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贡康楚仁波切佛法问答录
蒋贡康楚仁波切佛法问答录
问:迷惑是如何产生的?
答:由于迷惑的体性为空,因此谈不上有什么开始,这就是无始轮回,而同时,迷惑也没有结束。从某方面来看,它既不实存,也就没有结束可言;但在另一方面,就“从迷惑中解脱”的意义来说,我们事实上是可断除它的,这就是所谓的“遮断生死轮回”。
问:开悟后会再堕入迷惑吗?
答:不会,因为开悟就是断除无明。不过,虽然文字上是如此描述的,但开悟并非结束迷惑,因为究竟上来说,并没有迷惑、无明和可从中解脱的轮回可言。我们之所以说“遮断生死轮回”,是由于苦因还未消除。
问:如果心一直是空与明的结合,则迷惑又是如何产生的?
答:迷惑是由于未能识自本心。虽然心性是完全纯净和清明的,但只要未能认出它,便会产生迷惑。
问:是否有人没依循法道而开悟的?
答:没有,每一个人都要遵循此道。唯一相异的是,要达证悟,每个人所需的时间不同。
问:成觉之道对我而言,似乎是既远且难。
答:达成开悟,表示认知自己的心,因此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认识自己的心性。但要做到这个重点,需花很长的时间,因为习气深深地根植在我们的心、我们的阿赖耶识里。
问:有关相对与绝对真理,我们如何培养正确的见解?
答:基本上有二个方法可以达到目标:一在理论上学习正知见,另一是藉着禅修来观察。两者之间,以前者较易;除此外,具正知见对禅修也有极大的帮助。本法本中,禅修指的是止观——对心性的禅观。
我个人认为,先藉理论来培养正确的见解较好,但这不意味要学习整个佛学哲理。如能一面学习理论,一面同时修“止”,或其他方式的禅修,是最恰当的,因为除了少数地方外,单单理论是无多大用处的,唯有禅修才能真正获大效益。
问:您不认为矫正观念会加深我们有念的思考或想法?
答:是的,就某些程度而言。而这也是将学习与实修结合非常重要的原因。释迦牟尼佛曾亲自说过,我们不应只靠文字,更应去体悟意义。
问:喜悦、清明、无念,以及空性的感觉,是否依于法道上使用修行技巧与方法?
答:虽然这些体验多少依于所用的禅修技巧,但主要还是看个人——依行者本身是否存心想去感觉空性或喜悦的体验而定。
问:无念是否指没有念头产生?
答:虽然我们在止修中能体验到喜悦、光明和无念,但这些只是修行上的一些附带作用,并非真正的证果。无念意指我们对各种经验以及六识,例如:听觉、味觉……等等的依执都已被转化,我们感觉到那些与自己的觉受不再是分开的两回事,而是慢慢的合而为一,以致有一种偏及整个空间、与空间相融为一的感觉。念头还是会产生,这是当然的,但我们不再依附于上——没有任何念头产生是不可能的事。
止观禅修的证果在于其培养出来的柔软和清朗性,意思是我们的身口意都于一切接触融合为一了。通常事实是:不管我们多想走正道,我们的情绪恼障总是阻止我们朝正确的方向走;柔软和明朗意指我们内在有一种宽广的空间感,让我们能随心所欲,不致随情绪的起伏流转。
问:阿赖耶识与心性有何不同。
答:阿赖耶识是产生迷惑的根本,各种概念和想法都集存于阿赖耶识,之后便浮上表面。心的本质是空,性则是光明,两者合一组成它。
问:阿赖耶识在迷惑产生的过程中,扮演什么角色?
答:举眼识的例子来说,当它看到一样东西时,便紧抓住其映像,意识开始评估打量这个进来的影像,而第七意识则将此等由分别产生的印象存入阿赖耶中。阿赖耶中的习气不断增强后,便产生了烦恼业障,这就是所谓的“混沌心”。
问:对存于阿赖耶识中的习气,我不十分了解。
答:影像和习气是如此产生的:我们一直生活在一个分别对立的环境中,因为我们相信有“我”和“他”,从中产生了支配我们身口意活动的烦恼业。这些活动——事实上是烦恼留下的影像,也是恼业所造成的一种行为倾向,便由第七意识将它植入阿赖耶识中。当适当的条件凑齐,因缘成熟时,这些存于阿赖耶的印象便又开始活跃,终致成熟,而让我们再次受报——这就是“习气”,当我们惯于某事时,根本不用想自然做出来了;但若我们没有某种特别的习惯,做前便要先想想,必须使点力,因为我们无法自自然然就做出来。
问:因此一切我们下意识所做的,都是习气使然?
