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法相宗>>正文内容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205

       

发布时间:2013年04月08日
来源:   作者:妙境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205

 

  寅二、馀颂世尊告说(分二科) 卯一、初一颂略标(分四科) 辰一、标说义

  是故世尊意为策励怖多所作懈怠众生,总摄一切,略说三学。

  一共是五十一个颂,前一个颂是大梵天王讚歎佛和请法。第二个颂以后,是佛回答他的问题。「是故世尊意为策励怖多所作懈怠众生,总摄一切,略说三学」,佛法是非常的广大的,现在「总摄一切,略说三学」。

  辰二、举颂文

  故次告曰:大仙应善听!学略有三种:增上戒心慧,于彼当修学。

  「故次告曰」,这底下「举颂文」,前边「标说义」。「大仙应善听!学略有三种:增上戒心慧,于彼当修学」,这是举颂文,底下第三科「释方便」。

  辰三、释方便

  此中显示依戒心慧,若散乱者,令不散乱,方便为说增上戒学;心未定着,为令得定,方便为说增上心学;心已得定未解脱者,为令解脱,方便为说增上慧学。由此因缘,诸修行者,一切所作,皆得究竟。

  「此中显示依戒心慧,若散乱者,令不散乱,方便为说增上戒学」,「此中」,这底下解释戒定慧。「释方便」,这是得圣道的方便,得圣道的方法,得圣道的行动,叫做方便。「此中」,此颂中显示,依戒、依心、依慧。通常说是戒定慧,这地方说心、慧,这个定就指心不散乱说的,所以它就是心;那个戒是通于身口意。「依戒心慧,若散乱者」,佛依戒心慧为众生说法,为众生说戒定慧的三法,怎麽样说呢?「若散乱者,令不散乱」,若是众生他的心在这个杀、盗、淫、妄上散乱放逸,但是他想要修学圣道呢,佛就令他不散乱,叫他不要在恶业上放逸。「方便为说增上戒学」,「方便」是佛的智慧,佛的智慧善巧的为他宣说增上戒,来停止他的放逸,不作这一切恶事,所以叫作「戒」。这个「增上」前面的文解释过,我不知道你们记住没有,那个增上有两个解释。

  「心未定着,为令得定,方便为说增上心学」,说是我不作恶事,我能够持戒清淨,很好,很值得讚歎,很好,但是内心还没能够得定,心里面还是有问题,没能寂静住,那麽也很难得圣道。「为令得定」,佛为了使令没得定的人能得定,「方便为说增上心学」,说禅定的法门。

  「心已得定未解脱者,为令解脱」,就是这个有情他能够持戒清淨,又能够获得禅定,这个应该是指四禅八定,四禅四空处说的,应该也包括欲界定、未到地定。得了定是得定了,「未解脱者」,在那个定里面,无始劫来学习杂秽的惑业苦的种子还在那里,还不清淨,还是流转生死的一个大动力,流转生死的这些种子还在那里,还没能解脱生死。「为令解脱」生死,「方便为说增上慧学」,这样子才能够转凡成圣。

  「由此因缘,诸修行者,一切所作,皆得究竟」,由这个戒定慧为因缘,诸修行的人,「一切所作」,一切所应该作的事情才能够究竟圆满。如果只是定、只是慧,没有戒也不圆满;如果只是戒、只是慧,也不圆满;如果只是慧,也不圆满。一定三学都具足,「一切所作,皆得究竟」。

  辰四、明所摄

  此显世尊密意宣说一切诸学,无不摄在此三学中。

  这是最后一科「明所摄」,就是这个三学它是一个总纲,它能包摄一切佛法,这样意思。「此显世尊」,这一个颂是表示佛的慈悲心里面有没有说出来的意思,没有明显的说出来,那叫做「密意」。那个「密意」是什麽呢?就是「宣说一切诸学」。佛法里面非常的广博、非常的深奥,这些这麽多的妙法无不包摄在此三学中的。说是无量无边的佛法,只说三学,还有很多佛法没有说吧?不是,都包括在里面了,是这样意思。

