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234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234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
本地分中修所成地第十二
本地分中一共有十七地,现在到了修所成地,第十二地。
这个「修」,就是闻思修中是指禅定说的。若论一般的修行也通于闻思的智慧,现在专指禅定说,是超越了闻思的境界。而这裡边是说这个「修所成慧」,就是以禅定为依止修毗钵舍那,成就了出世间圣道的智慧,就是得圣道了,能成就世间、出世间的一切功德,所以叫作「修所成地」。
丙九、修所成地(分二科) 丁一、结前生后
已说思所成地。云何修所成地?
在科判裡边,这是属于第九科「修所成地」,分二科。第一科「结前生后」。
「已说思所成地」,这是结束前文。「云何修所成地」,这是生起后文,这是第一科。
第二科「标释一切」,就是修所成地裡边所解释的在这裡完全地把它标出来。分三科,第一科是「标列」。「标列」裡边分二科,第一科标列这个四处。这个修所成地虽然很广,都收于四处裡边。这一科裡分三科,第一科是「标」,怎麽叫作修所成地呢?
丁二、标释一切(分三科) 戊一、标列(分二科) 己一、四处摄(分三科) 庚一、标
谓略由四处,当知普摄修所成地。
「谓略由四处」,简单的说呢,就是四种境界,就包括了修所成地裡边的内容了。「当知普摄修所成地」,这四处普遍地含摄了修所成地的内容。
庚二、徵
何等四处?
第二科是「徵」。第三科是「列」。
庚三、列
一者、修处所,二者、修因缘,三者、修瑜伽,四者、修果。
「一者、修处所」,这个修所成慧的这个处所,这个境界。二是修所成慧的因缘。三者是修这个瑜伽,正式修学止观了。四者是修果,修慧所成就的果利。这是四处。
巳二、七支摄(分四科) 庚一、标
如是四处七支所摄。
前边说四处,这是第二科「七支摄」,就是将四处的意义又发挥出来多少,所以就分为七科了。这个「七支摄」裡边分四科,第一科是「标」。这个四处,七支所摄,又含摄在七支裡边。
庚二、徵
何等为七?
这是「徵」。下边第三科是「列」。
庚三、列
一、生圆满;二、闻正法圆满;三、涅槃为上首;四、能熟解脱慧之成熟;五、修习对治;六、世间一切种清淨;七、出世间一切种清淨。
「一是生圆满」,这个「生圆满」也就是前面说的那个修处所。「二、闻正法圆满、三、涅槃为上首、四能熟解脱慧之成熟」这是三个,就是修因缘,修的因缘就包括这三个法裡边。「五、修习对治」,就是那第三个修瑜伽了。「六、世间一切种清淨;七、出世间一切种清淨」,就是前面四个处所裡边,那个第四个修果,是这样意思。
庚四、结
如此四处七支所摄普圣教义,广说应知依善说法毘奈耶中,一切学处皆得圆满。
这是第四科是「结」。「如此四处」,如此「七支」,「所摄普圣教义」,它所含摄的一切的圣教义,都含摄在裡边了。若「广说」呢?「应知」道「依善说法毘奈耶中」,以佛所说的法,所说的律,一切的学处。单独说「学处」是指戒,「一切学处」,戒定慧,乃至到佛的境界。「皆得圆满」,在这裡面都圆满地说出来了。
这是「标释一切」,「标释一切」裡边的第一科是「标列」,下边的第二科就是解释前面标列的这些。
戊二、随释(分四科) 己一、生圆满(初支)(分五科) 庚一、徵
云何生圆满?
庚二、标
当知略有十种。
这下边第二科「随释」分四科。第一科解释这个生圆满是什麽意思。这个生圆满是初支。分五科,第一科是「徵」,第二科是「标」。
「当知略有十种」,这个生圆满略有十种不同。这是「标」,第三科是「列」。
庚三、列
谓依内有五,依外有五,总依内外合有十种。
「谓依内有五,依外有五」。「依内」就是这位受教化的人,这个修行人本身来说有五件事。「依外」,依据外边的助缘有五种,有五件事。「总依内外合有十种」,这就是这个生圆满就说这麽十件事。
庚四、释(分二科) 辛一、依内(分三科) 壬一、徵
云何生圆满中依内有五?
