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127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127
癸十二、摄力励运转等(分三科) 子一、初皆不摄
力励运转作意,皆所不摄。
前面辨七种作意和四十作意,这两种作意说完了的时候就「辨相摄」,七种作意和四十作意彼此相摄持。这个「相摄」分十五科,一共有十五段。现在是第十二科「摄力励运转等」,这一共有四种作意;力励运转作意、有间缺运转作意、有功用运转作意,还一个自然运转作意,有四种。这四种作意,是说从开始静坐修禅定最后成就了,中间有四个次第。
第一就是「力励运转作意」,我们前面也说过,就是特别地努力来运转、来调整自己的心,使令它能够于所缘境上明静而住,那麽叫做「力励运转作意」。因为一开始的时候,调伏这一念心、它是不容易调伏的,因为从无始劫来散乱惯了,不是散乱就是惛沉,不是惛沉就是散乱;现在叫它安住一境是很困难的,所以需要「力励」。
这样的作意和这七种作意来对比的话,「皆所不摄」,就是这七种作意都是不相关的。这七种作意也不摄这力励运转作意,力励运转作意也不摄七种作意的。这原因是什麽呢?因为七种作意都是在定里边调心的相貌,现在这个力励运转作意还没得定,是散乱的境界,所以是不相摄的,「皆所不摄」。
《披寻记》三八八页:
力励运转作意皆所不摄者:〈声闻地〉说:由倍励力折挫其心,令住一境,故名力励运转作意(陵本二十八卷十页)。于尔所时未得所修作意,是故说言皆所不摄。
「力励运转作意皆所不摄者:〈声闻地〉说:由倍励力折挫其心,令住一境,故名力励运转作意。」(陵本二十八卷十页)那上有解释。「于尔所时未得所修作意」,就是经过那麽长的时间,你也没得到未到地定,在这个时间内,都叫做力励运转作意。这麽这七种作意,是在得到未到地定以后的境界,所以「皆所不摄」。
子二、次二四所摄
有间、有功用运转作意,乃至摄乐作意所摄。
前边是「力励运转作意」。这底下「次二四所摄」,这个「有间」、「有功」这是两种作意;有间运转作意、有功用运转作意,这是两种。这两种作意,「乃至摄乐作意所摄」,这样意思。「次二」就是这两个作意;这两个作意是「四所摄」,就是七种作意里边是四个作意。四个作意;第一个是了相作意、第二胜解作意、第三是远离作意、第四是摄乐作意,四个作意。这四个作意就摄这二个作意,这二个作意就摄七个作意里边的四个作意。四个作意里边还是有点分别的。
《披寻记》三八八页:
有间有功用运转作意等者:此中有间运转作意,了相作意所摄。由三摩地思所间杂,未能一向纯修行转,故名有间运转作意。亦如〈声闻地〉说。(陵本二十八卷十一页)。从是以后,无间运转,然有功用,是名有功用运转作意。当知胜解、远离、摄乐三作意摄。
「有间有功用运转作意等者:此中有间运转作意,了相作意所摄」,「有间」这个作意是「了相作意」、就是七作意里边第一个,这个了相作意和有间作意是相摄的。就是了相作意这个时候,他还是有间运转作意;不是无间,那麽这里面有这个分别。「由三摩地思所间杂,未能一向纯修行转」,这个了相作意,在定里边;就是未到地定,未到地定裡面修这个了相作意的时候,「由三摩地思所间杂」;这个「三摩地思」是什麽呢?就是出离寻思,「出离」就是出离欲,从欲里边出来,就是破除这个欲,也就是修不淨观;修不淨观,可以离欲,所以叫做出离寻思;无恚寻思、无害寻思,这三种寻思。另外还有个亲属寻思、国土寻思,还有个不死寻思,就是六个,其实还有一些寻思。这些寻思,就是这个出离寻思、无恚寻思、无害寻思,底下就是破除一切亲属的寻思、国土的寻思,乃至不死的寻思,破除去这些寻思。
这可见用功修行的人,内心里面的世界是这样子。内心里面有的时候失掉了正念的时候,还想以前我的好朋友又怎麽怎麽地,这亲属寻伺;或者我父亲母亲怎麽样,哥哥弟弟姐姐妹妹,或者其他的朋友的事情,想起这个事情,这就是所谓掉举的这些事情。一想这个事情呢,不是爱就是恨,这些烦恼都来了。国土寻思也是一样,不死寻思也是一样,心里面不想一口气不来就死掉了,我要修学正念,把这个念头放在如理作意这里面去思惟,就老打妄想。打妄想就是过去的经验的事情,不是贪就是瞋、不是爱就是憎,就是这些境界。而这些境界越想心里面越多烦恼,就烦燥,越烦燥越多烦恼,越不快乐多忧愁。那麽这样的事情,现在这地方就是说「三摩地思」,就是说要用正念破除去这些思惟,不去思惟这些事情。
