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益西彭措堪布:前行念诵仪轨·开显解脱道略释

       

发布时间:2013年04月01日
来源:   作者:益西彭措堪布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益西彭措堪布:前行念诵仪轨·开显解脱道略释

 

  全知麦彭仁波切 造颂

  益西彭措堪布 讲授

  前行念诵仪轨·开显解脱道

  全知麦彭仁波切 造

  喇嘛钦

  上师知(三次)

  达 救 逆 嘎 鹅德 瓦札

  暇满难得犹如优昙花

  逆那顿钦 耶 云 耨 雷 拉

  既得大义超胜如意宝

  德 札 逆巴达瑞 匝耶 拉

  获得如是此身唯一回

  顿钦 丹 戒 登玛莫这 巴

  若未修持究竟大义果

  顿 梅 切匝 杰 巴达 加拉

  我等无义虚度此人身

  滚 秋 根 地喇 咪 特 吉 则

  总集三宝上师悲眼视

  达 救 顿右 谢 巴 欣吉 漏

  愿获暇满实义求加持

  第一修法竟

  地 昔 踏 加 莫达漏 云 右

  诸法无常迁变如闪电

  耨 杰 刚 拉 萨 江 戒 波秋

  思维器情悉皆坏灭法

  切 瓦 诶 香 南 切恰麦 江

  决定死亡死时却不定

  达 怎 斯 吉 让 够 谷 内 色

  心执常法唯是自欺诳

  瓦 美 昂德 内 巴 达 加拉

  我等恒处懈怠放逸中

  滚 秋 根 地 喇咪 特 吉 则

  总集三宝上师悲眼视

  莫达 切瓦湛 巴 欣吉 漏

  能念无常死亡求加持

  第二修法竟

  嘎 那 雷 追 南样 切莫杂

  黑白业果永时亦不虚

  杰 追 勒瓦梅波 拉 德 雷

  于此无欺因果正道中

  库 当 酿安 得 波 秋色囊

  显现一切轮涅之诸法

  让谢 让 拉门 巴 诶那 样

  虽知自作定熟于自身

  策 印 皆 叨 莫尼 达 加 拉

  我等无力如法作取舍

  滚 秋 根 地 喇咪 特 吉 则

  总集三宝上师悲眼视

  给 德 浪 多 结 巴 新吉 漏

  能作善恶取舍求加持

  第三修法竟

  足 巴 嘎 卫 德 埃 芒 当 单

  具足众多难忍之苦痛

  得 瓦囊 卫 耶 利 杰 瓦剑

  彼现安乐欺意无常众

  杂 吉 彭波塔 达 德 鄂 杰

  一切有漏五蕴痛苦因

  卡 色 扣 瓦枚耶敖 札 样

  三界轮回犹处火坑中

  得达莫西 恰 单 达 加 拉

  我等不知如是尚贪世

  滚 秋 根 地 喇咪 特 吉 则

  总集三宝上师悲眼视

  诶 炯 三巴吉瓦 新 吉 漏

  生起出离意乐求加持

  第四修法竟

  复次不共前行之皈依者:

  登 德 华 萨 香 钦 雅嘎诶

  于前如意宝树五枝上

  喂 色喇嘛乌金多吉羌

  中央上师乌金金刚持

  杰 波 喇嘛耶丹卡 竹 谷

  传承上师本尊空行聚

  登 德 吨 乔 地 色 桑 吉 南

  前方师尊三世一切佛

  意 色逆追特 钦 怕 波 凑

  右旁亲子大乘圣者众

  佳 德颂 绕 累 玩 南巴剑

  后枝安奉善说众经卷

  云德乔加年让给登当

  左侧八大尊者声缘僧

  塔 够 益西秋 炯 凑 南得

  周围智慧护法众环绕

  秀 杰 地 色 嘉 耶 踏 加 根

  所有十方三世皈依境

  玛苍枚巴德 贡 达 萨 卫

  悉皆明观犹如芝麻荚

  登 德让当 玛瘦 都 吉 当

  于前我与母等众亲眷

  卡 恰 森 剑根 吉 给 德 得

  及诸遍天有情敬顶礼

  地 德 内 纵 香且 酿 布 瓦

  从今乃至菩提果之间

  耶 起 乔 给 嘉 色昼 瓦 三

  发起殊胜信解而皈依

  那 葵 内 色那 卡 刚瓦耶

  安住虚空遍满虚空者

  喇 嘛耶丹堪 竹 措 南 当

  上师本尊空行诸会众

  桑 吉 秋 当 帕 波 给 登 拉

  诸佛正法以及圣众前

  达 当 桌 折 给 贝 嘉 色切

  我与六道众生敬皈依

  于如上皈依境前而发心者:

  初修四无量心:愿诸众生永具安乐等。

  次正行发心者:

  吙!结达地 色 嘉瓦这 阶吉

  吙!如同三世佛佛子

  香 且乔 德特 讷吉 巴达

  已发最胜菩提心

  达 江 卡 恰 桌 根 扎 西些

  我亦为度遍天众

  喇梅香 且 秋 德 森 吉 多

  愿发无上胜觉心

  上颂诵十万遍后

  次殊胜密咒果乘之发心:

  达 当 塔 意 思 剑 南

  我与无边诸有情

  噫内 桑 吉 印巴拉

  本来即是正觉尊

  印 巴西 波 达 涅德

  了知如是之自性

  香 且 确 德 思 吉 斗

  即发殊胜菩提心

  如是随力诵

  供曼茶者:

  嗡阿吽

  秋 扬 年 涅 秋给 央 卡 色

  法界等性法身净刹土

  让 囊玛 嘎 隆 格 热 诶 央

  自现不灭报身五佛刹

  卡 恰折 给 央各 古巴 南

  周遍化身刹界诸庄严

  根 桑 得 钦 秋 波 真德 玻

  普贤大乐供云而奉献

  嗡那曼扎勃匝梅嘎萨莫扎,萨帕那萨玛耶啊吽

  如是而供献

  修诵金刚萨埵者

  啊 达 格谢则 巴得 单 当德

  啊 于自梵顶莲花月垫上

  华 单多吉森 花 达 卫 多

  吉祥金刚萨埵皎月色

  多吉者 怎 您玛 耶 当 切

  执持铃杵双运白幔母

  隆 给 切凿 多吉 杰 仲 耶

  圆满报饰金刚跏趺坐

  特 嘎 达当吽拉耶 吉 谷

  心月百字旋绕于吽(>)字

  德 贼 金 瓦德 折 达 巴 解

  降下甘露清净诸罪障

  以具足四力,观想降下甘露而净除。并诵百字明:

  嗡班扎萨埵萨玛雅、嘛努巴拉雅、班扎萨埵底诺巴底叉知桌美巴哇、苏埵卡约美巴哇、苏波卡约美巴哇、阿努埵美巴哇、萨哇斯德玛美扎雅匝、萨哇嘎嘛色匝美、则当协央格热吽、哈哈哈哈吙、班嘎万纳、萨哇达他嘎达、班扎嘛麦母杂、班扎巴哇、嘛哈萨玛雅萨埵啊

  后行者:

  滚 波达 讷莫西 蒙 巴噫

  怙主!我以愚昧无知故

  丹 策 雷 讷 嘎 央 年

  于三昧耶有缺犯

  喇嘛 滚布 嘉 凑 皆

  怙主上师祈救护

  左握多吉怎巴得

  亦即主尊金刚持

  特 吉钦布 达 涅 剑

  具足大悲体性者

  桌 卫 左拉 达 嘉 切

  众生主尊我皈依

  达 当 森 剑 唐 加杰格 颂 特匝瓦当烟 拉 各丹

  我与一切有情,身语意失坏之根本支分

  策 年 巴 踏 加 透 漏 夏 所德 者 昵 冬这咪?

  誓言,悉皆发露忏悔业障、罪堕、种种

  措踏加香样达巴匝德所噫所瓦达杯

  垢染,悉为清净而作祈祷。如是祈祷后,

  多吉森慧压内热结窝雀结达策年恰踏

  金刚萨埵亲谕:“善男子,汝失坏之一切誓言,

  加达巴印耨噫囊瓦欣内让拉特贝让当森

  皆已清净。”说后融入自身,观想自己

  剑踏加多吉森慧格杰巴萨拉耶折达

  与一切有情皆成金刚萨埵身。

  并诵六字心咒:

  嗡巴札萨埵吽

  最后回向者:

  给瓦德 噫 涅 德达

  我今速以此善根

  多吉森 华 哲 杰 内

  成就金刚萨埵尊

  桌 瓦 久 江玛利巴

  令诸众生无一余

  得耶沙拉告 巴 校

  悉皆安置于此地

  发愿者:

  达 当 森 剑踏 加结

  我与一切诸有情

  达 策 年 恰根 达 将

  失坏誓言皆令净

  德 内香 且 酿 布 瓦

  从今乃至菩提间

  丹 策 南 巴达 巴 校

  三昧耶戒愿清净

  上师瑜伽者:

  哎玛吙

  让 囊 达巴 降 样 卡 色

  自现清净浩瀚佛刹土

  让 哩多吉那 救 玛 萨 卫

  明观自成金刚瑜伽母

  谢握切吉 达 咚涅笛 当

  梵顶千瓣莲日月垫上

  嘉 内 根 地 乌金 多吉羌

  总集皈处乌金金刚持

  嘎 玛 也 则多吉拖 窝 南

  白红寂悦执持杵盖(托巴)瓶

  隆 给 期 凿 措 嘉 耶 当 撤

  圆满报饰双运措嘉母

  格拉让雄 杰 地 皆 扣 凿

  身圆自生续部之坛城

  匝结 喇嘛夸 竹 丹剑 吉

  本传上师空行守誓等

  德结 工挝雪瓦印 德 耶

  安住如同解开芝麻荚

  阿压狼 内得 贼 益 西巴

  如是乌金刹土智慧尊

  恰 达 瓦巴 估 波 登拉特

  犹雨融入观修之所依

  吽!欧坚意吉努向 参

  吽!乌金刹土西北隅

  巴玛改萨 东波拉

  莲茎花胚之座上

  雅参 乔 革 俄 珠 尼

  希有殊胜成就者

  巴玛炯 内 写 思扎

  世称名号莲花生

  扣 德夸 桌忙 布 果

  空行眷属众围绕

  切 杰吉色 达 折 吉

  我随汝尊而修持

  新吉 拉 些 谢 色 所

  为赐加持祈降临

  格日巴玛思德吽

  格日巴玛思德吽

  此七句颂诵三、七遍而迎请融入后,复行七支供者:

  吙!德逆 理 德 给贝 香 擦 漏

  吙!化身尘数恭敬而顶礼

  囊 折 耶 样 根 桑 巧 贝 巧

  奉献现有本圆普贤供

  才 内 萨 德 冬解 期 夏

  无始所积罪堕皆忏悔

  靠 地 给 措 根拉吉 耶让

  轮涅一切诸善作随喜

  桌 卡 结折多吉 格 耶 内

  乃至轮尽祈驻金刚身

  杂吉 秋结库 漏估 德 所

  祈请常转深广正法轮

  给 措 玛哩 桑 吉 脱 些 哦

  无尽善聚回向成正觉

  祈请者:

  讷 校 乌金 旺 格剖涨德

  西方乌金自在无量宫

  得 夏 格 颂 特 结折瓦得

  善逝身语意之化现者

  匝 韦 朗 德桌 卫 顿拉巡

  为利赡部众生而降临

  热 怎 卡 竹 茫布 库 吉 锅

  持明空行会众作围绕

  巴玛炯 内 结拉措 拉索 瓦得

  祈请乌金莲师诸圣众

  乌金巴玛炯 内 拉 索 瓦 得

  祈请乌金上师莲华生

  达 拉旺 格 新吉 拉 德索

  祈祷赐予灌顶作加持

  如是以胜解、虔诚之心猛厉祈请后,观想其光明甘露相续而入自梵顶后,获灌顶加持。另又莲师与任何本尊无别之上师瑜伽者:如以马头金刚为例,明观本性为莲师,形相为马头金刚。

  玛 那 遮 色 旺 格压 宜那

  红黑三角自在无量宫

  德 那扑亩贼 波 单 当德

  黑魔男女匍伏座垫上

  旺 各加波巴玛嘿日嘎

  自在胜尊莲华黑日嘎

  巴 玛 热结初屋南吉 谷

  莲部愤怒诸尊作围绕

  达针 旺 各拉措 拉所 瓦得

  祈请马头自在诸圣众

  乌金巴玛炯 内 拉 索 瓦得

  祈请乌金上师莲华生

  达 拉旺 格 新吉 拉 德索

  祈祷赐予灌顶作加持

  如是以胜解、虔诚之心……获灌顶加持。

  如是大威德者:

  糖 那诶 雷札 布 压 噫纳

  诶(AJ)变蓝黑愤怒无量殿

  新吉切 狼 贼 波 单 当德

  阎罗水牛蜷卧座垫上

  佳 华 雅曼达嘎新 吉 些

  文殊雅门达嘎大威德

  些 波初屋札 波 靠 吉 锅

  佛慢忿怒眷属作围绕

  新 吉 些 布 拉措 拉索 瓦得

  祈请怖畏金刚诸圣众

  乌金巴玛炯 内 拉 索 瓦得

  祈请乌金上师莲华生

  达 拉旺 格 新吉 拉 德索

  祈祷赐予灌顶作加持

  观想同上。

  后行修四灌者:

  喇咪 内 色 耶给折 色 雷

  从于上师三处三字上

  澳 贼 嘎 玛 糖 色 雄 内色

  发出白红蓝色三种光

  让各 内 色 特 毕新 吉 拉

  融入自身三处作加持

  拉 样喇嘛库 吉 澳德耶

  又复师偕眷属化为光

  苍 毕 兰 内 酿 格特雷 特

  由自梵穴融入心明点

  喇咪 特 当让 森 耶 麦巴

  上师意与自心成无别

  森 涅 聂玛秋 给昂 压 贝

  心性本然法身中安住

  哲巴耶 达 旺 伊 益西 脱

  清净四障获得四灌智

  兰耶 炯 香 格 耶 问杰波

  精熟四道现前四身果

  巡 拉 旺 格 玛 哩脱 巴 杰

  获得一切灌顶及加持

  如是而观想

  嗡啊吽巴扎格热班玛色德吽

  随力数诵。

  最后发愿:

  结瓦根德样达喇嘛当

  生生世世不离师

  札 梅 秋 结华 拉隆 修内

  恒时享用胜法乐

  沙当兰 结云单 造 内

  圆满地道功德已

  多吉蔷 格顾旁 涅 脱 效

  唯愿速得金刚持

  此前行念诵仪轨为麦彭降华吉巴所造,

  增上善妙!

  前 言

  浩瀚如海之深广佛法,概括起来可归纳在小乘、大乘显宗、大乘密宗之教法与证法中,而此三乘修法之核心分别即是出离心、菩提心、清净见。修行人相续中生起了欲超三界求得解脱之出离心,便已进入小乘五道中之小资粮道;若人心相续之中生起了为度众生愿成佛之菩提心,即已趋入大乘五道中之小资粮道;何人相续中若生起了大清净之见解,便已进入密乘五道中之小资粮道。此之二心一见,乃是三乘之精华,不论是谁,若未生起此心要修法,决定无法趋入三乘正道中,更惶论言获得甚深之证悟成就?

  《前行念诵仪轨——开显解脱道》是前译宁玛派文殊菩萨的化身全知麦彭仁波切,为了普利三乘根机,而造此摄持大小显密诸乘三藏心要之窍诀仪轨。本仪轨中之修法有共同外前行与不共内前行两种,通过对此二前行之修炼,逐渐可令自心清净,成为殊胜法器。继之依靠甚深密乘的大清净见解来修持正行,速疾可以生起证悟的功德。是故本仪轨对每位初学者之修行,都有很深远之意义,千万不可小看。

  吾等大恩上师法王如意宝曾于九八年时特别开示,凡是欲听闻大圆满密法者,每人必须修持五加行。当时五明佛学院中未曾圆满修过五加行的道友,如教奉行,纷纷响应修持。千余藏族出家男众,数千藏族出家女众,四百余汉族僧俗男女,皆不畏辛劳,依照本仪轨圆满的修完了五十万加行。在汉僧共修期间,本人为使四众道友能够了解仪轨内容,于每天修持之前,大概从文字上作了解释,后来汉族道友将之整理成此略释,经本人审阅后,而成此稿。

  纵观古今诸大传承祖师,对前行之修习皆极为重视。如无垢光尊者之《大圆满三处三善引导文》总共有一百四十一个引导,而前面九十二个引导着重修持出离心与菩提心,足见此之重要性;又如格鲁派之宗喀巴大师,为利有情,著述了《菩提道次第广论》及《略论》,着重讲述了出离心、菩提心、中观见;宁玛派大德、观世音菩萨的化身华智仁波切,特别强调前行为一切解脱道之根本,好比诸建筑之地基,如是聚集普贤上师之窍诀心要著写了实修宝典《大圆满前行引导文》;而于我等最具近传加持的大恩根本上师法王如意宝,亦是一再强调修加行的重要性。测古观今,诸多高僧大德,一生中圆满二十几次、十几次五十万加行的比比皆是,他们都以此作为正行的基础。所以唯愿有缘的诸位道友,不论你修学何宗何派,为了令心相续能与三乘的佛法相应,皆有必要修习此《开显解脱道》。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在吾等有自在修持佛法之时,悉愿受持甚深妙法,心续不离正法,早日步入解脱正道。

  增上吉祥!

  堪布益西彭措

  二○○○年三月八日

  目 录

  共同外前行 389

  第一引导 暇满难得 391

  第二引导 寿命无常 400

  第三引导 因果不虚 413

  一、何人作何业决定感相应之果 414

  二、善恶果报有增长广大性 416

  三、业不作不得,作已不失 417

  第四引导 轮回过患 422

  不共同内前行 428

  第一引导 皈依 428

  一、皈依之发心 429

  二、皈依之对境 429

  三、皈依的本体 430

  四、皈依的修法 431

  五、皈依的后行 437

  六、皈依的学处 437

  七、皈依的利益 439

  第二引导 发菩提心 440

  第一、皈依境前发心 441

  第二、修四无量心 442

  一、舍无量心之修法 443

  二、慈无量心之修法 445

  三、悲无量心之修法 446

  四、喜无量心之修法 448

  第三、正行发心 448

  一、发菩提心的利益 449

  二、大乘显宗之发心 450

  三、殊胜密咒果乘之发心 451

  第四、后行结座 452

  第三引导 供曼茶罗之修法 454

  一、供曼茶的目的 454

  二、所修曼茶 455

  三、三十七堆曼茶修法 458

  四、三身曼茶罗之修法 461

  五、后行结座 464

  第四引导 观诵金刚萨埵之修法 465

  一、前行生信 466

  二、正行观修 468

  三、后行忏悔 476

  四、回向发愿 479

  第五引导 上师瑜伽之修法 481

  一、观想福田 483

  二、积资净障 494

  三、至心祈请 497

  四、后行修四灌顶 499

  五、回向发愿 501

  前行念诵仪轨·开显解脱道略释

  全知麦彭仁波切 造颂

  益西彭措堪布 讲授

  顶礼一切具大恩德三传承上师!

  皈依上师三宝!

  为一切众生得到究竟解脱而发无上菩提心!