前边是「标列」,这下边是第四科解「释」。分两科,第一科是「依内」,又分三科,第一科是「徵」。怎麽叫作生圆满中依内有五呢?这是「徵」,下边第二科是「列」。
壬二、列
谓众同分圆满、处所圆满、依止圆满、无业障圆满、无信解障圆满。
「谓众同分圆满」,这是一。「处所圆满、依止圆满、无业障圆满、无信解障圆满」,这是列出来这五种。
下边第三科是解释,分五科,第一科解释这个众同分的圆满。
壬三、释(分五科) 癸一、众同分圆满
众同分圆满者:谓如有一,生在人中,得丈夫身,男根成就。
「众同分圆满者:谓如有一」,就是有一个补特伽罗,他生在人间,「生在人中,得丈夫身,男根成就」,这叫作众同分圆满。看这个《披寻记》。
《披寻记》七○九页:
众同分圆满等者:声闻地说:善得人身;谓如有一生人同分,得丈夫身,男根成就,或得女身。(陵本二十一卷四页)即此所说众同分圆满义。然此唯说男根成就,不言或得女身者,约胜为论,略未具说故。
「众同分圆满等者:声闻地说,善得人身」,这个「善」有两个意思,一个是「能」的意思,能得人的果报,得到人的生命。第二个意思是「好」的意思,得到人身是最好了。「谓如有一生人同分」,「人同分」,只要是人,大家都有共同的地方,所以叫作「人同分」,就是得了一个大「丈夫身,男根成就」。「或得女身」,这也是大丈夫,也是众同分圆满。这个话是出在「(陵本二十一卷四页)」。「即此所说众同分圆满义」,这个声闻地的那句话,也就是这裡说的众同分圆满的义。
「然此唯说男根成就,不言或得女身」没有说这句话。是「约胜为论」,这个话的意思就是男身是殊胜的,这裡有这个味道。「略未具说故」,说得简略,没有完全说,就把女身略去了,实在也包括女身在内。
这是「众同分圆满」,想要得圣道你要具足这个条件。
癸二、处所圆满(分二科) 子一、标
处所圆满者:谓如有一,生在人中,又处中国,不生边地。
「处所圆满者」,这是第二科。分两科,第一科是「标」。「谓如有一生在人中」,又处在中国,不是生于边地。
这是「标」,下边第二科是解释。分两科,第一科「举生处」。
子二、释(分二科) 丑一、举生处
谓于是处,有四众行。谓苾刍,苾刍尼,近事男,近事女。
怎麽叫作「中国」呢?就是说这个地方有「四众」弟子在这裡弘扬佛法,这个「行」就是弘扬佛法。那四众弟子呢?就是「苾刍、苾刍尼,近事男、近事女」这四种弟子。这个地方就叫作「中国」。
丑二、简不生
不生达须蔑戾车中。谓于是处无四众行,亦无贤圣正至正行,诸善丈夫。
这第二科「简不生」。前面是生,你是生在这个地方,不生在那个地方。「不生」在什麽地方呢?「达须」。这个「达须」翻到中国话是下贱种类的人。这个「蔑戾车」呢?就是乐垢秽,欢喜垢秽的事情这种人。就是这个地区的人都是下贱类,都是垢秽的人,你不生在这个地方。这话是什麽意思呢?「谓于是处」没有四众弟子在这裡弘扬佛法,这个「达须蔑戾车」这个地区就是没有佛法。
「亦无贤圣、正至、正行,诸善丈夫」,这个「贤圣」也就是四众弟子学习佛法有了成就的人的名称。「贤圣」、在《成实论》、《俱舍论》上都有说二十七贤圣,就是由初果开始,乃至到阿罗汉果有不动法、退、思、护、住、进这麽多的阿罗汉,一共有二十七贤圣。这个「正至、正行」前面我们解释过。这个意思,这个「正至」就是见到真理了,叫「正至」,就是你得到了清淨无漏的根本智,能触证法性了。这个「正」就是那个智慧,这个「至」就是证悟了真理,证悟法性理了,这叫「正至」。这个「正行」就是能断烦恼,能断除去种种的颠倒烦恼,那麽你的身口意行都是不颠倒的,就叫作「正行」。这样说,这个「正至」是见到真理、证真理了。「正行」是断惑了。就是断惑证真,名为正至、名为正行。那麽这就是圣人,由初果以上乃至到阿罗汉果,才有这样的好名称。这样的「诸善丈夫」,这样的好的人。
