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法相宗>>正文内容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129

       

发布时间:2013年04月08日
来源:   作者:妙境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129

 

  卯十二、领纳相

  云何领纳相?谓随忆念过去曾经诸行之相。

  这一大段一共是分三十一科,现在是第十二科「领纳相」。这个大科是「所缘差别」,这是修禅定的时候所缘境的不同。

  「云何领纳相?」怎麽叫做领纳相?「谓随忆念过去曾经诸行之相」,这是说这个修行人他内心里面随那个时候的因缘,忆念过去曾经经过的「诸行之相」,「行」就是有为法名之为「行」,就是经过事情的相貌在心里面现出来。这个「领纳」,过去诸行是所领纳的,能领纳的当然是这个人的心;这个心它在忆念的时候,过去诸行才显现出来的,若不念它是不现出来的,这是叫做「领纳相」。

  卯十三、分别相

  云何分别相?谓思未来诸行之相。

  「云何分别相?」这是第十三。「谓思未来诸行之相」,这是说这个修行人他在静坐的时候,心里面在思惟将来的事情;将来的事情在现在来说是没有的,但是由心的思惟也就会现出来,那就叫做「分别相」。

  卯十四、俱行相

  云何俱行相?谓分别现在诸行之相。

  这个「俱行相」是说什麽呢?是「分别现在」,这件事在现在、不是过去、也不是未来,现在的有为法的相貌。这个有为法的相貌和能分别的心是同时存在的,所以叫做「俱」;过去的在现在来说也是不存在,未来的在现在来说也是不存在,所以那不是「俱」。曾经经过的事情,心裡面再忆念会再现出来,这件事当然我们不修行的人也有这种事情。这个「分别相」、我们也有这样的事情,但是在修行人有多少不同。如果这个人修行的禅定深了,他思惟未来的行相,有可能是符合事实的,未来是有这种事情,他心里面会分别;若是修行的功夫没有那麽高,那思惟未来诸行只是这麽妄想,未必符合事实,这是有这样的不同。

  卯十五、染污相及不染污相(分三科) 辰一、别辨相(分二科) 巳一、举染污相

  云何染污相?谓于有贪心、思惟有贪心相;乃至于不善解脱心、思惟不善解脱心相。

  这是第十五科,十五科里边有「染污相及不染污相」,这两个相合在一科里面说。分三段,第一科是「别辨相」,「别辨相」里面分两科,第一科是「举染污相」。

  「云何染污相?」怎麽叫做染污呢?「谓于有贪心、思惟有贪心相」,这是说这个修行人,他还没能够断这个贪心,他心里面还是有贪心的,所以有贪欲的活动的,是有贪心,那麽就是心里面有贪的种子,他有因缘引发出来,那麽就是有贪心。「思惟有贪心相」,这个所贪的境界显现出来的时候,他思惟这个所缘境的时候贪爱心就现出来,所以叫做思惟有贪心的相貌,这就是染污心。贪是个染污,若没有贪就清淨了。

  「乃至于不善解脱心」,这中间就是「有瞋心、思惟有瞋心相;有愚痴心、思惟有愚痴相……乃至于不善解脱心」,一共二十个心,那麽第十九就是「于不善解脱心」,还没有能够解脱一切烦恼的心,「思惟不善解脱心于」,这个心没有解脱,而心会思惟这个不解脱的相貌,那麽叫做思惟不善解脱的心相。

  巳二、例不染污相

  云何不染污相?谓于此相违,当知即是不染污相。

  这底下是第二科。前面是「举染污相」,这第二科「例不染污相」。怎麽叫做不染污的心相呢?「谓于此相违」,就是与这个染污是相违的,就是「谓于无贪心、思惟无贪心相;无瞋心、思惟无瞋心相…乃至于善解脱心、思惟善解脱心相」,那麽这就叫做「当知即是不染污相」,就是没有烦恼染污其心,其心就是清淨了。这个心的本身,也不是染污、也是不染污,是无记的,它与染污心在一起活动就名为染污,与清淨心在一起活动就名为清淨;这个心本身是无记的,是这样意思。

  辰二、出所观

  此中已出离于断不修方便者,观有贪等;修方便者,观略下等。

  这底下第二「出所观」。第一科是「别辨相」,就是别别地辨别染污相、不染污相,这是一科。第二科「出所观」,是标出来、就是提出来这所观察的行相。

  「此中已出离于断不修方便者」,「此中」就是这个染污相、不染污相这里边,是「已出离」,就是已经发出离心的人,这个人他不愿意做生死凡夫了,他有坚定地、高尚地意愿想要做圣人,他有这样的意愿,已经出离了。发了这样的心,「于断不修方便者」,他应该努力修学戒定慧、断烦恼才对;但这个人发心是发心了,对于断烦恼这件事他不修方便,不实际上採取行动修四念处,不採取行动修止观,那叫做方便;或者止观,或者三十七道品,这些都是方便,他不修。不修呢,「观有贪等」,他若是注意自己的心相的时候,他心里面还是有烦恼;你发了出离心,只是发而已,你的烦恼还是在的。那个房子里有垃圾,你若不扫它就是在那里,它不会自动消失的;你若不修行,心里的烦恼还是在那里,观察还是有贪瞋痴等烦恼。

  「修方便者,观略下等」,如果发了出离心,他就发心修行、修止观、修四念处、修八正道、修六波罗蜜,那麽他就观察这个心有略、有散、有下、有举有这些不同的相貌。前面那个二十心里面有「略」,「略」就是修止的时候这个心与所缘不生分别叫做略。「下」就是惛沉,就是他开始修行的时候,心里面有的时候是止,有的时候是观,有的时候是惛沉,有的时候是掉举,就是还有这些事情。但是成功了的时候,烦恼种子都断掉了,那麽就是没有贪心了,没有烦恼了就清淨了。

