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雪歌仁波切:不要只求解脱

       

发布时间:2013年04月13日
来源:   作者:雪歌仁波切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雪歌仁波切:不要只求解脱

 

  以强大心力投入中士道的修行

  宗大师在进入上士道之前说「恒常修习生死种种过患」。虽然,上士道是我们的主要目标,但是它非常有赖于中士道的实修。这二者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

  我们回头看之前在《广论》中士道讲过的「生起意乐之量」

  「又此意乐如霞惹瓦说,若仅口面漂浮少许,如酸酒上所掷粉面,则于集谛生死之因,见不可欲亦仅尔许。若如是者,则于灭除苦集之灭,求解脱心亦复同尔。故欲正修解脱道心,亦唯虚言。见他有情漂流生死,所受众苦不忍之悲,亦无从起,亦不能生有大势力策发心意无上真菩提心,故云大乘,亦唯随言知名而已。故当取此中士法类,以为教授中心而善修习。」

  宗大师在这段文里,最主要阐释的,就是上士道与中士道之间的紧密关系。而整段文的结论是「故当取此中士法类,以为教授中心而善修习。」在《略论》中所用的词句是「故当数数修习之。」这二句话,也就是在上士道一开头,宗大师讲「恒常修习生死种种过患」的意思。不是修一、二次而已,而是数数、再三地修习。

  中士道的修习,最重要的是出离心。宗大师说,要把它当成教授中心,数数修习。中士道的修行,必须投注强大的力道去修习之。

  中士道修学重心:生起出离心,以戒学为行持

  「学三学道,能得解脱脱离生死」,在《广论》中士道的部份,并没有说非学三学不可,只说必须学戒学,却没有说必须学定学与慧学。所以,简单地讲,心须生起出离心,而在行持方面,戒学是一定要学的,但定学与慧学则不一定。

  在修学共中士道时,为什么戒学非学不可?是为了使得出离心不衰退、产生很强的力道,但并不是为了从轮回中解脱。在共中士道时学戒,并不是以成就阿罗汉为目的而做的修行。若所学包括了定学与慧学,就可以解脱轮回,所以,在共中士道的实修里,并没有讲必须修定学与慧学。

  只求解脱,成佛路遥

  在一开始入道时,心里最终的目的若只求解脱,则,离成佛就会变得非常遥远。

  解脱的果位当然很好,它不像获得善趣的欲界三十三天、色界、无色界等等,会有退失之虞。但是,自利并不圆满,更遑论利他。不只如此,而且,最后,他还是会在佛的劝发下,走上大乘的道路。如果选择了小乘的道路,可以完全确定、决定自己就是不成佛,也就罢了。但问题在于:最后,一定会在佛的劝发下,开始大乘的资粮道、加行道…的道路。这样的走法,成佛,就变得非常遥远。

  根据历史记载,当初西藏在兴建甘丹寺时,在一块被凿开的岩石里发现了一具身体,原来,是一个入根本定的阿罗汉。由于岩石被凿开,他也就出定了。他问:「现在是迦叶佛的时代吗?」人家回答:「当然不是。现在是释迦牟尼佛的时代,不过,世尊也已经圆寂很久了。」他一听很惊讶,如大梦初醒般,于是就以神通飞到空中,以火焚身而离开了。这位阿罗汉在迦叶佛的时代里,并不想去谒见迦叶佛。有些阿罗汉是这个样子的,只想一个人独自修行,对于资粮、有情义利的成办等不喜欢,他们认为这些事情都是滋生烦恼的环境,所以,只想在寂静处修行,安住于很深的定中。在未入定之时,在他的想法里「这是迦叶佛的时代」,但其实,在他住于根本定时,迦叶佛的时代不但过去,连后来的释迦牟尼佛也早已圆寂。

  举这个例子,是要说明阿罗汉住于定中的时间,是一劫又一劫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说,阿罗汉距离成佛很远。

  阿罗汉强大的我爱执

  我们虽也有我爱执,但并没有那么坚固。因为我们的眼界短浅,心里想的都只是一两个月、几年,稍具智慧的人顶多想到的是自己的这一生要如何如何。所以,我们的我爱执,最长也只有几十年的计划与目标。

  但是,阿罗汉的我爱执非常强。他们的我爱执,是生生世世照着他所安排的计划下产生的。因为已经有了规划,内心也非常确定目标一定可以达成,所以非常坚固。因此,要消除掉这样的我爱执就非常困难,要劝请他们进入大乘、生起利他之心,非常难。

  反观我们,我们的目标不会达成,而且眼光短。若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的我爱执要转变为利他心,是比较容易的。《经庄严论》里讲到:「堕地狱道跟成就阿罗汉来比,菩萨们还是会选择堕地狱道。」因为,若成就阿罗汉,则我爱执会非常坚固;若堕入地狱道,虽仍在轮回中,但我爱执就没有那么坚固,所以,轮回里再怎么苦,都还可以忍受。菩萨们就是这样想的。

  我们读到这句「后佛劝发当趣大乘」,要想:不要只求解脱。若只求解脱,则离成佛之道距离会非常遥远。这是很重要的理解。有些师长讲到这里时,通常会举这个例子:一开始在色拉寺出家,然后在色拉寺从摄类学开始学习,经过十六、七年后考上格西。之后,又入哲蚌寺,又从头开始学到考格西。同样的事情反复做二次。小乘行者,在最开始不入大乘道,入小乘道,从小乘的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等依次走完之后,才再开始走大乘道。这情况,就跟刚才举的例子很类似。所以,「理从最初即入大乘」

  ■ 这段开示,是仁波切在《略论》进入上士道时,针对「如是恒常修习生死过患」一句所作的阐释。重点在:

  1.中士道的修行,与上士道的修行非常有关

  2.成办解脱,靠实修三学。但《道次第》在中士道却只谈生起出离心,以及戒学的修 持。因为中士道并非以成就阿罗汉果位为目的。

  3.若最初只求解脱,为何成佛路遥?阿罗汉们最后还是会在佛的劝发下,走上大乘的道路。但因为阿罗汉的我爱执非常坚固,要消除掉这样的我爱执就非常困难,要劝请他们进入大乘、生起利他之心,非常难。

  ■ 结论:我们读到这句「后佛劝发当趣大乘」,要想:不要只求解脱。若只求解脱,则离成佛之道距离会非常遥远。这是很重要的理解。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