其实我看,就是佛不说这句话,自己从经验上也应该觉悟到这里。因为你常这样做使令心很不安,多诸苦恼;你若不想,不想这些事心里很平静,心里很和平、很自在,那就是不想就是好嘛!不要有这些染污的思惟,心里面很自在、没有什麽苦恼。但是终究这些思惟、这些爱恋的事,这种习气还是在,所以佛菩萨的智慧,还是要给你一个法门来对治一下才好,那麽就是「三摩地思」,你要修这个出离思、无恚思、无寻思,破除去一切的亲属的寻思乃至到不死的寻思。破除去这一切,要用法门来对治;用这个法门来对治,这就叫做「三摩地思」,就是清淨正意念。但是这种正意念,「未能一向纯修行转」,还不是「一向」;「一向」就是一方面、不是多方面。我们这个心是很多种方向;忽然间这样想,忽然间那样想,多方面的虚妄分别。现在修行人是「一向」,一向清淨的意念,这样才好。
说是「由三摩地思所间杂」,你静坐的时候,你内心里边为三摩地思所间杂、所杂乱,还不是清淨。「未能一向纯修行转」,纯是在定的境界,故名「有间运转作意」,这叫做有间运转作意。这个了相作意就是这样子,所以和这有间运转作意是相摄的。「亦如声闻地说。」(陵本二十八卷十一页)。
「从是以后,无间运转」,前面是有间运转作意,第二个就是有功用运转作意,有功用就是无间了。有间也是有功用,进一步是无间,无间还是有功用,有功用而是无间运转作意。无间这个时候就是进一步了,没有三摩地思所间杂了,这个时候就叫做无间运转。「从是以后」,从这有间以后,是「无间运转」,「然有功用」,但是这个时候要注意,有功用;「功」就是用力的时候,你要特别地发动自己的内心,要努力叫做「用」,「是名有功用运转作意」。「当知胜解、远离、摄乐三作意摄」,这样了相作意就是有间作意它们相摄,那麽有功用、无间有功用的运转作意,就是胜解、远离、摄乐三种作意所摄,这样意思。但是在窥基大师的《略纂》上面说,观察作意也应该摄在内,观察作意也是属于有功用运转作意的,应该这麽说。
子三、后一二所摄
自然运转作意,加行究竟及此果二作意摄。
这个四种作意,就是四十作意里边那个自然运转作意,也就是四作意里边的最后一个「自然运转作意」,也就是无功用运转作意,无间而又是无功用运转作意。在七作意里边是哪个作意所摄呢?是「加行究竟及此果」;「及此果」就是加行究竟果作意,这两个作意摄,和这自然运转作意相摄的。
「自然运转作意」摄,但是这里面还有点分别。这个加行究竟果作意,是无功用作意;这加行究竟作意还是有功用的。这样和那个自然运转作意相摄;窥基大师解释,这个加行究竟作意,它能得自然运转作意,所以就属于这里边了,这麽样解释。
《披寻记》三八九页:
自然运转作意等者:前说此于正入已入根本定时,当知于正入时,加行究竟作意所摄。一切烦恼对治作意已生起故。于已入时,加行究竟果作意摄,能正领受彼果相故。
「自然运转作意等者:前说此于正入已入根本定时」,前边的文上说,得到自然运转作意的时候,就是正入和已入根本定的时候,就是自然运转作意,这地方这麽讲。这样说,「当知于正入时」,正入初禅的时候,那就是「加行究竟作意所摄」,这样说加行究竟作意也是自然运转作意,也是这样说的。「一切烦恼对治作意已生起故」,一切欲界的烦恼生起的对治,能对治一切欲界的烦恼,已经生起来;已经生起来,欲界的烦恼就没有了。「于已入时,加行究竟果作意摄」,已经入于初禅以后,那就是加行究竟果作意。这样说这两种作意,都是自然运转作意了,有这个差别。「能正领受彼果相故」,这个加行究竟果作意,能正领受初禅;初禅是果,前六个作意是因,加行究竟果作意称之为果,就是这样意思;前六是因,它是果。那麽这是这四种作意和七作意相摄的情况。
癸十三,摄思择内摄(分二科) 子一、了相作意
思择作意,了相所摄。
这是第十三科,前面是十二,这底下是十三科。第十三科是「摄思择内摄」,这两个作意,分两科,子一是「了相作意」。
这个「思择作意」是「了相所摄」,这个「思择作意」、「思择」也就是观察的意思,就是在七作意里面,就是那个了相作意所摄。胜解作意也是观察思惟的意思,也应该摄在思择作意,但是现在这里没有提,只是说是了相所摄。
子二、胜解作意
内摄作意,胜解所摄。
这个「内摄作意」,前面的文解释是奢摩他作意,奢摩他品的作意是修止,而现在说「胜解所摄」,这麽讲。这个「内摄作意」,就是不向外攀缘,而把心缘在、安住在定的所缘境里面,那麽叫内摄作意。这样子这个内摄作意说为「胜解所摄」,胜解作意所摄,「胜解」应该是观,「内摄」应该是止;这个止去摄观,观去摄止,当然也是可以,止观是不相离的。
