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204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204
未二、次六颂解了解脱遍知(分二科) 申一、总标义
显示解了缚遍知已,馀有六颂,显示解了解脱遍知。
这是后面的八个颂,明灭道。分两科,第一科,头一个颂「显行苦相」,其馀的七个颂「显示解了二种遍知」。 先「标义」,这底下「别释颂」,先解释第一个颂是「解了缚遍知」,这一个颂解释完了。第二科是「次六颂解了解脱遍知」,分二科,第一科「总标义」。「总标义」,也就是结前生后的意思;结束前文,生起后文的意思。
「显示解了缚遍知已,馀有六颂,显示解了解脱遍知」,这个颂就是:「染污意恒时,诸惑俱生灭,若解脱诸惑,非先亦非后」,先标义,就是其馀的六个颂,前面的一个颂,是「解了缚遍知已」,开示我们,令我们明白这个繫缚遍知,就是前面这个颂:「于苦计我受,苦乐了知苦,分别此起见,从彼生生彼」,这一个颂是「缚遍知」,就要通达什麽是繫缚。这个「遍知」这句话,实在是属于圣道。就是初开始学习佛法,这个时候还不能称之为遍知;就是得圣道之后,有了无漏的智慧了,才称为「遍知」。所以现在是初开始学习的时候,佛菩萨开示我们,令我们明白这个「缚」这件事。「馀有六颂」,剩馀的有六个颂,「显示解了解脱遍知」。这个「缚遍知」,当然主要是苦谛、集谛;这个「解脱遍知」,就是灭谛和道谛了。这六个颂是显示这样的意思。这是结前生后,标示大意。这底下第二科「别显相」,显示出来解脱的相貌。分两科,第一科是「举颂」。
申二、别显相(分二科) 酉一、举颂
谓染污意恒时,诸惑俱生灭,若解脱诸惑,非先亦非后等。
「谓染污意恒时,诸惑俱生灭,若解脱诸惑,非先亦非后」,这个颂。「等」,就是后面还有些颂。这是把这个颂举出来。这底下第二科是「随释」,分六科,第一科是解「释初颂中非先非后」这一句;「染污意恒时,诸惑俱生灭,若解脱诸惑,非先亦非后」,先解释这一句。这一个颂实在是在唯识的经论里面很有名的一个颂,但是在《成唯识论》上,这一句叫「非曾非当有」。《成唯识论》也是玄奘法师翻的,本论也是他翻的,但是句是不一样,可是意义是相同的。看这里的解释:
酉二、随释(分六科) 戌一、释初颂中非先非后句
非先者:与诸烦恼恒俱生故。非后者:即与彼惑,俱时灭故。
「非先者」,「非先亦非后」,先解释这个「非先」,怎麽叫做「非先」呢?「与诸烦恼恒俱生故」,这就是第七识末那识,它「与诸烦恼」,和这个诸烦恼,就是我痴、我见、我爱、我慢,这四种烦恼。「恒俱生故」,就是长时期地在一起,都在一起活动,不是说它在烦恼之先。不是先有末那识,而后才有烦恼,不是在先的,它们是同时的,所以叫做「非先」。
「非后者:即与彼惑,俱时灭故」,就是和彼四种烦恼同时的灭了,就是这个末那识……,这样说这个末那识没有了。这个灭呢,不是说把烦恼灭了,而末那识后来灭,不是的,都是同时的,所以非先非后。那个「非曾非当有」,意思也是这样子。「曾」就是过去,就是在先;「当有」就是未来了,那麽也是在时间上说的,那麽也就是「非先非后」的意思。
这个「非先非后」,这一句解释完了。底下解释第二颂,但是其馀的句子没有解释。这个「染污意恒时」,就是这个末那识,因为它是执着有我,是染污的根本。「恒时,诸惑俱生灭」,就是长时期地、不间断地和诸惑都是同时的生、同时的灭,也包括刹那生灭。「若解脱诸惑,非先亦非后」,若是你修学圣道的时候,这个第六识修学圣道的时候,这个圣道现起的时候,这个第七识的惑就解脱了。这个惑灭除的时候,是「非先亦非后」。当然这个时候,在初得圣道的时候也开始灭,可是最后到金刚道的时候,就是十地菩萨最后心的时候,就完全的息灭了,所以应该指这个时候,「非先亦非后」,同时地息灭了。
