变我们的违缘、能令我们不再迷谬,且能以般若胜慧,开启我们的正法之门。

  1.所谓「能够长养修行」的意思是说:假如我们能如上述般地哪怕是将「一个心念」了知成了法身,那么,我们就会将所有的心念,都能了知为法身了。这就如同一旦我们饮用了一个角落的湖水,就能了解整个湖水的滋味一样;同时,这也像通过了解了一根芦苇是空心的,就能推知所有芦苇,也都是空心的一样;或如通过了解一棵「擦柏」枝丫聚拢,就能推知所有「擦柏」的枝丫,也都是聚拢的一样。

  2.所谓「能够转变违缘」的意思是说:藉由上述「火蛇之喻」的修心方法,那么,无论我们面前出现了怎样的恶缘,当它真正现前的时候,我们也都能将它转变为修心的助伴了。

  3.所谓「能令我们不再迷谬」的意思是说:以前因为不了解心念的真实面目,所以,我们是迷谬的;但通过上述的修习,一旦斩断了心念的根本,而将心念了知为「无生法身」的时候,我们也就没什么可迷谬的了。

  4.所谓「有以般若胜慧,开启正法之门」的意思是说:如在空中旋转长矛一般,通过上述的修习,对于一切事物,我们就都会证悟到不二的「平等性」了。

  ——冈波巴大师全集《法会大开示第三辑·法会大开示》第四则竟

  第五则·心的真相

  若依「大印教法」的传规,[我们就要先去推寻、考量、分析内在的「能执之心」;]若已探明了能够执取外境的「内心」[的真相],那么,内心所执取的「外境」的坚牢死结,也就会自然而然地化解开来了。

  敬礼大宝上师!

  至尊冈波巴大师曾经这样教诲说:

  若依「波罗蜜多教法」的传规,我们就要先去推寻「心所执取的外境」——这种方式,就像用手用力磨擦燧木、燧砧一样,要知道,这样做不但会生出火苗,而到后来,这火更会烧掉燧木、燧砧等所有木质材料,最后甚至烧得连灰烬也都不存在了。

  同样道理,若以「远离一、多」等等逻辑思路,来进行正确的考量、分析,而来(破除非理、)抉择正义的话,假如业已探明了「所执外境」(虚妄不实的真相),那么,我们这个「能够执取外境的内心」的坚牢死结,也就会自然而然地化解开来了。

  接着,冈波巴大师又教诲说:

  若依「大印教法」的传规,(我们就要先去推寻、考量、分析内在的「能执之心」;)若已探明了能够执取外境的「内心」(的真相),那么,内心所执取的「外境」的坚牢死结,也就会自然而然地化解开来了。

  接着,冈波巴大师又教诲说:

  假如要探究「能执之心」(的法尔实相),那么,我们就应从「心的表相」、「心的体性」、「心的本性」三方面来着手进行了。

  一、所谓「心的表相」,又有两方面的内容:

  1.外在的境相——也就是指外显的红红白白、林林总总的缤纷现象;

  2.内在的心念——也就是指不断发散着的或善或不善的纷飞心念。

  二、所谓「心的体性」,(就其表面意思来看,)就是指心识里那个不断浮现出「吾」、「我」的思想;但若依靠「修行之道」,却可以证悟到:「心的体性」是光明、空灵、不可认知、相续不断、明了、无依、赤裸、赤露的。

  那么,「心的体性」究其如何呢?

  「心的体性」,其实是:既非有也非无、既非常也非断,同时,也不是远离{有无、断常等)二边的「中道」;因而,「心的体性」具有一种「斩而不能断、破而不能坏、改而不能变、阻而不能止」的特质。

  因为在所有的时间段上,「心的体性」都是无所去来而又三时相续不断的,所以叫做「斩而不能断」;又因为「心的体性」并非是有为和合的产物,而是从本元、本始、本初上本来就已自然存在了的,所以叫做「破而不能坏」;同时,也因为「心的体性」不成其为某种形状和颜色、不成其为某种实物和相貌,所以叫做「阻而不能止」呀!

  假如真已证悟了这样的深义,那就叫做证悟了「心的体性」,也叫做证悟了「大乐」,或者也可以叫做证悟了「俱生本觉」、「不二」;(既叫「不二」,所以,我们也就)应该将这种「心的体性」与「纷飞心念的发散」二者,确断成是「不二」的了。

  另外,「心的体性」与「心的表相」的关系,也可以从「心」及「从心所生起的」的角度来讲。譬如在天空中,自然会有厚云、薄云、红云、白云等等诸多现象生起,但要知道,它们「生起」,当然是从天空中生起的;而它们「消融」,却也照样还是会消融到天空里去。同样道理,各种纷飞心念的发散,以及各种「五根的对境」——「色声香味触」的现象,也都是从「心」而生起的。因此,所有的这些现象,也就都是「心的表相」了。

  三、若已如此地了解了「心的体性」与「心的表相」,从本性上本来就是「不异」的,那么这种情形,就叫了解了「心的本性」。

  假如真已证悟了这样的深义,那么,便是证悟到了「一切三世诸佛的心要」(义同「如来藏」)——它不在别处,而正存在于一切有情众生的身心之中。

  有关这层道理,如经论中有偈亦云:

  如来藏性周遍诸众生,

  无一有情非为此法器;

  若彼已发广大殊胜心,

  此诸众生皆为成佛因。

  ⊙

  「善逝的心要」(如来藏)

  周遍着所有的众生,

  其中,没有任何一个有情

  不是「如来藏」的法器;

  假如(他们)业已发起了

  广大殊胜(的菩提)之心,

  那么,所有这些众生

  也就都已成为「成佛之因」了。

  为了证悟上述的深义,那么,我们就要借用(对于上师三宝的)「仰慕之情」,以及借用(对于修法的)「精进之心」,而不散不乱地加以踏实实修了啊!

  有关这层道理,如经论中也有教诲说:

  你们应该借用「正念的铁索」,

  把「心」这个狂放的野象,

  拴系在「所缘修之法」的大柱之上,

  大家应该藉此而小心谨慎地精进实修呀!

  由此可见,无论我们实修怎样的教法,都应在所修之法上,不散不乱地进行啊!

  不管我们在实修哪一种教法,假如那时不是直接地配合着上师的教导来进行的,而是流落到了「心绪上下散乱」的境地,那么,要知道(依靠这种错误的修法),恐怕在任何时候,也都不会有好的修行成果出现——大家应该了解到:这其实正是一种魔障呀!

  另外要记住:修习「有相」修法的时候,不要修习「无相」的修法;修习「无相」修法的时候,不要修习「有相」的修法。

  ——冈波巴大师全集《法会大开示第三辑·法会大开示》第五则竟

  第六则·关于「大印」

  假如有人希望仅用一生的时间,就能证得大觉佛果的话,那么,修习「大印」教法,就是极端重要的了。

  敬礼大宝上师!

  至尊冈波巴大师曾经这样教诲说:

  假如有人希望仅用一生的时间,就能证得大觉佛果的话,那么,修习「大印」教法,就是极端重要的了。

  所谓的「大印」,说的就是「一切三世诸佛的圣心密意」——也就是那「不二的本知本觉」。

  那么,我们又该到哪里去寻找「大印」的这种「不二本觉」呢?

  别无他路:只有探求自心,才能获证。

  另外,龙树阿阇黎曾经这样讲过「手」字的涵义:

  恰如注水入于水,

  又如注油入于油,

  自于自之本知智,

  如实善见谓为手。

  ⊙

  正像把水倒入水中,

  又像把油倒入油中,

  假如自己善于发现

  自己的「本知本觉」,

  那么,这种情况在这里,

  就是叫做「手」』了。

  所谓的「手」,其义正是如此。

  ◎简释藏文「大手印」三字中「手」字的寓意1

  * 所谓的「印」,又可分为三种类型:

  1.自性印;

  2.觉受印;

  3.证悟印。

  1.所谓的「自性印」,也就是经论中常说的「如来藏性周遍诸众生」这句话的意思——要知道,这其实正是「心的实相」——也就是说:自无间地狱以上,乃至林中草间的小小虫孓,一切有情含识,无一不被「如来藏」之所周遍着。

  有关这层道理,如《喜金刚》中有偈亦云:

  下至肛内虫孓等,

  皆具本源之自性。

  ⊙

  就算是肛内的小小虫孓等,

  它们也都具备

  「本源自性」。

  2.(有关「觉受印」)有人可能会问了,「那么,只靠拥有了这个所谓的『自性』,是否就足够了呢?」——那当然是不够的,我们还要用「修所成慧」,来实际地体验觉受这种「自性」。那么,到底又该如何地体验觉受呢?这就需要我们用直观「现量」的正理,来实际地体验觉受「心的本性」了——也就是体验那「光明而且不生不灭」的实相真义。(正如前文所讲的那样:)所谓「心的表相」,就是指各种纷飞心念的发散,以及各种红红白白、林林总总的缤纷现象。要知道,这两种表现形式其实又是「不异」的,它们都不过是「心的体性」(所展现出的)「心的幻变」罢了。一言以蔽之:俱生心性即是法身,俱生现象即是法身之光,所有的现象、所有的存在、乃至所有轮回涅槃中的事物,它们无一例外地都是从本源自性上本来就是至极清洁、至极明净的,它们无一例外地都是没有「生、住、灭」三方面(的变化特征),而且都是超越言思的——当这种体验觉受在心中现起的时候,要知道,这时就是体验到「觉受印」了呀!