这个地区「达须蔑戾车中」,这个地区裡面没有贤圣,没有正至、正行、诸善丈夫,这个地方。所以四众弟子,这个修行人,就不生在这个地方去,所以生在「中国」,可见这个地方就不是中国,这个地方就是「边地」了。
癸三、依止圆满
依止圆满者:谓如有一,生处中国,不缺眼耳随一支分,性不顽嚣,亦不瘖哑。堪能解了善说、恶说所有法义。
前边这个处所圆满,这也是很重要,有佛法的地方,你生在那裡,你就可以继续地学习佛法。你生在那个地方没有佛法,你没有办法能学到佛法了。
这下边第三科是「依止圆满者」,「谓如有一,生处中国」,这个补特伽罗是投生在有佛法流行的地方,他的果报,他的生命体是「不缺眼」、不缺「耳」,「随一支分」都是具足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具足。「性不顽嚚」,他的心性,他的心不愚痴、不煳涂,有智慧,他能容易受教化。「亦不瘖哑」也不瘖哑。「瘖哑」就是不能够说话,没有这种事情。
「堪能解了善说、恶说所有法义」,说这个人,「不顽嚚」就是有智慧。有智慧,怎麽叫作有智慧呢?就是他有这种能力,能解了这是善说、这是恶说,他能辨别,能认识,能鑑别善恶的差别。就是在佛法裡边所有的法义,他也能够鉴别,也能欣赏,也能学习,那这就叫作「依止圆满」。这可见这个「堪能解了善说、恶说所有法义」这是意根。说这个人眼耳鼻舌身都具足,不缺少,但是意根有问题,那学习佛法还是困难,还是有困难的,所以意根还是很重要。
癸四、无业障圆满
无业障圆满者:谓如有一,依止圆满,于五无间随一业障,不自造作,不教他作。若有作此,于现身中,必非证得贤圣法器。
这是第四科。怎麽叫作「无业障圆满」呢?「谓如有一,依止圆满」,说这个人,他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都很好,都合格了。另外还有一件事就是,「于五无间随一业障,不自造作」,你作这五种事,就会堕落到无间地狱去,那麽这就是业障。有五种,就是害父、害母、害阿罗汉、破和合僧,破僧、恶心出佛身血,这五种。
这个「破僧」这个地方,我看《俱舍论》上解释,我感觉也是很重要,这个地方。一般当然是破羯磨僧,就是这一个地方的出家人不合了,在一个界内两处作羯磨、布萨,那这就是破羯磨,当然要八个人以上。另外一个意思是破转法轮僧,破转法轮僧,一定是在南阎浮提有佛出世的地方。这上面说什麽叫作破转法轮僧呢?「忍师异佛」,你能接受你师父说的这样的法。你师父说的法和佛说的法不同,你能接受你师父所说的法,这件事,这是一个问题。第二句话呢?就是你能忍受佛法之外,还有圣道。在佛法之外有圣道,就是佛说的圣道,另外还有圣道,不同于佛说的,认为那是圣道。如果你有这种见,你宣扬你这样的见地,那就叫作「破转法轮僧」。所以从这些事情上看,你如果不学习佛法,不读经论,我自己闭上眼睛「念佛是谁」,我看很危险!很危险!
