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熊十力:因明大疏删注

       

发布时间:2013年04月30日
来源:   作者:熊十力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熊十力:因明大疏删注

 

  揭恉

  简端揭恉。略有二事。一者、吾删注窥基大师因明大疏甫脱藁。颇有要义、格于体制、书中未畅。须于篇首揭之。二者、此之删注、既自为例。而订文、察义、所厉甘苦、亦有可言者。当举其恉、明告学人。

  窃窥要义、总略谈三。一曰现量但约五识。二曰比量三术。三曰二喻即因。

  云何现量但约五识耶。理量一词、现量亦云证亦云现知、迹其所自、当出因明。本就五根取境、而立此名。尼耶也宗、外道之一。旧云那耶、此翻正理。却初足目、肇开此宗。因明开山。建立量谛、首曰现知。谓眼见色耳闻声等、名现知故。胜数两宗、皆立现量。义复近此。数论宗金七十论颂、说现量云。对尘解证量。解曰。证量者、是智从根尘生、云云。意说五根于五尘境、有证解生、是名证量。胜论宗十句论云。现量者、于至实色等、根等和合时、有了相生、是名现量。成唯识述记云。此宗意说眼根舒光、至于色境、方始取之、如灯照物。声香味触四境来至于根、方始取之、故远见打钟、久方闻声、声来入耳、方可闻也、云云。爰及大乘、瑜伽显扬等论。称说现量相貌。盖亦据五识而谈。显扬十一。现量者、有三种相。一非不现见相。论自释云。谓由诸根不坏、作意现前时、无障碍等。无障碍者、复有四种。一非覆障所碍。二非隐障所碍。三非映障所碍。四非惑障所碍。覆障所碍者。谓黑暗、无明障、不澄净色之所覆隔。隐障所碍者。谓或药草力、或咒术力、或神通之力所隐蔽。映障所碍者。谓少为多物之所映夺、故不可见。或饮食等为诸毒药之所映夺。或发毛端为余尘物之所映夺。如是等类、无量无边。又如能治映夺所治、令不可得。如无相观力映夺众相。惑障所碍者。谓幻化所作、或相貌差别、或复相似、或内所作、目眩惛懜、闷乱酒醉、放逸癫狂、如是等类、名为惑障。若不为此四障所碍者、名无障碍。二非思搆所成相。此谓现量所取境界、非是思搆所成也。三非错乱所见相。论自释云。错乱略有七种。一想错乱。谓于非彼相起彼相想。如于阳焰相、起于水想。二数错乱。谓于少数起多增上慢。如翳眩者、于一月处见多月像。三形错乱。谓于此形起余形增上慢。如于旋火、见彼轮形。四显错乱。谓于此类色起余显色增上慢。如为迦末罗病、损坏眼根、于非黄色、悉见黄相。五业错乱。谓于无业起有业增上慢。如执拳驰走、见树奔流。六心错乱。谓即于前五种所错乱义、心生喜乐。七见错乱。谓于前五种所错乱义、妄想坚执。若非如是错乱所见者、即名现量。瑜伽等说、大概从同。准此、现量本义但约五识明证现境为言。别无玄解。其后大乘引申以言定心现量、或佛位现量。则是摹拟智相、深妙难知。凡情强测、痴人说梦、贫子谈金。惘迷虚揣。夫何益矣。关于现量义、吾所著唯识论卷二别详之、然因明现量、但作比依。比量推知、必有现量为根据故。设无现据、比亦悬虚。又复应知。现量既是比量所依。即此现量、必非至人独得之境。而当为世所共有。五识现量、世共有故。由斯比量、可用为依。论说现量、本但举五识。疏复广以四类。详见本书说二量处、据大乘义、疏释为详。谈因明理。论非故略。疏举四类现量中。第二俱意。第三自证。事实上本为世俗所有。然世俗于此不分析故。论略不言。至定心理量。则世俗一向无之、自不须谈也。

  云何比量三术耶、比量有二类。一为自义比。自心推度、唯自开悟。二为他义比。说自所悟、晓喻于他、即三支是。今此但约自义比说穷理致知、是唯比量、因明精采、于焉独寄。粤稽大乘。古师尝立五种。一相。相者相状二体。体者体性三业。业者业用四法。法者轨范五因果。若由此故有彼。即说此为彼因。彼为此果相比量者。谓随其所有相状相属。或由现在、及先所见、推度境界。如见幢故、比知有车。由见烟故、比知有火。名相比量。体比量者。谓现见彼自体性故、比类彼物不现见体。或现见彼一分自体、此类余分。如以现在比类过去。或以过去比类未来。或以现在近事比远。或以现在比于未来。如是等类、名体比量。业比量者。谓以作用、比业所依。如见远物无有动摇、鸟居其上、由是等事。比知是杌。若有动摇等事、比知是人。见比于眼、由有见色之业用故、比知有眼根能发生识也、余准知。闻比于耳、乃至识比于意。由意识有思虑等业用故、比知别有心法而为意根如是等类、以业比度。名业比量。法比量者。谓以相邻相属之法、比余相邻相属之法。如属无常、比知有苦。以属苦故、比空无我。以属生故、比有老死。如是等类、名法比量。因果比量者。谓以因果展转相比。执因求果、或即果穷因、故云展转。如见有行、比至余方。见至余方、比先有行。是名因果比量。见瑜伽师地论十五显扬等论亦同。详此五种。于比量方法、未有发明。又五量之分、难为楷式。举例徒淆、抑何可哂。如见幢比车。得言相比。又何不可属体比。幢亦车体上之一分故。且又得言业比。由载幢用、比有车故。且又得言法比。幢属车故。且又得言因果比。车为能载、幢为所载、说车为因、目幢为果、故由幢果得比车因。审此、则五种比量之分、实无所据。迹古师本意。盖以相、体、业、法、因果、为比量所藉以构成、由有相故、体故、业故、法故、因果故、心依于此、成其比量。遂乃以是分类云尔。过此以往、发挥未及。逮至陈那。肇基鸿绪、显因三相。比量方法、的然可明。因三相者。一遍是宗法性。二同品定有性。三异品徧无性。广如论疏说。实则三相之义、盖可诠之为比量三术。初相陈因、但云设臆。次乃汇同。第三简异。简者简别三术者备、证义圆成。篝灯兀坐、闻有声来。声浪奔腾。知是无常。此岂漫然。良由比度。而此比度。略由三术。初臆无常、因所作故。即以此因、徧在声上。设声有非所作者。此因便非。必须更作他臆。今无不徧、此臆或然。次乃汇同。厉观声外余处、有无所作、亦是无常。又次简异。复验声外余处、有无其常、亦是所作。乃果于瓶于空、同有异无。于瓶等见是所作与无常、名同品定有。于空等见是其常而非所作、名异品徧无合证所作、无常必随。声所作故、应是无常。即前设臆、至此决定。夫是三术。晚世名家、方知显发。而在印土、导源盖远。要至陈那。始综纲纪。或谓如由所作知声无常。岂待徵验瓶空耶。曰。当其于声知所作无常时。旧所习知瓶空上之义、由忆念力、刹那集显。乃若不待徵验。实则非不待徵验而知。又凡思惟应有任运作意之分。此所云若不待徵验者、就任运言之耳。若作意思惟、固必经设臆而博求徵验也。

  云何二喻即因耶。大疏有言。古因明师。因外有喻。如胜论云。声无常宗。所作性因。同喻如瓶。异喻如空。不举诸所作者皆无常等、贯于二处。等者。谓异喻云、若是其常、见非所作。二处者。瓶空二处、故因非喻。瓶为同喻体。空为异喻体。陈那己后。说因三相、即摄二喻。陈那显同喻体云。若是所作、便见无常。即此同喻、是因之第二相同品定有性。显异喻体云。若是其常、见非所作。即此异喻、是因之第三相异品徧无性。以故二喻即摄于因。盖古师以瓶空为喻体。陈那反之。唯以因之后二相为喻体。而不以瓶空为喻体。但名瓶空为喻依。以因之义依瓶空而显故。故瓶等名同喻依。空等名异喻依。陈那与古师天地悬隔。其辨在此。学者真当细心求之。二喻即因。俱显宗故。所作性等、贯二处故。

  古师三支      陈那三支实即宗因二支

  声无常宗      声无常宗

  所作性因      所作性因

  犹如瓶等同喻  若是所作、便见无常、如瓶等、

  犹如空等异喻  若是其常、见非所作、如空等、

  陈那变古、独此一事、堪称大事。经此改革。思有其术。理以之明。慧日当空。弥天拔雾。略陈其要、爰以尔端、一曰于物辩义。义之为言共相。格物致知、观共相故。智囿实物、而绝贯通、窒碍僻坚、伊何穷理。常人但观一一实物。而尟能作共相观。维孩稚亦然。叩以所知。必举实物对。虽在学人、亦或如此。王伯安因大学言格物,而去竹园格竹、七日不得其理、遂致大病。以其观物而不知取共相故也。古师二喻、但举其物。瓶空为二喻体故。陈那取义。于瓶等上、正取所作无常相似之义为同喻体。于空等上、正取常非所作之义为异喻体。两相持校、长幼天渊。二曰不以譬喻而为证明。义有凭依。须经实测。陈那以瓶等为喻依。大有精意。如所作无常等义、设无瓶等可徵、由何凭依、见其有此。陈那虽以喻摄因、因仍三支、存其喻依。此见陈那深心所寄。后来法称辈、直谓喻分可全废。其见乃下。吾尝有言。立义不根事实、如鸟画虚空、漫尔惊文章。悬空构画。矫立譬喻。如言尊主、取譬天高。此土易传。以天高地下、证君民贵贱有定位。如成神我、喻如卧具。数论宗以卧具为人用。证明眼等必为神我用。横以比况、证成臆说。此在思唯、最称大蠧。古师瓶空二譬、证声无常。此有何能、可为诚证。疏引理门。是故但有类所立义、然无功能等文。此段甚精。从来讲者、不知留意。义晦千载、智眼难期。若作喻依。陈那以瓶空改作喻依。据以测义。义不虚构、信有其徵。综上两端。足知陈那改喻、于思唯界、扫荡纵横、除一切障。葱岭翔空、大观足畅。吾尝言、陈那述作、特详量论。犹今云认识论或方法论缘论观所缘缘论因明、正理门论此士俱来。四十余部、惜未备至。集量有翻、而竟亡佚。但唯识疏、时见称引、窥豹一斑、当鼎一臠、求其全者、如何如何。

  上来已说要义略尽。次及删注、择二而谈。一者、何为取大疏耶。二者、何为亦删亦注耶。

  将明大疏重要。不可不知因明入正理论。是所依故。因明入正理论者、以后简称入论本继陈那因明正理门论以后简称正理、或理门、或门论而作。案大疏云。陈那所造四十余部、其中要最、正理为先。又云。陈那以外道等、等者谓内宗古师妄说浮翳。遂申趣解之由、名为门论。天主一作商羯罗主、以旨微词奥、恐后学难穷。乃综括纪纲、以为此论。即入论作因明之阶渐、为正理之源由、称之为入。基师叙入论缘起盖如此。推迹奘师翻译因明书籍、独取陈那师弟大小二论。理门亦名大论、入论亦名小论、其间抉择、谅有权衡。诚以古今学派、纽于陈那。大乘因明学分今古。陈那以前为古学。陈那师弟为今学开山、陈那精要、汇归正理。入论者。则又正理之要删。简明博大。肯綮总揽。基师称其纂二悟之妙、鸠群籍之玄。奥义咸殚,深机并控。匪唯提综周备。实亦易叶成功。此盖观承奘旨、当未过誉。唯是义繁文约。孤译无疏。行将霾秘终古、难以钻研。唐贤疏述,虽累十家。独有基文、基称大疏。夫岂无故。略抉其长。提控纪纲。妙得论恉。徵文选义、虽有繁芜。经纬堪寻、仍殊滥漫。其善一。义实异古、论但直申、先无别破。如古说能立有八、或四、或三。入论唯以因喻为能立。然但直申自义、不曾环列古义而别破之。诸如此例、在论中屡见不一见也。殊使读者、探稽未广、莫测源流。大疏则详徵古义、环列洋洒。今古沿革、略可推原。其善二。理门奥旨、抉择无遗。理门废譬喻圣教等量。唯立现比。又以喻摄于因。此其根本义。大疏无不采摭。然世俗徒颂美陈那废教量。不知譬喻量尤当废。法户枢机。舍此莫属。其善三。综是三者、大疏重要、何待致论。陈那天主、玄奘窥基。薪火无间、遗文足徵。胜范鸿徽、于焉倾取。

  更谈删注。亦有由来。吾尝以为治法相典籍。当理大端。捐其苛节。苛节者、谓悬空或琐碎之推析盖有宗末流、往往铺陈名相。辩析繁琐。将令学者、浮虚破碎、莫究其原。自非神勇睿智、阔斧大刀、纵横破阵。便当陷没、出拔无期。吾尝言、读相宗一本十支、正如披沙拣金。披沙愈多愈深、而得金愈乐愈妙。读世间哲学或宗教典籍、祗可披沙得沙耳。然或者以为佛书字字皆金、则是谤佛必未曾得金者也。大疏虽备三善。然舛词碎义、时复错见、学者病焉。若豁神思、必应删削。唯是临笔、辄求语意贯穿易晓、遂有改易原文。颇属创例。吾友闽侯林宰平、(志钧)以为事异存真、且慢古德、非董理故籍所宜。其说信善。吾无以难。然删订者。为利始学计。义当从权。且删本原竝行。夫何尤失真矣。尝谓基师、译笔宏整。如成唯识论等、韵语沈雄。如唯识述记序等、独为疏记、乃多凌乱无序、不易解了。意者百部、但取材纂类、未及刊定也歟。基师卒年才逾五十。而疏号百号。必未经详定可知。即如大疏终卷。解能破似破。义例不具。明是未成之作。吾友丹阳吕秋逸因明讲要。于能似破、搜讨颇详。读者自宜参看。又在删本科文可略。内典有科刊名句章段者、此名科文。其法至精至密。今此仍存者、则以决判精严。垂范始学。特为揭出。思唯方法精密者、文法亦自精密。印度因明声明二学俱时发违。此土如清代诸儒、治学特重方法、而文法之学、亦自此成立凡斯删定、备有权衡。乃若注释、复尝难阻。触及例证、义涉各宗。徵引繁博、固嫌支蔓。训释过简、又惧奄昧。综练显了、其事已难。疏文质直、绝少虚字。属辞比事、复务周纳、体制违俗、以故难了。援笔为注、词义斟酌、几经往返、恆难畅意。间遇险涩、不过数字、一发全身、竟日短趣。注之为事、不便驰骤。此复乾枯。因明偏详论辩之术、多陈法式、颇少冲旨。非若唯识等属在内明、广大深妙又且增苦。是则删非得已。注亦愈艰。千载而下、大疏可读。方鲁胜之订墨辩、意实同符。拟稷若之读仪礼、敢为导窽。

  此书创始、特缘北京大学授课而作。随讲随书、自秋涉冬、以毕其事。览之、仍多未惬。异时有暇。容当审理。

  中华十四年十二月三十日黄冈熊十力识于北京十刹海东梅厂广大坚固瑜伽精舍。

  凡例

  一此书所据原本、系金陵刻经处、清光绪年间、松严上人校刊本。原名因明入正理论疏。(世称大疏)

  二书中改易原文处、或时注明、或时未注。读者务取原本对勘。

  三注中有时援引旧解者、必举其书名或人名。或存用疏主自注者、亦标原注字样。皆以别于己注。

  附读法二则

  一基师文字、辞气朴重。读者必须心气澄定、方可悟入。凡佛家经论及著名疏记。译述者皆神解超特。从其大心深心静心。而流为文字。读者亦必具相当之心情、始可与之相应。世俗好以浅见谤深语、如犬吠尧、何足算也。因明虽少冲旨。然大疏文字、辞气朴重、自非心气粗浮者可入。

  二初读不了、勿便置之。一往直前。了一义、便记取一义。于所不了、但知存疑。存疑非易事、浅人读书、若明若昧、犹如梦境、全说不出疑问来。如此读竟。又往复数番。则凡宗庙百官之富美、莫不尽见。此不独读因明书宜然。一切内外典籍、皆须以此法读之。

  因明大疏删注  黄冈熊十力

  因明论者。源唯佛说。文广义散、备在众经。故地持云。菩萨求法、当于何求、当于一切五明处求。五明者。一内明。二因明。三声明。四医方明。五工巧明。,详见大论三十八。求因明者。为破邪论、安立正道。,却初足目、创标真似。佛家因明学。虽就自宗、推源佛说。然迹其本始、仍属外宗。佛氏盖因外宗而别详之,。足目学派、即外宗也、爰暨世亲、咸陈轨式。虽纲纪己列。而幽致未分。故使宾主对扬、犹疑立破之则。有陈那菩萨者。是称命世、贤刼之一佛也。匿迹岩薮。栖虑等持。等持者、定也、观述作之利害。审文义之繁约。于是覃思研精。作因明正理门论。其弟子商羯罗主。善穷三量。妙尽二因。生了二因启以八门。谓八义通以两益。自悟他悟考核前哲。规模后颖。总括纲纪、为因明入正理论云。

  梵云醯都、费陀、那耶、钵罗吠奢、奢萨怛罗。醯都、言因。费陀、云明。那耶、称正理。钵罗吠奢、翻入。奢萨怛罗、论也。唐云、因明正理入论。今顺此方言。称因明入正理论。依此标名、合为五释。

  一云。明者、五明之通名。五明见上因者、一明之别称。入正理者、此论之别目。因体有二、所谓生了、广如下释。今明此因义。故曰因明。入者违解。正理者、诸法本真。诸法自性差别、法尔如是、名为本真。法尔、犹言自然也。自性者体义。如直斥色法之体而名之、是为自性。差别者、即此色法体上所有无常及无我等义是也、由明此二因、入解诸法之正理。

  二云。因明者、一明之都名。入正理者、此轴之别目。因谓立论者言、建本宗之鸿绪。明谓敌证者智、照义言之嘉由。非言无以显宗、含智义而标因称。非智无以洞妙、苞言义而举明名。立破幽致、称为正理。智解融贯、名之为入。由立论者、立因等言。敌证智起、解立破义。明家因故、名曰因明。依主释也。

  三云、因者言生因。明者智了因。由言生故、未生之智得生。由智了故、未晓之义今晓。所晓宗称正理。所生智名为入。因与明异、俱是因名。正理入殊、咸为果称。由言生因故、敌者入解所宗。由智了明故、立者正理方显。应云正理之入、亦入正理之因明。并依主释也。

  四云。因明者、本佛经之名。正理者、陈那论之称。入论者、天主教之号。教者言教、非今俗名宗教之谓、因谓智了、照解所宗。明谓明显。因即是明。持业释也。正理简邪、即诸法本真。陈那以外道等、妄说浮翳。遂申趣解之由、名为门论。天主以旨微词奥、恐后学难穷。乃综括纪纲、以为此论。作因明之阶渐、为正理之源由、称之为入。故依梵语曰因明正理入论。依主释也。

  五云。因明正理、俱陈那本论之名。入论者、方是此论之称。由违此论、故能入因明正理也。或因明者、即入论名、正理者、陈那教称。由此因明论、能入彼正理故。

  论者、量也、议也。量定真似。议详立破。决择性相。教诫学徒。名之为论。欲今随论、生因之明、而入正理、故说此论。或此辨说因明正理之能入、立此论名。或依能入正理因明、而说此论。

  商羯罗主菩萨。梵云商羯罗、塞缚弥、菩提萨埵。商羯罗者、此云骨璅。塞缚弥者、此云主。菩提萨埵者、义如常释。唐音应云骨璅主菩萨。外道有言。成劫之始。大自在天、人间化导、二十四相。匡利既毕、自在归天。事者倾恋、遂立其像。像其苦行疲焠饥羸、骨节相连、形状如璅。故标此像、名骨璅天。菩萨之亲、少无子息。因从像乞、便诞异灵。用天为尊、因自立号。以天为主、名骨璅主。亦称天主即是因明入正理论之作者也。

  颂能立与能破。及似、唯悟他。现量与比量。及似、唯自悟。

  一部之中、大文有二。初一颂及长行、标宗随释分。末后一颂、显略指广分。论首韵语、开宗明义、是为颂。释此颂文、名曰长行、即论之正文也。最终又以一颂结之。故论之全部判以二分。初一颂及诸长行、总称标宗随释分。结尾但一颂、名显略指广分。

  初分有二。前之一颂、举类标宗。条贯义类、举标论宗、后诸长行、随标别释。于前所标、随应释故。

  初颂之中、彰悟有二。明义有八。悟他、自悟、论各别显。四真、能立、能破、现量、比量、对四似而名四真也、四似、似能立、似能破、似现量、似比量、名为四似、即为八义。一者能立。因喻具正。宗义圆成。显以悟他。故名能立。原注。陈那能立唯取因喻。古兼宗等也。因喻二义。一者具而无阙、离七等故。二者正而无邪、离十四等故。宗亦二义。一者支圆、能依所依、皆满足故。二者成就、能依所依、俱无过故。由此论显真而无妄。义亦兼彰具而无阙。发此诚言、生他正解。宗由言显、故名能立。由此似立、决定相违。虽无阙过、非正能立。不能令他正智生故也、基注离七等故者。九句因中、唯二与八为正因。余七皆过。又离十四等故者。似因十四过、大类为三。不定不成及与相违。又能依所依者。法为能依。有法为所依。如后当知。

  二者能破。敌申过量、善斥其非。或妙徵宗。故名能破。原注。此有二义。一显他过、他立不成。二立量非他、他宗不立。诸论唯彰显他过破。理亦兼有立量徵诘。发言申义、证敌俱明、败彼由言、故名能破也。

  三者似能立。三支互阙、多言有过。虚功自陷。故名似立。原注。此有二义。一者阙支、宗因喻三、随应阙减。二者有过、设立具足、诸过随生。伪立妄陈、邪宗谬显、与言自陷、故名似立。

  四者似能破。敌者量圆、妄生弹诘、原注。敌无过量、妄生弹诘十四过类等、所申过起。原注。自量有过、谓为破他、伪言谓胜。故名似破。

  文说与字、表多体相违。原注。立破真似、体义有异、说与字者、显体相违。置及似言、竝显通能立破。原注。显前能立、有似能立。显彼能破、有似能破。举真等似、故称及也。宗义各定。邪正难知。由况既彰、原注。由因也、况喻也、彰者显也、是非遂著。原注。宗能成立曰是、不成曰非。著者明也。真似言与、是非宗晓。功成胜负、彼此俱明。原注。能立能破、由自发言、功既成胜、证敌俱解。似立似破、自功成负、由他指述、证立俱明、故从多分、皆悟他也。理门论云。随其所应、为开悟他、说此能立及似能立。能立、悟敌及证义者。立者、敌者、证者、凡有三方。立敌对诤、证者同闻证义。由能立言、令敌者证者皆悟。由自立者发言、生他敌证解故。似立、悟证及立论主。立者若为似立。必遭敌破。由此证者及立者俱悟也、由他敌者显己、立者证者、解生。故言随应。能破似破、淮知亦尔、此论下文。能立能破、皆能悟他。似立似破、不能悟他。正与彼理门同。故此颂中、据其多分、皆悟证者。言唯悟他。不言自悟。问似立似破、亦令自悟、云何悟他摄。答。悟他之言、不唯悟敌。悟证者亦名悟他。凡诸能立能破、似立似破、皆有令证者悟之义。即此证者悟。较诸立者自悟及悟敌。偏号多分。今似立破亦随多分、说为悟他。不言自悟。又真立破、唯悟于他。似虽亦自、亦自悟也从真能立能破名唯。以似随真、名唯悟他。

  五者现量。行离动摇。明证众境。亲冥自体。自体者、谓所缘境之自体、故名现量。原注。能缘行相、不动不摇、自唯照境、不筹不度、离分别心、照符前境、明局自体、故名现量。然有二类、一定位、二散心。定心澄湛、境皆明证、随缘何法、皆名现量。一切散心、若亲于境冥得自体、亦皆现量。

  六者比量。用已极成、证非先许。共相智决。故名比量。原注。因喻已成、宗非先许。用已许法、成未许宗。如缕贯华。因义通被。共相智起、印决先宗。分别解生、故名比量。虽将已许、成未许宗。智生不决。非比量摄。

  七者似现量。行有筹度。非明证境。妄谓得体。名似现量。原注。散心有二。一有分别。二无分别。诸似现量、徧在二心。有分别心、妄谓分明得境自体。无分别心、不能分明冥证境故。名似现量。论据决定、唯说分别。非无分别心、皆唯现量故。

  基注无分别心亦似现者。按智周云。如泛缘地水等、不作余分别。亦自谓证彼地水等自相故。此无分别心、是似现量也。详此云无分别者、唯约第六识说。意识泛尔取境。行相微劣、筹度不著、名无分别。岂可以此泛缘者名证自相耶。

  八者似比量。妄兴由因也况、喻也谬成邪宗。相违智起。名似比量。原注。妄起因喻、谬建邪宗。顺智不生、违解便起、所立设成、此彼乖角、异生分别、名似比量。及似等言。等者、谓与字也、皆准前释。

  法有幽显。原注。幽微也、显著也。若现量境、理幽事显。若比量境、所立为幽、能立为显。智周记。现量境理幽事显者。色等之上、有无常及空等理、名之为幽。色等则事、名为显也。行为明昧。原注。行、谓能缘心之行相。真现比于境、幽显俱明。似现比于境、幽显俱昧。有难。色等境上所有无常等理、五识不缘、如何言现量于境、幽显俱明耶。答由五识亲证事故。虽不缘理。然于事无倒。于理、亦得言明。周记有文、义应可取。

  故此二现比量刊定、唯悟自非他。虽自不晓、无以悟他、理应颂中、后他先自。但以权衡之制、本以利人。故先悟他、后方自悟。

  商羯罗秉陈那造此论。其为说特详立破。先悟他而后自悟。仅以现比二量、为立破所已耳。于此可见因明之学、注重论辩。学者儻欲详佛家量论、必不可以求之因明为已足。而当于内明、潜探博究之也。内明者、瑜伽三十八说、诸佛语言、名内明处。即通目三乘教理、名内明。

  又颂中八义。据实而言、但有七种。真似相形、故义成八。似现似比、总入非量、即唯七义。疏有明文、此姑不录。学者可勘原本。

  论如是总摄诸论要义。

  自下、随标别释。于中有三。初总绾群机。次依标随释。后且止斯事、方隅略示、显息繁文。此即初也。

  如是者、指颂所说。总摄者、以略贯多。诸论者、今古所制一切因明。要义者、立破正邪、纪纲道理。

  论此中宗等多言、名为能立。

  自下依标随释。于中分六。一明能立。二明似立。三明二真量。四明二似量。五明能破。六明似能破。

  问。何故长行、牒前颂文、不依次释。又与前颂、开合不同。

  答。略有三释。一云。前颂标宗、二悟类别。立破真似、相对次明。所以八义、次第如是。长行广释、逐便即牒。性相求之、何须次牒。颂以真似各别、开成八义。长行、以体类有同、现量比量、俱是真量、名为类同。似现似此、体即非量、名为体同。合成六段。颂分八义。而长行则以二真合明、二似合明。故止六段。亦不相违也。