  辰三、释染淨(分二科) 巳一、染污心(分二科) 午一、举有贪心

  有贪心者:谓贪相应心,或复随逐彼品麤重。

  前面第一科是「别辨相」,第二科「出所观」,现在第三科「释染淨」,解释染和淨。分两科,第一科是「染污心」分两科,第一科「举有贪心」。

  「有贪心者,谓贪相应心」,就是有贪爱的境界就有能贪爱的心,这个能贪爱的烦恼与心在一起活动,那叫做「贪相应心」,这叫做「有贪心」。「或复随逐彼品麤重」,这个「贪相应心」是贪现行了,「彼品麤重」是没有现行的种子;或者说表面上他的心没有贪,但是还有彼品、彼类,彼贪一类的种子「随逐其心」没有捨离,那也叫做有贪心。这样讲,说是表面上没有贪心还不是靠得住,不能说决定就是清淨;若有种子,还是不清淨。所有这有贪心有两个意思,一个是贪相应心,一个是没有相应但是还有种子存在随逐不捨,所以叫做「彼品麤重」。

  午二、例馀一切

  如是由缠及随眠故,一切染污心,如应当知。

  这第一科是「举有贪心」,现在第二科「例馀一切」。「如是由缠及随眠故」,前面说有贪心;「如是」、这样子,由于你有烦恼的现行叫「缠」,还有烦恼的种子叫「随眠」,由缠及随眠的关係,「一切染污心」,就是有没有烦恼活动都是染污、不清淨的,随其所应,应该明白是这样子。这件事当然是要学习过佛法的人,而这样子观察自己的时候才明白这件事。如果不大明白的人:我心没有贪心、我就是清淨,我就是圣人了啊!那就变成增上慢了。所以现在这里面说你要注意,「如应当知」你要注意这个事情。

  巳二、不染污心

  以能对治缠及随眠故,成不染污。

  这是第二科「不染污心」。前面说的是染污,这底下说不染污。「以能对治」,因为这个人发了出离心之后,他能够修四念处,由佛法来对治、来消灭这个烦恼缠和烦恼的随眠。心里面有正忆念:观身不淨、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观身不淨能降伏烦恼的活动,还不能够断烦恼的种子。要深入的观察心是无常的、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才能断烦恼的种子。所以「以能对治缠及随眠故,成不染污」就清淨了,能断烦恼种子。所以非佛教徒也能得四禅八定,也没有欲界的烦恼了,但是不能断随眠,那还是不清淨,是这样意思。

  《披寻记》三九五页:

  此中已出离于断不修方便等者:依世间道,已得离欲,名已出离。于断惛掉,未能勤修应时加行,是名于断不修方便。与是相违名修方便。云何名为应时加行?谓于时时间修习止相,于时时间修习观相,于时时间修习举相,于时时间修习捨相,如下〈声闻地〉说(陵本三十一卷八页)。不修方便者:观心有贪离贪,有瞋离瞋,有痴离痴,染污不染污相。修方便者:观心略、散、下、举、乃至广说,善解脱、不善解脱,染污、不染污相。如是染污、不染污别,随应当知。

  「此中已出离于断不修方便等者:依世间道,已得离欲」,依世间的修行方法,能够离世间的欲,「名已出离」,我刚才不是这麽讲的。这个是《披寻记》的作者这麽解释,这叫做已出离,就是出离欲了,但是不是用佛法的方法离欲的。「于断惛掉,未能勤修」,这件事他不勤修;就是「未能勤修应时加行,是名于断不修方便」,这样讲。「与是相违」名叫做「修方便」。

  「云何名为应时加行」呢?「谓于时时间修习止相」,就是这个修行人静坐的时候,「时时间」那个时候、那个时候,那麽就修习止;说我心里面掉举了、散乱了,我就修习止把掉举、把散乱停下来;过一会儿我又掉举了、又散乱了,再修止相,所以「时时间修习止相」。「于时时间修习观相」,这个时候我心里面惛沉了、沉没了,那麽我就修观,心里面去如理作意,或者是观察无常、或者观法无我、观一切法空、无相,这样子时时修习观相。「于时时间修举相」,这个修习举相,沉没的时候就可以修习举。这个举相,前面解释或观佛相、观佛的光明、修光明像,那麽心就不沉没,不沉没就生欢喜;或者修举相,修佛随念、法随念、僧随念,佛、法、僧、戒、捨、天,修六随念;或者自己有什麽殊胜的功德,心里这样一观念的时候生欢喜心,这个沉没就没有了,那就叫做举相。什麽时候应该修止,什麽时候应该修观,什麽时候应该修举,你就那个时候应该修止,修观,修举。

  「于时时间修习捨相」,什麽叫做捨呢?说我这个时候止得很相应,心里面不惛沉、也不散乱,明静而住,那时候应该修捨相;已经相应了,你不要再去动它,不要再去修止、再修举就不对了,要捨。我这时候修观,观一切法空、无我、无我所,修得很相应,就这样修就好了。就是正好的时候你就不要再动,那麽叫做「捨」、「修习捨相」。止、观、举、捨,修止观的人,这是很重要的,要用这些方法来调,来调自己。「如下〈声闻地〉说(陵本三十一卷八页)」。