戌二、释第二颂
又显所说解脱之相,谓非即彼生已后方清淨,别有所馀清淨意生;即彼先来无染污故,说为解脱。
「又显所说解脱之相,谓非即彼生已后方清淨,别有所馀清淨意生」,这底下是解释第二个颂,就是:「非彼法生已,后淨异而生,彼先无染污,说解脱众惑」,这是第二个颂。解释这个颂的时候,这地方说:「又显所说解脱之相」,这一个颂,前面说这个染污意息灭了,就是清淨了,但是这一个颂又特别地显示所说的解脱的相貌。
「谓非即彼生已后方清淨」,这是说非即彼染污法生起了以后,就是先有染污,后才清淨。而这个后来的清淨呢,「别有所馀清淨意生」,另外有一个清淨的心生起,不是这样子。把这个「非」字先不要念,「即彼生已后方清淨,别有所馀清淨意生」,这是一句;现在再重念,加上这个「非」字:「非即彼生已后方清淨,别有所馀清淨意生」,不是这样子。那麽是怎麽样子呢?「即彼先来无染污故,说为解脱」,就是从开始的时候,从无始劫来的时候,就没有这个染污的事情,那就叫做清淨解脱;这是从理性上说。这个一切有为法的本身是没有的,本身是没有这件事的。若是观察有为法本来是没有的,怎麽有了呢?就是由因缘有的,这个时候才说它是染污的,说它是清淨的。但是观察一切有为法本身呢,无有少法可得,就是没有染污的。
我们这个心的不清淨,譬如我们现在心裡面很平静,也没有贪心,也没有瞋心,没有这些不清淨的事情。但是有因缘的时候,这个清淨心出来了,或者是染污心出来了。你若常静坐的时候,反省自己,反省静坐的时候内心的相貌;你反省自己不静坐的时候,这个心在浮动的时候,这个动乱的相貌的时候,你会发觉是这样的。就是没有因缘的时候,没有这件事,心里面没有这些事情,都是有因缘的时候才有的。就从这里就发现这句话:「即彼先来无染污故,说为解脱」,都是由因缘有的,观察它本来是……这些染污都没有;就是第七识末那识的烦恼亦复如是,不过当然这是非常微细的事情。
戌三、释第三颂
为成此义,故复说言:其有染污者,毕竟性清淨等颂。
这底下是解释第三个颂:「其有染污者,毕竟性清淨,既非有所淨,何等有能淨」,这是解释这第三个颂。「为成此义,故复说言」,为成就「彼先来无染污」这个道理,所以又说这个颂。「其有染污者,毕竟性清淨」,说我们在事实上看,这个因缘一直地在动,那麽我们心不能自主,我们就有染污了,种种的烦恼都现出来了。但是你若观察呢,它的本性是没有染污的,「毕竟性清淨」;究竟来说,它的本性是清淨的。从这个道理来说呢,任何人都可以断烦恼、都可以得圣道的,因为这个都是因缘有的,因缘有的东西可以破坏,所以用功修行是有希望的,得圣道是有希望的。《披寻记》这段文念它一念。
《披寻记》五九六页:
谓染污意恒时诸惑俱生灭者:此染污意亦名末那,常与俱生任运四种烦恼一时相应,谓萨迦耶见、我慢、我爱及与无明。此四烦恼,若在定地,若不定地,当知恒行。如决择分说。(陵本五十一卷八页)此说诸惑,应准彼知。
「谓染污意恒时诸惑俱生灭者:此染污意亦名末那,常与俱生任运四种烦恼一时相应,谓萨迦耶见」,就是我见。「我慢、我爱及与无明」,「无明」就是我痴,就是不知道、不明白无我的道理,叫「无明」。执着有我,就叫做我见。「我慢」,总感觉自己很高,别的人都不如我。「我爱」,就是爱着这个我。「此四烦恼,若在定地,若不定地,当知恒行」,就是得到四禅八定,你这四种烦恼也是活动;你没得四禅八定,你也是恒行的。所以从这里知道,得了四禅八定的人,只是远离了欲界的烦恼,但是你内心的末那识的烦恼还是存在的,所以说还是个生死凡夫,还是有漏定。「如决择分说。(陵本五十一卷八页)此说诸惑,应准彼知」。