  二云。颂中以因明之旨、本欲立正破邪。故先能立。次陈能破。所申无过、立破义成。所述过、何成立破。故立破后、次陈二似。刊定法体、要须二量。现量则得境亲明。比量亦度义无谬。故先现量、比量后陈。刊定之则虽成、谬安还难楷准。故对二真、次明二似。故颂八义、次第如是。长行、同于理门所说。以因明法、先立后破。免脱他论、智周记。意云自立道理、免被他斥、说其过失、即真能立、摧伏他论、为胜利故。立义之法。一者真立、正成义故。二者立具、立所依故。真因喻等、名为真立。现比二量、名为立具。故诸先师、正称能立。显扬十一瑜伽十五皆说能立有八种。现量比量、并名能立云。陈那以后、非真能立、但为立具、陈那则以现比二量、但名立具、非真能立也。能立所须。立具、为能立所须故。故能破前、先明二量。亲疏能立、因喻等正成义故、名亲能立、二量即立具、亦名疏能立、皆有真似。故真立后、即明似立。二真量后、明二似量。立义成已、次方破他。故后方明、能破似破。

  三云。真立似立、真量似量、各有别体。若真能立、若能立具、皆能立故、先首明之。能破之境、体即似立。似破之境、即真能立。须识立境。方可申破。立已方破、故后明之。开合别明、体类同故、详第一释长行与颂、由此不同。合观三释、全书脉络分明、读者无忽。

  初解能立中、大文有三。初举体释义。次示相广陈。后总结成前、简择同异。初中复二。一举体。二释义。此举体也。

  总举多法、方成能立。梵能立义、多言中说。故理门论、陈那指彼天亲论云、故此多言、于论式等、说名能立。论式者、即天亲所造三论之一。陈那立一因二喻为多言、名能立。引天亲论式等文以证之。言此中者。起论端义。凡发论端、汎词标举、故称此中、起论端义。疏更有释、恐繁削之。

  宗是何义。所尊、所崇、所主、所立之义。

  等者。等取因之与喻。

  天亲以前。宗为能立。应云、天亲以前、宗等为能立。等因喻故。今不言等者、疏文略也。古师本以宗因喻三、俱是能立。陈那但以因之三相、因同异喻、应云、及因之同异喻而为能立。以能立者必多言故。多言、显彼所立便足故。问既须多言、云何但说因喻二法、以为能立。答陈那释云、因有三相、一因二喻、岂非多言。原本卷一堪详今言宗等名能立者。略有二释。一云。宗是所立。因等能立。若不举宗以显能立。不知因喻谁之能立。恐谓同古自性差别二之能立。

  古师以宗因喻三法为能立。宗法中之自性差别乃为所立。意云。宗法是总。于中自性差别、则是其别。以总非别故。故宗与因喻、望自宗别中自性差别、而为其能立。即自性差别、望其总宗及喻、为所立。古师既以宗法中之自性差别为所立。不言宗是所立。故今若不标定因喻为宗之能立。则恐闻者不察、仍谓同古、以自性差别为所立、而以因喻为自性差别之能立也。

  今标其宗、显是所立。即能立之因喻、是此所立宗之能立。虽举其宗。意取所等之一因二喻为能立体。论文于宗字下、置以等言、即目因喻。虽则标举其宗。而意实正取因喻为宗之能立体。即明宗为此能立之所立也。若不尔者。即有所立滥于古释、能立亦滥彼能立过。为简彼失、故举宗等。

  二云。陈那等意、先古皆以宗为能立、自性差别二为所立。陈那遂以二为宗依、非所乖诤、说非所立。如声是无常宗。声自性也。无常差别也。此二虽是宗依。而非兴诤之处。何者。但举声、固立敌所许也。但举无常、亦立敌所许也。既非所诤。何成所立。陈那斥之、允矣哉。所立即宗。有许不许。所诤议故。如声是无常宗。此即诤端。以有不许声是无常者故。立者用因喻以成立敌所未许之宗。故宗是所立也、理门论云。以所成立性说、是名为宗。,此论亦言、随自乐为所成立性、是名为宗。因及二喻、成此宗故、而为能立。陈那天主、二意皆同。但以禀先贤而成后论、文不乖古、举宗为能。唯等之一言、义别先师。原文颇晦、稍有删易实取所等因喻为能立性。故能立中、举其宗等。

  以上二释。皆能曲违论主之意。然其周折费词已足苦人。盖由论主本意。其文应云。此中因喻多言、名为能立。然以不欲显乖古文、致成诤竞之故。遂顺古为言、举其宗等。而于等字之中、特含为微意、藉伸已义已耳。自来新义之立、恒恐哗被于泥古者之口。立说之所以难也。然则何以徵论主之意耶。曰释家盖由论主余处之文、推寻得此。如第二释、举理门论、以所成立性说、是名为宗。此论言随自乐为所成立性、是名为宗。云云。以是证知、陈那天主本意、宗但所立。即此中举宗、非是能立。貌顺古而实非也。读书于一字一义、须博观其全而刊定之、盖可忽哉。又能所立义、本为法式上之解释。古今沿革、得失攸关。故两相对照、为图如左、

  古学  所立:自性(宗中之声)差别(宗中之无常)

  能立:宗(声是无常宗)

  因(所作性故因)

  喻(如瓶等喻)

  今学  所立:宗(声是无常宗)

  能立:因(所作性故因)

  喻(如瓶等喻)

  问、何故能立、要在多言、一二之言、定非能立。答、理门论言。又比量中。唯见此理、若所比处、此相定徧。于余同类、念此定有。于彼无处、即非其所比之处念此徧无。是故由此生决定解。因之三相、既宗法性、同有异无。显义圆具、必藉多言。故说多言、名为能立。又一二之言、宗由未立。多言义具、所立方成。若但说因、无同喻比、义不明显、何得见边。世智极际、莫起异知、谓曰见边、若但同无异。虽比附宗、能立之因、或返成异法。无异止滥、何能建宗。设有两喻、阙徧宗因。宗法既自不成、宗义何由得立。果宗不立、因比徒施。空致纷纭、兢何由消。故详今古、能立具足、要藉多言。

  由宗因喻多言、开示诸有问者未了义故。

  释能立义。理门亦云。由宗因喻多言、辨说他未了义。诸有问者、谓敌证等。未了义者、立论者宗。其敌论者、一由无知、二为疑惑、三各宗学、未了立者立何义旨、而有所问。故以宗等如是多言、成立宗义。除彼无知、犹豫、僻执、令了立者所立宗义。

  此中宗者。

  自下、示相广陈。于中有三。初示宗相。二示因相。三示喻相。

  初中复三。初牒章。次示相。后指法。此即初也。

  谓极成有法。极成能别。

  次示相有四。一显依。二出体。三简滥。四结成。此显依也。

  一切法中、略有二种。一体。二义。且如五蕴、蕴者积聚义。色受想行识、名为五蕴。质碍之谓色。领纳之谓受。取像之谓想。造作之谓行。了别之谓识。前一色法。后四皆心法。依此色心五蕴积聚、假名曰有情或人云。色等是体。等者、谓受等四此上有漏无漏等义、名之为义。有漏谓杂染、无漏谓清净、今依因明、体之与义、各有三名。

  体三名者。一自性。瑜伽论等古师所说自性是也、二有法。即此云有法者是、三所别。如下宗过中名所别不成是、义三名者。一差别。瑜伽等古师所说差别是、二法。下相违中云法自相相违因等是、三能别。此云能别者是。

  佛地论云。彼因明论。诸法自相、唯局自体、不通他上、名为自性。如缕贯华、贯通他上、诸法差别义、名为差别。此之二种、不定属一门。准相违中。有法及法、复各别有自性差别。云不定属一门、不同大乘、以一切法不可言说一切为自性、自性亦云自相、后准知、可说为共相。不同至此为句。

  疏引佛地论、稍省原文。今考彼论卷六。彼因明论立自共相。与此少异。彼说一切法上实义、皆名自相、以诸法上自相共相、各附己体、不共他故。若分别心、立一种类、能诠所诠通在诸法、如缕贯华、名为共相。此要散心、分别假立、是比量境。一切定心、离此分别、皆名现量。云云。

  如可说中。五蕴等为自、无常等为共。色蕴之中、色处为自、色蕴为共。色处之中。青等为自、色处为共。青等之中、衣华为自、青等为共。衣华之中、极微为自、衣华为共。如是乃至离言为自、极微为共。离言之中、圣智内冥、得本真故、名之为自。说为离言、名之为共。共相假有、假智起分别故、名假智、变故。自相可真、现量亲依、圣智证明故。除此以外、说为自性、皆假自性、非真自性。非离假智及于言诠故。今此因明、但局自体、名为自性。通他之上、名为差别。

  准相违中、有法及法、复各别有自性、差别。谓言所陈、一作带名为自相。不通他故。意所许义、名为差别。以通他故。详见后四相违中。

  今凭因明、总有三种。一者局通。局体名自性、狭故。通他名差别、宽故。二者先后。先陈名自性、前未有法可分别故。后说名差别、以前有法可分别做。三者言许。言中所陈名自性。意中所许名差别、言中所申之别义故。

  疏释自共相。文义纷淆、至不可理。即佛地论、亦未能详。考之他处、又无精解。余以为稽诸经论、察类秉要、凡言自共、当分三种。义各有据。不容淆杂一处而谭。三种云何。

  一于量中。凡由分别心、于境安立分齐相貌者、此为共相。比量境及非量境皆是也。自相、则有二义。一约世俗。凡有体显现、得有力用、引生能缘者、是谓自相。二约胜义。凡离假智及诠、恒如其性、谓之自相。恒如其性者。谓一一法、法尔本然、不由想立、不由诠显。自相虽有二义、而皆现量境也。

  二于名言中。凡概称者为共相。特举者为自相。如于色中、而特举其青。则青为自、而色为共。于青中、而特举衣青华青。则衣青华青为自、而青为共。此一例也。

  三于因明法中。立一义类、通在多法。如以因法、贯通宗喻、若缕贯华。此为共相。特举一法、匪用通他。是为自相。

  自性差别二名、已如前释。

  次释自性亦名有法、差别亦名法者。法有二义。一能持自体。谓能任持自体而不失也、二轨生物解。轨谓轨范、物者人也、言具有轨范、可令人生解也、故诸论云。法谓轨持。前持自体、一切皆通。后轨生解、要有屈曲。要有声韵屈曲、以显义也、初之所陈、前未有说、如声是无常宗。此声法体、居在先陈。先陈之前、更未有说故。迳挺持体、未有屈曲生他异解。先陈之声。但是迳挺任持自体。尚无后陈无常多言。既是直尔一名。故云未有屈曲。于此之时、自不能令他敌者及证者生起常或无常之异解也。后之所陈、前已有说。可以后说分别前陈。方有屈曲、生他异解。其异解生、唯待后说。先陈后陈已具、有多声故、云屈曲。由后说分别前陈声是无常、非是其常、便生轨解。故初所陈、唯具一义、能持自体、义不殊胜、不得法名。后之所陈、具足两义、能持复轨、义殊胜故、独得法名。前之所陈、能有后法、复名有法。此中释法者。与诸论有异。诸论但泛说法之一名、具轨持二义。故以法者为广被一切有为无为若体若义之最大公名也。今此中唯约宗以辨轨持。宗之前陈、直立法体、但具持义。必至后阵、始有屈曲、既立法义、方生轨解。故谓后陈、具足轨持、乃名为法、此其所以异诸论也。

  又次释自性亦名所别、差别亦名为能别者。立敌所诤、不在先陈。诤先陈上有后所说。以后所说、别彼先阵。不以先陈别于后。故先陈自性、名为所别。后陈差别、名为能别。

  若尔。此三名皆有失。难者发端其失者何。疏主返诘、令彼纵言之。

  难初名云。若体名自性、义名差别者。何故下云。如数论师、立我是思。我为自性、思为差别。彼文便以义为自性、体为差别。我无我等、分别思故。有我无我、是思上之差别义。思则此义所依之体也。今如立我是思之文。便以义为自性、体为差别。以此难破体名自性义名差别之说也。

  答疏主答也此因明宗、不同诸论。此中但以局守自体、名为自性。不通他故。先陈之声。只是直尔任持自体、局在本位。云不通他义贯于他、如缕贯华、即名差别。先所陈者、局在自体。后所说者、义贯于他。后陈之无常。随其能立之所作性因。而贯通于同喻瓶等之上。故云通他。贯于他者、义对众多。局自体者、义对便少。以后法解前。不以前解后。故前陈名自性。后陈者名差别。

  疏文原本、三难以次前叙、三答以次后述。今此将三难三答、如次分属、使问答语气、较易清楚。

  难次名云。若具一义、得有法名、若具二义、但名法者。如数论师立我是思。何故思唯一义、乃名为法、我具二义、得有法名。难者意以思是自性、唯具持体一义。我是差别、应具轨持二义也。

  答。先陈有法、立敌无。此上谓有法上别义、两家乖竞。乖竞之义、彼此相违。可生轨解、名之为法。彼此无轨、非所诤竞。迳挺自体、无别轨解、但名有法。谈其实理、先陈后说、皆具二义。依其增胜。论与别名。故前陈者名有法。后陈者名法。故理门论云。观所成故、立法有法、非德有德。法与有法、一切不定。但先陈皆有法、后说皆名法、观所立故。非如胜论、德及有德、一切决定。胜论立实德业。实谓地水火风空等。德谓色味香等、即实上所具有也。业如别说。胜论以实为能有、德属所有、一向决定。今此法与有法、则一切不定、唯视所立。

  难后名云。若以后陈、别彼前说。前为所别、后为能别。如世说言、青色莲华。但言青色、不言莲华、不知何青。为衣、为树、为瓶等青。唯言莲华、不言青色、不知何华。为赤、为白、为红等华。今言青者、简赤等华。言莲华者、简衣等青。先陈后说、更互为简。互为所别。互为能别。此亦应尔。后陈别前。前陈别后。应互名为能别所别。答前陈者、非所乖诤。后说于上、彼此相违。今陈两诤、但体上义。故以前陈名为所别。后名能别。亦约增胜、以得其名。

  瑜伽十五、说所立有二。一立法体。二立法义。体之于义、各有三名、既如疏说。今取一例。列示如左。

  前陈:所别   有法   自性      体(声  )

  (是  )

  后陈:能别   法     差别      义(无常)

  (宗  )

  极者至也。成者就也。至极成就、故名极成。

  有法宗之前陈能别、宗之后陈但是宗依。而非是宗。此依有法与能别二依必须两宗共许、至极成就。两宗谓立敌对两家为依义立、宗体方成。所依有法能别若无、能依宗也何立。由此宗依、必须共许。共许名为至极成就。至理有故、法本真故。设数论对佛家、立神我为受者。宗之有法曰神我。佛家既不许有。即此宗无由立。又如佛家对数论立声灭坏。宗之能别曰灭坏。数论本不许世间有灭坏法。即此宗亦无由立。若有许法能别二种、非两共许。便有二过。

  一成异义过。谓能立、本欲立此二上不相离性、合和之宗。不欲成立此宗之所依。所依、若非先两共许、便须更立此不成之依。则能立乃成于异义。非成本宗。如前第一例。宗之有法神我、敌者不许有。更何论其为受者否耶。立者必须更举因喻、以成立神我。如此、则非成本宗矣。又如前第二例。宗之能别曰灭坏、敌者不许有。即无从论声之是灭坏与否。立者必更举因喻、以成立灭坏之义。如此、则亦非成本宗矣。故宗所依、必须共许。依之宗性、方非极成。极成便是立无果故。依之宗性以下。意谓有法及能别、为宗之所依。固须极成。而宗则反此。须是不极成也。由宗不极成、立者乃得以因喻成立此宗。若此宗一向共许极成。便不须立。故云极成便是立无果。

  更有余过。若许能别非两极成。缺宗支故、非为圆成。因中、必有是因同品非定有性之过。必缺同喻。同喻皆有所立不成、异喻一分或徧转过。

  若许有法非两极成。缺宗支故、亦非圆成。能别无依、是谁之法。因中亦有所依、随一、两俱、不成。义皆详后由此宗依、必依共许。

  问既两共许、何故不名共成、而言极成。答自性差别、乃是诸法至极成理。由彼不悟、能立立之。故以因喻成立之。能立谓因喻、若言共成非显真极。又因明法、有自比量及他比量能立能破。自比能立、他比能破、义皆详后、若言共成、应无有此。又显宗依、先须至于理极究竟、能依宗性、方是所诤。故言极成、而不言共。

  问宗依有法与能别、须两许、言成简不成。言极成者、以简别于不极成也因喻必共成、因喻必共许极成也、言极简不极。谓于因喻、亦应言极成、以简别于不极成也。何因犹言故也因喻不标极成。独于宗依、致极成简。答、理门论云。此中宗法、谓因法也、以是有法宗上之法、故名宗法、解见因三相中、唯取立论及敌论者决定同许。于同品中、有非有等、亦复如是。谓喻亦须决定同许也、故知因喻、必须极成。但比论略耳。以上多删易原文。读者对勘。

  论差别性故。

  出宗体。差别者。谓以一切有法及法互相差别。性者体也。此取二中互相差别不相离性、以为宗体。如言色蕴无我。色蕴者、有法也。无我者、法也。此之二种、若体若义、互相差别。谓以色蕴简别无我、色蕴无我、非受蕴无我、及以无我简别色蕴、无我色蕴、非我色蕴。以此二种、互相差别、合之一处、不相离性、方是其宗。疏以有法及法二互差别不相离性为宗体。可谓深得论旨。吾友吕秋逸尝驳之。以为主语不能反解叙述语。故差别义、无有相互。在因明中、必叙语之范围、较主语为大、乃成其为宗。何也。因宗中能别须通同品、乃得立也。使叙语范围适等于主语、则成缺同喻过。而况更小奢者乎。故能别差别所别。而所别必不得差别能别。是为通则。观其能所立名、已知之矣。吕君此说、但约能所相望为言、吾无间然。不知言匪一端、义各有当。此中所谓二互差别者。本就体义相对、而明其互相限制。如曰军阀政客官僚是狗马。主语军阀政客官僚。即对于叙语狗马而差别之、明其不属于他。叙语狗马。亦对于主语军阀政客官僚而差别之、明其是狗马之军阀政客官僚也。吕君所驳者、其为义各别、何可并为一谈。吕君又言。不相离性、在因明中、乃谓因不离宗。说宗中有、嫌于相混。不知此言宗中有法与法不相离。彼言宗因不相离。何至相混耶。

  问先言能别、唯在法中、何故今言互相差别。答、立敌相形、法为能别。如声是无常宗。声属有法。无常属法。以法上无常、能别此有法上声是无常声故。立敌所诤在此。故法名能别。体义相待、互通能所。如前宗。声是体。无常是义。体义相对、而互相限制。即是互为能别所别。对望有异、亦不相违。二者各据一义、何所谓相违耶。

  论随自乐为所成立性。

  此简滥失。随自者、简别于宗。乐为所成立性者、简别因喻。故理门论云。随自意、显不顾论宗、随自意立。乐为所立、谓不乐为能成立性。若异此者、说所成立似因似喻、应亦名宗。参看神泰理门论疏卷一凡宗有四。一徧所许宗。如眼见色、彼此两宗皆共许故。

  二先业禀宗。如佛弟子、习诸法空。鸺鹠弟子、立有寔我。

  三傍凭义宗。如立声无常。傍凭显无我。

  四不顾论宗。随立者情、所乐便立。如佛弟子立佛法义。或者善外宗、乐不便之、不须定顾。义范云。疏有二义。一随立者情所乐便立等者。此即唯立自宗所爱乐义。于余三宗、非所爱乐、决定不立。唯随自意、不顾彼三。故此第四、名不顾宗。二若善外宗乐之便立等者。此据就彼外宗、立量破斥。于彼敌论、不须顾恋、亦名不顾宗。

  此中前三、不可建立。初徧许宗、若许立者。便立已成。先来共许、何须建立。

  次禀业者。若二外道、公禀僧佉。对诤本宗。亦空无果。立已成故。次义凭宗。非言所诤、此复何用。本诤由言、望他解起。傍显别义、非为本成、故亦不可立为正论。然于因明、未见其过。既于因过、说法差别相违之因。即傍准宗、可成宗义。然非正立。

  今简前三、皆不可立。唯有第四、不顾论宗、可以为宗。是随立者自意所乐。前三、皆是自不乐故。

  乐为所成立性、简能成立者。能成立法者、谓即因喻。因喻成立自义、亦应名宗。但名能立、非所成立。旧已成故、不得名宗。因喻必是先已共许至极成就。故得据之以成新宗。而因喻非宗。今显乐为新所成立、方是其宗。虽乐因喻。非新成立。立便相符、故不名宗。既尔。似宗、似因、似喻、应得名宗。先所未成、应更成故。此问也、当时所竞、方是真宗。因喻时申。故须简别。因喻与宗、同一时申、名为时申、由同一时、互有滥故。故于宗言为所成立、简别因喻。能立所立、不相滥故。似宗因喻、虽更可成。非是所乐。属第二时、所可成故。非今所诤。疏故、非宗。此解、依理门论。

  问、何独宗标所成立性、因喻不说能成立也。答、宗言所立。已显因喻是能成立。显法已周、更不须说。又宗违古。古以宗为能立故、言所成立、以别古今。今以宗为所立、故与古违、因喻不违、不说能立言以简别也。

  论是名为宗。

  此结成也。

  论如有成立声是无常。

  指法也。如佛弟子、对声论师、立声无常。声是有法。无常为能别。彼此共许有声及无常、名极成有法、极成能别。为宗所依。彼声论师不许声上有此无常。今佛弟子合之一处、互相差别不相离性、云声无常。声论不许、故得成宗。既成随自。随自意故亦是乐为所成立性。故名真宗。恐义不明、指此令解。

  论因有三相。

  上示宗相。此示因相。此相、略以四门分别。一出体。二释名。三辨差别。四明废立。疏分四门、今唯范取前二。

  初出体者。因有二种。一生。二了。

  如种生芽、能别起用故。名为生因。故理门云、非如生因、由能起用。理门中释了因云、非如生因、由能起用。故知此因、有能起用、即名生因。

  如灯照物、能显果故。名为了因。

  生因有三。一言生因。二智生因。三义生因。言生因者。谓立论者立因等言。能生敌论决定解故、名曰生因。故此前云。此中宗等多言、名为能立。由此多言、开示诸有问者未了义故。

  智生因者。谓立论者废言之智。正生他解、寔在多言。智能起言。言生因因。智为言生因之因也、故名生因。

  义生因者。义有二种。一道理名义。二境界名义。道理义者、谓立论者言所诠义。生因诠故、名为生因。境界义者、为境能生敌证者智、亦名生因。即立者言所诠道理。望敌者证者能缘之智而名为境。此境能引生敌证者智、故名生因根本立义、拟生他解。他智解起、本藉言生。故言为正生。智义兼生摄。以上明三生因。下明三了因。

  智了因者。谓证敌者证者敌者能解能立言、了宗之智。照解所说。名为了因。故理门云。但由智力、了所说义。

  言了因者。谓立论主能立之言。由此言故、敌证二徒、了解所立。了因。因故、名为了因。非但由智了能照解。亦由言故、照显所宗。名为了因。故理门云。若尔、既取智为了因、是言便失能立义。此亦不然。令彼忆念本极成故。因喻旧许、名本极成。由能立言、成所立义、令彼智忆本成因喻。故名了因。举例明之。若是所作、便见无常。瓶等所作故、瓶等是无常。今声所作、故亦无常。此理本至显明。然立论主成立声是无常。而敌论者乃不许何耶。盖所作故无常之理。虽是敌者夙所徵验、共许本成。但彼疏忽蒙昧。不能据所本成者以推之当前之声。今立者说所作因、瓶等喻之多言。以引起敌者之智。今立者说所作因、瓶等喻之多言。以引起敌者之智。令其忆本成因喻、贯通宗上、得有新知。而许声是无常。此立论主能立之言、所以不失为能立也。

  义了因者。谓立论主、能立言下所诠之义、即上云道理名义为境、能生他敌证之智了。即上云境界名义了因因故、名为了因。亦由能立义、成自所立宗、照显宗故、亦名了因。故理门云。如前二因、于义所立、立者之智、久已解宗。能立成宗、本生他解。故他智解、正是了因。言义兼之、亦了因摄。

  分别生了。虽成六因。正意唯取言生智了。由言生故、敌证解生。由智了故、隐义今显。故正取二、为因相体。兼余无失。

  次释名者。因者所由、释所立宗义之所由也。或所以义、由此所以、所立义成。又建立义、能建立彼所立宗故。或顺益义、由立此因、顺益宗义、今宗义立。是故名因。

  示因相中有五。一标举。二徵数。三列名。四别释。五示法。此即初也。因三相之相。疏解为向为边。此未及录、可勘原本。吾友吕秋逸释相即表徵。甚是。

  论何等为三。

  徵数也。

  论谓徧是宗法性。同品定有性。异品徧无性。

  列名也。徧是宗法性、此列初相。显因之体、以成宗故。必须徧是宗之法性。此中宗言、唯诠有法。本以法及有法、合名为宗。然今此中宗言、唯取有法名宗。读者辨之、有法之上所有别义、名之为法。此法有二。一者不共有。宗中法是。宗中之法、立敌不共许有法上所有故、二者共有。即因体是。理门论云。此中宗法、唯取立论及敌论者决定同许。参看理门泰疏意以因体共许法、成宗中之不共有法。故此二法、皆是有法之上别义。故今唯以有法名宗。理门论云。岂不总以乐所成立合说为宗。意云、谈因明者、总是以随自乐为所成立性即法及有法和合名为宗也、云何此中乃言宗者唯取有法。此中单取有法一分名宗、故可疑也、此无有失。以其总声、于别亦转。有法为宗之一分、名之为别。宗之总名、亦得于别有法上转、如言烧衣。衣是总名。今言烧衣。即其一分、亦言烧衣。以此例言、宗之一分有法、亦得名宗。或有宗声、唯诠于法。宗之后陈名法、亦是宗之一分。而有处举宗声者、唯取宗中法以名宗。与此以有法名宗、其例一也。

  今因名法、宗之法性、唯依主释。性者体也。此唯义性、非是体性。此中性者、言义理也、不同他处以目法之自体者名性。义相应故。如所作因、有三相之义、与宗相顺、名相应、余二同异喻亦然。亦义与宗相顺此共许因、唯得徧是有法宗性。以宗之法因也即成宗法故。此中宗法、谓后陈法。疏原本、成字在即字上。难通。盖错简也、不徧是宗法后陈之性、因犯两俱不成过故。义详后又不欲成宗有法故。因法唯徧有法。故得以成立宗之法。却非以因法成宗之有法。

  理门颂云。但由法因法故成其法。宗后陈法如是成立于有法。谓有法因法、二俱极成。如宗之有法声及所作性故因。此二俱共许极成宗中之法、谓无常敌先不许。此语有病。应改云。宗中之法、敌先不许有法上有。盖敌非不许无常、乃不许无常属有法声上耳但得共许因、在宗中有法之上、成不共许宗中之法。意云、以共许因、徧在共许之有法宗性。故得成所不共许有之法、如是资益有法义成。如是以因法成立宗之法时、亦兼成立宗之有法。但不可以因法正成有法、何得因不在共许中耶。不共许中者、即宗之法。此法。立者许有法上有、敌不许有。名不共许。因法必须徧在宗之有法。以有法是立敌共许故。因在共许法中、方可用之以成所未许。故非可在不共许中。许在彼中、不共许中何所成立。