  3.所谓的「证悟印」,是说将上述的实相真义,证悟成是「不由因缘所生」,证悟成是「不成任何的实体和相貌」,证悟成是「不成任何的色质和颜色」,证悟成是「远离一切有无等增益、减损的边见」,证悟成是「并非有为和合而是『自性任运成就』」,或者证悟成是「本源『自性身』」。倘若真已证到了上述的深义,那要知道,这时就是证悟到「证悟印」了呀!

  ◎简释藏文「大手印」三字中「印」字的寓意2

  * 借助于以上的论述,我们自然可以了解道:以上所觉受证悟到的实相深义,是无上的、不可逾越的,因此称之为「大」。

  ◎ 简释藏文「大手印」三字中「大」字的寓意3

  (对于证悟这种「大印」教法而言,)我们在日常行事的时候,又应该(在心境上)显现出四种「后得智」来:

  1.对于有情众生,悲心应该变得大起来;

  2.对于上师三宝,信仰、恭敬应该变得大起来;

  3.对于业、因、果,应该变得极其小心谨慎起来;

  4.对于目前今生的所有贪恋,应该变得破灭下来。

  ——冈波巴大师全集《法会大开示第三辑·法会大开示》第六则竟

  第七则·转道

  ——「生起次第」的主要修法

  大体而言,对于一个真正的实修者来说,他当然先要随念了「死亡无常」、随念「业、因、果」、随念「轮回过患」、随念「二乘之过」、随念「慈心、悲心和菩提心」;之后,才是「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的修习——要知道,这两者就是跨入不同寻常的大乘佛教——「秘密真言教法」之门的两种方便呀!

  敬礼大宝上师!

  至尊冈波巴大师曾经这样教诲说:

  大体而言,对于一个真正的实修者来说,他当然先要随念「死亡无常」、随念「业、因、果」、随念「轮回过患」、随念「二乘之过」、随念「慈心、悲心和菩提心」;之后,才是「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的修习——要知道,这两者就是跨入不同寻常的大乘佛教——「秘密真言教法」之门的两种方便呀!

  基于上述缘故,因而,如经论中才有偈颂说:

  善住生起次第已,

  欲求圆满次第者,

  当知此二正觉佛,

  言彼犹如梯之阶;

  二次第道等持已,

  大金刚持方说法。

  ⊙

  已经善于安住在「生起次第」,

  而且进一步希望求得「圆满次第」的人们,

  (你们要知道,)

  究竟圆满的大觉佛陀

  曾经告诉我们说:

  这(从「生起」到「圆满」的)修法,

  就像梯子的台阶一样(次第向上);

  在生、圆二次第等持之后,

  大金刚持才会对我们说法呀!

  在修习「生起次第」方面,共有六个内容,需要了解:

  * 生起次第的分类;

  * 生起次第的体性;

  * 生起次第的名义;

  * 生起次第的作用;

  * 生起次第的稳固证量;

  * 生起次第的果位。

  一、就「生起次第的分类」而言,又有三种类型:

  1.借助于一些特定的修法,而使(所观修的本尊等)次第地「生起」;

  2.借助于「三种仪轨」,而使(所观修的本尊,次第地)「生起」;

  3.借助于「刹那念圆」的修法,而使(所观修的本尊等,瞬时)「生起」。

  二、「生起次第的体性」是:在收回「(凡夫)庸常的分别心念」之后,而(将自己)明观为本尊天身的体性。

  三、就「生起次第的名义」而言,(「生起次第」四字中,所谓「生起」的涵义,)又可分为三方面来讲:

  1.使(庸常的)身心,「生起」为本尊天身;

  2.将(自己的)身心明观为本尊天身;

  3.以「唯名的心态」,生起为本尊天身。

  * 其中,「使(庸常的)身心,生起为本尊天身」的意思是说:不去缘观我们这个庸常的血肉质碍之体,而是 (将自己)明观为「本尊天身」的样子;

  * 「将身心明观为本尊天身」的意思是说,我们应该了解到:「本尊天身」,也不过是「心的现象」罢了,它如幻,又如虹……

  * 「以唯名的心态,生起为本尊天身」的意思是说,我们应该了解到:那所谓的「如幻天身「,也不过是个》唯名假立「、「名言施设」(的假名而已,其中并没一个实有的「如幻天身」;因此,我们应将它的)本性理解为是「无根无基」的。

  四、就「生起次第的作用」而言,又可分为「总体作用」与「个别作用」二者。

  * 其中,「总体作用」是说:

  1.上等的修行人,可以借助于「生起次第」,而来成办「双运的证悟」;

  2.中、下等的修行人,也可以借助于「生起次第」,而收回(他们对于世俗今生或轮回乐事的)庸常贪恋。

  * 而在「个别作用」中,又分四个类型,十二种作用:

  1.生起「誓言勇识」的作用,共有三个方面:

  ①生起「誓言勇识」,具有破除「凡庸迷谬」的作用;

  ②生起「誓言勇识」,具有使我们了解到「自己不异于佛」的作用;

  ③生起「誓言勇识」,具有使我们能如法守护自己的「持明誓言」的作用。

  2.(修习)「智慧勇识」的作用,共有三个方面:

  ①通过(修习)「智慧勇识」,具有使我们了解到自己不异于佛的作用;

  ②通过(修习)「智慧勇识」,由于了解到了自己不异于佛,因而可以起到「本尊加持」的作用;

  ③通过(修习)「智慧勇识」,具有使我们迅速成就「共通、殊胜悉地」的作用。

  3.以本尊神圣的身语意加持(自己的凡庸身语意)的作用,也有三个方面:

  ①通过本尊神圣身语意的加持,可以起到「将自己的凡庸身语意,转变为如来的神圣身语意」的作用;

  ②通过本尊神圣身语意的加持,可以起到「保护我们不被人与非人所害的殊胜护轮」的作用;

  ③通过本尊神圣身语意的加持,可以起到「使我们的凡庸身语意,全面彻底地转变成本尊神圣身语意」的作用。

  4.灌顶的作用,又有三个方面:

  ①通过灌顶,可以起到「显示『秘密真言果乘教法』,比『波罗蜜多因乘教法』更加超胜」的作用;

  ②通过灌顶,可以起到「净化一切烦恼障碍」的作用;

  ③通过灌顶,可以起到「使我们的凡庸身语意,全面彻底地转变成本尊神圣身语意」的作用。

  「生起次第的个别作用」,即此十二种。

  五、就「生起次第的稳固证量」而言,又可分为「从自己这一方面」而成立的三项,以及「从别人那一方面」而成立的三项。

  * 其中,「从自己这一方面而成立的三项」是指:

  1.假如能在行、坐、卧三种过程中,都能(将自己)明观为本尊天身,那么,这种证量,则属于生起次第的一般稳固证量;

  2.假如能将外在的器世间,明观为越量宫;而将「器世间」内的一切有情,也全都能明观为本尊天身,那么,这种证量,则属于生起次第的中等稳固证量;

  3.在以上明观的基础之上,若能再将所有的本尊,全都能明观为如梦如幻、又如水中之月(显而不实),那么,这种证量,则属于生起次第的上等稳固证量。

  * 「从别人那一方面而成立的三项」是指:

  1.假如自己业已解脱,而他人也都能看到自己的身体就是本尊的样子,那么,这种证量,则属于生起次第的上等稳固证量;

  2.无论任何时候,假如其他人都能明显地看到行者的身体就是本尊的样子,那么,这种证量,则属于生起次第的中等稳固证量;

  3.假如只有饿鬼一类的众生,才能明显地看到行者的身体就是本尊的样子,那么,这种证量,则属于生起次第的一般稳固证量。

  六、就「生起次第的果位」而言,共有两方面的内容:即生起次第的「暂时果位」,以及生起次第的「究竟果位」。

  * 「生起次第的究竟果位」是说:通过修习生起次第,可以使我们展现出「两种色身」来。

  * 「生起次第的暂时果位」是说:

  1.上等的修行人,凭靠此生,就可以洞见(人生、宇宙的)真谛;

  2.中等的修行人,则可在来世,投生为「转轮圣王」;

  3.就算是一般的修行人,也可以在来世,获得天道或人道的清净身体。

  以上从六个方面,向大家简略开示了有关「生起次第」的一些实修内容,因而,大家一定要设法具备以上所说的这些教法的内容呀!

  ——冈波巴大师全集《法会大开示第三辑·法会大开示》第七则竟

  第八则·认识自心

  为在菩提觉悟方面竖立起坚固的信念,所以,我们又要设法「认识自心」——这是因为,「认识自心」,乃是属于一切修法的心要命脉呀!