说是「于五无间业」,这五种罪业是堕落到无间地狱去的,所以叫作「无间」。另外一个理由叫作「无间」呢?就是他是顺次生受报,而不是现报,也不是后报,所以叫作「无间」。「随一业障」,这个五种无间业,随那一个,你若造作这种业了,那就是有障碍,你就不能得圣道了。「不自造作」,如果说我没有造,我没有自己有这种邪智慧去造这种罪,也不教他人作,这样子你就是没有这个业障。
「若有作此」,假设有人作此五种罪的时候。「于现身中,必非证得贤圣法器」,那你的这个眼耳鼻舌身意,你这个色受想行识就不是载道之器了。就是决定,「于现身中」决定,「必」是决定,不能证得这个圣道了,所以叫作「业障」。现在「无业障圆满」,就是没有这个罪过。
癸五、无信解障圆满(分二科) 子一、离邪解行
无信解障圆满者:谓有如一、必不成就五无间业,不于恶处而生信解,不于恶处发清淨心。谓于种种邪天处所,及于种种外道处所。
是第五科「无信解障圆满」。分二科,第一科是「离邪解行」。
「无信解障圆满者:谓有如一、必不成就五无间业」,这个人很好,他决定不造作这五种罪。「不于恶处而生信解」,但是另外还有一个条件你需要具足,什麽呢?「不于恶处生信解心」,「不于恶处发清淨心」。这「恶处」是不合乎真理的,你对于那个恶处没有信解心,对于那个恶处不认为它是清淨的,「不发清淨心」。其实清淨心就是信心,因为若有信解心了,就有清淨心。现在不发信解心,所以也就不发清淨心。
究竟什麽是「恶处」呢?「谓于种种邪天处所,及于种种外道处所」。就是那个种种的邪天的地方,就是那个天是邪知邪见的,对于那个处所不生信解、不发清淨心。「及于种种外道处所」,「外道」就是佛法以外,不符合真理的这种宗教,对于这些地方,也不发信解、不发清淨心。你要这样子,这就叫作无信解障。
子二、起淨信解
由彼前生,于佛圣教善说法处,修习淨信,长时相续;由此因缘,于今生中,唯于圣处发生信解,起清淨心。
「由彼前生,于佛圣教善说法处」,这是第二科「起淨信解」。为什麽这个人对于佛教,对于佛法有信解心,对于恶处没有信解心呢?
「由彼前生」,由于那一个人,前一生、前多生,「于佛」的「圣教」这个「善说法处」,说得非常良好的这种佛法的地方,「修习淨信」,他在佛教裡面久远以来修习过清淨的信心,熏习过,拜佛、学习经论、静坐这些事情。「长时相续」,不是个短时间,很长时间,相续地学习佛法,有清淨的信心。
「由此因缘,于今生中,唯于圣处发生信解,起清淨心」,这就叫作「无信解障」,原因就是这样子,可见没有一件事是无因而有的。
辛二、依外(分三科) 壬一、徵
云何生圆满中依外有五?
前边是「依内」,我们内身这一面要具足这五个条件,这是依内。现在说依外边的因缘,外边的助缘。分三科,第一科是「徵」。
「云何生圆满中依外有五」呢?这下面是第二科「列」。
壬二、列
谓大师圆满、世俗正法施设圆满、胜义正法随转圆满、正行不灭圆满、随顺资缘圆满。
「谓大师圆满」,这是一。「世俗正法施设圆满」是二。「胜义正法随转圆满」是三。「正行不灭圆满」是四。「随顺资缘圆满」这是五。有这五种圆满。
下边第三科解释这五法。第一科是解释「大师圆满」。
壬三、释(分五科) 癸一、大师圆满
大师圆满者:谓即彼补特伽罗,具内五种生圆满已,复得值遇大师出世。所谓如来,应、正等觉、一切知者、一切见者、于一切境得无障碍的人。
「大师圆满者」。我们从律上看,称佛为大师,佛是大师。那这个小师呢,就是你的亲教师。