戌四、释第四颂(分二科) 亥一、标义
又复显示二种解脱,谓烦恼解脱及事解脱。
「又复显示二种解脱」,这底下是第四科,解「释第四颂」,亥一「标义」,解释第四个颂。第四个颂,就是:「诸种子灭故,诸烦恼尽故,即于此无染,显示二差别」,这是第四个颂,解释这第四个颂。「又复显示二种解脱」,前面解释解脱的遍知……。现在知道这个解脱的意思,有两个意思:一个是本来就是解脱的意思;一个是你修行成功了,烦恼断除去了,这是一个解脱。两个解脱,这个重点是重视本来是解脱的。这是什麽意思呢?因为你本来是解脱的,所以你修行可以得解脱;如果本来就是不解脱,那就是没有办法,修行就是不可能得解脱了。所以本来是解脱,这件事还是很重要。那麽,这底下「又复显示二种解脱」,这个解脱和前面二种解脱可不一样。「谓烦恼解脱及事解脱」,这二种。这是标示出来。底下「配释」,分二科,第一科是「烦恼解脱」。
亥二、配释(分二科) 天一、烦恼解脱
诸种子灭故,诸烦恼尽故者:显示烦恼解脱。
「诸种子灭故,诸烦恼尽故」,颂上这两句话「显示烦恼解脱」。「诸烦恼尽故」,这是说现行的烦恼灭了;「诸种子灭故」,是烦恼的种子也灭了。烦恼的种子灭了,这个现行的烦恼才能灭。不然的话,种子在,你表面上清淨,那是不真实的。这是表示烦恼解脱了,它不能繫缚你了,你心情自在了。
天二、事解脱(分二科) 地一、释
即于此无染者,显示事解脱。
「即于此无染」这句话,这是第二科「事解脱」。分二科,先解「释」。
「即于此无染者,显示事解脱」,这是在事上得到解脱。这句话可以分两个解释:一个是,前面是烦恼解脱,就是没有烦恼了;主要在烦恼那方面说,没有烦恼了。没有烦恼以后,你的心清淨了,那叫做事解脱,可以这样解释。但是看下面的文,又不是这样子;应该包括这个意思在内,但是又有其它的意思。底下第二科是「证」。
地二、证
如经言:苾刍当知!若于眼中贪欲永断,如是此眼,亦当永断,乃至广说。
「如经言」,如经上说:「苾刍当知!若于眼中贪欲永断,如是此眼,亦当永断」,这个意思和前面意思又不一样。「若于眼中贪欲永断」,这个眼当然是说你的眼根,也包括你的眼识,这样子;那麽也是六根、六识都应该在内。在六根、六识上,你有了贪欲的时候,现在经过圣道的修行,这个贪欲断了,不贪欲了,那麽这就是烦恼断,这是烦恼解脱。「如是此眼,亦当永断」,这样子以后,此眼亦当永断,也应该永久是没有了。这表示什麽呢?你有烦恼的时候,你的六根都是有漏的。现在若说是前五根,意根暂时不算。前五根,若是你烦恼在的时候,你这前五根是由烦恼的力量得到的果报;现在这个烦恼没有了的时候,这个果报也就没有了,那就变成一个……,原来是有漏的,现在变成无漏的了。前五根是无漏的了,那叫做「事清淨」,有这样的味道。这就在唯识上说呢,这前五根,若成佛的时候,变成无漏的了。你以前烦恼不清淨的时候,前五根还是有漏的,这个地方有这样的意思。
「如是此眼,亦当永断,乃至广说」,那不但只是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也是在内。但是意根有特别,意根是在因中,前五根是在成佛的时候转变成无漏,意根是在成佛之前就转成无漏了。这是二种差别,这是第四个颂,第四个颂解释完了;「诸种子灭故,诸烦恼尽故,即于此无染,显示二差别」。
戌五、释第五颂(分二科) 亥一、标义
如是显示有馀依解脱已,次当显示无馀依解脱。
