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法相宗>>正文内容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139

       

发布时间:2013年04月08日
来源:   作者:妙境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139

 

  寅一、辨光明(分二科) 卯一、问

  问:初二静虑,诸天光明,有何差别?

  这是第四科「小三摩地」,分两科,第一科「略辨三种」,这一科讲过了。第二科是「别广二种」,就是后面的大三摩地、无量三摩地这两种,再详细的解释。这裡面是这个「无量三摩地」分三科,第一科「出胜解」,第二科「显差别」,这两科也讲完了。现在是第三科「辨光明」,「辨光明」裡面先「问」。

  「初二静虑」,这个四个静虑,前两个静虑就是初禅、二禅,这两个天、这两个地方的诸天的光明有什麽差别?是「答」,这是回答,回答裡面先说「初静虑身」。

  卯二、答(分二科) 辰一、初静虑身

  答:如末尼珠,外有光明,内无光明。初静虑身,亦复如是,外放光明,内则不尔。

  「如末尼珠,外有光明,内无光明」,这先说一个譬喻,就像那个摩尼珠这样的东西,这个珠的外面是有光明发出来,但是珠的本身,它的体上是没有光明的,珠体没有光明。

  这「初静虑身,亦复如是」,这个初禅天的人也是这样子。「外放光明,内则不尔」,它的身体向外能放出来光明,但是身体本身是没有光明的,是这样的情形。

  辰二、第二静虑身(分二科) 巳一、喻合

  譬如明灯,外发光明,内自照了,第二静虑,身亦如是。若内若外,俱有光明。

  「譬如明灯,外发光明,内自照了,第二静虑,身亦如是」,这是第二科。「譬如明灯」,譬如那光明的灯,这个灯焰向外面发出来光明,就像现在这个灯能发出光明,使这个房间裡面不黑暗了,破除黑暗了,光明了。「内自照了」,它那个灯的体上本身也是有光明。像太阳它本身是明,又能发出来光。本身是光,又发出来很多无量无边的明,把世界都照亮了,就是这样的意思。

  「第二静虑,身亦如是」,第二静虑的三种天,它们的身体的光明也是这样子。「若内若外,俱有光明」,他们的体内有光明,体外也有光明,这和初静虑就不一样。

  但是在这个马胜比丘,马胜比丘从人间到了初禅天。到了初禅天,就去看这个大梵天王。一到那天上,看不见大梵天王,看不见。看不见,心裡面就想要看见他。隔那麽一会儿大梵天王来了,看着就是一团光明。那就有一点像二禅天的光明,像二禅那样。而和梵众天、梵辅天不一样。梵众天、梵辅天应该像这裡说的一样。但是大梵天王他是无寻唯伺地,又修了慈、悲、喜、捨四无量心三昧。他的身体就是类似二禅天的光明,有这种境界。

  巳二、引证

  是故经说:彼地已上,惟一种身,非于下地。

  「是故经说:彼地已上,惟一种身,非于下地」。「是故经」裡面说,这地方没有说出经的名。说是「彼地已上」,这个「彼地」应该说是…这《披寻记》解释是二禅以上,但是其他的大德的解释就是初禅以上。惟是一种的身体光明,没有差别。「非于下地」,下地就有差别。「下地」就是欲界,欲界天也有光明,他的身体也发出光明来,但是彼此的光明不一样,二禅天以上就是都是一样。

  这底下是小字,念一下也可以。

  《披寻记》四一九页:

  彼地已上惟一种身等者:有色有情有四差别:谓身异想异,如人及一分天;或复身异想一,如梵众天,除劫初时;或复身一想异,如极淨光天;或复身一想一,知遍淨天。依是故说第二静虑已上唯一种身,非于下地。