  此《前行念诵仪轨·开显解脱道》是雪域文殊化身全知麦彭仁波切摄集一切大小、显密诸乘窍诀要点,完全包括上、中、下三士道次第,为一切正行法能够稳固获得暖相而开显的至为重要、唯一应当先修的前行法。所以凡是想求得解脱的诸位道友,不论你是禅宗、净宗、三论宗、法相宗等八大宗的修学者,还是大威德、大手印、大圆满等甚深法要的追随者,都有必要对此前行法生起无伪定解,并于一切时处如理精进修持。

  为什么有这个必要呢?如《大圆满前行引导文》中说:“舍弃前行法的修行无有芝麻许实义,即便偶尔生起了少分修行暖相,也会因见解不稳固而渐渐消失,犹如未打地基的建筑一般。有些人虽然在修前行时装模作样、敷衍了事,但在修正行时认为那些是前行法现在不需要修了而放弃,结果会与前相同。是故舍弃圣道之基础前行法,则如无墙求壁画将断绝正法之根。”又如法王如意宝说:“尤其是当今时代许多人好高骛远不经过前行修习,便首先进入大手印、大圆满等正行修法,以至正法与补特迦罗背道而驰。所以,诸位首先唯一实修此前行至为重要。”

  又此仪轨乃是全知麦彭仁波切甚深大圆满智慧的自然流露,仪轨至精至简,易持易修,每一金刚偈均含无量妙义,犹如涌泉,辗转生发而无穷尽。但随当人根性高低的不同,会有深浅不一的领会。上根人依此而修可直入深境,修法功德速得圆满,不至于被钝置而遭迂曲之苦。而下根人因文词易懂、要义明了,亦可无难趋入,进而循序勤修,逐渐亦可掌握实修的窍诀精华。所以说此实修仪轨普被诸根,遍施饶益,具有极强的传承加持。

  接下来解释题目“前行念诵仪轨·开显解脱道”:其中“前行”即在修正行之前必须修的基础法,它分为共同前行与不共前行两种。首先,共同前行是指小乘、大乘的显宗、密宗都必须实修的暇满难得、寿命无常、因果不虚、轮回过患之法。小乘人必须修习这些法要,但大乘也必修习,虽然大乘有更深的显密修法,但是共于小乘的这些前行法是上上乘的基础,故上上人也必须修习。此即通过思维十八暇满之难得,可以使闲暇的人身变得更加有意义;伺察寿命无常的现实,能鞭策自己更加努力精进;分析了知因果的差别,告诉我们应当如理如法地取舍善恶;深深了知一切轮回的本性为痛苦,自然会对轮回三界生起出离心,对众生生起大悲心。不共同前行,是指大乘显密宗不共于小乘的皈依、发菩提心、念修金刚萨埵、供曼茶罗、上师瑜伽的修法。即:皈依是通过宁舍生命不舍三宝的决心,而奠定殊胜解脱道的基础与根本;发菩提心是发起为度化一切众生立成佛之殊胜愿行菩提心,这可以使佛子修如海大乘行;供养法报化三身曼茶罗,可以积累一切功德之根本的福慧资粮;念修金刚萨埵是口念一切忏悔之王的上师金刚萨埵之心咒,心依四力及观修上师金刚萨埵降下甘露等缘起忏悔一切根本与支分堕罪业障;修上师瑜伽是对一切加持源泉之上师,心作至诚祈祷,通过诸佛总集上师之加持,可以令吾等凡夫自心相续生起与上师殊胜证悟无别的智慧。总而言之,此前行修法包括了一切前行的要点,为三乘一切前行法的总集,一一进行修持是极为应理的。“念诵仪轨”是指能于心中忆念、口里诵持并如法取捨次第之修行法要轨则。“开显解脱道”是仪轨之名。意义即是:依靠这里所讲的善说,能让初学欲脱离轮回大苦海获得三菩提中任何一种果位的人,明显解脱的正道,使之有法可依,有道可走,无误生起对解脱道的定解。好比南方人想到西方去,他一定会首先明了道途的路线及次第的前后才能到达目的地,此仪轨也有如是的功用。因为凡夫人以无明业障不能如实明了解脱之路,只有通过已解脱的明眼人开示明显的修行次第,我们依此如法行持才能到达目的地。

  为有助于实修,在修前行之前,我们应对闻思修三者有个认识,所谓听闻是指有缘的弟子在上师前听闻一切正法的词义,之后自己能如理如实地理解;思维是指对上师传授的一切法义,自己不限于表面的了解或听闻,而是进一步在自相续中反复地分析、思维而作如理抉择,最后生起无误的定解,彻底达到将来自己独自修行时,一切要领不需要请教别人、能独立自主断除疑惑的境界;修行是在真正了知法义后进行实践,安住于定解,反复串习。知道了闻思修的定义,我们修前行的人,就应当按此次第来规范自己的修行,所以在没有实修之前,首先必须闻思,然后再来修行。那么怎样闻思修呢?即:先应懂得如何听闻佛法,然后次第如法依教理善说通达所讲之法,思维抉择后,继而实修,便可具很大意义。

  听闻佛法的方式,可以分发心与行为两个方面:

  一般发心有善心、恶心、无记心三种。每次弟子在听闻佛法的时候,都应当观察相续中的发心。如果发心为恶心或无记心,应当马上遣除,将其改变为善心。若依大乘的标准,则应将其转变为菩提心,由于我们大部分人都已入了大乘,于此就应调正相续,以菩提心摄持来闻法。那么如何生起菩提心呢?即是首先要遣除贪嗔痴等烦恼恶心以及不善不恶诸如平时不发心的吃、穿、睡、住或无善心摄持转绕、诵持等仅是身语行为的无记心。通过经常观察心相续的状态,不断调正发心使之清净,这样恶分别心会渐渐减少,善心逐渐就会生发。怎样来生发善心(大乘的菩提心)呢?应当了知我们现在值遇了大乘善知识及解脱的法要,这是极为殊胜的,然而那些尚未值遇佛法的轮回众生,在往昔无数劫中没有一个不曾当过自己父母的,如今他们入于邪道,非常徬徨,心中虽想求得安乐,却不知道依赖安乐之因的十善法门,心中虽想远离痛苦,却不知抛舍痛苦之因的十不善法,以至于心中所想与身口所作背道而驰,身心皆苦,十分可怜。看着这些众生无义地受苦,我们这些已入佛教者,是不是应当忆念一下他们的恩德而报恩呢?往昔这些众生也和我现今的父母一样以大恩哺育我,我刚被母亲生下来时,只懂得“哇哇”大哭,什么事也不会做,就连大小便也不能自理,全靠父母一把把擦净,换上干洁的巾布。至于饮食,好的舍不得吃,先让我品尝乃至吃饱为止。虽然父母也喜欢好衣服,但总是把最妙的衣服让给我穿,其慈爱与深恩真是难以言喻,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彼此来到了今生,由于无明业力幻化师之幻变,把我们变成了各自的身形,彼此不能互相辨认熟悉,实在让人痛心。如今我知道一切父母被六道痛苦逼迫,为了能令他们远离各自业力所感的痛苦和所有习气,得到解脱的果位,我应当听闻甚深正法,然后修持。如是发心,乃至自己有成就之时,生生世世布施自己的头目手足,使其满愿欢喜,而报其大恩。

  此时有些人一听到报众生恩,就会认为这与我有什么关系,只要我自己得安乐就已经可以了。其实,这种发心连一般世间贤人也不如,因为世间亦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之说,如果不去报恩,尚不能被称为贤良之人,其品格也会被人们看为极其卑劣的。学佛之人只求自己解脱,就好象一个人只顾自己住在漂亮舒适的房中,虽然老父老母变成乞丐来讨口,自己也不理不睬一样,修行人不发菩提心是极不应理的!如果此时又说:我自己还在轮回中,先求自己解脱吧!其实,这也是不行的。因为大乘不分显密,其不共的入道根本就是利他的菩提心,如果没有此心,则决定不能进入大乘门。知道这些后应调正发心,行一切大小善法都以此菩提心方便来摄持,这样一切善法都将成为无边菩提善道之福德资粮。是故,在听法、诵经、转绕等行一切善法之时,皆当以发菩提心来摄持,在一切闻思修前如是生发善心是极为关键和极具实义的。

  听闻佛法的行为分为二种:所应断除的过失与所应取的行为。

  所应断除的过失是指器之三过、六种垢染及五种不取。其中器之三过是指:听法时身在法席,心却不专注在法上,好象倒扣或覆口的容器,不能倒进东西一样;听法时不次第忆持,只记个大概,或只是听过而已,根本心不存法义,闻和不闻并无差别,好象容器破漏一样,无法存住东西;或者仅仅为了名利等,以不清净的发心而听法,则是依靠正法而造罪,无有益处,如同有毒容器中倒入甘露,皆变成毒汁,不能食用。

  六种垢染是指:听闻时对上师生起贡高我慢心;对善知识及教言不生正信;于正法不精进希求;意识散乱于六种外境;分别心过于内收或仅仅受持佛法的个别词义;对于讲法的时间过长、遭受饥渴或风吹日晒等心不堪忍而不愿听法。

  五种不取是指:仅为词句美妙动听而持文不持义;偏重受持甚深义、轻视词句而持义不持文;不能领会密意而误解了义不了义及具有密意的各种说法;意义上下错乱,把内外道自他宗的观点颠倒而持,该取的不取,该舍的不舍;颠倒而取,经常充满邪分别念而毁坏自相续,领会的意义与佛法本义相违,且易造成谤法,成为佛法的败类及自堕之因。

  以上大概讲了听闻佛法时所应断除的过失,若想广泛了解,可从《大圆满前行引导文》中了知。

  所应取的行为是指依止四想、具足六度、依师威仪三种。

  依止四想者,如《华严经》云:“善男子,汝应于自己生起病人想,于法生起妙药想,于善知识生起明医想,认真修持生起医病想。”1、自己生起病人想:了知自己无始以来被因三毒、果三苦逼迫而堕入轮回大苦海中,我现在不是无病,而是被无明大病紧紧缠绕的病人;2、于善知识生起明医想:由于上师了知弟子的种种根机,好比明医明了病人的病情,他赐予我们种种殊胜教言,开示我们何者应取、何者应舍,我们依照言教行持,饮服正法妙药后,即能消业疗病;3、于法生起妙药想:遣除病苦的方法就是吃药,同样祛除无明大病的方法就是吃上师开的正法妙药;

  4、于修持生起医病想:如果自己依明医开的药如法服用,病肯定会好的,同样依上师传的正法,好好修行,也肯定能解脱轮回的痛苦。

  具足六度:听闻时奉献鲜花敷设法座等为布施度;随处行持威仪为持戒度;不伤害含生及忍受一切艰难困苦、严寒酷热等为忍辱度;于上师生起正信为精进度;心不散乱听闻上师教言为静虑度;听法后遣除疑难为智慧度。

  依师威仪:如戒经云:“不敬勿说法,无病而覆头,持伞杖兵器,缠头者勿说。”又如《本生传》云:“坐于极下地,当具温顺仪,以喜眼视师,如饮语甘露,当专心闻法。”

  具足了以上所讲闻法之发心与行为,则仅听一次法,也能得到无量功德,这是佛在经上亲口宣说的。如是按照以上要求去做,未生起的定解可令生起,已生起的可令增长稳固,而且一切佛法不可思议的加持在自己的相续中也会越来越明显地感受到。是故在听闻此仪轨的法要时,若能如理如应地具足发心与行为,则能无误掌握及修持仪轨中真实的修法要义。

  前行念诵仪轨·开显解脱道分二:共同外前行、不共内前行。其中共同外前行分四种引导修法:暇满难得、寿命无常、因果不虚、轮回过患;不共内前行分五种引导修法:皈依、发心、供曼茶罗、念修金刚萨埵、上师瑜伽。

  仪轨中讲述的九个实修引导法,其中前前的引导可以引生后后的修法,后后的引导必须依靠前前的修法为基础。在具体实修此仪轨时,不能一开始就整篇的观修念诵,而是应该一个修法一个修法次第井然地逐个修持。前面的引导没有修到位,暂时不能着急修后面的引导,待前面的修法达到界限时,再修下面一个引导,直至九个引导全部圆满修完,整个仪轨甚深的加持,就会明显入于修法者的相续之中。在修每一个单独引导时,如果有时间专门修习,于修法前应先念诵加倍咒、八吉祥颂、供养偈、普贤行愿七支供、皈依发心仪轨、摄受自在祈祷文、莲师七句祈祷文等集聚众多福善及修法顺缘,引生善法加持之祈祷文。如果没时间,只念加倍咒、普贤行愿七支供、皈依发心仪轨等也可以。继之进入仪轨修法,以猛厉渴慕的祈祷求上师加持生起善法之心,忆念诵持“上师知”三遍,接下来按照仪轨词句的次第进行念修。

  关于仪轨的修持方法,这里依次第作具体的说明。比如最初应修暇满难得,首先按仪轨词句念诵一遍这个引导的金刚句,然后再依靠观察修、轮番修、安置修而入座修持,等这一座修完时,如果时间充足,应该把第二、三、……九引导文的金刚文句简单地串修一遍,最后回向时,根据自己的见解,有缘或无缘地念诵《普贤行愿品》的偈颂部分,或者《入行论·回向品》及《极乐愿文》、《大圆满愿词》等回向文。倘若时间无多,只念诵回向文中的任何一种也可。不过无论如何,修法之后不能不作回向,特别是结束了一天的修法,在晚上临睡前,或最后一座法圆满时,一定要尽力作个总回向,这样对修行有绝大的利益。

  如是当第一个引导已经如法修到位,接着就应当着重修持第二个引导,即:开始还是念诵加倍咒等然后进入仪轨,念“上师知”三次及第一、第二引导文的全部金刚句,接下来就应着重地依靠观察修、轮番修、安置修而入座修第二引导的法义,待此座修完时,如上串修后面的引导文,最后回向等。

  当第二引导之修法已经修到位时,就应着重修持第三个引导,即:开始时念诵如上,进入仪轨时,把前面引导文的意义串修一遍,接下来念诵本引导文的金刚句,然后正行观修,后行串修后后引导及回向等。

  如是这样次第推进,逐一着重修持每一个引导,待前一个引导在一段时间(数日)中已经修习到位时,便可引生后一个引导的着重修习,待此引导在数天中着重修习到位时,又可引生它下面的一个引导而来着重修习,就这样由前前而引生后后,犹如上阶梯一样,可以圆满地修完一部具有实义的仪轨。

  不过,在单独修每一个引导时,不能仅注重口头上的念诵及数量的庞大,而应当使引导文中佛法内涵之总相于自相续中如理生起,其质量与数量应成正比,并不能为了赶数量图快捷而随便修持。又,再为了令前前修持所引生的善法能力不断,在每次着重修后后引导之前,前前引导文的金刚句要念诵,内涵意义要忆持,这样反复串修,前前引导的意义不会忘失,又可以依靠前前引导引发后后的修行,直至九种引导圆满修竟,整个仪轨所摄持的大小、显密乘的精要,三士道次第的要诀,三藏十二部的一切修道要点,最后可以摄持在一座中而进行修持。如能在此前行修圆满的基础上修持正行,岂有不快速成就的道理?

  此时,若有人问:“修前行法应着重质量与数量,如果仅有质量没有数量,前行就会修得不稳固,若仅是注重数量而不着重质量,这种修行容易变成形象修行而无实际内涵。请问:怎样才能无偏地依靠质量与数量,令每一个引导乃至整个仪轨之佛法总相无误地生起,从而达到净化相续、速得加持的效果呢?”

  这个问题可以从初时的观察修、中间的观察安置轮番交替修、最后的安置修来讲。一般在此所讲的质量就是指通过听闻、依靠各种方便进行观察取得的佛法定解,于凡夫的相续中能无误生起佛法内涵的总相,即是心中生起了正法要义。而至于讲求数量的道理,是因为对于佛法的要义只有反复反复地串修,好比车轮一样周而复始地旋转,这样才能使见解增上、稳固、以至于最后获得所修佛法总相之果。如是初学者在刚接触佛法时,不可着急修行,而是应该先掌握修行的要点,再进行修行。即:刚步入佛门之人,在不太懂佛法、于所修佛法未生起定解之时,应以各种方便进行观察,闻思相应的法要,从而产生出相应的定解,在定解产生之后再安住于其中。如以本仪轨为例,首先先修暇满难得,此时自己就应对仪轨中的字、词、句义等进行观察,懂得它的内涵,相似生起一些定解,然后入座修习,反反复复忆持法的意义,等定解产生后,不忆持也能生起所修之义时,就应无缘安住在此中,不加观察而入定。当然初学者的心并不是很堪能调顺的,一会儿就会忘失正念,生起种种分别心,此时应出定忆念定解,又复入定,观察修与安置入定修交替而修持,直至此修法到位为止。其他引导也是依此类推,特别是后面不共加行的修法,里面有五十万的修念数量,它的前提是一定要有质量,然后通过反复数数而修,才能达到如期的修法效果。

  论云:“此复初修,若时长久,易随掉沉自在而转。此若串习,极难医改,故应时短,次数增多。”在很多论典及修法仪轨中讲,初修者入座修习时,其一座时间不应过长,因为这样很容易被昏沉掉举所转,一旦这种坏习惯养成了,就很难医改,所以初学者在一座的时间上应安排得短一点,所修的次数增多一点,犹如岩洞中的水滴,一滴滴掉下,看似水滴很少,但是通过多次的积累也可盈满洼地,同样我们每次都如法地持久修行,看似很慢,但它所结的果一定会很成熟的。

  通过上面座上的修法,我们相续中便会产生较稳固的定解,这样于修仪轨时会有很大利益。但又并非仅仅局限于入座时才修,应于起座后都摄六根、正知而行、饮食知量、精勤觉寤瑜伽,时时忆念定解,逐渐把相似定解变为不退真正定解。一旦真正实解生起,那时不论身处何种环境,(诸如商场、饭店、繁华大街等,或寂静山林、岩洞,或者吃饭、打坐、睡觉等),心中的正念正知都不会被外境转变,此时虽然不在关房,也能得到正法的加持。掌握了以上方法后,你在座前、座上或座后,都能被正法摄持,全天二十四小时,皆在感受佛法,彼时的你一定会感到禅悦与法喜!

  共同外前行

  此共同外前行的四种厌世修法,能够引生无伪的出离心,即:通过思维暇满难得可以了知人身是多么的珍贵,然而人身是不是恒常的呢?通过思维寿命无常,方知人身并不恒常,只有通过精进修法,才能使人身变得具有实义,于是对于今生的世间八法会愿意发心舍弃;明了众生一定会死亡,人死之后将会如何?通过分析因果的体性,知道善恶决定有报,其果报是生在六道之中的善恶趣,然而善趣恶趣全以痛苦为其本性,于是对于来生安乐的执著也愿意彻底抛弃。经过四种厌世心的修习,可断除对今生与来生的贪执,希求解脱的出离心自然一引而带发,其对佛果亦能生起欢喜心,对三宝总集上师的意乐行亦能真实随学,这就是依修法次第前前能引生后后的善巧所在。

  下面正式讲授仪轨正文。

  “上师知”(三次)

  在念诵仪轨之前,应猛厉急呼祈祷上师,忆念恩德与功德,从而祈求赐予与上师无二无别之清净意乐。如莎哈尊者云:“师言入于何人心,犹如现见手中宝”。如是祈祷,上师传授的善说教言也极易融入于修行者的相续中。又如续部中云:“十万劫中勤观修,具相随好之本尊,不如刹那念师胜,念咒修法千万遍,不如祈师一遍胜。”由于上师是三世一切佛的本体,身为僧众,语为正法,意为佛陀;又身为上师,语为本尊,意为空行;又身为化身,语为报身,意为法身,总集了一切三宝、三根本、三身的体性,所以仅仅祈祷上师一遍的功德也是不可思议的。于是为求得上师三宝、三根本、三身的加持,能够使我们生生世世恒时不离总集上师,令其智慧之身安住于我等心中,圆满积累一切资粮,忏悔一切业障,遣除一切修法障碍,速得一切成就,则必须诚心向上师猛厉祈祷。此时自己就象一个正迷失于旷野之中、时时会有生命危险的孩子,从内心深处急切、至诚地呼唤大恩慈母的救护,要这样至诚地祈祷呼唤大恩上师,这样的呼唤表示事情重大与意义深刻。当第一声迫切的呼唤发出时,在自己的心中明念上师为全知的佛陀、空行与法身;当第二声至诚的急呼发出时,于自己的心中忆知上师为全知的本尊、正法及报身;当第三声殷重的呼唤发出时,在自己的心中忆知上师为全知上师、僧众及化身。因为在此浊恶的世间中,我人自无主权,全凭业力支配,一日之中三门悉被三毒包围,善念绝难生起,往往口中修善,不知忏悔,借口盘旋,覆藏罪恶,实在可怜。现在唯一能拯救我们的就是摄受自己的具缘大恩上师,他是过去一切佛的化身,是未来一切佛的源泉,是现在一切佛的补处。过去诸佛菩萨及诸圣者也未曾调伏的我们这些浊时众生,如今却被慈母般的上师摄受了,从慈悲与恩德来说上师超过了诸佛,因此为了恒时忆念上师的恩德与慈悲,祈求他老人家恒时不要离开我们这些罪恶的众生,加持我们速速调正心性,圆满获证与上师无别的智慧,而猛厉急呼三次“上师知”,意即垂念、聆听、速赐正法的成就。

  第一引导 暇满难得

  在修此引导时,一切观修须以加行、正行、后行三殊胜来摄持,即:加行念诵加倍咒、八吉祥颂、供养偈、普贤行愿七支供、皈依、发心仪轨、摄受自在祈祷文、莲师七句祈祷文等;正行念诵“上师知”三次及本引导文的金刚语句,然后初时观察修、中间轮番修、最后安置修;后行串修后面引导文,继之回向,并且于一切威仪中,都摄六根、正知而行、饮食知量、精勤觉寤瑜伽等,具足三殊胜而修持。

  暇满难得犹如优昙花

  此时应当思维:能够具有八种闲暇、十种圆满的暇满人身是极为难得的,犹如佛出世时才有的优昙花一样,十八暇满的珍宝人身比这还难以获得。因为吉祥暇满的人身,必须以往昔清净守持净戒为主,造布施等的功德为辅,发清净愿回向后方才获得。然而轮转于六道的众生,由于无明愚痴,不知因果取舍,不懂持戒修福,不具备获得吉祥人身的因缘,即使偶尔得到人身,也多造轮回恶业,与具有十八种暇满严饰的珍宝人身相比,后者极为罕见,故云暇满难得。

  暇是指闲暇的本性,应该这样思维“闲暇之理,即:我现在没有生在八无暇处,并有闲暇修持正法,所以应当生起欢喜心而精进修法。此时我若生于地狱、饿鬼、傍生中,将恒时感受寒热的痛苦、饥渴火烧的痛苦与互相噉食、役使受害的痛苦,所以生在三恶趣中没有修法的机会;此时我若生在长寿天、边地、外道等中,则会在无念中耽延数劫,于临死时生邪见而堕落,或者感受没有佛法光明之愚痴,或者生起种种可怕的邪见,在没有修法的机会中耽误宝贵的人身;此时我若生于暗劫或瘖哑中,则听不到三宝的名号或者意根不相应法器,无有修法而唐捐珍宝人身。如是反复思维,知道我现在已经获得了闲暇的人身,何故不赶快精进修法呢?