  「不修方便者:观心有贪离贪,有瞋离瞋,有痴离痴,染污不染污相」,你没有修方便,那麽人就是这样子,有的时候贪、有的时候不贪,有的时候瞋、有的时候不瞋,就是这样子。「修方便者:观心略、散、下、举、乃至广说,善解脱、不善解脱,染污、不染污相。如是染污、不染污别,随应当知」,你若修行的时候心就起变化,有这样事情。这是把这段文解释完了。

  卯十六、正方便相

  云何正方便相?谓所思惟白淨品因缘相相。

  这是第十六「正方便相」。这个「正方便相」,或者说这个「正」是什麽呢?「正」就是无我,「正」就是涅槃,就是随顺进入涅槃的修行方法就是正方便相,就是合理的方便相,合理的修行方法。是什麽呢?「谓所思惟白淨品」,没有染污的清淨善法,这一类的因缘相的相貌。

  《披寻记》三九五页:

  云何正方便相等者:谓若思惟如是如是守根门住,乃至正知住故,如是心不染污,名所思惟白淨品因缘相相。

  「云何正方便相等者,谓若思惟如是如是守根门住」,就是我的眼耳鼻舌身意,我常守护它,这些染污的东西不要进来。「乃至正知住」,乃至食要知量、初夜后夜要不能睡眠、要修习止观要修行,乃至一切时正知住故,这就叫做白淨品因缘相的相貌。「如是如是心不染污,名所思惟白淨品因缘相相」,什麽叫做正方便相?就是这个。

  卯十七、邪方便相(分三科) 辰一、徵

  云何邪方便相?

  就是不合道理的、增长贪瞋痴的这一切事情的相貌。

  辰二、标

  谓所思惟染污品因缘相相。

  这是第十七科「邪方便相」;第一科是「徵」、第二科是「标」、第三科是「释」。这底下就是「释」。

  辰三、释

  即是思惟如是如是不守根门住故,乃至不正知住故,如是如是心被染相。

  「即是思惟如是如是不守根门住故」,这个「如是」就是色声香味触法的境界;色是一个境界,各式各样的色就是「如是如是」,各式各样的音声也是「如是如是」,色声香味触法这些境界。「不守根门住」,不守护自己的六根。「乃至不正知住故」,那麽这就是「如是如是心被染相」,心就被染污了。

  这就叫做「邪方便相」,也就是一般的不修行人的相貌。

  卯十八、光明相(分二科) 辰一、徵

  云何光明相?

  这是第十八科「光明相」分两科,第一科是「徵」。怎麽叫做「光明相」呢?底下第二科解释分两科,第一科「明善取」又分两科,第一科「举二种」,举出来两种。

  辰二、释(分二科) 巳一、明善取(分二科) 午一、举二种

  谓如有一,于暗对治或法光明,殷勤恳到善取其相,极善思惟。

  什麽叫做「光明相」?这底下举出来两种。就是「于暗对治」对这个黑暗的对治;这个暗是外边的暗,就是夜间有暗、或者白天在洞里边也是有暗,那麽这就需要太阳的光明、月亮的光明、或者灯的光明、或者其他火的光明,就能对治这些黑暗相。

  「或法光明」,这个就是闻思修,对于佛法有闻思修的学习,你就有了佛法的光明,就是智慧,这个是能对治心里面的黑暗。那麽对治心里的黑暗这件事「殷勤恳到」,这不是短时期就可以成功的,你要精进「殷勤」、就是一次又一次要这样去修行的;「恳到」而且要特别的诚貌,不是马马虎虎可以行的。

  「善取其相,极善思惟」,比如修这个观诸法无我,这个「无我」要「善取其相」,你要取到这个「无我」的相;修无常观也是,修诸法空也是,不管你在佛法里面的这些法门,要「善取其相」。你马马虎虎的,说修无我观,什麽叫做「无我」还不懂,你就是没有善取其相,那样修无我观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善取其相以后,而「极善思惟」,在禅定里面要极善的思惟,要深刻的认真的去思惟这个无我义,那麽这就叫做「法光明」。这样的法光明也能破除去一切的黑暗,破除去肉眼所见的黑暗也是能破,那麽就能够成功了,就能破除烦恼。

  这是解释「光明相」,分两科,第一科「徵」,第二科解释。解释分两科,第一科「明善取」;午一、「举二种」,午二、「例于上」。

  午二、例于上

  如于下方,于上亦尔。

  这一段文在字面上解释,「下方」就是欲界,「上方」就是色界、无色界。这佛教徒不管在哪里,都是要这样用功修行。但是在我们欲界有外面的黑暗;若是天上就没有了,天上它本身有光明。

  巳二、结建立

  如是一切治暗相故,建立此相。

  「如是一切治暗相故」,像前面说的;这是巳二「结建立」。这一些对治黑暗的相,有日月灯光的光明治暗,有法光明的治暗相。「建立此相」,要对治内心的黑暗,那要建立法光明的相。

  卯十九、观察相(分二科) 辰一、徵

  云何观察相?

  这是第十九「观察相」分两科,第一科是「徵」。怎麽叫做「观察相」呢?