  敬礼大宝上师!

  至尊冈波巴大师曾经这样教诲说:

  记得经论中有首偈颂是这样教诲我们的:

  依此人身舟,

  宜渡大苦流;

  此舟后难得,

  痴辈时勿睡。

  ⊙

  我们应该依此人身的宝筏,

  而从苦难的大河中解脱出来:

  (现在一旦失去了)

  这个人身的宝筏,

  以后就很难再获得它了,

  因此,那些愚痴的人们呀,

  在这(有幸获得暇满人身的)时候,

  你们不要轻易地在昏睡中度过啊!

  偈颂中所谓的「时」,其义是指:「已然有幸获得暇满人身之时、已然有幸跨入大宝佛教之门之时、已然有幸得闻珍宝正法之时、已然有幸获遇真实大宝善知识之时、已然有幸实修上师教导之时」,在这难得难遇的时候,我们的确是该努力精进呀!

  另外,经论中又有偈颂说:

  稳固信仰之根已,

  于觉亦当心坚毅。

  ⊙

  在使信仰之根稳固之后,

  则要在菩提觉悟方面

  也要竖立起坚固的信念来。

  基于上述的教诲,因此,为在心中生起各种「共通道」,所以我们首先要牢固地奠定起一切佛道的基础——信仰,要知道,这一点儿是极端重要的;

  接着,为在菩提觉悟方面竖立起坚固的信念,所以,我们又要设法「认识自心」——这是因为,「认识自心」,乃是属于一切修法的心要命脉呀!

  为使自己认识到自己的本心,那就要在「内心所执取的外境」,以及「能够执取外境的内心」两方面,来进行分析了。(从广义的角度来说,)其实就是从「能够执取外境的内心」,而生起了「心」和「内心所执取的外境」的——正如前文讲过的那样,它们两者是「体性」与「表相」的关系。

  接着,冈波巴大师又教诲说:

  「内心所执取的外境」,是指连同自己的身体也包括在内的一切外物。

  就「能够执取外境的内心」而言:

  * 首先,我们应该「认识此心」;

  * 继而,我们又应「熟识此心」;

  * 最后,我们则应将此心「转为法界」。

  一、首先,我们应该「认识此心」:

  就「认识此心」而言,又可分为三方面来讲:

  1.首先,我们应该借助于「体验觉受的正量」,来认识这种所谓的「心的体性」——那「光明、空灵、不可认知(为是有是无等二元对立)的俱生本知本觉」;

  2.继而,我们又应认识到:此心与各种分别心念的发散,其实是「不二」的;

  3.最后,我们则应认识到:此心、心念的发散以及「外在红红白白、林林总总的缤纷现象」,这三者并没有 (本质性的)差别。

  二、继而,我们又应「熟识此心」:

  所谓的「熟识此心」是说:在尸陀寒林,或是在寂寥无人的兰若静处,假如我们已然以极大的精进,如法地实修过了,那么,通过如此的实修,肯定会有以下三种心灵经验的任何一种呈现出来:

  * 「禅定位」与「后得位」时呈现出的心灵经验不同;

  * 「禅定位」与「后得位」时呈现出的心灵经验相同;

  * 「禅定位」与「后得位」时呈现出的心灵经验融为不二。

  1.所谓「禅定位与后得位时呈现出的心灵经验不同」,其义是指:在禅定专修的时候,虽然会有(「熟识此心」的心灵经验),而在后得位的日常行事过程中,则又似无听觉。

  要知道,在这一修行时段上,内在的妄念虽无力过来伤害修行人对于此心的熟识,但同时,这种「熟识此心」的心灵经验,也同样是无力过去害除妄念。

  基于上述缘故,因而,我们此时应该依旧独处静处,而相续不断地祈祷上师,并应设法使(自己对上师的)仰慕恭敬之情,相续不断;然后,再一心一意地平等安放在禅定等持的状态。要知道,这一点儿是极其重要的。

  2.所谓「禅定位与后得位时呈现出的心灵经验相同」,其义是指:不但在禅定专修的时候存在「熟识此心」的心灵经验,而在禅定专修之后的日常行事过程中,无论是行住坐卧四威仪的哪一种情况,也都无法损害干扰这种「熟识此心」的心境状态。

  这时,修行人虽可将「内在各种心念的发散」,决断为是「与心性不二」的,但对外显的红红白白、林林总总的缤纷现象,却会呈现出有时感觉虚幻,有时感觉空灵,而也有时却又有实体感、有中边感的心境状态呈现出来(因而是不究竟的)。

  在这一修行时段上,有类大修行者说,「自己在行动中用心,比(刻意)静坐用心,体验更好」。但是,(我认为此时依旧)独处静处,还是极其重要的。

  3.所谓「禅定位与后得位时呈现出的心灵经验融为不二」,其义是指:行者业已证到「俱生心性即是法身、俱生现象即是法身之光」(的究竟境界),业已将「心所执取的外境——所有一切现象、一切存在、一切轮回涅槃中的事物」,全都无一例外地证悟成是「平等性、离戏、大乐」(的究竟心灵状态)了。

  在此情形下,其实并没有入不入定的差别了——也就是说,在此情形下,不管处于「四威仪」的哪种方式、无论作些什么,也都不会动摇于禅定等持的状态之外,而在所有的时侯,都能悠游于「水流相续瑜伽」之中——要知道,在此情形下,行者不需刻意忆念祈求、寻思分析,就能直截了当地悠游(于这种「平等性、离戏、大乐」的究竟心灵状态)了。

  在这一修行时段上,行动之中与静坐之时,(二者的心灵经验)其实并无差异。虽说如此,但正如大家所了解的那样,由于静坐禅修是属于「大修行人的高功懿行」,因而,静坐兰若比起到处走动来,当然是更加神圣的——「走破鞋子的大修行人」与「坐破垫子的大修行人」,二者比较起来,当然还是「坐破垫子的大修行人」来得更好——要知道,我的师父密勒日巴尊者,从四十二岁开始住山算起,直到八十四岁圆寂之前,他老人家都不过是从一峰游化到一峰、从一山搬迁到一山(而为更好地静修)而已。

  [以下是藏本记录整理者的叙述与感悟]

  我们这位大宝善逝仁波切(这是记录整理者对冈波巴大师的尊称)曾经请教密勒日巴尊者道:「上师您这样恒常不断地住山,到底是为什么呢?」。

  密勒日巴尊者慈悲地教诲说:

  「无论是住锡在深山静处,还是身居喧嚣闹市,对我来说,在心境上都是没有丝毫差别的。我之所以终生住山,是想依靠现在这个苦行之身,而让一切有情众生都来看看:假如我们真能咬紧牙关,而从内心深处由衷地精进苦修的话,看看我们今天到底能否出离这个轮回苦海!同时,我也想示现一个榜样,好让大家了解到:置身城市村镇,不是大修行人的行谊!!」。

  要知道,大宝善逝仁波切也只是像密勒日巴尊者那样,只是一味住山实修的;因此,我们这些后来的弟子们呀,也应紧随其后,而来如此地学习和修持——对此,请大家也都要这样好好思考一番啊!

  三、最后,我们则应将此心「转为法界」:

  [藏本缺释]

  ——冈波巴大师全集《法会大开示第三辑·法会大开示》第八则竟

  第九则·善知识的表相

  我们所依止的善知识,[不但需要他们自己业已解脱轮回,同时,]也应该有能力把我们从轮回的苦难中,护送到息苦涅槃的彼岸。除了具备上述条件的上师之外,你们千万不要错误地把那些「野狐毛猴」们,轻易地当作是「上师」呀!

  敬礼大宝上师!

  至尊冈波巴大师曾经这样教诲说:

  (一个具备了暇满)依体的修法行者,当他在身心之中,生起了各种「共通道」以后,假如他又希望深入到「不同寻常的大乘道——秘密真言教法」之门的话,那么,如法依止一位具备一定表相的大乘善知识,这一点儿,就显得尤其重要了。

  其中,「善知识的表相」,需要具备以下几个特征:

  * 传承与传承相连;

  * 传承与法音相连;

  * 法音与「法音的传续」相连;

  * 传续与加持相连。

  1.所谓「传承与传承相连」是指:我们所依止的上师,需要是一位「自从正等圆满的大觉佛陀开始,直至历代成就祖师的传承之桥」未曾断裂过的传承持有者,需要是一位「未曾衰损誓言、未曾毁坏学处」的传承持有者;

  2.所谓「传承与法音相连」是指:我们所依止的上师,需要是一位「具备口口相传、耳耳相授、心心相印」的传承持有者,需要是一位「未曾流于黑字烂纸」的传承持有者;

  3.所谓「法音与『法音的传续』相连」是指:我们所依止的上师,需要确定地通晓并证悟了祖师们所讲解的经义;

  4.所谓「传续与加持相连」是指:我们所依止的这位上师,他的佛法传承,需要未曾以某些特殊原因中断过;同时,这位善知识自己本身,也应该具备使他人心中生起功德的加持。

  一位合格的大乘善知识,应该具备以上的条件。因此,我们应该设法寻求具备这些特征的上师呀!

