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法相宗>>正文内容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170

       

发布时间:2013年04月08日
来源:   作者:妙境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170

 

  寅八、超过色界诸处差别

  又有四法,超过色界令成远分,谓空处、识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

  这是第八科「超过色界诸处差别」。「又有四法,超过色界令成远分」,是说这四种法的功能,你学习这四种法成就了,你就能够超过色界。我们欲界的人和色界天的人,这个生命体上都是有地水火风的组织,都是有色的。这个有色就有种种的苦恼,你就怕地水火风,怕火,也怕风,也怕刀,大寒大热有很多的问题。所以在人间的人,修成了色界四禅之后,他又想要修无色界的四空定。当然在外道的思想里面,他认为无色界的四空定,那就是得解脱了,得涅盘了,有各式各样的邪知邪见,所以也有无色界的四空定的成就。

  这里说「又有四法,超过色界令成远分」,这个「远」这个字,有距离就叫做远,就是和色有了距离,在生命体上没有色了。若按佛法的理性上说,你有色的执着,你就不能超越这个色,你爱着这个色,你就不能够解脱这个色。一定要破除去这个执着,这个色才能远离,你才能无色,「超过色界令成远分」。那四法呢?「谓空处、识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就是无色界的四空定。

  空无边处天,我们就讲这一个,他是在色界第四禅里面,在那个禅定里面观察色的过失,厌恶这个色,他就开始了远离色的这一部份,远离色的这个功能。在《释禅波罗蜜》里面解释,就是心里面观察这个空,这个空怎麽观察呢?就是观察,譬如这里有个房子,房子外边就是空,要依据房子的色相,显示房子的外边就是空,先思惟这个空,那麽就可以慢慢地就能解脱这个色。但是智者大师说:观察自己的身体就像个箩,这个箩就是乡村里面,我看是圆形的,周围是一个圆形的框框,底下用铜丝或者是铁丝,这麽横竖的编起来,里面留有小孔,有小小孔。那麽观察身体毛孔渐渐地扩大,就像箩似的,或者像鱼的网似的,这个孔渐渐地扩大,而这个色法渐渐地微小,孔渐渐地扩大,这样子观想,渐渐地这个身体就没有了,观察身体就是空了,这样子就是超越了色,就能超越这个色。

  可是在无相三昧那里面说,你不分别色受想行识,色受想行识就不现了,那麽那是以不分别的方法来灭除色。这样子就是「超过色界令成远分」,就与他有了距离,就是但只有受想行识,而没有色了。由空处进一步修这个识无边处,我们昨天说过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就是,「非想」就是没有粗的明利想,没有粗显的明利想,明是明了的明,利是利害的利,这个明利想。「非非想」还不是没有想,就是还有微细的这个暗昧想,就是它不是那麽…,特别微细不明利了,这个暗钝想还是有,就是更微细的了别识,这叫非非想,就是定力更深了。他不修观的关係,不像色界的四禅有修观,所以只是深入的定,这个定力继续的深入禅定,慢慢的这个识的明了性就微细了,那就叫做「非想非非想」。

  寅九、为断四爱任持差别(分二科) 卯一、标

  又有四种为令解脱速得圆满,勤修行者圣解脱欲胜任持法,为断四爱增上力故。

  这是第九科「为断四爱任持差别」,就是这个修行人,为了断灭四种爱着的任持差别。这个「任持」就是不失掉的意思,成就了就不退了,叫任持。这里面有四种差别,分两科,第一科是「标」。

  「又有四种为令解脱速得圆满」,这是先说明这四法的功用,你修学这四种法有什麽好处呢?就是那个修学者,修这四种法的人,他内心里面「令解脱速得圆满」。「解脱」实在就是离一切相的涅槃境界,解脱了生死大苦。你这样的目的,「速得圆满」,很迅速的就成就了,就是得圣道了,也就是得了涅槃了。