  这是问。底下第二科解释分三科,第一科「略标」,略标这个「观察相」。

  辰二、释(分三科) 巳一、略标

  谓有苾刍,殷勤恳到善取其相、而观察之。

  「谓有苾刍」,这是说有出了家的,那麽出家到了非家,这样的比丘。「殷勤恳到,善取其相」,他也是特别的努力、很诚恳地努力。「善取其相」,善取法的行相,然后用法的行相来观察对治这一切染污相,那麽这就叫做「观察相」。前面说是守护根门,那当然这是修行的因缘,主要还是四念处,「而观察之」。

  《披寻记》三九六页:

  云何观察相等者:谓于行、住、坐、卧,诸所有业为正知作善取其相而观察之,名观察相。

  巳二、别辨(分二科) 午一、观所取法(分二科) 未一、住观于坐

  住观于坐者:谓以现在能取观未来所取法。

  这底下第二科「别辨」。前面「略标」这观察相,这底下再详细解释。分两科,第一科「观所取法」,分两科,第一科「住观于坐」。

  「住观于坐者」,用这样的字样来形容这观察相。「谓以现在能取,观未来所取法」;这个「住观于坐」是经上说的话,那麽弥勒菩萨解释这句话就是「谓以现在」,这个「住」是现在的威仪,这个「住」一个时候,就要坐下来,这个「坐」是未来的威仪。那麽这个「住观于坐」这个话,就是你现在这个时候,「能取观未来所取法」,现在的心、你的心、也就是智慧是能观察的;用这个现在能观察的智慧,观察未来的所观察的法,这样解释这句话。

  《披寻记》三九六页:

  住观于坐等者:〈声闻地〉中亦有此文,应准彼知(陵本二十八卷十四页)。此中坐言所谓宴坐。即于大床或小绳床或草叶座,结跏趺坐端身正愿安住背念。如下〈声闻地〉说(陵本二十四卷二页)。诸佛弟子,听闻悎悟瑜伽法己,应作是念:我当成办佛所听许悎寤瑜伽,初夜后夜欣乐宴坐,此说未来所知位,由是于坐名未来法,于住位中欣求彼故。今观彼相谓现在住为能取,未来坐为所取,是名住观于坐。

  「住观于坐等者:〈声闻地〉中亦有此文」,这《瑜伽师地论》〈声闻地〉有这个文,现在这是〈三摩呬多地〉有这个文;这〈声闻地〉有这个文。「应准彼知」,应按照〈声闻地〉说的法来认识这一段文(陵本二十八卷十四页)。

  「此中坐言,所谓宴坐」,「宴坐」就是寂静坐,宴坐树下修缘起观。「即于大床」、或者是小绳床、或者是草叶座,「结跏趺坐端身正愿」,这个正愿,「愿」就是你自己的心,来端正自己的愿心。「安住背念」,安住在背念;这个「背念」就是背一切染污念,就是厌离一切染污念;而不是随顺染污念,那就是向、而不是背了。如下〈声闻地〉说」(陵本二十四卷二页)。「诸佛弟子,听闻悎寤瑜伽法己」,就是中夜可以休息,初夜后夜还是要修止观的。听闻了这样的佛的教导法已,「应作是念:我当成办佛所听许悎寤瑜伽,初夜后夜欣乐宴坐,此说未来所知位」,就是现在在说将来所知道的境界。「由是于坐名未来法」,坐是属于未来。「于住位中欣求彼故」,现在不是坐,现在是住,在住的时候,就是…我过一个时候,我要怎麽怎麽的…这样子意思。「今观彼相,谓现在住为能取,未来坐为所取,是名住观于坐」,这个「住观于坐」是这样意思。那麽这样意思就还是精进,有精进地味道;我计划、自己在计划:我不要懈怠,我要初夜后夜还要修止观,这样意思。

  未二、坐观于卧

  坐观于卧者:谓以现在能取,观过去所取法。

  「坐观于卧者」,这是第二科「坐观于卧」。「谓以现在能取,观过去所取法」,这个坐是现在,卧是过去,我以前我曾经卧下来。「谓以现在」是能观的,观察过去所观察的法。

  《披寻记》三九六页:

  坐观于卧等者:此中卧言,所谓右胁而卧,住光明想,正念正知,思惟起想,巧便而卧。〈声闻地〉中别释其相(陵本二十四卷五页)。由此因缘能顺修习悎寤瑜伽。此说过去所知位,是故说卧名过去法,于宴坐中忆念彼故。今观彼相,谓现在坐为能取,过去卧为所取,是名坐观于卧。

  「坐观于卧等者:此中卧言,所谓右胁而卧,住光明想」,在卧的时候心里面要观想这个光明想。「正念正知,思惟起想」,思惟:我不要一直卧在那里,要起来!不要一直休息。「巧便而卧」,卧下去要有这样的善巧方便,思惟光明。「〈声闻地〉中别释其相」(陵本二十四卷五页)。「由此因缘,能顺修习悎寤瑜伽。此说过去所知位,是故说卧名过去法,于宴坐中忆念彼故。今观彼相,谓现在坐为能取,过去卧为所取,是名坐观于卧」,这麽样解释这个文。

  午二、观能取法

  或在后行观察前行者:谓以后后能取,观前前能取法。

  这是第二科「观能取法」;前边是「观所取法」,现在「观能取法」。

  「或在后行观察前行者」这句话怎麽讲呢?「谓以后后能取,观前前能取法」,前面是观所取,这是观能取。后后的能取,观察前前的能取法;前前的能观察的法,这是「观能取法」。

  巳三、结义

  此则略显二种所取、能取法观。

  这是第三科「结义」,前面是观所取,这一科是观能取,所以叫做「略显两种所取、能取法观」。

  《披寻记》三九六页:

  或在后行观察前行等者:此说若已生起无间谢灭所取作意,说名前行。若此无间新新生起能取作意取前无间已谢灭者,说名后行。今观彼相,谓以后后能取,观前前能取法,是名后行观察前行。此前后行皆名能取,以从染污令清淨故。