  若共许之因、依不共许法。宗后陈凡所立因、皆有他随一所依不成过。宗后陈法、敌不共有。因若依彼、即有随一所依不成过、不说有法而为所依、但以其法而为所依。法非共许。纵唯立许、岂定无此过。如立声是无常宗。所作性故因。无常灭义。所作生义。声有灭者、以有生故。一切生者、皆有灭故。声既因生、明有果灭。若因所作、不徧声宗。岂得徧在无常上有。一切正因中、皆应有两俱不成。无常之上、本无生故。生应在声上。以声有生必有灭。故声是无常义成。无常者由于生。而非生即在无常之上。约声而谈其相属之理法、则声有生故无常。约生与无常而谈其义相、则生灭相反也。由此故知因、但是宗有法之法。非法法也。因非宗后陈法之法。

  问、称为宗法、即已是因、何须言徧。初既言徧、因义已明、何须复云是宗法性。

  答、若因不徧宗有法上、此所不徧、便非因成。秋筱云。若立宗宽。立其因狭。非因成宗。如外道师、立一切卉木应有心识。以有眠觉故。如合欢树。此因不徧宗有法上。便非能成宗。盖宗有法一切贲木便宽。其眠觉因非一切卉木上有、即狭也、有所不立、显皆因立、是故称徧。如声上无常、敌未许、名有所不立。今言遍者。显此不立、因皆能立。若但言徧、不言宗法、即不能显因是有法宗之法性、能成立法。

  又因于宗过、名为不成。于二喻中、俱有俱无、名为不定。于二喻中、有无相违、名曰相违。义皆详后若唯言法性、不言徧者、因于宗过即是不成。或两俱不徧、或随一不徧、或犹豫不徧、或所依不徧、全分一分等、随应有之至后当知为简此失。是故言徧。

  若但言遍、不言宗法。不知此因、谁家之因。为显是宗有法之因、成于宗法。成宗之后陈法故言法性。宗之有法性。

  但遍有法。若有别体、若无别体、并能成宗。义相关故、必是宗法。如立量云。原本举萨婆多对大乘立命根实量。初学难解、故易之如次。

  此山谷处有火宗

  有烟故因

  犹如余有烟处喻

  岂以山处宗之有法与烟因也别体、即非正因。故有别体。如上述因中烟、即离宗有法中山处有别体故若无别体、智周后记云。若无别体因、即所作因、声外无体、名无别体。义相关带、必是宗法。皆得说为宗之法性。非无体是、非有体非。智周后记云。总意而言。离有法外、别有体者、义相关涉、得为因。不离有法、名无别体、亦得为因。所以言非无体是、非有体非。

  言同品定有性者、显第二相。同是相似义。品是体类义。相似体类、名为同品。

  疏以体类释品。似不妥。应云。品者类义、义之类故。盖言同者。非取法之自体。但取法体上所有之义。如瓶上有是所作与无常义。声上亦有所作与无常义。义类相似。故言同品。实非取瓶与声名同品。

  故理门云。此中若品、与所立法、邻近均等、说名同品。以一切义皆名品故。彼言意说。虽一切义皆名为品、今取其因正所成法、宗之后陈法、是因正所成也、若言所显、法之自相、若非言显、意之所许、但是两宗所诤义法、皆名所立。随应有此所立法处、说名同品。言陈意许、如下相违中说。

  问何故此因、于宗异品皆说徧字、三相中。初言徧是宗法性。后言异品徧无性。于同品上、独说定言。答因本成宗、不徧成者非立。异喻止滥、不徧止者非遮。成不徧故、不成过生。遮不尽故、不定等起。此初后言徧之所以同喻本顺成宗。宗成即名同喻。岂由喻遍。能顺所立、方成宗义。若因于异品有、同品半有半无、即此因于异有故、成不定过。非因于同不遍为失。即九句内、后三句中、初后句是。后三句中、后三句中之中句正因所摄、于异品中止滥尽故。初后二句、不定过收、皆止异品滥不尽故。由此同品、说定有性。宗及异品中、皆说徧也。其九句者。理门论云。宗法于同品。谓有非有俱。于异品各三、有非有及二。言宗法者、谓宗之法、即因是也。于同品者、谓能立因于同品喻、成其三种。一有。二非有。三亦有亦非有、彼名为俱。此三种因、于异品喻上、亦各有三。一有。二非有。三亦有亦非有、彼名及二。且同品有、异品三者。谓因于同品有、异品亦有。于同品有、异品非有。于同品有、异品有非有。如是因于同品非有、异品亦三。于同品有非有、异品亦三。故成九句。

  一同品有。异品有。  如声论师立声为常。所量性故。喻如虚空。

  此中常宗、瓶为异品。所量性因、于同异品,皆徧共有。

  二同品有。异品非有。 如胜论师立声无常。所作性故。喻如瓶等。无常之宗、空为异品。所作性因、于同品有、于异品无。

  三同品有。异品有非有。如胜论师立声勤勇无间所发。无常性故。喻如瓶等。勤勇之宗、以电空等而为异喻。无常性因、于同品亦有。于异品喻、电等有上、空等上无。

  已说初三句。中三句者。

  一同品非有。异品有。如声论师立声为常。所作性故。喻若虚空。此中常宗、瓶为异喻。所作性故。喻若虚空。此中常宗、瓶为异喻。所作性因、于同品空上无、于异品瓶上有。

  二同品非有。异品非有。如声论师对佛弟子、立声为常。所闻性故。喻若虚空。此中常宗、瓶为异喻。所闻性因、同异品中、二俱非有。

  三同品非有。异品有非有。如声论师立声为常。勤勇无间所发性故。喻若虚空。此中常宗、以电瓶等为异品。勤勇之因、于同品空、一向非有。于其异品、瓶等上有、电等上无。

  已说中三句。后三句者。

  一同品有非有。异品有。  如声论师立声非勤勇无间所发。无常性故。喻若电空。此非勤宗、瓶为异喻。无常性因。于同品电上有、空上非有。异品瓶中一向是有。

  二同品有非有。异品非有。如胜论师立内声无常。勤勇无间所发性故。喻若电瓶。此无常宗、空为异喻。勤勇之因、于同品瓶等上有、电等上无、异品空中一向非有。

  三同品有非有。异品有非有。如声论师对胜论师立声为常。无质疑故。喻若极微及大虚空。此中常宗。以瓶乐等而为异喻。无质疑因、于其同品虚空上有、极微上无。亦于异品瓶等上无、乐受等有。乐受、即快乐之情、心受之一也、

  是名九句。然理门论、料简此云。于同有、及二、有异无、是因。翻此名相违。所余皆不定。于同有者、谓能立因、于同品有。言及二者、于同品中亦有非有、在异无者、此能立因、于同品有、在异品无。及同品中亦有非有、于异品无。言是因者、此之二句、皆是正因。于九句中、第二初三句中第二第八、后三句中第二两句所摄。

  翻此名相违者、翻此二正因、即名相违。翻初因云、于同非有、于异品有。翻次因云、于同非有、于异品中亦有非有。即九句中、第四第六两句所摄。皆相违因。是法自相相违因故。摄余不尽。

  所余皆不定者。余之五句、皆为不定。谓九句中、第一、第三、第五、第七、第九句。第一句者、共不定摄。第三句者、异品一分转、同品徧转。第五句者、不共不定。第七句者、同品一分转、异品徧转。第九句者、俱品一分转。此等诸句、至下当知。

  异品徧无性者。显第三相。异者别义。所立无处、即名别异。品者聚类、聚亦类也、但复词耳非体类义。疏释同品之品为体类。异品之品为聚类。此自为纷歧耳。寔则两品字皆应作类解。义之类故。同品异品、祗就因之所立有无而说。若处有此所立义。说彼相似名同品。若处无此所立义。说彼别异名异品。

  许无体故。不同同品体类解品。智周后记。此中意说。同品必须所立宗因有体无体皆须相似。异即不尔。但止其相滥良尽、是真异喻也。非要有体无体皆同。故言许无体故、不同同品体类解品也、云云。吾以为喻有体无体、与宗因相似与否。此是别一问题。可在喻中说明。今解因相中品字。何须夹杂此义、致起体类聚类纷歧之解耶。

  随体有无、但与所立别异聚类、即名异品。应云、但是处无其所立、即为别异聚类、名之异品。今云但与所立别异聚类名异品者、便与古师第二义混。

  古因明云。与其同品相违或异、说名异品。如立善宗。不善违害、故名相违。苦乐明暗冷热大小常无常等一切皆尔。要别有体、违害于宗、方名异品。此以与同品相违名异、古师第一义也。

  或说与前所立有异、名为异品。如立无常。除无常外、自余一切苦、无我等、虑、碍等义、皆名异品。此以与宗别异故名异、古师第二义也。智周后记。此与第一义何别耶。答。初狭后宽。初解狭者。如立无常。但是常者、即是异喻。第二解宽者。如立声无常。所作性因。瓶为同喻。空为异喻。即声上无我等义、亦复是异。所作性因、于彼无我等上亦许有故。即此因于异品有。成其不定。准此。若与所立别异即名异者。应一切量无有正者。故今应依陈那所说。但是所立宗无之处、即名异品。非要一切别异方名异也。

  陈那以后、皆不许然。如无常宗。无常无处、即名异品。如立无常宗。其空等品上、但无此所立无常宗义、即名异品。不同先古。

  设不言异品徧无。此因将成不定等、非定成宗。今显此因、定成于宗。同品定有。于异品上决定徧无。故说异品徧无性也。

  疏解同品。区为宗同品、因同品。于异品亦尔。词义纠纷。此姑不录。吕秋逸因明讲要尝驳之。甚是。

  论云何名为同品异品。

  别释有二。初问后答。此问也。

  论谓所立法,均等义品、说名同品。

  答前徵问也有二。初同后异。同中复二。一总出体。二别指法。此出体也。所立法者。所立谓宗。自性差别不相离性、总合名宗。为因所成、故名所立。法谓能别。均谓齐均。等谓相似。义谓义理。品谓品类。此义总言。谓若一物有与所立宗中法原本作总宗中法。今去总字。此中宗言、乃目于总。读者自知随文取义。何须增置总言。齐均相似义理品类、说名同品。原文略有删改。

  若与所立宗相似一切义品、名同品者。若尔。应一切名同。如立声是无常。其异品虚空上无我、与声意许无我相似。应名同品。此第一难若与所立宗中有法相似义品、名为同品。即一切宗、多无同品。如声有法、瓶非同故。声与瓶体不相似。瓶即四尘、可烧可见。声不然故。此第二难、为遮此二。标所立法而简别之。若处有敌所正诤之因所立法相似义品、即名同品。今取其与敌所诤之因所立法有相似之义品、方名同品。即非取一切相似名同。此遮第一难。又相似者正取其义。非取瓶与声之体名同。复遮第二难也。原本文句、亦略有删易。

  论如立无常。瓶等无常、是名同品。

  此别指法。如立宗中、陈无常法。瓶等之上亦有无常。故瓶等聚、聚者类也名为同品。此中但取因所成法聚、名同品也。实非取瓶等名同品。但取瓶等上有因之所成无常义、名为同品。从义所属、故举瓶等耳。

  论异品者、谓于是处无其所立。

  解异品亦二。初总出体。次别指法。此初也。处谓处所、即除宗外余一切法。体通有无谓若诸法处、无因之所立、即名异品。理门亦云。若所立无、说名异品。但无所立、即是异品。瑜伽说言。异类者、异类犹异品也谓所有法即所立法望所余法、即所立无处其相展转少不相似。故非一切全不相似。但无随应因所成故。

  论若有是常。见非所作。如虚空等。

  此别指法。如立无常宗。所作性为因。若有处所、是常法聚。见非是所作。如虚空等。说名异品。

  论此中所作性。或勤勇无间所发性。

  示法也。于中有三。初举两因。次成三相。后显所成。此初也。

  此中者、发端义。双举两因者。略有三义。一对二师。二释遍定。三举二正。

  对二师者。声论师中总有二种。一声生论二声显论一声从缘生、即常不灭。此声生师二声本常住、从缘所显、今方可闻。缘响若息、还不可闻。此声显师声生亦尔、缘息不闻、缘在故闻。生显二师、俱计缘响息故声不闻。非声体无名为不闻。智周后记。问生显二计何别。答、显师声性本有、故常、显发之后、其声亦常。生师谓声从缘生已、方是常住。此其别也。此二师、皆有一分一切内外异性、一体多体。能诠别故。响智周前记且声中有其二类。一执内外声皆常。二执内声常。外声无常。第二复有二类。一者执内声常、其体是一、如大乘真如。二者执内声是常、其体是多、一一法上有一声体如萨婆多无为、体有多故。此二类。俱不执外一分无常声是一是多。俱执内声是一多故。声显师中亦有四类。壹准声生。无别。

  若佛弟子、对声生论、谓对生师执内外声皆常者、立声无常。所作性因、便具三相。所作即生义。声皆从缘生故。声生师亦共许。即此因徧是有法声宗性。瓶等上定有因之所立无常义。空等上徧无因之所立。故三相皆具。

  对声显论、言所作性、随一不成。显师声性本有。不许是所作故。一许一不许、名随一不成、若对声显、言勤勇因、便具三相。勤勇解见下。如对显师。立内声是无常。勤勇所发因。立敌共许此因徧在有法内声之上。其同品瓶等定有因所立无常义。异品空等徧无因之所立。三相亦具。显师原不许外声是所作。而许内声是勤勇发。由斯立者先用勤勇因、成一切内声为无常。方可以此为喻、而成外声无常。对声生论、立一切声皆是无常。勤勇为因。宗法非徧、两俱不成、此中宗之有法一切声。即该内外声。立者敌者共许内声是勤勇发。无许外声有勤勇者。故云宗法非徧。立敌皆不许此因得成外声是无常。即是两俱一分不成。疏但言两俱、不言一分。略也。

  今显对声生、所作为因。,若对声显、勤勇为因。又立内外声皆无常、因言所作。若立内声无常、因言勤勇。为对计别、故陈二因。

  释徧定者。所作性因、成无常宗。三相俱通。

  勤勇因成、同定余遍。智周记。以勤勇口、成内声无常。瓶电为同喻。瓶有电无。即同品定有、而非遍有。余二皆遍、谓遍是宗法及异品遍无。显顺成宗、因定亦得。今显示因顺成宗、同品定有即得。不要三遍。因之第二相、但须定有、不须亦遍故、故举二因。

  举二正者。显九句中,此中所作、彼第二因。此勤勇因、彼第八句。陈那说二、俱是正因。具三相故。今双陈之。

  所作性者。因缘所作。彰其生义。

  勤勇无间所发性者。勤勇谓策发、体印作意。作勤意故名作意。原本举精进等。似不必。作意通三性、且为一切心所之导首。举此已足。由作意故。击哜轮等风、乃至展转击咽喉唇舌等。勇锐无间之所显发。此言内声是勤勇发也。云何勤勇因亦通外瓶等耶。盖由作意故。击手筋等力、乃至转击四尘、以造作瓶等。故勤勇因、瓶等上有。

  遍是宗法。于同品定有。于异品徧无。

  显成三相。如上所说、生显二因、应云、对生显立之二因、皆具三相、故成正因。筱山云。谓此二因、要具三相、方是正因。阙则似因。

  论是无常等因。

  显因所成。等者、等取空无我等。此上二因。不但能成宗无常法。亦能成立空无我等。随其所应。非取一切。

  若所作因。成立声亦是苦。此以无漏法清净心而为异品。清净离染、无苦故也、所作因、于其异品一分上转。便为不定。无漏法是因之所立苦法之异品。然无漏法为因缘所作。即此因于异品一分转。故成不定此所成声、应云、此所作性因所成立之声是苦宗。为如于瓶、所作性故、体是其苦。为如自宗道谛等法、谓无漏法所作性故、体非是苦。

  此既正因、此者、谓如上所说二因、无不定过。故此言等、随其所应。智周后记。所作性因、随成苦等、乃犯不定、由此、随应、除苦以外,即无其过。

  故瑜伽说同异喻云。少分相似、及不相似。不说一切皆相似、一切皆不相似。不尔。一切、便无异品。

  因狭、若能成立狭法。如所作狭因、成得无常狭宗。其因亦能成立宽法。即前狭因亦得成无我宽宗。无我通所作与非所作、故宽也同品之上虽因不徧、于异品中定徧无故。前狭因成无我宽宗。取瓶空双为同喻、但定有即得。虽无异喻、因无滥故。

  因宽、若能成立宽法。此必不能定成狭法。若举所量性宽因、唯得成无我宽宗。不可成得无常狭宗。于异品有、不定过等、随此生故。

  是故于此、应设劬劳也。勤勉后徒、验识臧否、故披斯疏、应设劬劳。

  秋筱云、因成于宗、略有四句。一宽因成狭宗。如所作因成于内声。二狭因成宽宗。如勤勇因成内外声。三宽因成宽宗。如所作性因成于内外声。四狭因成狭宗。如勤勇因成于内声。此四例中、勤勇成内外声、非正。余三容是。

  论喻有二种。

  示喻之相。文段有三。初标举。次列名。三随释。此初也。

  梵云违利瑟致案多。违利瑟致云见。案多云边。由此比况、令宗成立究竟名边。他智解起、照此宗极、名之为见。故无着云。立喻者。谓以所见边与未所见边、和合喻属能立。宗是所立。能立所立、共相随顺、名为和合正说。因及喻无过、此为正说。师子觉言。所见边者、谓已显了分。未所见边者、谓未显了分。以显了分、显未显了分、令义平等、所有正说、是名立喻。今顺方言、名之为喻。喻者、譬也、况也、晓也。由此譬况晓明所宗。故名为喻。

  前虽举因、亦晓宗义。未举譬况、令极明了。今由比况、宗义明极。故离因立、独得喻名。若约三相、喻亦名因。若约三支、因喻可别。

  论一者同法。二者异法。

  列名也。同者相似。法谓差别。义范云。有法宗上所有因法、名为差别。非也。差别者、即宗之后陈法。此法亦名差别也。共许自性、宗之前陈自性、是立敌之所共许、故云、名为有法。自性亦名有法也、此上差别、所立名法。智周后记释云。此上差别所立名法者、谓所作性因、即是有法声上差别所建立法。秋筱则又谓无常宗法与所作因法、俱是此有法上差别所立、故名为法。以此二法皆于有法上而所安立故。吾谓二家之说皆嫌牵强。今释此上差别所立名法者。此者有法。即宗之前陈声是。有法之上所有差别义。即宗之后陈无常是。敌者先不许声上有无常。今立者以所作性因成立之。即名此因之所立无常为法。以是有法上所之法故。由斯说言、此上差别所立名法也。智周秋筱附会基公因同品之说。故其释此文也、失之牵强而不觉耳。

  今与彼所立差别相似、名同法。彼者谓因法。若有与因所立差别义相似之义是名同品。无彼差别、名为异法。异者别也。思之可知。

  此中疏释。义颇圆足。更无须分立宗同异品、因同异品。名义纷歧、转增纠轕。乃基公不能自持其说。必欲多立名词。兹足怪也。吕秋逸因明讲要。虽斥基公之失。然其解同异品义。似犹未尽。吾以为论说同异品。唯就所立有无为言。足徵精意。盖言所立者。正目宗法。即兼显其能立之因法。若处有所立法、说名同品。即此同品。正取宗同。兼显亦不离因。若处无此所立、说名异品。即此异品。正取宗无。兼显亦无其因。以故但言同品异品、义极周到。更析为宗同异、因同异。便苦支离。盖于宗因各立同异。则必无常宗、唯取常无常法、为同异品。所作因、唯取作非作法为同异品。若此。则何以见无常与所作之定相属著而不离乎。学者欲悉此中得失、应披原本。

  论同法者。若于是处显因同品决定有性。

  随释有二。一解同。二解异。解同有二。初总显。次别指。此初也。

  疏以因同品为名词。解作因同品处决定有宗。甚谬。同品当属下。谓显示因之同品定有性。即显因之第二相也。疏文烦芜。今不录。

  论谓若所作。见彼无常。譬如瓶等。

  别指法也。如立声无常宗。所作性因。瓶为同喻。此中指法、以相明故。智周后记。相者义相。将此同喻义相、证宗无常、令宗义立。所以言以相明故合结总陈。合结后解若是所作。其立敌证等、视彼无常。所作生义。无常灭义。诸有生处、决定有灭。立敌证三、皆共见故、非由一己、妄情臆测。如瓶等者、举其喻依有法、结也。喻依者。喻中分喻体及喻依。因三相中、后二相、为同异喻体。如瓶空等、则喻依也。有法说见下。

  前宗以声为有法。无常所作为法。前立声是无常宗。宗之前陈声、即是有法。宗之后陈无常、及所作性因、皆是属着于有法声上之法。即此法之一字。非用为宗中后陈差别之异名。学者详之。今喻以瓶等为有法。所作无常为法。喻中亦应准前声是无常宗之作法。而立宗言。瓶等是无常。因云。所作性故。如此、则瓶等是宗之有法。所作无常为属着于有法瓶等上之法。思之。正以所作无常为喻。正取宗外余处、有无所作无常之义、为同异喻故。兼举瓶等喻依。合方具矣。等者、等取盆甖等。

  理门论云。若尔。喻言应非异分。显因义故。此设为古师难云。若汝言二喻即是因后二相者。喻言应离因外非有。所以者何。以喻言即是显因义故古因明师、因外有喻。如胜论云。声无常宗。所作性因。同喻如瓶。异喻如空。不举诸所作者皆无常等贯于二处。故因非喻。不说喻体即因相故瓶为同喻体。空为异喻体。陈那已后。方说因三相即摄二喻。二喻体即是因后之二相二喻即因。俱显宗故。所作性等具二处故。

  古师说喻在因外。今师陈那等说、喻即因后二相。比列于左。则得失较然矣。

  古师   今师

  声是无常宗     声是无常宗 所作性故因   所作性故因

  如瓶等同喻     若是所作、见彼无常、如瓶等、如空等异喻    若是其常、见非所作、如空等

  古师难云。若喻亦是因所摄者、喻言应非因外异分、显因义故、应唯二支、何须二喻。陈那释云。事虽实尔。然此因言、唯为显了是宗法性。非为显了同品异品有性无性。故须别说同异喻言。以上陈那理门论意答。喻体实是因尔。不应别说。然立因言、正唯为显宗家性法、是宗之因。非正为显同有异无、顺返成于所立宗义。因之第二相、同品定有、即是顺成所立宗义。因之第三相、异品徧无、即是返成所立宗义。然但举所作性因。不别说二喻。则所言因者。祗足显其是宗之因。不能正显此因之同有异无二相、顺返成于所立宗义。此徒举其因、所以未足也。故于因外、别说二喻。显因有处、宗必随逐。但举其因、已显宗不离因、并反成故、令宗义成。复举其喻者、并以反成因之同有异无二相、方令所立宗义圆成。

  彼复难言。彼者古师若唯因言所诠表义、说名为因。斯有何失。基云、如所作言、所诠表义、唯名为因。瓶同空异、名喻非因。斯有何失复问彼言。复有何得。陈那问也彼古答言。别说喻分。是名为得。陈那复难。应如世间所说方便、与其因义都不相应。基云。如世间外道胜论师等、亦说因外别有二喻。汝于因外说喻亦尔。二喻非是正因、但为方便助成因义。此喻方便既与因别、则与因义都不相应。古师复云。若尔。何失。纵同外道、亦何过耶。如外道说、有五根识、佛法亦有、非为失故。陈那难云。此说、但应类所立义。无有功能。非能立义。基云。若说瓶体空体为喻。但应以瓶类于所立无常之义。既喻不言诸所作者皆是无常。则举瓶证声、乃无有功能。其喻便非能立之义。

  又若以瓶即为喻体。瓶即四尘、可烧可见。声亦应尔。若如我说、若是所作、见彼无常、譬如瓶等。此即正取所作无常义同。举义所依、故言瓶等。便无一切皆相类失。所言同者、本非取瓶与声一切皆相类、故无失也。汝既不然、故有前过。

  陈那又难。又因喻别、此有所立同法异法、终不能显因与所立宗也不相离性。是故但有类所立义。然无功能。基云。因喻既别。同喻但有所立无常。异喻无此。汝同喻不说诸所作者皆是无常。异喻不双无。终不能显所作性因与所立无常宗不相离性。是故但有类所立义。然无功能、非能立义古师复问、何故无能。陈那难云。以同喻中、不必宗法因也宗义宗后陈无常也相类。此复余譬所成立故、应成无穷。基云。汝既不言诸所作者皆是无常。故彼同喻不必以因宗法及无常宗义相类。但云如瓶。他若有问、瓶复如何无常。复言如灯。如是展转。应成无穷。是无能义也。我若喻言。诸所作者皆是无常、譬如瓶等。既以宗法宗义相类。总遍一切瓶灯等尽。不须更问。故非无穷。还成有能。

  又难言。若唯宗法是因性者。其有不定、应亦成因。基云。若唯以所作遍宗法性、是其因性、同有异无、但喻非因、是故瓶空喻、非是因者。即不定因、应亦成因。但有徧宗性、而无后二相故。

  反复推徵。二喻实非因外异分。二喻体即是因之后二相故。但据偏胜、由立三支以比况坚成宗义、故胜也、别得喻名。原文略有删易。陈那以喻摄于因。变更古义。寔著殊绩。盖二喻即显因后二相。因不妄立。必求同求异。于同定有。于异徧无。其因既正。方成宗义。是故言因既已摄喻也。然则何不但立宗因二支耶。曰、别设喻支、为显因相、以坚成宗义。能立功能、于斯始著。

  问因陈所作、己贯瓶中。同喻再申、凯非郑重。答、因虽总说。宗义未明。指事明前。非为郑重。智周后记、再三重陈、名为郑重。

  古师合云。瓶有所作性、瓶是无常。声有所作性、声亦无常。今陈那云。诸所作者、皆是无常。显略除繁、喻宗双贯。何劳长议。故改前师。后记、议者语也、总意而言、不烦多语、义成即得、故改前师也。

  古师结云。是故得知声是无常。今陈那云。譬如瓶等。显羲已成。何劳重述。故于喻中、双陈因宗二种、明矣。喻云、若是所作、见彼无常。即双陈因宗二种也。至后当知。

  古师量式。元是五分。曰宗因喻合结。陈那省其合结、但立三支。请举一例、比列两式。

  五分依正理疏列、                           三支依本论列、

  声是无常、               宗       声是无常、

  所作性故、               因       所作性故、

  犹如瓶等、于瓶           同喻     若是所作、见彼

  见是所作与无常、                  无常、犹如瓶等、

  声亦如是、是所           合结

  作性、故声无常、

  犹如空等、于空见         异喻      若是其常、见非

  是常住、与非所作、                 所作、犹如空等

  声是不如是、是所         合结

  作性、故声无常、

  如右两式。繁简攸殊。寔则五分之义、已极精审。三支之所本也。五分者。寔示吾人以思唯之术、而可由之以入正理者也。姑仍前例、以明其指。长风鼓窍、悚尔闻声。是声也、为常无常。从是观察。须为臆决。于是臆决此声、是乃无常。即此臆决、名之为宗。方其臆决、岂曰漫然。谓声无常、必有其由。故出因云、所作性故。所作生义。无常灭义。有生之物、法尔必灭。声有生故、亦必有灭。以其生因、断知灭果。如是臆决、理或不爽。然犹未也。设无同喻、云何可证声生必灭。故应徧观宗外余处。有无是中所作无常相似之义。果其于瓶于益于灯于案种种法上。见是所作与无常。即为合云。声亦如是、是所作性。结云。故声无常。由斯臆决、庶成定论。又复应知。既徵同喻、还当求异。设复有处所作是常。即前同喻、不足证成声是所作、故无常。遮滥不尽。其前同喻、悉皆摧毁。故复徧观宗外余处。有无常住法亦是所作。果其于空等品上。见是常住与非所作。遂为合云。声不如是、是所作性。结云。故声无常。即此异喻、遮滥已尽。如是所作性因、成立声是无常宗。无不定过。即前臆决、乃是真宗。由合与结、宗方真故。此五分义。颇合輓世名学内籀之术。今俗有诋因明为无足与于逻辑者。无知妄谈、何足选也。五分、始见正理经、其源盖莫得而详。至陈那改作三支。以喻摄因、特对胜论及自宗古师、有所规正。语其凭藉、则在五分。形式虽更、寔质未甚异也。