  「勤修行者圣解脱欲胜任持法」,这个「令解脱速得圆满」,这个「速得圆满」应该是果,在果上说;「勤修行者」是修行;「圣解脱欲」是愿。这三句话就是果、行、愿,愿、行、果这三法。这个「圣解脱欲」就是愿,就是希望成就圣解脱的愿,这个圣人所得的解脱,就是刚才说的,前面文「为令解脱速得圆满」,那个解脱一样,有这样的愿。「勤修行者」,就是勤修四法的行者,勤修这四种法的行者。

  「圣解脱欲胜任持法」,这个「胜任」,说个白话就是能的意思,你有这个能力,有这个堪能,你能够成就的。你若修行这四法,你这「圣解脱」愿是能成就的,是这样意思。这个「持法」这句话,什麽叫做「法」呢?就是归依佛、归依法这个法,就是我空、法空的真理叫做法。这个「持法」,这个「持」就是证悟了这个法而不失掉了,叫做「持法」。就是「胜任持法」,就是你能够证悟解脱,证悟了诸法实相了,是这个意思。

  这一段文,这上面是说「标」,就是说修学这四法,能成就这样的功德,有这样的作用。为什麽修学这四法会有这样的功能呢?「为断四爱增上力故」,就是因为你断了这四种爱,你就会成就这样的能力,有强大的能力,所以你就能够「圣解脱欲胜任持法」,这样意思。这是标,这底下就解释这四法。

  卯二、释

  谓为衣服、饮食、卧具、少有所求,无作无乱,时无虚度,勤修方便,心离散乱,乐断烦恼,乐修正道。

  「谓为衣服、饮食、卧具、少有所求」,这四法。这个四法是那四法呢?其实就是那个四爱。「谓为衣服」,就是说我们有衣服的爱,爱穿好的衣服,「衣服」爱、「饮食」爱、「卧具」爱。这个饮食,欢喜吃好的饮食,粗劣的饮食不欢喜吃,也爱穿好的衣服,卧具当然是我们休息所用的资具,当然也包括房子在内,有好的床铺,好的被子,好的椅子,好的房子,要弄得怎麽样精緻一点,就是这些东西,这也是一种爱,这是三种爱。第四种爱是「少有所求」,在《大毗婆沙论》上说,叫做有无有爱。这里就是标出来四爱,但是辞句叫做少有所求,而没有说是有无有爱,应该就是有无有爱。

  「少有所求」和有无有爱相配合的话,怎麽叫做有无有爱呢?就是人死掉了,要死的时候他心里想,我希望这个身体坏了,我希望再有一个好的身体,这个身体已经老了,我不高兴它,死了也好,我希望再有一个好的色受想行识,这是「有爱」。「无有爱」就是我希望我死了以后,再也不要有色受想行识了,这叫做「无有爱」。那麽这个有无有爱在这里用「少有所求」来表示,表示这个有无有爱。与《大毗婆娑论》是这个名字来会合的话,「少有所求」。

  一般人也是没有宗教信仰的人,迷迷煳煳的不知怎麽回事,死了就死了,就算了;有宗教信仰的,也可能有这个问题。因为有可能相信生命死了以后,还继续有生命,那麽他就会在这里起分别。或者有的人感觉有这个身体有很多问题,我不如没有的好,所以有这样的分别。当然这个有无有爱和少有所求,和这个衣服、饮食、卧具对比起来,是深刻了一点。没有宗教信仰的人,只是希望现在,现在我的衣服好一点,饮食好一点,我的卧具也是好一点,就是这样意思。若是相信了宗教,就不只是现在,将来…,我将来的事情也要安排安排,所以叫做「少有所求」。这四种加起来四种爱,这四种爱是所断的四种爱。底下就是怎麽来断这四种爱呢?就是「无作无乱,时无虚度,勤修方便,心离散乱,乐断烦恼,乐修正道」,这是断四种爱的一种相貌。