  满是指自他十种次第圆满。应该这样思维“圆满”之理,即:如果我没有获得闲暇的人身,就不会值遇正法,也不可能有修法的机会,而今已得人身,为所依圆满,所以具足自圆满;如果我生于没有佛法的环境中,就不会值遇正法及行持佛法,然而现在正是生在佛教兴盛的中土,为环境圆满,所以具足自圆满;如果在今生中,我不具足诸根,将成为修法的障碍,无有修法的机会,然而如今诸根具足没有这些过患,为根德圆满,所以具足自圆满;如果在此生中,业际颠倒,常行持不善业及违背正法等,则不会有修持正法的缘份,而现今对善法已生起信解,为意乐圆满,所以具足自圆满;如果于今生之中,于佛法不生正信,心不能入于正法中,则无有行持善法的机会,而如今心已趋入正法,正信诸佛圣教,为信圆满,所以具足自圆满。通过这五种观待自己方面的圆满,知道自己如今已获得了闲暇之身,在尚未遇到修法违缘之时,应当珍惜时间,精勤修持妙法。

  之后,又应观想,假若我没有生在佛出世的光明劫中,就连佛名也听不到,既然听不到佛名,怎么会有正法呢?没有正法,又怎么会修持呢?而如今值遇了佛陀出世的光明劫,为导师殊胜圆满,所以具足了他圆满;倘若佛出世而不说法,亦无利益,如今佛陀早已出世,并且转了三次法轮,所以为佛教正法圆满,具足了他圆满;佛虽出世转了法轮,但若佛法隐没,则于修法亦无利益,而今佛法还在世间,为时间圆满,所以具足了他圆满;佛法虽然住世,倘若自己不入佛教,亦无利益,而今已入佛门,为自之缘份圆满,所以具足了他圆满;虽然自己已经进入了佛门,假设没有被善知识摄受的顺缘,就不能了知法性,不懂得如何取舍,现今真实大悲善知识已经摄受了我,为殊胜悲心圆满,所以具足了他圆满。通过思维这五种需要观待他缘才能具足的圆满,了知如今自己已得闲暇,具有自在闻思修行殊胜正法的机会,这是依靠种种殊胜缘份的集聚,才在今世成熟了修法顺缘,所以应当披星戴月精进修法。

  懂得了暇满的意义,这只是在内涵上的抽象认识,为了更贴切地体验,就应思维暇满难得犹如优昙花的比喻。譬如在佛经中说,印度有个无热恼海,在其北方有一座深山,山中有一个昙花园,园中的昙花并不是一般世俗人所说的昙花,此花只有在佛出世时才会生长,佛转法轮时才会开花,当佛涅槃时昙花随即枯萎,美丽的昙花仅盛开于佛出世之时,然而佛出世又是何等难遇?想观此昙花一现岂不是同样难见?其实得人身比见昙花更难!故当思维暇满难得之理而珍重修法。

  伺察了珍宝人身闲暇的本性、特法的圆满与难得的比喻后,懂得了暇满难得的道理,如果此时还不修持妙法,死后一定依靠业力的增上,又会迷迷茫茫投生于六道轮回的大苦海中,感受无边的痛苦。而在三恶趣中以愚痴无明喜乐恶业、不知取舍,也遇不上真实善知识,甚至连三宝的名号亦难听闻,所以所作所为悉成罪业。此一失身,好似撒一把黄豆于光滑墙壁上极难留住,一般将径直堕入恶道的深处。知此不修正法的过患极为可怖,所以惟有真实精进修法,才是真正助伴。

  既得大义超胜如意宝

  既然今生我已经幸运地获得了极为难得的暇满人身,所以不应虚度光阴,而应使用它来成办三乘佛法的广大义利。要知人身的价值大大地超胜了如意宝的价值,如颂云:“获此人身宝,得摩尼难比,诸无厌离人,岂不见空耗?”又如《大圆满前行引导文》云:“地狱众生犹如大地的微尘,饿鬼众生犹如恒河沙,傍生犹如酒糟,阿修罗犹如弥漫的大雪,而人、天人有情仅仅象指甲上的微尘一样”。通过思维对比各道众生的数目,可知相比于世人追寻的如意宝,人身更加宝贵无比。如意宝能圆满地赐予拥有者所欲的各种宝物,无缘者却无法真正拥有,它必须是持有者依靠自己的福德因缘方能获得。假若一个无有福德者,如意宝就是放在身边,它与石头是没有什么两样的。如是难得的如意宝虽可满足现世的财富之欲,然而对于众生出离轮回却无能为力,唯有具足了珍宝人身,才有解脱轮回痛苦的机会。然而并不是说仅仅具足了人身就能解脱轮回的束缚,我们可以观察在人中不信佛法、恒时造恶业的人很多,信佛法与闻正法的人很少,特别是以至诚心入于正法修持的人更为极少数,所以绝大多数人犹如论中所说:“虽然仅仅得到人身,没有正法的光明恒时造恶业,则比恶趣众生更低劣。”

  思维诸佛圣者皆由暇满人生而得成就,显密深广妙法唯依暇满人身才能证入,三乘一切窍诀唯有人身修持才为殊胜。如今已经值遇了具缘上师,且又听闻了相应言教,有自在的可以修学解脱道,此时应有如乞丐得宝的欢喜心。一直身无分文的乞丐,如果有一天在垃圾中捡到了如意宝,他一定会欣喜若狂,捧着如意宝,他会怀疑自己是不是在做梦,因为现实中毕竟极少会有这样的美事发生。我们能有这样的心情,就会白天晚上都象乞丐护宝那样善护自己的人身,不敢懈怠,从而唯一欢喜地修持正法。

  获得如是此身唯一回

  往昔由于守持净戒与积累福善等,在今生因缘成熟时,才获得如是集聚了修法顺缘的如此珍宝之身,既没有大苦病痛的逼迫,也不曾被人压迫、主宰,此时假使不精进修持解脱正法,证取解脱的果位,来世很难再获得这样的人生宝。倘若未得人身而转生到恶趣中,则没有造解脱业的机会,只能越来越向下堕,几乎没有超脱无边无际恶趣的缘份。《大圆满前行引导文》中云:“如今获得了具有十八种暇满的人身,如果没有求得精华的殊胜妙法,而在寻求今生的衣食和世间八法中无义空耗暇满人身,临终时只能是手抓胸口,后悔莫及,多么可惜!”因此在今生有自主勤修解脱道之时,千万不要白白荒废唯有一回暇满机遇的吉祥人身。

  若未修持究竟大义果,

  我等无义虚度此人身,

  假若我等未能不舍昼夜地殷勤励力修持究竟大义之果,反而无有任何意义地虚度失坏此珍宝的人身,这就象是冒着生命危险,渡海来到宝洲,却又空手返回一样无义。如是在今生我等得到人生宝之时,若不求妙法,唯被现世事务缠绕,而不入解脱道,则如《入行论》所云:“已得此闲暇,我若不修善,除此更无惑,除此更无痴。”所以,今生是决定永远行善或行恶的关键,不可为了一时懒惰的安乐而虚度空耗此身。如过去敦巴尊者问哦瓦格西:“忆念已得暇满人身乎?”哦瓦格西在每次修法时,都必诵一遍《入中论》颂中的“若时自在住顺处,设此不能自摄持,堕落险处随他转,后以何因从彼出。”我等欲求解脱,惟在此生具足暇满之时,请放下今生的一切世间八法,多思维轮回的痛苦,与虚度的过患,认清人身的价值与修法的意义,想必每个人都会无有空闲休息而精进希求解脱的!

  总集三宝上师悲眼视,

  愿获暇满实义求加持。

  暇满难得的道理,对每一个初学者都很重要,然而由于自己以及一切众生无始以来至于今日对邪道已经有了深厚的串习,而对解脱道法却从来没有熟悉过,好似步入迷宫之人,没有向导引路,绝对不会摆脱迷阵一样。我等初学虽然了知了暇满难得的修法及道理,由于业力支配了自我,善念励力亦难生起,懈怠不学而自能作。此时唯有依靠总集佛法僧三宝为一体的大恩引导上师,把我们送出轮回的迷阵,且我们祈祷上师,请上师以大悲慧眼垂视我们这些罪苦众生,愚痴度日的我们愿获得暇满的实义而再再祈求上师赐予加持。

  凡夫不依止上师,仅凭自力极难深入、证悟甚深的佛法,而欲得上师加持,惟有依靠信心与恭敬心。正如论典中说:“如果具有上品的信心与恭敬心,那么所得到上师三宝的悲愍与加持也是上等的;若具有中品的信心与恭敬心,则所得的悲愍与加持也是中等的;假如只具有下品的信心与恭敬心,就只能获得少许的加持与悲愍;如果根本没有信心与恭敬心,那么决不可能得到上师三宝的悲愍与加持。”又如论云:“如果具有真诚的信心与恭敬心,现在无论谁人祈祷,佛陀都会降临于他的面前赐予加持,诸佛对众生的悲心无有亲疏。”为了能获得大恩上师的直接悲愍摄受与加持,为了不失暇满人身之真实义,吾等应不离至诚的信心与恭敬心而精进努力祈求上师加持,得以成就殊胜的修法。

  第一修法竟

  在数日中着重修习此引导,直至内心能情不自禁生起想修法之心,就象紧额瓦格西,从来不睡觉,唯一修持佛法,一次善知识仲敦巴对他说:“弟子呀,应当去除身体的疲劳,否则四大不调,会生病的。”紧额瓦格西说:“虽然身体健康也很好,但我一想到暇满难得就觉得无有空闲休息。”如是一生未曾睡觉,念诵了数亿遍本尊心咒。当我们努力观修后,自心就会有这样的认识,凡是以前承诺过的戒律誓言,都愿真心守护,随时提醒自己分分秒秒都要用在精进闻思修上,不应懈怠,应除佛法外,没有其他所求,我们能达到这种界限时,就应着重引出及修持下一个引导。

  第二引导 寿命无常

  修此引导时,加行如上念诵,正行念诵一遍暇满难得引导的金刚句,思维其义,然后依靠初中后三种修法而念诵并着重数数修习此引导之义,后行串修后面引导文,继之回向,并且于一切威仪中,都摄六根、正知而行、饮食知量、精勤觉寤瑜伽等,具足三次第而修持。

  诸法无常迁变如闪电

  通过第一引导的修习,我们都深深懂得珍惜人身、使用人身的道理。有了这个认识,人身就会正确地用于成办增上生的善趣安乐以及究竟的解脱安乐方面,不至于荒废、堕落。在这个基础上,现在继续修习寿命无常的引导,其目的是通过思维无常之理,引发出“今日必死,余皆无益,死时惟有正法可依”的无常心,从而策励自己毅然舍弃今生,以“如救头燃”的大精进即时投入于正法的修行。

  我们可以观察到,凡夫众生对寿命的常执都非常坚固,这是因为常见的串习由来已久,所以一般凡夫,在日日之中,乃至临终时都是这样想,我今天不会死的,由于心念始终执著不死的方面。所以推拖因循,延缓修法,以懈怠、睡眠、饮食、世间杂语、昏沉、掉举等无义之事,散耗时日,不能发起广大精进,虽然表面上也有闻思修的形象,其实相续无时不被现法利益所诱惑,使修习善法的心力极其微弱。所以心执不死的常见是障碍引生安乐的根本因。而观修无常正是它的正对治。如是此时应思维,世间的一切有为诸法皆是无常的。

  我们观察此器世界之淅淅流水,昼夜都在不断地流逝,未曾有一刻静止不动,刹那之间,即已面目全非,第二刹那的水与第一刹那的水实际已成全然不同的两体。而在有情方面,每个人的心念也是刹那刹那生灭不已的,每个念头当处生起当处便已寂灭,根本不可能多停留住一刻。这就是刹那的无常性,它普遍于情器世界的一切有为法。所以这里颂词归纳说:一切有为法都是迁变的无常性,犹如闪电一般,在刹那间即已显现无常。

  而象世界的成坏、朝代的兴衰、四季的更替、有情的生死等等这些粗大的无常其实正是经过无数刹那的变异后而显现出来的结果。

  既然身心世界都是无常的本性,那人一切的因缘际遇便都只是暂时的偶合而已,并没有常住的可能,依师、求法、修行等等佛法方面的因缘同样也是稍纵即逝,转眼成空,如果不好好把握,错过之后便再难重遇,所以懂得无常的修行人,就应该极其珍惜此生学法的机会而至诚精进地修行。

  思维器情悉皆坏灭法

  思维外器世界的山河大地、四大部洲及铁围山等,表面上看这些坚固的东西好象都是坚不可摧的,然而在灭劫七火一水之灾到来时,它们马上均会变成虚空,无有一个细小坚实之法可以逃脱无常的迁变。既然坚固的器世间也有变成虚空的时候,那么从地狱底层直到有顶的这些有情世界的所有众生更是没有一个能逃脱死亡魔掌的。所以一切器情世界的法悉皆是坏灭之法,我等从刚生下来的那一天起,就步入了死亡的辖区,寿命不是一天天在增长,而是一日日在减短,谁也无法延缓渐尽的寿命。此时应遣除放逸懒惰等,一心一意念死无常。

  决定死亡死时却不定,

  心执常法唯是自欺诳,

  初学者在步入佛门之前,相续中对世间的亲人、朋友、眷属、财物、名闻等有着强烈的贪执,不仅今生,而且往昔多生累劫都曾经执著世间八法,所以在今生中虽然听闻了寿命无常的道理,仍是放不下对今世的贪著,总是为了现世盘算,疑虑防范,尽自己的能力醉心今生,忘失正念,执著今日一定不会死,直待临终方知悔恨。这就是法未融入于心的过患。所以修行者修法能不能得利,并不在于他修多高的法,闭关多少年,关键要看他是否生起了强烈的无常心,能否舍弃现世。此如噶当格西云:“修法人有无所得,先视其有无舍现世心,有则入于修法类。故法本无咎,而咎在于行人之能否转变其心。”初学之人,正念鲜少,恶习偏重,往往幻想世间法与出世间法两全其美、并重而行,偷懒之下复想抄捷径而速成,其实这正如古德有云:“未生起死无常心,而好高骛远者,必堕险处。”又云:“一般人皆好高骛远,不乐学低下者,闻空、空法、非、非法,则喜。但此诸法,每与有情器量不合,虽圆满次第亦无义利也。”有些人修学了很多年,闻思修行了不少经论仪轨,然而总是于修法生不起觉受,其原因不是法无加持力,关键是修行人第一关就没过好,没有依靠无常法来转变自心。如以前有个人问博多瓦格西:“除去一切障碍,能使内心显现者,以何法为最殊胜?”格西答:“以我所自觉者,即是修习死无常。”若依问者的想法,格西可能会说是很高的空性胜义法,但出乎意料却说是前行之无常法,可见修法得利与否,全凭修习无常能否转变自心。

  综上所述,无常之法极为关要,欲令自心能够无误趋入正法,就应如理修持念死的三大窍诀,即:一、决定死亡;二、死时却不定;三、死时除佛法外余皆无益,心执常法唯是自欺诳。

  一、决定死亡者。如《解忧书》云:“地上或天间,有生然不死,此事汝岂见,岂闻或生疑”。凡是在三界中之有情,任谁都难免一死。如过去七佛偕同一切菩萨、罗汉眷属,曾经广转法轮、大兴佛事,随着时间的迁变及有情福报的衰减等,他们的教法次第隐没,示现了种种无常之相,虽然他们的身体是金刚之身,也不免于凡夫前现般涅槃,何况我等这些如沫之脆弱肉身,怎能恒常久住呢?如经中云:“具足五通仙人,能飞极远刹土,欲越死城,则不可能。”寿命已尽之时,不管有什么依靠,哪怕是长寿佛来延寿也是躲不过死亡的。如帝释天、四大天王天、梵天等妙色庄严、智慧殊胜、寿命极长、具有神通及无量神变者,亦有死亡之时,我等凡夫无有福智神变者,又怎能逃于一死?

  世俗之人不观察时,总认为寿命在增加,在孩童时心依赖于父母,壮年时心系缚于妻子儿女,老年时挂念着子孙的成长,一辈子中,孩童至青年,认为我已长大了,活了二十多岁,壮年时认为我活了三、四十岁了,老年时认为我活了五六十岁、七八十岁,寿命在一天天、一年年中增长,谁要是活到八十岁一百岁,人们都认为他活得长,寿命长,但是他们却不知每个人的寿命是有限的,只有减短无有增长。如古德云:“命无刹那住,如驰趋死前,世人不知此,时觉我在住。”总观轮回之相,寿命消逝如闪电,从小到老如秋云,人生过程如梦影,疾速死亡如瀑流。众生从诞生时起,刹那刹那长大,寿命即刹那刹那走向灭尽,好似电光一闪即灭;少年之时老想长大,一转眼已至青年、壮年、老年,仿若秋天的云彩一会儿即变个图形一样,人的一生中各个阶段,虽暂似留住,稍歇又变成其它;人到老时,回顾自己整个一生的过程,宛如昨夜的梦影,梦中的人物,梦中的苦乐悲欢,恩怨亲仇,仿佛还在眼前,但梦影终属虚幻,往事不可再现;死亡之时犹似高崖上疾速流下的瀑流,不能折返,不能制止。分析了步步逼近的死亡,寿命一天天奔死益速,怎能还执著寿命在增长呢?

  回顾往昔的所作所为,犹如过眼烟云,没有一点实质。反观我们的人生,大多时间都花在睡眠、饮食、闲话、琐事等中,真正用来修法的时间实在少得可怜。如《入胎经》中云:“初婴儿时,于十岁内,未获修法之意乐。垂老之二十年,无修法之气力。中时,亦为睡眠耗去一半,复以病等耗去多时,仅少许光阴可修法耳。”而追求现世的安乐就象是饮用盐水,只会令饥渴的愚痴众生,愈求愈贪,根本不愿舍弃今世而修法。年轻之人总是想,今天不会死,明天后天肯定不会死,何不赶快为了妻儿高兴多攒点钱,等老了再修不迟。待到老时,又牵挂着孙儿孙女,期盼他们长大考上名牌大学,娶妻生子,事业兴旺。就这样今日推明日,今月推下月,今年推明年,不是妻子、老伴放不下,就是儿子孙子依靠我,东奔西走忙着事业,忙着攒钱,忙着活口,忙着交际,忙着名声,忙着出人头地,忙着……,好象没有闲暇念一句咒与佛名,等真的要死亡之时,才后悔没有修习来生安乐的善法,但已为时晚矣,只有随业所牵而转入可怕的中有。所以如《因缘品》云:“明日死谁知,今日当精进,彼死主大军,岂是汝亲戚?”

  无论是谁都难免于死,而且寿命有减无增,但我等在有限的时间里,却仍然找种种借口拖延修法时间,一心只希求现世之乐,无有闲暇修法,不知是否想过我决定会死?死时我有什么善法可以依靠?善法到底积累了多少?如是问心,不知你还愿贪著现世吗?

  二、死时不定者。南赡部洲的人,在死之前,死主从来不会提前来通知,告诉你什么时候会死,正如《菩提道次第略论》中所云:“北拘卢洲寿量决定,余处于自类寿量不能决定,然亦大多有定。而赡部洲者,则极无定也。”寿命好似风中的蜡烛,什么时间灭根本无法测定,也许忽然一阵风,顷刻即灭尽,我人现在好象活得自由自在,无忧无愁,然而谁能预料我们会以哪种方式死?在哪个地方死?在什么时间死?凡夫大多活得浑浑噩噩,他们只执著今生的幸福、安乐、子女、金钱等,并不知道在无义唐捐宝贵的人生,所以一生劳苦,当死亡猝然而来时,毫无准备,只有在恐惧、错乱之中走向黑漆漆的世界。如经云:“几多胎中死,几多嬉时死,几多行行去,几多垂垂死,几多少年亡,纵令依此老,无非同归死。”死亡不分老少,只要到尸陀林、火葬场去看看,那里小孩、年轻人、老人,随时都有能见到,“年青人不死,只有老人会死”不过是我们的妄想而已,其实谁也不敢保证明日不死,如怙主龙树菩萨说:“寿命害多即无常,犹如水泡为风吹,呼气吸气沉睡中,能得觉醒极希奇!”

  每个人的死缘都特别多,而活缘却十分鲜少。圣天菩萨说:“死缘极众多,生缘极其少,彼亦成死缘。”王难、贼害、疾病、饮食、毒药、兵器、地、水、火、风等,只要在因缘聚合时,都可以令人致死;如人旅途归家,半途车祸致死;如人看病,误医致死;如人……时时处处,于周遭环境只要用心观察,会知道凡夫人都是活缘极少、死缘极多。

  人的生命毫无可恃,好似孩童玩耍时用苇管吹出的肥皂泡,当肥皂泡在空气中飘浮时,显得美丽动人,可是用手一碰,即会破裂。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也是非常微弱,毫无保障,或许一根针、一根鱼刺,就可以让我们死去,更何况其他的可怖因缘。虽然现在有好的事业、好的单位、好的家庭、好的子女、好的薪水、好的住房、好的饮食、好的勇力、好的权势、好的身体、好的……等,这一切都只是今生暂时显现的幻事而已,假使明天真的突然死去,有哪一样能随我们前往后世呢?没有修持善法获得解脱之前,如何敢凭白无故地傲对死主!

  死亡的来临,往往都象空中霹雳一样迅猛,不等人回过味来,一闪已经到了后世,通过思维死期的不定,活缘的鲜少及人命的危脆,定会于死生起惊怖之感,仿佛自己在饮食、睡眠、行走等时,都是此世间中最后一次威仪,内心数数念死,心极易被转变,会情不自禁地从内心深处生起强烈的欲乐:赶紧修法!唯有修法才能远离恐怖的死亡!