  另外,或者也可以说,「大乘善知识的表相」,需要具备以下两方面的特征:

  1.具慧眼;

  2.具法眼。

  或者也可以说,「大乘善知识的表相」,需要具备以下三方面的特征:

  1.他能以巨大的智慧之力,而将别人引入修道的门径;

  2.他能以巨大的悲悯之情,而不随随便便地弃舍有情众生;

  3.对于目前今生的贪恋,他能连一根发端的百分之一也不存在。

  或者又可以说,「大乘善知识的表相」,需要具备以下四方面的特征:

  1.对于佛法僧三宝,他已获得了真诚信仰的把握;

  2.对于有情众生,他已获得了能够慈悲以待的把握;

  3.对于最极深奥的佛法道理,他已获得了确切证悟的把握;

  4.他不是为了攫取财物,才向大众讲法。

  对于具备上述条件的上师,我们自然应当真诚地去依止他。

  我们所依止的善知识,(不但需要他们自己业已解脱轮回,同时,)也应该有能力把我们从轮回的苦难中,护送到息苦涅槃的彼岸。除了具备上述条件的上师之外,你们千万不要错误地把那些「野狐毛猴」们,轻易地当作是「上师」呀!

  ——冈波巴大师全集《法会大开示第三辑·法会大开示》第九则竟

  第十则·大修行者的作略

  在斩断了贪恋今生暂时利乐的羁绊之后,那些崇尚踏实实修的大修行人,就应做到以下几点了:「见解」与「证悟」相接合;「修持」与「体验」相接合;「行谊」与「时间」相接合;「果位」与「利他」相接合。

  敬礼大宝上师!

  至尊冈波巴大师曾经这样教诲说:

  在斩断了贪恋今生暂时利乐的羁绊之后,那些崇尚踏实实修的大修行人,就应做到以下几点了:

  * 「见解」与「证悟」相接合;

  * 「修持」与「体验」相接合;

  * 「行谊」与「时间」相接合;

  * 「果位」与「利他」相接合。

  一、「见解」与「证悟」相接合:

  其中所谓的「见解」,是指「俱生心性即是法身」、「俱生现象即是法身之光」二者。

  而所谓的「俱生心性」,指的就是那众生心中本有的法身;

  而所谓的「俱生现象」,指的就是那不断发散着的纷飞心念,以及不断显现为红红白白的缤纷外境。

  这样的「俱生心性即是法身」与「俱生现象即是法身之光」,要知道,二者其实是「不二」的——也就是说,它们从自性本体上,便都是至极清洁、至极明净、超越言说和思维的;同时,它们从本元、本初、本始上,便都是自然任运地业已形成了的;它们不是有为和合的产物,也不是凭靠因、缘条件而生成的「缘生之物」,因而,我们也可以说它是「法界与本觉无别」的境界——其实,二者的本源实相就是这个样子——这种「本源实相」,就算是佛陀他老人家,也创造不了它;而那些聪明伶俐的有情众生们,也照样是改变不了它。

  要知道,一但我们了解了这种事物存在的真实情况,那就称之为「见解」了呀!。

  另外,对于这样的见解而言,我们又要努力地去证悟它;倘若未曾证到这样的见解(而仅流于空口谈说)的话,那么,最终也并没什么益处。

  有关这层道理,大宝上师(密勒日巴尊者)曾经这样教导我说:

  无有证悟之见解,

  口说离边亦意作。

  ⊙

  那种没有证悟的「见解」呀,

  就算口中滔滔不绝地

  谈说着「远离边见」(的中道实相),

  要知道,那其实也不过是用心意造作的

  主观臆测的产物罢了!

  由此可见,所谓的「证悟」,说的也就是(证悟到了)「俱生心性即是法身、俱生现象即是法身之光」(的境界)——也就是说,所有的「内心所执取的外境」、所有的现象、所有的存在、乃至轮回涅槃中的所有一切事物,它们在心境的证悟中,全都无一例外地会是显现为「平等的特性」、显现为「广大的安乐」的。

  另外,这种「证悟」,又不应是仅仅停留于表面的「闻思的智慧」,更应该是凭靠「实修所生起的福德」,而从深奥的内在世界,显现出上述那样的证悟来。

  假如真已如此地证悟了上述的境界,那就是所谓的 「见解与证悟相接合」了呀!

  二、「修持」与「体验」相接合:

  这其中所谓的「体验」,是指体验什么呢?

  它是指在心中体验那「所证悟的真义」。

  而这里所谓的「证悟」,又是指证悟什么呢?

  它是指证悟那「所体验的真义」。

  一般所谓的「体验」,只不过是「个别的体验」而已,那不是(这里所说的)「与修持相接合」的体验。

  「个别的体验」,是借助于修习「脉、气」等因缘而生起的;就算修出了眼见瑞相、耳闻瑞声等等证相,或者就算是修出了「乐、明、无念」的感受而能在寂止奢摩他的体验中度日,或者就算是自认为出现了「无所显现」、「没有现象存在」的(空灵)境界,或者就算是自认为已如清净的虚空般地直截悠游在了「空性」的状态之中,但要知道,那也不过是些「个别的体验」罢了。这种体验,虽然有时会暂时存在,但终归是会走向破灭的,这就像「道、果」(的渐次修法)中所说的那样,因而,我们叫他「个别的体验」。

  那么,「与修持相接合的体验」,究其如何呢?

  它是指「本来面目本身」的本有体验、「俱生本身」的本有体验、「本源实相本身」的本有体验、「大印本身」的本有体验。

  这种体验说得又是什么呢?

  他说的其实就是「自心的本来面目」。

  那么,这种「自心的本来面目」,又是怎样的呢?

  它既「非有」——这是因为,我们对它所能认知的,连发端的百分之一也不存在;它又「非无」——这是因为,这种「自心的本来面目」,并非无所体验、并非无所证悟。

  这种「自心的本来面目」,是应(在心境上)显示出「明、空、无可认知」、「明、空、相续不断」的状态来的。倘若业已显示出了这样的境界,那么,就是所谓的「修持与体验相接合」了呀!

  (经论中)所说的「体验与证悟同时存在」,指的也正是这种情形。

  三、「行谊」与「时间」相接合:

  所谓的「行谊与时间相接合」,共有四种类型:

  * 初业行人应行「年轻国王行」;

  * 正修持者应行「秘密真言行」;

  * 得成就者应行「持明调伏行」;

  * 证本觉者应行「大等持行」。

  1.所谓的「年轻国王行」,是指佛法的初级入门者,应该像自己所承诺的那样,无所衰损地守护「近事戒」、「别解脱戒」等;(对于跨入大乘之门的佛弟子来说,)也应该像自己所承诺的那样,无所衰损地守护「菩萨学处」——愿、行两种菩提心;就密乘的「持明誓言三昧耶」来说,虽然密续中讲「有数十万之多」,但摄而言之,也不过就是「十四根本堕」及其支分粗罪罢了。对于「十四根本堕及其支分粗罪」,我们自然先要听闻学习,等到确切了解之后,我们又应该像自己所承诺的那样,无所衰损地守护它。退一步说,一旦上述律仪出现了衰损,我们就应在「忏悔」、「还净」、「重新如法守护」方面,设法努力修为。

  2.所谓「正修持者应行的『秘密真言行』」,指的就是「秘密真言教法」的基础修法——「转道」。这又需要我们栖心于尸陀寒林等极其幽寂之地,而来「闭关精修」。

  其中所谓的「修」,说得是将「身」修为「本尊」、将「语」修为「真言」、将「意」修为「法性」。

  有关这层道理,如《玛哈玛雅》中有偈亦云:

  真言形相与法我,

  此三即是三瑜伽;

  以此三种瑜伽力,

  不为三有过玷污。

  ⊙

  真言、形相与法我,

  这三者就是所谓的「三瑜伽」;

  靠着(修习)这三种瑜伽(的力量),

  我们就不会被「三有」的过患之所玷污了。

  ①上文中所谓的「将身修为本尊」,是指:将我们这个虚幻(不实的粗浮肉)身修习为「生起次第」的本尊天身;

  ②上文中所谓的「将语修为真言」,是指:上等的修行人,修习「智慧之气『怎扎离』」;中等的修行人,是在气息的出、入、住三方面,记数修习普通的「呼吸之气」;而一般的修行人,也就只能是不停地忙着算记「本尊心咒」的多少了呀!