  「无作无乱,时无虚度,勤修方便,心离散乱」,这是断前三种爱的一种情况。「无作无乱」,这个修行人,我的衣服、饮食、卧具不那麽理想,就是有所不足,有所不足是「无作」,我不为这件事去做什麽,不那麽理想就随它好了,我的衣服有所不足,不要管它,都不要管它。衣服也好,饮食也好,卧具也好,就是不是那麽满意,不要管它,叫做「无作」。不为此事而去採取什麽行动,叫做「无作」。这个「无乱」,「无乱」是什麽意思呢?假使我要想修行,这个衣服、饮食、卧具太…,也非要有多少不可,不然的话怎麽生存呢?还是要有所求,要有所求的时候没有求到,没有求到心里面不烦恼,这是「无乱」。没有求到,我心里不烦恼,这是无乱。说我求到了,求到了很好的衣服、饮食、卧具,心里也不爱着,这叫做「无乱」。这是「无作无乱」,也还是和前面的文是一致的,就是不管境界是如意不如意,心里面不烦恼。

  「时无虚度,勤修方便」,这个衣服、饮食、卧具这种事情,不要为它去操心。为什麽呢?时间非常宝贵,我不能空过光阴,我要尽量的争取,要修学圣道,尽量的这样,不要空过。不要为了衣服、饮食、卧具的事情,费了很多精神,费了很多时间,不要这样子,这叫「时无虚度」,这样讲。「勤修方便,心离散乱」,时间不要空过,要努力的「勤修方便」,就不要懈怠修学圣道,修学圣道是得涅槃的方便,「勤修方便」,就是精进的修学圣道。「心离散乱」,这心里面不要去攀缘,哎呀我的衣服不对,同谁去打个电话,打这个主意,衣服、饮食、卧具的事,不要去妄想这些事情。那麽这是断衣服爱,断饮食爱,断卧具的爱。

  底下「乐断烦恼,乐修正道」,就是断这个「少有所求」有无有爱。你心里面只是愿我将来有好的身体,我现在这个身体,这个色受想行识我不满意,将来希望好的。光有个愿没有用的,你一定要栽培善根,栽培善根将来的色受想行识才会好一点。我说我希望将来不要有这个身体,没有用,你不断爱烦恼、见烦恼,这个身体非要有不可,这是因果。所以「乐断烦恼」,你要从自己的心里面发出来欢喜心,我要断烦恼,要断这个爱烦恼,断这个见烦恼,就是要修四念处了。修四念处的目的是「乐断烦恼,乐修正道」,欢喜修学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乃至八正道、三十七道品,也就是修止观了。这样子你就可以「为令解脱速得圆满,勤修行者圣解脱欲胜任持法」,都可以成功了,这叫做「为断四爱任持」。在《俱舍论》、《大毗婆沙论》说,这也叫做四圣种,是这样意思。我这麽解释和《披寻记》有点不一样,你们再想一想。

  寅十、修习道果烦恼断别

  又有四种修习道果诸烦恼断:一、见所断烦恼断,二、修所断下分结上中品断,三、即此无馀断,四、上分结无馀断。

  这是第十科「修习道果烦恼断别」,修习圣道得到了初果、二果、三果、四果,他们所断的烦恼是不一样的,说明这件事。「又有四种修习道果」,修习圣道所得的圣果有四种差别,所以他们「诸烦恼断」。得圣道果,什麽叫做得圣道果?就是烦恼断了,能断烦恼就是得圣道了。这四种是那四种呢?