答:对,你可以这么说。但考虑到习气时,要包括业力的强度,这点很重要。我们有些习气不单是在这一生才形成的,有些是在过去世形成的习气,较诸今生才形成的,更为强大。
问:在七支供养文中,我们请求佛不要进入寂静涅槃。这种涅槃指的是什么?甚至佛也可能进入涅槃吗?
答:这个供养文是向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祈求的。以现在的观点看,有些佛已入灭进入涅槃,有些则正入灭。其实佛是从没间断地在做利众工作,而且是可化身千百亿的,只是从众生的观点来看,我们需要与佛结一个缘,因此需要一个叁考点,而这正是这个祈祷文的作用。为了造这个缘,我们向佛祈求做为一个着力点。涅槃这个名词有两个意义:第一指的是超越轮回与涅槃的一个境界——一个轮涅不二的境界;在此所指的是另一个色身融入法身的境界。培养菩提心可为众生带来无限福祉,一个了悟空性的人,便能以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色身来利益众生。
问:佛的六十四种功德是什么?
答:六十四种功德中有三十二种是属于佛的庄严好相,另三十二种则是觉行圆满的功德。我们也可说佛有无尽功德,因为此六十四种功德中包括了一切可能存在的功德。
问:金刚总持的八功德是什么?
答:首先,金刚总持不是凡夫身,他是空明合一的法身。他的身相非由血肉或其他物质性的东西所构成,即使显现,本质还是空的。
第二,即使本质为空,仍可无碍的化现身相——报身,身蓝色、手腕交叉、手中握着铃杵、全身严饰。这是无碍的显化。
第三,他具有佛的一切功德,也就是三十二相和八十种随形好。
第四,法身金刚持偏满轮涅二境,无一不为其所及,虽然他有一个身相,但不为其所限,同等的泽被一切。
第五,金刚总持的法身,其身相没有映象。
第六,他是自明自暗的,无任何的染垢瑕疵。
第七,为了象征法身如如不动的特性,金刚总持的身体是深秋的天空色——湛蓝。
第八,对于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他是偏知的,不像我们有这些概念的分别。为象征此,他的眼睛不转地注视着同一方向。
问:光明或明性的意思为何?我们是否应该从象征的意义上去了解它?
答:光明真正的涵意就是无碍性。由于空性,每件事都变为可能,每件事都可能在每一刻无碍无止的发生。它不是指阳光或人工的光线。
问:心的无碍性指的是什么?
答:心的无碍在于它的本质是空的——在每一方面来说,它的本质完完全全都是空的。心性既是空的,本身便毫无阻碍,什么都可能产生;如非这样,则空性便等于只是否定,只是虚无的边见罢了。
问:“离二边执无所住”这句偈文是什么意思?
答:心和万物的产生,只有从相对观点来看时,才有其真实性:在究竟的本质而言,它们是不生亦不实有的。不过这不表示它们是空——一无所有,因此,反倒其化现变为无穷无尽。这两个层面——也就是究竟层次的无生,以及相对层次的无尽延续,二者是无二分别的。这就是离于生、住、灭之自在的意义了。
心与万物在究竟上来说是无生的,或许我们会认为这是因为它们缺乏延续的因缘条件,但这非此处我们要讲的:相反地,它无阻无碍的源源流长,每样东西不断化现,我们的心也因此体验到了轮涅的不二。由于心无生亦无灭,因此,很明显的,它也不住任何处。所以心是离于生、住、灭的。
问:心无生、住、灭,依此,万物是否由于无常的力量而产生的?
答:在相对上来说,一切诸法——不只外在万物,也包括我们的心都存在,也都会结束,这是由于念头不断生起和消灭的缘故。不过,究竟上来说,心和万物都不会出生过。
问:开展觉性最常用的是哪一种禅修方法?
答:一切形式的禅修,都是针对觉性的发展而来的。通常我们以奢摩他——“止”修和培养菩提心的自他交换开始;另外,在金刚乘,一切本尊的观想,包括生起、圆满二次第的修法,也都是为加深稳固我们的觉性而来的。例如:当我们专注于本尊形相的观想以修生起次第时,则心灵的宁静便会自然而然发展起来。
问:如果修四加行有困难,是否还是一定要修?