  ③上文中所谓的「将意修为法性」,是指:顿然悟入「大印」(的境界)等。

  我们应该借助于「秘密真言」(的教导),而来踏实实修密宗的一些独特方便法门,等等。

  另外,其中所谓的「密」,是指「本尊(要)密」、「上师(要)密」、「法(要)密」,而在身、语、意三方面,更要秘密地进行修持。

  3.所谓「得成就者应行的『持明调伏行』」,上指:成就者在实修了上述的内容之后,假如他业已能「将身修为本尊、将语修为真言、将意修为法性」了,那么,他便应能做到像密续中所说的那样:

  已杀复能使复活,

  勾招不现能隐藏。

  ⊙

  能使已被杀死者

  复活过来,

  能够进行「勾招」、

  能够不现(身)、

  能够隐藏,以及……

  那么这时,他就应该修为「持明调伏行」了。

  4.所谓「证本觉者应行的『大等持行』」,是指:在「四威仪」中、在所有的时间段上,都能在「乐空相续不断」的状态中,「不分禅定位与后得位」地快乐而直截地契入「无学双运」(的究竟圣境)。

  假如真已证到了这样的圣境,那么,这时也就不存在所谓的「应该做此行为、不应做彼行为」的无谓顾虑了——总而言之,这是一种远离了谨小慎微、瞻前顾后的挥洒自如的圣者行谊。

  另外,我们大家也要了解到:这不是一般初级入门的修行人所应效法的行为——记住:上焉者不应修习下者之行;而下焉者,更不应该盲目地效法上者之行——我们应该接合自己的实际水平,量力而行。

  假如我们业已达到了「接合自己的实际水平,量力而行」的程度,那么,就是叫做「行谊与时间相接合」了。

  四、「果位」与「利他」相接合:

  所谓的「果位与利他相接合」,是指:业已如此地证悟到了「能所不二」的瑜伽士,这时,他已不需刻意忆念祈求、寻思分析,就能毫不费力地直截契入「大等持」、「大禅定」(的状态)了。那么,对于这样的一位瑜伽士来说,在身体坏灭的时候,他就会自然任运地真实现证到「身语意无别、无二的大乐法身」了——要知道,这就是所谓的「得果」呀!

  所谓的「与利他相接合」,是指:从具备上述特征的法身中,就能自然而然、毫不费力地圆满(报、化)两种色身——依靠这两种色身,就可以广泛地成办利乐有情的光辉事业了。

  我们也应该试着使自己具备上述的「见」、(「修」)「行」、(「果」)呀,请大家都要这样好好思考一番啊!

  ——冈波巴大师全集《法会大开示第三辑·法会大开示》第十则竟

  第十一则·平常心

  ——诸法的心要

  假如我们已然认识到了这样的「平常心」,那么,此心就是「自证自知的本知本觉」;假如我们未曾证悟到这样的「平常心」,那么,此心就是「与生俱来的无明」。

  敬礼大宝上师!

  至尊冈波巴大师曾经这样教诲说:

  诸位实修者呀,你们在随念「死亡无常」、「业、因、果」、「轮回过患」以及「慈心、悲心、菩提心」之后,大家又应了解到:「平常心」,乃是一切诸法的根本所在。由此可见,假如你们现今希望从轮回苦海中彻底解脱成佛呀,那就要设法认识这个「平常心」啊!

  另外,所谓的「平常心」,指的其实就是:自己的这个「未曾被任何『法相』之所玷染、未曾被任何『世间相』之所污浊、未曾被任何『昏沉与妄想』之所蒙蔽的、安放于本元自处」的本来之心。

  假如我们已然认识到了这样的「平常心」,那么,此心就是「自证自知的本知本觉」;假如我们未曾证悟到这样的「平常心」,那么,此心就是「与生俱来的无明」。

  假如已然证悟到了这样的「平常心」,那么,此心就叫「明」、就叫「本来面目」、就叫「俱生本觉」、就叫「平常心」、就叫「本源」、就叫「离戏」、就叫「光明」。

  若已证悟到了这样的「平常心」,那么,则比精通五明的「班智达」,功德来得更大。

  那些所谓的「班智达」呢,他们只是把主观臆测的「共相」的道理,来作研究的对象,把声音文字来作(事物的)「表相」——要知道,这就是所谓的「一叶障目,不见森林」呀!但是,假如我们证悟到了这个「平常心」,那么,就是叫做「一通一切通」了。

  由此可见,证悟了「平常心」,便是将「实际理地」转为道用了,所以说功德来得更大。

  ◎「平常心」功德之一1

  比起拥有「不觉昼夜交替的寂止奢摩他的禅定功夫」来,还是以认识「平常心」为妙——要知道,即便是那「不觉昼夜交替的禅定」,也不过是些与世间共通的寻常功夫罢了。正像大家所了解的那样,即便是那些长寿天人,甚至是躲在洞中冬眠的雪猪、狗熊等等,也都具备这样的禅定;而这个「平常心」呢,却是不同寻常的,却是通向觉悟的不共之道,所以说功德来得更大。

  ◎「平常心」功德之二2

  在依次求授了「四灌顶」之后,借助于修习「生起次第」,纵然能得「触相」、「声相」,甚至能够亲见本尊的面容等等,但比起这些证相来,还是以认识「平常心」为妙——要知道,即便我们能够亲见本尊之面,也不过是属于「正世俗」罢了,那只不过是我们修行的障蔽正在穷尽的表现而已;而这个「平常心」呢,却属于实际理地的「胜义谛」,所以说功德来得更大呀!

  ◎「平常心」功德之三3

  比起拥有天眼、天耳等「五神通」来,也还是以认识「平常心」为妙——要知道,所谓的「五神通」,也不过是些有漏的功德罢了,因而,连饿鬼、旁生也都可以具备;但是,假如我们认识到了这个「平常心」,正如经论中所赞颂的那样:

  本知本觉大殊异,

  证本觉者知有无。

  ⊙

  本知本觉真是太特殊了,

  只有那些证悟了本知本觉的人

  才会了解到:

  什么是(真正的)「有」,

  什么是(真正的)「无」。

  由此观之,假如我们真正地认识了这个「平常心」,其实就是(具备了)「无漏的神通」,所以是极为神奇的。

  ◎「平常心」功德之四4

  即便是拥有了(心境上的)「无所显现」、「没有现象存在」的(空灵)境界,甚或是拥有了可以坦然自在地悠游在「犹如清净虚空般的空性」中的体验,但比起这些体验来,也还是以认识「平常心」为妙——要知道,上述的那些体验,也不过是将主观臆测的「共相」的道理,来作为修行的对象,不过是将「比量」推测,转为道用罢了;但「平常心」呢,却是把「实际理地」转为道用的,是属于真实「现量」(证知的「贤圣自觉境界」),所以说功德来得更大呀!

  ◎「平常心」功德之五5

  要知道,假如认识了「平常心」,就是(证悟了)「一切智慧之王」。

  由于「平常心」不是「一个个单独分开了解的智慧」所能理悟的对象,因而,经论中就有以下的偈颂(来说明「平常心」的总体性智慧):

  以大智慧于刹那,

  能尽通晓一切法、

  能尽现证一切法。

  ⊙

  用(「平常心」这个)大智慧

  在刹那之间,

  就能通晓一切事物(的真相)、

  就能证悟一切事物(的真相)。

  由此经义可以看出,「平常心」的确是「一切智慧之王」呀!

  不仅如此,「五智」也是在「平常心」中具全的—— [此处有脱句](所以说「平常心」即是)「法界体性智」;

  ◎「平常心」涵盖「法界体性智」,故为「一切智慧之王」6①

  (借助于「平常心」,)由于能将主、客二元对立的现象,证悟为不二,所以说「平常心」即是「妙观察智」;

  ◎「平常心」涵盖「妙观察智」,故为「一切智慧之王」6②

  正如经论中所说的那样:

  以一刹那差别判,

  以一刹那觉圆满,

  那遍见心实义。

  ⊙

  (若不擅用「平常心」,)

  在一刹那间,就会各各判然,

  (而流为凡庸众生;)

  (但若擅用「平常心」,)

  在一刹那间

  就会成为究竟圆满的大觉佛陀,

  而在刹那之间

  就能周遍地照见「心的真义」。

  由此经义可见,(藉由「平常心」的修习,)不需遍历五道 (十地)等(渐次修法),而在一刹那间,就能成就一切义利,因而,「成所作智」也是这「平常心」(的一种能力);

  ◎「平常心」涵盖「成所作智」,故为「一切智慧之王」6③

  (借助于「平常心」,)由于能如明镜明白地照出事物的影像一样,而明白地照知一切世俗的事物,因而,「大圆镜智」也是这「平常心」的一种能力;

  ◎「平常心」涵盖「大圆镜智」,故为「一切智慧之王」6④

  (借助于「平常心」,)由于能使一切轮回与涅槃中的事物,都可以在自己的「自证明知」的境界中,变得平等不异起来,因而,「平等性智」也是这「平常心」的一种能力。

  ◎「平常心」涵盖「平等性智」,故为「一切智慧之王」6⑤

  基于上述原因,所以,经论中才有偈颂说:

  大觉无始亦无终,

  最初大觉亦无因;

  唯一智眼无垢染,

  证本觉身即如来。

  ⊙

  (平常心的)「大觉」

  既没有开始的时候

  也没有结束的时候,

  那「最初的大觉」

  也是「无因」的;

  (那种境界)

  只是一种没有垢染的

  「智慧之眼」罢了,

  证有这种「本觉身」的人

  (就会像如来)那样(快乐地)来去了。

  通过以上的经义和分析,我们就可以了解到:这「平常心」呀,他的确是「一切智慧之王」啊!