  「一、见所断烦恼断」,就是见道的时候,见到苦谛、集谛、灭谛、道谛圣谛了,所以也叫做「见谛」。知道苦真是苦,集真是集,灭真是灭,道真是道,能见道了,那个时候所断的烦恼断了,就是这样子。简单的说就是身见、戒取、疑这三种烦恼,这就是得初果的时候。

  「二、修所断下分结上中品断」,四种前面是第一种,这底下第二种。第二种因为得了初果的时候,虽然是断了见所断烦恼断,但是另外还剩下还有很多烦恼没断,还要继续修行,继续修行所以叫做「修所断」。就是修道的时候所断的烦恼,这时候所断的烦恼是什麽呢?是「下分结」,「下分」指什麽?指欲界说的。这个上分,底下那个上分结无馀断,上分是色界、无色界叫上分。下分指欲界这一部分,这一部分的结,就是这个烦恼,「下分结」。

  「上中品断」,这个「下分结」有五个,一共就是五个,就是身见、戒取、疑、贪、瞋,一共这五个,五下分结。前面见所断烦恼断,就是身见、戒取、疑,这三个已经断了,还剩下贪、瞋,这时候就是初果继续修四念处,来断这个贪、瞋。而贪、瞋这两个烦恼分三品,有上品、中品、下品,而上品里边有上、中、下,中品里有上、中、下,下品里也有上、中、下,加起来就是九品,所以欲界还有九品的思惑,九品烦恼。九品烦恼这时候,断下分结上中品断,就是下分结里边剩下来的贪、瞋,一共是有三品,一个上品,一个中品,一个下品,这上品的、中品的这两品合起来就是六品,这六品断掉了,这就是二果。如果这六品你没有能断完的话,那时候就是向二果,也叫做二果向。

  「三、即此无馀断」,「无馀断」就是欲界那个贪、瞋分成九品,还剩下一个下品,就是剩下来三品,即此下分结里边剩馀的这三品,就是下品。「无馀断」,就是没有剩馀,完全是息灭了。那就是三果了,就是三果圣人了,就是把欲界的烦恼完全断了,断了欲界不能再繫缚他了,他就生到色界天去了,这是三果。

  「四、上分结无馀断」,「上分结」就是色界、无色界的烦恼。这个「上分结」也是五种,那五种呢?色爱、无色爱、掉举、慢、无明。「色爱」就是对于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你得到了色界的四禅,你对于那个襌有爱着心,爱、见、慢,各式各样也有这个烦恼,这叫做色爱。「无色爱」就是无色界天,无色界天的四空定你成就了,你对那个定还是有爱着心。所以色爱、无色爱。掉举、慢、无明,还有掉举,掉举就是散乱。有慢,这个慢就是成就了襌定的人,他就高慢起来,瞧不起别人,就是有这种事。「无明」其实主要就是我,就是我见。前面如果是初果圣人,初果圣人也是断身见、戒取,断了身见,身见是分别我执。这里面到了三果圣人以后所断的无明,二果、三果以后断的烦恼,那里边就是俱生的我执,还是无明。所以这是五上分结:色爱、无色爱、掉举、慢、无明。

  「四、上分结无馀断」,那就是三果圣人继续的要修四念处,就是断了五上分结,完全断掉了以后,就是阿罗汉果了。当然这上面说的情形就是得到了,他成就了四禅、四空定,在那个禅定里面修四念处,就是把五上分结都断了,成就了。若是没得到四禅、四空定的圣人,那就在未到地定里面,这个初果、二果、三果的圣人,在未到地定里面修四念处,把欲界的烦恼断了以后,五上分结也能断,断了就得阿罗汉果了,那麽这就是慧解脱阿罗汉。这是第四科「修习道果烦恼断别」。

  寅十一、证预流支清淨差别(分三科) 卯一、标

  复有四种证预流支,能令行者于佛圣教及善趣中毕竟不动。

  这是第十一科「证预流支清淨差别」,这个「支」就像树有枝,一个枝一个枝的,所以也就是分的意思,一分一分的。这里分成「四种证预流支」,就是四分,就是四个部分,这四法你成就了,你就是得到预流果了,得须陀洹果了,就是说你证得了须陀洹果后,你有这四种功德,这麽说也可以。