这是解释第五个颂,先「标义」。「如是」,前面这一段文,这几个颂是「显示有馀依解脱」,显示完了,「次当显示无馀依解脱」。看这个文,第二科「释颂」,分三科,第一科「自内所证」。
亥二、释颂(分三科) 天一、自内所证
自内所证者:显彼不思议故。
「自内所证者」,这个颂就是:「自内所证故,唯众苦尽故,永绝戏论故,一切无戏论」,这裡边解释得很微细。「自内所证者:显彼不思议故」,就是你自家内心里面所证悟的境界。这句话什麽意思呢?显示那个时候的境界不可思议,就是离名言相了,那就是真如的境界了,胜义谛,这麽样意思;是「不思议故」。
天二、唯众苦尽
唯众苦尽者:为遣妄计唯无性执。谓有馀依永寂灭故,说为寂灭,非全无性。
第二科,「唯众苦尽者」,这句话是什麽意思呢?「为遣妄计唯无性执」,「妄计唯无性执」,「妄计」,这个执着是错误的,什麽执着是错误的呢?「唯无性执」,就是执着完全没有了,没有体性了,完全没有体性了。这个话指谁说的?我不知道你们怎麽想这句话?在《大毗婆沙论》上,说到阿罗汉入涅槃以后,就是什麽都没有了,有这种话,有这样意思,这个人就是灭了。说是众生界是不减少的,我们看那个文,阿罗汉入无馀涅槃的时候,这个人就是没有了,就是这样意思。「唯无性执」,就是说没有体性了,就是完全没有了,这是「妄计唯无性执」。现在是「遣」,除遣这种执着。除遣这种执着,是怎麽说呢?「唯众苦尽」,唯独是惑业苦,这个苦就指果报说的,当然指阿赖耶识也在内,就是这些虚妄都没有了。这表示说,这个有漏的东西完全灭了,还有无漏的功德还是有的。如果你说是不承认有无漏的功德,只是「众苦尽」,那就是错误了。所以现在这个意思说,「唯众苦尽」,唯独众苦尽了,那个无漏的功德没有尽,无漏的功德还存在,这个话裡的味道是这个意思。
「谓有馀依永寂灭故」,这个话也就包括前面那个「即于此无染」这句话,应该有这个意思。「谓有馀依永寂灭故」,我们这个分段生死,分段生死呢,譬如这个阿罗汉把爱烦恼、见烦恼都除灭了,但是这个果报,前一生的有漏业招感的色受想行识还在,当然这个时候色受想行识很清淨,和凡夫是不同,但是还是有漏的果报,就是「有馀依」。等到寿命尽的时候,这「有馀依」结束了。但是在不思议变易生死不是这样子,不思议变易生死是同时的。这个所知障、这个无明烦恼一灭了,果报随时也就清淨了,不是分前后的,可是有这麽两回事,可有这麽一回事的。「谓有馀依永寂灭故」,不是暂时的寂灭,永久的灭了。「说为寂灭,非全无性」,不是完全没有,就是有漏的惑业苦完全寂灭了,这无漏的功德还是有的,这样意思。那就有清淨的依他起和圆成实,还是存在的。
天三、永绝戏论
无戏论者:此解脱性,唯内所证。若异不异,死后当有,或当无等,一切戏论,不能说故。
「无戏论者」这一句话,这个颂就是:「唯众苦尽故,永绝戏论故,一切无戏论」这句话。这句话是:「此解脱性,唯内所证」,这个「解脱性」,就是没有惑业苦的繫缚,得大解脱的体性,是唯独你内心里面的无分别智所证契悟的,所证悟的。这个境界,「若异不异,死后当有,或当无等」,「若异不异」,这个在《解深密经》上解释得很详细。就是他和一切有为法是异、是不异,不可以说的;说死后是当有,或当无等,这些都是戏论,这一切的戏论「不能说故」,不能用这个来表示的,所以是不可思议。所以,叫做「永绝戏论故,一切无戏论」。
戌六、释第六颂(分二科) 亥一、标义
为显补特伽罗及法,俱非流转生死或般涅槃,
「为显补特伽罗及法,俱非流转生死或般涅槃。故复颂言:众生名相续,及法想相中,无生死流转,亦无涅槃者。」这是解释第六个颂,也就是最后一个颂。分两科,第一科也是「标义」。「为显补特伽罗及法,俱非流转生死或般涅槃」故,又说这个颂。这是「标义」,底下举这个颂。
亥二、举颂