  论异法者。若于是处、说所立无、因遍非有。

  解异有三。初总显。次别指。三释成。此初也。处谓处所、除宗已外、有无法处。谓若有体、若无体法、但说无前所立之宗。前能立因亦遍非有、即名异品。理门颂云、宗无因不有、是名异法。

  论谓若是常。见非所作。如虚空等。

  别指法也。返显义言。于常品中、既是非作。明所作者、定见无常。同成宗故、同品所以顺成宗也先因后宗。前于同品中说、若是所作、见彼无常。先顺因、后顺宗也、异法离前、异品、即离于前所成无常宗义故。宗先因后。此中于异品说、若是其常见非所作。先离宗、后离因也、若异离中,因先宗后。如言非作、定是常住。翻成本来非诤空常住。空是常住、立敌本来无诤。今若言非作定是常住者。其语势、反若对本来非诤之空常住而成之也、非是离前成于无常之宗义也。

  同既成立、先因后宗。异既离前、随宗先后、意欲翻显前成立义。今者宗无、因既不转。明因有处、宗必定随。异但说离、离成即得、言异品但离前所成无常宗义即得也。必先宗无、后因无也。故理门云。说因宗所随。正显宗不离因也。如无常宗定不离所作因。即有所作之现象、必有无常之现象相随属故也。宗无因不有。反显宗不离因也。如无常宗无之处、定无其所作因。反显有所作因处、无常宗定随属。正反互显、而后所作故无常之义乃成。如第见甲乙有所作与常、即以为无常与所作、有决定不离之关系乎。未可也。设丙有是常、非无常、而亦是所作者。则不得谓有所作因处、定有无常宗随属也。乃今于无常宗无之处、见所作因亦无。即反证无常宗与所作因、有决定不离之关系。

  如空等者。此举喻依、以彰喻体。等者、等取虚空以外常法、谓非择灭等也。用略篡语。非择灭、详百法明门论。

  论此中常言、表非无常。非所作言、表无所作。

  释成义。显异无体、成第三相、原本无第字。今依后记补之、谓成因之第三相也、正因所摄。

  因明之法。以无为宗。以无为宗者、谓无体宗。无体宗者。有法无体、能别复遣。如佛家立神我是无宗。有法神我、本无是物。能别曰无、即对于神我而遮遣之。故此宗是无体宗也。更有别义、恐烦不述无能成立。此言无体因喻、能成无体宗也。无体因者。谓彼因言、但遮于有。如立神我是无宗。因云。不可得故。此不可得因。但遮于可得。而别无所表。故此因无体。无体喻者。谓彼喻是无体法。即前宗因、而为喻云。如兔角等。此喻无体、思之可知。

  以有为宗。以有为宗者。谓有体宗。此复为二。有法有体、能别别遮。如立心心所非质碍宗。有法心心所、本是有体。能别质碍之上、冠以联词曰非。即是遮也。然能别虽遮。却不遣有法。故此宗是有体宗也。其次。有法有体、能别复表。如立声是无常宗。有法声、是有体法。能别无常之上、冠以联词曰是。实表声体为无常之法也。此宗自是有体宗。有能成立。此言有体因喻能成有体宗也。有体因者。谓彼因言、匪是其遮、而有所表。如声是无常宗。因云、所作性故。此所作言。不但遮于非所作。实乃表有因缘所作义也。故此因是有体。有体喻者。谓彼喻是有体法。即前宗因、而为喻支。犹如瓶等。此喻有体、思之可知。

  原本、无以有为宗、有能成立、二语。似脱落也。今为补出。此下云。有无皆异。若单承上文以无为宗、无能成立二语。似不可通。细玩下文、亦以有无对明。读者宜详。

  有无皆异。有法以无法为异法。无法以有法为异法。故方皆异也。

  如论云。和合非实。宗也许六句中、随一摄故。因也如前五句。喻也前破五句体非实有、故得为喻。此中以无而成无故。应以有法而为异品。无其体故。于无法上无彼有法体故。

  胜论师立六句义。一宝、二德、三业、四大有、五同异、六和合。彼计六种皆是实物。大乘一一破斥、详成唯识等论。今此破和合句。立和合非实宗。有法和合、本是无体。能别曰非实、复为遮遣。故此是无体宗。因云、许六句中随一摄故。胜论六句义、何时法都不许为实有。今此因、但遮于非六句所摄法。别无表故。是无体因。与宗相顺。喻云、如前五句。前五既是所破。喻亦无体、复顺成宗。又复应知。宗有法和合、是别。因法之六句是总。此因以总成别。亦是一例。

  还以无法而为异云。诸是实者、非六句摄。无其异体。诸实有之法、非六句所摄者。六句是无法。无法则是有法之异体故。

  若无为宗、有非能成。智周前记。此意有体因喻不能成无体宗。因无所依。意云、有体因不可依无体宗。喻无所立。前记。举喻既是有体、不与宗相似、故言无所立也、故可有为异。前记。言可以有体法为其异法也、异于无故。

  无体因喻成无体宗。此是正理。然亦不可拘定。其在破量。亦得用有体因喻成无体宗也。如大乘破经部、立极徽非实宗。有方分故因。如瓶等喻。此宗之有法极微、大乘不许为有体。能别曰非实、即是遮遣。义范说此非无体宗。谬也。因云、有方分。不但遮于无方分。实表有有方分。故因有体。瓶等喻、有体可知。原经部执有实极微、一一和合而成瓶等麤色、即是和合假法、而非实有。但彼复计极微有方分。而瓶等有方分、彼亦不遮。故大乘曲就彼计。以有方分因、瓶等喻。破彼极微实有之执也。意云、汝许瓶等有方分、而非实有。即汝所执实极微、亦应如之。比量。在大乘虽以有体因喻成无体宗。但用之破量、则曲就彼说之范围内、以其矛攻其盾。故无过。

  以有为宗、有为能成、顺成有故。无非能立。无体因喻、即非有体宗之能立。因非能成。喻无所立。

  故有无竝异。皆止滥故。筱山云、有体无体互为异品。

  无常之宗、既是有体。所作因法瓶等。同喻有皆有体故为能立。

  故于异品。若萨婆多立、有体空为异。若经部等立、以无体空为异。但止宗因诸滥尽故、不要异喻必有所依。

  同喻能立。成有必有。成有体宗。同喻必有体。如立声是无常宗。设无瓶等有体法为喻依。则作无常义、由何赁依、见其同有。义若虚构、于物无验。如鸟画虚空、漫尔惊文章。因明之法。同喻成有必有、其义精矣、成无必无。成无体宗。同喻顺宗、但为遮用、故亦无体。表诠遮诠。二种皆得。智周后记。意云、同喻有体、具遮表二。若无体同喻、但有遮而无表也。问、何意不同。答。如大乘对萨婆多云。第六意识非真异熟。以间断故。如电光等。此即是有体同喻、具遮具表也。遮非真异熟。表有第八真异熟也。若如陈那破胜论师有非是有。此即但遮、而非是表。何以然者。意但遮大有应非有。不别表有体也。

  异喻不尔。有体无体、一向皆遮。性止滥故。智周前记。若言异喻但遮非表者、何故论云、表非无常等。答、此是遮表、非诠表也。亦不相违。案遮表之表、即遮义。诠表之表、是表义。

  故常言者。遮非无常宗。非所作言。表遮表之表非所作因。不要常、非作、别诠二有体。意显异喻通无体故。

  理门论云。前是遮诠。诠即表也后唯止滥。由合同喻及离、异喻比度义故。前之同喻、亦遮亦诠。由成无以无、成有以有故。后之异喻、一向止滥。遮而不诠。由同喻合、比度义故。由异喻离、比度义故。彼理门论复结云。由是虽对不立实有大虚空等、而得显示无有宗处、无因义成。

  古说声无常宗。异喻如虚空。理门难云。非异品中不显无性有所简别、能为譬喻。此下所云、即疏主申释之词。谓于无常异品。应言。谓若是常、见非所作、如虚空等。正以常为异品、兼非所作。空为喻依。要此简别、显异品无。返显有所作因、无常宗必随逐。汝但云如空者。今返难云。非于异品不显无宗及无因性、即有简别故、能为异喻。长读文势、义道迹远。后记。此所引理门云。非异品中至能为譬喻。一非字直通于下。须长读之。其义方得显著也。

  论如有非有。说名非有。

  如有者、设举大凡之词。非有者、如名可知。说名非有者、但非于有、非有所目。智周前记。如言彼处无此物。但显物无、非有所目。恐异喻遮义不明、故以例显。此中疏有两释、次释又分二义。今取次释中第二义也。原本须对勘之。

  中道大乘、一切法性皆离假智及言诠表。言与假智、俱不得真。一向遮诠、都无所表。唯于诸法共相而转。此言共相者谓如相、因明之法、即不同彼。然共相中可有诠表义。此言共相者、谓一切比量境。同喻成立有无二法。有成于有、可许诠即表也。无成于无。即可遮也。异喻必遮。故言此遮、非有所表。异不同同。异喻不同同喻理如前说。

  理门论云。问言。为要具二譬喻言词、方成能立。为如其因。但随说一。此问二喻、为要具说二、方成能立、成所立宗。为如所作、勤勇二因、但随说一、即成能立、成所立宗。彼理门论有答言。若就正理、应具说二。应具说二喻也、由是具足、显示所立不离其因。显宗不离因、以具显示同品定有、异品徧无。能正对治相违不定。此上理门文、由具显二、具显二喻故能显示宗不离因。亦显同品定有。异品徧无。二喻既足、故能正除相违不定二过。相违之因、同无异有。不定之因、二有二无。故说二喻具、以除二过。

  彼理门论复又言。若有于此、一分已成。后记。两喻之中、随解于一、名一分已成。如下言有已解同、应但说异等、此是释一分已成之所以也、随说一分、亦能成立。谓于二喻、有已解同、应但说异。有已解异、应但说同。不具说二、亦成能立。

  声谓有法。所作性因、依此声有。若敌证等闻此宗因、谓闻说无常宗及所作性因。如其声上两义同许、即解因上二喻之义。谓于声上所作无常两义同许、即已解因上之二喻也。同异二喻、俱不须说。或立论者、已说一喻、义准显二、敌证生解、后记。如有一人、举因举同喻、而即义准解于异喻也。但为说一。

  此上意说、二俱不说。或随说一。或二具说。随对时机。一切皆得。

  论已说宗等如是多言开悟他时。说名能立。

  总结成前也。于中又二。初总结成。后别牒结。此即初也。陈那举宗等、取其所等一因二喻、名为能立。宗是能立之所立。故于能立、总结明之。

  论如说声无常。是立宗言。

  下别牒结能立。文势有四。此文初也。牒前宗后指法云。如有成立声是无常者。此是所诤立宗之言。

  论所作性故者。是宗法言。

  第二文也。牒前因后指法云。此中所作性者、是宗之法能立因言。由是宗法、故能成前声无常宗、名为因也。故者所以、是标宗之所以也。

  论若是所作、见彼无常、如瓶等者。是随同品言。

  第三文也。牒前同喻后指法云。谓若有所作因、见有无常宗。犹如瓶等。是无常宗随同品之言。虽所作因、举声上有、以显无常。无常、犹未随所作因。今举瓶上所作故无常。显声无常、亦随同品、义决定故。故所作因、通声瓶两处。原文分宗同品因同品、今略有删改。

  论若是其常、见非所作、如虚空者。是远离言。

  第四文也。牒前异喻后指法云。若是其常、离所立宗。见非所作、离能立因。如虚空者、指异喻依。此止于前宗因二滥、名远离言。离者别离、远亦离也、异喻于宗及因、通远离故。

  论唯此三分、说名能立。

  此简异古师。古师说八为能立、或说宗等为能立。今说一因二喻为三能立、故异古也。理门论云。又比量中。唯见此理、若所比处、此相审定。徧是宗法性也于余同类、念此定有。同品定性也于彼无处、念此徧无。异品徧无性也是故由此、生决定解。即是此中唯举三能立。一因二喻名三能立。二喻体即是因后二相故。

  外道及古师于立破前、加审察支。婆沙二十七云。若不审他宗、不应说过。是此义也。如佛家审声论师云、汝立声为常耶。声师答云。如是。声是常住。无触对故。譬如虚空。佛家审定彼宗已、即反诘云。汝何所欲、汝岂不见声是无常、所作性故、如瓶等耶。从此方得说彼因中不定过失。如是审察、立之为支。陈那集量论破此繁立云。由汝父母、生汝身故、方能立义。或由证义人及床座等、方得立论,岂竝立支耶。如是驳难、可谓至识。然审察立支、固不可。但在实际、其义自存。

  论虽乐成立。由与现量等相违故。名似立宗。

  次解似立。文段有二。初别解似。后结非真。

  初中有三。一解似宗。二解似因。三解似喻。

  解似宗复有二。初牒前总显。后列指释结。此即初也。文轨云。乐所成立义统真似。虽复乐为所立之宗、然与现量等九义相违、故似非真也。略篡云。与现等九相违故、名似立宗。

  论现量相违。比量相违。自教相违。世间相违。自语相违。

  下列指释结有三。初列名。次指法。后释结。此初也。

  列名有二。初随旧列。旧谓天主后随新列。新谓下之四种、谓主新立、此随旧也。此中现量等五、陈那旧已说故。

  论能别不极成。所别不极成。俱不极成。相符极成。

  此随新列。陈那唯立前五。天主又加此四。

  论此中现量相违者。如说声非所闻。

  自下随列指法。随前所列、指法明之此中、简持、唯且明一。现量体者。立敌亲证法自相智。亲证法自相智者。自相者、体义。亲者。谓能缘智于所缘法体、冥合若一、能所不分。证者、知义、虽能所不分、而非无能缘所缘、由能缘智于所缘境、冥冥证故、无筹度分别。是名亲证法自相智。以相成宗、本符智境。立者以因三相、成所立宗、本须符应现量智之境、方无邪谬。立宗已乖正智、即现量智令智谓比量智那得会真。耳为现体、义范云。问现量体者、谓证自相智、云何色根、名为现体。答。如瑜伽第十五说。如是现量、谁所有耶。答。略说四种所有。一色根现量云云。故知耳等色根、得为现体、非唯智也。彼此极成。立者、敌者、证者、共许耳根是现量体。耳识依之亲取境故。声为现得、本来共许。耳闻声时、即是亲证声自相故、立敌本来共许、今随何宗所立、但言声非所闻、便违立敌证智。故名现量相违。

  此有全分一分四句。

  全文四句者。有违自现非他。立者全违自现、非违他现、如胜论师对大乘云。同异、大有、非五根得。胜论六句义、见前注、彼宗自许现量得故。前记云。胜论本计、大有、能有一切物、但观境时、即现量得大有。其同异能同能异一切物、但观境时、亦即现得同异。今立宗言。同异大有非五根得。故违自现虽此亦有违教、相符。胜论宗本说同异大有是现量得。今自云非得、故违自教。又大乘为胜论之敌者。本不许胜论之同异大有是现量得。今胜论自立宗言非五根得。便立敌所已许。故有相符之失今者但彰违自现量。

  有违他现非自。立者全违他现、非违自现、如佛弟子对胜论云。觉乐欲嗔、非我现境。彼宗说为我现得故。胜论说觉乐等为我现得。今佛家对彼立非我现境。故违他现、虽此亦有自能别不成。今此但取违他现量。

  疏举此列。大谬。细检佛家此宗。更有两失。不止违他现过。两失者。一自能别不成。佛家本不许有我。今宗之能别曰我。故是自能别不成。二违自现。宗之有法、曰觉乐欲嗔。觉通心心所。乐即受。欲与嗔、在佛家亦均是心所。佛家大乘说一切心心所、皆为自证分现证。特不以为我之所现得耳。虽非我之所得。而未始不许觉乐欲嗔是现境。今宗言非现境。便有违自现失。云何可言违他现非自耶。

  有违共现。自他皆违、名共、谓论所陈。即此中论文云、如说声非所闻、一切皆许声所闻故。立敌本共许声是所闻。今立者忽言非所闻。便全违自他现量。名违共现。虽此亦有违教世间。此非所闻宗。亦违自教、内外教莫不许声是所闻故。亦违世间、以世间极成声是所闻故、今者但取违共现量。

  有俱不违。如前所说、声是无常。

  一分四句者。有违自一分现、非他。如胜论立、一切四大、非眼根境。彼说风大及诸极徽、非眼根得。三地水火三大也麤可得。地等三大由彼极微合成麤色、则眼根可得。今说一切。违自一分。胜论本计、于一切四大中、有非眼根得。有眼根可得。今言一切非眼根境。并未简别其可得之一分。故违自一分现、虽此亦有违教等失。今取违现。

  有违他一分现、非自。如佛弟子对胜论云。地水火三、非眼所见。彼说麤三是眼所见。极微非见。但地等三极微非可见耳、故违一分。

  有俱违一分现。立者、于自于他、俱违一分、如胜论师对佛弟子立色、香、味、皆非眼见。唯色眼见、彼此共知。余皆非见。名违共一分。虽此亦有一分违教、相符。言色非见、亦即违教。言香味非见、过犯相符今者但取俱违一分。俱不违一分者。如佛弟子对数论云。汝自性、我体、皆转变无常。虽违彼教。非现量故。后记云。自性我体皆转变无常者、自他皆不违现量也、故言俱不违一分。数论说有自性及神我。是实是常。为诸法之因。然非现量得。佛弟子本不许有自性神我。今对数论、说彼自性我体、转变无常。虽违彼教。而俱不违现。以彼此皆不曾许自性我是现量得故。

  此二四句中。全分、一分、各有四句。故二也、违他、及俱不违、竝非过摄。立宗、本欲违害他故。违他非过、况俱不违。前记云、量既不违、即非过收、违自及共、皆是过收。现比量者、立义之具。今既违之、无所准凭、依可立义。

  论比量相违者。如说瓶等是常。

  比量体者。谓敌证者、敌者、证者、藉立论主能立众相而观义智、以敌证者藉立论主能立众相而观于所立示义之智、为比量体。众相、详下比量中。宗因相顺、他智顺生。宗既违因、他智返起。故所立宗、名比量相违。此中意言、彼此共悉瓶所作性、决定无常。今立为常。宗既违因、令义乖返。义乖返故、他智异生。由此宗过。名比量相违。此有全分一分四句、准现量中说、故不录。

  论自教相违者。如胜论师立声为常。

  自教有二。一若立所师、对他异学、自宗业教。谓对他异学、立自宗中所禀业教。二若不顾论、立随所成义。后记。随入他宗、立他宗义、亦不得违他之教也。

  今此但举自宗业教、对他异学。凡所竞理、必有据凭。义既乖于自宗。所竞何有凭据。胜论自宗、明声无常。今立为常。故违自教。

  论世间相违者。如说、怀兔非月。有故。又如说言。人顶骨净。众生分故犹如螺贝。

  世间者。迁流义名世。堕世中故名间。此有二种。一非学世间。除诸学者、所余世间所共许法。世间知能学艺政俗等事、总名非学世间。以对三乘出世之法、总名非学世间所摄。二学者世间。即诸圣者所知麤法。后记。三乘教法总名学者世间。若深妙法、便非世间。后记。真如理法、名为深妙、便非世间之所摄也。

  初非学世间者。既此所言、月是怀兔。人顶骨不净。一切共知月有兔故。西域记一。昔狐兔猿共为亲友、行仁义时。天帝欲试、为饥渴人。兔烧身供养。帝伤叹良久曰、吾灭其心、不泯其迹、寄之月轮、传于后世、故西竺咸言、月中之兔、由斯而有、世间共知死人顶骨为不净故。若诸外道对佛弟子、有法不简择、简择义下详但总说言、怀兔非月。宗也以有体故。因也如日星等。喻也虽因喻正。宗违世间。世间共许怀兔是月、今说怀兔非月、故违世间、故名为过。然论但有宗因。无喻。后记。论文、如说怀兔非月有故者、怀兔是有法、非月是法、有故者是因。故据论文、即但有宗因。

  如迦婆离外道、此名结鬘。穿人髑髅、以为鬘饰。人有诮者。遂立量言。人顶骨净宗。众生分故因。犹如螺贝喻。能立因喻虽无有过。据篡要。此因喻亦有, 不定过。因云众生分故者。为如肉等、众生分故、是不净耶。又世间不必共许贝等是净。故喻亦不定。宗违世间共为不净。是故为失。

  凡因明法。所能立中、所立因喻所立谓宗若有简别、便无过失。若自比量。以许言简。显自许之。无他随一等过。立者抗他、据自义辩。避他不许。置自许言、以为简择。不尔。便有随一不成等过。若有简者。量无过失。他虽未晓。自义不摇。论记五十四第三页。立自比量云。如我所言、过未无法亦应名法宗。有所持故因。如现在法喻。宗之有法过未无法之上、简言如我所说、即是自许。此一例也。(因云有所持故者。能持自体义是法义。今此无法亦能任持无之自体。非于无时舍其无相而为有故)。若他比量。汝执等言简。无违宗等失。他比量者。立者随就他宗、逞威斥破。此略有二。一者直破。直举他义、立量破之。方其举他、简言汝执。如理门论述记二第三页。立他比量云。神我是无宗。不可得故因。犹如兔角喻。宗之有法神我之上、应简言汝执。今此无文者。省略故也。盖神我本佛家所不许。宗之有法上、若无简择、但言神我。即有自所别不成过。(自所别不成者。宗之有法、亦名为所别。此宗之所别曰神我。立者自既不许。故是自所别不成也)以汝执言简。即无失。

  二者设破。据他宗义、而为推论。假设他量、刊定矛盾。有简无简、或随文势。唯识述记十五第十页。破安惠正量部等不立相分义。立他比量云。如缘青时、若心心所上无所缘相貌、应不能缘当正起时自心所缘之境、宗。许无所缘相故、因。如余所不缘境、喻。宗之有法、如缘青时若心心所上无所缘相貌。为设定之词。不须简言汝执。因云、许无所缘相故。许者、犹云汝执。文无汝字。省略也。因中、无所缘相。正出他计、故必有简。此一倒也。

  述记四第三页、破吠世等实我。立他比量云。汝等实我应不能作业宗。许无思虑故因。犹如虚空喻。宗之有法曰实我。与前量有法之语势不同。故简言汝等。汝等者、犹言汝等所执也。因中言许。亦如前例。

  述记六第十四页。破顺世等极微。立他比量云。所执极微应不名细宗。与麤量等故因。如麤果色喻。宗所执言、犹云汝所执。因中亦应置简。以宗上简别、既足贯因。故从省略。此在自他共三种比量中、均有其例。试披论疏、应可研详。他比诸例、多不胜穷。此示方隅、恐烦姑止。

  若共比量。以胜义等言简。无违世间、自教等失。共比量者。立义晓他、证成立理。非就他宗为破、所以异于他比量也。亦非由逢他攻难、自方设救、所以异于自比量也。即兼取立自晓他二义、名共比量。共比简言、略有其二。一者立义若超世俗。应以真性等言为简。如奘师立唯识量云。真故极成色、不离于眼识宗。有法色上、首言真故者。犹言真性故也。真、谓胜义。性、谓义性、义有义之性故。昔见一人、说此真性即谓真如体性者。铸九州铁、不足成此大错。学不劳心、逞臆妄解、往往如是。疏释此云。明依胜义。不依世俗。又云。亦显依大乘殊胜义立。非依小乘。此释尽理。小乘同非学世间、并许色离识有。今说为不离识。若有法上无简择。将有违世间及小乘教等失。既言真性为简。即无有过。以立者据义别故。非可以世间及小乘义相衡论。原大乘所以成唯识义者。非唯有识而无色等境之谓。正以色等境非离于识之外而有。此中道理幽深、别详成唯识论。今于因明、但论作法。学者宜知。

  二若立敌所指、一分不同。必简极成。即仍前例。宗有法色上、除简真性外、复言极成者。盖眼识所行色境、固立敌所共许极成之色。然有法上若不简言极成。但总说言色。则小乘有后身菩萨染污色、及一切佛身有漏色。皆立者自所不许。宗中无简、便有自一分所别不成过。反之。大乘有十方佛色、及佛无漏色。立者自许。而他又不许。宗中无简、便有他一分所别不成过。然则色之一言。自他所指、既各有一分不同。更从何议其不离识耶。今简言极成。即除去自他各一分不极成之色。故无有失。疏中引奘师唯识量。释文晦涩、不易爬梳。今此削而不录。宋永明宗镜录五十一。东僧凤潭瑞源记四。虽复徵集众说。而多逞臆、犹待权衡。他日有暇、或为约解、以利初学云尔。随其所应、各有标简。

  今人每谓佛家因明、说世间相违、自教相违诸过、为束缚思想之道。此妄谈也。因明所标宗因诸过。本斟酌乎立敌对辩之情而立。用是为辩论之则。非所以立思想之防。文义甚明、可覆按也。浮浅之徒、援思想自由之新名词、妄行攻诘。不思与所攻诘者渺不相干。輓世士夫、蚁智羊羶。剽窃西洋肤表、一唱百和。遇事不求真解。谈学术、论群治、无往不然。盲俗既深、牢不可破。吾以孤怀、游乎昏世。众棘怵心、业锥刺目。茫茫天坏、搔首何言。百感在心、不觉其言之蔓。

  论自语相违者。如言我母、是其石女。

  宗之所依、谓法、有法。有法是体。法是其义。义依彼体、不相乖角、可相顺立。今言我母、明知有子。复言石女、明委无儿。我母之体、与石女义、有法及法、不相依顺。自言既已乖返。对敌何所申立。故为过也。石女、正翻应为虚女。今顺古译、存石女名。理门论云。如立一切言皆是妄。谓有外道、立一切言皆是虚妄。陈那难言。若如汝说、诸言皆妄。则汝所言、称可实事、既非是妄。一分实故、便违有法一切之言。若汝所言、自是虚妄。余言不妄。汝今妄说非妄作妄。汝语自妄、他语不妄、便违宗法言皆是妄。故名自语相违。

  论能别不极成者。如佛弟子对数论师、立声灭坏。

  上明旧似。下明新似。新似有二。初三阙依。后一义顺。

  今佛弟子对数论师、立声灭坏。有法之声、彼此虽许。灭坏宗法、宗中之法、亦名能别、他数论所不成、世间无故。数论说世间无灭坏法。彼宗立自性及神我、体是常住。复说二十三谛、虽是无常、而是转变、非有灭坏。唯识疏说。二十三谛初从自性转变而生。后变坏时还归自性。但是隐显。非后无体。体皆自性、更无别体。总无别依、应更须立。后记。宗之后陈能别、名为别依。别依不成、总宗无依。故言总无别依、须更成立也。非真宗故、是故为失。