  「能令行者于佛圣教」毕竟不动,能令行者于「善趣中毕竟不动」,这个文就是这个意思。你成就了这「四种证预流支」的功德的时候,有什麽好处呢?能使令这个修行人「于佛圣教」,对于佛说的这些教法,佛说的这些道理,「毕竟不动」,你的信心不可破坏,不可动摇,叫「毕竟不动」,就是决定了,这信心是不退转的。这可见没得圣道的时候,对于佛法的信心不是牢固的,不是牢固,有可能就会失掉了,我不相信佛法了,就有这个可能的。若证得初果的时候,没有这个问题,证得初果没这个问题。我们的想法可能就是现在,其实这上面说的意思是今生和来生,说是初果圣人死掉了,来生的时候他没有遇见佛法,他还是对佛法僧有信心,对于佛法有信心,这个信心还是不动摇的。若是我们没有得圣道,没有得初果的人,我们对佛法有信心是有信心,但是你死掉以后,来生有没有信心不一定,不一定的,所以这上面包括这样意思。

  「于佛圣教」毕竟不动,他的信心非常的坚定;「及善趣中毕竟不动」,你若成就了这四种证预流支的时候,你在人天趣里面,你若没有入涅槃的时候,一定是在人天趣里面就不退,不会退失了人天趣,不会跑到三恶道去。如果是变动了,不在人天,跑到三恶道去了,那就是动摇了。所以得到四种证预流支的人,决定不会到三恶道去,他就是在人间或天上,或者是天上,或者人间,在这里流转生死,这个初果、二果。三果圣人一定在天上,而不会到欲界来的,有这个作用。「复有四种证预流支,能令行者于佛圣教及善趣中毕竟不动」,这是说它的作用。

  卯二、释(分二科) 辰一、心清淨(分二科) 巳一、辨(分二科) 午一、举于大师所

  谓于大师所真觉所生无动心淨。

  这底下标出来这四种证预流支。前面是「标」,这底下解释,解释分二科,第一科是「心清淨」,第二科是「色清淨」。「心清淨」里边分两科,第一科是「辨」。分两科,第一科「举于大师所」。

  「谓于大师所真觉所生无动心淨」,这「大师」就是佛说的,佛是伟大的导师,真是名实不虚,真实是大导师。「于大师所」,佛是无量功德庄严的这种境界,你对于佛的这种境界,对于佛的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佛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这个境界,是「无动心淨」,就是有不可动摇的信心。这个「淨」就是信的意思,有了信心就是叫做淨,叫做清淨,没有信就是污浊的意思。这样无动的心淨从那里来的呢?「真觉所生」,就是得了初果的圣人,初果圣人他真实知道,色受想行识是无我、无我所了,得到这样的智慧。这个智慧是真实的智慧,是见到真理的智慧,这叫「真觉」。由这个智慧生出来的无动心淨,「真觉」是能生,「无动心淨」是所生。真觉所生的无动心淨,就是对大师的信心非常的牢固不可动摇的,叫做「真觉所生无动心淨」。

  我们若是静坐的时候没有相应,一点也不相应的时候,我们的心是怎麽样?我们若看见佛像的时候,也没有什麽,就看见有个像就是了。但是你若是得到圣道的时候,「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他不是这样,他不是在表面上的,能看见我空的道理,佛也是证悟了我空,证悟了一切法空的境界,他能深入到无为的境界去,这个圣人。初果圣人也是,由我空悟入无为的境界,看见他就是由那个真觉的无分别智,与佛的那个智慧有一点相似,他不是从表面上佛的身像怎麽庄严,音声怎麽好听,不是这个意思,能深入无为的境界,从这里面对于佛建立了清淨的信心,是这样意思,所以「真觉所生无动心淨」。