故复颂言:
众生名相续,及法想相中,无生死流转,亦无涅槃者。
「故复颂言:众生名相续,及法想相中」,这个「众生名相续」怎麽讲?这个「众生」 这句话叫做「相续」,就是从无始劫来相续地生了又死,死了又生,生了又死,死了又生。「相续」就指「我」说的,这个「我」在无始劫来一直在生死里流转。这个臭皮囊一直的变化,这个我可是不断;这个身体,果报,生了又死,死了又生,但是这个我是不断的,老是相续不断的,这是众生的执着。执着,另外有我的执着,还有色受想行识的执着,就是「法想」。但是在佛法上说,没有我可得,也没有一切法可得;我不可得、法不可得,就没有生死流转可得。没有生死流转可得,也就没有涅槃可得了;灭除生死得涅槃,没有生死可灭,那有涅槃可得呢?这也就是绝诸一切戏论的意思。「为显补特伽罗及法,俱非流转生死或般涅槃」,也就形容那个「一切无戏论」的意思,是这样的意思。这是「胜义伽他」这一大段解释完了。底下是第二科「建立意趣义伽他」,分二科,第一科是「结前生后」。
癸二、建立意趣义伽他(分二科) 子一、结前生后
已释胜义圣教伽他,次当建立意趣义伽他。
「已释胜义圣教伽他」,已经解释了,这个「胜义」主要是无我义。这麽多的……,前面一共四十四个颂,主要是显示无我义,所以叫「胜义圣教伽他」,这个颂解释完了。这底下「次当建立意趣义伽他」,这以下应该建立……,其实「建立」也就是安立,也就是显示「意趣义伽他」,意趣义的伽他。
子二、举颂广释(分二科) 丑一、举经颂(分二科) 寅一、梵王赞请
如经言:一时索诃世界主大梵天王,往世尊所,顶礼佛足,退坐一面,以妙伽他而讚请曰:
《披寻记》五九七页:
次当建立意趣义伽他等者:三学方便摄一切学,依此意趣建立伽他,是名建立意趣义伽他。
「次当建立意趣义伽他等者:三学方便摄一切学」,戒定慧这三种法叫做三学,是圣道得涅槃的前方便。这三种法,「摄一切学」,就是包括了一切应该学习的。「学」这个字,我们通常用这个字的时候,是在解上说的;但是佛法里面的「学」,是包括了修行说的,修行也在内,是摄一切修学的法门的。「依此意趣建立伽他,是名建立意趣义伽他」,依据这样的意趣建立伽他,就是来开示这个偈颂。「是名建立意趣义伽他」。这个「意趣义」,这个究竟是什麽呢?我们从文相上来对观的时候,前面的胜义伽他和后面的意趣义伽他,来对比观察的时候,发觉什麽事情呢?前面主要是显扬无我义,这以下的伽他,主要是告诉你去证悟无我义的方便;就是你要怎麽样修学,你才能得到无我义,那麽这就叫做「意趣义伽他」。这样说呢,佛说这个法,那个意义是劝我们修行,这叫做「意趣」。说这个佛法,这样宣说这样的法句,是劝我们这样修行,这就是这段佛法的意趣,义之所在,就在这里,是这样意思。
这底下我们念他一遍:
于学到究竟,善断诸痴网,今请学所学,修学为我说。
这句话是大梵天王,娑婆世界主大梵天王他请问的,他请法的话。
这底下:「大仙应善听」,是佛回答了。佛称娑婆世界主,叫做大仙。
寅二、世尊告说(分二科) 卯一、略标
大仙应善听:学略有三种,增上戒心慧,于彼当修学。
卯二、广辨(分二科) 辰一、总说三学(分十一科) 巳一、成辨方便
应圆满六支,四乐住成就,于四各四行,智慧常清淨。
巳二、次第生起
初善住根本,次乐心寂静,后圣见恶见,相应不相应。
巳三、清淨渐次
先淨乐静虑,及于谛善巧;即于诸谛中,应生远增长。
巳四、成败果证
于诸学处中,有四趣三所。远离于二趣,于二趣证得。
巳五、别总修习
二安住二种,一能趣涅槃,渐次为因缘,纯杂而修习。
巳六、成满先因(分三科) 午一、增上戒学
最先离恶作,最后乐成满;诸学是为初,于此学聪叡。