  此有全分一分四句。

  全四句者。有自能别不成、非他。立者自能别全不成、非敌不成如数论师对佛弟子云。色声等尘、藏识变现。有法色等、虽此共成。藏识变现。自宗非有。藏识、亦名阿赖耶识。数论本不许有藏识。今宗之能别曰藏变现。故是自能别不成。

  有他能别不成、非自。立者所立宗之能别。敌者非有故、即产他能别不成。非立者自不成如论所陈立声灭坏。佛弟子对数论立声灭坏。宗之能虽曰灭坏。立者自成、以大乘说诸行 才生即灭故。而数论不许有灭坏法、即此能别、于他不成。覆按前文可也。

  有俱能别不成。如数论师对佛弟子说色等法、德句所收。彼此世间、无德摄故。胜论立六句义、见前注。数论及佛家、都无六句义。故皆不许世间色等法是德句所摄。今宗之能别曰德句所收。不但立者数论自能别不成。即敌者佛家亦不成。故言俱能虽不成也。

  一分四句者。有自一分能别不成、非他。如萨婆多对大乘者、说所造色、大种藏识二法所生。大种者。即地水等四大。在外道小宗、即指客观存在之世界而言。大乘建立藏识。则不以大种为客观存在之物、而说为藏识变现之相分。又说大种亦有功能。详吾著唯识论。所造色者。谓眼等根、色等尘、依大种而生、故望大种、得所造名。一分藏识、自宗无故。萨婆多虽说有大种。而不许有藏识。今宗之能别曰大种藏识二法。即有自一分能别不成。

  有他一分能别不成、非自。如佛弟子对数论师、立耳等根、灭坏有易。原本。即金陵刻经处刻本。作灭坏有易。倭刻瑞源记。作灭坏有碍。今从原本、有易、彼宗可有。一分灭坏无故。易者变易。数论说耳等根有变易。而不许有灭坏。今佛家对数论立耳等根灭坏有易。其能别上、一分有易之义、虽他所有。一分灭坏之义、乃他所无。即他一分能别不成。

  有俱一分能别不成。如胜论师对佛弟子、立色等尘、皆从同类及自性生。同类所生。两皆许有。胜论宗许有同类因。十句论曰。色味香触同类为因者、谓二微果等和事、云云。佛家亦许有同类因。俱舍云、同类因者、谓相似法与相似法为同类因。自性所起、两皆无故。唯俱成是。初四句中第四句、曰俱非能别不成。后四句中第四句、曰俱非一分能别不成。疏皆无明文者。欲令读者准知之耳。义范曰。唯俱非能别不成句、定是。其俱非一分能别不成句、通是及非。谓若俱非一分不成、而是俱全成者。即当前四句中第四句。故定是。若俱非一分不成、而是俱全不成者。即当前四句中第三句。故非也。余皆非摄。

  论所别不极成者。如数论师对佛弟子、说我是思。

  即前数论立神我谛、体为受者。由我思用五尘诸境。自性便变二十三谛。故我是思。是思宗法、彼此共成。佛法有思是心所故。思者、造作义。佛家说思是诸心所之一、唯有法我、佛之弟子、多分不立。除正量等。余皆无故。理如前说。

  此有全分、一分、四句。

  全四句者。有自所别不成、非他。立者自所别全不成如佛弟子对数论言、我是无常。是无常法、彼此许有。宗之法曰无常。产敌皆许有。数论说二十三谛是转变无常故、有法神我、有法亦名所别自所不成。立者自宗本不许有神我故、今此有法、不标汝执。是故宗过。有简便无。若佛家对数论云。汝所执神我、应是无常。宗之有法上有简择。便无自所别不成过、此义详前。

  有他所别不成、非自。如数论者对佛弟子、立我是思。佛家不许有我者。数论对彼、立我是思。即此所别、于他全不成也。

  有俱所虽不成。立敌俱不成也、如萨婆多对大众部、立神我实有。实有、可有。但汎言实有。即两宗莫不有所谓实有者也、我两无故。萨婆与大众、两皆不许有神我。今宗之有法曰神我。故是俱所别不成。

  一分四句者。有自一分所别不成、非他。如佛弟子对数论言、我及色等、皆性是空。色等许有。我自无故。我者、则是立者自宗所无宗无简别、为过如前。宗之有法、曰我及色。其我之一分、自宗既不许有。宗中无简、即有自一分所别不成过。

  有他一分所别不成、非自。如数论师对佛弟子、立我色等、皆并实有。佛法不许有我体故。思之可知。

  有俱一分所别不成。立敌俱一分不成故、如萨婆多对化地部、说我、去来、皆是实有。世可俱有。去来世、两宗俱许有、我俱无故。宗有法上、去来世之一分、虽两俱有。我之一分、两俱无故、即是俱一分所别不成。

  此二四句。唯俱不违。俱非所别不成者、名俱不违。非是过摄。余皆是过。

  上二过中。初过、即所别不成过亦名所依不成。能别有故。后过即能别不成过、亦名能依不成。所别有故。前记。此指前宗依中极成有法极成能别为前后也。即以有法为初也。不据论文以明先后。

  论俱不极成者。如胜论师对佛弟子、立我以为和合因缘。

  前已偏句、一有一无。如能别不成。所别定成。即能别不成为壹偏句。能别无。所别有。名一有一无。如所别不成。能别定成。即所别不成为壹偏句。所别无。能别有。亦名一有一无。今两俱无。谓所别与能别俱无故亦是过。

  胜论师嗢露迦。造六句论。六句者。一实。二德。三业。四大有。五同异。六合和。

  实有九种。谓地、有色味香触诸德名地。水有色味触液润诸德名水火有色触二德名火。风有触德名风。空唯有声德名空、别有空大。非逈色空等、时迟速等时方东西等方我若是觉乐苦等九德和合因缘能起智相名我意。若是觉乐苦等九德不和合因缘、能起智相、名意。

  德有二十四。谓色眼所取一依名色。味舌所取一依名味。香鼻所取一依名香。触皮所取一依名触。数一非一名数。非一者二以上数。量短长等量别性实等差别。合二物先不至而今至者名合。此有三。曰一业生。以手打鼓、手有动作、所生之合业是动作也。曰俱业生。两手相合、皆动作故。曰三合生。如芽等生、无有动作、与空等实合时所生之合也。离与合相反名离彼性依一二等数、时方等实、远觉所待、名为彼性。此物是一、彼物是二等、故属于数。此时彼时故属于时。此方彼方、故属方等。此性彼性之反曰此性。觉觉有二。一现二比。根与境接、有了相生、此了相、是现量体。由见同故。比见不相违法、如见烟比有火。不见同故、比见相违法、如见雹时、比禾稼损、见禾稼损、比有风雹。此为比量乐适悦名乐若逼恼名苦欲希求色等名欲嗔损害名嗔勤勇欲作事时、先生策励、即发动势是也、重性坠堕之因名为重性液性流注之因名之液性润性地等摄因名润行行有二种。一念因、现比智行所生数习差别。二作因、攒掷等业所生势用也。法此有二种。一能转、谓得可爱身因、即得生死腾身之因。二能还、谓离染缘正智喜因、即出世间之因、正智之因也。非法能得生死不可爱身、苦邪智因、名为非法、声。耳所取一依名声。

  业有五。谓取若于上下虚空等处、极微等先合后离之因、名为取业。舍取业之反屈违处先离近处今合之因名屈伸屈业之反行。有质碍实、先合后离之因、名行业。

  有体是一。寔德业三、同一有故。

  同异体多。寔德业三、各有总别之同异故。

  和合唯一。能令寔等不相离。相属之法故。

  俱舍钞曰。六句义。一寔者、通以九法为体。是常。世界成即聚、不增。坏即散为极微、不灭。与德句中二十四法为所依。二德者、通以二十四法为体。此则依前九寔。三业者、通以五法为体。离前寔德外、别有五法、令寔德作业。四大有者。即前寔德业不能自有。由别有一大有有之。五同异者。离寔德业外、有别自性。人与人同、人与畜异、由别有同异令同异也。六和合者。能令实等不离而相属故。

  十八部中上首名战达罗。此云惠月。造十句论。此六加四。广如胜论宗十句论、并唯识疏解。胜论后分十八部、如别钞记。

  彼十句论说地水各并有十四德。十句论曰。如是九宝。地由几德、说名有德。由十四。谓色、味、香、触、数、量、别性、合、离、彼性、此性、重性、液性、润性、行。水由十四。谓色、味、香、触、数、量、别性、合、离、彼性、此性、重性、液性、行。水由十四。谓色、味、触、数、量、别性、合、离、彼性、此性、重性、液性、润性、行。水由十四。

  火有十一。谓色、触、数、量、别性、合、离、彼性、此性、液性、行、风有九德、谓数、量、别、性、合、离、彼性、此性、触、行。空有六德。谓数、量、别性、合、离、声、时方各五。时有五德、谓数、量、别性、合、离。方亦尔。我有十四德、谓数、量、别性、合、离、觉、乐、苦、欲、嗔、勤勇、法、非法、行。意有八德。谓数量、别性、合、离、彼性、此性、行。

  和合因缘者。十句论云。我云何。谓是觉、乐、苦、欲、嗔、勤勇、法、非法等和合因缘、起智为相、名我。演秘释云。由我能令觉等九德和合、而能起智。故举所和及所起智、以显我体。义范曰。问我十四德、何故唯与九德为和合因缘。荅。觉乐等九、是能徧法故。和合此九、方能起智决择是非。数量等五、虽亦是我之德、非能徧法、故不说之。谓和合性、和合诸德与我合时、我为和合因缘和合始能和合、令德与我。不尔、便不能。前记云。此意即说和合之和合觉乐等法与我合时。由何而得和合。由我为因缘。和合始能令觉等与我和合。若我不为因、觉等终不能合和。义范曰。由我证境、理须九德、故为和合因缘。

  我之有法。此谓佛弟子已不成。和合因缘、宗之法此同上亦非有。故法、有法、两俱不成。胜论师对佛弟子、立我为和合因缘宗。我、是宗之有法、亦名所别。和合因缘、是宗之法、亦名能别。然佛弟子、本不许有我。亦不许有和合之因缘。故此宗在他方面(即敌论者佛弟子)便是所别与能别两俱不极。(凡言不极成者、皆得省言不极)。

  此中、谓宗之后法中也、不偏取和合、亦不偏取因缘、总取和合之因缘。故名不成。不尔、便成。前记曰、和合之因缘者、即我是也。由此。佛弟子不成。设宗之能别、但曰因缘。即佛弟子亦许。故云不尔便成。自亦许有。宗中和合之因缘、在立者胜论自亦许有。

  胜认六句义。明诸法相依而有。异乎远西哲学家一元二元诸陋说。数千载上、有此超绝之解、斯已奇矣。学者若封执于名相之间、必谓是六句义者、何如是繁碎。则小知不可以达神旨、无怪其然。又九实中。我意二实者、皆心法也。意、即今所谓意识。我则潜伏于意之里面。而与觉等九德合。故能起智。此与今者德人杜里舒之言心理、亦略近耳。

  论相符极成者。如说声是所闻。

  新似有二。原本作古似今似、吾改为旧似新似者。此中宗过有九。前五、陈那旧有。后四、论主新立。故应但分新旧、明义所出。若言古今、或生误解。盖因明学分今古。陈那以前为古学。陈那师弟为今学。若此中亦言古今、恐其相混、上三明阙依。此一明义顺。

  对敌申宗、本诤同异。依宗两顺、枉费成功。凡对所敌、立声所闻。必相符故。论不标主。论中但云、如说声是所闻。不标谁对谁立、故言不标主。其义易知。

  此有全分、一分四句。

  全四句者。有符他非自。如数论师对胜论者、立业、灭坏。

  有符自非他。如胜论师对数论师立业灭坏。

  有俱相符。如声是所闻。

  有俱不符。如数论师对佛法立业灭坏。音石诠云。数论不灭坏、于自不符。佛法既许、于他是符。然言俱不符者、以立敌俱不立业句故也。

  一分四句者。有符他一分非自。如萨婆多对数论、立我意、实有。说意为实、两不相符。后记。此云意者、胜论宗中所有意也。立敌俱不许有胜论意如二极微、名两不相符立我实有、符他一分。数论有我故。

  有符自一分、非他。如萨婆多对大乘、立我及极微、二俱实有。我体实有、两不相符。极微有实、符自一分。大乘极微无实、故不符他。

  有俱符一分。如萨婆多对胜论、立自性及声、二俱无常。自性无常、两不相符。立敌俱不建立自性声是无常、两符一分。

  有俱不符一分。如萨婆多对大乘、立我体实有。实则两俱全不符也。

  此诸句中。符他、两符、不论全分一分皆是此相符过。符自全分、或是真宗。后记。立量本欲违他顺己。纵符于自、非过后摄。然不以符自为一向即真、故言或也。并俱不符。或是所别能别不成、俱不极成、违教等过。皆如理思。

  论如是多言。是遣诸法自相门故。不容成故。立无果故。名似立宗过。

  此随指释结也。如是多言、牒前九过。下之三故、释过所由。名似立宗、总结成也。

  是遣诸法自相门故。释立初五相违所由。此中意说。宗之有法、名为自相、局附自体、不通他故。立敌证智、名之为门、由能照显法自相故。立法有法、立法与有法合之一处名之为宗。拟生他顺智。本拟生他顺宗之智也。今标宗义、他智解返生。异智既生、正解不起、无由照解所立宗义。故名遣门。

  又即自相名之为门、以能通生敌证智故。谓能通生敌者证者之智凡立宗义、能生他智、可名为门。前五谓现量等五种相违立宗、不令自相正生敌证真智解故。名遣诸法自相之门。义心曰。后解似有误。何者。既即自相名之为门。论云遣门。岂遣有法耶。学者更为详之。

  宗之有法、名自相。宗之后陈差别义、名之为门、义能生敌证智故。前五相违之宗、不能令敌证智顺宗而起。即是遣彼宗自相上所有义门。故名遣门。如立声非所闻。声为自相。非所闻、是宗之后陈差别义。此违耳根现量、故令敌证之智返起。而作声是所闻解、不顺宗义矣。是则此所遣者、即是自相上所有之差别义。非遣自相。故疏之后解非也。又在似宗、敌证之智返起、乃是正解。疏之前解、异智既生、正解不起、云云。岂于似宗、不生异智、反为正解乎。此又误也。总之基师两误、皆由谬解门字之故。论云自相门者。本谓自相之门。今训为宗之后陈差别义。即自相上之义也。于论无违。

  不容成故者。容谓可有。宗依无过、宗可有成。依既不成、更须成立。故所立宗、不容成也。故似宗内、立次三过。宗之前陈有法、亦名所别。宗之后陈法、亦名能别。所别能别、并是宗依。依若不极、宗岂容成。故次明所别不极成、能别不极成、俱不极成、三过。

  立无果者。果谓果利。对敌申宗、本争先竞。返顺他义、所立无果。由此相符、亦为过失。

  结此九过、名似立宗。非真能立故。

  论已说似宗。当说似因。

  下解似因。文分为二。初结前生后。后依标正解。此初也。

  论不成不定、及与相违。是名似因。

  下依标释为二。初列三名。后随别释。此初也。

  能立之因、不能成宗。或本非因、不成因义。名为不成。略篡三。不成有两解。一云、因体不成、名不成因。其因于宗、俱不许有、随一不容、或复犹豫无宗可依、如此之因、皆体不成、名不成因、不成即因、名不成因也。二云、因不证宗、名不成因、不成之因、名不成因也。

  或成所立、或同异宗、无所楷准。故名不定。前记。或成所立云云者、即成宗或同或异、此名不定也。略纂。不定有两解。一云、因体不定、名不定因、不定即因、名不定因也、以不定因、同异品有、非定一品转故、名不定因、虽复同有异无、然为敌量乖返、因喻各成、两因犹豫、亦名不定。二云令宗不定、名不定因、此不定之因、名不定因也。

  能立之因、违害宗义。返成异品、名相违。略篡。此亦二解。一云、宗因两形为相。因返宗故名违。相违即因、名相违因。二云、常与无常、两相返故、名为相违、与相违法为因、名相违因、相违之因、名相违因、即同品无、异品有也。

  虽因三相、随应有过。俱不能成宗、应皆名不成。

  若后二相。俱有俱无。异全、同分。同全、异分。俱分、难准。不能定成一宗。令义无所决断。与名不决定。

  若后二相。同无、异徧。异分、同无。不成所立。返成异品。与名相违。若是初相、于宗有失、不能成宗、无别胜用。与名不成。

  论不成有四。一两俱不成。二随一不成。三犹豫不成。四所依不成。

  下随别释有三。初不成。次不定。后相违。初文有二。初标数列名。后随列别释。此初也。

  凡立比量、因后宗前、将已极成、成未共许。彼此俱谓、因于有法非有。不能成宗故。名两俱不成。

  一许一不许因于有法有。非两俱极成故。名随一不成。

  说因依有法、决定可成宗。说因既犹豫、其宗不定成。名犹豫不成。

  无因依有法、有法通有无。有因依有法、有法唯须有。后记。如无体因所依有法、有法得通有体无体。若有体因所依、必有体故也。广百论首卷。因有三种。一有体法、如所作性等。二无体法、如非所作等。三俱二法、如所知性等。准此、宗法亦有三种。有体因必依有体宗。如所作因、依声有法。所作者、表其生义。声有体故、得有生灭。若有法无体、依谁说生。故曰有因依有法、唯须有也。无体因、通依有无宗。若依无体有法者。如神我是无宗、不可得故因。又即此因、成蕴中无我宗。宗有法蕴、是有体。不可得因、即无体也。俱二者。如所知性因、成一切法无我宗。因言所知、即通有无。有法曰一切法、有无皆通、亦可知也、因依有法无、有体因依无体有法、即所依无、无依因不立。名所依不成。

  故初相过、立此四种。

  论如成立声为无常等。若言是眼所见性故。两俱不成。

  自下别释。如胜论对声论、立声无常宗。眼所见因。凡宗法因、意云宗有法上所有之因法。宗者、谓有法。必两俱许、依宗有法。而成随一不共许法。今眼见因。胜声二论、皆不共许声有法有。立者胜论与敌者声论、皆不许宗有法声之上有眼见因故。非但不能成宗。自亦不成因义。因自体不成故、立敌俱不许、名为俱不成。

  此不成因。依有有法、谓此因依有体之有法也合有四句。

  一有体全分两俱不成。如论所说、眼见因、是有体因。然立敌俱全不许此因在有法声上有。故名有体全分两俱不成。

  二无体全分两俱不成。如声论师对佛弟子、立声是无常。实句摄故。此实摄因、两说无体。立者声师、与敌者佛家、俱不许有胜论实句义故。故实摄因、是无体因、共说于彼有法无故。立敌共说有法声上全无实摄因。故名无体全分两俱不成。

  三有体一分两俱不成。如立一切声皆常宗。勤勇无间所发性因。立敌皆许此因于彼外声无故。思之可知。

  四无体一分两俱不成。如声论师对佛弟子、说声常宗。实句所摄、耳所取、因。耳所取一分因、立敌皆许于声上有。实句所摄一分因、两俱无故、于声不转。思之可知。

  此四皆过。不成宗故。

  论眼见见。不但成声无常为失。成声之上无漏等义、一切为过。故宗云等。论云、如成立声为无常等。

  论所作性故。对声显论随一不成。

  能立因也共许、不须更成、可成所立。既非共许、应更须成、故非能立。宗与前同。同前声无常宗故唯叙因。

  若胜论师对声显论、立声无常。所作性因。其声显论说声缘显。不许缘生。声显师说、声性本有、但从缘而显。非从缘所生。所作既生。由斯不许。故成随一。立敌两宗、一许、一不许、名随一非为共因。

  问亦有传释、所作通显。云何此因名为随一。答、依文释义、深达圣情。理外浪加、未可依据。此之所作、对声显论不成。故所作言、必唯生义。

  此随一因、于有有法、略有八句。

  一有体他体一。如论所说。所作者、表其生义、故此因是有体、然敌者不共许、名他随一不成。

  二有体自随一。如声显论对佛弟子、立声为常。所作性故。声显既说声性本有、不许声上有所作义、故是自随一不成也。

  三无体他随一。如胜论师对诸声论、立声无常。德句摄故。声论不许有德句摄故。敌者声论既不许有德句、故此因是无体他随一不成也。

  四无体自随一。如声论师对胜论、立声是其常。德句摄故。思之可知。

  五有体他一分随一。如大乘师对声论者、立声无常。佛五根取故。大乘佛等诸根互用、互用者、如耳等根可见色、眼等根可闻声等也、于自可成。立者大乘自许此因声上有故、如于他一分、四根不取。声论但许耳根取故。

  六有体自一分随一。如声论师对大乘者、立声为常。说次前因。次前因者、即前有体自随一中所作性因。声论师分为二。一生师说声从缘生。二显师、说声但从缘显、非生。今此所作性因、在立者声论师中显师方面、便是自一分随一不成。

  七无体他一分随一。如胜论师对声论者、立声无常。德句所摄、耳根取故。耳根取因、两皆许转。立敌俱许因中耳根取义、于有法声上徧转故、德句摄因、他一分不成。敌者声论、不许有德句义故。

  八无体自一分随一。如声论师对胜论者、立声为常。说次前因。此次前因谓前无体自随一中德句摄因。

  此中诸他随一全句。自比量中说自许言。诸自随一全句、他比量中说汝许言、一切无过。有简别故。义详前注若诸全句无有简别、及一分句、一切为过。

  如摄大乘卷三说。诸大乘经、皆是佛说。宗也一切不违补特伽罗无我理故。此因也。补特伽罗、译云数取趣、言数数往来诸趣也。趣者六趣、亦云六道。数取趣者、即指人或众生而言。补特伽罗无我者、言一切众生实皆无我也。此以大乘经一切不违无我理成立大乘经是佛说、如增一等。喻也此对他宗有随一失。他宗不许大乘不违无我理故、说有常为我真理故。设许不违。亦有不定。六足等论、皆不违故。而为不定。嵩岳疏说。此不违无我理之因、对小乘诸师有二种过。一他随一不成。,不许大乘不违无我、以其亦说真我义故。二有不定过。六足论等、虽顺无我、非佛说故。按小乘难言、大乘亦说常乐我净。故非是不违无我理也。又小乘论有六足等、虽顺无我、而非佛说。今大乘以不违无我因、证成佛说、故是不定也。

  故有大名居士、声德独高。道頴五天、芳传四主。时贤不敢斥其尊德、号曰抱跂迦、此云食邑。学艺超群、理当食邑。即胜军论师也。兹恩传。胜军本蒜刺他国人。从贤爱学因明。从安慧学声明及大小乘论。从戒贤学瑜伽论。从难陀学唯识论。外籍群言、四吠陀、天文地理、医方术数、无不穷览根源、究尽枝叶。既学统内外、德为时尊。戒日尝请为师、封乌荼国八十大邑。辞而不受。奘师西度、就之首末二年、学唯识论等、四十余年、立一比量云。诸大乘经、皆佛说、宗。两俱极成非佛语所不摄故、因。如增一等阿笈摩、喻。此即改摄论中比量也。后记。阿笈摩者、此云教也。注在唯识决择中。

  两俱极成非佛语所不摄者。立敌共许非佛语所不摄、则非外道及六足等教之所摄故。非佛语三字、作一名词。佛语、与非佛语、两相反者也。此大乘经、若为非佛语之所摄。则不得成立大乘经是佛说。今因言非佛语之所不摄。故可以成立大乘经是佛说也。然非佛语之上、必简言极成者。盖汎称非佛语。则有极成不极成。义范云。极成非佛语者谓外道教。凡说外道教为非佛语。彼此共许故。其不极成之非佛语者。如大乘及小乘一分、许萨婆多之发智论为非佛语。而萨婆多不共许也。又如小乘皆许大乘经为非佛语。而大乘亦不共许也。凡不共许、皆名不极。故今者此因、言非佛语。若不简极成。则立敌所指非佛语、既有不同。即此因体已不成。何可证成宗义耶时久流行、无敢徵诘。

  大师谓玄奘也至彼而难之曰。且发智论、萨婆多师自许佛说。亦余小乘余小乘者。即谓萨波多之许发智是佛说者。前记云、为对不许佛说家得余名、及大乘者、两俱极成非佛语、所不摄。岂汝大乘许佛说耶。此中意云。发智论在小乘中萨婆多部既自许为佛说。即此许是佛说之一分小乘、及汝大乘不共许者、相对而称两俱。此两俱所共许极成之非佛语中。不得摄发智。以大乘许发智为非佛语、而萨婆多不共许、即非两俱极成故。若尔。两俱极成非佛语所不摄之因。在发智论上亦有。岂汝大乘亦许发智是佛说耶。此因对萨婆多有不定过。故为此诘难。疏文晦涩、费解极矣。

  又谁许大乘两俱极成非佛语所不摄、是诸小乘及外道两俱极成非佛语所不摄。唯大乘者许非彼摄。因犯随一。因中简言极成。明为立敌两宗共许。毫无所疑。何必更言两俱。且汎称两俱。则可不作立敌两俱解。亦可解作小乘对外道名两俱也。在小乘对外道、便可说大乘经是两俱极成非佛语之所摄。以外道与小乘本共许大乘经非佛说故。由此、奘师难胜军云。谁许大乘经是两俱极成非佛语之所不摄耶。汝岂言小乘外道之两俱极成非佛语所不摄耶。夫以小乘对外道名两俱。则小乘应许大乘经是两俱极成非佛语之所摄矣。大乘许非彼摄、即此因对小乘有随一不成过。然则两俱之言、易生误解、何如删之为得耶。

  若以发智亦入宗中、违自教。因犯一分两俱不成、因不在彼发智宗故。此中意云。此极成非佛语所不摄之因。既对发智论无简别。汝若立大乘经发智论者俱是佛说、以为宗者。此因。对小乘之许发智是佛说者而言。大乘但有违自教失。以大乘本不许发智是佛说。今成此宗、故违自教。若对小乘之不许发智是佛说者而言。此因即犯一分两俱不成过。立敌共许此因于宗中一分大乘经上有、一分发智论上无。故言一分两俱不成也。不以为宗、故有不定。若不以发智入宗者。此因便有不定过、如下文所难也。

  小乘为不定言。假设小乘难也为如自许发智两俱极成非佛语所不摄故、前记云、为如自许发智者、即谓大乘自许、汝大乘教非佛语耶。因言两俱极成非佛语所不摄。于极成之外、更无简别。即此因亦许在发智论上有。然立者本不许发智是佛语。故此逼之云。汝大乘经、为如汝所自许之发智论是两俱极成非佛语之所不摄、而仍非佛语耶。为如增上等两俱极成非佛语所不摄故、汝大乘教并佛语耶。前既逼已。此又纵之。令其展转成不定过也。

  若立宗后记。意云、申言出过、名为立宗。非指有法与法和合不相离性名之立宗、为如发智极成非佛语所不摄。萨婆多等、便违自宗自许是佛语故。上述小乘以不定过向大乘兴难。首云、为如自许发智等。何故于发智之上、必设为大乘自许之言耶。盖萨婆多等小乘、将难大乘。必先自语无过。始可难人。倘小乘不设大乘自许之言。而直向大乘出不定过云。为如发智两俱极成非佛语所不摄故、诸大乘经非佛语耶。在萨婆多等小乘本许发智是佛语者。今对大乘作此语势。便与自宗一向自评发智是佛说者相违。由此应设为大乘自许之言。即无有失。故为不定言、为如自许设为大乘之自许也发智极成非佛语所不摄、汝大乘经非佛语耶。以不定中、亦有自他及两俱过。今与大乘为自不定故。不定过中、有自不定。有他不定。有两俱不定。今此是出大乘自不定过也。