  《披寻记》六○一页:

  诸修行者一切所作皆得究竟者:所作有八:一灭依止,二转依止,三遍知所缘,四喜乐所缘,五得果,六离欲,七转根,八引发神通。如〈闻所成地〉中说(陵本十三卷二十页),是名诸修行者一切所作应知。

  「诸修行者一切所作皆得究竟者:所作有八:一灭依止,二转依止,三遍知所缘,四喜乐所缘,五得果,六离欲,七转根,八引发神通。如〈闻所成地〉中说(陵本十三卷二十页)」,这八种所作,我们前面的文,在〈闻所成地〉上解释过了。我感觉你们是年纪轻,应该记忆力好,这八种所作怎麽讲法,记住没有?我感觉这八种所作很有意思。头几天,我曾经把这个地方找……,你们各位法师辛苦,按照录音带把它记录出来,我又重去翻了一遍,读了一遍的。其中这个「遍知所缘」,这一个地方讲得还不十分明瞭。这个「遍知所缘」,就是尽所有性、如所有性里面的,属于这个尽所有性的意思。这个「所缘」就是你修止观的所缘境,所缘境很多很多,不出于蕴处界,就是五蕴、十八界、十二处,不出这三种。这个所缘境,你能够完全通达,那就叫「遍知所缘」。

  「喜乐所缘」,这就是你修学止观有多少成就了,你的圣道的愿力也强起来,就是欢喜修行,欢喜修止、修观,这个时候,叫做「喜乐所缘」。「五得果」,得果就是得初果,或者得二果。「六离欲」,初果、二果还没离欲,到三果、四果才离欲。「七转根」,我们众生的根性久远以来熏习的不同,有的人是钝根,有的人是利根,有软、中、上不同,但是这件事不决定。我前生懈怠放逸,我栽培得不如人家,我是钝根;但是你现在努力,他能转变成利根的。说我是利根,但是你若懈怠,你就可能会变成钝根。这个根是不决定的,就在乎你努力不努力,这样意思。这句话表示,只要你努力,虽然是钝根,你还是有希望有成就的。「八引发神通」,得了禅定,你再修神通,能引出来神通。这地方都是通于深浅,所以这叫「一切所作」。你修止观,「诸修行者一切所作」,这从我们凡夫开始有这八种所作。

  卯二、次四十九颂广辩(分二科) 辰一、初十五颂总说三学(分十一科) 巳一、成办方便(分二科) 午一、总标义

  又为显示于诸学中,由此方便成办所学,故次说言:应圆满六支,四乐住成就,于四各四行,智慧常清淨。今此颂中,如其次第,显示成办三学方便。

  「又为显示于诸学中,由此方便成办所学」,前边这一个颂是「略标」,佛回答请法者的问题;佛的方法,先略说,而后广说。「大仙应善听!学略有三种:增上戒心慧,于彼当修学」,这是略标,略标大意。底下第二科「次四十九颂广辨」,广辨分两科,第一科「初十五颂总说三学」。分十一科,第一科「成办方便」,分两科,第一科「总标义」,总标成办的方便。

  「又为显示于诸学中」,佛的大慈悲,无穷无尽的为众生说法,所以略说说完了,又为我们显示、开示「于诸学中」,于诸多的戒定慧里边。「由此方便成办所学」,由此戒定慧为方便,你能够努力的话,你就能成辨你所学的圣道,你不会白辛苦的。

  「故次说言」,所以就说了:「应圆满六支,四乐住成就,于四各四行,智慧常清淨」,这是总标义。「今此颂中,如其次第,显示成办三学方便」,这一个颂里边,如其所说的次第,前后的次第,就显示出来成办三学圣道的一个方法。这是「总标义」。