癸十四、摄淨障等(分二科) 子一、远离等四作意
淨障作意,远离、摄乐、观察、加行究竟作意所摄。
这是第十四科「摄淨障等」,分两科,第一科「远离等四作意」。
「淨障作意」,四十作意里面有一个淨除一切惑障,这个作意在七作意里面是属于哪个呢?属于远离作意、摄乐作意、观察作意、加行究竟作意这四个作意所摄。因为这四个作意,都是能淨除欲界的惑障的,所以相摄。这是第一科。
子二、加行究竟果作意
依止成辨所行清淨作意,唯加行究竟果作意所摄。
第二科「加行究竟果作意」就是什麽呢?「依止成辨所行清淨作意,唯加行究竟果作意所摄」。这个四十作意里面有一个作意叫「依止成办所行清淨作意」,我们前面讲过,也就是眼耳鼻舌身意的这个「依止」,经过长时期的修行他成功了;「成办」就是成功了。所以成功了以后,他的眼耳鼻舌身意就算是没有入定,他去观色声香味触法的时候,他还是清淨的;他在色声香味触法上活动的时候,这「所行」内心里还是清淨的,所以叫做「成办所行清淨作意,唯加行究竟果作意所摄」,所以是属于这个。这个是修行成功了,所以有个清淨作意。
癸十五、摄他所建立等(分二科) 子一、辨摄(分三科) 丑一、初二一切摄
他所建立、内增上取作意,一切作意所摄。
这是第十五科,最后一科「摄他所建立等」,分二科,第一科「辨摄」分三科,第一科「初二一切摄」。「他所建立」的这个作意,「内增上取作意」;「他所建立」这一个作意,「内增上取」一个作意,这是两个作意。这两个作意,「一切作意所摄」,「一切」就是七作意,七种作意都能摄,摄这两种,这两种都摄那七种作意。当然「他所建立」就是声闻、阿罗汉;这声闻种性的人,他修禅定也好,修圣道也好,这七种作意都是具足的。「内增上取作意」,前面我们讲过,是辟支佛和菩萨,当然他们也要修这七种作意,所以「一切作意所摄」。
丑二、次一皆不摄
广大作意,皆所不摄。
前面是那两个;现在这个是「广大作意」。「广大作意」是「皆所不摄」,这七作意是不摄的,不摄这七种作意。
《披寻记》三八九页:
广大作意,皆所不摄者:发弘誓愿趣大菩提所有作意非于定位,是故说言皆所不摄。
「广大作意,皆所不摄者:发弘誓愿趣大菩提所有作意非于定位」,这个时候在没有修成定,初发心的时候没有定,他这个时候发无上菩提心、「发弘誓愿趣大菩提」。「是故说言皆所不摄」,不摄这七种作意。而这个窥基大师的解释,这个「广大作意」,那个菩萨修广大行,那麽七种作意但是自利,所以不相摄,这样讲也好。
丑三、后一分别摄(分二科) 寅一、加行究竟果摄
初遍行作意,加行究竟果摄。
这是第三科「后一分别摄」,分二科,第一科「加行究竟果摄」。
「初遍行作意」,「遍行作意」前面那个文分二科,头一个就是佛世尊说的,佛世尊的一切种智、一切智的境界是遍行作意,那麽正好在七作意里面可以说之为加行究竟果作意所摄了。
寅二、一切作意摄
第二、一切所摄。
「第二」就是说菩萨的境界,那个「遍行作意」第二段是菩萨。「一切所摄」,一切七作意都收摄在里面了。
子二、料简(分二科) 丑一、了相作意(分二科) 寅一、他所建立摄
又了相作意,若他所建立作意摄者,以闻他音及内如理作意,定为其缘。
这底下第二科是「料简」,其实就是再加以解释的意思。分二科,第一科是「了相作意」,「了相作意」又分二科,第一科「他所建立摄」。
这个再重新解释一下;这个「了相作意,若他所建立作意摄者,以闻他音及内如理作意,定为其缘」,这「了相作意」若是属于「他所建立作意」摄的话,那麽就是声闻人。「以闻他音」,声闻人他自己不能独觉,一定要听佛菩萨说法,「以闻他音」,说法、听法了以后,内心里面如理作意,还要修止观的,这样这个了相作意一定是同他相摄了,他一定要有所缘境的嘛,所以「定为其缘」。
寅二、内增上取摄
若内增上取作意者,唯先资粮以为其缘。
这是第二科,是论「内增上取」。若四十作意里面的「内增上取作意」摄者,「唯先资量,以为其缘」,就是指独觉他在前很多生中,在佛前、在佛所,他栽培了很多的圣道的善根,所以叫「资粮」,「先」就是过去。「以为其缘」,以前栽培圣道的善根,以为现在得道的因缘,那当然这里面也有了相作意,当然是这样子。
丑二、所馀作意
所馀作意,前前后后转为其缘。
「所馀作意」怎麽讲?前边第一科是说「了相作意」,这底下是「所馀作意」,就是胜解作意、远离作意…,其馀这六种作意。六种作意是「前前后后转为其缘」,前前作意为后后作意生起的因缘,那麽这当然也就是了相作意。
辛二、所缘差别(分二科) 壬一、徵
复次云何所缘差别?