  这个「彼地已上惟一种身等者:有色有情有四差别」,就是色界天的有情有四种差别。

  「谓身异想异,如人及一分天;或复身异想一,如梵众天」。「谓身异想异」,就是此人、彼人,这个众生和那个众生,很多的众生,这个身体不一样,这个相貌不同。身体大小,健康不健康,各式各样的有差别。「想异」,思想也不同。思想不同,有的人受苦,有的人受乐,有的人不苦不乐。有的时候苦,有的时候乐,有的时候不苦不乐。总而言之,彼此思想是不一样。「如人」,人就是这样子。那麽「及一分天」,就是欲界天,欲界天也是「身异想异」。那麽有的地方也包括初禅天,初禅天这个「身异想异」,也有这样的讲法,就是劫初的时候的初禅天,「身异想一」,但是以后呢?「身异想异」,也有这个说法。「或复身异」,想是不异,想是一,如梵众天」。这个「除劫初时」,这个「除」字是个差字,这个「除」应该是「惟」,惟「劫初时」,劫初的时候呢,初禅天就是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他们是「身异想一」,所以惟劫初的时候这样。因为劫初的时候,这麽多的梵众天、梵辅天,他们自己承认我们是大梵天王生的;大梵天王也认为他们是因为我而生的。我心裡面想:为什麽这麽裡没有人呢?就有人了。就从光音天、二禅天的人就死掉了,就生到初禅天来。那麽大梵天王他心裡这样想,就有人了,就是有天了,他就认为他们是他的思想生的,所以彼此间的想法是一致的,所以叫「想一」。这唯独是劫初的时候这样,过了劫初的时候就不是了。过了劫初以后那还是身异想也异,思想还是不一样的,这是第二种。

  「或复身一想异,如极淨光天」,「或复身一想异」,「或复身一」,这个身体大家都是一样的,都是一样的光明,但是内心的思想不同。什麽样的天这样子呢?「极淨光天」,少淨天、无量淨天、遍淨天。「或复身一想异,如极淨光天」,「极淨光天」是二禅天,少光天、无量光天、极淨光天,这是二禅天。二禅天的人,他们身体的光明是一样的,但是内心的思想是不一样。不一样有什麽不同呢?就是初生到二禅天的人,看见梵天有大火,有梵天的宫殿,梵天的宫殿能比我们世界还要大,他们那个梵天的天人住的宫殿,比我们这个世界还要大,可见是那个地方境界很不得了。那麽到劫坏劫的时候就起火了,把梵天的宫殿烧了,火是很勐的。这二禅天的人看见了就害怕,是不是火会烧到我们这裡来吧?就有了恐怖。但是旧住的二禅天的人:你不要怕,不要怕,我曾经看见过烧,结果但是没有烧到这边来,说是不要怕。那麽从这地方就是有两种想法,一个是有恐怖想;一个是没有恐怖想,所以叫做身一而想异,是这样的情形。

  「或复身一想」也「一,如遍淨天」,就是三禅天了,少淨天、无量淨天、遍淨天。这个「遍淨天」的人,他们身体的光明都一样,思想也是一样,就是乐,惟一乐想,另外没有其他的,所以想也是一致的。

  「依是故说第二静虑已上唯一种身,非于下地」。「依是」,也就是因此。所以说第二禅天,第二静虑以上是「唯一种身」。不是「下地」,不是初禅以下的欲界天,不是指他们说的。

  丑二、无量三摩地(分三科) 寅一、明建立(分二科) 卯一、徵

  复次云何建立四无量定?

  这是第二科「无量三摩地」,前面这个「大三摩地」解释完了,这是第二科解释「无量三摩地」。「无量三摩地」分三科,第一科「明建立」,先是问。

  「复次云何建立四无量定」?我们要怎麽样才能够修成功了四无量三摩地?这个「建立」就是创造的意思,也就是修行的意思。我们这个心裡面没有四无量定,但是我们若去修行,成功了,就有了四无量定了,所以那叫做「建立」。

  现在这是问,底下嘛回答,回答就是解「释」,解释裡头分两科,第一科是「辨有情」,就是四无量定所观察的众生。分两科,第一科是「标列品」,标列这个品类,这个众生的差别。

  卯二、释(分二科) 辰一、辨有情(分二科) 巳一、标列品

  谓诸有情,有三品故,一者、无苦无乐,二者、有苦,三者、有乐。

  「谓诸有情,有三品故」,这个四无量定是大悲心的境界,它是救护一切众生的,饶益一切众生的。在所饶益的众生这一面来看,有三类,「一者无苦无乐」,他也没有苦恼、也没有安乐,是这麽一类的众生。第二种呢?「有苦」,有很多的苦恼。三者是「有乐」,这个众生他心裡面是有快乐的。