  由此大师玄奘正彼胜军因云。自许极成非佛语所不摄故。简彼发智等非自许故。便无兹失。奘师改此因。将胜军量中两俱之言删去。复于极成之上、兼以自许言简。即发智论、不在立者大乘宗自许之中。则此因乃为诸大乘经上所有。非发智论上得有。由斯。此因。对小乘余部、以极成非佛语所不摄为言。对萨婆多部言自许极成非佛语所不摄故。一切无过。唯识亦言。诸大乘经、至教量摄。宗也乐大乘者许能显示无颠倒理契经摄故。因也。乐大乘者许、犹此所云自许也。因言能显示无颠倒理之契经所摄、以证是佛说也、如增一等。喻也。增一等、是至教量摄。大小共许。故以为喻。言至教量摄者。即显是佛所说也、以诸因中皆应简别。并如前说。以上之文。词涩而思密、至不易解。学者切须经细心求之。

  疏原本卷五、第四页左。凡因明法。若自比量、宗因喻中、皆须依自。他共亦尔、云云。由此有难。奘师所改胜军量、明是共比、云何因中置自许言。岂不乖因明法。答。因言极成、正显因体。明知此因、是依于共。兼以自许简滥、故无有失。奘师用此例非一、唯识量中、因言自许。正可参稽。然共量因、设唯依自、当知是过。

  论于雾等性、起疑惑时。为成大种和合火有、而有所说。犹豫不成。

  西方湿热、地多藂草。既足螽虻、又丰烟雾。时有远望、屡生疑惑。为尘为烟、为蚊为雾。由此论文、于雾等性。

  火有二种。一者性火。性者实也如草木中极其重要微火大。火大者、四大中之一二者事火。炎热腾焰、烟照飞烟。前记云、此有六义、显其事火。一有焰。二有热性。三腾焰、胜者飞举也。四有烟。五有照显。六飞烟、飞烟者、令烟飞举。具此六义、故名事火、其前性火、触处可有、立乃相符。性火即火大、诸论说温热义是火大义。自大小乘以至外道。皆建立火等四大、以说明器界之成立。火大既触物皆有。故不须立。其后事火、事火者、即俗所谓能燃之火。事者境相义。此火有相状故、立以事名有处非有、故今建立。

  凡诸事火、要有地大为质、为依。前记云、火望薪炭为质、是地大。按论说坚劲义是地大义。事火者。即以薪等地大为质为依。风飘动焰。前记云、焰动为风大、水加流润故。前记云、焰流及金汁等、并是润、为水大。热性即火大。为成大种和合火有、言大种和合火者。大种者、亦大之异名。如上所说、地水风等四大种和合。假名为事火。离四大种和合、无别实火故。故总说言、大种和合火。为成二字、须贯通下句而有所说、一气读之。言为成立此大种和合火之为有。而有所说也有彼火故。此正释大释和合火五字。依四大种和合。而有事火。故云有彼火故。前记云。能有者即四大种。所有者即事火。是也。

  如有多人、远共望彼、或雾或尘、或烟或蚊。皆共疑惑。其间或立有事火宗云、彼所见烟等下宗之有法似有事火。宗之法。

  而有所说者。谓立彼因。理门论云、以现烟故。因也喻如厨等。喻也此因、不但立者自惑、不能成宗。亦令敌者于所成宗、疑惑不定。夫立共因、成宗不共、欲令敌证决定智生。夫立量者、立共许之因法、以成所不共许之宗法、欲令敌证生决定智故于宗共有疑、宗言似有火、即立敌共有疑也、故言于雾等性、起疑惑时。更说疑因。不成宗果。决智不起。是故为过。

  虚空实有。德所依故。对无空论。所依不成。

  如胜论师对经部立、虚空实有宗。德所依因。凡法宗之后陈有法、宗之先陈必须极成、详前不更须成、宗方可立。况诸因者、皆是有法宗之法性。标空实有。有法已不成。后记云、有法曰虚空、对无空论、已不成也、更复说因、因依于何立。后记云、因是有法之因。有法不成。因更无所依之处故对无空论、顺正理论云。彼上尘部及余一切譬喻部师、咸作是说。虚空界者、不离虚空。然彼虚空、体非实有。故虚空界、体亦非有。此有虚言、而无实义。光法师云。萨婆多宗。虚空实有。别有空界、谓窍隙。体是明暗显色差别。亦是实有。与虚空别、云云。顺正理论即破此也。因所依不成。

  问胜论师说空有六德。数、量、别性、合、合、离、与声。详前经部不许。云何今说德所依故。他随一因。问者之意。胜论师对经部立空实有宗。德所依因。非独因有所依不成。此因经部不许。亦合有他随一不成。如何举所依不成耶。答。示法举略、非显唯有所依不成、无他随一。既具二过、所依不成、及他随一不成、体即随一所依不成。

  论不定有六。一共。二不共。三同品一分转、异品徧转。四异品一分转,同品徧转。五俱吕一分转。六相违决定。

  释不定有三。初标。次列。后释。此初二也。

  因三相中。后二相过。于所成宗及宗相违二品之中、不定成故。名为不定。若立一因。于同异品皆有、名共。皆无、名不共。同分异全、是第三。同全异分是第四。同异俱分、是第五。若二别因、三相虽具。各自决定、成相违宗、令敌证智、不随一定、名相违决定。

  初五过中。唯第二过、是因三相、第二相失。于同品、非定有故。余四、皆是第三相失、谓于异品非徧无故。后一并非。至下当知。

  论此中共者。如言声常。所量性故。常无常品、皆共此因。是故不定。

  下别显六。初共也。如声论者对佛法者、立声常宗。心心所法所量度性为因。空等常法为同品。瓶等无常为异品。故、释共义。同异品中、此因皆徧、二同异品二共有故。名为不定。

  为如瓶等所量性故、声是无常。为如空等所量性故、声是其常。狭因能立、通成宽狭两宗。故虽同品、而言定有、非遍。宽因能立、唯成宽宗。今既以宽成狭。由此因便成共。共因不得成不共法。若有简略、则便无失。如声论师对胜论师、立声无常宗。耳识所量性故因。因言耳识、即是简略。无共不定。故理门云。诸有皆共、无简别因、此唯于彼俱不相违、是疑因性。此说共不定诸有立因、于同异品皆共有性、无有简别。如声常宗。所量性因、二品皆有。

  然宗有二。一宽、二狭。如立声无我、名宽。声外一切皆无我故。立声无常、为狭。除声以外、有常法故。同品亦二。此谓因亦有宽狭二者也。同品二字、疑误应改作因、所量、所知、所取等名宽。无有一法非所量等故。无有一法非所量等。故所量等因、是宽因也、勤勇、所作性等名狭。更有余法非勤勇发、非所作故。思之可知若立其狭、常无常宗。若立狭宗者、如云声是无常。无常以外、有常法故。即无常宗、是狭宗也。又如立虚空是常。常法以外、有无常法故、即此常宗、是狭宗也。说前宽因、所量因、或所知因、或所取因。同异二品、如声是无常狭宗。瓶等为同品。空等为异品。因皆遍转。所量性等宽因、于同品瓶等上、异品空等上、皆徧转故。故成不定。此因于异品有、故成不定也。若望宽宗、其义可立。如无我宽宗。则用所量等宽因成立之、亦可也。唯说狭因、可成狭宗。如勤勇狭因、可成内声无常狭宗。所作狭因、可成内外声无常狭宗。亦可成宽。即上说二狭因、亦可成无我宽宗。异品无故、以一切法皆无我故、云异品无可成正因。其因既无异品相滥、故是正因。

  如声论师对胜论、立声常为宗。耳心心所、所量性故。耳心心、犹言耳识也、犹如声性。有此简略。即便无失。

  故此与不共。二不定共举不共。名二不定差别。彼谓不共于一切品。都无故。

  论言不共者。如说声常。所闻性故。常无常品、皆离此因。常无常外、余非有故。是有犹豫因。

  第二不共。如声论师对除胜论、立声常宗。耳所闻性为因。此中常宗。空等为同品。电等为异品。所闻性因、二品皆离。于同异品皆非有故。离常无常、更无第三非常非无常品。有所闻性。故释不共云。离常无常二品之外、更无余法是所闻性。故成犹豫。不成所立常。亦不返成异品无常。

  故除胜论师亦立有声性。谓同异性等、并所闻性。若对彼宗、非无同喻。故除胜论、对立成过。参看后相违决定中。

  论此所闻性。其犹何等。

  犹者如也。夫立论宗。因喻能立。因与喻皆为能立也举因无喻、因何所成。其如何等、可举方比。因既无方、明因不定。不能生他决定智故。问举因能立、立未成宗。无喻顺成、其宗不立。因无同喻顺成故其宗不立也宗既顺先不立、此因应非不定。后记云。初立其宗、未举其因、其宗未立。后举因时、拟成于宗。由阙同喻、成宗不得。宗仍顺先未举因时、一致不成、名为顺先不立也。然则此因、但不成宗而已。何名不定耶。答因阙同喻。宗义无能可成。因阙同喻。故此因无能。未可成宗也、亦不返成异宗。由此、名为不定。非是定能成一宗义故、不与其定名。义心云。因阙同喻宗义无因可成。亦不返成异宗。由此名为不定。既不定能成一宗义。得不定名。非是令宗不定、名不定也。

  论同品一分转、异品遍转者。如说声非勤勇无间所发。无常性故。

  第三释分异全也。若声生论。本无今生。是所作性。非勤勇显。生师、说声性本无。从缘所生。即内声亦非勤勇所显若声显论。本有今显。勤勇显发。非所作性故。显师说一切声性本有。即此内声、亦由勤勇显发。非新生故。今声生对声显、立声非勤勇无间所发宗。无常性因。此因、虽是两俱全分两俱不成。今取不定、亦无有过。后记云。声生声显、俱不许无常性因于声上转。即是因中两俱不成之过。然虽不成。指法而已。且求不定。音石诠云。问如下疏言、若有两俱不成、必无不定。此无常性因、有两俱不成。何故今取指法求不定耶。义范曰。彼下卷意、且约三中、唯阙初相、名为不成、后二相中、偏阙一相、名为不定、二相俱阙、名为相违、非尽理说。不是前后自相违害。据其实理、得有两俱不成、兼余过也。

  论此中非勤勇无间所发宗。以电空等、为其同品。此无常性、于电等有、于空等无。

  非勤勇宗。电光等并虚空等、皆是同品。并非勤励勇锐无间所发显故。无常之因、电有空无、故是同品一分转也。

  论非勤勇无间所发宗。以瓶等为异品。于彼遍有。

  此显异全。因于异品上全有也、瓶是勤励勇锐无间因四尘泥所显发故。无常之因、于彼遍有。

  论此因以电瓶等为同品故。亦是不定。

  此无常性因。如成声非勤勇发宗。以电等为同品。此因无电等上有。如成声是勤勇发宗。以瓶等为同品。此因于瓶等上亦有。故说此因、是不定也。疏中据此处论文。遂分立宗同品、因同品名目。其谬已甚、故不录。

  论为如瓶等、无常性故、彼是勤勇无间所发。为如电等、无常性故、彼非勤勇无间所发。

  指不定相也。彰无常因、能成前声、或是勤勇、或非勤勇。何非不定。

  此亦有三。如小乘等对大乘立他比量云。汝之藏识、非异熟识、藏识者、第八识之异名。以其含藏一切功能。故名藏识。藏者藏也。异熟识者、亦第八识之异名。第八名为异熟识者。由先善恶业势力为因。引生现行第八识为果。而现行第八识之自体。非善非恶、名为无记。故唯识疏说。因通善恶。果唯无立。果望于因、其性异类、而得成熟。故名异熟也。小乖不记第八识。故宗之有法藏识。以汝言简、执识性故。如彼第七等。因中言执者、犹云汝执、指大乘所执也。喻中言彼者、亦谓大乘、亦是简言汝执之意、小乘本无第七识、故须简也。又此因、乃以彼例此。其意盖云。汝大乘第七识、既是识性、而非异熟。汝所执藏识、亦识性故。应如第七、亦非异熟。盖大乘本不许第七是异熟。今小乘欲就大乘计中、以彼之矛、攻彼之盾、故为比量也。然因中有不定过。如下所说。

  此非异熟识宗。以除异熟六识外、大乘说前六识通善恶无记三性。以前六识中善等三性、容前后间杂而起故。若起无记时、便是异熟。非谓六识徧是异熟。此义深详、具如成唯识论述记。余一切法而为同品。谓除异熟六识外。若第七识、及六识中善或恶、乃至色声等法。皆非异熟识故。即此宗之同品。执识性因、于第七等有。于色声等无。执识性因。于其同品一分第七识等上有。一分色声等上无。故是同品一分转也、异熟六识而为异品。非异熟识宗。便以异熟识为异。思之可知执识性因、于彼徧有。执识性因。于其异品异熟六识之上徧有。名为异品徧转故是他他比量同分同品一分转也、异全。异品徧转。

  如萨婆多对大乘立自比量云。我之命根、定是实有。命根者。广五蕴论说。谓于众同分、先业所引住时分限为性。众同分者。同前论说。谓诸群生各各自类相似为性。如人与人同、名人同分是也。人之生也。由其先所造业力。势无散失。引起今生。即彼今生、于众同分中、随业所引住时分限。说名命根。住者。如人从初生已、至未灭期。总名为住。住之时、或长或短、壹视其先业所引。故云先业所引住时分限也。命根之名。今俗多误解。故依广五蕴论。略诠如此。大乘说命根是分位假法。自属谛论。而萨婆多等小乘、乃谓命根实有、即谓为一种实作用也。今萨婆多对大乘、立命根是实有宗。为避免大乘不许故。故于宗之有法命根上、简言我之、即简自许也。许无缘虑故。如许色声等。此因、亦是以彼例此。意云。色声等无缘虑。而是实有。命根无缘虑。亦定是实有也。然此因有不定过。如下所说。

  此实有宗。以余五蕴无为等同品。五蕴者。一色蕴。二受蕴。三想蕴。四行蕴。五识蕴。无为者、真如之异名。五蕴及无为、大小乘共许为实有。无缘虑因、于色等有、等者谓无为。于识等无。无缘虑因。于其同品一分色等上有、一分识等上无。即是同品一分转。以瓶盆等而为异品。萨婆多等说瓶盆等是由极微和合而成。极微是实有。瓶盆等非实有。无缘虑因。于彼徧有。此实有宗。既以非实有之瓶盆等为异品。今无缘虑因、则于瓶盆等上徧有。是名异品徧转、故是自自比量同分、异全、准前释。

  如论所陈。即此中论文所云、如说声非勤勇无间所发、无常性故。即是共共比量同分、异全。覆按上文可也。

  论异品一分转、同品徧转者。如立宗言、声是勤勇无间所发。无常性故。

  第四释异分同全。谓声显论对声生立、是勤勇无间所发宗。无常性因。

  论勤勇无间所发宗。以瓶等为同品。其无常性。于此徧有。

  此显同全。一切转故。

  论以电空等为异品。于彼异品一分电等是有、空等是无。

  此显异分。半有转故。无常性因。于其异品一分电等上有。即成不定过也。

  论是故如前、亦为不定。

  此结不定。是因、不但能成于声如瓶盆等、是勤勇发。亦能成声如电光等、非勤勇发。是故如前、成二品故、亦为不定。

  此亦有三。如大乘师对萨婆多立他比量云。汝执命根、定非寔有。许无缘虑故。缘虑者、即思虑义、如所许瓶等。萨婆多许瓶等非实有、故得为喻。

  非寔有宗。以瓶等为同品。无缘虑因、于彼瓶等徧有。即同品徧转以余五蕴无为为异品。无缘虑因、于彼异品一分色上有。心心所无。受想行三蕴、是心所法。识蕴是心法。心心所法皆有缘虑。故无缘虑因、于此不转。此因、唯于异品一分色等之上有故。名异品一分转故是他他比量异分、异品一分转同全。同品徧转。

  大乘若云。我之藏识、是异熟识。许识性故。如异熟六识。

  异熟识宗。以异熟六识而为同品。许识性因、于此徧有。即同品徧转以除异熟六识、余一切法而为异品。许识性因、于彼一分非业果心有、业果心、即异熟心。非业果心、即非异熟心、如第七识等是也、于彼一分色等上无。故是自自量比异分同全。

  如前所说、胜军论师成立大乘真是佛语。两俱极成非佛语所不摄故。如增一等。

  此中佛语宗。以增一等而为同品。大小乘两俱极成非佛语所不摄因、于此徧有。同品徧转以发智六足等而为异品。两俱极成非佛语所不摄因。于发智有、详前于六足无。即异品一分转亦此因过摄。如论所陈。即此中论文云、声是勤勇无间所发、无常性故、即是共共比量异分、同全。

  论俱品一分转者。如说声常。无质碍故。

  第五俱分。因于同异二品各一分转、名俱品一分转、声胜二论。皆说声无质碍。无质碍故、空大空大者、五大之一。为耳根、前记云。胜声二论、俱说空为耳根、何以故、空无障碍故、若有障碍、是即不闻、故耳空为耳根亦无质碍。意说声无质碍故、空大为耳根、亦无质碍也。今声论对胜论立声常宗。无质碍因。

  论此中常宗、以虚空极微等为同品。无质碍性、于虚空等有、于极微等无。

  此显分同。二宗声论胜论俱说、地水火风四大极微常住。二十唯识疏云。地水火风、是极微性、若劫坏时、此等不灭、散在处处、体无生灭、说为常住。麤者无常。极微所成麤色、便是无常劫初成、体非生。劫后坏、体非灭。二十空劫、散居处处。后劫成位、两合生果、如是展转、乃至大地。所生皆合一。能生皆离多。极微众多、其体非一、广如二十唯识疏中解。

  此空言等。等彼时等。极微言等、等取彼意等、如极微、亦有碍故。故此常宗。虚空极微为同喻、无质碍因、于空等有、极微等无。故是同分。同品一分转也。

  论以瓶乐等为异品。于乐等有。于瓶等无。

  此显异分。彼二宗中。皆说觉乐欲嗔等为心心所。此二此二者、论所举乐等及瓶等二也非常。为常异品。彼二非常、乃为此常宗之异品、无质碍因、于乐等中有、于瓶等上无。故是异分。异品一转也。

  并前、合显俱一分转。以此异分、并前同分、合显俱品一分转。

  论是故此因、以乐以空为同法故、亦名不定。

  结不定。无质碍因、空为同品、能成声常。乐为同品、能成无常。由成二品。是故如前、亦为不定。如成声常宗、空为同品、无质碍因、得成此宗。如成声无常宗、乐为同品、无质碍因、亦得成此宗。故是不定。

  论相违决定者。

  第六相违决定。具三相因、各自决定、成相违之宗、名相违决定。相违之决定、后记云。意云、相违即宗。决定是因、不得名为相违。相违之因、属主为名。第六转摄。决定令相违、后记云。由因能令宗法相违也。还是相违宗之决定也。第三转摄。虽由于因、宗方相违。此论文中、正明因过。因不得名相违、从相违主以得其名、名相违决定也。第三第六两转、俱是依主释也。

  论如立宗言、声是无常。所作性故。譬如瓶等。

  此乃胜论对声生论立、义如前说。若对声显、随一不成。

  论有立声常。所闻性故。譬如声性。

  此乃声生对胜论立。若对余宗、说所闻性。是前所说不共不定。对余宗说、此因便无同喻、以余宗不说有声性故。

  胜论声性、谓同异性。寔德业三、各别性故。实中如地等、别有地等性。德中如声等、别有声等性。业可类推本有而常。声等性本有而常也大有共有、非各别性、不名声性。依广百论、大有亦名声性。今此不尔。庄严轨曰。问大有句义、何故不名声性。答声之同异、唯与声为性、不通余法、故是声性。大有通一切、不名声性。筱山钞云。汎言声性、有通有别。通者、大有体一是常。一切共有。亦是色等性故。不得偏名为声性也。别者、谓同异性、体多而常。诸法别有故。闻声时、亦闻同异性故。当知广百、依通性说、今约别性、亦不违也。以上须参看前述胜论六句义中。

  声生说声。总有三类。一者响音、虽耳所闻、不能诠表。如近切语、别有响声。二者声性。一一能诠、各有性类、后记云。声性、随能诠声、许有多也、离能诠外、别有本常、声生师、言声从缘生已。即此声、别有体性、而是常住。以望后不灭、故名本常。不缘不觉。新生缘具、方始可闻。后记云。声性。缘未具时、耳根不取、名不缘不觉。觉者、起耳缘时、名之为觉也。不缘者、无缘也。总意而言、要须缘具、声性之上、方有可闻。若不然者、但住本常、不缘不觉。不同胜论。后记云。胜论但取同异性名为声性。声生说缘具不具、有闻不闻。三者能诠。即前第二中所云一能诠是也。离前二有。离前响音及声性二者而别有此能诠也、虽响及此、能诠二皆新生。响不能诠。今此新生声是常住。今声生对胜论立声常宗。有法之声、即新生声。以本有声性为同喻。

  两宗声生胜论虽异。并有声性可闻、且常住故、总为同喻。不应分别何者声性。如立无常。所作性因。瓶为同喻。岂应分别何者所作、何者无常。若绳轮所作、打破无常、声无瓶有。若寻伺所作、由意中寻伺力故、击咽喉等发声、故说声是寻伺所作。缘息无常、寻伺或咽喉等缘、不起用时、声缘便息、尔时声灭、名无常、声有瓶无。若尔。一切皆无同喻。故知因喻之法、皆不应分别。由此声生、立量无过。明灯钞云。胜论声性、谓同异性也。声论别有本性是常。两宗所说声性虽异。而不应分别。盖因喻之法、依总相而立。如所作因。不分别绳轮所作、或咽喉所作。但取声及瓶上有是所作之总相。以为因法。此亦如是。不分别立者声生所说声性如何、敌者胜论所说声性如何。但取两宗所说声性之总相。以为同喻。由依总相立、故无有过、若分别者。便成过类分别相似。理门论云。分别同法差别、由此分别、颠倒所立、说名分别相似等。

  论此二皆是犹豫因故。俱名不定。

  结成不定也。二因、二因者。前所举、胜论对声生、立声无常宗。所作性因。声生对胜论、立声常宗。所闻性因。此二也。皆不能令他敌证生决定一智。故如前五、俱是不定。略篡曰。此双结两宗、因皆有过。一有法声。其宗互反。因喻各立。何正何邪。故俱犹豫。名因不定。理门论颂、结四相违及不定云。观宗法审察、若所乐违害、成踌躇颠倒、异此无似因。参考理门论由观察宗法、令审察者智成踌躇、名不定因。

  二因虽皆具足三相。令他不定、与不定名。论说此二、俱不定摄故。不应分别前后是非。不必分别前宗之因为非、后宗之因为是也。凡如此二因、二皆不定故。凡有与此相类似之二因、其二亦皆不定也、古有断云。如杀迟棋、后下为胜。若尔、声强、胜论应负。然理门论、傍断声胜二论义云。又于此中。现教力胜、故应依此、思求决定。彼说此因、二皆不定。然断声论先立声常、所闻性因。胜论后说所作性因、云声无常。可如杀迟棋、先下负、后胜。今此本论与彼、理门论前后相违。理门前声后胜、此论前胜后声、故不应尔。明灯钞云。主宾立破、理有是非。岂得俱失、而无胜负。古有断云、如杀迟棋、后下为胜。若尔。则声论应强、胜论堕负。然此不容一概而论。至理是非、须傍依现见或至教力断。故应思求违顺。决定真似。由此当知、胜是声非。由世共现见声是无常故。当知理门、非但如杀迟棋后下为胜而已。况今此论、先胜后声。与理门前声后胜相违。知古断意、未必应尔。

  又彼外难。所闻性因、若对有声性、应为正因。意云、所闻性因、对立有声性者说、既不缺同喻、故应是正也。论主非之。令依现教。现、谓世间见声间断、有时不闻、众缘力起。声逢缘有、暂有还无、即无常也教谓佛教、教者言教、说声无常。佛说胜故。由此二义、依世现见无常、及佛说无常二义也、胜论义胜。

  又释迦佛现证诸法、见声无常。依现说教、教说无常。佛现量亲证声相无常。即依现量而起言教、说声无常、故胜论先。论主以胜论立声无常、契佛现教、故先之也。不应依于外道常教。外道常教、违佛说故、不应依从。

  又诸外道不许佛胜者、应依世间现有至寔可信之说。意云。若外道不许佛说为最胜者。即应依世间至寔可信之说也。声逢缘有、暂有还无、世间可信者所共说教。故胜论先。声论堕负。

  彼谓论主也且断于声胜二义、声负、胜无。非诸决定相违、皆先负后胜。古师断云、如杀迟棋、后下为胜者、其说大非。

  若尔、便决定、云何名不定。设难云、若如上说、声负胜先。则胜论因便是决定。云何亦名不定耶由此论主此论之作者、说名论主、恐谓一切决定相违。皆后为胜。故结之云、二俱不定。疏言、论主恐谓一切决定相违、皆后为胜、故结云、二俱不定。此明论文虽举二不定。意寔偏责声生一方面。以彼所闻因、正是不定故。非显胜论所作因亦有不定过也。论说二俱不定、为对古师断后为胜者而发。诸家解疏、多未了此。臆说纷纭、只乱入意。盖胜论以所作因、成声无常、此因既具三相。声论以所闻因、成声是常、其因亦三相皆具。然则何以辨其邪正耶。论主之意。欲令依世间现见为断。则胜论因、不惟法式上无过。而乃本于实测。声论因、但合法式、而不根诸事实。故声论应负。详此、则陈那天主、颇有注重实测之精神。基师盖深知其意。后来解家、遂无足语此者矣。

  论相违有四。谓法自相相违因。法差别相违因。有法自相相违因。有法差别相违因等。

  解相违有三。初标。次列。后释。此初二也。

  相违下详与相违法而为因故、如立声常宗。所作性因。无常即常宗相违法。今此所作因。非与本所立常宗为因。乃与无常法而为因故。即与相违法为因。名相违因。由因但与相违法为因故、即名此因曰相违因、非因违宗、名为相违。此中不约因违宗义以名相违也。

  自相差别二名。已见前能立中极成有法极成能别处。此中疏又复述。故削而不录。唯法有法。皆有自相差别。前但略陈。初学难晓。今更以例明之。如立声无常宗。宗之有法曰声、此言所陈、即是自相。于声之上有可闻不可闻等义、必有其一为意中所许、方名有法差别。宗之法曰无常、此言所显、名法自相。于无常之上、有灭坏无常或转变无常等义、必有其一为意中所许、方名法差别。举此一例、以便反隅。

  宗有法:……(言陈)……自相

  ……(意许)……差别

  宗  法:……(言陈)……自相

  ……(意许)……差别

  论此中法自相相违因者。如说声常。所作性故。或勤勇无间所发性故。

  下别释四。

  初文有三。初标牒名。次显宗因。后成违义。此初二也。

  问相违有四、何故初说法自相因。答、正所诤故。宗之法自相、是立敌两宗正所诤故、故应初说也。此有二师。如声生论、立声常宗。所作性因。声显论立勤勇无间所发性因。声显。立内声常宗、勤勇发因。