这个「大师圆满」怎麽讲呢?「谓即彼补特伽罗,具内五种生圆满已」,这也就是说那个人,在生死裡流转的那个人,他很好,很幸运,他现在具足了「内五种生圆满已」、具足了。「复得值遇大师出世」,他又能够遇见了「大师」出世,遇见佛出现世间。这个遇见佛出现世间,就是「应以佛身得度者,即现佛身而为说法」了。那是什麽呢?你能够修四念处,你发出离心了。你修四念处,这是见佛的善根,这是见佛的善根,就能见佛了。如果说只是这个有漏的善根,那与见佛有点疏远,见佛还是疏远的。
「复得值遇大师出世」,这个「大师」是谁呢?「所谓如来、应、正等觉、一切知者、一切见者、于一切境得无障碍的人」,这个是「大师」。这个「如来,应、正等觉」我们前面讲过。这个「一切知者、一切见者」,「见」是在外边,「知者」是属于你内心,你内心的境界他知道,你表现于外的行为呢,他也能见到。是「于一切境得无障碍」的,那麽这个就是「大师」。
癸二、世俗正法施设圆满
世俗正法施设圆满者:谓即彼补特伽罗,值佛出世、又广开示善不善法,有罪无罪,广说乃至诸缘生法,及广分别。谓契经、应颂、记别、讽诵、自说、缘起、譬喻、本事、本生、方广、希法、及与论议。
前面是「大师圆满」,有佛当然是圆满,当然就是出现世间度化众生,你遇见了,这就是「大师圆满」。现在是第二科「世俗正法施设圆满」。
怎麽叫做「世俗正法施设圆满」呢?「谓即彼补特伽罗,值佛出世」,遇见佛出现世间。「又广开示善不善法」,佛出现世间,「广」就是很详细地、很分明地开示我们什麽叫做「善法」?什麽叫做「不善法」?我们众生是不知道什麽是善?什麽是不善的?要佛开示我们才知道。什麽是「有罪」?什麽是「无罪」?不善,那就是有罪,善就是无罪了。「广说乃至诸缘生法」,这中间有省略的地方,就是这个善法你应该学习修行,不善法你不要修行,不要学习,就是这些事情。「乃至诸缘生法」就是十二缘起,苦集灭道这些事。「及广分别,谓契经、应颂、记别、讽诵、自说、缘起、譬喻、本事、本生、方广、希法及与论议」,这是十二分教。十二分教我们也是讲过了。
癸三、胜义正法随转圆满
胜义正法随转圆满者:谓即大师善为开示俗正法已;诸弟子众依此正法,复得他人为说随顺教诫、教授,修三十七菩提分法,得沙门果;于沙门果证得圆满,又能证得展转胜上增长广大所有功德。
「胜义正法随转圆满者」,这是第三法。什麽叫做「胜义正法随转圆满」呢?「谓即大师善为开示俗正法已」,谓即是那个「大师」,就是佛陀的慈悲,能善巧地为我们开示这个世「俗」的「正法」。世俗的正法是什麽呢?就是语言文字的佛法,这个就是世俗的正法。因为这样子,这个语言文字的佛法,我们人间的众生能听得懂,所以叫做「世俗」,就是世俗的,世俗的人能明白的这种正法。佛开示了这样的语言文字的佛法之后呢,「诸弟子众依此正法」,这个「诸弟子众」就是一切的佛教徒,就能「依此正法」,依此正法为依据,努力地学习。「复得他人为说」,又能得到其他的佛弟子为你讲说,把佛说的正法再为你分别地来解释。「随顺教诫教授」,这个学习佛法的人能随顺佛所说的,能随顺他人所说的这个佛法。这个佛法分两类:一个是「教诫」,一个是「教授」。你不可以做恶事,你要好好地持戒清淨。「教授」就是定慧的这一切佛法。「修三十七菩提分法」,修三十七道品,就是修四念处乃至到八圣道分。「得沙门果」,这个时候,你就见到第一义谛了,这叫做得沙门果,「胜义正法随转圆满」就是这样意思,就是你得到沙门果了,就是得到胜义谛了。