  这个众生裡面分这麽三类,就包括了一切的众生,无苦无乐,和有苦,和有乐。

  巳二、配乐欲

  如其次第,欲与其乐、欲令离苦、欲令其乐,永不相离。

  这是第二科「配乐欲」,这个众生和乐欲相配。「如其次第」,这个修四无量三摩地的人,他在这个定裡面这个毗钵舍那的观察的时候,「如其次第」,如前面列出来有情的次第。「欲与其乐」,那个无苦无乐的众生,他没有苦可离,但是没有乐,他就是希求乐,希求乐这个修行人「欲与其乐」,也愿意这样观想布施他快乐,给他快乐。给他什麽快乐呢?下面有讲,这裡不说。

  「欲令离苦」,这个第二类的有情,他有苦恼。他没有快乐,他有苦恼,那麽「欲令离苦」,这个修四无量定的这个人,这个修行者在定裡面,就是计划想要叫他远离痛苦。

  这第三种有情是有乐的,有乐没有苦,这是最好的。最好的时候,这个四无量定这个人,对这一类的众生什麽态度呢?「欲令其乐,永不相离」,就是想要想办法教导那个众生,叫他的乐永久也与他不相离,永久拥有快乐,这样子。

  这是配这乐欲,这是辨别这个有情的差别。

  辰二、辨作意(分二科) 巳一、总标

  于彼作意,有四种故,如其次第,建立四种。

  前面是「辨有情」,这是第二科「辨作意」,分两科,第一科是「总标」。

  说这个修四无量心,修四无量三昧的这个人,「于彼作意」,于彼三种有情修观察,作观察就是「作意」,有四种不同。「如其次第,建立四种」,如这个有情的次第,建立四种差别。

  这是「总标」,底下第二科「别释」,第一科是「建立前三」。

  巳二、别释(分二科) 午一、建立前三

  谓由与乐作意故、拔苦作意故、乐不相离,随喜作意故,建立前三。

  谓由与乐的作意故,「谓由与乐作意故」,这第一种众生是给他「与乐」的作意;第二类众生是「拔苦」的作意;第三种众生「乐不相离,随喜作意故」,他的乐与他不相离,生欢喜心。而这样子去思惟观察,这是「作意」。

  「建立前三」,就是这样子思惟观察,在禅定裡面这样观察,这就是安立了,这就是修行了前三种无量,慈无量、悲无量、喜无量,是这样子。

  午二、建立于捨

  即于此三欲与乐等,为欲令彼不乐思慕,不染污作意故;瞋恚不染污作意故;贪欲不染污作意故,建立于捨。

  「即于此三欲与乐等,为欲令彼不乐思慕,不染污作意故」,这是第二科「建立于捨」,这慈、悲、喜、捨,「慈、悲、喜」这三种作意说完了,底下解释这个「捨」无量心,怎麽样叫做「捨」呢?

  「即于此三欲与乐等」,「欲与乐、欲拔苦、欲与其乐,永不相离」这三种,对这三种众生,怎麽样修这个捨无量呢?

  「欲令彼不乐思慕,不染污作意故」,这个第一类众生「无苦无乐」,这个众生他心裡面也不快乐。他想要成就安乐自在的境界,但是没有,心裡也不快乐。老是「思慕」,「不乐」就是不快乐,心裡面老是「思慕」、思想、羡慕,唉呀!他有安乐的境界,他有快乐,他是这样。所以他的内心有不乐的作意的染污,有思慕的染污作意,就这个作意。现在修捨无量心的这个修行人,在禅定裡面是「欲令彼不乐思慕,不染污作意故」,在禅定裡面观想来教导他,令他、教导他这个不乐的染污作意和思慕的作意消灭了它。消灭他的不乐和思慕,令他的内心不染污。没有这个不乐的染污,也没有这个思慕的染污,教他这样子,教导他这样子。就是教导他远离愚痴,这样的意思。这个无苦无乐的众生,他内心裡面就是愚痴、煳涂。这样子这个意思,这个无苦无乐的众生希望有殊胜的安乐境界。现在这个佛法裡面说,他心裡面这样想就是愚痴,佛法这样解释,他就是愚痴。现在这个菩萨修这个三昧的时候,叫他远离,叫他除灭愚痴的作意,不要煳涂,是这样意思。

  「瞋恚不染污作意故」,这个菩萨修四无量心三摩地的时候,修这个悲无量心的时候呢?对于那个有苦的有情,能拔苦,除掉他的苦。除掉他的苦的目的是什麽呢?就是教他,教导他熄灭这个瞋心,这样令他的心就不染污了,他心就不染污了,这就叫做「作意」。这个菩萨有这样的作意,菩萨这个作意,就是教导他不要有瞋恚心。