  这底下第二科「别释颂」,分三科,第一科是解释「第一句」,就是「应圆满六支」,解释这一句。分四科,第一科「牒标」。

  午二、别释颂(分三科) 未一、第一句(分四科) 申一、牒标

  应圆满六支者:应依增上戒学方便修学。

  「应圆满六支者」这句话,这句话是说的什麽呢?「应依增上戒学方便修学」,这是「牒标」。「应依增上戒学」,这个初发心希求圣道的人,受沙弥剃髮的时候,发心出家的人剃髮的时候,有一个颂是「善哉大丈夫,能了世无常,捨俗趣泥洹,希有难思议。」这个颂非常的好,是讚歎希求圣道的人是大丈夫,这是大人,不是平常人了。他知道世间上所有的人,所希望成就的荣华富贵的事情,都是转眼间就没有了,都是无常的。这一无常呢,你以前都白辛苦了;你费了很多的辛苦,希求荣华富贵,就算是你成功了,转眼间就都没有了。因此,「捨欲趣泥洹」,世间的尘劳事情一笔勾消,把荣华富贵一笔勾,就把它去掉了。「我现在想要得圣道,想要得涅槃」,这件事不可思议。这可见,从开始出家就有圣道的愿力,不然的话能把世间上的荣华富贵放弃吗?所以这上面是说:「应圆满六支者,应依增上戒学方便修学」,这可见「增上戒」这里边,有圣道的愿在里边的,不然何必去受戒呢?「方便修学」,这个「方便」就是智慧,要用智慧来修学增上戒。

  申二、徵列

  何等六支?一、安住淨尸罗,二、守护别解脱律仪,三、轨则圆满,四、所行圆满,五、于诸小罪见大怖畏,六、受学学处。

  「何等六支?」这底下第二科是「徵列」。「何等六支?」应圆满六支,这个「六支」是什麽呢?这是徵。「一、安住淨尸罗」,这底下是列,把这六个支、六个部份陈列出来,标出来。第一个是「安住淨尸罗」,这个「安住淨尸罗」有两个意思:第一个意思就是去受戒,受了戒的时候,白四羯摩的时候,受了戒的时候,就安住在戒上面,这就叫做「安住淨尸罗」,这是第一个意思。第二个意思是总说的,这是总说,下边五个法是别说的,这有这个意思。「二、守护别解脱律仪,三、轨则圆满,四、所行圆满,五、于诸小罪见大怖畏,六、受学学处」,「如是六支,显示四种尸罗清淨」。

  《披寻记》六○一页:

  一、安住淨尸罗等者:此中六支,如(声闻地)别释其相应知(陵本二十二卷二页)

  「一、安住淨尸罗等者:此中六支,如(声闻地)别释其相应知」,这在「陵本二十二卷二页」,那上面说得很详细。这六支,一条一条的解释很清楚,应该到那里去看一看。就这样好了。

  这是「徵列」。底下第三科是「配释」,分两段,第一个是「标」,第二个是「配」。

  申三、配释(分二科) 酉一、标

  如是六支,显示四种尸罗清淨。

  表示四种戒法的清淨。这是「标」出来。底下就是「配」。

  酉二、配

  安住淨尸罗者:是所依根本。

  「安住淨尸罗者,是所依根本」,这麽讲。

  《披寻记》六○一页:

  是所依根本者:谓由最初修习淨戒,渐次进趣后证无作究竟涅槃,是故淨戒,名为所依根本。

  「是所依根本者:谓由最初修习淨戒,渐次进趣后证无作究竟涅槃」,你受了淨戒,当然就开始学戒,持戒清淨,这麽逐渐地向前进,修戒、修定、修慧,到最后的时候。「进趣后」,渐次地向前进,最后是证得了无作究竟的涅槃。「无作」就是无为,究竟的涅槃了。「是故淨戒,名为所依根本」,是所有后来的圣道的根本,以戒为根本,向前进趣到涅槃,是这样意思。那麽这样子这个「安住淨尸罗」也就是总的意思,下边这五种是别说的。由这五种别说的戒来配合那四种尸罗清淨,那麽「安住淨尸罗」这一句也就包括了四种清淨,是这样意思。