  三、死时除佛法外余皆无益,心执常法唯是自欺诳。人人难免于死,死时除佛法外,假设你有很多财富,但是这不能续命,你也无法带走。在人活着时,用金钱能求得官位、权势、名声等,然而人死之时,你用再多的钱也买不通平等严厉的阎摩死主,只能一个人孤零零踏上中有之路,如《如意宝树积经》云:“人积千金粮,死唯空腹去,任积千金衣,死唯赤身去,国王临死时,苦与贫人等,死悟富贵资,无非诱惑具。”生前拼命下苦力费心思积累的财富,到死之时,一丝一毫也拿不去,只有白白的送给子孙或怨家,这样苦苦经营的财富到底有何作用?

  幸福的家庭,亲爱的眷属,这是世人苦苦追寻的安乐,但我临终之时,这些眷恋的亲友,哪个能代我去死?生前再孝顺的子女,到我死时,只能围绕哭泣,不能救我不死;生前再恩爱的妻子老伴,等我死时,唯有哀号,束手无策;生前再要好的朋友,待我死时,仅有不时地叹息。当死亡的恐惧来临之时,眷属虽多,也是无益。唯有一个人带着所造的恶业,通过中有,来到后世。偶一考虑,这些生前的亲友,无非是追逐嬉游、浪费暇身的伴侣,他们为了自己的安乐,欺骗你我,诈现亲爱之相,迨至我死之时,尚以虚假泪水、哀号、叹息等,蒙蔽我最后一次,然后把我又推入轮回的苦海,把人间的快乐留给他们享用,这是多么的不公平呀!现世贪恋亲友眷属,是断绝后世安乐之因。

  今生之中,比财物、眷属尤为执著贪爱的就是自己血肉之身,然而我死之时,这个最好的老朋友——俱生之骨肉身体,也必须彻底舍弃。生前虽然为了它饱腹,而杀生取食;为了它漂亮庄严,而剥皮制衣;为了它贪欲纵横,而耽淫取乐;为了它名扬四方,而欺上瞒下;为了它财富横溢,而奸诈盗取;为了它……造下了很多痛苦之根。如今要舍掉它了,却又爱之极甚,难舍难分,岂知这个欺诳自己一辈子的身体,不仅救不了自己,反而是把我推向恶趣的怨敌,贪此带不走的造业秽身,不知到底有何作用!

  分析了财物、眷属、身体对自己一切无益后,应知一切心所执著的所谓常乐之法,唯是欺诳的,除佛法外,一切有漏安乐并没有可以利益自己的,故须励力舍弃轮回之中一切虚伪的现世美丽安乐。

  我等恒处懈怠放逸中

  总集三宝上师悲眼视

  能念无常死亡求加持

  之所以我等恒时处在懈怠放逸之中,就是不懂得不修无常的过患与修持无常法的功德胜利,而如今我们相似已经明白了无常之理,也知道应该舍弃现世世间八法,但是总是生不起希求修持善法之心,或者虽生起一些时日,过一段时间又开始懈怠放逸,这主要是于无常之理未生起定解的缘故,应多多的听闻此理,深入思维忆念死亡,对舍弃现世不能放松,反反复复地要求自己,精进之心会逐渐生长起来。修无常引导的要义,除了自己依闻思修多串习外,一定不能离开祈祷上师,因为总集三宝一切功德于一体的上师随时随地都会护念具缘的弟子,他的大悲之眼时时刻刻都在注视着我们的一举一动、一心一念,因此为了相续之中能够忆念、修行无常与死亡之理,并生起定解,唯有祈求大恩上师速速赐予我无上的加持。

  第二修法竟

  如是在数天之中着重反复串修此引导修法,直至念死之心情不自禁地生起。《大圆满前行引导文》中讲:“喀喇公穹格西在觉摩喀喇山修行时,岩洞门口的一丛荆棘常在他进出时挂到他的衣服,最初他想把它砍掉,但转念一想:‘唉,我也不知还能不能再进(出)此洞,唯有一心修法为妙。’这样一直到他得到成就离开此山,也没有砍去荆棘丛。”如果象这样的界限生起时,或内心会反复清晰地忆念死亡之无常,认为除了领悟修行上师传授的解脱教言外,再也没有比此更重要的事要做了,这是修法相应的标志,此时就应着重引出及修持第三引导。

  第三引导 因果不虚

  于修此引导之时,加行如上念诵,正行念诵串修前二引导后,应着重念诵及数数修习此引导,并以观察、轮番、安置修之窍诀趋入实修,后行时串修后后引导一遍,继之回向,并且于一切时处,威仪严谨、都摄六根、正知而行、饮食知量、精勤觉寤瑜伽等,具足三殊胜而修行。

  黑白业果永时亦不虚

  众生在未得解脱之前,根本无法摆脱业果,虽然从空性角度来讲,业果无有自性可得,但是针对凡夫人来讲,业果是不虚的。譬如昨天夜里我做梦,梦中被人殴打一顿,身心感受了很多痛苦,迨至梦醒,方知梦中的我、殴打之人及身心感受的痛苦全是虚幻无实的,无有一法可得。同理,凡夫未证悟空性之前,亦如梦中之人,于梦中仍要真实地感受苦乐,有情未从无明大梦中醒觉之前,决定要感受无欺的痛苦。因此,初学者一定要以修持业果为根本,何时都不能忽略因果,如果忘失了业果之理,那么不论你修持什么甚深善巧之法,都不能免于三塗。

  凡夫在异生地时,当以诚信业果为修诸正法之首,如果不明业果,修其他法亦是徒然,所以对十种不善的黑业与十种善妙的白业所感的果永时亦不虚之理应当明析。其业果总相之理即是:

  一、何人作何业决定感相应之果

  在业果之前,人人平等,不论你是何人,造善恶业决定感善恶果,即是每造一种善恶业就各有异熟果、等流果、增上果、士用果四种果报。如《百业经》云:“众生之诸业,百劫不毁灭,因合缘聚时,其果定成熟。”十恶业之异熟果依靠烦恼的大小、发心等分为上中下三品,分别于异时转生于相应的地狱、饿鬼、旁生等三恶趣中,相反十善业之异熟果依靠修持对治恶业的善法,分别于异时转生于相应的天、阿修罗、人等三善趣中;行十不善业之同性等流果者,于生生世世中不欢喜行善,并且增长恶性串习,相反十善业之同性等流果者,生生世世欢喜行善,增长贤妙善根;持十不善业之感受等流果者,在今生中,以杀生而感受短命、多病。以不与取而感受贫乏、少财、遭盗,以邪淫而感夫妻互相怨恨,生活不美满。以妄语而感经常遭人诽谤欺骗。以离间语而感眷属、仆人不和睦,对主人进行反驳抵抗等。以恶语而感经常听到不悦耳之语,自己说话亦成争吵之因。以绮语而感话语无威力。以贪心而感做事不能如意。以嗔心而感常受损害怖畏。以邪见而感常处恶见中,各种欺诳扰乱自心。而十善业之感受等流果刚好与此相反;其十不善业之增上果,成熟于外境,依靠各种恶业,感受相应恶劣的环境,相反十善业之增上果,将感受具足一切圆满功德的幽雅美妙之外境;十恶业之士用果,不论造何恶业都将与日俱增,生生世世中将延续无边苦痛,其恶业愈来愈向上增长,常时堕于轮回苦海之中,相反十善业之士用果者,不论做何善业都会明显增长,福德接连不断地出现。

  思维了所造业决定感果之理,应断除善恶业不会感果或者不会落到我头上感果之邪思,应深生敬畏之心,深信自己所造之业终将报在自身。对于初修之人,虽然听闻了因果的道理,但因为法尚未融入自心,所以凡夫的相续往往会有许多非理的想法,比如会想:业果早晚会临身的,但现在我还安乐,暂时应赶快享受,等真的感受果报时,再修善法不迟。或者:反正今生得暇满人生是善业而感,今生一定不会感恶果,何必累死累活的修什么正法?或者:佛法非常殊胜,然而因果让人见不到,等以后弄明白了,再考虑修不修佛法。如果有诸如此类推托之词,无非是恶业之串习,都是与善法不相应之标志,这时应反问自己:一旦真的感果时,你还能忆知正法吗?而且谁知道今生你造了多少恶业,等真感果时,你又有何把握行持正法?修行者每当心中冒出种种不欲修法之相似有理的想法时,随时应反问自心,详细观察,精勤以正知正念降伏种种非理之念。

  二、善恶果报有增长广大性

  经论中有一比喻:无忧树的树种比花子还小,把树种种下后,树木逐渐成长,每年果实成熟时,其树枝都要增长一由旬,如是善恶业果的增长远远超过于彼,如《贤愚经》云:“虽诸微小罪,莫想无害轻,火星虽微小,能焚如山草。”又云:“诸善虽微小,莫想无益轻,水滴若积聚,渐次满大器。”我们凡夫人在日常生活的一切威仪中,刹那造善刹那造恶的机会非常多,因此我们随时随处都应谨慎取舍三门的一切作业,对于细微的罪业,也要尽力遮止;对于细微的善业,也要尽力成办。这样凭借正知正念的摄持,生起对治恶业之善行,就连细微的罪业也不愿沾染,这样在今生之中积累善业的机会便会越来越增长,而未来受恶业困缚的机会会越来越减少。掌握业果有增长广大之理,于修道能增上顺缘。

  三、业不作不得,作已不失

  有情没有造能够感受苦乐的业,决定不会感受此等业之苦乐果。我们感受刹那三门的微小苦乐,一定是相应积集了如是苦乐之因,否则无法感果。在凡夫的相续中,有各种各样的善业与不善业,不论是谁,假若造业就一定要成熟,一经造下决定不会虚耗亡失。成熟的方式为:①重业先成熟,轻业后成熟;②如果轻业与重业相互平等时,在临命终时,什么业现前,什么业就应先成熟(或有释云:如业力相等,则视有情临终一念注于何业,则何业先熟。);③如果此时轻重业还是相互平等,则什么业增上多串习,什么业就先成熟(或:如临命终时两念并陈,则视念何业力强,则何业先熟。);④如果此时业还是互相平等,何业最先作,则最先作的业最先应当成熟。(或:如两念力同,则视何业先作,则何业先熟。)如博多瓦格西说:此中道理犹如两人在渡口争着上船,身力强者先上,这和①相同;如果两人身力相当,则看船离何人为近,则何人先上,这和②相同;如果船离两人一样远近,则看船夫和何人熟悉,则何人先上,此如③;如果两人和船夫同样熟悉,则看谁先开口,则何人先上,此如④。内心确定了业果不作不得,作已不失的道理,依理类推,了知今生与往昔造了很多善恶业,此业作已一定不会虚耗,必然会成熟于自己的身心之上,偶一思维三恶趣苦,令人毛骨悚然,冷汗直流,怖畏横生,想想将来肯定要感如是之果,岂有懈怠、放逸之暇?唯有依靠业果成熟之理,在今生中精勤修持佛法,令善法之业成为重业,成为先成熟之业,到临终时自然乘此重善往生清净刹土,证悟空性,得到不退果位,虽前已造恶业,彼时亦无畏惧,潇洒的可以对待善恶业果。

  于此无欺因果正道中,

  显现一切轮涅之诸法,

  虽知自作定熟于自身,

  我等无力如法作取舍。

  以小乘教法为例:众生相续中的烦恼与业障为集谛,相续中的种种痛苦为苦谛,为追求解脱而发起强烈的出离心进入五道的修行为道谛,究竟获得无我涅槃果为灭谛。在轮回法之中,集谛为因,苦谛为果;于涅槃法之中,道谛为因,灭谛为果。故尔,于此无有任何欺惑的因果正道之中,有情依靠相续中烦恼业障为集业之因,在相续中感受痛苦之苦果;希求解脱者依靠强烈出离心修持五道为道业之因,究竟获得无我涅槃为灭谛妙果。凡是显现的一切轮回与涅槃之诸法,悉皆唯一遵循无乱无杂的因果法则。凡夫修行者,因在无始轮回当中,被恶业习气所熏诱,在今生中虽然值遇了大恩上师三宝,并且了知自己所作的一切善恶业决定要成熟于自己的身上,但我等被恶业力牵引的普通众生,无力如法依照佛经论典中所说的教言作无误的取舍,象我这样恶劣的人,现在还在不断生起各种各样的恶分别念,还在做着各种各样不净的行为,说着各种各样罪业之语,这实在让人惭愧,如果把这些曝光在一切凡圣之前,我会羞愧得无地自容。凡夫无神通者不知我的罪行,圣者上师三宝又未披露我的丑容,我还能装模作样,表面三门清净,自相续却随时随地与恶业同流合污。有时偶生相似正知正念,恶相续马上找借口说:我现在是个凡夫,那些善行都是圣人的事情。于是乎不论大小恶业,不行遮止,大小善业,不令成办。思维了我现前被恶习束缚,不知取舍因果,好象贫乞好不容易获得了一个如意宝,自己却被大盗捆缚,丢了无价之宝一样,内心极欲解缚,迫切寻回如意宝之心难以言喻。同理,内心对业果取舍生起如是之想,相续中猛烈希求无误取舍因果之心也会自然生起。心心念念之中,自己悉会反省所造之业,精勤取舍善恶之业,纵遇命难亦不愿造微细之罪行,乃至于梦中亦自守护,不愿远离正知而行持善业。或者思维,我如欠了很多债务的人一样,被债务所围,无力偿还,而债主逼的又很紧,此时脱离困境之心极为强烈。如是我今生前世所作之大小恶业,都潜伏在我的周围,随时随处都准备讨还业债,只是因缘时机还未成熟,迨至该真正还债之时,我是无力抵挡的,唯一能救我出轮回困境的方法,即是祈求上师三宝加持,令我无误取舍因果,修持解脱胜道,除此之外再无他法可行。

  总集三宝上师悲眼视,

  能作善恶取舍求加持。

  具有一切德相之总集三宝上师,不论是大悲心或是意传等不可思议加持力,皆与十方诸佛相同,凡是与之结上善缘者,则有缘即生成就,结上恶缘者,亦会因此而断绝轮回的根本。如是具足一切功德的上师,恒时以大悲慈眼注视着吾等一切有缘弟子。我等因无明束缚,唯有依仗上师加持,内心相续方能作善恶取舍,因此因果不虚之修法定解,于自相续未生起稳固之前,我应诚心祈求上师加持,令我速入因果正见之中。

  第三修法竟

  如是在数日之中,反复修习业果不虚之引导,内心诚信因果,随时随处乃至微细因果亦慎重取舍,使自己的相续能安住于善法和正道中,调顺自心,精进修持正法。生起如理取舍业果之心的界限当如米拉日巴尊者,他前半生依咒力造了极大罪业,心想必堕地狱无疑,后来依止上师勤修佛法,最终超出了业的边际,获得了解脱。所以当观自心,看看自己在怨敌强迫威胁下,亲友柔顺蜜语劝诱下,会不会昧心去作恶业,如果自己能经受住考验,自相续中生起了象尊者一样诚信业果之心以后,便可继续下一引导之修习。

  第四引导 轮回过患

  修此引导时,加行如前,正行应先串修前三引导一遍,然后着重念诵及数数修习本引导之要义,且以观察、轮番、安置修而入于实际修持,于后行时串修一遍后后引导之义,继之回向善根,在一切时处,威仪严谨、都摄六根、正知而行、饮食知量、精勤觉寤瑜伽等,具足初中后三殊胜而实修。

  具足众多难忍之苦痛

  总观三界轮回,具足众多难忍之苦痛,忆昔漂流轮回之时,不止一生一世堕入地狱中,诸如复活地狱、黑绳地狱、众合地狱、号叫地狱、大号叫地狱、烧热地狱、极热地狱、无间地狱之八热地狱,及无间地狱四面的煻煨坑、尸粪泥、利刃原、剑叶林、铁柱山、无滩河等地狱处,我都曾逐一感受过无边的痛苦,在火舌炽热的界域内,被狱火烧焦的身体无法计量,所受的苦痛难以言喻;在疱生地狱、疱裂地狱、紧牙地狱、啊秋秋地狱、臛臛婆地狱、裂如青莲花地狱、裂如莲花地狱、裂如大莲花地狱之八寒狱及孤独地狱处,感受了寒冰冻裂及其余无量诸苦;在往昔吾亦曾转生为外障饿鬼、内障饿鬼、特障饿鬼等隐住饿鬼,及转生于空游饿鬼中,亦曾感受了无边饥渴苦、怖畏苦、寒热苦等;在过去世中我也曾投生于海居傍生及散居傍生中,感受过无数次强弱互啖苦、愚痴苦、寒热苦、饥渴苦、役使苦、剥皮断命等苦;在往昔我也曾经转生过人身,为了贪求欲妙、护持亲朋、降伏怨敌等,断过无数头及手足肢节等……但是,这些无数生生死死中我所感受过的一切苦早已忘记了,真是悲惨。如今我已知道苦果之因,自己无论转生于三恶趣中的哪个地方,都要感受猛烈、漫长、难忍的无边痛苦,是故在今生中,不应贪图现世八法,喜乐恶业,心应安住于解脱正法之中,迫切厌离三界,精勤行持善法。如米拉日巴尊者说:“我之所以要修行,一是因为我害怕三恶趣之苦;二是因为看见轮回就象活人跳入火坑一样害怕,一切世间八法,对我就象病人怕吐出来的臭食一样令我恶心;三是因为上师的教诫是:舍弃世间八法和散乱,不顾衣食与别人的议论,要住于无人的深山中,弃绝一切今生的希望精进修行。”

  彼现安乐欺意无常众

  一切有漏五蕴痛苦因

  三界轮回犹处火坑中

  我等不知如是尚贪世

  在诸世俗法中,好似有种种安乐,但是彼等种种显现的安乐,皆是具有欺骗性的,修行者只要详细抉择观察轮回安乐的大致意义,不难发现安乐是无常的,此者好比有人在极热天时,患了热疮,若在疮上洒些冷水,仿佛可以生起很多安乐,同样在生死轮回中的所有乐受,坏灭时还起众苦。又好比一人走了很远的路,全身疲累,若偶尔小坐,便生乐受,然若久坐,又会生起坐苦。所以一切有漏五蕴并非安乐的本性,悉为痛苦之因,如色界欲界以五蕴假合而有身体,无色界无身,却有受想行识四蕴,此三界皆有其各自相应的苦依,不仅三恶趣为痛苦的本性,善趣亦是没有常住的安乐。在人间有变苦、苦苦、行苦三根本苦及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不欲会、求不得等八分支苦;阿修罗有战争度日、被天杀害之苦;诸天人中,不论欲、色、无色界虽有安乐,但苦性未除,终将堕落,重将感受轮回苦痛。

  如是六道之中,善趣与恶趣的众生,都离不开苦性,三界轮回犹处火坑之中,上至无色界下至金刚地狱,无有少许安乐,然而我等却迷执现世虚假的安乐,不知轮回即苦,性本如是,尚贪求有漏的现世安乐。思维了轮回过患,知道今生世间的一切琐事与虚假的安乐,最终将导致现在与未来无法从轮回痛苦中解脱。看透了现世的父母亲友、财富妻儿、美名权势等,修行人对一切世间所谓的安乐,会如抛弃不净鼻涕一样,无有贪爱,少欲知足,不懈怠而修持正法。

  复次思维在今生之中,不要说烧焦身体之苦,即便仅是一个小小火星触身,我亦甚感难忍;不要说长年累月忍受饥渴之苦,仅是半日之中受少许饥渴亦甚难忍;不要说长久忍受被役使被啖食之苦,仅是一时拔一根头发之苦,亦甚难忍。吾今若被今世虚假的安乐冲昏了头脑,则不用说来世的痛苦,即使今生的小苦亦难堪忍;为什么不保持清醒的头脑,以今生自身难忍之小苦类推,来了知他世轮回诸苦?所以解脱轮回的唯一出路只有发起出离心,舍弃现世安乐。要牢记:出离心是解脱轮回的根本。

  总集三宝上师悲眼视,

  生起出离意乐求加持。

  总集三宝上师是生生世世的皈依处,亦是开示取舍的胜妙导师,他能救度我等众生脱离轮回苦海,能息灭一切炽热的烦恼业障。如论云:“慈如父母,对无边际的一切众生无有亲疏爱憎,平等慈爱;悲如河流,对无边际的众生生起广大悲心,尤其是对无依怙的痛苦众生,更是迫切悲愍。”具有如此功德的怙主上师,经常以大悲之眼注视着如我一般无依无靠痛苦的浊世众生,故尔为了能令相续中生起出离三界之意乐,祈求上师三宝加持垂念我这个可怜的有情。如是以急切、猛烈、至诚的敬心祈求加持。

  第四修法竟

  如是在数日内,数数串修轮回过患之引导,于相续中应生起定解,并对轮回安乐不生羡慕之情,内心趋入正法,舍弃来世希求轮回安乐之心,令心住于希求解脱法上,努力修持正法。生起界限之相,当如朗日塘巴尊者,他的侍者告诉朗日塘巴尊者:“其他人都称你是黑脸朗日塘巴。”尊者说:“想到三界轮回的痛苦,怎么会有笑容呢?”达到了如是标准,即可修持下一引导。

  此上修持了暇满难得、寿命无常、因果不虚、轮回过患等四种厌世心之引导,通过前二引导,于今生之执著愿意舍弃,通过后二引导,于希求来生安乐的执著可以舍弃,和合四种修法,于轮回可以生起无伪的出离心。有了出离心,不论修大中观、大手印、大圆满,或是仅修皈依、发心、金刚萨埵等,一切修法都会得心应手,自己疲软的懈怠心自然可以调顺,不会象以前一样找种种借口推迟修习正法,唯有一心一意专注修持。是故,一切正行之前,若有出离之心,好似如虎添翼,生发此心为真实正行之催化剂。切记!