  「贪欲不染污作意故」,这是第三个众生就是有乐的众生,就是有乐的众生。有乐的众生他有什麽问题呢?他就是有贪心,染着他所乐的境界,他心是染污的。菩萨教导他不要有贪欲的染污,菩萨就这样作意。

  看这个四无量心的这个三昧,这个真是佛菩萨、佛法的高明。我令你无苦无乐的众生给你乐;有苦的众生拔苦;有乐的众生就是观想你的乐永久为你所有,而不要远离,这是满你所愿了。但是第二个这个捨三…捨无量心就不,就不一样了。捨无量心说满足了你的愿望,但是我还要教导你熄灭贪、瞋、痴。你内心的贪、内心的瞋、内心的愚痴,对你有伤害,要熄灭贪、瞋、痴。这就叫做「建立于捨」,就是捨三昧,捨无量心就是这样的意思。

  我们平常做功德,我们就是做一面。做一面就是安乐,你有什麽需要,我满足你,就好了。但在佛菩萨不是,佛菩萨说是你内心的要求不是贪,就是瞋,就是痴。用贪心来要求一样事,用瞋心来要求一样事,愚痴心来要求一样事。但是佛菩萨是你要求也可以满足你,但是你内心的贪、瞋、痴还是不可以有的,我要教导你远离贪、瞋、痴。这就是改造你的思想,还要改造你的思想的。这个是…这一方面来看,佛法要做功德,慈善的事业应该做,但是最后还要给他佛法,教他转凡成圣,远离贪、瞋、痴,要这样做。这样做有什麽好处呢?就是永久的安乐自在了。如果你没有做这件事,你只不是满足他现在的愿望,转眼间那一点愿望又失掉了。

  比如说你有病,我给你找个医生把你病看好了,转眼间又有病了。你以前做的事,等于零了,等于没有作,都是一样。说他现在有苦,你给他拔苦,叫他没有苦,叫他心裡满足了,其实转眼间又有苦了,所有的苦难都是一样的。说老、病、死你不能消除的,你消除是暂时的。不能永久的、彻底的消除老、病、死,消除无量的痛苦,你不能,你做不到。只有是用佛法布施给他,叫他有无漏的戒、定、慧,远离了贪、瞋、痴,这个时候永久的自在了。所以佛菩萨的主张,我们做慈善事业,应该是这样做,应该是这样做的。看这个《披寻记》:

  《披寻记》四二○页:

  即于此三至建立于捨者:谓欲与乐,为欲令彼不为不乐,及思慕之所染污,是名不乐思慕不染污作意。欲拔其苦,为欲令彼不为瞋恚之所染污,是名瞋恚不染污作意。欲乐不离,然欲令彼不为贪欲之所染污,是名贪欲不染污作意。由令不染三种作意,是名第四作意建立于捨。

  「即于此三至建立于捨者:谓欲与乐,为欲令彼不为不乐,及思慕之所染污」,这句话这麽解释。「是名不乐思慕,不染污作意。欲拔其苦,为欲令彼不为瞋恚之所染污,是名瞋恚不染污作意。欲乐不离,然欲令彼不为贪欲之所染污」。我可以…你有很多的快乐,你的忧虑是什麽呢?就恐怕这个乐失掉了。我现在告诉你,告诉你一个方法,你的乐永久也不失掉,就是不要有贪、瞋、痴,就好了,「是名贪欲不染污作意」。

  「由令不离三种作意,是名第四作意建立于捨」。慈、悲、喜和捨,慈、悲、喜是属于世间的善法;捨是出世间的佛法,出世间的佛法是圣道。

  寅二、释经言(分二科) 卯一、标说

  经言:以慈俱心,乃至广说。

  这是第二科这是「释经言」,分两科,第一科「标说」。这个第一科是「建立」,这第二科是引经上的话,引经上说的话。经上说的话,分两科,第一科是「标」,就是说,「以慈俱心乃至广说」,这就是「标说」,标出来经上说的法语,这样意思。这个引经上说,「以慈俱心,乃至广说」,这「广说」就是下面有引来了,这裡就是简略了。