  论此因唯于异品中有。是故相违。

  此成违义。由初常宗。空等为同品。瓶等为异品。所作性因。同品徧非有。异品徧有。九句因中第四句也。应为相违量云。声是无常。所作性故。譬如瓶等。

  由第二宗。声显内声是常宗也空为同品。以电瓶等而为异品。勤勇发因。于同徧无。空上无勤发因于异品、电无、瓶等上有。九句因中第六句也。应为违量云。内声是无常。勤勇无间所发性故。喻如瓶等。

  此之二因。返成无常。违宗所陈法自相故。生显二师皆立声常宗。宗之后陈曰常、即是法自相。今所作或勤勇因。反成无常。便违本所立宗之法自相也名相违因。故理门云。于同有及二、在异无是因。返此名相违。所余皆不定。详前九句因中此所作性因。翻九句中第二正因。彼九句中第二句同品有、异品非有。此同非有、异品有故。此勤勇因。翻九句中第八正因。彼同品有非有、异品非有。此同非有、异品有非有故。上已数论。略不繁述。此一似因。前记云。即是此四相违中法自相相违因是也、即所作因或勤勇因是也因仍用旧。喻改先立。后之三因。因喻皆旧。由是四因。因必仍旧。喻任改同。

  法差别相违因者。如说眼等必为他用。积聚性故。如卧具等。准前亦三。此初标牒名二显宗因也。凡二差别谓法差别及有法差别也名相违者。非法有法上除言所陈、余一切义、皆是差别。要是两宗各各随应因所成立、意之所许、所诤别义、立敌所诤也。方名差别。因令相违。名相违因。此段文义。学者非细心思之、恐不易了。今仍取前段举例、申明之。如立声是无常宗。声上有可闻、不可闻、有质、无质、种种义。非可概名有法差别。无常之上有一期无常、刹那无常、转变无常、灭坏无常、种种义。非可概名法差别。盖立者对敌与诤。乃用所作性因、以成立声无常宗。其言所陈有法自相曰声。而意中许声是可闻。即此可闻义、名有法差别。非声上一切义、皆名有法差别。又言所陈法自相曰无常。而意中许无常是灭坏。即此灭坏义、名法差别。非无常上一切义、皆名有法差别。举此一例、余应准知。故疏说言、随应因所成立、意之所许、所诤别义、方名差别。

  此中义说。若数论外道对佛弟子、意欲成立我为受者、此言我者、谓实我也、下皆准知、受用眼等。若我为有法、立我为宗之有法也受用眼等。便有宗中所别不成。有法亦名所别。佛家不许有我。今数论对彼立我。故是他所别不成。积聚性因、两俱不成。若我为有法。立敌俱不许有积聚因。数论说我是常、故不许有积聚因也。佛法不许有寔我、何论有因耶。如卧具喻、所立不成。思之可知。

  若言眼等必为我用。能别不成。以我为宗之能别、敌者佛家不许有我、故不成也。阙无同喻。积聚性因、违法自相。如立眼等必为我用宗。积聚性因。我用即宗之法自相。此积聚因、返成相违。卧具喻、有所立不成。

  若成眼等为假他用。相符极成。假他者、即假我之谓也。依眼等根、假名曰我。佛家亦许。故不须立。立便相符。

  由此方便矫立宗云。眼等必为他用。他者。在立者数论师意中、即指实我而目之也。何故不直言我、而名之以他耶。依数论计。我有二种。一者实我。即彼二十五谛中神我谛也。体既常住、故非积聚。二者假我。即眼等根积聚成身、假名为我。以其假相、动作施为、似我相故。即彼二十三谛中摄也。假我、佛法亦立。实我、则佛法所不许。今数论对佛家、欲成眼等根为实我所受用。宗中若言我者。即犯种种过。已如上说。故彼方便矫立宗云。眼等必为他用。意欲令佛家承许眼等但是资具。而必为他之所受用。他者谁。即实我是也。此盖方便矫托寄意、冀令他晓耳。

  眼等有法、宗之有法曰眼等、指事显陈。为他用法、宗之法、曰为他用、方便显示。意立、必为法差别不积聚他实我受用。不积聚他者。隐自实我。数论神我是常、非积聚性故。其积聚他者。隐目假我。以本无有我、但依眼等积聚法、假名为我故。数论立眼等必为他用宗。他用者。即宗之法自相。于他用之上、有积聚他用、或不积聚他用等义。今数论意中许是不积聚他用。即此不积聚他用、是宗之法差别。故疏云、意立必为法差别不积聚他实我受用。若显立云。不积集他用。能别不成。敌者佛家不许有不积聚他故所立亦不成。亦阙无同喻。因积聚性因违法自相。故须方便立。方便立者。谓言所显法自相、但曰他用、意中所许法差别、则是不积聚他用也。

  积聚性因、积多极微成眼等故。

  如卧具喻。其床座等、是积聚性。五唯所积故。彼此俱许为他受用。故得为同喻。因喻之法、不应分别。故总建立。参看前相违决定中。

  论此因。如能成立眼等、必为他用。如是亦能成立所立法差别相违积聚他用。

  此成违义有二。初举所违法差别因。后释所由。此初也。

  初文又二。此因如能成立眼等必为他用、此牒前因能立因能立者、重复言之、因即能立、所立法自相。如是亦能下、又显此因能与彼法差别为相违因。

  其数论师、眼等五法、即五知根。五知根者、谓眼耳鼻舌皮、皮根能触、相当于佛家所谓身根。卧具床座、即五唯量所集成法。五唯量者、谓声触色味香、不积聚他、谓实神我、体常、本有。其积聚他、即依眼等所立假我、无常转变。然眼等根、不积聚他实我不积聚他、即谓实我。今言不积聚他、又言实我者。重复言之耳。此等词例、相宗书中常见。用胜。亲用于此、受五唯境故。依数论计。神我用眼等、其用殊胜。所以者何。神我亲用此眼等、以受用声等五唯境故。义范云。眼等根、是彼神我用五唯境时、亲所须具。故言实我用胜。

  由依眼等、方位假我。故积聚我即假我、用眼等劣、义范云。虽藉眼等积成假我。然非假我亲所依据。故眼等根、假我用劣。按注钞驳疏云。眼等即是假我、复谁为能用、而以眼等为所用耶。故知不尔。用即神我。复何胜劣。此言眼等依假我立、离眼等外、无别假我体。即不应说假我用眼等。以本无别假我体为能用故也。由斯、依数论计。但是神我用眼等而已。更无假我之用相形。从何校胜劣耶。注钞之意如是、吾以为大谬已。既依眼等积聚、名为假我。积聚是总。眼等是别。总有作用、能用于别。如国家依人民立。国家得用人民。疏言积聚假我用眼等、理非不成。注钞驳之。妄也。

  其卧具等、必其神我须思量受用。故从大等次第成之。大者五大、谓地水火风空。等者谓五唯等。数论双建自性及神我、此二皆是常住法也。由神我思受用境故。自性方生五大五唯、成床座等也。

  然以假我安处所须、方受床座。故于卧具、假他用胜、实我用劣。假他、即假我。假我亲用卧具故胜。实我疏用卧具、故劣。疏者何。实我亲用眼等、即由眼等、以用卧具。故言疏也。此前所说前文引数论所说也、积聚性因。如能成立数论所立法自相。所立谓宗、即数论立眼等必为他用宗。此宗之法自相、但曰为他用。未言不积聚他用。故积聚性因。成法自相亦无过。

  如是亦能成立法差别之相违宗。

  彼法自相、曰为他用。此为他用之上、有积聚他用、及不积聚他用等义。立者意之所许是不积聚他用。此为法差别。

  陈那仍用彼因。返成法差别即不积聚他之相违法、不积聚他用、以积聚他用为相违法、云。眼等、必为积聚他用胜。

  卧具等、是积聚性故。既为积聚假我用胜。眼等亦是积聚性故。应如卧具亦为积假我用胜。以上原文晦涩、今略有删易、若不作此胜用难者。其宗即有相符极成。他宗眼等亦许积聚假他用故。思之可知、以假我于眼等用胜、而难数论。论无明文。疏主创发。清干诸家、颇于疏义、有所翻违。吾谓过矣。疏主立义、可谓善发陈那之旨也。立量违他。必审察他之本计。而自立于不败之地。推详数论所计。积聚他假我。用卧具胜。用眼等劣。不积聚他实我。用眼等胜。用卧具劣。彼之本计如是。今检彼对佛弟子、立眼等必为他用宗。积聚性因。如卧具等喻。彼宗、意许法差别、是不积聚他用。以此是对敌所诤故。然彼积聚性因。则于法差别不集聚他上无。于法差别之相违法积聚他上有。故此因、是法差别相违因也。但彼因虽有过。而敌者违量亦不易成。设陈那不约假我用眼等胜、以难。而直申量云。眼等必为集聚他用。因喻同前。此虽以彼因喻、返成相违。而陈那量、亦犯相符过。何足违害数论所立。原数论亦许假我用眼等。陈那若复立之。即有相符之失也。今疏主设为陈那难数论量云。眼等必为集聚他用胜。因喻仍数论之旧。意说、卧具等是集聚性故。既为假我用胜。眼等亦是集聚性故。应如卧具亦为假我用胜。由是、比量无相符过。方与数论而作相违。审此。则疏主设难、可谓解纷挫锐、词峰峻极者矣。何得以论无明文、妄与之反耶。此中意义、委曲繁密。疏文亦复难涩。学者于此、每纷劳于名词之间、而不获得其条贯及精思所在。故为之剖析如此、览者宜尽心焉。

  但可难言假他用胜。不得难言实我用劣。违自宗故。佛法不许有实我故、共比量中、无同喻故。后记云。准数论师所立量、乃是共比。佛弟子对之作违量即亦是共。若云、眼等、实我用劣。佛法既不许有实我。即犯自能别不成等过。又无有同喻。如何成共比量耶、若他比量、一切无遮。若佛弟子对数论立他比量云。汝眼等应实我用劣宗。积聚性故因。如汝许卧具喻。此于宗中寔我之上、置汝言简。喻中置简亦尔。故无有过、不须遮也。

  诸卧具等、为积聚他所受用故。

  此释所由。成比量云。眼等必为积聚他用胜。积聚性故。如卧具等。诸非积聚他用胜者。必非积聚性。如龟毛等。故今难云。诸卧具等、两宗共许为积聚他受用胜故。论虽无胜字、量义意必然、不须异求、应作此解。

  论有法自相违因者。如说、有性、非实、非德、非业、有一实故。有德业故。如同异性。

  准前作三。此即初、二、标名、举宗因。

  胜论师鸺鹠者。为其弟子五顶、说六句义法。参看前俱不极成中、说实德业、彼皆信之。至大有句、彼便生惑。鸺鹠言有者、能有实等。离实德业三外别有。体常是一。鸺鹠说实德业三种之外。别有大有。其全是常是一。由此、能令一切实德业依之以有故。故云有者、能有实等、弟子不从。云实德业性不无、即是能有。岂离三外、别有能有。五顶意云。地等九实。色等二十四德。取等五业。其各各体性非无。即已是有。何得于实德业之外、又别立大有耶。

  鸺鹠次说同异句义。次前大有句而说也、能同异彼实德业三。此三之上、各各有一总同异性。随应各各有别同异。前记云。同异有二、一总同异、二别同异。总同异中复为二。一总同。二总异。初总同者。如实句中、法体虽九、同是实故、名为总同。次总异者。实中九法总异德业、名为总异。德业二中、总同总异、一准实说、其义易解。别同异中亦为二。一别同。二别异。初别同者。如实句中、地水火等一一极微、各各不同、名之为别。同是实故、名为别同。次别异者。实中九法各各不同、名之为别。别即是异故、名为别异。德业二中、别同别异、均可类推。如是三中、实德业三随其别类、皆有总别。实德业中、随增一法、名为别类。如地者、即实中之别类也。此地实之上、有总同异。有别同异。余准可知。诸同异性。体常、众多。依鸺鹠说。离实德业之外、别有同异性。其体是常、是多。由别有同异性故。方能令实德业有同有异。

  复有一常能和合性。和合实德业令不相离、互相属者。和合全性、是常是一。明灯钞曰、大有、和合、约法通性、皆名为一。

  五顶虽信同异、和合。然犹不信别有大有。鸺鹠便立论所陈量。比量有三。实德业三、各别作故。今指彼论、谓胜论也故言如说。

  鸺鹠对五顶立三量、具如左、          有性非实宗。有一实故因。如同异性喻。

  有性非德宗。有德故因。如同异性喻。有性非业宗。有业故因。如同异性喻。

  有性有法、非实者法、合名为宗。法与有法合而为宗此言有性、鸺鹠五顶两所共许实德业上能非无性。鸺鹠对五顶本欲成立大有是离实等而有。以五顶未共许故。遂方便矫立有性非实等为宗。有法曰有性者。只约实德业当体不无之义、名为有性。而不直言大有。故疏说鸺鹠五顶两所共许云云。鸺鹠欲令五顶悟有性非即实等、方信有离实等之大有。故如是矫立宗也。故成所别。若说大有、所别不成。宗之有法、亦名所别。五顶既不信有大有。鸺鹠若立大有为有法。即有他所别不成过因犯随一。由宗有他所别不成过故。因亦犯他随一所依不成之过。此之有性、体非即实。

  因云、有一实故。显九实一一皆有、故云一实。能有一一实故。基公谓因中言有一实者。所以简别有二实或多实、无实。此故作麻烦也。今皆削而不录。鸺鹠以三量鼎立。曰非实、非德、非业。其初因所言一实者。明是实句中一一实。更何待简耶。基公盖以后之二因、不至一言。遂乃望文生义。不知初因言一。后二可省。略篡有云。九实一一自体不无有之所有、名有一实。德业少一一言。准知。应云有一实故。有一德故。有一业故。文中略故。唯实言一也。沼公不从师说。非无义据。守文之徒、何足谈此。又略篡言、九实一一自体不无有者。即显因中所言之有、只约九实一一自体上不无之义、名之为有。郑重言之。即因言有者。但是不无之有。非是大有之有也。此义下详。

  名有一实有德业者。亦有无有。因言有者、有无之有、即以不无名有、非大有也。若是大有。因成随一、鸺鹠对五顶立因。若言大有为能有者。其因便有他随一不成过。以五顶不信有大有故。因须共许极成。他既未信大有。立者如何可以为因耶。同异非喻、若因言大有、即同异非可为同喻、同异非是大有故、能立不成。因犯随一、又阙同喻、即是能立不成。故知鸺鹠量中言有、非是大有也。

  但言有一实。更不须徵即实离实之有一实。此有一实之有。只约九实一一自体上不无之义、名之为有。更不应问此有、是离实之有乎、抑即实之有乎。设言即实之有。敌者五顶虽许。而立者鸺鹠自所不成。设言离实之有、即是显有大有。立者虽成。敌又不许。故知鸺鹠此因所言有者。虽意实存于别有大有为能有。而言中止可彰于九实一一自体上不无之有。抑欲以一一实体上不无之有。隐寓别有能有。但在言陈。不容显分即实离实耳。此中用意甚微。学人索解、须如其分,又原本此句之前、有如佛法言、有色有漏、一段文。似谓因所言有、直是即实之有。则与此处矛盾。今削而不录。

  如同异性喻。同异虽体不名有。同异性不名大有性、当体立名、曰同异故、而体不无之义共许。今取此不无之义为能有故。亦有一实。引篡要文、补缀于此。义范曰。同异性、能令实德业有同有异。故能有于一一实等也。

  此非实句为一宗已。上释有性非实宗、是为第一、非德非业后二宗法、第二宗之法曰非德、第三宗之法曰非业有法同前。同前第一宗、立有性为有法也、此二因云、有德业故。有性非德宗、有德故因、有性非业宗、有业故因、谓有彼德之与业。三因一喻、如同异性。三因同用一喻、曰同异性、此于前三实德业一一皆有、亦如有性。鸺鹠以谓有性、能令实德业体性不无故。说有性能有于实德业。同异、能令实德业体性有同有异故。说同异能有于实德业、亦如有性之为能有。是故为喻。鸺鹠意云。同异能有于实德业、同异非即实德业。有性能有于实德业、有性非即实德业。

  鸺鹠既陈三比量已。五顶便信。法既有传。鸺鹠入灭。胜论宗义。由此悉行。

  陈那菩萨。为因明之准的。作立破之权衡。重述彼宗。载申过难。故今先叙彼比量也。

  论此因如能成遮实等。如是亦能成遮有性。俱决定故。

  此成违义有二。初牒彼鸺鹠因、有一实故等三因能成遮有性即实等。遮者遮拨。等谓德业。后如是下显此因、亦能令彼鸺鹠所立有性非实等宗有法自相相违。

  谓前三宗言有性非实一宗非德二宗非业。三宗有性、是前三宗有法自相。今陈那仍用彼因喻。总为一量破之云。所言有性、应非有性、宗。有一实故、有德业故、因。如同异性、喻。

  同异能有于一实等、等德及业同异非有性。有性能有于一实等、有性非有性。同异性、是鸺鹠六句中之一。虽非即实等。亦非即大有。鸺鹠矫立为同喻、故成相违。释所由云。此因、既能遮有性非实等。遮有性即实等而说为非实等、亦能遮有性非是大有性。亦能遮彼有性、而言有性非是大有性、两俱决定故。后记云。本立者似立决定。出过者、真破决定。非是立敌俱真决定、名两俱决定也。本立者谓鸺鹠量、出过者谓陈那量。

  论有法差别相违因。如即此因。即于前宗有法差别有缘性。

  下文亦三。此即初、二、标名、举宗因。

  彼鸺鹠仙、以五顶不信离实德业别有有故。下有字是名词、谓大有也、即以前因、有一实等三因成立前宗。有性非实等三宗、言陈有性、是有法自相。意许差别、为有缘性。意中所许作有缘性、是有法差别。

  作有缘性者。缘者缘虑义。胜论宗现比智等为能缘。有缘性者。即所缘境之异名。由境为因、引起能缘故。遂说境名有缘性。据鸺鹠义。实德业。本非即大有。亦非从大有生。然必依大有而有。设无大有为依。实德业亦不能自有。由此。说实德业依大有为体、即得为所缘境、以引起能缘。能缘缘于实德业时、亦俱缘于大有。故说大有作有缘性。疏解殊多纠葛。今不录。

  论亦能成立与此相违、作非有缘性。如遮实等、俱决定故。

  此成违义也。谓即此因。亦能成立与前宗有法差别作有缘性之相违法。而作非大有有缘性。作非大有有缘性者。易词以云。即非有大有作所缘境性、量云。有性、应作非大有有缘性、宗也有一实故、有德业故。因也如同异性。喻也同异有一实等、而作非大有有缘性。有性有一实等、应作非大有有缘性。能缘缘于同异时。同异即是所缘境性。非可以同异境性、别作大有境性解。故云同异作非大有有缘性。然有一实等因。于同异上有。故可以同异之有此因、而作非大有有缘性。例彼有性有此因、亦应作非大有有缘性。不遮作有缘性。汎言作有缘性、即无可遮、但遮作大有有缘性。鸺鹠意许大有作所缘境性、故可遮也、故成意许成义相违。不尔、违宗。有性、可作有缘性故。宗之有法曰有性、本取立敌共许实德业上不无之义、即此有性、可作有缘性、理不容遮。若遮此者、便有违宗之失。故应但遮作大有有缘性也。文言虽略。义覈定然。论文无大有者、但言略耳。

  论已说似因。当说似喻。

  解似喻有二。初结前生后。次依生正释。此初也。

  论似同法喻、有其五种。一能立法不成。二所立法不成。三俱不成。四无合。五倒合。

  自下依生正释、有二。初标列。后别解。标列有二。初标列同。后标列异。此初也。

  因名能立。宗法名所立。同喻之法、必须具此二。因贯宗喻。喻必有能立、令宗义方成。喻必有所立、令因义方显。今偏或双于喻非有。故有初三。

  喻以显宗、令义见其边极。不相连合、所立宗义不明、照智不生。故有第四。

  初标能以所逐。前记云、即说因宗所逐也、因为能立故、有因、宗必定随逐。初宗以后因、乃有宗以逐其因。返覆能所、令心颠倒。共许不成、他智翻生。故有第五。

  依增胜过、但立此五。故无无结及倒结等。以似翻真故。亦无合结。谓以似量翻真量故、非但无有无结等过、亦无合结、此乃真似相翻之义也。

  论似异法喻、亦有五种。一所立不遣。二能立不遣。三俱不遣。四不离。五倒离。

  此标列异。异喻之法、须无宗因。离异简滥、方成异品。既偏或双、于异上有。故有初三。

  要依简法。简别离二。异喻须离宗及因故、令宗决定。方名异品。既无简法、令义不明。故有第四。

  先宗后因。可成简别。先因后宗、反立异义、非为简滥。故有第五。翻同立异。同既五过、异不可增。故随胜过、亦唯五立。

  论能立法不成者。如说声常。无质碍故。诸无质碍。见彼是常。犹如极微。

  下别释中。初同后异。同中有二。初别解五。后总结非。解初不成有二。初举体。后释不成。此初也。

  举彼宗因者、显似喻体。如声论师对胜论立声是常宗。两俱许声体无质碍。以胜论师、声是德句、德句无碍。声论虽无德句、然以其声隔障等闻、故知无碍。

  论然彼极微。所成立法常性是有。

  释不成中有二。初明所立有。后辩能立无。此初也。声胜论、俱计极微体常住故。所立谓宗。此言极微喻上能有于宗法常义。

  论能成立法无质碍、无。以诸极微质碍性故。

  释能立无。声胜论计极微质碍。故无能立。能立者。谓无质碍因法。今极微既是质碍。故此喻上无能立也。

  论所立法不成者。谓说如觉。

  解所立不成。宗因同前。但别举喻、谓说如觉。觉者、即心心法之总名也。心心法者。心谓心王。心法谓心所。小乘说识有六。大乘说识有八。每一识中、又分王所。所者。心上所有之法。如心上有发动势故、名作意心所、有苦乐等名受心所。余不胜举。心王、则心所之续摄者也。

  论然一切觉。能立法无质碍、有。

  以心心法皆无碍故。谓如觉喻上、得有无质碍因也。

  论所成立法常住性无。以一切觉皆无常故。

  释所立无。以如觉喻上、无宗法常义、云所立无、喻上常住实非所立。即同于彼所立谓宗能立谓因二种法者。即是其喻。从所同为名、故名所立。如声常宗。其同喻上若有宗法常住义。虽得云有所立。然据实论之。同喻、非但同于宗法。必同于因及宗、方是同喻。

  论俱不成者。

  解第三过。文有三。初总牒。次别开。后释成。此初也。能所立双无、名俱不成。

  论复有二种。有及非有。

  此别开列也。有谓有彼喻依。无、即无彼喻依。

  论若言如瓶。有俱不成。若说如空。对无空论、无俱不成。

  此释成。以立声常宗。无质碍因。瓶体虽有。常无碍无。瓶体上无有常义及无碍义、虚空体无、二亦不立。二者。谓常义、与无碍义。虚空喻上、都无此二。故云不立。有无虽二、如瓶喻依是有、如空喻依是无、皆是俱无。瓶空二喻之上、都无其所立常宗及能立之无碍因法。名为俱无问虚空体无、常可不有。虚空既已无体、更何从有所谓常耶空体非有、无碍岂无。意云、空体既无、即空上非无彼无碍因法、答、立声常宗。无质碍因。宗因俱表。金陵刻经处本、无宗因俱三字。今依倭刻本补之。宗之法曰常、即表声是常法也。因云无质碍、非但遮于质碍法、实表有无质碍之法也。虚空不有。故无碍无。无碍法者、其体本有。但有而非碍耳。今虚空者、体既本无。更何所谓无碍耶。

  问真如常有、故说为常。虚空恆无、何非常住。又虚空无、何非无碍。答立宗法、略有二种。一者、但遮非表。如言我无。但欲遮我。不别立无。喻亦遮而不取表。

  二者、亦遮亦表。如说我常。非但遮无常。亦表有常体。喻即双有遮表。

  依前喻无体、有遮亦得成。如前我无宗。如免角等喻。但遮无表、亦得成宗、依后但有遮无表、二立阙。二立者、能立因及所立宗也。如后亦遮亦表之宗。若取无体法为同喻。但遮无表。即有二立皆阙之过。

  今立声常、是有遮表。将空为喻、对无空论、但有其遮、而无有表。故是喻过。此下破文轨等难、陈义猥琐、概从删削。

  论无合者。

  解第四过。文有四、一牒章。二标体。三释义。四示法。此初也。

  论谓于是处无有配合。

  标无合体。谓于是喻处。若不言诸是所作、见彼无常、犹如瓶等。即不证有所作处、无常必随。即所作无常、不相属着。是无合义。由此无合、纵使声上见有所作、不能成立声是无常。故若无合、即是喻过。

  若云、诸是所作、见彼无常、犹如瓶等。即能证彼无常、必随所作性。声既有所作、亦必无常随。即相属着。是有合义。

  论但于瓶等、双现能立所立二法。

  此释义也。谓但言所作性故、譬如瓶等。有所作性、及无常住。

  论如言于瓶。见所作性及无常性。

  此示法也。若如古师。立声无常。以所作故。犹如于瓶。即别合云。瓶有所作、瓶即无常。当知声有所作、声即无常。故因喻外、别立合支。陈那菩萨云。诸所作者、即合声上所作之性。见彼无常、犹如瓶等。瓶等所作、有无常、即显声有所作、非常住。即于喻上义立合言。何须别立于合支。

  论倒合者。

  解第五过。文有其二。初牒、后释。此初也。

  论谓应说言。诸所作者。皆是无常。

  释中有二。初举正合。后显倒合。此初也。宗因可知。谓声无常宗、所作性故因。

  论而倒说言。诸无常者。皆是所作。

  正显倒合。谓正应以所作证无常。今翻无常证所作。故是喻过。即成非所立。有违自宗、及相符等。本以所作证无常、今反以无常证所作、故违自所立宗。又所作既立敌共许、今成所作、便犯相符。如正喻中、已广分别。

  论如是名似同法喻品。

  此总结非也。

  论似异法中。所立不遗者。

  下解似异五过、为五。此即第一。于中又三。初简牒。次指体。后释成。此初也。简有二重。一简似同、云似异中。二简自五、以似异中、过有五种。先明所立不遣故。故似异法中所立不遣者、即牒也。

  论且如有言。诸无常者、见彼质碍、譬如极微。

  此指体也。宗因如前、仍前所举声常宗。无质碍故因。同喻如空、此中不举。但标以异、即此中所标极微喻、所立不遣、此类非一。随明于一、故云且也。或不具词。似五明一。似异五过、且明其一、故亦云且。