午二、增上心学
由此智修淨,淨生乐成满;诸学是为中,于此学聪叡。
午三、增上慧学
从此心解脱,永灭诸戏论;诸学是为尊,于此学聪叡。
巳七、学行离合(分二科) 午一、非共(分二科) 未一、增上戒学
若行趣不淨,亦趣于善趣;是行说为初,当知此非共。
未二、增上心学
若行趣清淨,非诸趣究竟;是行说为中,当知亦非共。
午二、必共
若行趣清淨,于诸趣究竟;是行说为尊,当知此必共。
巳八、智愚学相
若有学无学,当知并聪叡;若有学无学,当知并愚夫。
巳九、成满渐次
若弃捨摄受,亦断除麤重;及现见所知,是受持三学。
巳十、差别因缘
若有缘无缘,亦细麤显现;由受持远离,言发悟所引。
巳十一、不具具等
初学唯有一,第二学二种;第三学具三,慧者皆超越。
辰二、别顺三学(分三科) 巳一、增上戒学(分四科) 午一、受持戒相
不毁坏尸罗,于学誓能顺,轨范无讥论,于五处远离。
若无犯出离,无恶作恶作,于彼学寻求,及勤修彼行。
午二、尸罗成就
终无有弃捨,命难亦无亏,常住正行中,随毘奈耶转。
午三、尸罗清淨
修治誓为先,亦修治淨命,二边皆远离,亦弃捨邪愿。
午四、令学清淨及淨殊胜(分七科) 未一、远离诸障碍法
于诸障碍法,终无有耽染。乱心法纔生,寻当速远离。
未二、远离恶作失念
非太沉太浮,恒善住正念,根本眷属淨,而修行梵行。
未三、远离懈怠放逸
应发勤精进,常坚固勇勐。恒修不放逸,五支善安住。
未四、远离摄受贪欲
当隐自诸善,亦发露众恶。得诸衣服等,麤妙皆欢喜。
少随于世务,麤弊亦随转。受杜多功德,为寂离烦恼。
未五、远离轨则亏损
当具足威仪,应量而摄受;终无有所为,诈现威仪相。
未六、远离邪命亏损
不自说实德,亦不令他说。虽有所方求,而非现异相。
从他边乞求,终不强威逼;以法而获得,得已不轻毁。
未七、成就沙门庄严
不耽着利养,及所有恭敬;亦不执诸见,增益与损减。
不着顺世间,无义文咒术;亦不乐畜积,无义长衣钵。
恐增诸烦恼,不染习居家;为淨修智慧,当亲近贤圣。
不畜朋友家,恐发忧悲乱;能生苦烦恼,纔起寻远离。
不受于信施,恐加害疮疱;于如来正法,尝无有弃捨。
于他愆犯中,无功用安乐;常省自过失,知已速发露。
若犯于所犯,当如法出离;所应营事中,能勇励自作。
于佛及弟子,威德与言教;一切皆信受,观大罪不谤。
于极甚深法,不可思度处;能捨旧师宗,不坚执自见。
巳二、增上心学(分二科) 午一、方便
常乐居远离,及边际卧具,恒修习善法,坚精进勇勐。
午二、清淨
无有欲生欲,不憎恶憎恶,离睡眠睡眠,时不居寂静。
离恶作恶作,无希虑希虑,一切种恒时,成就正方便。
巳三、增上慧学(分二科) 午一、方便
引发与觉悟,及和合所结,有相若亲昵,亦多种喜乐。
侵逼极亲昵,名虚妄分别。能生于欲贪,智者当远离。
诸欲令无饱,众多所共有,是非法因缘,能增长贪爱。
贤圣所应离,速趣于坏灭,仗託于众缘,危逸所依地。
诸欲如枯骨,亦如软肉段,如草炬相似,犹如大火坑。
譬如蟒毒蛇,亦如梦所见,如借庄严具,如树端熟果。
如是知诸欲,都不应耽乐。
午二、清淨
当听闻正法,常思惟修习。
先观见麤静,次于修一向,捨烦恼麤重,于断生欣乐。
于诸相观察,得加行究竟,能离欲界欲,及离色界欲。
入真谛现观,能离一切欲,证现法涅槃,及馀依永尽。
丑二、长行释(分二科) 寅一、初颂梵王赞请(分二科) 卯一、牒标
于学到究竟,善断诸疑网,今请学所学,修学为我说者:于此颂中,大梵天王,先讚世尊,后兴请问。
「于学到究竟,善断诸疑网」,前面是引经的颂……。「建立意趣义伽他」,分二科,第一科「结前生后」,第二科是「举颂广释」。分二科,第一科是「举经颂」。现在第二科「长行释」,长行解释前面的颂。分二科,第一科是「初颂梵王讚请」。分二科,第一科是「牒标」,就是把这个文再把它标出来,叫「牒标」。