  这是「标说」,现在第二科是「释义」,「释义」分十科,第一科是「慈俱心」。

  卯二、释义(分十科) 辰一、慈俱心

  现前饶益,故名慈俱。

  这个「慈俱」,就是心和慈在一起活动,叫做「慈俱」。这个「慈」也是心,但是和心又不同。这个经上的意思,心本身是无记的,这个无记的心和这个慈在一起活动,就叫做「慈俱」;如果用贪,和贪在一起活动,就叫贪俱;和瞋心在一起活动,那叫做瞋俱。这个唯识上这样解释非常的明白,令我们容易明白。这常常自己反省自己,静坐的时候反省自己,或经行的时候也反省自己,时时地反省自己的时候,哦,我现在心裡面有瞋心了,就叫做瞋俱;我现在心裡面有欢喜心了,这个相是很明白的。

  现在说这个「慈俱」,什麽叫做「慈俱心」呢?「现前饶益,故名慈俱」,「现前」就是不是说空话,就是现前有实际的行动,实际的行动,很多很多的令你满意的事情出现了,创造了很多利益你的事情,饶益你的事情,「饶益」就是很多的意思,很多令你欢喜的事情。说是我没有衣服穿,我给你很多衣服;有病,给你看医生,这很多很多的事情,那就叫做「慈俱」。

  辰二、慈善友(分二科) 巳一、标名

  饶益相故,名慈善友。

  这第一科是「慈俱心」,就是现前饶益,也叫做慈俱。第二科「慈善友」,这分两科,第一科是「标名」。

  「饶益相故,名慈善友」,有饶益的事情出现,那就叫做「慈善友」。那个慈是你的好朋友,那个慈悲心是你的、那个慈是你的好朋友。什麽叫做「慈善友」?「饶益相故」,它有饶益你的相貌.有利益你的事情,叫慈善友。

  这是标出来,底下第二科是解释这个相貌,分两科,第一科「标列二种」。

  巳二、释相(分二科) 午一、标列二种

  其饶益相,略有二种:一、欲利益、二、欲安乐。

  「其饶益相略有二种」,这个有饶益的相貌,就是慈善友。什麽叫做「饶益相」呢?主要有二种,「一是欲利益,二是欲安乐」,就是这两种相,就是前面说的这个慈、悲、喜这三种是「欲安乐」;最后那个捨是「欲利益」。

  这个「欲安乐」想要令你安乐,是现在;「欲利益」是以后。这先叫你…利益你,你不愿意接受,你不接受,要你修学佛法,断掉贪、瞋、痴你不肯,那麽怎麽辨呢?就先令你安乐。先令你安乐呢?然后令你得利益,那麽你就接受了,你容易接受,这是这两种饶益相。

  午二、显遍一切

  此二种相,一切无量之所显示。

  这是第二科,前面是列出来这两种,这第二科是「显遍一切」,表示这二种相是一切无量之所显示。慈无量、悲无量、喜无量、捨无量,都有这种含义的,都显示这两种意思的。

  说我们若是做了一件利益众生的事情,利益人的事情,说这是菩萨道,这句话对不对?不一定。你有慈、悲、喜,但是没有捨,这不是菩萨道,这是一般的善法、一般的人、天善法。因为菩萨都是「以无馀涅槃而灭度之」的,就是要去掉贪、瞋、痴。去掉贪、瞋、痴那就是圣义谛的境界,就是涅槃的最殊胜的利益布施给你。你这样有有这样的行动,那才算是菩萨道。你只是你有病给你看医生,没有饭吃给你饭吃,没有衣服穿给你衣服穿,给你造一层楼,给你买个汽车,这一般的这些衣、食、住的事情,一般的善法,这不是出世间的善法,不是佛法的善法。若是菩萨做这种事情,表面上也是做这样事情,也是这麽做,但是他内心裡面,那裡面有出世间的这个动力在裡面,是无上菩提心发动的这种功德,就是有无上菩提愿。我的目的让你得圣道,希望你得无上菩提,希望你得涅槃,然后我给你造医院,我给你造个好房子,做种种的利益众生的事业,这是个前方便。然后呢?我还要改造你的思想,这是菩萨道。度众生而无众生可度,都在这裡面,这是菩萨道。如果没有这件事,我只是给你做这麽一点善事就完了,你思想裡面有贪、瞋、痴,我不知道,不需要做这个事。那麽这不是菩萨道,这是世间的善法。