答:虽然其他修法也很好,但四加行的确是非常有助益的,你可藉由比较不同的法道看出,在因乘的经教,你需要三大阿僧只劫始能功德圆满而成佛;但在果乘的密续里,有许多像四加行这样殊胜的修法,让我们在极短的时间内即能积聚足够资粮。由于此等原因,修习四加行是非常重要的,即便我们由于体能上的残缺无法行大礼拜,也要做皈依、念金刚萨埵的咒语等等,这点很重要。在“前行”法中,上师相应法尤其重要,这是由于在大手印之道上,若要开启究竟智慧,上师的加持是最根本的。
问:我们可以不做大礼拜就修金刚萨埵的咒语吗?
答:是的,如果你生病了就可以;否则还是要按部就班一个一个来。
问:一方面您告诉我们每个人自身本具佛性,因此不必净化我们的心性;但在另一方面,“加行”法又是一种净业积资法,这不是有点互相矛盾吗?
答:我们的佛性具足一切圆满功德,这是事实,但只要习气妨碍了我们去认知它,我们便没办法做到。因此,如要将自己由习气中解脱,便一定要清净障碍和恶业,同时积聚福德和智慧;唯有藉由修习四加行所累积的福慧资粮,才能让我们认识自己本来具足的功德。
问:何谓三解脱门?
答:三解脱门指的是根道果,根是无生、道是无分别对立、果是任运无作。根在此指的是我们前面已详加解释的正知见,也就是一切诸法现象在究竟上并无生灭,因此也无所住;道是进入证悟的方法;果是离于有欲和造作,此因在究竟上,无一我们可观修,也无一有别于法道的。法道无有可辨的特点,因此,只要住其本来实性即是。所谓证悟,就是了悟究竟上我们无任何成果可获,这是一种自在,让我们抛离自认不会成就的不安感。
问:三种念头(思绪)是什么?
答:就是细、中、粗,不过念头本身并非这三者。它是起于我们对念头依执的程度所产生的分别,也才是我们将它分成三种的主因。例如:造成心理高度起伏的烦恼被认为是粗念:而细念则是那些在禅修中生起,却几乎在生起后马上就消失,对我们一点也不起干扰或困扰的念头。藉由禅修的静虑,我们会渐渐消除对念头的攀执。
问:对我而言,要让念头消失似乎很容易,但肉体上的痛苦要怎么办?
答:它主要还是有赖个人的修行。我们通常都很执着自己的身体,以致难面对肉体上的病痛,因此我们可以先这样开始:每当有小痛或小病起来时,便直观我们的感觉和痛苦的本质。这是一个和它打交道的好方法,但需要多方练习,增加经验。我们持续地练习了一段时间后,便能以同样的方法克服更大的病苦,只是通常这并非十分容易,原因出于我们太执着自己的身体。另一个方法就是培养菩提心,愿众生的病痛都在我身上成熟,藉此承当他们的一切痛苦。
问:是否我们跟每一位上师都有特殊的因缘?
答:不,没有。这也是我们要谈“根本上师”的原因。“根本上师”这个用语,说明了他必须是位能让他的学子心性成熟自在的老师,而这也是当学生要找一位根本上师时的重点所在。某些上师与弟子的关系,来自前世世或前几世结的缘,这是由于学生非常深切的祈愿所致,此等老师也许根本不需使用任何言语来向学生介绍大手印,而仅藉用象征性的东西或其他方法,便可做到这点。
问:据说金刚乘法门可以即身成佛,但这岂不与您所说与上师累劫因缘的说法相矛盾?
答:通常我们的确需要一位累劫以来即结着深缘的上师,以便这世即能证得金刚总持的果位。因此这一世倘又与金刚乘结了缘,便能藉着与上师恒久以来的因缘,在其对我们启开心性的刹那便开悟了。假设有一个人在今生有机会接触到密续佛法,且值遇一位与他有累劫因缘的上师,在这种情况下,只要他遵循上师的教导,便能在此生或未来——也就是中阴阶段或未来几世中了悟心性,并且开悟,这完全依于个人的因缘业力。据经典说,一个人最多在十六世内即能开悟,因为开悟的种子已种入心田,逐步接近成熟。
问:请问灌顶是何意思?