  守护别解脱律仪者:显示出离尸罗清淨,为求解脱而出离故。轨则所行俱圆满者:此二显示无所讥毁尸罗清淨。

  「守护别解脱律仪者:显示出离尸罗清淨」,那四种尸罗清淨,现在是第一种,叫「出离尸罗清淨」。这个「守护别解脱律仪者」,这表示出离的尸罗清淨。「为求解脱而出离故」,这个「出离」是什麽意思呢?因为……你为什麽要受戒呢?你是为求涅槃才受这个戒。求涅槃,换一句话就是出离的意思,出离惑业苦的苦恼,想要得圣道的解脱,这个出离是你的目的。你受戒、持戒清淨,目的是要出离生死的苦恼,要得圣道,所以叫做出离。这个在你的动机上叫做出离,在这个作用上也是出离,它有出离的作用。所以这个「出离」有两个意思:一个是你的动机,一个是你这样持戒清淨有出离的作用,能满你所愿的,所以叫做「显示出离尸罗清淨」。

  「轨则所行俱圆满者」,第一个是安住淨尸罗,第二是守护别解脱律仪,第三个是轨则圆满,第四个是所行圆满。这个轨则圆满、所行俱圆满,这个「轨则圆满」在下文的解释呢,包括威仪路的圆满,威仪的圆满,包括所作事的园满,包括于诸善品加行圆满,包括这麽三种圆满,叫作「轨则圆满」。

  这个「威仪路」就是行住坐卧,你行,你在那里走路,或者是住,或者是坐,或者是卧,都是合乎轨则的,不会有特别的怪现象。走路就正常的走嘛,但是那个人他特别的有个怪现象,那就是违背世间,不随顺世间,违背世间,不随顺毗奈耶,违背了毗奈耶,那就是不圆满了。你违背了毗奈耶,不随顺毗奈耶,违背世间,不随顺世间,那轨则就不圆满。你现在不违背世间,随顺世间,随顺大众,大家都是这麽走路,大家看上去,这些有智慧的人、贤圣善人,他都同意这样子作,他不会呵责你,那就叫作威仪路,是轨则圆满了。

  这个「所作事圆满」,就是衣服事,你穿的衣服事;你要常常洗衣服,到时候要沐浴。说这个人几十天也不沐浴,衣服也不洗,那就是所行的不合乎轨则了,所作的事不圆满了。要洗钵,乃至吃饭,那就是你去乞食,这些事情,所作事都是为贤圣善人所讚歎,而不会呵责你的,那就叫作轨则圆满。

  「于诸善品加行处所」,「于诸善品」,你受持读诵经典,有病人,你去照顾病人,或承事师长这些事情,都是有轨则的。譬如说我拜佛,拜得很如法,或者有个怪现象,你拜佛的时候出现个怪现象,那就是轨则不圆满了,就有人会讥嫌你、会议论你。为什麽要特别的出怪现象呢?这就是有点不正常嘛!这就是说这个意思。这就是「于诸善品加行处所」的这些事情,都是有轨则的,也都是圆满的。

  「所行圆满」,所行圆满是什麽事情呢?就是我们佛教徒,当然尤其是个比丘,有五个地方你不可以去:就是以杀生为职业的地方,比丘不要到那地方去;再来就是酤酒家,你不要去;再来淫女家、国王家、旃陀罗家,这些地方你不要去。如果你若去了,就是所行不圆满,就为贤圣善人所呵责。

  「此二显示无所讥毁尸罗清淨」,如果你的轨则,威仪路也是轨则圆满,所作事轨则圆满,于诸善品加行处所圆满,所行的圆满,这两种圆满「显示无所讥毁尸罗清淨」,显示你这个人,你这个修行人,别人都不会讥嫌你,不会毁谤你,你的尸罗是清淨的,是这样意思。

  《披寻记》六○一页:

  显示无所讥毁尸罗清淨者:谓由轨则圆满,随顺世间,不越世间,及于非所行处能善远离,于馀无罪所有行处知时而行,由是不为世间之所讥毁,是名无所讥毁尸罗清淨。

  「显示无所讥毁尸罗清淨者:谓由轨则圆满,随顺世间,不越世间」,随顺世间大众,你不要有怪现象,就不越世间。「及于非所行处能善远离」,不应该去的地方不要去。「于馀无罪所有行处」,其他,除了那五种地方你不要去,其他的地方你若去,没有什麽罪过,是没有过失的所有行处。「知时而行」,但是也不是时时的要去的,你要知道时,这个时间可以去,这个时间是不可以去。「由是不为世间之所讥毁,是名无所讥毁尸罗清淨」,是这样子。这是把轨则圆满和所行圆满解释完了。这第五支:

  于诸小罪见大怖畏者:显无穿缺尸罗清淨。

  「于诸小罪」,什麽叫做「小罪」呢?你犯了这个过失,小小的用一点功力就能还淨,你就清淨了;小小的动作,对首忏悔,罪过就没有了,这叫「小罪」。「见大怖畏者」,是什麽呢?我犯了这种过失,心里面顾虑,我不要因为这件事令人家讥嫌我、议论我,使令我的名誉流布到诸方去都讥嫌我;不要因为这一点的过失,使令我的圣道有障碍,这叫「见大怖畏」。「显无穿缺尸罗清淨」,表示你的戒是很完整的、很圆满的,不会有一小事,穿了一个洞;或者这个碗、这个钵是很完整的,忽然间缺了一个口,这是不圆满了。表示你的戒就是圆满的清淨,这样意思。

  《披寻记》六○二页:

  显无穿缺尸罗清淨者:谓由于微小罪见大怖畏,不亏身业,不亏语业,无缺无穿,名无穿缺尸罗清淨。

  「显无穿缺尸罗清淨者:谓由于微小罪见大怖畏,不亏身业,不亏语业」,我的身体表现出来的行为没有不圆满的地方,我说出来的话也没有什麽过失,这就叫作无缺,也叫作无穿,名叫「无穿缺尸罗清淨」。

  受学学处者:显无颠倒尸罗清淨。

  「受学学处者」,这是最后一个。「显无颠倒尸罗清淨」。这个「受学学处」,在后文〈声闻地〉上解释,是说你这个人受了戒以后,你在师长那里,要接受师长的教导。「学处」就是戒;「受学」,接受师长的教导去学习。师长这样教导,你这样接受学习。并且在二百五十条戒之外,还有很多很多的戒,你也要接受学习,受持清淨,那叫「受学学处」。「显无颠倒尸罗清淨」,《披寻记》解释:

  《披寻记》六○二页:

  显无颠倒尸罗清淨者:由于学处求受善巧欲晓悟故,随所教诲无增无减而能受学。又于所说学处,若文若义能无倒受,由是于戒能令无犯,名无颠倒尸罗清淨。

  「显无颠倒尸罗清淨者:由于学处求受善巧欲晓悟故」,在这个「学处」,在戒上,你能够求受,自己去希求,能够接受,你在这上得到善巧的智慧;知道这样是持、这样是犯,怎麽样叫清淨,怎麽样叫不清淨,你都通达了,叫做「善巧」。「欲晓悟故」,明白一点说,就是你若受了戒,你要知道这个戒,叫「欲晓悟故」。「随所教诲」,因为你想要明白,怎麽办法才能明白呢?就要随顺师长的教诲,「无增无减而能受学」,你也不要增多,加上你私人的意见,不要增;也不要减,不要把佛的意思、师长的意思减少了,而能够这样的接受教导去学习。「又于所说学处,若文若义能无倒受」,不颠倒的接受,就是违背了原来的正意,你生出来一个特别的解释,那就不对了,「能无倒受」。「由是于戒能令无犯,名无颠倒尸罗清淨。」这一条倒是很重要!