  共同前行修法竟

  不共同内前行

  经过共同前行之修习,相续中生起了稳固的出离心,为了得到种种出世的功德于此应进一步修习不共内前行的五种引导,即:趣入佛门,建立一切解脱之基为皈依;为了广度一切众生,趣入最胜大乘,发殊胜菩提心;为了积累福德资粮而修供曼茶罗;为忏悔一切罪障而念修金刚萨埵;究竟依赖上师瑜伽之方便,使自相续生起证悟智慧。

  第一引导 皈依

  修习此皈依引导时,加行念诵如前。正行之时,先修共同前行四引导法,安住出离心中,然后再着重念诵及数数修习此引导。皈依修法中宁舍生命不舍三宝之决心至为关要,通过观察、轮番、安置修之教言已能生起此决心时,为令决心信心增长稳固,亦应念诵仪轨中皈依偈十万遍以上。每日中应定相应数目,励力勤修,后行时串修后后引导一遍,继之善根回向,并在一切时处,严谨威仪、都摄诸根、正知而行、饮食知量、精勤觉寤瑜伽等,具足前行、正行、后行而实修。

  复次不共前行之皈依者:

  复次修习不共同前行之皈依者,在正行皈依修法之前,首先应明确皈依之发心、皈依之对境、皈依的本体、皈依的修法、后行及皈依的学处与利益。

  一、皈依之发心

  一般皈依之发心分为三种,即:因畏惧三恶趣的痛苦,希求今生来世人天善趣安乐而皈依者,由于他只是寻求暂时的安乐,所以为小士道皈依;了知六道不离苦性,唯求自己脱离轮回得到涅槃而皈依者,为中士道皈依;因见众生堕于轮回感受无量痛苦,为令他们成佛而发菩提心皈依者,乃大士道之皈依。如是小士道皈依不离轮回,理当舍弃,中士道皈依不顾苦海众生,亦非应理,唯有为了一切众生成佛而皈依之大士皈依,才是这里所应修持的皈依。

  二、皈依之对境

  皈依即皈投依靠之义。为得圆满吉祥三宝果位之皈依是为果皈依;发起以佛为导师、法为道、僧为道友之决心乃得圆满三宝之因,此是因皈依。其对境可分为共同乘的皈依境、不共同总密乘的皈依境、殊胜方便金刚藏乘的皈依境与究竟无欺实相金刚乘的皈依境四种。①共同乘之皈依境即佛法僧三宝。佛为导师,圆满证悟法报化三身;法为道,为经律论藏教法与戒定慧三学证法,僧为初地以上的菩萨或四比丘以上之僧团,为道之助伴、道友。②不共总密乘之皈依境即上师、本尊、空行,上师为三宝总集,为弟子身语意恭敬起信之供养处,是一切加持的来源;本尊为修行依止的成就处,为殊胜悉地之道;空行为修道之助伴,遣除内在烦恼之道友。③殊胜方便金刚藏之皈依境即:脉、风、明点。行者脉清净现化身,风清净为报身,明点清净为法身,此为法报化三身之捷径皈依处。④究竟无欺实相金刚乘之皈依境即:本体空性、自性光明、大悲周遍的三相无别智慧。此为直接依靠智慧无勤获得究竟实相之无作皈依处。于此修皈依时,行者应当善察自己的根机与见解,凭借相应的定解,依次第皈依对境,或者虽无甚深信解,亦能对密乘殊胜皈依境生信,这种皈依也能获得诸多功德。无论何者,至少共同乘之皈依法一定要修持,否则于实修时无有少许利益。

  三、皈依的本体

  皈依的本体,即是于皈依之对境生起一种决心,如:从今乃至成佛间决定以佛为导师、法为道、僧为助伴,宁舍生命不舍三宝;或者从今乃至成佛间决定以上师为导师、本尊为道、空行为道友,宁舍生命不舍三根本;或者从今乃至成佛间决定依止清净脉、风、明点,宁舍生命不舍此捷径;或者从今乃至成佛间决定皈依本体空、自性明、大悲周遍,宁舍生命不舍究竟实相。此依不同定解之人而说不同皈依宗旨之决心,行者应量己之根机而生相应决心,尤其于上师三宝之决心,一定需要生起、增上、稳固。如果没有上述决心,相续中没有生起对上师三宝的强烈信心,即便参加了皈依的仪式,取了法名,领了皈依证也不能算是佛教徒,不算是真皈依。因此努力使自己生起如上所说的决心与信心极为重要。

  四、皈依的修法

  于前如意宝树五枝上

  中央上师乌金金刚持

  传承上师本尊空行聚

  在念诵此金刚句时,应观想皈依境。于观想时,不能把自己所见的庸俗外境当作皈依境,而应把周围的四方四隅观为诸种妙宝庄严、地平如掌、宽阔无垠、具有无量功德装饰之清净刹土。于皈依者前方,正对自己的方向有一株果实累累、无量严饰的如意宝树,宝树有五枝,枝分东西南北中,叶与枝之中,各种珍珠、妙宝、缨珞、琉璃、玛瑙、铃铎等由微风吹动,互相撞击,发出美妙的音乐,令人闻之,自然欲皈依佛法僧三宝。在此如意宝树中央一枝树端上,有一八大狮子所抬,具有各种妙宝装饰的庄严法座,于此座上,有一杂色莲花,花心日月相叠的座垫上安坐着佛法僧三宝总集的根本上师法王如意宝,形象为铜色吉祥山邬金刹土之大金刚持莲花生大师。身为白红色,一面两臂,二足国王游戏式,右手于心间以期克印执持五股黄金杵。左手以定印平托充满无死甘露、内有长寿宝瓶、瓶口有如意树叶严饰之天灵盖。上师面向自己而坐,从内到外依次而穿白色金刚密衣、红色上衣、兰色咒衣、藏红色祖衣、红色丝绸大氅,头戴莲花帽,左臂靠着天杖。头顶上空为传承上师托嘎如意宝(法王之上师)、堪布拥嘎、根华仁波切、麦彭仁波切、蒋扬亲哲旺波、持明无畏洲、遍知无垢光尊者、空行母益西措嘉、译师贝洛扎那、法王赤松德真、莲花生大师、布玛目扎、嘉那斯札、西日桑哈、文殊友、化身极喜金刚、报身金刚萨埵、法身普贤王如来,各具圆满服饰,层层上下不接触,次第而安坐。此时诸传承上师放出具有无量智悲力,好似百千万亿太阳之耀眼强光照触着我们,笼罩着我们,于其上师周围由四续部或六续部无量难思之本尊勇士空行聚会围绕。

  前方师尊三世一切佛

  右旁亲子大乘圣者众

  后枝安奉善说众经卷

  左侧八大尊者声缘僧

  周围智慧护法众环绕

  所有十方三世皈依境

  悉皆明观犹如芝麻荚

  在如意宝树前方的树枝上,观想本师释迦牟尼佛,周围贤劫千佛等世尊及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一切诸佛而行围绕,皆著化身梵行出家服饰,头有顶髻无见顶相等,具足三十二相及八十随好,两足金刚跏趺坐,身色白黄红绿蓝,皆放出不可思议各色的智悲力光芒;如意树右旁的树枝上,观想文殊菩萨、金刚手菩萨、观世音菩萨三怙主为主的八大亲子菩萨等,周围环绕诸大乘圣者僧众,悉为报身十三种装饰,身色白黄红绿蓝,两足以平等式站立;在如意树的后枝上,安奉着三世诸佛菩萨种种善说的众多经卷,以大圆满六百四十万续为首,经卷的标签对着自己,发出五彩的耀目光网,自然发出

  “啊勒、嘎勒”的声音;于其左侧的树枝上,以目犍连、舍利弗等八大尊者为主,周围环绕身色白色、披着三衣、手持锡杖钵盂、两足站立之众声闻缘觉僧众。在此树枝空隙周围,充满了智慧护法神与业成护法神众,其男相护法面朝外,表示成办和保护修持菩提正法,遣除违缘障碍以及阻止外部障碍进入内部的事业;女相护法面朝内环绕,表示成办内成就不流失于外的事业。如是将所有十方三世殊胜的皈依境,悉皆明观犹如把芝麻荚打开洒向虚空一样,自前虚空遍满了上师三宝三根本等,彼等皆以无量大悲注视着我等一切众生。

  于前我与母等众亲眷

  及诸遍天有情敬顶礼

  从今乃至菩提果之间

  发起殊胜信解而皈依

  皈依境观好后,于自己的前方应观想自己前生、今生中的怨敌及损害自己的魔障等,无边无际的聚于一起;自己的右侧为今生的父亲,左侧为今生的母亲。观想我与父母等众亲眷属,及诸遍满无边天际的有情聚集在一处,朝向皈依境恭敬至诚地顶礼。每个有情心中都在虔诚祈祷:“从今乃至菩提果之间,无论何时,不论我生在六道何处,除了大恩上师三宝三根本外,我再也不寻找其他之怙主,宁舍生命也不舍离此唯一的依靠处。”或“从今乃至菩提果之间供养您、依靠您、除您无有其余指望处、皈依处。”发起如是等殊胜信解而皈依。若未生起此信解者,当令生起,若已生起者,当使增上稳固。假若此信解未能生起,虽然表面修了十万皈依,亦只是种个善根,于实际修行并无多大利益,唯有生起信解,方能掌握此皈依之关要。

  安住虚空遍满虚空者

  上师本尊空行诸会众

  诸佛正法以及圣众前

  我与六道众生敬皈依

  通过上面观想皈依境及发起皈依的决心等,此时行者心中速速会生起皈依的信解,为了令信解增上稳固不退,在数日中应励力数数串修念诵此四句金刚偈。最好按仪轨念诵藏文译音,因为全知麦彭仁波切造此仪轨时使用的是藏文,对此藏文仪轨做了殊胜加持,若念藏文音忆念汉文义,很容易得全知麦彭仁波切金刚语之加持。当然,若发心念汉译文句也可以。偈文意义即是:“安住于虚空,并且遍满了整个虚空的皈依境者,其中有上师本尊空行诸三根本会众,诸佛正法以及圣者僧众三宝,于如是福田之前,我与六道一切众生恭敬地皈依上师三宝三根本。”倘若未修过顶礼加行者,可以在此与皈依合修。

  彼亦,观想自己身体变为无数,和一切六道众生同时一边发誓,一边观想,一边念诵皈依偈,一边至诚顶礼。顶礼时,双手先于心间合十,掌心含空好似握一如意宝珠,十手指轻轻相合,这是表示恭敬之相,然后将手至于头顶,向上师会众的身顶礼,心念上师三宝三根本加持我身业清净,双手再落于喉间,向上师会众的语顶礼,心念上师三宝三根本加持我语业清净,双手下落至心间,向上师会众的意顶礼,心想上师三宝三根本加持我意业清净。然后,额头、双手、双膝着地,向上师会众的身、语、意、功德、事业顶礼,观想清净一切三门所造恶业。

  顶礼时不可身不正直、手不合掌、两眼东张西望等,以及口说杂话意作他思,或者于斜坡上偷懒顶礼等,这些都是依善法造恶业的行为,所以应当遮止。如是边顶礼边念诵此偈,至少应修十万遍。在此过程中应一手持念珠,如法记数,以便摄心修持。尤其心心念念中,要不离“纵遇命难,不舍三宝”的誓言决心。如果此决心不能生起,虽然顶礼念诵已满十万,也不算是修满,直到此决心达到稳固时,皈依方算圆满修成。

  五、皈依的后行

  若一坐修习圆满,欲收座时,行者应以虔诚无伪的信心,明观皈依境放出无边光网,照射自己与一切六道众生,此时好似巨石从高处落入平静的湖面,“咚”的一声,自他一切众生象溅起的浪花般快速融入诸圣尊中,其诸圣尊又从边沿次第化光,逐渐融于上师,上师化光消融于法界。行者若有甚深离戏之见解,应于念一遍百字明的时间中安住,后得时念诵:“我速以此善,成就三宝尊,愿将无余众,安置于佛地。”之后,串修一遍后后引导,继之念回向文等回向善根。

  在一切威仪中,吃饭时观想皈依境于喉间而供养;行走时观想于自己的右肩而作右绕;睡卧时观想皈依境安住于心间;坐立时观想皈依境于顶上加持;平时见悦意物时,观想供养皈依境,恒时而修持皈依。

  六、皈依的学处

  皈依的学处分四:一、所舍;二、所取;三、同分学处;四、共同学处。

  一、所舍学处:皈依佛后,不应皈依世间鬼神,因为自己还在轮回中流转的世间天神,以及心绪变化无常,恒时加害众生的鬼神,对众生没有任何好处,所以不应皈依;皈依法后,不能害众生,因为仅仅皈依法即可播下解脱种子,继之远离不善业,增上善法,如理依法行持,这才是皈依法。如果害众生,则是造不善业,与佛法相违,就不是真皈依佛法,所以不能害众生;皈依僧众后,不能与外道者同居,以免他人影响自己的决心,或令他诽谤造罪等。如果已进入密宗者,对于恨自己的金刚上师及诽谤佛法和密宗的人,应当远离,以免染污自己的清净相续。

  二、所取学处:皈依佛后,对于一切佛陀的圣像都应恭敬,乃至连佛像上脱落的纸片、碎片等,都应恭敬,如捧佛足一样,将彼安置于清净处;皈依法后,当恭敬一切佛经论典,乃至一个字,也应护如眼目,何况脱页掉字,皆应以头顶礼,供置净处;皈依僧众后,应恭敬一切僧众,乃至僧衣上的一个布片也应当成福田,诚心祈求加持,置于净处,或带在身上以求庇护。

  三同分学处:⑴为自己传法的上师善知识应看作真佛而常恭敬。⑵善知识之教言,应看作法宝而不违半句。⑶善知识的眷属及自己的道友,应看作真僧宝,当以身口意三门而恭敬。

  共同之学处:虽遇命难亦不舍三宝;虽获大奖也不舍三宝;遇何灾难只求三宝的加持,得病时若要医疗,把药看作三宝的事业作用;去何处也顶礼其处之三宝;常常一心皈依三宝并念皈依偈,劝他人皈依三宝,恒时不忘三宝。如果在梦中见恐怖现象时能祈祷三宝的话,在中阴的时候也能祈祷三宝。乃至未达此境界之前应耐心修持皈依。

  七、皈依的利益

  皈依的福德非常大,如果它有色相,就连虚空也容纳不下,所以为了生起真实的皈依决心或者增上、稳固已生起的决心,日常生活中应多忆念三宝的功德,多诵持《随念三宝经》,这样会引发真正的皈依三宝的信心。尤其初入佛门的人,更应随时思维忆念,如下皈依的利益:如《无垢经》云:“皈依之福德,若其具色相,遍满虚空界,彼将胜虚空。”又如《月藏经》云:“有情谁人皈依佛,俱胝魔众不能害,纵破戒律心散乱,彼亦定能趋彼岸。”皈依的利益可归纳为八种即①进入佛门;②成为一切戒之基础;③灭尽往昔所造诸恶;④不受人与非人的障碍;⑤成就心所想之事;⑥具大福德;⑦不堕落恶趣;⑧速得佛果。

  第一引导皈依竟

  如是反复地励炼决心,直到达到所修之量。假如自己一心皈投三宝,指望三宝,但在现实生活中,所作并不顺利,仍旧生活坎坷、违缘重重,病魔障难时常折磨自己,此时如能不仅不退信心,反而越遇违缘越对三宝生信,心中除三宝外不再依赖其他,有此信心和决心即是修成皈依的验相。

  第二引导 发菩提心

  在修习大乘根本的菩提心引导时,加行念诵如前,正行首先修念前前引导,生发出离心与皈依之决心后,依次串修四无量心等,在四无量心次第逐一修到相应之量后,方才着重念修仪轨中发心之金刚句,并依观察、轮番、安置修而令生起菩提心。为使此心增上稳固乃至不退,应念发心偈最少十万遍,若能超过十万,当然越多越好,在修法期间,每日应定相应数目,不可懈怠,励力精勤,后行时串修一遍后后引导之义,然后念《普贤行愿品》等,回向善根,且在一切时处,严整威仪、密护诸根、正知行持、饮食知量、精勤觉悟瑜伽等,具足三殊胜而修持。

  第一、皈依境前发心

  于如上皈依境前而发心者:

  皈依是区分内外道之标志,发菩提心是内道大小乘之分水岭。由于修菩提心是大乘显宗与密宗之入道根本,无有此心不能进入五道之修法,故欲成就菩提道果,决定应生发无上菩提心。

  一般菩提心分世俗与胜义二种。其中胜义菩提心是指大乘菩萨见道以后安住胜义本性所发之殊胜菩提心。世俗菩提心是指名言中所发之心,分为愿菩提心与行菩提心二种,平常我们所说的发心,大部分都是指发世俗菩提心。

  凡夫流转轮回,对我及我所非常执著,导致无意义累劫堕于六道中,感受本来无实的假立痛苦,虽然给他宣说诸多实相法要,但因其反复流转轮回,早已熟悉三界之路,对解脱道之见修行果极为陌生,从未串习过的实相要点,很难与心相应,心是心、法是法,心与法无有丝毫关系。而欲转迷成悟,先应修习世俗菩提心。因此心愈真实无伪,对我与我所之执著愈可减轻,空性慧也可逐渐与心相应,发菩提心证悟空性相辅相成,究竟之时,现前无缘胜义菩提心之大乐妙果。

  由上可知,凡夫修持世俗菩提心极为重要,故在此处,应依次如法而修。即:行者应至诚于如上一引导中所说的皈依境前,请诸圣尊为作证明,为利一切众生而修持发菩提心之学处,其修法者如下宣说:

  第二、修四无量心

  初修四无量心: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等

  菩提心的基础即四无量心,故最初应先修持四无量心,即数数忆念“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愿诸众生远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等四句偈之深义。因为没有四无量心的基础,菩提心决定无法修成,加之修四无量心本身就具足无量功德:如以修悲无量心,暂时无有损害,究竟可以成就法身;修慈无量心,暂时令大众悦意,究竟可以成就报身;修喜无量心,暂时无有嫉妒,究竟可以成就化身;修舍无量心,暂时自心堪能,究竟可以成就自性身。故应修习此四无量心。

  修习四无量心之方法有四种,即:一、依窍诀之修法;二、依次第之修法;三、依逆倒之修法;四、依轮番之修法。其具体修法如下:一、依窍诀之修法:即提前先修舍无量心,然后依次第修慈、悲、喜无量心。因为若不先修舍无量心,其他三心容易修成偏袒自方亲友之烦恼心,故依窍诀首先应修舍无量心。二、依次第之修法:依窍诀修法修好后,为了增上修行,可按慈、悲、喜、舍之次第数数串修。三、依逆倒之修法:于前二修法修好后,为令修行娴熟,当依舍、喜、悲、慈之逆行次序反复而修。四、依轮番之修法:前三修法娴熟后,为使修行稳固不退,应慈喜、悲舍交替而修。此为修习四无量心之方法。于初中后,皆应以三殊胜摄持,逐一重点修持各无量心。其修如下:

  一、舍无量心之修法

  普通世间人对亲朋好友非常贪爱,对怨仇敌人特别仇恨,对一般中庸之人漠不关心。我们修行人对此,应不贪自方,不恨怨方,不漠视中方,以其都曾作过我的父母怨敌之故。如今生贪恋的父母妻儿,在前世之时,决定当过我的怨敌;现世的怨敌,于前世之时,决定亦曾作过养育我的父母,只因业力的迷幻药,让我们彼此迷失,互不相识。

  若善思择,今生的亲怨之人,在过去无量生死中,都曾无数次交替地作过我的亲友与怨敌,此时我为何于其生贪生怨呢?再观今生,现世的亲友阻拦我修学正法,抢夺我的财产,说各种不悦之语等,与怨敌无别,而怨敌不能恒常害我,也许给他说些好话,给些小利随其心顺其意,又会成为挚友,今生亲怨不定,又有什么可贪可嗔呢?