答:依法教来说,金刚乘灌顶最主要的目的,便是要使学子的心性成熟。通常一个灌顶是由几个组合而成,而每个灌顶事实上都是分开独立的。基本上共有四个灌顶,第一个身灌(宝瓶灌)是净除一切身的障碍,藉着身体的圆熟可引导我们证入化身;第二个语灌(秘密灌)可净化我们一切语的障碍,引导我们证入报身;第三个是意灌(智慧灌),对学生启开空乐的智慧,其证果也就是法身;第四个是所谓的文字灌,是大手印真正的“前行”,也是心性的启发。经过每一个不同的灌顶后,身语意便自然圆熟了,而其证果便是了悟三身合一的法界体性身。
问:我们可以藉由学习来培养信心和虔诚吗?
答:是的,首先我们要培养信赖,藉此便能发展出虔诚。简单地说,信赖意指对某件正确的事深信不疑,不只是上师,亦包括法脚;不只是自以为是地以为虔诚已够,而是真正发自内心完全地信服。你信赖佛陀和上师,因为你确信他们圆满无瑕,可以真正帮助我们。基于此等信赖,我们的虔诚始能因此被激发出来。虽然虔诚有不同的程度,但它一直是较诸信赖更为强的一种内在体验——真正无饰的虔诚,是视上师为圆满的佛。
信赖像一个我们可以倒入东西的容器,也像一颗可以播种结果的种子,如果种子烧掉了,便不可能有果实出来。同理,依佛陀所说,若缺乏诚信,是不可能修习法道的。你不能只是单纯的信赖某事,而应首先听聆佛法,思其法意,然后对它的正确性产生信心而欲依赖,继之领入对法教和上师的信赖。因此刚起头时,需花点功夫做培养的工作,不过,越修它就会变得越自然,越能由心底而发了。
总括而言,诫信指对法教和上师有绝对的信心,相信他们具足引领我们走向正道的能力。一旦建立了信心,虔诚便会油然而生,甚有泪流满面,或全身起鸡皮疙瘩的现象出现,到最后,虔诚本身不需经过作意便能自然由心中生起了。
问:在金刚乘和大手印的禅修中,升起次第和圆满次第间的关系为何?
答:虽然大手印禅修实无对象可观修,但这并不意味我们便什么都不修了——其所谓的对象,是离于二边,亦无修者存在的一种状态。至于金刚乘里生、圆二次第的禅修,是观修光明与空性的双运,究竟上而论,它们是不一不异的。
这样的说明听来妤像大手印相当易修,其实行者往往会发现它并没那么简单。困难的原因,在于我们执着太多东西,而这也是金刚乘之道分为生起舆圆满等阶次的原因,它是金刚乘的特殊方便法门。生起次第防止我们堕入虚无的边执,而圆满次第则助我们克服对万物的依执。究竟上来说,当这两种层面的东西合一时,我们才能超越边见,对于一切诸法存在的模式,也才能达到离戏的境界。想要获得了悟,有些工作必须要做,譬如:真正去了解能将一切不净化为清净的观想意义,以及每个修行过程的象征意义,如此我们才不会把自己的法道变得狭隘局促。依此正确地去修习生起次第是很重要的。
问:经教大手印与密续大手印之间有何不同?
答:在经教大手印里,空性方面——离断空有与诸妄的万法空性,较被强调为一个禅修的主体;而在密续大手印,善巧方便的明性,则被列为重点。不论其相异处如何,目标都是一样的。在大手印道上了悟空乐双运,便能断妄,住于无念。在显教,不需要什么外在东西;而在金刚乘,便要藉助灌顶等诸如此类的东西。在经教之道,我们依大手印修习止观禅修;而在密续之道,便要依生、圆二次第来修习了。
问:您说我们的神识要清清楚楚,了然分明地住于当下一刻。但每次当我坐下禅修时,我一点也不觉得清楚分明。
答:大印也许听起来很容易,但实际上是相当难修的。之所以要使用金刚乘的殊胜方法——生、圆二次第的禅修,是因我们很难直接就进入了悟。例如:那洛六法是一个体认心性的法门,而大手印的修习,则与这些瑜伽法有关。它对我们菩提心和虔诚心的增长,有很大的助益。
问:请问“传达证悟之加持”是什么意思?
答:它是指由噶举传承心传的加持。噶举,或曰大手印传承,被描述为证悟以及具究竟实义的传承,因为在噶举金鬘的传承中,由上师开启,并将究竟实义传给了弟子。
问:我们为发展培养真正的菩提心,于是发愿留驻轮回六道,直到一切众生皆成佛。但是否我们一定要停留在轮回当中,直到一切众生都成了佛?