  午二、例所证法等

  如于大师所,当知于所证法及为证法修证行者所亦尔。

  这底下是第二科「例所证法等」,这所证法等与大师所相通,所以叫做「例」。

  「如于大师所」,前面这一节,对于佛,对于佛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境界,有无动心淨;「当知于所证法」也一样的,也有「真觉所生无动心淨」。「当知于所证法」,所以应该知道,就是佛所证悟的诸法实相,这种离一切相,离一切分别不可思议的这种无为法的境界,他也是有「真觉所生无动心淨」的。「及为证法修证行者」,就是其馀的这些同梵行者,「修证行者」,其他的这些得须陀洹果的人,得斯陀含果,得阿那含果,得阿罗汉果,得无生法忍的这些大菩萨,这一切佛的境界,都叫做「为证法修证行者」,这就是僧,前面「于所证法」是法,「于大师所」是佛,是佛法僧。「亦尔」,在这样的境界里面,他也是有「真觉所生无动心淨」,他有这样清淨的信心。

  巳二、结

  如是三种名心清淨。

  这是结束这一段。这个佛法僧,对于佛法僧真觉所生的无动心淨,这叫做「心清淨」。他与「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就是初果圣人也是证悟了无为的理性了,所以他的心和佛法僧也是相契合了,所以有这样的清淨心。

  辰二、色清淨

  第四一种名色清淨,圣所爱戒所摄故。

  「第四一种名色清淨」,这是第二科「色清淨」,前面是心清淨,这底下是色清淨。「色清淨」是什麽呢?「圣所爱戒所摄故」,就是我们佛教徒所受的戒,就是五戒也在内,五戒十善、八关齐戒、沙弥戒、沙弥尼戒、比丘戒、比丘尼戒,乃至到菩萨戒,这些戒是圣人所欢喜的,凡夫有理智的好一点,「圣所爱戒所摄故」。这个戒,前面说心清淨,这个地方就是身清淨、口清淨,身清淨、口清淨这是表现于外的行相,所以叫做「色清淨」。这个是有这样成就的人,他还有这第四种的功德,前面心清淨有三种,这是第四种,他有色清淨的功德,色清淨的功德,也就是持戒清淨的功德。

  卯三、配

  前之三种,令于圣教无有动摇;最后一种,令于善趣无有动摇。

  这第三科是「配」,第一科是「标」,第二科是「释」,现在第三科是「配」。看他怎麽配的呢?「前之三种,令于圣教无有动摇」,前面的佛法僧,那个「标」里面就说「能令行者于佛圣教及善趣中毕竟不动」,就是和这个意思一样。这前面的佛法僧三种清淨,那个清淨的信心,主要是「令于圣教无有动摇」,你证悟了须陀洹果的时候,你是对于圣教无有动摇,这个信心非常的坚定,佛这样说是对的,这是一种。「最后一种,令于善趣无有动摇」,最后一种是戒,持戒清淨,持戒清淨你决定不做恶事了,所以就决定在人天里面活动,而不会跑到三恶道去了,所以「无有动摇」。就是不会从善趣里面退下来,「无有动摇」。原来是得了初果,决定不会到三恶道去,就是持戒清淨的关係,是那麽意思。那麽加起来就是四正淨,在《俱舍论》裡面叫四正淨,这地方是证预流支清淨差别,这个名字。

  寅十二、证预流支方便差别

  又有四种证预流支:一、于说法师及教授者能善承事无所违犯,二、无倒听闻师所说法及教授法,三、于所闻法能正思惟及善通达,四、成办所修。

  这又有「证预流支」方便的差别,「一、于说法师及教授者能善承事无所违犯」,前面那个证预流支清淨,是已经得须陀洹果有这四种差别、四种功德。这底下「证预流支」是在因地上说的,你有这样的因就会得须陀洹果。而前面说那个四种证预流支的清淨差别,初果须陀洹有这样的功德,二果、三果、四果也是有这个功德,当然是更高了。这底下是证预流支方便的差别。