  所以说是我只是做了一点善法,我没有佛法的成份在裡面。我就说这是落实了佛法的精神,这是妄语,这是妄语的。你没有佛法给他嘛,你还要有佛法来教导他。当然这是一个大悲心的行动,是一个大智慧的行动,不是容易的事情,不是容易。计划是这样子,做起来不是那麽容易的。就是世间的功德,没有佛法的成份,你做也不是容易。

  说是我若是…那个在智者大师的国清?国清什麽志,那上面记载一件事。好像北齐的一个皇帝、就是信佛这个皇帝,有一天他出去,看见在一个地方有做工的工人,就是很苦,很辛苦的境界,做那一些事情。因为这个皇帝信佛,他说:你现在生活这麽苦,你愿不愿意出家?到庙上当和尚去,就不会这样苦。我不,我不出家。一出了家住那个房子四面都是牆,这个境界我不欢喜。所以说是你让他修学佛法不是那麽容易的。你若满足他现前的要求,我希望有财富,有五欲乐,这个事情他接受的。你若叫他修学戒、定、慧,我不,这不可以。

  在这上「此二种相,一切无量之所显示」,从这些事情上看,我们佛教徒你做到、不做到是一件事,这个经书不可不读。经书不可不读,要饱读经论,我以前说这是佛菩萨的智慧。你若读,哦!佛菩萨是这个意思;你若不读,不读你不知道,不知道这个事情。

  辰三、无怨

  无怨者,离恶意乐故。

  这是第三科,一共十科,现在第三科,是「无怨」。这个修这个四无量心的时候,有「慈俱心」,有「饶益相」,就是这些事情,那麽第三呢?还有个「无怨」。

  什麽叫无怨呢?「无怨者,离恶意乐故」。这个修四无量心呢?凡夫也可以修,圣人也修,菩萨也修,这是共于大小凡圣内外,大家都可以修的。其他的宗教徒也可以修,也可以做种种的善事嘛!也有这种事,这是共有的。但是用佛教、佛法来说呢?就是裡面可不是个表面的事情。说到无怨,你内心裡面没有怨,为什麽无怨呢?「离恶意乐故」,远离了恶的意乐,没有伤害人的这种想法,没有这个,这内心裡面完全是清淨无染。表面上是利益人,内心裡面有恶的希图,那怎麽能算是慈悲呢?现在这说这个四无量心,心裡面没有恶的意乐,这个不同的。

  这个看这个春秋战国的时候,战国的时候,这个我们说这个赵国,赵国很强的呀!秦国虽然是很强,他想打赵国,打不了的。他有廉颇,李牧、还有蔺相如,这都是有本事的人,把赵国保护得很强。秦国这个将军很厉害,不可以、不可以侵犯。但是有办法,用银弹!用很多的黄金来贿赂国王的周围的人,把这些有本事的人都撤职,都把他们都弄垮台了,用一些笨蛋做总司令。然后秦国的这个军队来了,一下子就把赵国给灭了。灭亡了以后,先找这个贪污的人先杀掉他。哎呀!我看这个,这是《史记》上说这些事情。我一看,世间上的人就是这个回事。有本事的人也好;没有本事的也好,都是贪、瞋、痴。有本事的人,就会利用贪、瞋、痴做贪、瞋、痴的事情,做的很成功,但是不久就也垮台了,世间上事情就这样。我们一般人的想法,我的儿女将来做总司令、做总统,做最有权位的人,又怎麽样呢?成功了,就是用贪、瞋、痴做贪、瞋、痴做成功了,转眼间又垮台了,就这样子嘛!若是个笨人呢?没有大的权利还比较安全,我看这。然而若是说是出家,「我反对!你不可以出家。我反对,不可以出家!」世间上就是这样子。

  现在佛教徒那个明白说:「离恶意乐故」,不可以有!但是父母对儿女那有恶心,没有恶心。没有恶心,但是也不是慈悲。用佛法来看,是慈悲吗?你叫你的儿女,儘量的栽培他,能掌握到国家的最高权利。他如果有…其实他相信佛法也可能好一点,如果不相信,那还是不一定的,可能做大恶,不是做小恶。