  申四、结成

  如是六支极圆满故,增上戒学,与馀方便作所依止。

  「如是六支极圆满故」,这是第四科「结成」。「如是六支」,前面这六支配合四种尸罗清淨。「极圆满故」,就是对于戒来说,已经很圆满了。「故,增上戒学,与馀方便作所依止」,这六种戒,你极圆满了的这个增上戒学,它能为其它的方便作所依止。其它的「方便」,就是增上心和增上慧,为它作基础,你就有资格、有能力去学习增上心、学习增上慧了,所以是极圆满的。

  未二、第二句(分二科) 申一、标

  四、乐住成就者:显示增上心学方便。

  「四、乐住成就者」,现在是「第二句」。前面解释第一句:「应圆满六支」,这个第一句解释完了。现在解释第二句,分两科,第一科是「标」。

  「四、乐住成就者」,四种乐住成就者,是什麽呢?这是「标」。为「显示增上心学方便」,这表示你对于增上心学的方便,你要努力的学习这个定。第二科是解「释」。

  申二、释

  四种静虑名四心住、现法乐住,故名为乐。

  「四种静虑名四心住」,就是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就是色界的四禅,这叫四种心住。「心住」,也就是心安静的不散乱、不动乱,叫做「住」。为什麽叫「乐住」呢?「现法乐住,故名为乐。」这个「现法」,就是你现在的色受想行识里边就有快乐,有勇勐的轻安乐;你心里面明静而住之中,有强烈的轻安乐,这叫做「现法乐住,故名为乐」。这是指定说的。

  未三、第三句(分二科) 申一、标

  于四各四行智慧常清淨者:依增上慧学说。

  「于四各四行智慧常清淨」,这是第三科,是第三句和第四句,解释这个颂。分两段,申一是「标」。「于四各四行智慧常清淨」,这是「标」。底下第二:「依增上慧学说」,这两句是根据增上慧学来说的,宣说的。

  申二、释

  谓于苦集灭道四圣谛中,一一皆有四行,即无常等。增上慧学,由此淨智之所显故。

  「谓于苦集灭道四圣谛中,一一皆有四行」,这第二科解「释」。这个「于四各四行」,是于四谛里边,每一谛里边有四种行法,这是属于智慧,它是能清淨你的心,使令你能断惑证真的。「谓于苦集灭道四圣谛中」,一一谛中皆有四种行法。那四种行呢?「即无常等」,这四种行。「增上慧学,由此淨智之所显故」,佛开示我们的增上慧学,就是由此……四四一十六,这十六种清淨的智慧显示这个增上慧学的。

  《披寻记》六○二页:

  谓于苦集灭道四圣谛中一一皆有四行等者:〈声闻地〉说,由四种行了苦谛相:谓无常行、苦行、空行、无我行。由四种行了集谛相:谓因行、集行、起行、缘行。由四种行了灭谛相:谓灭行、静行、妙行、离行。由四种行了道谛相:谓道行、如行、行行、出行。(陵本三十四卷一页)。

  「谓于苦集灭道四圣谛中一一皆有四行等者:〈声闻地〉说,由四种行了苦谛相」,由四种行法就能明白这个苦谛的相貌。苦谛究竟是怎麽回事情?「谓无常行、苦行、空行、无我行」,简单解释一下:

  「无常行」,待缘而有,有生灭故,名为无常。苦谛究竟是什麽?就是我们的色受想行识,色受想行识是因缘而有。因缘而有,原来没有而后有,有了又没有,在有的时候有生住异灭的变化,所以叫作无常;有变化的,它是无常。你若修止观的时候,观察色受想行识是无常的,叫「无常行」。

  「苦行」,这个色受想行识是苦,《大智度论》上解释:如荷重担。我们现代化的城市,好像都是把东西都放在车上,但是落后的地方,我是乡村的人,我只看这个境界。乡村的人,多数是自己担,有什麽东西担在肩上,或者在背上背着,要走几十里路,很辛苦,我也做过这种事情,很辛苦啊!你说辛苦,我放下来,你不担,不可以,一定要担到目的地才可以,所以如荷重担,所以是很辛苦啊!是逼迫性,此苦逼迫性,这是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更是苦啊!这是「苦行」。