前面是说作意的差别,说完了。这底下说所缘的差别,这一大科就是「作意及所缘」,作意说完了、就说所缘的差别。所缘;有能缘、有所缘,这所缘境。现在说明所缘境的差别,分二科,第一科是「徵」。「复次云何所缘差别?」除掉了前面的作意相摄的事情,还有「所缘差别」,那是怎麽样的情况呢?这是问,底下回答。
壬二、释(分二科) 癸一、辨相(分三科) 子一、标
谓相差别。
前面是问,底下是解释。解释分二科,第一科是「辨相」,分三科,第一科是「标」。
「谓相差别」,这个所缘相的差别是不同的,这是「标」,底下第二。
子二、徵
何等为相?
这第二科是问。
子三、释(分二科) 丑一、四相(分三科) 寅一、标列
略有四种:一所缘相,二因缘相,三应远离相,四应修习相。
这底下第三科是解释,分二科,第一科是「四相」分三科,第一科是「标列」。
「略有四种」,这个所缘差别里面就是相差别,什麽叫做相差别呢?略有四种不同:一是所缘相,第二是因缘相,第三是应远离相,四、应修习相,这个相差别有这麽多的不同,分这麽四种。这是「标列」,标列出来。
寅二、随释(分四科) 卯一、所缘相
所缘相者:谓所知事分别体相。
底下第二科是「随释」,随释分四科,第一科是「所缘相」。把这四种相标出来了,底下就解释。
「所缘相者」,解释这个所缘相。什麽叫做「所缘相」呢?底下解释,「谓所知事分别体相」,这就叫做所缘相。这个「所知事」,「事」是所知道的;比如说是五蕴、色受想行识,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眼识乃至意识,这一切一切都是所知的事情,你所认识的事情。那麽这个「所缘相」就是「所知事」,「所知事」也就是「所缘相」,在禅定里面所观察的相。
「分别体相」,这个「分别体」就是能缘的,这个「所知事」就是能知事,能知一切事的这个能知者,能知者是谁?就是「分别体」。「分别体」是谁?就是心、心所法,其他的不能知的;就是这个心所法是「分别体」。这个「体」,就是分别的自体。这个「所知事」也可当做所缘境、就是「相」、「所缘相」说。「分别体相」、「分别体」是能知事、就是能缘的;能缘的就是心心所法。这个「相」,所知事也好、分别体也好,这二种加起来都是定内的所缘相,可以这麽讲。或者说,所知事是心心所法所变现的,所以叫做「分别相」,也可以这麽讲。
《披寻记》三八八页:
谓所知事分别体相者:谓所思惟彼彼境界,色乃至法诸所有相,名所知事分别体相。
「谓所知事分别体相者:谓所思惟彼彼境界」,这就叫做「所知事分别体相」。「色乃至法诸所有相」,色受想行识、眼耳鼻舌身意,…就是十八界了,这一切法名叫作「所知事分别体相」,就是这麽解释。
卯二、因缘相
因缘相者:谓定资粮。
这是第二科「因缘相」。前边解释了「所缘相」,现在解释「因缘相」。这「因缘相」是什麽呢?「谓定」的「资粮」;我们若想要修定,先要准备定的资粮才能修定,定的资料是什麽呢?