  「或在后行观察前行等者:此说若已生起无间谢灭所取作意」,这什麽意思呢?这是说若已经生起「无间」、中间隔没有其他的间隔生起的法又谢灭了,什麽「谢灭」呢?「所取作意」,就是所观察的境界。就是有所观察,有能观察;这个所观察的境界谢了,就是转变了,这是「作意」。「说明前行」,已经生起的它又谢灭了,这是「前行」。

  「若此无间新新生起能取作意,取前无间已谢灭者」,前面谢灭了,那麽谢灭了以后呢,又「无间」、没有间隔地,又新新地生起能取的作意,生起能观察的智慧作意,生起能取作意。「取前无间已谢灭者」,然后观察那一刹那前边已谢灭的那个,这样子观察。「说名后行」,这叫做后行。「以后后能取观前前的能取法」,这样子;「今观彼相」,现在观察彼的相貌,「谓以后后的能取,观察前前的能取法」,这样子。「是名后行观察前行」,这样观察。「此前后行皆名能取」,前边也是能取,后边也是能取。「以从染污令清淨故」,这样修行是什麽意思呢?意思就是从染污里面解脱出来,使令自己得清淨,是这样意思。

  但是这里边的意思,是已经谢灭了;前一刹那的染污谢灭了,后一刹那生起的能观,又去观察这谢灭的染污相,这是以后观前的意思,就是观察它因缘所生是毕竟空寂的。这样的修观法、观察法,有一个什麽特别点呢?我们有的什麽时候,这静坐的时候有一种情况,就是前一刹那有了染污心、灭了,后一刹那这清淨心生起了,对于前一刹那的事情,不管了、不管它了,这也是一个相貌。但是在这里这地方看、不是,前一刹那的染污是灭了,但于后一刹那的时候,还要去对治它一下,观察它是因缘所生、是毕竟空的,这样子去观察一下,这里面有这样地味道。

  卯二十、贤善定相(分二科) 辰一、徵

  云何贤善定相?

  这是第二十科「贤善定相」分两科,第一科「徵」。怎麽叫「贤善定」的相貌呢?

  这是问。底下解释分两科,第一科「标相」。

  辰二、释(分二科) 巳一、标相

  谓所思惟青瘀等相,为欲对治欲贪等故。

  「贤善定」的相貌是这样子,「谓所思惟青瘀等相」,就是修不淨观的时候,你心里面思惟自己的身体,从脚指头开始青瘀了,那地方有病了、坏了,青瘀、脓烂、散坏,白骨显现这些形象,这样修行是什麽用意呢?「为欲对治欲贪等故」,就是为的想要消灭自己心里面这个欲的贪心「等故」,就是为了这个缘因。欲的贪心,有贪就有瞋,各式各样的烦恼,你修这青瘀等的不淨观就能对治它,这就叫作「贤善定相」。

  我们从这些经文上,这是《瑜伽师地论》,但是这些事情都是经上说的。这可见佛开示我们修行的法门,内心里面有什麽病,就直接要去对治它,不是放纵它不管了,不是这样子;是直接去对治它,是这样子的办法。我昨天也说过,我们现在一般的情形这修行方法,我就念阿弥陀佛,心里面有了不清淨的染污心现前,我念佛。念佛是转变了所缘境,也是把染污心过去了、灭了,灭了,但是我只是一直念佛,一直唸阿弥陀佛名号,把这一念心佔有了,其他的杂念不进来。念久了呢也可能会一心不乱,但是那个烦恼贼还是在那里的,烦恼贼还在那里。

  这个话对比前面这段文,正好是这样意思。就说我前一念心我有了烦恼了,我一发觉了,烦恼就灭了,我的清淨正念起来了;起来了,还是要观这个烦恼贼,要用智慧剑去断它的;深入法性地观察,就能断现行也能断种子。

  我们不这样做,我们只是念阿弥陀佛。只念阿弥陀佛,烦恼活动了的时候,我心一念佛,染污心是没有了、灭了,但是你并没能去杀烦恼贼,只是躲避了一下就是了,我们现在的修行就是这样;我念咒也是这样,念经也是。念经或者我念《地藏经》也好、念《金刚经》、念《大品般若经》、念《华严经》、念《法华经》、念《维摩经》、念《大宝积经》,念各式各样的经,但是念这些经论的时候,从文字上这样去念,文里面也是有义,但是我们没能够深入地学习。或者就是学习过,我们文字上这麽在心里面一过,没能够修观,小小有一点思慧,思的不是很多,这样子熏习了一下,对那烦恼有一点威胁性,能威胁心里面的贪瞋痴。因为这样的大乘经论;小乘经论也是一样的,这个经论的理性、也就是智慧,对烦恼是有威胁性的,但是我们没有深入地思惟,也更没能够修止观,对于烦恼还是不能灭,你还是不能消灭它。

  现在经上,我们学习的经论上,佛菩萨的意思不是这种辨法,不是。是「为欲对治欲贪等故」,若有了贪欲心,就是要修不淨观来对治它,是这样子办法。我心里有了贼的时候,就是要增加警察的力量,使令这土匪不可以存在的;或者是有一个学校能教导,使令这些土匪变成善人了,这也是可以。所以是「谓所思惟青瘀等相,为欲对治欲贪等故」,是这样办法的。

  巳二、释名(分二科) 午一、徵

  何故此相说名贤善?