  若观察未来,假若我未修行成就,今生的亲友,来生也许成为我的怨敌,现世的怨敌,也许变成抚育自己的父母亲友。可见三世之中,自己的亲友怨敌皆是不定,我又何必贪亲恨敌呢?如是反复观察思维,明白此理后,应对一切众生无贪无嗔地平等修持大慈大悲。

  其观修之方法,即是先观想自己最熟悉、最贪恋的一个亲友,如父亲、母亲、兄弟、姊妹等在自己的前方,然后依靠上述亲怨两方面的理论进行观察而修平等之心;继之选一中庸之人,如不认识的商店卖货的人、走路的人,依上述理而修;接着观一仇敌于自前方而依理观修,就这样从一个众生、两个、三个、四个……乃至一幢住宅楼、一个住宅区、一个社区、一个镇、一个城、一个地区、一个省、一个国家、一个地球……乃至尽虚空之一切无边有情,次第依理观修,不可超越次第而直接缘修一切有情,应一个一个地修,否则一个有情尚未修好,只是从表面上说我已修了舍无量心,这是不真实之修法,一遇对境,仍然生贪生嗔,此为不坚实之泡沫修法,故应次第认真地如理修持。修炼要点,内心生起无有亲疏偏袒,对所有众生一视同仁的定解时,在无缘中尽量安住,后行回向善根。

  二、慈无量心之修法

  一切众生皆欲离苦得乐,但是不懂得获得安乐之方法,导致无量劫流转于三界六道,感受无量难忍之苦。通过舍无量心之修法,知道一切众生,不论亲怨,都曾于无始劫中无数次作过我的大恩父母,故应于彼等平等饶益。

  一切众生做父母时都曾精心哺育我,为了我的一点安乐,辛苦劳作,忙碌不堪,乃至行持非法,依止十恶业,令我得暂时之安乐,而他们却造下了弥天大罪。现在这些父母,有的转生为现前的父母,不懂佛法继续在造十不善业;有的转生于怨恨的仇家,不明正法复造恶趣之业;有的转生地狱,正在感受寒热诸苦;有的转生于饿鬼,正感受饥饿等众苦;有的转生于傍生,正感受役使被啖等诸苦;有的转生于修罗,正感受战争之苦;有的转生于天界,正感受下堕之苦;有的……,他们各自因不同业力习气,分别感受不同之苦。如今我已得自由自在之人身,遇到上师三宝,并且有缘修持殊胜善法,看到父母正在受苦,岂有不报恩之理。

  如是观想所有不具安乐之众生,都值遇暂时人天的安乐乃至究竟解脱的大乐。自己一切时处之大小善根皆如是作回向。明观之时,如前从一有情乃至一切有情,次第而修。修炼的要点,应以慈心视所有众生为我所,希望一切不乐众生获得安乐,最后在无缘中入定片刻,后行回向,愿一切众生获得暂时究竟之安乐。

  三、悲无量心之修法

  轮回为痛苦的自性,通过慈无量心之修法,明白一切六道众生于我皆为有恩,我应于彼等平等饶益。然而这些老母有情被猛烈恶业逼迫,正在轮回中感受不欲忍受之难忍痛苦。行者此时应思维三恶趣之众生皆为往昔我之老母,凭着各自所造之业,承受着人间难以思维之苦。逐一次第明观,此受苦者是我现前之母,如是自心会情不自禁生起拔其巨苦之心。

  复次,在自己日常生活中所见所闻,如饭馆中活吃海虾、活烧鲜鱼、活剥蛇皮、活吃猴脑、活煮乌龟、活喝鸡血等;又如屠宰场中割喉、剥皮、抽筋、断骨、拔毛、掏出五脏等杀法……此时应思维:彼时受害者,若是我毫无罪过之老母,被无辜抓到屠杀之处,马上要离开可爱的生命了,想逃已是无路,想挣扎已是无力,想求救已是无人可救,身体万分疲惫,不断地发着抖,内心已经绝望,恐惧得即将昏厥,唯有等待着难忍的痛苦及死亡的临身,见到此情此景,自己又将如何呢?思维至此,拔济众生痛苦之心当会油然生起,悲伤之泪情不自禁自然流淌,欲拔众生苦之决心不断于内心盘旋,这就算是生起了悲心。

  复次,于具体观修时,明白以上之理,在观修中,应于自己前方观想一个正在受苦之众生,最好是选择一个对自己震撼最深,对之能情不自禁引发悲心的可怜众生,然后从此开始,缘无量有情而如是修持。修炼要点,应以真实无伪、不假造作的悲心,希望众生远离痛苦的逼迫,生起修量后,尽量入定在空性中,后行回向,愿一切具苦众生,超离诸苦。

  四、喜无量心之修法

  修习之时,先于自前明观一自己敬爱之人,如父母等,观想其于世间与出世间方面都很吉祥圆满,如观想其无病、安乐、长寿、健康、邻里和睦、远离一切损害违缘、闻思修行圆满、了脱生死等,由此自己生起欢喜之心。特别见到他所欲成办,获得种种安乐,内心应情不自禁地愿他不要远离这一圆满的安乐,并且再再增上圆满。此修已获稳固之时,可对普通人修喜无量心,最后见到今生的怨敌得乐,内心应更加祝愿他不要远离一切圆满的安乐,本来我应报答他往昔当父母时给予我的养育之恩,但却一直没有成办,今天他自己得到了安乐,我为何不生起大欢喜心呢?如是从一有情乃至一切有情,悉愿他们所愿成办,事事如意,究竟得到解脱之无上安乐。修炼要点,愿所有众生从今乃至菩提果之间,恒时不离安乐,并且长寿健康,眷属众多,受用圆满,无损无害,无忧无怨,智慧方便广大,尤其今生的怨敌与嫉妒的人,应反复随喜他的安乐,数数观察喜心是否真实,最后于无缘中入定,后行回向善根,特别对怨敌与嫉妒之人,应别别回向。

  第三、正行发心

  一、发菩提心的利益

  在一切大乘佛法之中,发起菩提心是最殊胜的。因为三菩提果位中的声闻与缘觉,是由佛语而出生,而佛果却是从菩萨生,菩萨除了大悲心、菩提心、无二慧以外,没有其它根本生因,所以不发起菩提心,不能成就佛果,唯有发起菩提心,才能步入佛位。初入大乘还未生起菩提心的道友,应时时忆念此心的利益:由于发心,自己从此便播下了涅槃安乐的种子,当来因此可摆脱轮回的痛苦;由于发心利他,可以减轻我执,能与佛法极易相应,自可遣除烦恼的忧苦;由于发心利他,不为自己求安乐,但为众生谋佛果,远远胜过声闻缘觉自利之乘;由于发心利他,犹如将善根之水倒进功德大海,令善根无尽增长;由于发心利他,心量广大胜过虚空界,所获福德尤为广大;由于发心利他,便可成为佛的意子,将来一定继承佛陀的法王位;由于发心利他,为安乐奠定了稳固的基础;由于发心利他,福智犹如如意宝树,成为世间众生的应供处;由于发心利他,白法天尊相随护佑,实现一切所原,尤其利他的伟大事业;由于发心利他,迅速成就菩提果位……发心有无边利益,无法尽述凡想成佛者,为何不速速发起菩提心呢?

  二、大乘显宗之发心

  次正行发心者:

  吙!如同三世佛佛子

  已发最胜菩提心

  我亦为度遍天众

  愿发无上胜觉心

  复次,正行发菩提心之修法者,自己应知愿菩提心之中心要点就是“发心为利他,求正等菩提”及对犹如无尽虚空般之不可思议有情生发广大之慈悲心。修此要点时,观想自己前方虚空中,充满了上师三宝三根本,我与一切有情于此无比殊胜的皈依境前至诚地立誓。首先以惊叹稀有之心,念一声“吙”,表示发心之重大与关键,然后念诵忆念“如同三世”等四句偈,其意义为:无边有情从无始来,由于业力之召感,沉溺于三界火宅之中,无实义地遭受难忍之苦,于如是有情,如同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诸佛及佛子已发最殊胜之无上菩提心,我亦应为了度化一切周遍天际的众生,而愿无有任何虚伪、真诚地发起无上殊胜的正等正觉之菩提心。如是一心忆念金刚句的意义,一边立无边的誓愿,一边口中念诵。念诵之时,可以于藏音或汉义中任选一种。无论如何,不能有口无心,认为只要念得象唱歌一样好听即可,而应法与心相应,口与心一致。此偈应念诵至少十万遍,若圆满数量时仍未生起胜心,仍应励力念诵,直至到量为止。

  行者于相续中生起(或相似生起)菩提心后,若有密乘清净见解,则可继修密乘之发心。

  三、殊胜密咒果乘之发心

  上颂诵十万遍后,次修殊胜密咒果乘之发心:

  我与无边诸有情,本来即是正觉尊,

  了知如是之自性,即发殊胜菩提心。

  如是随力诵。

  通过修习与大乘显宗共同的菩提心,依上颂生发菩提心之偈语,数数串修诵持十万遍之后,复次具足密乘见解之学密宗者,当修殊胜密咒果乘之发心。其意义为:我与无边无际犹如无尽虚空般之诸有情,因突然性的无明客尘之染污,从此便沉溺于种种假立的迷乱显现中,无意义感受不实六道之诸类苦乐。其实,众生虽在迷乱之中,但却从未离开过无生的法界体性,此为本来大平等。自现不灭的显现,为本来清净大光明。轮回之当下,即本来等净无二之双运体性。因众生未见如此本面,不知自己本具如来德相,枉受轮回诸苦。在此修道时,显宗讲众生为成佛之因,修道为成佛之缘,因聚缘和时,究竟成就佛果。若按密宗了义之修法,众生本来与佛无别,唯因突然客尘无明遮蔽,不能显发自己的本来佛性,于此正在迷现之时,亦需暂时如幻修道,自心安住本性。因为一切分别心的本体即是无二的大空与光明,本来即是究竟的上师正觉尊,一刹那亦未离开过本来具足的究竟佛果。所以自己的五蕴为五佛之体性,一切分别心为佛智之体性,了知如是之自性后,见众生不明此义,仍沉迷于六道之幻现中,我今值遇此殊胜密乘之殊胜见修行果,即应情不自禁发起殊胜菩提心,令一切有情早悟本来觉性,速脱轮回苦海,显发本来具足一切功德之体性。如是随自己的力能诵持而修习此密乘之无上发心。

  第四、后行结座

  在每座修圆满时,行者对皈依境应再三祈祷,未生起菩提之心愿令生起,已生起之心愿令不坏,究竟唯愿此心稳固不退。接着观想皈依境融入自身,令自相续逐渐与上师之相续变成无二,在甚深的离戏实相中,初学者大概安住念一遍百字明的时间,然后串修后后引导,继之念回向文等回向善根。于一切威仪中,尽力修持愿菩提心的自他平等、自他相换、自轻他重之学处,及行菩提心之六度等学处。诸如行路、绕塔、转经、闻思、饮食、开门、关门、坐卧……等时,无不为利一切有情而精勤修持。

  因为在小乘中,相续能发起清净真实之出离心,即为已入小资粮道,具有解脱轮回之大顺缘。作为修学大乘者,在生发出离心的基础上,更应生发无上无比之大菩提心,随行佛菩萨之意乐行,这样按大乘发心来讲,相续中已生发真实无伪之菩提心,即为已入大乘小资粮道,成为佛之意子,从此为趣入大乘五道成就佛果集聚了无边顺缘,故尔不论显密,此二发心为一切五道根本,应当励力而修。

  第二菩提心引导竟

  如是励力修行后,可以在境界中检验自己的发心,比如自己对某从未伤害过,修正此人反而冤枉轻毁自己,甚至想侵害我的生命,这时自己能不能不对他生害心,反而发心愿他早日成佛呢?或者发愿自己成佛时,第一个度他呢?这样对照自己的相续,如果内心舍弃了对任何人的害心,而且尽未来际饶益一切众生的心愿坚固不移,这就是修成菩提心的验相。

  第三引导 供曼茶罗之修法

  在供曼茶罗时,加行皈依、发心等如前,正行时串修一遍前前引导之修法,然后衡量时间分配每天应修的数量,励力供养十万遍曼茶罗,后行时修一遍后后引导,以《普贤行愿品》等回向善根,于一切威仪之时,都摄六根、正念而行、饮食知量、精勤觉寤瑜伽并以三殊胜摄持而修习。

  供曼茶者:

  供曼茶者分五,即:一、供曼茶的目的;二、所修曼茶;三、三十七堆曼茶修法;四、三身曼茶罗之修法;五、后行结座。

  一、供曼茶的目的

  我们要消除障碍、证悟空性、获得解脱乃至成佛,其根本因即是智慧,但智慧的生起除依闻思修外,还需以福德为助缘。如是福慧双运,才能证悟空性,如经中说:“未满二资粮,不证胜空性。”又云:“当知胜义俱生智,唯依积资忏罪力,具证上师之加持,依止他法诚愚痴。”所以要首先积累福德资粮。而在佛所宣说的一切积累福德资粮的方法中,当以供曼茶的方法最为殊胜,不必勤作,在短时间内即可圆满无边广大的福德资粮,是故欲解脱者,于此修法当以大欢喜心精进行持。

  二、所修曼茶

  所修曼茶即是自己供养的对境,以此曼茶罗代表坛城、上师三宝等皈依境。在讲此所修曼茶时,先附带讲一下此法的前行。

  修行者供养曼茶的房屋一定要清洁,准备一个三层供桌,于供桌上层左侧供一尊本师释迦牟尼佛像,上层中央供养大圆满及大幻化网、般若经等代表显密精华之经续论典,上层之右侧供奉佛塔及铃杵等;供桌中层供奉所修曼茶罗,一直供奉于供桌上直至一座或当天修完曼茶罗为止,中间无须撤换,其所修曼茶罗之摆放方法在下面讲解;供桌下层上可以供五供或七供,五供(为堪布门色之上师阿琼堪布在前行仪轨之笔记中所讲供养次序)之陈列次第为:食子、鲜花、供水、供灯、香,供养时从吾等左方先供食子,然后依次向右供鲜花、水、灯、香,收供品时,从自己右方开始收。七供(宁玛派嘎托、竹青、白玉三大寺之主要供法)之摆列次第为:水、水、花、香、香水、灯、食子,供养时从自己左方向右次第而供,收供时从自己右方次第而收。其第一杯水表示供水,乃为供养皈依境之受用所设;第二杯水表示洗足水,乃为清净行者障碍而设;第三为花供养,无花可以用米代替;第四为香供养,无香可用米代替;第五为香水供养,乃涂抹佛菩萨身体之香水,内泡藏红花、檀香等珍贵香末等;第六为供灯,无灯可以用米代替;第七为食子,无食子可以用米或其他食物代替。以上为修此法之准备条件,若不能具足,亦可直接观想供养境而供修。

  复次,供曼茶时所供的供品分为三品,上品为金、银、珠宝、玛瑙等贵重物品;中品为人参等较珍贵的药材等;下品为五谷杂粮等。如果实在无供品,拾些河沙碎石等亦可作供品。行者量自力选择好供品后,先用净水洗净,然后晒干,用红花水及各种妙香水塗染喷洒供品,此为外在之三种供品。其供曼茶时所用的基盘亦分为三品,上品为金银所做;中品为白铜青铜等一般金属所做;下品为石板、木板等所做。在修曼茶时,行者若资财条件较具备,可准备两套供器,一个用作供桌上第二层之所修曼茶,代表皈依境,一个用作所供曼茶之修十万遍等之供器。若无所修曼茶之供器,行者直接观供养境而修所供曼茶亦可。

  复次,修曼茶罗的供奉方法即是:在曼茶的基盘上依次放置五堆米(以米为例,珍宝等最好。),中央一堆观为毗卢遮那佛,由佛部尊众围绕;前面一堆观为金刚不动佛,由金刚部尊众围绕;南方一堆观为宝生佛,由珍宝部尊众围绕;西方一堆观为无量光佛,由莲花部尊众围绕;北方一堆观为不空成就佛,由事业部尊众围绕。或者将中央一堆观为与根本上师无二之莲花生大士,大圆满传承上师以重楼式安坐;前面一堆观为释迦导师,由贤劫一千零二佛围绕;右侧一堆观为八大菩萨,由诸大乘圣僧围绕;后面一堆观为法宝经函;左侧一堆观为舍利子、目犍连尊者,由小乘圣者僧众围绕。如是放置、明观后,将此所修曼茶罗供于供台之上。

  三、三十七堆曼茶修法

  供养者自己在上述的供桌前,先以左手持着曼茶基盘,平托于心口处,用右手内腕之智慧脉处,反复擦拭基盘表面,边擦边诵百字明,接着诵三十七堆曼茶词,诵“嗡巴杂布米阿吽”时,行者用右手无名指蘸一下旁边器皿中盛放的香水,然后把香水均匀地塗在基面上,念“大自在金地”;诵“嗡班扎日客阿吽”时,行者用无名指与大拇指持一束花或一粒米,在基盘上右绕三圈,之后置于基盘中央,并放上一铁围山,观中央米或花为须弥山种子字吽或除魔;诵“外铁围山围绕,中央须弥山王”时,应于基盘中央放一堆米;诵“东胜神洲,南赡部洲,西牛贺洲,北俱卢洲”时应次第于东南西北四方各放置一堆米,东方可朝自己方向,或朝供桌方向;诵“身洲及胜洲,拂洲及别拂洲,行洲及胜道行洲,恶音洲及恶音对洲”时,因四大洲各有两个附洲,共有八小洲,放置米堆时,依次东左、东右、南上、南下、西右、西左、北下、北上各供一堆米;诵“珍宝山、如意树、如意牛、自然稻”时,依次在东南西北方各放置一堆米;诵“金轮宝、如意宝、玉女宝、大臣宝”时,于东南西北依次各供一堆米;诵“大象宝、绀马宝、将军宝、宝藏瓶”时,依次于东南、西南、西北、东北间各供一堆米;诵“嬉女、鬘女、歌女、舞女”时,依次于东南西北方各供一堆米;诵“花女、香女、灯女、涂香女”时,依次于东南、西南、西北、东北间各供一堆米;诵“日、月”时,于东方、西方依次各供一堆米;诵“珍宝伞、尊胜幢”时,依次于南方、北方各供一堆米;诵“将这些无不圆满的人天受用供养大恩具德诸根本及传承殊胜上师、佛菩萨众”时,在曼茶上堆满米,不令有缺,放上宝顶,并明观以此三十七供及一切人天受用等供养诸根本传承上师佛菩萨众等一切皈依境;随后诵“涂香鲜花遍大地,须弥四洲日月饰,观想佛刹作供养,愿诸众生行佛刹。嗡那曼扎勃匝梅嘎、沙莫扎、沙帕那、沙玛耶阿吽”一遍。此上为一次广供,一般在供三身曼茶前须供三遍或七遍左右。仪轨如下:

  供三十七堆曼茶罗念诵仪轨

  嗡巴杂布米阿吽、大自在金地、

  嗡班扎日客阿吽、

  外铁围山围绕,中央须弥山王、

  东胜神洲、南赡部洲、西牛贺洲、北俱卢洲、

  身洲及胜洲、拂洲及别拂洲、行洲及胜道行洲、恶音洲及恶音对洲、

  珍宝山、如意树、如意牛、自然稻、

  金轮宝、如意宝、玉女宝、大臣宝、

  大象宝、绀马宝、将军宝、宝藏瓶、

  嬉女、鬘女、歌女、舞女、

  花女、香女、灯女、涂香女、

  日、月、

  珍宝伞、尊胜幢、

  将这些无不圆满的人天受用供养大恩具德诸根本及传承殊胜上师、佛菩萨众

  涂香鲜花遍大地,须弥四洲日月饰,

  观想佛刹作供养,愿诸众生行佛刹。

  嗡那曼扎勃匝梅嘎、沙莫扎、沙帕那、沙玛耶阿吽

  四、三身曼茶罗之修法

  本仪轨所供的曼茶,即是这里所讲的三身曼茶罗。供养时可依七堆曼茶罗之供养法,观想将三身刹土中之一切庄严供品供养三身,彼亦:供养者在如上所讲圆满坛城前,先以左手持念珠与基盘,平托于胸前,用右手内腕擦拭基盘表面,边擦边念百字明,此以右手无明指蘸一下香水均匀地涂于基盘上,然后用无名指与大拇指捏一花或米等,右绕基盘三圈,放于基盘中央,表须弥山种子或降魔,并于此时诵“嗡啊吽”加持供品,诵“法界等性法身净刹土,自现不灭报身五佛刹,周遍化身刹界诸庄严,普贤大乐供云而奉献”时,分别在中央、东、南、西、北与东、西各供一堆米,共计七堆,(在七堆曼茶供中,此七堆分别表示:须弥山、四大部洲及日月,然此处是三身曼茶,故放置七堆米时当代表三身刹土之各种庄严供品,此差别,行者不可不知)。诵“嗡那曼扎勃匝梅嘎、沙莫扎、沙帕那、沙玛耶阿吽”时,把米堆倒入盛米的容器中,以右腕擦拭基盘,此为圆满一次曼茶供,同时左手拨一颗念珠。从供第二次起,不需涂香等,只从“嗡啊吽……”念诵、供养、擦拭,反复数数而观修,直至供竟十万遍。

  嗡啊

  法界等性法身净刹土,

  自现不灭报身五佛刹,

  周遍化身刹界诸庄严,

  普贤大乐供云而奉献。

  嗡那曼扎勃匝梅嘎、沙莫扎、沙帕那、沙玛耶阿

  如是而供献。

  三身曼茶罗的供养偈之意义为:嗡表示法身,阿表示报身,吽表示化身,将无生法界大平等大清净之自性安立为曼茶罗的基盘形式,行者显现的四现等一切分别识聚安置为供堆的形式,用此胜义的见解,相似入定此中,或虽无定解,不会入定,亦应观想供养法身清净刹土中一切上师法身尊众;复次,观想无数个自现不灭的报身五佛刹土,皆由无量无边的无量殿等报身刹土之善妙庄严供具严饰,依此胜妙供品供养上师报身诸尊众;复次,观想无数个三千大千世界中,有无尽妙宝及一切无不圆满的人天受用,以此周遍化身刹界诸庄严供聚,无有丝毫贪爱之心,供养无边上师化身圣众。如是修供养者,尽力以等持观想供养三身刹土之上师圣众,以普贤大乐供云而奉献之,即以普贤菩萨的等持力,从自己心间发射出无量五彩光束,每一光端皆有一尊普贤菩萨,每一普贤菩萨心间又发出无量光芒,光端幻现无数不可思议的普贤菩萨,皆以无数不可思议的供品供养一切圣众。于最后念“嗡那曼扎勃匝梅嘎、沙莫扎、沙帕那、沙玛耶阿吽”之供养咒,如是而供献。

  五、后行结座

  每当一座结束时,应观想,供养境(或所修曼茶罗)放射耀眼的光明,然后融入自身,自身化光融入法界大空性中,于念一遍百字明的时间中安住,继之串修后后引导,以行愿品而回向也。

  如是在若干天内,一心一意、专注精进修持所供曼茶罗,此间供修时,尽力以左手托盘修习,虽然左手非常疲乏,但不能为偷懒而把基盘放置于供台、小桌等上修习,应励力安忍此苦行直至实在不能忍受,才可将曼茶盘置于桌上继续供修。如是于右手精勤擦拭的缘故,手腕可能会磨破,此时应于手掌、手侧、手背次第而擦拭。这样专心专意,如法圆满供养十万遍曼茶罗后,方可着重修习下一引导也。

  第三引导供曼茶罗之修法竟

  通过励力修供,便会出现没有享用食物也不会有饥饿感,自己的身体健康,心情非常愉快,生起安乐。在夜晚睡眠后,梦见身体穿着华丽的妙衣,或开取宝藏,庄稼丰收等,这是修成曼茶罗的妙相,未生起验相之前,不应懈怠、放逸,当努力苦修!