  我们凡夫这个心执着,所以苦就来了;这个圣人,若得圣道的阿罗汉,他还有色受想行识的,但是他不苦了。因为什麽不苦?不受故。以不受一切法故,得阿罗汉,他心不执着了,不执着这色受想行识了,所以苦而不苦。我们从这个地方知道,我们有什麽事情的时候,「哎呀!这个人不讲道理,他触恼我」,对的,这个话也没有错,是他不讲道理触恼我,使令我苦。但是我们从佛法上看呢,也因为你心里面执着,你若有圣道的智慧的时候,不受,不执着的时候,就不苦。世间上、社会上的有权利的人,他作事情呢,他心里愿意怎麽作就怎麽作,你不如他意,他有权利改变你,你不可以不听话的。而我们一般的凡夫也是一样,「你不可以触恼我」,也是对的,大家都有生存的自由,你不可以触恼我,我也不应该触恼你,这话也是对的。但是佛法不是这个意思,佛法也是有这个意思,我们制戒的时候,这个戒,布施、持戒、忍辱也是,你不要触恼人,这是对的。但是佛法根本的地方,不是这个;就是改变自己,佛法的道理是改变自己。我这个心于一切法不受,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佛法是这样子的。所以这个地方,这个苦啊,所以用佛法来讲,因为你内心里分别执着才是苦的,所以这个「苦行」。这样你若修止观的时候,你就应该这麽修,先修八苦、三苦这麽修;然后你分别是我内心裡执着才是苦啊!

  「空行」,「空行」是什麽呢?色受想行识里面没有我,所以叫作「空」。色受想行识里边都是无常变化的,这里边没有常恒住不变异的我。色受想行识本身都是刹那刹那的变化,生灭变化,它不是我,它里边也不是另外还有一个我的,也没有;所以这个叫空。

  「无我行」,我是什麽?是自在的意思,自由自在的意思。没有这件事,没有这个自由自在的东西可得,所以叫「无我行」。或者这样讲也可以,就是执着我有两种:一个是五蕴之外有一个我,五蕴之外有一个我,有个常恒住的我;没有,就叫做空。五蕴,色受想行识都是刹那刹那因缘变化,它是不自在的,所以它也不是我,即五蕴不是我,叫做不自在;另外也没有我,叫空。另外也没有我呢,这里面有两个意思:就是另外这个我也在五蕴里边住,但是他和五蕴有别体,五蕴是五蕴,我是我,但是这个我住在五蕴里边,这是一个意思。第二个意思,这个我住在五蕴之外,也有这个意思。总而言之是说,五蕴里边另外没有我,五蕴也不是我,所以叫「无我行」。

  「由四种行了集谛相」,前面是由四种行了苦谛相,这底下解释第二个:「由四种行了集谛相」,去明瞭、观察,这个「了」是明瞭,也是观察的意思;思惟观察集谛,四谛里面那个集谛的相貌。怎麽样观察呢?「谓因行、集行、起行、缘行」,用这四种行来观察。

  这个「因行」,就是它为苦恼的因。这个「集」,总相来说呢,我们有色受想行识,它是由因缘有的,由因行。我们昨天讲那个所得自体,那个自体主要是指果报主,指阿赖耶识说的。这个自体是所得,谁是能得?就是因。这个因是谁?因就是无明,就是我们执着有我就是无明,不知道无我也是无明,不知道三宝、四谛,这都是;这无明是很多。这十二缘起,前面我们在学习十二缘起那个地方解释无明,就是无明它是众苦之因,也就是我内心里面执着,所以才有苦;我若不执着,你怎麽触恼我,我也没有苦。这个执着是众苦之因,也就是无明,「因行」。

  这个「集行」,「集」是什麽呢?无明它不停留在它那个位子上,它要动,就是造出来种种的业力,或者造福业,或者造罪业,造不动业,这个就是「集」。这个业,你造的这个业,这个业……,根本没有苦嘛,能积聚苦,给你积聚很多的苦恼给你受,你自己造的,这个叫做「行」。无明缘行这个行,无明是「因行」,缘行的行是「集行」,它有集成众苦的力量,叫「集行」。