  这底下第二科「释名」。前面是「标相」,这底下解释「贤善」的名字,分两科,第一科是「徵」,第二科解释。「何故此相说名贤善?」是徵、是问。底下解释。

  午二、释

  诸烦恼中贪最为胜;于诸贪中欲贪为胜,生诸苦故。此相是彼对治所缘,故名贤善。

  「诸烦恼中贪最为胜」,我们凡夫,扰乱我们心里面不寂静的烦恼有很多很多,但是贪心是最有力量的,贪求欲这个心「最为胜」,「胜」就是有力量,有最大的力量。「于诸贪中欲贪为胜」,贪也是各式各样的贪,有的人贪吃,有的人贪…各式各样的贪,诸贪中这欲的贪心是更是有力量,它有什麽不好呢?「生诸苦故」,这欲贪能令你苦恼,能令你引起很多很多的苦恼。

  「此相是彼对治所缘,故名贤善」,若修不淨观,这不淨的相是彼贪心的对治,你缘青瘀等相,就能对治能令你苦恼的贪心,所以名为「贤善」,名为贤善定。

  卯二十一、止相

  云何止相?谓所思惟无分别影像之相。

  这底下第二十一科,就是「止相」。前面是说「贤善定相」,这「贤善定相」是讚歎不淨观的意思。「云何止相?谓所思惟无分别影像之相」,这个「止相」是这样意思,「谓所思惟无分别影相之相」;这个止要有一个所缘境,这个所缘境在心里面现出来就是影相、就变成影相了,这影相是有个本质的相,我们心缘这个本质,在心里面就现出与本质相似的相貌,那叫作影相。就像面对镜子来说,镜子里面现出一个影相来,那个相就是影相,原来那个就是本质相。这心里面所现出来的所缘境叫作影相。心安住在所缘境上不分别,叫作「无分别影相」。

  前面说这「思惟」这句话怎麽讲呢?不分别是不分别,你内心里面还是要不断地思惟这个所缘境的,这个「思惟」就是想念的意思。比如说:我想我的母亲,我心里面念念想,这个相就继续地显现在心里面;若不想,不想这个相就不现了。

  所以修止的时候,这无分别的影相显现在你心里面的时候,你要不断的想你才能够没有其他的妄想进来;你心里面不想所缘境了,所缘境就不在就没有了,但这个心它不会停下来,它又去想别的事情,那麽别的事情就现出来了,那就变成妄想了,变成散乱了。所以这个止,修止的时候你要不断的想所缘境,不断地忆念所缘境,你才能够没有其他的杂念进来,你才能够明静而住。

  这个方法,这《瑜伽师地论》的确是大慈大悲,它说的很週到,告诉你怎麽样降伏这个妄想。若是心里面有了一个所缘境,我以出入息为所缘境,或者我用脐轮作所缘境,或者我用一个光明为所缘境,或者莲花为所缘境,或者是什麽什麽做所缘境,是的,有了所缘境;但是怎麽样才能念念相续地缘所缘境没有杂念呢?你要思惟、要想,念念地忆念所缘境,才可以。那麽这就叫作止,这个止是这样意思。

  卯二十二、举相

  云何举相?谓策心所取,随一淨妙或光明相相。

  「云何举相?」举相是什麽意思呢?这是第二十二科。「谓策心所取,随一淨妙或光明相相」。怎麽叫做举相呢?「谓策心」,策心就是警策它、鞭策它、警觉它,警觉什麽呢?「心所取,随一淨妙」,你心里面所想的,想的什麽呢?随你某一种清淨微妙的境界;就是观察佛相,佛相是最淨妙的形象;或者是其他的光明相,这些相貌,使令你的心就不惛沉、不沉没了,兴奋起来就精神好了,这沉没、惛沉就过去了,这时候你继续可以修止观了,这是这样意思。「随一淨妙」,淨妙也可能很多种,其中的一种,就是这样意思。

  卯二十三、观相

  云何观相?谓闻思修慧所思惟诸法相。

  「云何观相?」第二十三科、怎麽叫作「观」呢?「谓闻思修慧所思惟诸法相」,「闻思」就是有语言文字的佛法,我们是听闻别人讲解或者自己阅读的,也都算是闻。闻而后能思惟,专精思惟经里面的义,叫作思。我们现在的汉文的佛教徒的情况,多数缺少思慧,或者小小有一点也可能,总是不太及格。「修慧」就是在禅定里面去思惟法义,那就叫作修慧。这个修慧是什麽意思呢?就是有更大的力量;我们听闻佛法的时候也有一点智慧,但这个智慧的力量不大;专精思惟所成就的智慧,力量是大过了闻慧,但是还不如修慧。这修慧,禅定里边你若思惟诸法实相,这个力量非常大,能够改变你的凡夫的境界成为圣人,所以叫作「修」;能使令你成为圣人,能彻底的改变你的思想,所以叫作「修」。这修是有力量的、强大的力量;若闻思力量不是很大。这闻思修慧所思惟的诸法相,这就叫作「观相」。

  这样说呢,闻所成慧;由听闻而得到的智慧去观察一切法,也名为观;思惟一切法的真实相,也叫作观;修慧思惟诸法相也叫作观。这样说,这个观是通于这三种智慧。当然这三种智慧,这修慧虽然是很重要,但是不能离开闻思的;离开了闻思,修慧也是没有的。只是闻思而不修也不行,所以闻思修,都是应该具足的。