  第四引导 观诵金刚萨埵之修法

  在修此引导时,加行皈依、发心等如前,正行时串修一遍前前仪轨之内容,然后依照此修法之仪轨次第如法念修,每天必须规定念咒之数量,不离四力而猛厉忏悔,后行结座时串修一遍后面之引导,以行愿品等回向善根,并于一切威仪时,都摄六根、正念而行、饮食知量、精勤觉寤瑜伽、并以三殊胜摄持而精勤修持。

  修诵金刚萨埵者

  众生本具如来德相,只因无明客尘遮蔽,无法现其本来觉性,致使有情累劫处于轮回之中,以妄想执著,颠倒取舍,造作了种种罪业,若不清净这些罪障,则无法从三界中解脱,势必永远沉溺于生死苦海之中。此中有一部分补特迦罗,因善根成熟,值遇善知识指点迷津,已知欲解脱轮回,非依靠修持佛法不可,于是发誓修行。然而末法时代的学法者,不造业的人几乎没有,尤其浊时众生,不知取舍,不怕造恶业,好高骛远表面上修很高的法,行为上却持卑劣之颠倒行,对自己获得智慧、证得空性、往生清净刹土、得到解脱等无形制造了严重障碍,致使虽修了很多法,却不仅不得验相,反而信心、道心逐渐损减。为了消除这些障碍,佛教各派都宣说了净障法门,在密宗中,即有一个不共净障的殊胜方便——金刚萨埵忏悔法。虽然罪本无功,然忏净为其德。吾等末世之众生,如今已入佛教,修持佛法,于昔日虽造诸罪,只要猛厉速疾求忏悔,依止金刚萨埵之修法一定能彻底清净业障。因为金刚萨埵佛往昔在因地时曾发愿:“愿我未来世,现证圆满佛果时,设有众生造五无间罪,破坏誓言,彼等众生若闻我名,作意于我,念诵百字咒王,则一切罪堕无余清净,此愿不成,我终不证无上菩提,愿我住于彼等破戒者前,一切罪障悉能净治!”是故凭仗佛陀本愿力的加持以及自己的诚心忏悔,必定可忏除一切罪业。其修诵金刚萨埵之方法者,可分为:一、前行生信;二、正行观修;三、后行忏悔;四、回向发愿,这四个部分来修持。

  一、前行生信

  上师金刚萨埵之忏罪法有广、略、寂静、忿怒等各种仪轨,此处为寂静之略修仪轨。行者应知上师金刚萨埵本尊乃是三世佛之总集,我等欲修此法,必须首先于本尊生信,方可获得修法加持。故尔在观修前,应了知:我们所观之一切本尊身、所念之一切本尊心咒,悉为金刚萨埵智慧的幻化。观修念诵时,行者要深信金刚萨埵本尊就在自己面前、就在自己心中、就在自己口中,凭仗此观修念诵方便的殊胜缘起法之力,能令自己之身融入于金刚萨埵幻化之身,能令自己之语融入于金刚萨埵幻化咒语之中,能令自己之意融入于金刚萨埵无漏大智慧中。如是以信心生大欢喜而念诵,即可获得上师金刚萨埵之加持,从而究竟净除障碍,获得本尊之果位。

  在续部中云:何人若于多生累劫中未曾积累资粮等,不仅修不成金刚萨埵,而且也听不到遇不到此修法。又云:闻一次、诵一遍心咒亦可护自相续,成熟其相续,何况吾等一心依此急修猛忏,其功德更是难思难测。现今正值末世,能有机缘听闻掌握修习此忏罪之妙法,实属难得,所以应该生发无比欢悦之心来修持。

  无始至今,我等造了无边罪恶之业,其业决定感果,只是现前尚未成熟而已。每念及此,内心皆应生发极大怖畏罪苦之心,虔诚祈请此净罪之唯一大恩怙主来加持我消除一切现在过去之罪障,一心观想、念诵百字明咒与六字心咒。

  在念诵百字明与心咒时,应知此百字明包括了新旧密宗所讲的一切如海寂猛本尊之心咒精华,所以强力猛烈地祈祷念诵金刚萨埵百字明咒,等于祈请一切本尊,念诵一切本尊之心咒;而金刚萨埵之心咒,又是百字明咒之精华要义,因此不论念百字明或念心咒,只要修法相应,具足无伪的信心,肯定可以净除一切破密乘、别解脱、菩萨戒之根本、支分堕罪,更何况其他之一般罪障,关键是行者一定要生起信心来修持,这是极其重要的。

  二、正行观修

  正行观修之前,首先应将准备好的金刚萨埵佛像供于清净坛城上,把周围环境洒扫清洁,然后自己于供桌前放一舒适座垫,以毗卢七法而坐。先念诵前行皈依发心等仪轨,然后心中如理串修前前金刚句之后,接着思维:我与一切如母众生在无始生死轮回中,贪著今生来世,无有一点修法机会,无义勤苦造作轮回之恶业。今天我有自在,并且值遇了金刚萨埵修法之时,为了令轮回中无边无际的众生净除罪障、成就佛果,我现前立誓,修持金刚萨埵之法。之后,便可正式进入仪轨的念诵、观想之中:

  啊

  此处啊字表示无生大空性之义。观修一切仪轨,都要在大空性的前提下进行,此处亦是安住于无生大空性中观想金刚萨埵念诵百字明。即是当知本尊之身及咒语现而无自性,无有实体,其之体性悉皆安住于大空性中,于大空性中无实而显现。

  于自梵顶莲花月垫上

  观想于自己凡庸身体之梵顶一箭许的正上方虚空中,有一个百千花瓣聚成的贤妙白莲花,花上有一犹如十五满月之垫,垫上有与法界智慧无别之白色种子“吽”字,刹那变成本体为根本上师、形相为金刚萨埵之圣尊。

  吉祥金刚萨埵皎月色

  吉祥上师金刚萨埵之身体,犹如亿日照耀下的雪山,或如皎洁的月色,亦如无垢之水晶宝瓶一般,内外清澈透明,无有丝毫垢染。

  执持铃杵双运白慢母

  上师金刚萨埵形象为一面二臂,左手执持表示现空

  之铃,放于左腰际,右手执持表示明空之五股金刚杵,放于胸口前,为表示究竟显空双运之法界体性而拥抱白慢母。然而,此处亦可不观想双运像,而以天杖代替白慢母,观天杖倚于金刚萨埵之左侧,或者也可以直接观想单身金刚萨埵。由于初学无法理解双运像的甚深含义,不了知显空双运、智慧方便双运之甚深之理,为避免不清净之观想而造业,故于此处法王特开许初学可以不按仪轨观想双运像。

  圆满报饰金刚跏趺坐

  其本尊之身是以十三种圆满报身之服饰庄严,即:五佛冠、肩披、飘带、裙子、腰带为绫罗五衣;头饰、耳环、项链、臂钏、璎珞、手镯、指环、足镯为珍宝八饰。以双足金刚跏趺而安坐。

  心月百字旋绕于字

  于上师金刚萨埵之心间,观想一个大小如芥子压平般的月轮,其轮上有一百个竖立之咒字旋绕于月轮中间宛如毛发所画一样白色竖立之吽字,咒轮上每个字互不抵触,右绕三圈整齐排列。

  降下甘露清净诸罪障

  行者虔诚念诵咒语前,观想月轮上的百字中,犹如

  火融鲜白冻奶一般,滴滴甘乳源源不断,无勤地降下大悲、智慧之甘露,冥思自身体内的一切疾病变成臭烂脓血之形象,诸种魔障变成蜘蛛、青蛙、鱼蛇等形象,一切罪障变成烟汁、墨汁、灰、烟、云、红蓝汽之形态,本尊体内降下的甘露,如山洪瀑布之水,把一切疾病、魔障、业障如冲洗尘土一样从大小便道及周身毛孔一一排出体外,流入身前开裂的大地底端,以死主为主的一切怨亲债主的手口之中,令其饱满,心生欢喜,发菩提心,而各回本处。如是明观,清净我及众生之诸种罪障。

  以具足四力,观想降下甘露而净除。并诵百字明:

  嗡班扎l萨埵萨玛雅、嘛努巴拉雅、班扎l萨埵底诺巴、底叉知桌美巴哇、苏埵卡约美巴哇、苏波卡约美巴哇、阿努埵美巴哇、萨哇斯德玛美扎雅匝、萨r哇嘎r、嘛色匝美、则当协r央格热吽、哈哈哈哈吙、班嘎万、萨r哇达他嘎达、班扎r嘛麦母杂、班扎r巴哇、嘛哈萨玛雅萨埵啊。

  在本修法之中,依靠忏悔仪轨之作用力,可圆满净除一切过患业障,不仅祈祷修持了金刚萨埵,还圆满祈祷修持了上师本尊空行及一切佛菩萨等。从形相上看,行者只是观修身像、念诵咒语,但实际意义上,金刚萨埵有身语意或法报化三身,其身与语乃法身智慧之幻化,因此于观修身像、念诵咒语之同时,亦能把自己的分别心逐渐消融入于金刚萨埵之意金刚中。尤其以具足四力,观想降下甘露而净除罪障,并诵百字明咒语等,为本修法中能与上师金刚萨埵结上殊胜法缘,遣除一切自他罪障,加持自续速生信心等具有殊胜缘起之窍诀修法,彼之观修极为关要,不可省略,特别是具足四力之修法,不能缺少。

  具足四力之方法即:一、依止力:观想自己过去、现在所造的一切知道不知道的大、小等诸不善业,今天全心全意依止上师金刚萨埵,猛厉虔诚地祈求加持,诚求清净罪障;二、破恶力:自己在上师本尊前,对往昔所造的一切恶业,从内心深处真诚地生起极大的悔恨之心,好象刚吃了剧毒欲马上消毒补救一般,于上师金刚萨埵前发露忏悔;三、恢复力:行者发露忏悔后,内心应无伪立誓:从今以后,纵遇命难,我也再不重造如此恶业;四、现行对治力:即边念百字明,边观想降下甘露,以此为缘起净除自己与一切众生之罪障。并于一切时处,一切威仪中,以闻思、经行、转绕、布施、持戒等为对治力,尤其于一切对治力中,发起无伪愿行菩提心及安住空性二者极其重要,如《入行论》“菩提心如劫末火,刹那能毁诸众罪”说明了菩提心具有巨大的忏罪功能。华智仁波切也说:“如果相续中生起了无伪的菩提心,则往昔所造之一切罪业自然清净。”一切诸法,于实相中本来无生,罪障之本性也是如此,是故若对罪障本自清净之理生起定解,并安住此中数数修习,因契合法界本性故,往昔所造极重业障便可极快得以消除。所以,如果我们修现行对治力时能不离此二种殊胜修法,则净除一切现行罪业决非难事。

  三、后行忏悔

  后行者:

  怙主! 我以愚昧无知故

  于三昧耶有缺犯

  怙主上师祈救护

  亦即主尊金刚持

  具足大悲体性者

  众生主尊我皈依

  在依止四力,观修降下甘露,并诵百字明之后,观想自身三脉四轮充满白色甘露,清净了一切三门之罪障业习,自心自然生起四喜智慧,身心处于无漏大乐之中。修后行者时,猛厉呼唤“怙主!”一声,表示迫切、急切地寻求依怙。继之向其祈祷陈白:我从无始以来,以愚昧无知的缘故,于密乘三昧耶及别解脱戒律、菩萨学处有诸多之缺犯,此时唯有唯一的怙主上师金刚萨埵您才能救护我不感受恶业之轮回苦报,是故我不寻求其他的依怙,只有一心祈求上师您慈悲救护我这个恶业众生,因为您亦即是主尊金刚持,是具足大悲体性之圣者,永远不舍离一切罪苦的众生,所以在众生的主尊三根本三宝之总集上师金刚萨埵前,我发誓宁舍生命而不舍上师,真实不虚地恭敬皈依。如此作真诚的皈依后,再次祈祷陈白:

  我与一切有情,

  身语意失坏之根本支分誓言,

  悉皆发露忏悔。

  业障、罪堕、种种垢染,

  悉为清净而作祈祷。

  如是祈祷后,

  金刚萨埵亲谕:

  “善男子,汝失坏之一切誓言,皆已清净。”

  说后融入自身,

  观想自己与一切有情皆成金刚萨埵身,

  并诵六字心咒:

  嗡巴扎l萨埵吽

  彼义即:我与一切有情,由于在轮回中熏染的时间太长,早已熟悉了造作恶业的方法,以至过去、现在身语意失坏之根本支分誓言之罪障多得难以计数,不将之清净必堕恶趣无疑,因此我现在于上师您面前悉皆发露忏悔,祈愿您加持令我及一切众生身口意所造的一切轻重业障,其中包括破犯别解脱、菩提心、三昧耶戒律的根本支分罪堕,以及十恶、五无间、谤法等种种自性罪,蒙蔽我等众生光明觉性的深厚垢染,悉皆转为清净本性而作真诚祈祷。作如是祈祷后,观想上师金刚萨埵,以慈悲之目看着我,用非常柔和使人难忘之语,安慰我心而亲谕:“善男子,以你虔诚祈祷之心,以及我无始劫来所发誓愿和合所产生的巨大能力,已将汝失坏之一切誓言等过患完全消尽,如今你的身口意皆已成为清净自性。”说后上师金刚萨埵化为光明融入于自己的身体,彼时观想自己与一切有情皆成上师金刚萨埵之无垢清净妙身,并同时念诵六字心咒嗡巴扎l萨埵吽。

  在诵心咒时,观想心间小如压扁芥子般之月轮上,中央为蓝色“吽”字,朝前为白色“嗡”字,右方为黄“班扎l”,后方为红“萨”字,左方为绿“埵”字,竖立围绕,字朝外向,放出无量五色光网,上供诸佛,又全部化为加持与悉地回收入自身,并明观放光普照一切有情,悉令净除一切业障,成就无二圆满之佛陀果位。

  四、回向发愿

  最后回向者:

  我今速以此善根

  成就金刚萨埵尊

  令诸众生无一余

  悉皆安置于此地

  发愿者:

  我与一切诸有情

  失坏誓言皆令净

  从今乃至菩提间

  三昧耶戒愿清净

  同前尽力念诵心咒已,收座时观想情器世界化为光相融入自身,自身亦从边沿次第化光相融,入于心间嗡(<)字中,又嗡融入班扎l(2#),班扎l融入萨(?),萨融入埵(<),埵融入吽(>)字的雅布杰(

  ),雅布杰融入短啊(:),短啊融入哈(@),哈融入日月明点( ),此又次第融入那达(

  ),最后那达也如彩虹消于虚空般消失了,如此住于离戏之境界中,稍许入定放松。生起分别念时出定,最后应作回向,其者意义为:我今天修习了金刚萨埵法,愿急速以此善根,成就上师金刚萨埵尊,令无始生死中当过我母亲之一切大恩诸众生无有一个剩余悉皆安置于此金刚萨埵之佛地果位。次之,又于上师金刚萨埵前发愿,其者即是:我与一切诸有情,在今生所造之罪,往昔所造之罪,凡是失坏誓言及一切戒律学处者,皆令忏悔清净,内心无伪立誓,从今乃至得证菩提成就佛果之间,诚心祈祷上师金刚萨埵加持我及一切众生之三昧耶戒及一切戒律悉愿清净,住解脱地。

  第四引导观诵金刚萨埵之修法竟

  如是精勤观修念诵百字明至少十万遍,如经续论典中所讲生起净罪之相有外内两种,其中外相是自己修忏罪法期间精神饱满,心生欢喜,神志清爽,或数数梦见(未修忏罪法期间,偶尔有以下梦境,不一定是罪净之相。)自己澡浴、吐黑水蛇蝎恶食、痛饮甘露牛奶、身穿白衣、飞行空中、登上雪山、见升日月、转绕晶塔、见比丘比丘尼之僧众听闻佛法等瑞相;内相是通过修忏罪法后,烦恼日渐轻薄,信心、大悲心、出离心等明显增长。此法修圆满后,可修持使自相续生起证悟智慧之上师瑜伽法。

  第五引导 上师瑜伽之修法

  修此引导时,前行皈依发心等如前,正行修持时,串修一遍前前引导之内涵,次依本仪轨之次第如法祈祷观修念诵,每天必须规定上师心咒的念诵数量,按质按量地完成,不能懈怠,后行结座时,以行愿品等回向善根,并于一切威仪之时,都摄六根、正知而行、饮食知量、精勤觉寤瑜伽,如是以三殊胜而专一修习也。

  上师瑜伽者:

  上师乃无上无比之导师,三界众生之依怙,现世的真实佛陀。瑜伽者即相应义。总集三宝、三身、三根本的上师,何人修上师相应法,何人的自相续中就一定能生起证悟智慧。其最究竟方便求得加持之法,即是唯一修此上师瑜伽。这是因为上师是直接摄受我们的善知识,相应我们的根机赐予解脱法,是十方大悲佛陀之化身。上师与佛陀功德等同,但恩德超胜诸佛,我们这些恶业众生“佛出世时我沉沦,佛灭度后我作人,”根本见不到佛,即使佛转了法轮,度化了无量众生,我等众生却无缘见佛闻法、修行解脱,而上师在这五浊恶世将我摄受,传与我灌顶与修法窍诀,令我种下解脱种子,乃至今生即可成佛。

  如是在修上师相应法时,形相应观为本尊,本体是自己的根本上师,弟子具备清净无比之信心观修祈祷,则可直接获得上师智慧之加持,令自己的分别心融入上师心,生起证悟之智慧。如莲花生大士云:“汝意清净得加持,心若离疑所思成。”续部云:“谁于俱胝劫,观想十万佛,刹那忆师胜,诵修百万遍,祈师一遍胜。”古德云:“数劫苦修般若行,施舍身首手足等,师道刹那皆圆满,故应乐修事师法。”《时轮金刚》云:“若于恩师前,起信令欢喜,即生定获得,共不共成就。”修行成就必须依赖上师的加持,而加持之根本就是弟子相续中之信心,其信心一定应从修持上师瑜伽来。尤其在大圆满修法中,证悟法性和遣除道障的唯一方便就是上师的加持,修行过程中的任何违缘都可以修习上师瑜伽来将之消除。此法虽名前行,但修生圆次第都不如上师瑜伽殊胜,仅修上师瑜伽即可今生趋入圣位,昔日的米拉日巴等先贤即是先例。

  依《大幻化网总说光明藏论》中讲,上师有六种,而欲今生成就的有缘行者,最初即应依止与自己多世有法缘的三恩德根本上师,否则亦应依止表里如一可靠具相的上师,即应:三戒清净、精通显密、具大悲心、知显密仪轨、修持正法、有特别的断烦恼及证悟法性的功德、以四摄教化弟子者。自己在没有依止上师之前要认真观察,一但依止了必须恭敬以三喜依止,方可速获加持。此修法分为五支即:一、观想福田;二、积资净障;三、至心祈请;四、后行修四灌顶;五、发愿回向。

  一、观想福田

  哎玛吙!