  ◎「平常心」功德之六——「一切智慧之王」6

  同时,「平常心」又是「一切功德之王」。

  这是因为,没有什么「神通」,比以上所讲的那些功德的神通更大了,而「平常心」恰恰却又涵盖了它们,所以说「平常心」的功德更大。

  ◎「平常心」功德之七——「一切智慧之王」7

  另外,「平常心」也是「一切禅定之王」。

  这是因为,就算我们拥有多少「个别的禅定体验」,但若证悟了这个「平常心」,那么,我们就会感受到:所有「个别的禅定经验」,都会像外表的皮毛和空空的秕糠一样,变得肤浅而无用了。

  ◎「平常心」功德之八——「一切智慧之王」8

  由于「一切诸法的心要、整个轮涅的根本」,也端赖于认不认识这个「平常心」,由此看来,认识「平常心」,的确是极其重要的呀!

  ——冈波巴大师全集《法会大开示第三辑·法会大开示》第十一则竟

  第十二则·大印行者的风采

  那些已然证悟了「大印」的瑜伽士呀,他们必然会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特质:「见」——远离了「二欲求」;「修」——远离了「三次第」;「行」——远离了「先后」的二元对立;「果」——远离了「冀忧」的二元对立。

  敬礼大宝上师!

  至尊冈波巴大师曾经这样教诲说:

  那些已然证悟了「大印」的瑜伽士呀,他们必然会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特质:

  * 「见」——远离了「二欲求」;

  * 「修」——远离了「三次第」;

  * 「行」——远离了「先后」的二元对立;

  * 「果」——远离了「冀忧」的二元对立。

  接着,冈波巴大师又教诲说:

  1.在所谓的「见——远离了二欲求」中,「二欲求」是指:

  对于「作为修行基础的诸法实相」,在有所证悟之后,假如感觉到「所证的见解」,类似于「自他两方面」的宗见,那就会高兴起来;反之,假如感觉「所证的见解」,有悖于「自他宗见」,那就会担心起来——类似这样的情况,就是「宗见的欲求」。

  通过实修自己现今所承许的宗见,就想凭靠所作的一点儿修持,而获得这样那样的成果——类似这样的情况,就是「果位的欲求」。

  作为已然证悟了「大印」的瑜伽士,在见解方面,他必须是一位业已远离了以上两种欲求的修行人。

  2.所谓「修——远离了三次第」,是指业已证悟了「大印」的瑜伽士,他必须是这样的一位修行人:在实修的时候,他已然远离了常规的渐修次第,没有所谓「在加行阶段『应该这样这样修』,在正行阶段『应该这样这样修』,在结行阶段『应该这样这样修』」的想法,而应不动不摇地恒常安处于法性的状态,只在「水流相续瑜伽」(的一味心境)中修为。

  3.所谓「行——远离了『先后』的二元对立」,是指业已证悟了「大印」的瑜伽士,在做事的时候,他必已远离了「先作这事,后作那事」的想法——总而言之,业已证悟了「大印」的瑜伽士,他必须是一位远离了谨小慎微、瞻前顾后的挥洒自如的修行人。

  另外,或者又可以说,其「行——远离了『破立』的二元对立」。这是指业已证悟了「大印」的瑜伽士,他必然既已远离了「破除烦恼」的愿望,同时也必已远离了「建立烦恼的对治工具——本觉」的愿望,总而言之,业已证悟了「大印」的瑜伽士,他必须是一位已然远离了「或破或立的二元对立」的修行人。

  4.所谓「果——远离了『冀忧』的二元对立」,是指业已证悟了「大印」的瑜伽士,他也必然既已远离了「希望获得涅槃」的希冀,同时也必已远离了「担心流浪轮回」的担忧——总而言之,对于已然证悟了「大乐」、已然证悟了「轮回与涅槃不二」的瑜伽士来说,他必须是一位「上不求佛果、下不怖轮回」的修行人。

  对于「拥有证悟」的瑜伽士来说,他是必须具备以上这些内容的,你们大家都对照自己的实际情况,而这样好好反思一番吧!

  ——冈波巴大师全集《法会大开示第三辑·法会大开示》第十二则竟

  第十三则·听法的意乐

  我们应该想到:对于所有「犹如梦幻般、犹如虚空般」的广大有情,我一定要设法将他们安置到菩提佛位;为了做到这一点儿,我一定要设法证得究竟圆满的大觉佛果;而为了再做到这一点儿,我又一定要设法好好地听闻、理解、证悟、实修这些宝贵的教导呀!在听闻佛法的时候,我们必须发起这种殊胜的心愿来。总而言之,对于听法者来说,「心意清净」是极其重要的。

  敬礼大宝上师!

  至尊冈波巴大师曾经这样教诲说:

  总体而言,对于听法者来说,他应具备「意乐圆满」与「施行圆满」,这两方面的内容。

  一、「意乐圆满」:

  其中又有四种思维:

  1.我们应该想到:我不是为了希望自己美名闻远扬而来听法的,而是为了救脱他人出离这轮回的汪洋苦海,才来聆听佛法的;

  2.我们应该想到:我不是为了使自己获得「利养、恭敬」而来听法的,而是为了证得「一切智智」,才来聆听佛法的;

  3.我们应该想到:我不是为了使自己从辩论中获胜而来听法的,而是为了胜伏烦恼之敌、为了从「与烦恼之敌作战的战场上」凯旋归来,才来聆听佛法的;

  4.我们应该想到:我不是为了刻意揭露法师(讲法中可能存在)的过错而来听法的,而是为了恭敬法师和教法的缘故,才来聆听佛法的。

  二、「施行圆满」:

  其中又有三方面的内容:加行圆满、正行圆满、结行圆满。

  1.在「加行圆满」这个阶段,我们应该用「如梦如幻」的心态,而以「菩提心」,来作听法的全部动机;

  2.在「正行圆满」这个阶段,无论我们听闻怎样的教法,也都要用「具备六度」的方式来听;

  3.在「结行圆满」这个阶段,我们应该为了利乐有情,而将所有的善根,都回向于圆满的菩提觉悟。

  将以上所讲的这些内容,都归纳在一处,而作听法前发愿实修的方法是:

  我们应该想到:对于所有「犹如梦幻般、犹如虚空般的广大有情,我一定要设法将他们安置到菩提佛位;为了做到这一点儿,我一定要设法证得究竟圆满的大觉佛果;而为了再做到这一点儿,我又一定要设法好好地听闻、理解、证悟、实修这些宝贵的教导呀!

  在听闻佛法的时候,我们必须发起这种殊胜的心愿来。总而言之,对于听法者来说,「心意清净」是极其重要的。

  ——冈波巴大师全集《法会大开示第三辑·法会大开示》第十三则竟

  第十四则·实修的误区

  修行误区中较大的一个,就是我们对于世间今生所表现出的强烈贪恋。

  由此可见,我们必须从今生暂时的利乐之中,收心转意才行——对于一个未曾从世间今生收转心意的行者而言,要知道,他是没法成为大修行人的呀!

  对于真修实证者而言,他们往往又会存在三种「体验的误区」、四种「见解的错处」。

  敬礼大宝上师!

  至尊冈波巴大师曾经这样教诲说:

  在所有的(修行)误区之中,哪一样是较大的呢?

  修行误区中较大的一个,就是我们对于世间今生所表现出的强烈贪恋。

  由此可见,我们必须从今生暂时的利乐之中,收心转意才行——对于一个未曾从世间今生收转心意的行者而言,要知道,他是没法成为大修行人的呀!

  对于真修实证者而言,他们往往又会存在三种「体验的误区」、四种「见解的错处」。

  一、「三种体验的误区」:

  所谓「三种体验的误区」是指:

  1.(通过如法地修习,我们自然就会生起)身心的喜乐;藉由身心喜乐(的滋润),本是会生出更加广大的修行体验的,但是,假如我们对此「喜乐的体验」贪恋不放,而执著地认为这种体验就是最好的,那么,这种对于喜乐的贪执,便是我们投生欲界的最直接原因;倘若在这种贪执喜乐的心态下去世,那我们就会错误地走向欲界了——要知道,在享受了欲界的快乐之后,(由于往昔恶业力量的现前,而驱使)我们又会进一步再走向广无边际的「三恶道」——放心好了,这一定是毫不费力的事情呀!

  2.(在喜乐的基础上,通过如法地修习,那么,我们自然就会)远离昏沉,而在心境上呈现出》明朗的体验」来;但是,假如我们对此「明朗的体验」贪恋不放,而执著地认为这种体验就是最好的,那么,这种对于「明朗」的贪执,便是我们投生色界的最直接原因;倘若在这种贪执「明朗」的心态下去世,那我们就会错误地走向色界了——要知道,在享受了色界的快乐之后,(由于往昔恶业力量的现前,而驱使)我们又会进一步再走向广无边际的「三恶道」——放心好了,这一定是毫不费力的事情呀!