  所以仔细的思惟这件事,还是学习佛法好,还是出家好,还是这麽说。

  辰四、无敌

  无敌者,离现乖诤故。

  前面这个「无怨」是指内心说。这「无敌:离现乖诤」,没有「敌」,没有敌对的人。没有敌对的人是什麽呢?「离现乖诤故」,心裡面没有恶意乐,表面上同任何人都不冲突。不冲突,我们最容易明白的人,就是语言上大家都和和气气的。我不同你冲突,不同你争论,「离现乖诤」。我偏要和你不合,你说南,我就说北,我和你乖违,「乖」者,违也。我和你不一样,和你有冲突,和你争论。「离现」,现在你修四无量心三昧的人,我不、我不同你争论。白费唇舌没有用,争什麽,没有用,「离现乖诤故」。

  辰五、无恼害

  无恼害者:离不饶益事故。

  「无恼害者」这是第五「无恼害」。「无恼害者:离不饶益事故」,这是在身业;无怨,离恶意乐是心是良善的;无敌是语言上和人家都很和气,这个无恼害呢?在是身业,表现在外的行动上「离不饶益事故」,「不饶益事」就是要伤害了,我做一些事情来伤害你,「不饶益事」。现在是远离这种,不做这种伤害人的事情,「无恼害」。

  这样说「无怨」、「无敌」、「无恼害」就是身、口、意三业都是清淨的、良善的、洁白的,没有罪过、没有过失的,这样意思。

  辰六、广

  广者,所缘广大故。

  这是第六「所缘广大故」,这个你能够「无怨」、「无敌」、「无恼害」,所面对的对象非常的广大。不只是我的父母兄弟姊妹,其他十方世界一切众生,都是我所饶益的对象,所以是非常广大的。

  辰七、大

  大者,利益安乐思惟最胜故。

  「大者」,这个大是什麽的呢?「利益安乐思惟最胜故」。这个「所缘」的广大,所观察的对象是广大。那麽你怎麽样观察呢?是「利益安乐思惟最胜故」,我有利益你的思惟,也有安乐你的思惟。这个「安乐」就是慈、悲、喜;「利益」就是捨。这就是用世间的善法来安乐你;用出世间的善法来利益你,这样的内心的思惟观察是最殊胜的,所以叫做「大」。

  辰八、无量

  无量者,果无量故,如四大河,众流杂处。

  「无量者」,这是第八科。「果无量故」,无量是果无量。这个「果无量」怎麽讲呢?「如四大河,众流杂处」,有四条河,四条大河,这四条大河的河水很多,河水很多啊!怎麽会多呢?是「众流杂处」,每一条大河多有很多流水,这个水流到大河裡面,大河水就多起来。这四条大河呢?就譬喻慈、悲、喜、捨这四无量。四无量是众善所集成的,无量无边的功德所集成的,所以叫做「果无量」。

  这个《披寻记》上的解释的很好:

  《披寻记》四二○页:

  果无量故等者:谓缘无量有情为境,生无量福,引无量果故。

  「果无量故等者:谓缘无量有情为境,生无量福」,你用这个利益的思惟、安乐的思惟,去缘无量的众生,你这样修这个三昧的时候,就「生无量福」,生出来无量的福,就是生无量的善种子在你心裡面。「引无量果故」,将来成熟了就引出来无量无边的果报,满意的果报。

  这四无量心,如果说这按照次第说,你得到了有寻有伺三摩地,无寻唯伺三摩地,你在这个三摩地裡面修四无量心,成功了,能做大梵王,做个大梵王。这个梵王的福报太大了,这是现前的一种利益,将来得无上菩提,所以是「无量者,果无量故」,这是果,所得的如意的果,太多、太多,广大无边,「如四大河,众流杂处」。

  辰九、善修习

  善修习者,极纯熟故。

  这是第九「善修习」。这个「无怨」、「无敌」、「无恼害」、「广」、「大」、「无量」,你要这样修习,修习又修习,修习又修习,不断的重複,长时…很长的这样修习,修习到什麽程度呢?「极纯熟」,在内心裡面把它纯熟,就是特别的熟悉,而不是那麽迟钝生疏,不是的。所以这样子,这是第九科「善修习」。

  初开始修不是那麽熟,修习久了呢?它就纯熟。纯熟呢?也就成功了。「如四大河,众流杂处」,也就能得无量果。

  辰十、胜解遍满具足住(分三科) 巳一、设徵

  设有问言:慈俱等心,有何等相?