  论由于极微、所成立法常住不遣。彼立极微是常住故。

  释成有二。初所立有。后能立无。此初也。

  声胜二论、俱计极微常故。不遗所立。异喻须先遮遣所立。今声论对胜论立声常宗。取极微为异喻。实则声胜二论、俱计极微是常。即此喻不能遮遣所立常宗。

  论能成立法无质碍、无。

  明能立无。准所立有、亦应言彼立极微有质碍故。文影略尔。无质碍因、极微喻上亦无。但所立不遣、故为过耳。

  论能立不遣者。

  解第二过有三。初牒章。次指体。后释成。此初也。

  论谓说如业。

  指体也。

  论但遣所立。

  此释所立无。以彼计业是无常故。故此喻遮遣所立声常宗也。

  论不遣能立。彼说诸业无质碍故。

  辩能立有。准前应言、彼说诸业、体是无常。无质碍故。无质碍因、业上既有、故此喻不遣能立、是为过也。

  论俱不遣者。

  解第三过。文亦有三。此即牒也。

  论对彼有论、说如虚空。

  此指体也。即声论师对萨婆多等、立声常。宗也无碍。因也异喻如空。

  论由彼虚空、不遣常性、无质碍故。

  释成有二。初明二立有。二立者。能立因、与所立宗也。虚空喻上、既有宗法常义及因中无碍义。故不遣二立。后约计释成。此初也。

  论以说虚空、是常性故。无质碍故。

  约计释成也。两宗俱计虚空实有。遍常徧者周徧常者恒常无碍。所以二立不遣也。

  论不离者。

  解第四过。文分为二。初牒章。后示法。此初也。

  论谓说如瓶。见无常性。有质碍性。

  此示法。离者、不相属著义。如声常宗。无质碍因。异喻双离宗因。应云。若是无常、见彼质碍。如此。则将质碍属著无常。返显无碍属著常住、故声无碍、定是其常。今如古师举喻、但云、如瓶等、见无常性、有质碍性。此则以无常性与有碍性、各别说之。不显无常属有碍性。即不能明无宗之处、因定非有。何能返显有无碍处定有其常。不令常住性与无碍性互相属著。故为过也。原文晦、不录。

  庄严疏云。离者、不相属著也。若言诸无常者、见彼质碍、如瓶等者。此即显常宗无处、异品无常、与无碍因、不相属著。即是离义。由此返显声有无碍、定与常义更相属著。故异喻须离。今既但云、于瓶见无常性、有质碍性。此但双现宗因二无。不明无宗之处、因定非有。故是不离。由此、不能返显无质碍因与常宗更相属著。故是过也。

  论倒离者。

  解第五过。文有二。如前科。此初也。

  论谓如说言。诸质碍者。皆是无常。

  示法。宗因及同喻、皆悉同前。异喻应言。诸无常者、见彼质碍。即显宗无、因定非有。常宗无处、其无碍因、亦定非有、返显正因。除其不定及相违滥。亦返显有因宗必随逐。谓返显有无碍因、其常宗必随逐也、今既倒云。诸有质碍。皆是无常。即以质碍因、成非常宗。不简因滥、返显于常。此有二过。已如前辩。前示喻相中已辩也。

  论如是等似因喻言。非正能立。

  此结非真也。言如是者、即指法之词。复言等者、显有不尽。向辩三支。皆据申言而有过故。未明缺灭。非在言申。故以等。前记云。似宗因喻三支过中。论文之中、除四相违、自余诸过、各据言陈、未明意诈。今言等者、等彼意许。又缺灭过。论文之中、言陈意许、俱并不说。又缺过中、有分有全、论亦不明。今此等言、并皆等彼诸过失。孝仁云。未明缺灭者。谓有体缺、即似宗等。而尚未明其无体缺、非言陈有故。故言等。复云似宗因喻者。此牒前三。总结非真。故是言也。等言、先似宗因喻者。若喻下言等。恐谓离前似宗因喻、别有似支。故于前等。故于似宗因喻、之前、置等言也。

  论复次为自开悟。当知唯有现比二量。

  上已明真似立。次下明二真量。是真能立之所须具故。文分为四。一明立意。二明遮执。三辩量体。四明量果、或除伏难。此即初二也。与颂先后次第不同。如前已辩。

  问、若名立具、应名能立、即是悟他。如何说言为自开悟。答此造论者、欲显文约义繁故也。明此二量、亲能自悟。隐悟他名及能立称。次彼二立明、二立者、真能立、及似能立、显亦他悟疏能立。犹二灯二炬互相影显故。理门论解二量已云。如是应知悟他比量、亦不离此得成能立、故知能立必藉于比量。显即悟他。明此二量、亲疏合说。通自他悟及以能立。此即兼明立量意讫。

  当知唯有现比二量者。明遮执也。唯言是遮。亦决定义。遮立教量及譬喻等。决定有此现比二量。故言唯有。古师说量、略有六种。现及比外。复有第三、曰圣教量、或名声量、观可信声而比义故。复有第四、曰譬喻量、如不识野牛、言似家牛、方以喻显故。又有第五、曰义准量、谓若法无我、准知必无常、无常之法必无我故。又有第六、曰无体量、入此室中、见主不在、知所住处、如入鹿母堂不见苾蒭、知所住处。陈那废后四种。问古立有多、今何立二。答理门论云。由此能了自共相故。非离此二、自相共相别有所量、为了知彼、更立余量。非字至此为句、故依二相、唯立二量。依自相立现量、依共相立比量。

  问、陈那所造因明、意欲弘于本论。前记云。本论者、即瑜伽对法等是也。解义既相矛盾、何以能得顺成。答、古师从诠及义、智开三量。前记云。义者境也、即自共二相。诠、谓能诠、即至教也。缘自相智、名现量。缘共相智、名比量。缘至教、即名至教量。古师约诠及义、分三量也、陈那已后、以智从理、唯开二量。前记云。所缘之理不过自共二种。能缘之智但分现比。若顺古并诠、可开三量。若顺古师、并取诠义对辩、亦可开三、废诠从旨、古亦唯二。前记云、旨、即理是也、当知唯言、但遮一向轨异二量外、别立至教及譬喻等。故不相违。疏主似朋古师、不妨别立至教。故云、顺古并诠、可开三量。又但遮一向执云云、足徵其意不欲全违于古。吾谓疏主此解未审也。至教本应摄入比量、由观声教而比义故。何须离比别立。详庄严疏云。今陈那意、唯存现比。自余诸量、摄在比中。何以尔者。夫能量者、要对所量。所量既唯自共二相。能量何得更立多耶。故自悟中唯有二量。嵩山宾亦云。外人不肯信佛教是正、故不得立至教为量。此皆善解陈那之旨。

  论此中现量。

  下辩体有二。初辩现量体。后明比量体。辩现量中、文复分四。一简彰。二正办。三释义。四显名。此即初也。言此中者、是简持义。向标二量。且简比量。简别于比量也持彰现量。故曰此中。

  论谓无分别。

  此正辩也。言现量者、谓无分别。问何智于何境、离何分别。唤下文也。

  论若有正智、于色等义。

  此释义也。文复分三。初简邪。二定境。三所离。此初二也。

  若有正智。简彼邪智。谓患翳目、见于毛轮第二月等、虽离名种等所有分别、而非现量。故杂集云。现量者、自正明了无迷乱义。此中正智即彼无迷乱、离旋火轮等。旋火见有输形、此即迷乱、正智必离此等也。

  于色等义者、此定境也。言色等者。等取香等。义者境义。凡言义者、有二解、一道理名义、二境界名义、此中言义者、即境界义。

  离诸膜障、即当杂集明了。虽文不显。义必如是。谓于色等义下、应有杂诸膜障一语。论虽无文、据义须有。不尔。简过不尽。如智不邪、亦无分别、离彼障境、应名现量故。五识现量缘境、本无迷乱。以俱时意识迷乱分别。遂若迷乱亦在五识也。杂集云。如患迦末罗病、损坏眼根,令眼识见青为黄。此疏亦云。患翳目、见毛办第二月等。义心以此谓五识容有错乱。其说固有未审。慧沼弟子如理。则又谓以手按眼、见第二月。其时五识但见本圆月。由意识于眼根门中妄见第二月也。又由眼根病故。意识于根门中见青为黄。实则眼识但见于青。此说亦未究理。唯斯义深详、须论影质。关涉既繁、此难殚述。别见吾著唯识论中。

  论离名种等所有分别。

  此所离也。谓有于前色等境上、虽无膜障、若有名种等分别、亦非现量。故须离此名言分别、种类分别、诸门分别。等者、等取诸门分别也。理门论云。远离一切种类名言假立无异诸门分别。名言、即目短为长等。皆非称实。名为假立。前记云。名言者、谓一切目短为长、呼青为黑等。但由名言、假有诠名、以为共相。皆非称实、名为假立。义范云。设诠色为色、目长为长、岂称实耶。答、诠色为色、目长为长、既是假诠、亦非现量。然有遮表、稍称实故。不同以短为长、全非称实。故偏举之。义范说是也、或名言者、谓一切名言。不止目短为长等。即通一切名句文皆是。

  依此名言、假立一法、贯通诸法、名为种类。如立色之一法、贯通一切青黄赤白、种类同故、名为无异。如青黄赤白、同是色故、故不异、种类差别故、复言诸门。如色与声等、种类不一。或复世间即摄外道所有横计安立诸法、名为诸门、计者计度、不称境故、名为横计、计非一故。世间种种横计、故有诸门、故须离此所有分别、方为现量。名种等者。本应通取一切非量及比量心所有言诠为解。疏中列举胜论等外道说。未免徵于曲而遣其全。今此颇有删易原文之处、学者幸审思之。

  然离分别、略有四类。一五识身。此言身者、自体之异名。尅指五识自体而言之、云五识身。二五俱意。意识与五识俱者、名五俱意。眼识缘色、耳识缘声、乃至身识缘触时。皆有意识与之俱起、由意引五、令趣境故。此五俱意、容是现量。三诸自证。诸自证者、谓一切心心所之自证分。陈那说一切心心所各各有相见自证三分。自证是体。相见、即一体上所起二用。相分现似外境。见分缘之。俱时自证亦缘见。然见缘相、通现比非量。自证缘见、则唯是现量。四修定者。谓定中意识是现量也。

  此言于色等义。是五识故。疏但举五识。理应兼言俱意。俱意与五识同缘色等、可是现量故。理门论引颂云。有非非一相。根非一切行。有法、谓色等是有体法。色等之上有所作无常等义。义即共相。其义非一。云非一相。根者五根。体是净色、亦云色根。五根不行于色等之共相、云非一切行。意识方缘共相故、唯内证离言、是色根境界。此言唯有内证而离名言之自相、是色根所行也。内证离言者。能缘亲得所缘法体。能所不分。冥会而证。名为内证。此虽明证。然不起言诠。故说离言。庄严云。五识缘境、与根必同。故约色根境界、以显五识内证。

  次云。理门论文意地亦有离诸分别、唯证行转、前记云。第六意识与五识俱者、及第八识、于所缘境、皆唯证自相行解而转、名为现量、又于贪等诸自证分、贪者、贪心所。等者、等瞋痴等心所。如意识相应贪等心所。其见缘相。即是非量。以分别此相是外境、而起爱染等故。至自证缘见。唯是现量。以不于见分之上起妄分别、但冥证故。诸修定者、离教分别。在定位中、离前闻思教相分别。于境唯是亲证。皆是现量。次云至此。明现量有三。一意地。二诸自证。三定中。合前颂言五识、共有四种现量。此上、引理门论也。

  问此论言于色等、但是五识。何不同彼理门论亦有余三。答言、此亦同彼。理门于色等境、且明五识、以相显故、此偏说之。彼论广明、故具说四。庄严云、问理门理量、既有四种、何故此中唯明五识、答、此论简略、唯明五识、理门委言、故有四种。

  问别明于五、五根非一、各现取境、可名现现别转。余三、如何名现别转。答各附体缘、不贯多法、名为别转。能缘于所缘体、冥合若一、名为附体而缘。此于所缘、不起共相分别、名不贯多法、文同理门、义何妨别。前记云。理门云现现别转者、谓五根各现取现也。此论言现现别转者、谓四类心各附体缘也。四类心者、即前所举、一五识、二俱意、三诸自证、四定心、是也。故文同义别。按前记顺疏解。寔则此论但举五识。不曾别以四类心也。

  问言修定者离教分别、岂诸定心内不缘教耶。答虽缘圣教。不同散心计名属义、计义属名。两名及所诠义各别缘、名离分别。非全不缘、方名现量。义断曰。以不如名定执其义、亦不谓义定属其名、云离分别。

  论现现别转故。名现量。

  显名也。此四类心、见前或唯五识、现体非一、名为现现。若约四类心言现体者。即此四类现体非一、故名现现。若约五识言现体者。即此五现体非一、名为现现。义竝详前。各附境体、离贯通缘、前所谓各附体缘、不贯多法也、名为别转。由此现现、各各别缘、故名现量。更附一解。设约每一识言。即前一识中、刹那刹那、皆现证境、亦得云现现别转也。前念识与后念识、各别证故。如眼识、前刹那缘白、即此刹那、识与白俱灭。后刹那识起缘白、非复是前刹那之识与白也。

  故者、结上所以。是名现量、显其名矣。虽无是字、准解比量、具合有之。下云是名比量、故此应有是字。

  论言比量者。

  下明比量。文分为四。初牒量名。二出体。三释义。四结名。此初也。

  论谓藉众相而观于义。

  此出比体。谓若有智、藉三相因、而方观境义也。因相有三、故名为众。

  论相有三种。如前已说。由彼为因于所比义。

  此下释义有三。初释前文。次简因滥。后举果显智。此初文也。言相有三、释前众相、离重言失、故指如前。由彼为因、释前藉义、由即因由、藉待之义、于所比义、此即释前而观于义。前谈照境之能、曰之为观。后约筹虑之用、号之曰比。言于所彰、结比故也。

  论有正智生。

  此简因滥。谓虽有智、藉三相因、而观于境。犹豫解起、此即因失。由此说因、虽具三相。有正智生、方真比量。如前相违决定中、声论之因、虽具三相、然不能令正智生、故非正因。

  论了知有火、或无常等。

  此即举果显智、明正比量。智为了因。火无常等是所了果。以其因有现比不同。果亦两种、火无常别。了火从烟、现量因起。了无常等从所作等、比量因生。此二谓所作因及烟望智俱为远因。所作因望解无常之智为远因。烟望解火之智为远因藉此二因、缘因之念、为智近因。念者记忆忆本先知所有烟处、必有定火、忆瓶所作、而是无常。故能生智、了彼二果。二果者、火及无常也故理门云。谓于所此审观察智、从现量生、或比量生、及忆此因与所立宗不相离念。由是成前举所说力、前记云。敌者念力、能令立者所立宗成、举宗所说有力也。敌者既解立者宗、故知立者所立义成有力也。念因同品定有等故、是近及远比度因故、俱名比量。

  问言现量者、为境为心。答二种俱是。境、现所缘、从心名现量、心现能缘、故名现量。境现所缘、故从心名现量。或体显现、为心所缘、名为现量。

  问言比量者、为比量智、为所观因。答即所观因、及知此声所作因智。此未能生比量智果。知有所作处即与无常宗不相离。能生此者、念因力故。

  问、若尔、现量、比量、及念、俱非比量智之正体。何名比量。答、此三能为比量智之近远生因、因从果名。故理门云。是近及远比度因故、俱名比量。又云。此依作具、作者、而说。如似伐树、斧等为作具、人为作者。彼树得倒、人为近因、斧为远因。有云斧亲断树为近因。人持于斧、疏非亲因。此现比量为作具。忆因之念为作者。或复翻此。前记云。谓忆因之念为作具。现比量为作者。随前二释、前记云。前喻中斧人二种不定。今此中、作具、作者、亦复不定。故名比量。

  是名比量。

  结名也。由藉三相因、比度知有火无常等故。是名比量。

  论于二量中、即智名果。是证相故。如有作用而显现故。亦名为量。

  此明量果也。亦除伏难。谓有难云。如尺秤等为能量、绢布等为所量、记数之智为量果。汝此二量、现比火无常等为所量、现比量智为能量、何者为量果。

  或萨婆多等难。我以境为所量、根为能量、彼以根为能见等、不许识见、故根为能量、依根所起必及心所、而为量果。汝大乘中、即智为能量、复何为量果。

  或诸外道等执、境为所量、诸识为能量、神我为量果。彼计神我为能受者知者等故汝佛法中、既不立我、何为量果。智即能量故。

  论主答云。总答以上诸难于此二量、即智名果。即者、不离之义。即用比量智、还为能量果。彼复问、云何即智复名果耶。答云。夫言量果者、能智知于彼、能智者、谓现比二量。彼者、谓自共二相。现量智知于自相。比量智知于共相即比量智、能观能证彼二境相故、所以名果。此中意云、能量智能分明知于所量境、即此能量智分明知故、亦名量果、彼之境相、于心上现、名而有显现。假说心之一分、名为能量、云如有作用。既于一心、以义分能所、故量果又名为量。

  或彼所量即于心现、不离心故、亦名为量。以境亦心、依二分解。二分者、谓难陀师等立二分义、即每一识析为相见二分也。庄严云。相分为所量。见分为能量。即此见分审决明白亦为量果。

  或此中意、约三分明。能量者见分。量果即自证分、体不离用、即智名果、是能证彼见分相故。见分相者、指见分之自体而名之如有作用而显现者、简异正量。彼心取境、如日舒光、如钳钳物、亲照境故。正量说心亲照外境、如日舒光、云云。则以心与境为条然各别之二实物。故是邪执。今者大乘、依自证分、起此见分取境功能、及彼相分为境生识。此言依自证分上起见分及相分也。相分能为境界、牵生能缘见分、故云为境生识。见分对于所缘相分境、而有缘虑用、故云取境功能。是和缘假、自证变起相见。即三分俱时显现。良由众缘和合、有此三分假现耳。不可说为实物。如有作用。三分互为缘起。似有作用。而不可执为实、自证能起故、言而显现故。自证是体、相见是用、一体之上现起二用、故论说而显现故、不同彼执真实取。不同正量执有实能取心与实所取境故、此自证分亦名为量、亦彼见分。或此相分、亦名为量、不离能量故。相分亦名为量者、以相非离见而独存、故随能量亦名量、如色言唯识、言唯识者、非谓无色、以色非离识而有、故言唯识。此顺陈那三分义解。

  论有分别智、于义异转。名似现量。

  下明二似量。真似相形、故次明也。于中有二。初似现。后似比。似现之中、复分为二。初标。后释。此即初也。标中有三。一标似现体。二标所由。三标定名。

  有分别智、谓有如前带名种等诸分别起之智、不称实境、别妄解生、名于义异转。名似现量、此标似名。

  论谓诸有智、了瓶衣等分别而生。

  此下释也。谓诸有了瓶衣等智、不称实境、妄分别生、名分别智。眼识所证唯色相。耳识所证唯声相。乃至身识所证唯触相。本无瓶衣等。世人缘色等相、执为有实瓶衣等。故此智不称实境。由妄分别而生。即名此曰分别智、准理门言。有五种智、皆名似理。一散心缘过去,散心者、即意识。凡位散乱、异定位故、名为散心。二独头意识缘现在。谓意识不与五识俱者、名独头意识。即五识不行时、意识独起思构是也。三散意缘未来。散意亦即意识四于三世诸不决智。此不决智、亦属意识、五于现世诸惑乱智、此惑乱智亦属意识谓见杌为人、睹见阳炎、谓之为水、及瓶衣等、名惑乱智。皆非现量、是似现收。或诸外道、及余有情、谓现量得故。故理门云。但于此中、了余境分、了者、解也、于此中而作余境分之解、如于杌中而见为人之类是也、不名现量。由此、即说忆念、比度、悕求、疑智、惑乱智等。基云、惑乱智下言等者、是向内等。离此、更无可外等故。案向内等者、结词也。向外等者、等其余也、于鹿爱等、西域共呼阳焰为鹿爱。以鹿热渴、望见泽中阳炎、谓之为水、而生爱故。等者。等彼见杌谓之为人、病眼空华、毛轮、二月、瓶衣等故。皆非现量、随先所爱分别转故。以上并引理门论文、读者细心思之自得、五智、如次可配忆念等。前记云。五智如次配忆念等者。一忆念、配散心缘过云。二比度、配独头意识缘现在。三悕求、配散意缘未来。四疑智、配于三世不决智。五惑乱智、配于现在诸惑乱智。是也。

  问此缘瓶等智、既名似现、现比非量、三中何收。答非量所摄。问如第七识、缘第八执我、可名非量。汎缘衣瓶、既非执心、何名非量。答应知非量、不要执心、心于境起染执者、其为非量、自不待言。然非量行相最宽。非但限于执心也。但不称境、别作余解、即名非量。以缘瓶心、虽不必执、但惑乱故、谓为实瓶。故是非量。

  问既有瓶衣、缘彼智起、应是称所知。何名分别。

  论由彼于义、不以自相为境界故。

  此释所由。由彼诸智、于四尘境、不以自相为所观境、于上增益别实有物、而为所缘、名曰异转。此意、以瓶衣等、体即四尘。依四尘上、唯有共相、无其自体、瓶衣等者。由能缘心、依于四尘体之上、而取分剂相貌。即唯有共相。本无实瓶衣等自体故此知假名瓶衣、不以本自相四尘为所缘。但于此共相瓶衣假法而转、谓为实有。故名分别。

  论名似现量。

  释定名也。由彼瓶衣、依四尘假。但意识缘共相而转、实非眼识等现量所得、而自谓眼见瓶衣等、名似现量。又但分别执为实有、谓自识现得、亦名似现、不但似眼现量而得、名似现量、此释尽理。前解局故。

  论若似因智为先、所起诸似义智、名似比量。

  此解似比。文亦有二。初标。后释。此即初也。于中有三。初标似因。次标似体。后标似名。

  似因、及缘似因之智、为先、先犹因也生后了似宗智、名似比量。

  问何故似现、先标似体、后标似因。此似比中、先因后果。答彼之似现、由率遇境、即便取解、谓为实有、非后筹度、故先标果。此似比量、要因在先、后方推度、邪智后起、故先举因。

  论似因多种、如先已说。用彼为因。

  下释也。如先所说四不成、六不定、四相违、及其似喻、皆生似智之因、并名似因。前已广明、恐繁故指。

  论于似所比、诸有智生。

  释前所起诸似义智。如于雾等、妄谓为烟、言于似所比。邪证有火、于中智起、言有智生。

  论不能正解、名似比量。

  此释名也。由彼邪因、妄起邪智、即如前例、不能正解彼火有无、名似比量。

  论复次若正显示能立过失、说名能破。

  解真能破。文分为三。初总标能破。次辩能破境。后兼显悟他、结能破号。此即初也。

  他立有失、如实能知、于他立之失、能如其实而知之也、显之令悟、名正显示能立过失。其失者何。

  论谓初能立、缺减过性、立宗过性、不成因性、不定因性、相违因性、及喻过性。

  此辩能破境、即他立失。分二。初辩阙支。次明支失。前记云。宗因喻三、随阙一体、即名阙支。虽言所陈、义不相阙预、故名支失。

  谓初能立缺减过性者、此即初辩缺支。或总无言。此无体缺也。旧有二解。一云。设虽有言、而非立论之言、亦名无言。如瑜伽十五说。论堕负者、谓有三种。一舍言、二言屈、三言过。舍言。谓立论者以十三种词、谢对论者、舍所言论。何等名为十三种。谓立宗者谢对论者曰。我论不善。汝论为善。我不善观。汝为善观。我论无理。汝论有理。我论无能。汝论有能。我论屈伏。汝论成立。我之辩才、唯极于此、过此以上、更善思量、当为汝说。且置是事、我不复言。,以如是等十三种词。谢对论者、舍所言论。舍所论故。当知被破、为他所胜、堕在他后、屈伏于彼。是故舍言、名为堕负。此云无言者。即彼舍言。二云。设陈其宗。不申因喻。如数论者立我是思、无因喻故、名为无言。详此两解、犹未尽理。余以为言者、谓宗因喻三支之言。三支俱缺、亦名无言。如敌者或未立若何三支。破者亦得随就敌者宗义、而设量破之是也。或言无义。此有体缺也。因之三相、为能立。设申其因、不具三相。既无义理。即缺灭过、过重先明。故云初也。注钞云。或言无义名缺灭者。不然。所说无义。即在言申中过。何得缺灭中明、此之缺灭。约陈那因三相为七句者。阙一有三。于三相中缺一相者有三句也、阙二有三。于三相中缺二相者有三句也、第七阙三。第七句、说三相俱缺也。

  阙一有三者。一、缺初相。如数论师对声论立声是无常。眼所见故。声无常宗、瓶盆等为同品、虚空等为异品。此眼所见因但缺初、而有后二。

  二、缺第二相。声论对萨婆多、立声为常。所闻性故。虚空为其同品。瓶盆等为异。此所闻性因但缺次相。

  三、缺第三相。同前宗喻。所量性因。唯缺第三。所量因、于异品瓶盆等上亦有故阙二有三者。一阙初二相。如声论对佛弟子立声非勤发。眼所见故。虚空等为同。瓶盆等为异。此眼所见因缺初二相。前记云。眼所见因。异品瓶盆等上应有。何故不说此因缺第三异品徧无性耶。答佛法许眼但见四尘。不见瓶盆等。故此因于异不转。二、缺初及第三相。如立我常。对佛法者、因云、非勤发。虚空为同。电等为异。因缺所依、宗有法之我、佛法不许、故因缺所依故无初相。电等上有、缺第三相。

  三、缺后二相。诸四相违因、即缺后二。其因、于同品无、于异品有故。

  全缺者。上述二三成六、此为第七句、如声论对胜论、立声常。眼所见故。虚空为同。盆等为异。三相俱阙。以上颇删易原文。读者对勘原文。

  立宗过性等下、等者、谓不成因性等也别明支过。此等或于能破、立所破名。故理门云。能立缺灭能破、由彼能破、对于能立缺灭而为其能破故。故得此名。立宗过性能破等。准上可知。

  论显示此言、开晓问者。故名能破。

  兼显悟他、结能破号。立者过生、敌责言汝失。立证俱问其失者何、名为问者。敌能正显缺减等非、明之在言、名显示此。因能破言、晓悟彼问、令知其失、舍妄起真、此即悟他、名为能破。此即简非、兼悟他、以释能破名。简虽破他、不令他悟、亦非能破。

  论若不实显能立过言、名似能破。

  此明似能破。文分为三。初标似能破。次出似破体。后结似破名、辩释所以。此初也。

  论谓于圆满能立、显示缺灭性言。于无过宗、有过宗言。于成就因、不成因言。于决定因、不定因言。于不相违因、相违因言。于无过喻、有过喻言。

  此出似能破体。立者量圆、妄言有缺。立者量圆、破者乃妄言其有缺也、因喻无失、虚语过言、立者宗无过、破者乃妄谓彼宗有过。立者因无不成之过、破者乃妄谓为不成。立者因无不定失、破者乃妄谓为不定。立者因地我相违失、破者乃妄说为相违。立者喻无过、破者乃妄说有过。不了彼真、不了立者量是真能立也、兴言自负。破者对真能立、妄兴攻诘之言、徒自负而已牟由对真立、名似能破。准真能破、思之可悉。

  论如是言说。名似能破。

  结似能破名。辩释所以。于中分二。初结名、后释。此初也。

  如是者、指前之词。言说者、即于圆满能立、显示缺灭性言等。如此等言、名为似破。

  问、何故于圆满能立、显示缺灭性言等、为似能破。

  论以不能显他宗过失。彼无过故。

  释所以。夫能破者。彼立有过、如实出之。如实而出彼立之过也、显示敌谓所破者、证、谓同闻证义者令知其失、能生彼智、能生敌者证者之智也此有悟他之能、可名能破。彼实无犯、立者量不犯过妄起言非。破者妄起言非以不能显他宗之过。何不能显、彼无过故。由此立名、为似能破。

  论且止斯事。

  方隅略示、显息繁文。论斯八义、真似实繁。略辩、为入广之由。具显、恐无进之渐故。今略说之、云且止斯事。

  论已宣少句义。为始立方隅。其间理非理。妙辩于余处。

  一部之中、文分为二。此即第二、显略指广。上二句显略。下二句指广。略宣如前少句文义、欲为始学立其方隅。八义之中、理与非理、如彼理门、因门、集量、具广妙辩。

  因明大疏删注终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