答:假如一个人真心这样觉得,也想尽办法努力去做,不是只在嘴巴上说说而已,那么肯定这一切都将加速他达到成佛的目标,这是大乘佛教的一个方便。不过我们不能刻意地拿菩提心来当方便,因为引领众生成佛的愿力,必须真诚而不造作,这样我们才能在法道上一路神速进步,为众生的福祉达到开悟,或证入较高的菩萨地;也唯有这样,才能真正引领众生开悟成佛。
问:我们如何能判别自己禅修的体验?
答:最好的方法是去请教一位你信任的上师。
问:另外,我们如何确定自己的知见是正确的?
答:这也是在法道上有位精神法友是十分重要的原因。
问:但我很少跟上师沟通……。
答:刚开头我们要常请教上师,这点很重要,因为如此才能确定自己是否完全了解教法,并能正确的将其付诸实修;不过之后就不必常常依赖上师,偶尔去叁访他就够了。原本西藏和印度的情况与在西方这边的也很相似。
问:请问三种清净(三轮体空)是什么意思?
答:它是指离于某些我们常有的概念。例如:当我们给某人某样东西时,我们有一个施物、自己本身是施者以及他人是受者的概念。离于这些观念上的障碍代表,认知施者、受者以及施物的本质为空,并不实有,且三者不分是一体的。它不仅应用在布施度,也应用在其他之上,因为只有配合着无上般若智慧,前五度才能真正成为解脱的方法。
问:请问“生之本质即无生”这句话的意思?
答:我们必须回到前一偈:“三身湛朗唯万物”。这讲到一切诸法的本质,它们的本质为空,或应说是它们没有真实存在的体性,因此它们就是法身;在空性的基础上,万物无碍的显现是报身;而此无碍性以很多方式化现为化身,因此一切诸法都可看到三身之显现。
“生之本质即无生”。既然究竟上没有真实的开始或发生,因此本句指的就是法身。由于空性代表无尽的可能,万法也便可无碍的显现,这就是生——虽然究竟上无一法曾生过。这样子,无生亦无生尽,在此二者之间,住亦不能。生之本质即无生,这是法身;其无碍性是报身,而诸种的化现则是化身。
问:报身和化身之间有何不同?
答:我们心无碍的表现本身是报身,而其无尽的化现便是化身,其间最大的不同在于粗与细的相对显现。只有在较高、较清净层次的众生才能接触到报身,而在不净层次的众生只能接触到化身。
问:法界与法界体性身有何不同?
答:法界体性身是三身一体,而法界亦是。法界讲的是现象诸法的空间其空性和法身;而法界体性身,讲的是三身的合一无别。法界和法界体性身只是两个不同的名词,所指皆同。
问:当我们做有辅助客体的“止”修,念头若上来时,是否也要直观其本质?
答:不。当做有对象物的“止”修时,我们只要随时保持警觉,注意念头的生灭,不刻意压制,也不散漫随转,马上再回到专注的点上。
问:我们是否要在同一个时间里同时做三种止修?
答:不。修完一样再继续下一样,由较简单的开始。
问:您是否可以简要地说明“止”修与“观”修之间的不同?
答:“止”修基本上是一种专注,而“观”修则以妙观察智来检视观照。以呼吸为例,“止”修是一心不乱地专注在呼吸这点上,而“观”修便是检视呼吸的本质。假如你在做本尊法的禅修,“止”修是专注在本尊的形相上,而“观”修便是观照他的化现、功德、象征的意义等等。我很赞同“止观”两个交换着做,首先以“止”的方法来达专注,继之使用觉性和“观”修的方法,然后再回专注……等等。
问:我们是否在四加行修完后才能修习止观?
答:道大手印的真正修行讲到先做“前行”的四加行法,然后才在一个像三年闭关的环境中修习大手印的止观。但未做加行前就修止观,也没有什么错,事实上它也许更能帮助学子观想皈依境。这一切全要看自己上师的做法,看他强调的是哪一方面的。
问:书上在献曼达的后面说,我们向上师做内、外、秘密和究竟的供养。请问这是什么意思?
答:外供养是物质的,例如:供养的曼达本身;内供养,指供养我们的身口意;秘密和究竟供养则指空性的供养,也就是三轮体空。
问:圆满次第禅修和毗钵舍那“观”修有几分相同?
答:“观”修是认知究竟真理,也就是在静虑的基础上了悟万法皆空;金刚乘的圆满次第,讲的是次第融入明性中,也就是我们所建立起的观想,并认知一切事物皆空。一切诸法就其本质而言皆空,全乏真实存在的体性,我们经由“观”修与圆满次第禅修来认知这一点,因此就某个层面来说,它们是一样的。
问:我常听说“观”是“止”之果,那为何我们要将“止观”分开修?