「于沙门果证得圆满」,得沙门果,从初果就可以说是得沙门果,初果、二果、三果、四果,那麽就是于沙门果证得圆满。「又能证得展转胜上增长广大所有功德」,这个意思就是,譬如你得慧解脱阿罗汉,你还没有得到定,也没有得到灭受想定,你要继续地努力修行。你得到阿罗汉,还没有四无碍辩才,没有广大的神通,你要继续地修行展转地殊胜,又得到四无碍辩、得到大神通了、得到无诤三昧了,得到很多很多的功德。「又能证得展转胜上增长广大所有功德」,这就叫做「胜义正法随转圆满」,是这样,这就是在佛教裡边有圣人,这是一种。
癸四、正行不灭圆满
正行不灭圆满者:谓佛世尊虽般涅槃,而俗正法犹住未灭;胜义正法,未隐未断。
「正行不灭圆满者」,这是第四科。什麽叫做「正行不灭圆满」呢?「谓佛世尊虽般涅槃」,谓说佛虽然是入涅槃了,这个化身不住世间了,我们这个肉眼凡夫就不能见到佛了。「而俗正法犹住未灭」,但是世俗的,所能了解的这个语言文字的佛法,这也是「正法」。这个「正法」这个名词包括语言文字的佛法在内。「犹住未灭」,还是留传在世间,没有消失、没有灭亡。「胜义正法,未隐未断」,这个语言文字的佛法所表达的胜义谛,还有人修学四念处得圣道,这个「胜义正法」也没有「隐」,没有潜藏起来,胜义正法是不灭的,所以叫做「不灭」。而有人证得,你得到那个清淨光明的智慧,这胜义正法就显示出来了,就是法身不灭了,「未隐」。「未断」是什麽意思呢?就是这种佛教徒展转地宣扬世俗的圣道,那麽继续有人修学四念处,那就叫做「未断」。
癸五、随顺资缘圆满
随顺资缘圆满者:谓即四种受用正法因缘现前受用正法,诸有正信长者居士婆罗门等,知彼受用正法而转,恐乏资缘退失如是所受正法;是故殷勤奉施种种衣服饮食,诸坐卧具,病缘医药、供身什物。
「随顺资缘圆满者」,这是第五科「随顺资缘圆满」,这是什麽意思呢?「谓即四种受用正法因缘现前受用正法」,这就是指那有四种,就是衣服、饮食、卧具、医药这一切生活所需的这些,这四种是「受用正法」的「因缘」。我们于如来的正法,能够闻思修这样地学习,叫做「受用正法」。但是需要有衣服、饮食来做因缘,你若去到社会上去生产,你就没有精神、没有时间学习正法了,所以你要有人「现前」,「四种受用正法因缘现前」,就是这四种事情,有人同情你这种行为,来布施你、来供养你、支持你,这件事「现前」了。「受用正法」,那麽你就可以有时间、有精神,专心地由闻思修得无生法忍,可以做这件事了。这一句话是标,下面解释这一句话。
「诸有正信长者居士婆罗门等」,就是这些佛教徒,对于佛法「有正信」、有淨信心的「长者」和「居士」,就是有财富的人叫做「居士」。还有这些「婆罗门」,也是有学问的人,这些「等」。「知彼受用正法而转」,他「知」道那麽多的人出家了,学习正法,「而转」就是在那裡,正在那个地方学习佛法。「恐乏资缘」,这些正信的人,恐怕你们学习佛法不去生产,恐怕你们缺少了这个资养生命的这些条件,没有饭吃,不行啊,没有衣服、饮食、卧具、医药,没有房子住,这个事也不行。你若是缺少这些因缘了,「退失如是所受正法」,就不能学习正法了。「是故殷勤奉施」,所以这些人有同情心,就是殷勤地、很恭敬地、很尊重地布施你「种种」的「衣服」、种种的「饮食」、种种的「坐卧具」,给你一个蒲团,这样子。「诸坐卧具」。还有「病缘」的「医药」、「供身」的「什物」,这些东西布施给你。这叫做「随顺资缘圆满」,也要有人做这件事。这是第五。
庚五、结(分三科) 辛一、名修处所
如是十种,名依内外生圆满,即此十种生圆满,名修瑜伽处所。由此所依、所建立处为依止故,证得如来诸弟子众所有圣法。