  3.(在明朗的基础上,通过如法地修习,)假若心念未被业气驱使,那在心境上,就会呈现出「无念的体验」来;但是,假如我们对此「无念的体验」贪恋不放,而执著地认为这种体验就是最好的,那么,这种对于「无念」的贪执,便是我们投生无色界的最直接原因;倘若在这种贪执「无念」的心态下去世,那我们就会错误地走向无色界了——要知道,在享受了无色界的快乐之后,(由于往昔恶业力量的现前,而驱使)我们又会进一步再走向广无边际的「三恶道」——放心好了,这一定是毫不费力的事情呀!

  二、「四种见解的错处」:

  就算我们未曾误入这三种误区,在空性方面,我们也容易犯下四种「见解的错处」:

  1.所谓「空性流于『所知万物的本性』」,这是指某些人只是空口泛称:

  「一切(主客二元对立的)『能所二取』的事物,它们本来就是清净的、本来就是开解着的,它们从本初、本源、本始上本来就是佛陀的觉悟、本来就是浑然天成的,因而,『修,不会使它变好;不修,也不会使它变坏』。另外,也没有『善与不善』(的差别),善,不会给它带来利益;不善,也不会给它送去损害——要知道,(善与不善之间)就像是把手伸入『黑色的牛角』与伸入『黑色的小袋』一样,二者并没什么区别」。

  这种夸夸其谈的「空性清谈者」,就是「空性流于所知万物的本性」了。

  2.所谓「空性流于对治」,这是指:自戒律方面的根本教典《嘎黎嘎》以上,直至无上密部《集密金刚》以下,我们对于所有这些教典所作的听闻和思维,都必须成为对治烦恼的工具;或从另一方面来说,下自修习「死亡无常」、上至修习「无生深义」,在这之间,不管是「守戒」、「积福」也好,还是「忏罪」、「实修」也罢,无论我们有着怎样的修为,所做的这一切,也都必须成为对治烦恼的工具。更重要的,是要斩断烦恼的根本;假如斩断了烦恼的根本,那么,烦恼便像断根的松树一样,永远都会失去复活的机会了。

  若非如此,当烦恼来临的时候,假如只是用心意分析、思择:「三毒、五毒等等,无论是哪一种烦恼生起,也都是『空的本性』,因而,『烦恼的本性』,其实是并不成立的」,假如我们只是这样用心分析,然后就束之高阁、不求实证的话,那要知道,假如只将烦恼修习为「自性并不成立」,借助于这种修法,虽然暂时看起来好像有些对治烦恼的作用,但是,不要说靠它将烦恼连根拔起了,就算是暂时把烦恼压伏下去、暂时使烦恼减弱下去,恐怕我们也难以做到。

  这种「未能拔除烦恼根本、而仅以心意分析后就束之高阁、不求实证」的「空性」修法,就是叫做「空性流于对治」了。

  3.所谓「空性流于印定」,这是指:无论我们做些怎样的「自净善法」,对于所作的这一切,为了消除自己执实、执相的情结,我们经常会加修一些对治方法。不管是借助于「远离一多」等等分析推理,来进行考量、分析而确断为「自性不成立」也好;或是通过「观空咒」、「驱魔咒」作净,而将它们观修为「自性不成立」也好;或是用「不去缘对『三轮』的清净胜慧」来掌控善行的始终,而将所修善法作为是「自性不成立」也罢——要记住:只要是最初先缘见「有实体、有形相」,而后再将它们印定为「自性不成立」者、印定为「空」者,这些便都属于「空性流于印定」的范畴了。

  4.所谓「空性流于道」,这是指:总体而言,在真正如实证悟大印实相的时候,我们就会了悟到:「基」、「道」、「果」本来便都圆满于同一本源自性之中——要知道,这种证境不是主观臆测的「心意凭空造作」的产物,而是从深奥的内心证悟世界中,自然而然地展现出来的。基于这种原因,所以,《文殊真实名经》中,才有教敕云:

  大觉无始亦无终,

  最初大觉亦无因;

  唯一智眼无垢染,

  证本觉身即如来。

  ⊙

  (平常心的)「大觉」

  既没有开始的时候

  也没有结束的时候,

  那「最初的大觉」

  也是「无因」的;

  (那种境界)

  只是一种没有垢染的

  「智慧之眼」罢了,

  证有这种「本觉身」的人

  (就会像如来)那样(快乐地)来去了。

  这个偈颂,说的也正是上述那种道理。假如我们未曾认识到这一点儿,却只把「修习空性」,作为「道」来看待,而在心中想着「我要证得具备『三身五智』、遍知一切、相好庄严的大觉佛果」——要知道,这就是「空性流于道」了呀!

  总体来说,我们在实修方面,不要流于上述的「三种体验的误区」,以及「四种见解的错处」——要知道,这可是极其重要的喔!

  ——冈波巴大师全集《法会大开示第三辑·法会大开示》第十四则竟

  第十五则·发心

  表面的事件并不重要,只有发心[的好坏]才是最重要的。

  敬礼大宝上师!

  至尊冈波巴大师曾经这样教诲说:

  按照大乘佛教的传统,总的来说,不管我们是在「守戒持律」也好,还是「积福净罪」也好,或者是「上供下施」也罢,总之,不管我们修为哪个层次的教法,我们都须了解到:表面的事件并不重要,只有发心(的好坏)才是最重要的。因而,不管我们做些怎样的「法行」,也都应注意先要有个清净的发心,要知道,这一点儿是极其重要的。

  另外,在发「殊胜心」方面,又有广、中、略三种菩提心的发起方法。

  1.「广菩提心」的发起方法是:在「如梦如幻的心态」中,自忖「我要将犹如虚空一样广大无边的所有如母有情,全都从轮回苦海中渡脱出来!要记住:不是要将他们权宜地安置到二乘的『声闻菩提』和『缘觉菩提』之果,而是要将他们究竟地安置到『无上菩提』之果!因为这个缘故,所以我要设法证得正等圆满的究竟佛果!作为证悟佛果的法门,我要实修某某层次的法行」。我们应该这样思维着,而发起「广菩提心」来。

  2.「中菩提心」的发起方法是:自忖「我要使犹如梦幻般的一切如母有情,都能证得究竟圆满的菩提佛果,为此,我要实修某某法行」。我们应该这样思维着,而发起「中菩提心」来。

  3.「略菩提心」的发起方法是:要用「如梦如幻的心态」,自忖「为了利乐一切如母有情,我要实修某某层次的法行」。我们应该这样思维着,而发起「略菩提心」来。

  大体来说,不管是积福也好,净罪也罢,总之,无论我们实修哪个层次的法门,都要做到以下三个要点 (即声名卓著的「三胜妙」):

  1.在开始修法的「加行」阶段,要用「如梦如幻的心态」,首先发起广、中、略三种菩提心中的任何一种来;

  2.在正式修法的「正行」阶段,应如梦幻般地体会实修所有应修的法门;

  3.在修法结束的「结行」阶段,应如梦幻般地为利有情而回向善根。之后,对于「能作回向的主体」——「我」,以及「所回向的对象」——如母有情,再加上「回向的事物」——由以上那些修法而生出的所有善根,对于以上三者,我们又要以「如梦如幻的心态」,而认识到:这三方面其实都不异于「自己的心性」;并且,也应认识到:以上三者都不过是「不二的本体」——「心性」的幻变罢了!

  ——冈波巴大师全集《法会大开示第三辑·法会大开示》第十五则竟

  第十六则·山居

  假如大家要作真实如法的实修,那就先要斩断贪恋今生暂时利乐的羁绊,而将自己的全副身心都集中在「如法实修」这一既定目标上,并应心甘情愿地放弃对于衣食的追求,宁愿在这方面多吃些亏,以便好好地体会实修所学法义。

  敬礼大宝上师!

  至尊冈波巴大师曾经这样教诲说:

  你们这些聚集在这里听法的大修行人呀,假如大家要作真实如法的实修,那就先要斩断贪恋今生暂时利乐的羁绊,而将自己的全副身心都集中在「如法实修」这一既定目标上,并应心甘情愿地放弃对于衣食的追求,宁愿在这方面多吃些亏,以便好好地体会实修所学法义。

  为了做到以上这些,我们就要住止在幽寂的山间了。

  接着,冈波巴的大师又教诲说:

  * 上等的修行人,你们就像雪狮一样,深入到雪山丛中去吧!

  * 中等的修行人,你们就像猛虎一样,深入到茂密林间去吧!

  * 就算是一般的修行人,你们也要像雄鹰一样,深入到无人的岩下!

  * 但要记住:无论如何,你们也不能像野冢荒郊里的狐狸那样,时时都倾心于甚嚣尘上的城市村镇呀!