《披寻记》三九○页:
谓定资粮者:如戒律仪、根律仪、于食知量、初夜后夜常修悎悟瑜伽、正知而住,如是乃至沙门庄严,皆定资粮所摄。
「谓定资粮者:如戒律仪」,能够持戒清淨、这是定资粮。「根律仪」,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也清淨,也是定的资粮。「于食知量、初夜后夜常修悎悟瑜伽」,这初夜后夜不能睡觉的,只是中夜睡觉,这叫「悎悟瑜伽」。「正知而住」,心里面老是正知,就是以心为所缘,心是能缘;所缘的还是心,常是观察自己这一念心叫它清淨无染,这叫「正知而住」;不管是行住卧,是穿衣服也好、在吃饭也好、做什麽都好,你常能「正知而住」。
若是我们没有学过这样的佛法,说我出家,我欢喜出家,出家以后,怎麽样呢?这一念心要怎麽样「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呢?我们就算是读《金刚经》的话,「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假设不注意去研究的话,这《金刚经》都背下来了,还不知道怎麽叫做「应住、降伏其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还是不知道。而现在说到这个「正知而住」,这件事说这个修行人的境界是这样的啊!修行人的境界是这样;这个心不能够到五欲上去攀缘分别,常常是正知而住,使令心清淨,念兹在兹,时时的知道这一念心在做什麽,老是看着它,这个工作真是不容易做!的确是不容易。虽然是不容易,但是这个工作若是做好了的时候,不可思议。这件工作,常是知道这一念心在做什麽。如果是我们就是一支香,不要说是多了,这一支香能正知而住,已经感觉到很快乐,很好了;这就叫做定的资粮,「正知而住」。
「戒律仪」是定的资粮,根的律仪,也是定的资粮,「于食知量」,「初夜后夜常修悎悟瑜伽、正知而住,如是乃至沙门的庄严,皆是定的资粮所摄」。沙门的资粮是什麽呢?就是「具足正信」,内心里面不虚伪,心里面不谄曲,心里面很诚实,以诚为本;儒家的话,这句话也有道理,以诚为本;能够柔和善顺、心不粗暴,能有这样的功德;易满易养这知足、少欲知足这些事情;能够有智慧,有智慧这件事也是很重要,这里面说有智慧,倒不是说是一定要去通达第一义谛,当然那是智慧,这一般所谓智慧是什麽呢?就是知道好坏,知道这件事是「是」,知道这件事是「非」,知道这件事是有过失的、知道这件事是有功德的,那麽使令自己就是远离一切过失,成就一切功德,是名为智慧。所以这个就叫做「沙门庄严」,这出家人的庄严是这样子。这些皆是定的资粮。
「因缘相者,谓定资粮」,定的资粮。这可见佛菩萨为我们说法,说得非常详细,教你修定不是那麽简单的,你要准备定的资粮,你有了这些条件了,然后才可以修定,这定就成就了;所以不是个难事,要先准备定的资粮,然后再修定,定就容易成就。所以说是这个圣道,你要修这个苦集灭道的现观,你现在修这现观,现在就能成就,他是有个道理的。就像这个火车有个轨道,轨道都铺好了,这个车在上面一发动的时候,很容易就走过去了,是这麽回事情;所以若是成就了定的资粮,然后修定的时候,他就容易,就容易成就。
卯三、应远离相
应远离相,复有四种:谓沉相、掉相、乱相、着相。
前面第二科是「因缘相」,现在第三科是「应远离相」,应该远离的这个相貌,是什麽呢?「复有四种:谓沉相、掉相、乱相、着相」,这四种。这个惛沉、沉没相,和这个掉举相,还有一个「乱相」是散乱,这个散乱和这个掉举不一样,不是一样的。还有「着相」,「着」实在来说就是爱着,这个爱着,着在那上面就是「着相」,这四种相都是应该远离的。
卯四、应修习相
应修习相,当知对治此四种相。
第四个是「应修习相」,就是这件事是有功德,我们应该成就。「当知对治此四种相」,这「应修习相」是什麽呢?就是我们应该知道,就是对治沉相、掉相、乱相、着相的那个,那个就是「应修习相」,是这样意思;「对治此四种相」。
寅三、别广(分二科) 卯一、举应远离相(分四科) 辰一、沉相(分二科) 巳一、徵
何等沉相?
这前边第二科是「随释」,现在第三科是「别广」。前面也还是标列的意思,这底下「别广」就是一条一条的解释,这样意思。解释分二科,第一科是「举应远离相」又分四科,第一科是「沉相」分二科,第一科是「徵」。
「何等沉相?」这个「沉相」是什麽样子呢?这是问。
这底下就解释,解释分四科,第一科是「彼增上」。
巳二、释(分四科) 午一、彼增上