「如是十种,名依内外生圆满」,这是第五科,结束这段文。分三,第一科「名修处所」。
「如是十种」,「名依内」、依「外」,这叫做「生圆满」。就是圣道现前名之为「生」,需要有这麽多的因缘,这件事才「圆满」,所以叫做「生圆满」。「即此十种生圆满」,「名修瑜伽」的「处所」,你才能够修止观,才能修禅,这是修禅的地方。「由此所依,所建立处为依止故」,「由此所依」,由此十个法,十种生圆满,是你所依止的,是所建立的。有这十种,种种的因缘,出现这十种事,就是「建立处」。「为依止故,证得如来诸弟子众所有圣法」,就是如来诸弟子众就能证得这所有的圣法。这个条件,这个因缘具足了,就可以成就了。
辛二、料简圣法
如是圣法,略有二种:一、有学法,二、无学法。今此义中,意取无学所有圣法,谓无学正见,广说乃至无学正智。何以故?由诸有学虽有圣法,而相续中,非圣烦恼之所随逐,现可得故。
「如是圣法,略有二种」,前边第一科是修处所,这十种生圆满,就叫做修瑜伽的处所,这是第一科。现在第二科是「料简圣法」,再辨明什麽叫做「圣法」?略有二种不同:一是「有学法」,二是「无学法」。这个就是阿罗汉名为「无学」,前三果都叫做「有学」。「今此义中,意取无学所有圣法」,现在这个此处所说的圣法,是意取无学的所有圣法,不是指有学说。
无学的圣法是什麽呢?「谓无学正见」,正见、正思惟……,就是八正道,再加上一个尽智、无生智,就是「乃至无学正智」,这一共是十法。
「何以故?」为什麽取这无学的这种十法呢?十种智慧?「何以故?由诸有学虽有圣法,而相续中,非圣烦恼之所随逐」,为什麽不取有学也是圣人嘛!不是,这裡面有问题。「由诸有学」的这些圣人,虽然他学的也是圣法。「而相续中」,但是他那色受想行识裡面。「非圣烦恼之所随逐」,不是「圣」,不是圣那就是凡夫,凡夫的烦恼随逐他的色受想行识,有的时候就会有活动,这就不清淨了。「现可得故」,事实上,有这种事情,所以,他有多少不清淨,就不取这个有学的圣法。
《披寻记》七一三页:
谓无学正见等者:此说十无学法:谓无学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正解脱、正智。有学相续虽有八支圣道,然未无馀永断诸结,是故说言非圣烦恼之所随逐。
「谓无学正见等者:此说十无学法:谓无学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正解脱、正智」,这就是无学的十法。「有学相续虽有八支圣道」,初果、二果、三果,他们也是修这八正道的。「然未无馀永断诸结」、诸烦恼,「是故说言非圣烦恼之所随逐」。
辛三、明普摄义
如是初支生圆满广圣教义,有此十种。除此更无馀生圆满,若过、若增。
这是第三科「明普摄义」。「如是」就是前文说的这个初支的生圆满。「广圣教义」,这是在圣教义裡边广博详细地说这个生圆满,有此十种不同。「除此更无馀生圆满若过若增」,没有再超过、再增加,没有这件事了,就是这麽多。这是这一科解释完了。
己二、次三支(分二科) 庚一、别显(分三科) 辛一、闻正法圆满(分二科) 壬一、徵
云何闻正法圆满?
这个七支,七支裡面,「何等为七?一、生圆满」这一科说完了,现在说「闻正法圆满」。这是第二科「次三支」,就是「闻正法圆满」、「涅槃为上首」、「能熟解脱慧之成熟」这三支。这一科分两科,第一科是「别显」。分三科,第一科「闻正法圆满」。分两科,第一科是「徵」。
「云何闻正法圆满」,这句话怎麽讲呢?