  哎玛吙为惊叹之语,意即真希奇真稀有。为何惊叹呢?因为莲花生大士之诞生不象凡夫人依于父母不净白红明点而胎生,而是以八岁童子之相,直接从莲花上化生,故极稀有,如云:“于大海中莲花之茎端,具足五身智慧成就佛,殊胜莲花自然双运身,空性眷属如海众云集。”其次莲师游化人间时,于印度藏地等处,以无比威猛之力,降伏了诸多外道邪魔,建立、光大如来之圣教故极稀有,如云:“建立如来圣教时,雅山林中正修行,供橛掷于虚空界,举金刚印而挥舞,挥舞掷于旃檀林,火焰炽燃海亦枯,昏冥外道遍地烧,于夜叉林碎为尘,无有等伦伏魔者。”于最后示现人间之时,究竟以不生不死双运之虹光身,乘幻马直接飞往吉祥山刹

  土,故甚为稀有,如云:“次复往诣邬金境,此时镇压罗刹口,行事难思未曾有,威德神变大势力,四大天王捧马足,大士乘之腾空中,以此示寂真希奇!”诵此“哎玛吙”三字时,思及上师莲花生大士不共之慈悲威力,并以极为稀有之心诚敬祈求上师莲花生,以极为稀有之加持令我堪为胜乘法器。故我等大恩上师法王如意宝亦常念诵“祈请邬金莲花生,远离违缘诸障难,顺缘喜乐皆成就,最上共不共悉地。”的祈祷文来成办广大利生事业。

  自现清净浩瀚佛刹土

  赞礼颂有云:“南无法身常住,三际一如,莲花生上师;南无报身清净,相好无伦,莲花生上师;南无化身变现,事业无量,莲花生上师。”莲师是阿弥陀佛之身、观音之口、释迦牟尼佛之意所化现,为十方三世诸佛之总集,早已现证五佛智慧,究竟法身与普贤王如来无别一体,于具足五种决定的报身刹土,示现为圆满之报身,于无量尘刹幻现无量无边无数之化身,尤其在南赡部洲示现为莲花生大师,以无比殊胜之大悲幻化,作了各种稀有之弘法利生事业。是故在修此明观时,以上师莲花生大师之加持,当观想一切自心的庸俗执著,悉皆融入法界,一切自现自然幻化为无边清净浩瀚之佛刹土,即一切环境庄严为圆满的铜色吉祥山莲花光明宫。

  明观自成金刚瑜伽母

  又为了能堪为灌顶的法器,易于生起空乐智慧,令上师欢喜摄受,行者此时明观自己变成金刚瑜伽母之形象,一面二臂三目,身红色,右手将能唤醒无明愚痴睡眠的髅鼓举向虚空界,左手持执根除三毒之弯刀于腰际,绸缎和骨饰庄严于表示远离执著分别垢障之裸身,并佩有花鬘,以极为迫切欢喜之眼神,专注盯着上师之心间。

  梵顶千瓣莲日月垫上

  总集皈处乌金金刚持

  观想在自身金刚瑜伽母梵顶一箭许之上方虚空中,有一个各种稀有宝物组成的千瓣莲花日月垫,其上端坐着三世诸佛总集之无欺皈处上师乌金大金刚持。

  白红寂悦执持杵髅瓶

  圆满报饰双运措嘉母

  上师莲花生大师之形相为:身色白中透红,光润殊妙,一面二臂,以寂悦之容颜注视行者,右手以契克印执持纯金金刚杵于胸前,左手平托装满无死智慧甘露之髅骨,此天灵盖中装有长寿宝瓶,瓶口以如意树叶严饰,以国王游舞式而坐。

  从内到外依次穿着白色金刚密衣、红色上师衣、兰色咒衣、藏红色祖衣、红色丝绸大氅,头戴莲花帽。此帽为三种形状,本仪轨中所戴名为“见解脱帽”,内外两层表示生圆二次第双运,顶端三尖表示三身,五种颜色表以五身饶益众生,日月表示智慧与方便,蓝边装饰表示三昧耶无边,金刚宝顶表示三摩地不动,鹰鹫之顶翎装饰表示见解证悟到极点,修行已趋于究竟的标志。头戴莲花帽,现十六岁童子之形以表示十六种不变大乐,披散着头发表示法界与智慧无方广大,具足无比相好,圆满报身服饰,以双运之方式拥抱益西措嘉空行母,表示智慧方便无二双运。此处亦可不观想与空行母双运之相,观想莲师左侧斜倚着天杖,亦是双运的标志,同样可以表示显空大双运、明空大双运、觉空大双运之义。

  身圆自生续部之坛城

  本传上师空行守誓等

  安住如同解开芝麻荚

  如是乌金刹土智慧尊

  犹雨融入观修之所依

  上师莲师五身圆满,周围旋绕无数彩虹,于五彩之光网中明点遍布,无勤幻化自生续部之无尽坛城。于上师莲师之头顶上,观想一切大圆满根本传承上师层叠而坐,一切空行护法守誓等,稠密有序地安住,如同解开芝麻荚中的芝麻一般,一切印度八大持明,八十四位自在瑜伽士,藏地君臣二十五尊,二十四处、三十二地、八大寒林和三处的勇士、空行、护法、财神等犹如云涌自然围绕在上师周围,如是明观之后,再观想从乌金刹土迎请莲师父母、持明空行等降临,如是一切智慧尊犹如天雨降入甘露海一般,融入观修之所依(所依指自己观想于头顶上方的莲师父母、本传上师、空行、守誓等圣众。)。次以诚敬之心,念诵金刚七句祈祷文,祈求上师皈依境加持吾之相续,偈颂为:

  !乌金刹土西北隅

  莲茎花胚之座上

  稀有殊胜成就者

  世称名号莲花生

  空行眷属众围绕

  我随汝尊而修持

  为赐加持祈降临

  格日巴玛思德

  此七句祈祷文是一位具殊胜成就的空行母所传,有不可思议的大加持力,无论何人念诵,莲师立即住于其前赐予加持,其意义即:吽表示获得一切悉地,观想在乌金刹土的西北隅,达那郭夏海中之莲花茎上有珍宝组成之花胚,胚上有日月之座垫,彼上坐着具有无量希有传记之殊胜成就者,世称名号叫莲花生,在莲师圣者的周围,有无数空行眷属众围绕着,为了求得莲师及其刹土的所有证悟的空行眷属等之加持,我追随汝与佛无别之圣尊而修持,为赐加持故,祈请阿弥陀佛的化身,莲花种姓的总集上师速速降临,令我相续得到与您无二无别之一切胜妙悉地,故而念诵格日巴玛思德吽。

  此祈请颂可以说是莲花生大士应化南赡部洲的略传:

  莲花生大士未出世以前,佛经中早已授记,应其授记,于释迦牟尼佛涅槃后八年的农历七月初十日,在西印度达那郭夏海中一株五色大莲花花胚上,化生出一相好光明、端身趺坐之童子,此即是莲花生大士。大士生而成佛,当时天降甘露沐浴大士,一切天龙及海中水族齐来顶礼,大士当即传法于海中女神。

  西印度国王恩渣波德亲往海中莲花上抱回宫中立为太子,很快让大士继王位,大士在位时具有轮王七宝之瑞。后感金刚萨埵空中现身告曰:汝乃教主,实非政王。不久莲师舍弃王位而出家,事师阿难尊者,受修释迦牟尼世尊预嘱传付之法。凡显密仪轨、究竟法义,皆深得释迦牟尼如来口诀。阿难尊者为说戒时,持地佛母奉献袈裟,十方诸佛现身加持,同赞善哉。大士复虚心苦行,历事诸师,精通天文、五明等诸学,在印度、尼泊尔、古塔婆幽静吉祥地,勤修禅定得三约嘎。于秘密主金刚手、金刚佛母、普贤如来受无上密五部心传大法,法尔成佛总持门,即身成就无量寿如来无上悉地。大士请求金刚佛母传外内密一切法要时,佛母曰:密无师承,不得滥学,宜先灌顶。大士便求一切佛现身灌顶。佛母哈哈大笑着说:善哉。乃为灌顶。大士自见一切佛入于自身,身体变成吽字,现前观音化身成就。复为灌嘛哈母札顶,一切义理开显,现前观音报身成就。复灌马王佛顶,三业清净,慈悲现前,微细烦恼了不可得,现前观音法身成就。

  又于金刚大总持世尊,受金刚阿阇黎灌顶,化身说法八种外密,报身受用八种内密,法身根本八种密密悉皆成就。其实这些全是大士权巧示现,大士早已证得五智,究竟法身与普贤王如来无有别异。大士为调伏刚强难化诸有情故,现威猛相,一切天魔外道,闻名慑服。在印度尼泊尔传法度生历九百余年,智悲双运,威德普闻,众生沐其法雨顿登十地,直证佛果者,其数无量。

  后应西藏王赤松德赞之聘请,由印度入西藏弘法,而为藏密第一代祖师。在入藏的途中连连调伏诸魔:大士来到芒域东拉城,象雄山的山神使魔法用两座大山夹击大士,大士腾身入空中……山神又惊又怕,立即向大士投降,山神从此成为守护伏藏之护法神。大士来到南塘卡尔那,女神放出电光惊雷来阻拦,大士把雷电摄到指尖上,女神胆战心惊跳入巴姆巴塘湖,大士施法把湖水变成滚烫之开水,并挥动金刚杵,击伤了女神的右眼,女神求饶,发愿为大士护一部大的伏藏法。大士来到吾尤哲茂山,有永宁十二尊打出十二道雷电,并移动两山夹挤大士,大士将大山焚烧成木炭,加持之后制伏诸女神,地母从此成为十二尊护法尊,守护一伏藏。大士来到唐古拉山,山神变成一条巨大白蛇挡住去路,大士用木棍插入蛇腰,命它摆好坛城迎接,白蛇不从便逃进雪山,大士融雪为洪水,山岩轰然崩塌,山神苦不堪言,只好恭恭敬敬摆食品坛城,现身为一白衣童子顶礼大士,从此成为伏藏的护法神。大士到狮子岩遇到独生神,它一头伸入大士怀中,随从的无数山神趁机手握兵器猛烈击打大士,大士以五种忿怒相制伏了全部鬼神。此外,大士制伏流传疾病的女鬼,冈底斯山的二十八星神等无数山神鬼魅皆被大士制伏成西藏的佛教护法神。

  尤其在建桑耶寺时,大士发出“吽”的咒音召令鬼神众,之后飞升天空,凡大士身影所至处的永宁地母十二尊,雪山崖窟之鬼神、食香、瓶腹鬼、龙王、夜叉、二十八星宿等从各山谷中、河中打捞搬运石土来建寺。开光时,诸佛亲临,寺内有种种瑞相,参加开光盛典的人个个欢喜若狂。

  接着为完善西藏的文字语法,选了僧才学梵文和翻译,译师们从印度回来受到藏地宫中苯教徒的诽谤,新生的佛教徒们与他们展开了一场公开大论战,结果取缔了苯波教,从此正式确立了佛教在西藏的地位,树立了正教。

  偈中的“格日巴玛斯德吽”是六位大师的名号。“格日”是地狱道南巴尔暖大师,肤色紫红,手持金刚,专救地狱苦;“巴”是饿鬼道的南敕大师,肤色紫黑,手持金刚和钉子,专救饿鬼苦;“玛”是畜生道森燃丹大师,肤色青黑,手持长腰鼓和铃铛,专救畜生苦;“斯”是人类莲花生大士,肤色白红手持金刚和头骨,专救人类生老病死苦;“德”是阿修罗道的南白杰大师,肤色棕灰,手持天杖和头骨,专救阿修罗道战争苦;“吽”是天道的斯土增大师,肤色白黄,手持金刚和铃铛,专救天人死之苦。

  此七句颂诵三、七遍而迎请融入后,复行七支供者:

  如上明观后,此七句祈祷颂应诵念三遍或七遍不等,而迎请铜色吉祥山莲花光明宫殿一切能依所依真实现前,犹如甘露入于甘露般融入自己即所观的誓言尊者金刚瑜伽母身中。之后,复行七支供者。

  二、积资净障

  吙!化身尘数恭敬而顶礼

  此为调治我慢之顶礼支。吙表示重视之语气,意即:在自己所观想之上师圣众前,明观我的幻化身变成无量微尘数之多,恭敬而如法地顶礼遍满虚空界之无量上师及眷属,同时明观所有三界六道一切众生,同我一起五体投地,祈求灭除一切业障烦恼,积累一切解脱资粮。

  如法顶礼之功德无量,以前一位比丘顶礼内装世尊头发与指甲的佛塔,阿难尊者向世尊请问他顶礼的功德,世尊说:“顶礼一次将获得身下所压面积直至金刚地基以上所有微尘数量的转轮王位,然其功德,尚不可尽。”《宝积经》说顶礼可圆满无见顶相的相好!

  奉献现有本圆普贤供

  此为遣除悭吝之供养支。彼时应观想:一切现有诸法之本性,即是本基净等无二之自性,如是我入定于定解中,奉献现(器世间)有(有情世间)本来圆满之种种供品,即以前面所讲的普贤大乐供云的方式而供养。除陈设自己拥有的实物供品以外,并依等持力之加持,幻化无量殿、轮王七宝、八吉祥徽等无尽妙供,使一切圣境尊众生喜,加持我与众生迅速圆满无量菩提资粮。

  无始所积罪堕皆忏悔

  此句为净障忏悔支。于忏悔时应具足四力,观想自己无始以来所积累的所有罪堕,即三门所造一切十恶、五无间、近五无间、四重、八邪、掠夺三宝财物等一切罪业,皆化为黑色气团,聚于舌尖上,由上师圣众的身语意放光,照触彼黒团,一刹那间诸轻重罪业一并忏悔清净。

  轮涅一切诸善作随喜

  本句为对治嫉妒之随喜支。其随喜分随喜胜义之功德与随喜世俗之功德二种。即:不论世俗轮回中,凡夫身语意过去、现在、未来所造的一切善业,还是安住胜义涅槃境界的圣者所证二无我的空性,为度众生演说九乘妙法,修持如海菩萨行等,一切诸凡圣所造之善业,我皆作远离嫉妒之无伪随喜。如此诚心诚意随喜的功德,绝对胜过以竞争心对待他人行善或以傲慢心想我也要修此善法等装模作样地行持希求现世名闻、世间八法之毒所充斥的广大善法。《汇集经》中说:“三千须弥可称量,随意善根不可量。”因此说,此随喜法是事半功倍之法,故当随时随地精进行持。

  乃至轮尽祈驻金刚身

  祈请常转深广正法轮

  此二句为对治愚痴之祈请住世、请转法轮支。因佛不住世,成佛不转法轮,则轮回世间犹如一片漆黑,众生不知取舍,极难超脱轮回,故而乃至轮回未尽之前,祈愿上师佛陀留驻金刚身。由于佛、菩萨、上师等一切肩负广大利他重担之士,因众生的邪行及忧劳而生厌烦,不想传法时,应观想自己幻化无数身体,在他们面前供养法轮、右旋海螺等,再三祈请常转深广正法轮,以此不可思议缘起之力,唯愿上师常住世间,广转殊胜妙法轮。

  无尽善聚回向成正觉

  为使上述所修六支之所有善根不虚耗,成熟果报,并无尽增长故,应修此回向支。回向大致有三类:回向世间圆满;回向自得解脱;回向一切众生成佛。前二种非大乘行者所应取,故应将自他三世所造一切无尽善聚,回向一切众生成就正觉佛陀之果位。

  又回向时若有实执,则是有毒回向。而了知能回向者(自己)、回向的善根及所回向的对象(众生等)三者皆空而作回向,则是无毒回向。但此回向对行者的要求甚高,普通人无法实行,此时则思维:上师诸佛如何回向,我亦如是回向。同时念诵回向文而回向之。

  若于皈依修法中未同时修顶礼,则在此处与七支供合修,即一边顶礼、一边念七支供偈:“所有礼赞供养福,诸佛住世转法轮,随喜忏悔诸善根,回向众生及佛道。”法王如意宝说这样修是非常圆满的。

  三、至心祈请

  祈请者:

  西方乌金自在无量宫

  善逝身语意之化现者

  为利赡部众生而降临

  持明空行会众作围绕

  祈请乌金莲师诸圣众

  祈请乌金上师莲花生

  祈祷赐予灌顶作加持

  古德云:“如不祈请上师尊,欲求无分别智慧,如朝北洞中待日,无有境心融合时。”吉祥金刚上师乃一切坛城之主尊,凡人见闻忆触皆能种下解脱种子,所以祈请上师者,对于具信弟子求得解脱极为关要。彼亦,观想在西方乌金自在无量宫上师之刹土中,形相为莲花生大师,本体为自己根本上师,如前所说,莲师是善逝如来身语意之化现者,又以其与阿弥陀佛无二无别,故又可说是阿弥陀佛之身语意之化现,为了利益娑婆世界南赡部洲的罪苦众生而降临于人世间。尤其是从印度至藏地,调伏摄持了无量邪魔而作护法,使无数有缘众生成熟解脱。其之周围常有诸多持明空行会众作围绕,若是具有如此身语意功德事业之希有上师!我至诚祈请围绕乌金莲师的诸圣众,尤其猛厉祈请乌金上师莲花生,祈祷赐予我殊胜的灌顶,为我遣除一切外内密障而作加持。如是行者多观察上师之功德及希有传记,以胜解虔诚之心猛厉祈请上师圣尊降临加持后,观想大恩根本上师莲花生之所有加持化为光明甘露,相续而入自梵顶,令弟子获得一切悉地。然后念诵莲师心咒,至少一千万遍,按照上师所传实修次第窍诀,行者应从此处开始诵咒计数。

  此修圆满后,为了祈祷上师加持遣除违缘、消除病苦、灭尽无明痴暗等,在有必要时可以修持上师与马头金刚、大威德金刚之合修仪轨。但恐怕不懂密义者,不以大悲摄持而修忿怒法,不仅无益,反而以此成为堕恶趣之因,故虽然在本仪轨中有此金刚句,基于上述原因,于此处就不作解释了。

  四、后行修四灌顶

  后行修四灌者:

  从于上师三处三字上

  发出白红兰色三种光

  融入自身三处作加持

  又复师偕眷属化为光

  由自梵穴融入心明点

  上师意与自心成无别

  心性本然法身中安住

  清净四障获得四灌智

  精熟四道现前四身果

  获得一切灌顶及加持

  如是而观想

  嗡啊巴扎格热班玛斯德

  (随力数诵)

  经过观修积资祈请之修法后,在后行为了求得悉地应观想修持四灌顶,其修法者即是:观想从于上师白毫间、喉间、心间三处,分别由白色的嗡字、红色的啊字、蓝色的吽字三字上,发出白红蓝色三种光明,融入于自身身语意三处而作加持,次第净除杀生、不与取、邪淫等三身业及脉障;妄语、离间语、恶语、绮语等四语业及风障;贪心、嗔心、邪见等三意业及明点障。又复上师莲花生大师偕同眷属圣众悉皆化为光明,由自己之梵顶穴融入于心间明点。以此缘起,上师之意金刚与自心成为无二无别,使自己证悟心的本性,并于本来如是自然无改的法身中无勤安住,清净了四种障碍(于前三障后加所知障),获得了上师身金刚、语金刚、意金刚、智慧金刚之加持,从而分别获得了宝瓶、秘密、智慧、句义等四灌顶之智慧,精熟了相应之加行道之异熟持明、见道之寿自在持明、修道之大手印持明、无学道之任运自在持明等四种持明道,现前成就法、报、化、自性四身之果位等,(或释为:次第获证资粮、加行、见、修四种有学道之后,现前具四身之无学道果位。)获得一切灌顶及加持,如是而观想。复次,灌顶之义,即是为净除心之无明障垢,令心获得安住法界得大自在。一般灌顶分基道果三种,此三各个又分三种,此处所修,即是道的道之灌顶。

  观修四灌顶后,于此时若与会众有会供,可发会供品等求取悉地,并念诵“嗡啊吽巴扎格热班玛德吽”上师莲花生大师之心咒,随力数诵,虔诚祈求获得成就。

  行者应将此上师瑜伽修法作为修行之要点,每天必修,于修每一法之前亦必修,平时威仪之中亦应按《大圆满前行》中所说,不离上师本性,恒时忆念。若行者具足信心、清净戒律誓言,则依此修法,必可速脱轮回。

  五、回向发愿

  最后发愿:

  生生世世不离师

  恒时享用胜法乐

  圆满地道功德已

  唯愿速得金刚持

  此颂是修上师瑜伽最后的回向文,亦兼顾发愿,乃是麦彭仁波切以大智慧而造,初学者在念诵回向发愿文时,当以不紧不慢的速度边念边思维其义,由大智者无二智慧所牵引,在寂灭了自己之分别心之中作殊胜回向,能够获得无边资粮。其发愿意义为:我等了知上师之功德恩德后,自然会从内心深处生发如是的坚定誓愿:愿我等能在此后生生世世乃至证得究竟佛果之间都不远离自己的大恩上师,恒时忆念上师,修持上师所传教言,享用由感受殊胜正法义味所生之妙乐,如是精进不懈渐次圆满诸地道之有学功德已,唯愿急速获得无学金刚持之果位。

  第五引导上师瑜伽竟

  经过长期修炼,内心不由自主地生起至诚恭敬的信心,每当听闻、阅读、祈祷、忆念、接触、看见上师时,心绪会如潮水般澎湃,激荡起强烈的信心与渴望上师加持之心,从心底深处,不时地自然发出“上师知”的呼唤,热泪会情不自禁地流淌。或者梦见上师给自己传法、灌顶、授记、遣除障碍;或梦见自己变成上师的形象,师弟无二无别;或梦见上师激励自己修行长进,帮自己取舍善恶,助自己分别正道歧途等……这是修后的验相,不能过于执著,如是励力勤修上师瑜伽,直至相续生起证悟智慧之前,一定不能间断此上师瑜伽修法。

  此上修持了皈依、发心、供曼茶、念修金刚萨埵、上师瑜伽等五种殊胜引导,相续将会发生很大改变,与以前相比,对三宝的信心越来越坚固;对一切众生远离亲怨,悉愿饶益令至佛位;对积资忏罪的修法,会更加亲近,当成修正行法要的助伴;对证悟菩提的希望,会情不自禁地寄托在大恩上师如意宝的身上。由于具足了九种引导的全部修法,心中会相似感受到法喜充满,对正行修法生起无比的欣慕与信心,随时都会感到解脱就在前方,只要努力就可以获得,这也就达到了我们修加行的目的。

  不共加行圆满

  此前行念诵仪轨为麦彭降华吉巴所造

  增上善妙!

  在此所讲授的《前行念诵仪轨——开显解脱道》为宁玛派的大德,文殊菩萨之殊胜化身,具足辩讲著等一切功德之大恩上师全知麦彭降华吉巴仁波切所造,愿一切增上善妙。

  吉 祥 圆 满

-----------------------------------------------------------------------------------------------------------------

更多益西彭措堪布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