谓不守根门、食不知量、初夜后夜不常悎悟勤修观行、不正知住、是痴行性。
「彼增上」这句话是什麽意思呢?这个「惛沉」的相貌应该容易明白,因为我们常常有惛沉,所以应该知道什麽叫做惛沉。那麽现在说「彼增上」,就是它能帮助你惛沉,它有力量;这个「增上」就是有力量;它有力量叫你惛沉,是这麽意思。谁叫你惛沉的呢?「不守根门」、就是这件事,这个「根」就是「门」,眼耳鼻舌身意就是「根」,根就是门。这房子有个门就是可以出、也可以入的意思;我们这六根也是出,我们内心的思想可以从这个六根里面表达出来、表示出来,它是出;入、从外边的色声香味触法里面对得了消息也会收入,有支出也会收入的,反正好的坏的都是这样子。「不守根门」就是坏的东西、对自己不利益的有伤害的事情,你应该排斥它,不!接受欢迎它;这个大功德天你欢迎,黑暗你也欢迎,这叫做不守护根门,是这样意思。
「食不知量」,饮食的时候不知道量,我应该到这个时候就好了、不要吃了,还要继续吃,吃得很饱!那一天传道法师说:吃得胃下垂了,还要吃!是这样子。这个食不知量,实在是智慧不够。吃太少也不可以,吃太多也不可以,就是不知道多少的量,这也使令你容易惛沉。吃太多也容易惛沉,吃得太少睡眠会少一点,但是营养少精神不振作。不振作会有什麽现象呢?也不是惛沉也不是掉举,就是在那个惛沉掉举之间的那个时候,自己心里也还有知觉、还明白,但是想要修止观想要止,止也不上学来,想要观也观不来,就是那麽个境界。所以这个事,食不知量的时候是有问题,是有这问题。
「初夜后夜不常悎悟勤修观行」,这个夜三时、昼三时,这个夜三时的这初夜。昼夜二十四小时,我们就是一半一半的计算,十二个小时分三分,三四一十二,初夜四个钟头,后夜四个钟头,中夜还是四个小时。那麽中夜应该休息,洗洗脚然后休息。若是初夜、后夜这二个时间,就应该修止观。但是我们「不常悎悟勤修止观」,有的时候也可能在静坐修止观,但是不常。这个「悎悟」,「悎」在这里是警觉的意思,自己不要睡觉,警觉自己,使令内心老是醒悟、明明白白的,那麽这个时间干什麽呢?「勤修观行」就是修四念处;观身不淨、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这个心常在这个境界上行,要「勤修观行」。但是「不常悎悟勤修观行」,那时候干什麽呢?不是掉举就是惛沉,再不然就睡觉,不睡觉就是打妄想,这样子你的惛沉就多,越睡就是越多,所以这是惛沉。
「不正知住」,另外还有一个这个增上惛沉的事情,就是「不正知住」,这身体是在这里,那个心跑到几千万里去了,跑到那儿去干什麽呢?总而言之,不是爱就是憎,就是「不正知住」。这样子就能够有力量叫你惛沉;你不守根门叫你惛沉,食不知量也惛沉,初夜后夜不常悎悟勤修观行也是叫你惛沉,不正知住也是叫你惛沉的,所以这个惛沉是个什麽境界?是「痴行性」,就是愚痴没有智慧,愚痴行性,愚痴的心灵活动的相貌;这个「性」就是心,这个「行」就这个心老在动叫做「行」;但这个动有各式各样的动,现在是属于「痴」,属于愚痴不明白道理,这样叫做「痴行性」。
《披寻记》三九○页:
谓不守根门至是痴行性者:痴行者相,如下〈声闻地〉释(陵本二十六卷九页)。不守根门等四,若是痴行所摄,说彼是痴行性不守根门等。〈声闻地〉中广辩其相(陵本二十三卷一页)。
午二、彼行相
眈着睡眠、无巧便慧、恶作俱行,欲勤心观。
前面是「彼增上」,这底下「彼行相」,就是说这个惛沉的相貌。「眈着睡眠」,这个「眈」应该是眼目的目,目字边,就是贪着爱着睡觉,哎呀!我多睡五分钟都是很快乐!本来应该醒了,我再睡五分钟、再睡五分钟。这个你睡觉越少的人越有这种感觉:我不要睡八个钟头,我不要睡六个钟头,我睡四个钟头、睡三个钟头,你越睡得少越有这个心理,我再多我睡五分钟,就是这样子。「眈着睡眠」就是爱着这个睡眠,爱着睡眠当然就是睡眠了,所以就有惛沉,这是惛沉的相貌。
「无巧便慧」,因为你常常睡眠睡得太厉害了,你的头脑就迟钝,因为还没有睡醒,看见什麽事情也不能立刻明白。「无巧便慧」,也还是像刚才我说的不知道好坏,就是这样子。「恶作俱行」,因为没有巧便慧,常常睡觉头脑就不清醒了,就常会做错事,做了错误的事情就后悔,这叫做「恶作俱行」:不高兴自己以前所做的事情,不高兴,但是后悔来不及,已经做了嘛!「俱行」就是和你的心在一起,心里面常常有个后悔的心情。后悔有什麽用呢?没有用;没有用但是还是后悔。
「欲勤心观」,那麽这一段文加上一个「欲勤心观」,看这个《披寻记》解释。
《披寻记》三九○页:
恶作俱行欲勤心观者:欲三摩地、勤三摩地、心三摩地、观三摩地,是名欲勤心观。为欲对治烦恼缠故,是故修此四三摩地。于修此时,若有恶作相续不断,追悔昔时应作不作,非作反作,是名恶作俱行。四三摩地差别修相,如下〈闻声地〉释(陵本二十九卷五页)。
「恶作俱行欲勤心观者:欲三摩地、勤三摩地、心三摩地、观三摩地,是名欲勤心观」,这「欲勤心观」是这麽回事,就是四如意足,四如意足有这四种。这个「欲勤心观」;「欲」就是我想要得到禅定,你想要得禅定这个心理是个欲望,就是希望,因希望心而得到禅定,这样意思。这希望心是什麽呢?就是你有强烈的欲望;大家都愿意得禅定,但是你的欲望比别人的欲望的度数高,那你就容易成就。别人虽然也有欲望,但是那度数低,那个希望心不是特别那麽强,那麽你可能成就,也可能不成就。但若是特别强了的时候就容易成就,这叫做「欲三摩地」,这个「欲」就是这个意思,他这个希望得定的心特别强,任何人都障碍不住他的,所以叫做「欲三摩地」。
「勤三摩地」这个「勤」就是精进地不懈怠,我白天不断的用功修行禅定;夜间,初夜后夜也用功静坐修行一点不懈怠,其他什麽事情都放下;这样精进他就成就了。说他最初欲望没有你高,但是他修的时候精进,他也就成功了,所以叫做「勤三摩地」。
「心三摩地」就是修禅定的时候,你常要调这个心;叫它不要惛沉,也不要散乱,也不要掉举,叫它明静而住;你常能这麽善于调心的话就成功了,是这样意思。
「观三摩地」的「观」是智慧;要知道什麽是坏东西、什麽是好的、什麽是善、什麽是恶、什麽是「是」、什麽是「非」、什麽是有过失的、有罪过的、什麽是有功德的、有意义的。你就能够改善自己,使令自己没有过失,远离一切过失,远离一切罪过,而常能修集善法。你能有这样的智慧善巧地调适,你这禅定就成功了。说我只是我想要得禅定,但是你的欲望也不强,也不是很强烈,又不精进,又不善于调心,你的智慧也不够,这是没有希望了。所以要有欲、勤、心、观。那个《瑜伽师地论》后边有讲,有八断行,用这个方法才能得到禅定。这样就能对治这个眈着睡眠的事情,就把它对治破出去了。「是名欲勤心观。为欲对治烦恼缠故,是故修此四三摩地。」
「于修此时,若有恶作相续不断,追悔昔时应作而不作」,不应该作的反倒作了,「是名恶作俱行」。「四三摩地差别修相,如下〈闻声地〉释(陵本二十九卷五页)。」都是说得很详细、很详细的。
午三、彼能障
不曾修习正奢摩他,于奢摩他未为纯善一向思惟奢摩他相。
这是第三科,午三、「彼能障」,彼惛沉能障碍你修三摩地,是这样意思。
「不曾修习正三摩地」,你常常的惛沉,那就是不能修习了,也或者过去的时候因为欢喜睡觉,就是「不曾修习正三摩地」。这「正三摩地」是什麽意思呢?就是表示还有「邪三摩地」。什麽叫「正三摩地」?什麽叫「邪三摩地」?就是你得到了禅定以后还有爱、见、慢那就是邪三摩地。若是佛教徒修四念处的关係,能对治这个爱、见、慢,那叫正三摩地。正三摩地也是通于凡圣的,若能得了圣道那就是无漏的三摩地了。「不曾修习正三摩地」,就是欢喜睡觉,有的人一天要睡十二个钟头,你看睡那麽多,那就把时间都浪费了。就是无量劫来我们也可能修过,但是今生要静坐的时候感觉那麽困难的得定,足知道前一生没有修过;前一生若修过,今生也会容易一点。
「不曾修习正奢摩他,于奢摩他未为纯善」,说我过去已经过去,我现在修!你现在修是好,但是你若不能对治这个惛沉,常常有惛沉的时候,你这个奢摩他也修不好。「未为纯善一向思惟奢摩他相」,你这个奢摩他不是纯善的,就是常常打瞌睡,那怎麽能行?如果不打瞌睡,也不掉举,心里面明静而住,要止就止,要观就观,那就是「纯善一向思惟」的奢摩他相。现在因为你不破除去这个惛沉,你就不是纯善的「一向思惟奢摩他相」,是障碍你修学「纯善一向思惟奢摩他相」,障碍你,使令你不成功。这可见这个惛沉对于静坐的障碍太大了。
午四、彼缘境
其心惛暗,于胜境界不乐攀缘。
这是第四科「彼缘境」,彼惛沉所缘境。「其心惛暗」,他那个心,静坐的时候惛沉一来了的时候,心里面惛、心里面暗,不能有所觉知。「于胜境界」,胜境界就是禅定所缘的境界。「不乐攀缘」,不欢喜攀缘禅定的所缘境,你不欢喜。比如说是以喜为所缘境也好,或者是以捨为所缘境,或者以名为所缘境、名色,或者以心为所缘境,总而言之,佛菩萨所开示的所缘境都是胜境界,你不欢喜,「不乐攀缘」,你不欢喜攀缘这个境界令心明静而住,不欢喜这样做。你不欢喜,结果这个心干什麽呢?心就去惛沉了;一惛沉,禅定就修不来了,就是被这个惛沉障碍住了。
辰二、掉相(分二科) 巳一、徵
何等掉相?