  卯二十四、捨相

  云何捨相?谓已得平等心,于诸善品增上捨相。

  「云何捨相?」捨相怎麽讲?「谓已得平等心,于诸善品增上捨相」,就是说这个修行人他心里面也不惛沉、也不掉举、也不散乱,明静而住,这叫做平等了,这叫已经成就平等心。「于诸善品增上捨相」,这是说我们修行人,你能够守护根门、食能知量、又能够初夜后夜;白天不要说;就是夜间,初夜后夜也还是能用功,你能够有沙门的庄严,能够如法的用功,那就叫作「善品」。这善品的因缘,使令你修止观的时候,得到平等心的时候,这时候你就这样子下去,那就叫作「增上捨相」。已经得到平等心了,你就这样子任运让它这样相续下去,就叫增上捨相。

  《披寻记》三九七页:

  云何捨相等者:谓于所缘不发所有太过精进,是名已得平等心。复由所缘令心上捨,是名于诸善品增上捨相。此如〈声闻地〉释(陵本三十一卷九页)。或复远离惛沉掉举,名已得平等心。最极寂静,名增上捨。

  「云何捨相等者:谓于所缘不发所有太过精进」,你精进到一个适当的位置的时候,你就不要再强大,太过精进就不对了;太过精进有可能把你相应的境界失掉了,或者你的体力不够,太过精进伤害了自己的体力,也不能用功了。所以太过精进也不好,不足也是不好,「是名已得平等心」。「复由所缘令心上捨」,你这时候的所缘境,使令你的心达到那一个最相应那个捨的境界,就是平等的境界,「是名于诸善品增上捨相。此如〈声闻地〉释(陵本三十一卷九页)。或复远离惛沉掉举,名已得平等心」。「最极寂静,名增上捨」,那个最极寂静这个时候叫「增上捨」。

  卯二十五、入定相

  云何入定相?谓由因缘、所缘、应修习相故入三摩地,或复已得而现在前。

  「云何入定相?」这里解释怎麽叫「入定」,说出它的相貌。「谓由因缘、所缘应修习相故入三摩地」,怎麽样才能够入定呢?你要有因缘你才能入定,这因缘相当然就是要持戒清淨、要守护根门、食能知量这些事情,这些都是因缘相。还要有个「所缘相」,你要有个所缘境;你修四念处也好、修各式各样的法门,它都是要有一个所缘境,这是一个条件。还有「应修习相」,应修习相就是要对治沉、掉、乱、着,对治这些障道因缘。这些事情、这三个条件;因缘、所缘、应修,这是三个相;这三个相具足了呢,「入三摩地」就入定了,这样意思。

  「或复已得而现在前」,那也叫作「入定相」;你已经得到定的时候,你正念一提起来这个定就现前了,那就叫作入定相,这就这麽讲。

  卯二十六、住定相

  云何住定相?谓即于彼诸相善巧而取,由善取故随其所欲于定安住;又于此定得不退法。

  「云何住定?谓即于彼诸相善巧而取」,就是前面说的这些相,止相、举相、观相、捨相,这些入定的因缘你能够善巧的成就了,这是第一个条件。「由善取故,随其所欲于定安住」,因为你善取其相的缘故,也就是不断的修行,成功了的时候,随你心之所欲,你就能够要入定就能入定,就在定里面安住不动,这是第二个相貌。

  「又于此定得不退法」,又对这定你得到不退、不失掉;但也要警慎才能不失掉。有的经论上说你要经行,你常静坐修定,要常常经行的;你若不经行,你入定的时候时间不久你就要出定,不出定不行。这可见身体的健康还是很要紧,你身体的气血正常健康,你也就修行容易成就,成就了以后入定的时间长,这是「住定相」。

  卯二十七、出定相

  云何出定相?谓分别体所不摄,不定地相。

  「云何出定的相貌」,这是二十七科。「谓分别体所不摄,不定地相」,这个「分别体所不摄」,「分别」是什麽?「分别」是心,分别的体就是我们的心。这个分别心是「定所不摄」的,那麽是什麽?就是散乱。这个散乱心现前的时候,散乱是不定的相貌,所以就是从定出来了,是这麽意思。这是「出定相」。

  卯二十八、增相

  云何增相?谓轻安定倍增广大所思惟相。

  这又说个「增相」,什麽叫做「增相」呢?「谓轻安定倍增广大」,就是你不断的静坐,一开始的时候有轻微的轻安乐,小小有一点舒服,但是你不断的努力,它逐渐的就增长、增长。到了未到地定的时候就开始有轻安乐,到了这个初禅、二禅、三禅的时候,这个轻安乐倍加,是加倍的增长广大,而这个轻安乐是你心所觉知的、所思惟的相貌,那麽这就是「增相」。

  卯二十九、减相

  云何减相?谓轻安定退减狭小所思惟相。

  「云何减相?」这二十九科,怎麽叫做「减相」呢?「谓轻安定退减狭小所思惟相」,你若不断的努力,你就由少而多轻安乐渐渐增长;若是你轻安乐已经得到了,你懈怠,你常不入定,那麽你这个轻安和那个定就是逐渐的退下来、逐渐的减少,叫「狭小」,乃至到完全没有了,都有这种事情。「所思惟相」,也是内心的境界,也是你所思惟的相。你的定增长、轻安乐也是增长,你轻安乐增长、定也是增长,它们互相增上的。但是这个毗钵奢那也有关係,你常常修这个毗钵奢那观的时候,能够灭除定的障碍。没有定的障碍、定就增长,定增长、轻安乐增长,轻安乐增长、定也增长,定增长、毗钵舍那也增长,就是互相增上逐渐达到圆满的程度,那麽那就叫做「增相」。如果你懈怠,就是退下来,懈怠就没有了。