  这是第十科,第十科是「胜解遍满俱足住」这句话,这句话呢?分三科,第一科「设徵」,就是「设有问言」,假设有人这样问。「慈俱等心」,就是前面这十个,一共是…第九个,一共是九项,有什麽相貌呢?它的相貌是什麽样呢?这样问。第二个是「总答」。

  巳二、总答

  故次答言:胜解遍满,具足而住。

  「故次答言」,所以就这麽这个经上这麽回答。「胜解遍满,具足而住」,就是回答了,前面这九项就是这样意思,这儿回答了。

  巳三、别释(分三科) 午一、胜解遍满

  胜解遍满者,是增上意乐、胜解、周普义。

  第三科是「别释」。「别释」又分三科,第一科是「胜解遍满」。

  这「胜解遍满者」,这「胜解遍满」这句话怎麽讲呢?是「增上意乐、胜解、周普义」,这个「增上意乐」,就是特别殊胜的意愿。你要修这个慈、悲、喜、捨四无量心,要饶益十方无量无边的众生,这样的意愿呢?当然是特别高尚,特别广大的意乐。

  「胜解」,就是有力量的这样的观想。你在禅定裡面思惟十方世界无量无边的有情,你要安乐他,要利益他,你做这样的观想,很有力量,就叫「胜解」。

  「周普义」,你是这个「意乐」也好,「胜解」也好,都是很普遍的,不是狭小的,不是一部份众生的,而是无量无边的众生,是「周普义」。那叫作「胜解遍满」,也就是在内心裡面修作如是观,非常的广大,这样意思。

  午二、具足

  具足者,圆满清白故。

  这个「胜解遍满」,这个「具足」怎麽讲呢?就是「圆满清白故」,你是圆满的一种清淨的境界,而不是有所不足,不是有所不足的。

  比如说这几样,你能够是有慈俱心,这个很好;有慈善友;慈善友裡面有欲利益,欲安乐都具足;也有无怨也具足;有无敌也具足;无恼害也具足;乃至最后善修习都具足,那就是圆满清白,如果缺少一样就不圆满了。

  说我有安乐他的思想,有安乐他的行动;但是没有利益的思想,那就不具足了,就不是圆满清白了。说我只是能够利益而不能够安乐,也不是圆满。这样子,所以这个佛法不容易流通,这个纯淨的佛法不容易流通。你若能够有安乐的行动,佛法就有可能会广大一点,也不是一定的。你虽然是安乐他,他还不一定能接受佛法的。

  但是若佛在世的时候,那个佛教徒因为修四念处的关係,他有两种情形,一个得慧解脱,一个得俱解脱,就变成圣人了。这个圣人去行菩萨道的时候呢?那和凡夫不一样,就是有可能会很多的众生接受佛教,也不是所有的都能接受,不能。佛在世的时候,不要说在家的人,在家的人也有非佛教徒,还是很多啊。就是出家的,已经出了家,随佛出家的,还有很多没得圣道的,不是容易的,不是那麽容易的事情。

  所以这上面说:「具足者,圆满清白故」,就是前面这几…那九种都具足了,就是圆满清白。

  你若是用佛法来观察的时候,可以知道世间上那个领导人,他推行的政策,你能具足这麽多的功德吗?有具足这麽多的事情吗?有这麽多的条件都具足吗?不容易,你不容易的。

  午三、住

  住者,所修观行日夜专注,时专注故。

  这个「住」字,这是「胜解遍满,具足而住」,这个「住」字怎麽讲呢?「所修观行日夜专注」,就是你修这四无量心三昧的这个人,修无量三摩地这个人,白天也这麽修,夜间也是这样修,「日夜」。就专心的在这无量三摩地裡面,这个事情到后面会更明白。就是在三摩地裡面去修这个慈、悲、喜、捨的这个三摩地,这句话就是「时专注故」,就是在时间上,你专一的注意这件事,你把你的意、注在这裡。在禅定裡面修这无量三摩地,在这个禅定裡面来修这个无量三摩地,这样意思。

  这样子,这就是解释这个「慈俱等心」,「设有问言:慈俱等心,有何等相」?「故次答言:胜解遍满,具足而住」,这底下解释这三句话,这样意思。

返回目录

-----------------------------------------------------------------------------------------------------------------

更多妙境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