前面说这个「沉相」,惛沉的相貌。这底下解释这个「掉相」,「掉相」分两科,第一科是「徵」,第二科是「释」。「何等掉相?」,是「徵」。
巳二、释(分四科) 午一、彼增上
谓不守根门等四,如前广说,是贪行性。
「谓不守根门」这以下是「释」,分四科,第一科是「彼增上」。
「谓不守根门等四,如前广说」,就像前面说过;不守根门、食不知量、初夜后夜不常悎悟勤修观行、不正知住,就是这四样。这四样也是掉举的一种增上缘。「是贪行性」;但是这个「掉举」和前面的「沉」不一样,前面的沉是愚痴的行性,这是「贪行性」,于可爱的事情去掉举、浮动,心里面浮动在那里攀缘妄想,妄想这可爱的这一切经过的事情,所以是属于「贪行性」;这掉举是这样。
《披寻记》三九○页:
谓不守根门至是贪行性者:贪行者相,亦如〈声闻地〉释。(陵本二十六卷八页)。不守根门等四,若为贪行所摄,说彼是贪行性。
午二、彼行相
乐不寂静,无厌离心,无巧便慧,太举俱行如前欲等。
这第二科「彼行相」。「乐不寂静,无厌离心」,这个掉举的相貌,它的相貌是什麽呢?不欢喜寂静;一点声音没有,也没有人同你讲话,自己这时候寂静,不欢喜!不欢喜寂静。「无厌离心」,对这个浮动的境界欢喜,这个吵吵闹闹的事情比较欢喜,若是寂静了的时候,不欢喜。对这个流动、动乱的境界没有厌离心。对这些障碍修行的事情应该有厌离心:「唉啊!我这五分钟,说些閒话,把我这五分钟都浪费了!」心里面后悔!不要说几个钟头。但是欢喜掉举的这个人「无厌离心」,不能厌离,对这个色声香味触这个动乱的境界没有厌离心,没有厌患心。「无巧便慧」,他也没有智慧;这个流动、动乱,这是耽误我们宝贵的时间,把宝贵的生命时间都浪费了,这是一个错误,但是他不知道这是错误,所以说「无巧便慧」,没有这个巧便慧。
我有时候有点感觉:年纪稍微轻一点的人容易有成就,静坐也好、念佛也好、读经也好,他就容易有成就,年纪大了就困难,年纪大的人稍微困难。但是又不是决定;就是有志者事竟成,我能精进,勤以补拙,我能精进也是可以;我能够学习智慧,知道什麽是对,什麽是不对,我能避免错误,善巧的调适,也一样可以有成就,一样还是有成就。所以这个地方「无巧便慧」,这个地方很重要!
「太举俱行」,就是浮动得太厉害,老是这个样子。「如前欲等」要像前面「欲勤心观」,要这样对治才可以。这地方有解释。
《披寻记》三九一页:
太举俱行如前欲等者:此指前说欲勤心观,故说如前欲等。修彼定时,若与掉与相应,令心腾跃諠动,是名太举俱行。
「太举俱行如前欲等者:此指前说欲勤心观,故说如前欲等。修彼定的时候,若与掉举相应,令心腾跃諠动」,就是这个贪爱心所欢喜的境界,因为你这个贪心、爱心一现前,就有所爱的境界出现,有能缘就有所缘,有所缘就有能缘,这个所缘的爱的境界,和能缘的心一相应了的时候,心就腾跃諠动。这个每一种不同的境界,都有不同的作用;你若到那个山野里面空旷的地方,也没有什麽声音,花香鸟语,你在那里走路,你心里是什麽样子?这个不同的境界,你若到闹市里面的境界去,人在那里吵架,你看那个境界,你心又是怎样?心随境转,就是这样意思。「若与掉举相应,令心腾跃諠动,是名太举俱行」,就是这样意思。所以若是有巧便慧你才能避免这件事,有特别的境界使令心里面…;说我知道不对,但是偏要这样子,那麽也可以用别的办法对治。我瞋心特别强用慈悲观对治,爱心特别强用不淨观对治;今天也对治、明天也对治,慢慢的这心就调伏了,心若调伏以后你修止观才容易相应。这个地方就是「乐不寂静,无厌离心,无巧便慧,太举俱行如前欲等」,这是把我们不修定的人这些过失的相貌一样一样的说出来。
午三、彼能障
不曾修举,于举未善,唯一向修。
这第三科「彼能障」,就是彼这个「掉」,它有这个障的作用。
「不曾修举」这话怎麽解释呢?就是这个修行人,他没曾经修学对治这个「举」,就是这个掉动,没能修学对治的法门来对治这个举。「于举未善」,对于心里面那个掉举没能善加修习来对治。「唯一向修」,一直地心里面去思惟这个掉举的事情,可以这麽解释;那麽这就是「彼能障」,那麽就障碍你修学三昧了。
午四、彼缘境
由于种种随顺掉法,亲里寻等,动乱其心。
这第四科「彼缘境」。「由于种种随顺掉法」,由于自己种种的原因,随顺这掉举的情况。随顺掉举是什麽呢?亲里的寻思、国土的寻思、不死的寻思,不思惟自己一口气不来就死了,死了到什麽地方去呢?自己没有把握,这是很危险的事情。所以赶快的要准备资粮,我不要到三恶道去!我要到人间、天上,或者到佛世界去。那麽这样子,你这麽思惟道心就来了。但是我们不能这麽思惟,「随顺掉法,亲里寻等,动乱其心」,越思惟心里面就乱,那麽这就是「彼缘境」,这个掉举所缘境,就是缘这个亲里这些事情,动乱其心。
-----------------------------------------------------------------------------------------------------------------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