  「一、于说法师及教授者能善承事无所违犯」,这就是近善知识的意思,亲近善知识的意思。「于说法师」,于讲说佛法的轨范法师,这位法师。「及教授者」,这个教授者和说法师有什麽差别?我看这「教授者」就是和尚,这个「说法师」就是所有的说法法师,你如果听他说法的话,「能善承事所无违犯」。「及教授者」,就是与你直接的建立了师生关係的,你从他受戒的和尚,或者是阿闍梨这些人。「能善承事」,你能够为他服务,「承」就是禀承他的意旨去做事,叫做「承」,叫做「承事」。做事的时候有两种情形,一个是我为你做事,但是不是随顺你的意思,是随顺我的意思为你做事,这是一种,也是。第二这个承事不是,是遵循你的意思为你做事,叫做承事。「能善承事」,你能服务得很好,你能够给他好好的服务。「无所违犯」,你能够没有违犯于他,没有触恼他,就这麽讲,那麽这是近善知识。近善知识这个事,我们从经论上看的确是很重要,但是也有人说,我依法不依人,也有人说这个话。我不去亲近善知识,我自己可以,也有人说这个话。当然依法不依人,这句话是佛说的。

  「二、无倒听闻师所说法及教授法」,第二个条件「无倒听闻」,就是你听这个善知识说法的时候,你不要颠倒,不要搞错了,你不要错会他的意思,「无倒听闻」。「及教授法」,就是教授师所教授你的。这个「说法」,前面于说法师,这是普遍的大众的说法。这个「教授法」,是单独为你所开导的佛法,「教授法」。你一听闻的时候,你不要加上你自己的意见,不要,你把你的意见都丢开,就是一张白纸这样子,你来承受他所讲的教法,叫「无倒听闻」。你若有其他的不如理作意加上去,那就有问题,就变了,听闻的佛法就不是原意了。前面是近善知识,这一个是听闻正法。

  「三、于所闻法能正思惟及善通达」,就是对所听闻的佛法以后,你还要专精思惟的,不是听闻了就算了,那不行,还要思惟。「及善通达」,你要能够通达无碍,通达无疑,一点疑问也没有。经过了思惟以后,有可能发现有问题,有疑问,那当然还是要请问,那就是所谓教授了,请问了还是要思惟,专精思惟。

  「四、成办所修」,这个是法随法行,就是你听闻了这个法门,经过了专精思惟以后,你还要修止观的。由止观的努力修行,就成办了,你就能得圣道了,就得须陀洹果了。得须陀洹果以后,也还是要得二果,也还是要这样,乃至三果、四果,也都是这样子。那个《大智度论》里面解释《大品般若经》说到弥勒菩萨还听法,那麽龙树菩萨解释,弥勒菩萨等觉菩萨为什麽还要听佛说法呢?是等觉菩萨所知,还有很多很多不知道的事情,所以还是要听法,那麽这是证预流支方便的差别。

  寅十三、摄一切智类差别

  又有四智摄一切智:一、唯无漏,于诸法中能现见智;二、一向无漏,于诸法中非现见智;三、一向有漏,或如理所引,或不如理所引,或非如理非不如理所引世间智;四、通有漏无漏他心差别智。

  这第十三科「摄一切智类差别」,能统摄一切的智慧,就用这四种智慧,能统摄一切的智慧。

  「一、唯无漏,于诸法中能现见智;二、一向无漏,于诸法中非现见智」,第一种智慧唯独是属于无漏的,就是没有烦恼的。没有烦恼这个是什麽智慧呢?「于诸法中能现见智」,就是于色受想行识这法里面,能现见人无我、法无我真理的智慧。这个「现见」,这个「现」字怎麽解释呢?就是无我的真理出现了。原来我们没有断烦恼的时候,这个无我的真理是覆藏着,无我的真理不是谁发明的,不是谁创造的,本来就是这样子。但是得了佛的智慧以后是「现见」,就是无我的真理显现了。显现了,你就能够看见它,就是得到那无分别智,能分明的看见了无我的真理,这个智慧,「现见」。或这个「现」不是过去,也不是未来,就是现在,现在这一念明了的心里面有一个清淨的智慧,这个清淨智慧就是见到无我的真理了,这是「现见智」。「于诸法中」,就是于色受想行识这个法里面,「能现见智」,当然见到真理的时候,就是能断烦恼,不见真理,是不能断烦恼的。