答:一般而言,“观”确实是“止”之果,这表示在“止”修静虑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观”见万法的实相。但单靠“止”修较不易达到这点,因此把“止观”合并,两者交换着修,帮助便很大,因为“止”修可增强“观”修的内观力,反之,“观”修亦可使“止”修更为稳固。
问:请问色界与无色界有何不同?
答:两者均属天(神)界。在色界,我们还有很微细的色身;但在无色界,便纯然只有心识住于“无尽妙观”、“无尽虚空”等等,此界色相的慨念俱无。
问:有小孩的家庭如何找时间修行?
答:如果父母都是佛教徒,便能各设定一个修行的时间——一个在早上修一、二个钟头,另一个则排在晚上做同样时间的修行,尽可能多找一点时间,并使之维持固定。禅修需要变成习惯,因此,重点在于培养这个特定的习惯——虽然习惯也是我们流转于轮回之因——因为心识储聚了恶的习气之故,而禅修的效益可以减弱我们的习气,因此修行要固定持续,才能培养一个新的习惯。固定持久地做功夫,每次虽然时间不长,也总比拚命地修,却只维持了一点点时间更有帮助。除了固定地做功课外,我们也应偶尔找时间闭关。
问:四瑜伽是否在菩萨地上实证?
答:菩萨地与五道和四瑜伽的关系如下:五道中居次的加行道分为四个阶段,其中之一的“五力”,相当于第一个专一瑜伽,五道中第三的通达道,等于离戏喻咖,到此便上了菩萨初地;第四的修习道,与第三个一味瑜伽相等,在此阶段,我们证得了所谓的不净菩萨地(一至七地);以及清净菩萨地(八至十地);第五道的无修道,便是第四个无修瑜伽,也就是第十一地的佛地。
问:可否请您再次说明大手印的行持?
答:它主要的重点在于身舆语的戒律,同时依于菩萨道的六波罗蜜而行。只要我们还未认知心性,便要保持身口意都很严谨的生活,同时也要培养利他的愿行、修习六度等,这些事都很重要。一旦了悟了心性,一切自然都会变成正行,就像大成就者一样,对他们而言,要培养善行以及要避免恶行之间,已无任何差别。
但就我们现在的层次而言,那些只是一些深奥的话,适用于高证悟者的身上而已,未悟而说悟的人是犯戒的。有些未证者观察上师的一举一动,以为这样就会证悟,因此虽然本身未悟,藉着模仿而错觉自己已悟,在这点上,他已完全受控于自己的习气恼障。
问:请问“作意知识远远抛”是什么意思?
答:没有人可以不准备就直修大手印,按部就班来是有必要的。这也是我们先要修加行以及本尊法,配合持咒等等之因;这些法道的步骤,让我们慢慢由对立分别的观念中解脱。经由加行和本尊观修法,一切的不净都将被转为清净,如此直到最后,我们终可真正自然无饰地禅修。到那个时候,我们才可以说“作意知识远远抛”没有人一开始就可以做到的。
问:不过我们是否依然要记得朝向成就的目标?
答:是的,应该。不过只在心里想我们要达到的那个成就是不够的。愿力本身是不错,但我们更要知道其中意义。有一句萨迦班智达的话是还样说的:“如果你像愚夫一样修习大手印,便会造了一个投生为动物的因。”像愚夫一样修习大手印,表示没有正知见,为了把禅修做好,把基础、见解和法道弄懂是很重要的,否则,倘若我们只是坐下来打坐,眼隋睁得大大的,一点也不了解大手印,便有可能将自己带入畜生道。萨迦班智达曾对一些我们在禅修中可能犯下的错误所造成的影响,写了整整一本书。
还有一句谚语说:“若你在晚上修大圆满,同一晚便能证悟:若你在早上修,当早便可获得开悟:若你修大手印,则当下刹那即获正觉。”这其中并无高深道理可言,我们所需要的只是坚固扎实的准备功,否则便无法在法道正确地行走而达目标。
问:知性上的方法是否会对我们在禅修的过程造成障碍?
答:不,一点也不。念头和概念不会影响心——因为它们就是心。在大手印道上,它们融入了自身,念与心是相同的,一旦我们了解了心性,便能看到念与与心是一体的。倘若我们了解到念头是自证自脱的,便会知道它与法身无二。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