这是「徵」,下面第二科解「释」。解释又分两科,第一科是「略标」。
壬二、释(分二科) 癸一、略标
谓若正说法,若正闻法,二种总名闻正法圆满。
这个「闻正法圆满」是这样的意思。就是,若是一个人能「正说法」,一个人能「正闻法」,这样子,这两种合起来,总名为「闻正法圆满」。这个话原来是这样意思;你若说的不是正法,那很难「闻正法圆满」。若是说了正法,但是你闻法有问题,也不能说闻法圆满,一定两方面都是正法圆满,才能算是「闻正法圆满」。
这是「略标」,下面「广辨」。分两科,第一科是「正说法」。分三科,第一科是「标」。
癸二、广辨(分二科) 子一、正说法(分三科) 丑一、标
又正说法,略有二种。
「又正说法,略有」两种义,有两种,名之为叫做「正说法」。第二科就是列出来。
丑二、列
所谓随顺,及无染污。
那就叫做正说法。这个「随顺」,如果是佛弟子说法,那你一定要随顺佛意,符合佛说的法义,那麽叫做「随顺」。如果你自作聪明,那就是不随顺佛意了,那就不叫正法。「及无染污」,还要没有染污心,你说法的动机要清淨,为涅槃,或者无着,无所执着,不受一切法,用清淨的智慧说法,那就叫做「无染污」。你有这个希图名闻利养,那就是不清淨了,那所说的也受到影响,不能说是正法了。
这是「列」,列出来,下面第三科是「指」。
丑三、指
广说当知有二十种,如菩萨地当说。
若是详细说,就是有二十条,来解释这个正法。什麽叫做正法?那就在〈菩萨地〉裡面说了。
《披寻记》七一四页:
又正说法略有二种等者:〈菩萨地〉说:菩萨为他说正法时,依二种相应为他说:一者、依随顺说应为他说,二者、依清淨说应为他说。随顺说中有十五相:所谓以时,乃至顺众。清淨说中有五种相:所谓慈心,乃至不依利养恭敬讚颂。如是广说有二十种。(陵本三十八卷十六页)
「又正说法略有二种等者:〈菩萨地〉说:菩萨为他说正法」的时候,「依二种相,应为他说」,有两个相貌,「一者、依随顺说应为他说,二者、依清淨说应为他说」,这样子,这还是「随顺」和「清淨」这两个义。「随顺说中有十五」个「相」貌:「所谓以时,乃至顺众。清淨说中有五种相」,这样五种相加十五相,就是二十种。这五种相,「所谓慈心,乃至不依利养恭敬讚颂」。「如是广说」,合起来「有二十种」。在「(陵本三十八卷十六页)」,那麽这是在〈菩萨地〉裡面说。
这是说「正说法」。现在说「正闻法」,第二科。分四,第一科是「标」。
子二、正闻法(分四科) 丑一、标
又正闻法,略有四种。
「又正闻法,略有四种」不同。这是「标」,下面第二科是「列」。
丑二、列
一、远离憍傲,二、远离轻懱,三、远离怯弱,四、远离散乱。
「一、远离憍傲」,这个听法的人,闻法的人,心裡面要没有憍傲心。「二、远离轻懱」,不要轻视,没有轻视的心,轻视这个说法的人。「三、远离怯弱」,也没有这种心,没有怯弱的心情。「四、远离散乱」,听法的时候,心不要有散乱。
丑三、结
远离如是四种过失而听法者,名正闻法。
是这样意思。
丑四、指
当知广说有十六种,亦如菩萨地中当说。
这个听法,这个「正闻法」,若是详细说的话,有十六种不同,亦如〈菩萨地〉中有解释了。
《披寻记》七一四页:
又正闻法略有四种等者:〈菩萨地〉说:菩萨无杂染心听闻正法。谓听法时,其心远离贡高杂染,其心远离轻慢杂染,其心远离怯弱杂染。又说:无散乱心听闻正法,是即此中略有四种应知。无杂染心听闻正法中,由六种相其心远离贡高杂染,由四种相其心远离轻慢杂染,由一种相其心远离怯弱杂染。无散乱心听闻正法中,复由五相。如是广说有十六种。一一相别,如彼列释应知。
「又正闻法略有四种等者:〈菩萨地〉说:菩萨无杂染心听闻正法」,「谓听法」的「时」候,「其心远离贡高」的杂染,「其心远离轻慢」的杂染,「其心远离怯弱」的杂染,就是这个法太高了,我不行,我不能学习,那麽这就是有点「怯弱」的意思。「又说:无散乱心听闻正法,是即此中略有四种应知。无杂染心听闻正法中,由六种相其心远离贡高杂染,由四种相其心远离轻慢杂染,由一种相其心远离怯弱杂染。无散乱心听闻正法中,复由五相。如是广说」,加起来「有十六种。一一相别,如彼列释应知」,在〈菩萨地〉有解释。
-----------------------------------------------------------------------------------------------------------------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