  大体来说,在衣食方面都还存有较大贪恋的人,他们一定不会成为真正的住山者,因而,在穿着方面,大家若能做到仅靠一件单衣,这也是很重要的事情。

  凭着一点儿羸劣的食物,若要成办一些或大或小的修行利乐,那么,我们对于世俗今生的各种经历,就要做到「苦也能忍」、「乐也能忍」;对于人生起伏跌宕的苦乐际遇,我们要抱定这样的信念:不管苦乐得失,无论发生什么事情,还不都是一样!

  基本而言,要想好好修法,那我们对所有人,就都不要有太大的期望和要求;

  对于那些难以取悦之人,也不要埋怨记恨;

  不要指望别人感恩并还报自己,拙僧我从未期望谁对我感恩过——我总觉得,你们大家对我恩德很大;

  另外,「弟子拖累师父的后腿」与「师父拖累弟子的后腿」,这两种情形其实都一样是存在的。因而,我总是在提醒自己:愚拙如我,千万不要拖累你们的后腿噢!

  所有有缘成为拙僧弟子的人,上焉者,他会在今生今世被安置到无上菩提之果;中等的,他会在中阴期间被安置到无上菩提之果;下焉者,也会是在来生来世被安置到究竟菩提之果的——记住:你们千万不要自轻自贱、自暴自弃,而应自尊自信、自救自度——放心好了,一定只会是如此的!

  总的来说,在修法方面,你们千万不要流于拾人牙慧、徒逞口快的口头禅者、盲修瞎练者、草率敷衍者以及浅尝辄止者。倘使如此,别人以为我们是个修行人,而自己也认为自己修过法了,但当大限来临的时候,却会有「像一般世间俗汉那样死去」的危险。由此可见,脚踏实地地修习「三士道次第」、「死亡无常」以及「业、因、果」,那是极其重要的呀!——要知道,这些可正是「精进之鞭」喔!

  另外,对于跨入佛法之门的修行人而言,上焉者,他们临终时会喜滋滋、笑眯眯、怡怡然地从安乐走向安乐;中等者,在临终时,他们会无苦无惧;就算是一般的修行人,在临终时,也不要因为想到今生在身、语、意方面作过某些不如法的事情,而悔恨不已呀!

  你们这些大修行人呀,要知道,我们栖息山间实修的真正原因,是为了抛弃所有的琐务、是为了抛弃所有的散乱、是为了希望在幽寂的静处一心一意地实修善行,才来此住山的——若要做散乱分心的事情,大家尽可到乡村、城镇里去做,那又何必辛辛苦苦地跑到深山老林里来?因而,既已山居,你们就不要做比乡村里更加散乱分心的事情!

  诸位,精修善行吧!善行是无尽的宝藏,善行是如意宝珠,善行是生生世世的究竟福德——也因而「精修善行」,是件极其极其重要的事情呀!

  一旦产生了善行体验,我们就要通过反复地熟修,而使之臻于究竟的彼岸;另外,又要注意到:「实修」必须落实到「见解」之上。

  通过这样的修持,才能成为利他者;否则,假如未曾熟修至究竟,而藉由去做所谓的「利他」之事,要知道,那也只能是「损己而难益人」罢了。因而,先使「自利」臻于究竟吧,之后,再栽培弟子、提携后学。

  在自利方面,要想达到究竟的阶段,那就应了解到:入山闭关静修,其实是极其重要的。

  有关这一点,噶当派祖师曾有教导说:山居者应具五项条件。

  1.在戒律方面,能够作到表里如一;

  2.能以对治品,战胜(烦恼等恶)缘;

  3.业已通晓了各种教言:

  4.能以信心长养善根,

  5.具有能力摒除哪怕是细而又细的损害。

  大宝善逝仁波切(冈波巴大师)接着又教诲说:

  (在我来看,)山居者应具四项条件:

  1.在教言方面,业已获得了把握;

  2.在能力方面,业已获得了把握;

  3.在体验方面,业已获得了把握;

  4.在见解方面,业已获得了把握。

  为了具备上述这些要义,我们就应极力地建立「上师即佛」的坚定信念,我们应该相续不断地祈祷上师,我们应该长期在上师近前依止、承事、求学,无论如何,我们也不能像鸟儿叼起块秽物就走一样匆忙地离开,要知道,这样的浅尝辄止是学不到任何心要的。

  另外,对于善知识,(我们必须极其尊重,)千万不要变成像(彼此不相尊重的)熟人那样;

  对于教授要诀,我们千万不要变成(知多行少的)像「老佛油子」那样;

  在信心方面,我们也千万不要变成像(上装下漏的)「破旧容器」那样,要记住,这些都是极端重要的。

  现在,我们业已获得了难得的宝贵人身、进入了难入的宝贵佛门、得到了难得的宝贵佛法、值遇了难遇的真正的宝贵善知识、求得了难求的宝贵教导,而我们自己呢,现在也有实修实证的自由权力,在这有幸具备了各种难得善缘的大好时机之上,我们自然应当精进地修行——要知道,在这「诸善因缘聚会一处」的大好时候,假如真已精进实修过了,那我们就不会没有好的修行成果;假如真没出现好的修行成果,那就只能说明我们根本没有好好修过。

  上等的修行人,他们是以「精进实修供养」,而来博得上师的欢悦;

  中等的修行人,他们是以「身语体力供养」,而来博得上师的欢悦;

  一般的修行人,他们是以「物质财富供养」,而来博得上师的欢悦。

  假如修过了真纯的正法,那么,自他二利就都会顺利地成办了;

  假如修过了真纯的正法,那么,不管是今生还是来世,要知道,在任何时候,我们就都「既能成全自己的幸福,又能成全别人的期望」。

  若非如此,假如未曾修过真纯正法,那我们可就「既是自讨苦吃,又是贻笑大方」了——那「成果」呢,除了恶趣之外,恐怕也别无他路可走。

  如果你们真是由衷地希望修行正法的话,那就应该强烈地发起「信仰之力」、「恭敬之力」、「精进之力」与「对治之力」,而千万不要去拖累上师、道友们的后腿,更不要成为「众生的恶缘」!——总之,那就是请你们无论如何都不要做出颠倒因果的傻事来呀!

  ——冈波巴大师全集《法会大开示第三辑·法会大开示》第十六则竟

  第十七则·依止法

  按照噶当教法的传规,弟子依止上师,应该具备的十个条件……

  敬礼大宝上师!

  至尊冈波巴大师曾经这样教诲说:

  按照噶当教法的传规,弟子依止上师,应该具备十个条件:

  1.所谓「应以毫无疲厌的信仰,来依止善知识」——这是说,要像「舟子的比喻」那样,来依止善知识。

  2.所谓「应以毫无悭吝的财供,来依止善知识」——这是说,要像《事师五十颂》中所教诲的那样「不应施之子与妻,并诸身命亦当供」。要知道,我们依止善知识时,也应随顺这首偈颂所讲的道理。

  3.所谓「应以毫无垢染的增上心,来依止善知识」——这其中所说的「垢染」是指声闻、缘觉以下的发心;这句的意思是说,不应以声闻、独觉以下的认何一种发心作为动机,而要用「清净的增上意乐」——菩提心,来依止善知识。

  4.所谓「应以毫无蒙昧的智慧,来依止善知识」——这是说,我们依止善知识时,就要对上师的各种教导以及何以那样教导的原因,一点儿都不能蒙昧无知。

  5.所谓「应以毫无我慢的恭敬,来依止善知识」——这是说,我们依止善知识时,就要对上师起「医王想」、对自己起「病人想」、对教法起「良药想」,同时,又要像患者恭敬医师那样,来恭敬善知识。

  6.所谓「应以毫无犹豫的孝顺,来依止善知识」——这是说,我们依止善知识时,就要(像儿女孝顺父母那样)对于上师的所有教诲,全都毫不犹豫地深信。

  7.所谓「应以毫无欺诳的正直,来依止善知识」——这是说,我们依止善知识时,应该断除虚妄与欺诳,应该言行由衷、表里如一地恭敬承事上师。

  8.所谓「应以毫无骄慢的谦冲,来依止善知识」——这是说,我们依止善知识时,心行不应粗野不逊、不应以种族家世为傲、不应妄自炫耀,自心应有寂净调顺的特质。经论中也有教敕说「金刚上师若在垂赐教诲,假如正当写字,这时即便一笔一划,也不要再继续下去」,这是指要照上师所说,依教奉行。

  9.所谓「应以毫无怨怒的安忍,来依止善知识」——这是说,我们依止善知识时,要像那若巴大师修持十二苦行一样,难忍能忍、难行能行。

  10.所谓「不以凡庸相而应以本尊相,来依止善知识」——这是说,我们依止善知识时,在任何时侯,对上师都不要有「一般凡庸」的想法,而应「视师如佛」。

  在「依止上师「方面,具备以上这些条件是极重要的,要记住,随随便便去做是构不成依止的呀!

  ——冈波巴大师全集《法会大开示第三辑·法会大开示》第十七则竟

  至尊大宝上师的以上教诲,由比丘西惹旬襦整理成文。圆满!善哉!!

  吉祥炽燃愿成瞻部之庄严!

返回目录

---------------------------------------------------------------------------------------------------------------------------

更多冈波巴大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