  「起行」,这个「起行」是什麽呢?别的文上有说生行,这个地方说起行。就是你这个无明一动,造了福业、罪业、不动业,这个时候就在阿赖耶识里面熏成了业的种子,在你自己的心里面造成了业力的种子,那个业力的种子就叫做「起行」,那个业。因为你造作的时候,你无明一动,造作福行、罪行、不动行,在时间上刹那刹那都过去了;虽然过去了,但是在心里面,将来果报的因成就了。那麽这样说呢,在十二缘起上说,就是识名色六入触受,就是这些种子,将来得苦报的种子叫做「起行」。

  这个「缘行」就是爱取,爱取有;由爱取有来滋润以前的这些业力,去得生老死的果报,那就叫做「缘行」。这都是集谛,叫做集谛。这是由这四种相,去观察集谛的相貌。

  「由四种行了灭谛相」,由四种行去观察灭谛的相貌。那四种行呢?「谓灭行、静行、妙行、离行。」这个「灭行」,就是集谛灭了,前面说这个集谛灭了,也就是主要是说烦恼灭。要烦恼灭,这个行才能灭。烦恼灭故,叫做「灭行」。你修学戒定慧的时候,这个烦恼灭了,这叫做「灭行」。「静行」,是苦谛灭了,不苦了。这苦若来了的时候,心里面不寂静;现在苦灭了的时候,这时候苦集二谛都灭了,心里面寂静,「静行」。「妙行」,这个时候苦集二谛都灭了的时候,这个是大寂静安乐的境界,所以叫做「妙行」。「离行」,就是永久也不退转了,远离一切退转的事情,就是永久的解脱了,这叫做「离行」。

  「由四种行了道谛相,谓道行、如行、行行、出行。」「道行」是什麽呢?一切圣人修学戒定慧,是证真义路,就是证悟诸法实相的道路,叫做「道行」;就是戒定慧。它是得涅槃的一条道路,就叫「道行」。「如行」,前面是证真,这个是断惑;如行是断惑,前面证真,这叫断惑,断惑、证真。这个「如」是如理,一切烦恼都不合道理,不如;现在你能断除去烦恼,就如于理了,叫如理行。这两个「道行」、「如行」,就是证真和断惑,这两个是总说的。底下这个「行行」,单独提出来你修学戒定慧,令你心不颠倒,能令你心不颠倒,这叫做「行行」。修行是什麽?就是令心不颠倒,叫做「行行」,心不颠倒。这个「出行」,你成功了,这个道谛修成功了,让你永远的出离三有,就是得大解脱了,叫「出行」。「(陵本三十四卷一页)」解释得非常的详细,这十六行解释得非常详细。

  我刚才解释的是根据《俱舍论》和《杂集论》解释的。现在看看《阿毗达磨杂集论》,才知道《俱舍论》解释的不圆满,才知道它解释的不圆满。你看看这个《瑜伽师地论》,它非常的详细,很广很广的。我最初学习,我初出家那一年就学过十六行,但不懂,说了老半天也不懂。但是那时候还没有看见《阿毗达磨杂集论》、《俱舍论》、《瑜伽师地论》、《成唯识论》,还没有读,后来才读,所以我感觉到唯识的经论太好了,它就是说得非常的明白,非常的如理。

  巳二、次第生起(分二科) 午一、总标义

  初善住根本,次乐心寂静,后圣见恶见,相应不相应者:此颂显示增上三学次第生起。

  前边这一大段文,是说的成办方便,成办戒定慧这个圣道的方便,圣道的方法。下边是第二段「次第生起」,它是有一个次第的,有前后的次第。分两科,第一科「总标义」。

  「初善住根本」,这是前面这个颂文:「初善住根本,次乐心寂静,后圣见恶见,相应不相应」,这是牒这个颂文。这个颂文说什麽事情呢?「此颂显示增上三学次第生起」,它的现起是有前后的次第的,你不能乱这个次第。这是「标义」。底下「别释颂」,分三科,第一科是「初学」。

返回目录

-----------------------------------------------------------------------------------------------------------------

更多妙境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