「于学到究竟,善断诸疑网,今请学所学,修学为我说者」,这个颂,这是再把它引出来。「于此颂中,大梵天王,先讚世尊,后兴请问」,在这个颂里面,这个大梵天王他先讚歎世尊,后来「兴请问」,才发起来请法的问。
卯二、随释(分二科) 辰一、讚世尊
讚世尊者:谓于一切学中,已得第一究竟,此依自利行圆满不共德说;又能善断展转所生一切疑网,此依利他行圆满不共德说。
「讚世尊者」,前面是「标」,这底下第二科「随释」,分二科,第一科是「讚世尊」。「讚世尊者:谓于一切学中,已得第一究竟」,这个「于学到究竟」,先解释这句话。「一切学中」,就是在一切所应学习的佛法里面。「已得第一究竟」,佛是达到了最圆满的地方,无能及者,是达到第一究竟了,这是讚歎佛。但是这一句的讚歎,「此依自利行圆满不共德说」的,这一句话是依据佛自己在法上得到的功德圆满,这一方面来说,是「不共」于一切人,一切人都不能及于佛,不共于一切人的功德圆满这方面说的,所以叫做「于学到究竟」。
「又能善断展转所生一切疑网」,善断一切众生展转所生一切疑网。「展转」,因此而生了疑惑;你给他解释了以后,因解释而又生了疑惑,展转的有疑惑。那麽,佛能够善巧的断灭一切众生的疑惑。这一句话,「此依利他行圆满不共德说」,佛利益一切众生的德行,这个德行佛也是圆满了,不共于一切众生的功德,从这方面说。「疑网」,这个「网」是个譬喻,就是这个疑惑把你罩住了,你出不来,那叫做「网」,这样意思。这表示这个疑惑也是很厉害的,力量很大的。
辰二、兴请问
兴请问者:何等为学?学有几种?云何于彼当修学耶?
「兴请问者」,前面是讚歎世尊,这底下发动请问。「何等为学?学有几种?云何于彼当修学耶?」这是解释这句话:「今请学所学,修学为我说」,一个学,一个所学,一个修学。那麽这样子,这地方弥勒菩萨解释这句话,「何等为学?」第一个请学,怎麽叫做「学」?「学」的体性是什麽?「所学」的,学有几种?「学」一共有多少种?这是请问数目。「修学」,就是:「云何于彼当修学耶」,怎麽样于彼所学的法去修行呢?那麽这是三个问题,这是请问三个问题。
寅二、馀颂世尊告说(分二科) 卯一、初一颂略标(分四科) 辰一、标说义
是故世尊意为策励怖多所作懈怠众生,总摄一切,略说三学。
这底下第二科「馀颂世尊告说」,佛回答他。分二科,第一科「初一颂略标」,就是:「大仙应善听,学略有三种,增上戒心慧,于彼当修学」,就是这一个颂。这是略标回答的大意,分四科,第一科是「标说义」。
「是故世尊意为策励」,所以佛的大慈悲回答他的问题。但是这裡面的义,佛说这句话的意,那个慈悲心的重点,为什麽这麽样说话呢?「为策励」,佛的意思,「为策励」,来鞭策你、来勉励你。勉励谁?来策励谁呢?「怖多所作懈怠众生」,就是害怕:「哎呀!那麽多的佛法,我几时才能学完?我不学了,我不要去学去」,就是害怕这件事,害怕多所学。「多所作」就是多学,「哎呀!修行三大阿僧祇劫,修学一年我都害怕,何况三大阿僧祇劫?」这是懈怠众生;为这种人,佛就「总摄一切」,把所有应该学习的把它集聚在一起分成三种,你就学这三样就好了,就完全都学圆满了。
-----------------------------------------------------------------------------------------------------------------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