  卯三十、方便相

  云何方便相?谓二道相,或趣倍增广大,或趣退减狭小故。

  这是第三十科。「云何方便相?谓二道相」,就是这个前面奢摩他和毗钵舍那。奢摩他和毗钵摩那这是个方法,你用这个方法不断的努力去修这个止、修这个观,那个这叫做「方便」;所以这个「方便」有个「行」的意思,实际的行动叫做方便,用实际的行动做成功的方便。现在这里说什麽呢?就是「二道相」就是一个止、一个观。

  「或趣倍增广大」,或者你精进不懈怠,「趣」就是向前进,向前进的时候,止也增长,观也增长,加倍地增长广大起来。「或趣退减」,或者你不对劲,你懈怠或者什麽业障现前了,你就退下来了,「狭小」,这是这一种。

  卯三十一、引发相

  云何引发相?谓能引发略摄广博文句义道,若无诤无碍妙愿智等,若依三摩地诸馀力无畏等最胜功德,及能通达甚深句义微妙智慧,如是等相。

  这是三十一科;一共三十一科,这是最后一科。「云何引发相?谓能引发略摄广博文句义道」,就是你修止又修观、修观又修止,就能够引发出来殊胜的功德。什麽呢?第一个是「引发略摄广博文句义道」,这个「略」、少少的文句会引发出来广博的文句,或者广博的文句能够「略摄」到少、简单的一些文句;就是能够由广而略,也能由略而广,这叫做「引发」。当然这文中有义,「义」就是「道」,义是心之道,义是心行之道,能这样地转变。这个民国初年的八指头陀,没有读过什麽书,他就会作诗也能写文章,我看写那文章像经书是一样,那文章写的真是不可思议!这就是出家人修行这件事是不可思议。

  「若无诤无碍妙愿智等」,说是你修奢摩他、又修毗钵奢那的观,又能引发出来无诤三昧,能引发出来四无碍辩,能引发出来妙愿智等,能引发这殊胜功德。「若依三摩地诸馀力无畏等」,你若是得到了三摩地,又修止观得到三摩地,那还有进一步,还有「诸馀」、还有很多佛的十力、四无所畏等最胜的功德都能引发出来。「及能通达甚深句义」,你这个止观不断的修习,对于佛菩萨说法的甚深句义你也能够通达,通达佛是说什麽法,说什麽妙法你都能明白。「微妙智慧」,还有甚深的微妙智慧你也能成就,就是能得到佛的智慧。「如是等相」这叫做引发,这叫做「引发相」。

  癸二、明摄(分二科) 子一、略标

  复次如是诸相,即前根本四相所摄。

  这是第二科明所摄。前面是三十二相,分三十一科解释完了。现在「明摄」,分两科,第一科是「略标」。「复次如是诸相」,就前面三十二相,即前的根本的四相所摄。「根本四相」是什麽呢?就是所缘相、因缘相、应远离相、应修习相,这是四根本相。四根本相能摄这三十二相的,所以叫做「即前根本四相所摄」。这也就是本论的作者,也是能略也能广,能广也能略。

  这是「略标」。第二科「别释」分四科,第一科「所缘相摄」。

  子二、别释(分四科) 丑一、所缘相摄

  谓所缘相,具摄一切。

  前面是「略标」。这底下说,这三十二相就是为「所缘相」所摄,都是所缘相。

  丑二、因缘相摄(分二科) 寅一、摄一切

  因缘相亦尔,前与后为因缘故,为令后后得明淨故。

  「因缘相亦尔」,这第二科说这个「因缘相」。因缘相分两科,第一科「摄一切」,也能摄一切。「前与后为因缘故」,这个「因缘相」是表示什麽呢?你不断的修止观,前为后作因缘,作因缘又怎麽的呢?「为令后后得明淨故」,使令你后来的止观就明淨;最初开始总是不明淨,后来逐渐的就会明淨。就是前前为后后作因缘故,使令你有进步了。这是第一科。

  第二科「辨二种」分两科,第一科是「标摄」又分两种,第一科「举正方便」。

  寅二、辨二种(分二科) 卯一、标摄(分二科) 辰一、举正方便

  正方便相一切种别,皆因缘相。

  前面解释那个正方便。「正方便」也有很多的差别,虽然有很多差别,都是属于因缘相的。就是修定、修止观的因缘,就是前面说的守护根门等等的这些事情。

  辰二、例邪方便

  如正方便,邪方便亦尔。

  这是第二科,例这个邪方便。像正方便是这样子,那个邪方便也是一样,也给你作因缘的。正因缘作好因缘,那麽邪方便做个坏因缘,就是这样子。

  卯二、辨品

  一是白品相,第二黑品相。

  前面第一科是「标摄」,现在第二科「辨品」类。「一是白品相」,就是正方便。第二邪方便就是「黑品相」,这是它的类别。

  丑三、应远离相摄

  诸染于相,唯应远离。

  「黑品」就是染污,染污是修行人所应该远离的,不应该亲近。

  丑四、应修习相摄

  所馀诸相,唯应修习;于彼彼时,应修习故。

  「所馀诸相唯应修习」,第四科是「应修习相」。这个「所馀诸相」就是染污相除掉了,剩馀的一切相,那就是白品相;那是我们应该亲近、应该修习令它成就的。「于彼彼时,应修习故」,于那个时候、那个时候,你就应该修习。这个止是什麽时候修,观是什麽时候修,乃至到各式各样的相,什麽什麽时候修,这样意思。这样子就成就了白品相,也就得到了很多的功德了。

  这是〈三摩呬多地〉,这第十一卷到此为止了,这个十一卷解释完了。

返回目录

-----------------------------------------------------------------------------------------------------------------

更多妙境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