  「二、一向无漏,于诸法中非现见智」,这第二种智慧也是无漏的。这个「一向无漏」,实在来说就是决定是无漏的,而不是有漏。「于诸法中非现见智」,这个也是于色受想行识中见到无我的真理,但是不是现见智。这是什麽意思?就是色界、无色界,不是我们人在欲界的时候。在欲界的时候,我们是欲界的人,我们看见自己的身体,自已色受想行识里面无我可得,可以现见。若是色界天、无色界天,我们不是,没有见到他,我们在欲界没有看见色界天、无色界天,所以不是现见。但是你在欲界,在未到地定里面,你这麽观察的时候,也是一样,也是通达色界、无色界天的色受想行识,也是无我,也一定是无我的,所以也叫做,其实也叫做现见智,但是名之为「非现见智」。

  其实就是类智,也叫做比智,一类一类的「类智」,就是欲界众生的色受想行识是无我,那麽色界天、无色界天的众生的色受想行识一样,当然无色界天没有色,没有色有受想行识,也是因缘生法,它里面也是无我,这个比类是一样的,诸法都是无我的。他这个智慧也是无漏的,其实也是现见智,也是没有烦恼的。前面实在来说就是法智,第一种就是法智,第二种就是类智,一个法智、一个类智。

  「三、一向有漏,或如理所引,或不如理所引,或非如理非不如理所引世间智」,这是世俗智,世俗的智慧。什麽是世俗的智慧?就是工巧明这一类的这些事情,或者做医方明,懂得做医生,懂得造房子,懂得造飞机,这世间上这一切事情。或者怎麽样农在耕田,五穀的栽培怎麽样做,知道这些事情,世间上很多很多世俗的智慧,都包括在这里面。这个世俗的智慧,「一向有漏」,因为这世间人的智慧,因为他没有修学戒定慧,他没有修四念处,没得圣道,所以一向都是有漏,都是有烦恼的。但是这种智慧也有一点差别,「或如理所引」,他是一种善法,是用善法所引发出来的世俗智,所以是「如理所引」;「或不如理所引」,就是不是善法,是恶法,那里面有很多的问题,那麽所引的世俗智;「或非如理非不如理所引世间智」,这是无记性的。

  就是世间上的人,当然有的人也是发好心,我要做医生为人治疗他的病痛,使令他恢复健康,他有这样的心,那就是「如理」了。如果说是我不是,我发明核子弹,我的目地我要怎麽怎麽的,要伤害对付人的,那麽就是「非如理」了。有的时候学一些东西,是「非如理非不如理」,是无记性的,我欢喜写字,欢喜画画,或者是有其他的什麽的这种知识,也没有说对谁好,也没有对谁不好,没有这种心情。但是这样的学习了以后,也成就了一种智慧,那也就叫「非如理非不如理所引世间智」慧。

  「四、通有漏无漏他心差别智」,是第四种。「通有漏无漏」的这种智慧,也是圣人,圣人也有这种智慧,或者不是圣人也有这种智慧,就是他心,通达他人的心里活动,你能明白。圣人的他心通就是无漏的,说是他得了四禅八定,得了四禅,修了他心通,有了他心通,但是他没有断烦恼,他就是有漏的他心通。他心通是通于有漏、无漏的。但是世俗智有善、不善和非如理非不如理的差别。前面这个法智和类智,应该说这是根本智慧,根本智。世俗智应该包括后得智在里面,后得智那是圣人的,那就应该还是属于无漏的了。

返回目录

-----------------------------------------------------------------------------------------------------------------

更多妙境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