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净土宗>>正文内容

印光大师开示(一)

       

发布时间:2013年04月28日
来源:   作者:印光大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印光大师开示(一)

 

  ☆阿弥陀佛所证之菩提觉道,即阿弥陀佛一句万德洪名,包摄净尽。

  ☆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只要念得熟,成佛尚有余裕!不学他法,又有何憾?

  ☆须知阿弥陀佛是法界藏身,即此一名,即摄十方三世一切佛号。

  ☆念佛一法,乃佛教之总持法门。

  ☆念佛法门,以信愿行三法为宗。以菩提心为根本。以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为因该果海,果彻因源之实义。以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为下手最切要之工夫。

  ☆念佛求生西方是最方便最稳当的法门。

  ☆一句佛号,包括一大藏教,罄无不尽。

  ☆信愿念佛,求生西方,为唯一无二之决定良策。

  ☆念佛一法,圆该一代一切法门。

  ☆末世凡夫,欲证圣果,不依净土,皆属狂妄。

  ☆末世众生,根机浅薄,欲于教义禅宗,得真利益,甚难!甚难!唯净土法门方可依怙。

  ☆佛法浩瀚,博地凡夫,欲于现生了生脱死者,除信、愿、念佛、求生西方一法外,别无有满其所愿者。

  ☆念佛一法,乃仗佛力出三界,生净土耳。

  ☆如无信愿,但念佛名,仍属自力。以无信愿,故不能与弥陀宏誓,感应道交。

  ☆念佛法门,注重信愿。有信愿,未得一心,亦可往生。得一心,若无信愿,亦不得生。世人多多注重一心,不注重信愿,已是失其扼要。

  ☆念佛法门,信、愿为先锋,若无真信、切愿,勿道不相应不能往生,即相应亦不能决定往生。

  ☆凡夫若无信愿感佛,纵修其余一切胜行,并持名胜行,亦不能往生。是以信愿最为要紧。蕅益云: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乃千佛出世不易之铁案也。

  ☆念佛一法,最要在了生死,既为了生死,则生死之苦,自生厌心,西方之乐,自生欣心,如此则信愿二法,当念圆具。

  ☆念佛一法。要紧在有真信、切愿。有真信、切愿,纵未到一心不乱,亦可仗佛慈力,带业往生。若无信、愿,纵能心无妄念,亦只是人天福报,以与佛不相应故,固当注重于信愿求生西方也。

  ☆念佛一法,注重在信、愿、行三法,只知念而不生信发愿,纵得一心,也未必得往生。果具真信、切愿,虽未得一心不乱,亦可仗佛慈力往生。

  ☆何以世间念佛人多,真能了生死者少?只以念佛之人,无深信切愿,但求福报,希图来生富贵。

  ☆今之修净业者,多皆不知宗旨,但依事相。而凡夫往生全在信愿真切,与弥陀宏誓大愿,感应道交而蒙接引耳。

  ☆净土中人,实百有九十九皆属无禅无净土。

  ☆一切法门,皆仗自力了生死。念佛法门,兼仗佛力了生死。

  ☆末世众生,障深慧浅,匪仗佛力,实难解脱。

  ☆此各法门,皆仗自力,故难。净土法门,全仗佛力,故易。

  ☆佛法法门无量,若欲仗自力,于若禅,若教,若律,若密中,得其指归,尚不容易,况由此证无生而了生死乎。

  ☆一切法门,专仗自力。净土法门,专仗佛力。一切法门,惑业净尽,方可了生死。净土法门,带业往生,即预圣流。

  ☆仗自力了生死之难,真难登天矣。

  ☆末法众生,福薄慧浅,障厚业深,不修净法,欲仗自力断惑证真,以了生死,则万难万难。

  ☆禅唯自力,净兼佛力,二法相校,净最契机。

  ☆净土法门超胜一切法门者,在仗佛力。其余诸法门,皆仗自力,自力何可与佛力并论乎!此修净土法门之最要一关也。

  ☆须知法身菩萨未成佛前,皆须仗佛威力,何况业力凡夫!侈谈自力,不仗佛力,其语虽高超,其行实卑劣。佛力、自力之大小,何止天渊之别,愿同人悉体此义。

  ☆凡禅宗典章,概勿研究。以禅宗意在言外,若按文解义,则错会佛法,以善因而招恶果。

  ☆参禅一法,非现今人宜学,纵学亦只成文字知见,决不能顿明自心,亲见自性。何以故,一则无善知识提持决择,二则学者不知禅之所以,名为参禅,实为误会。

  ☆凡宗门中语,概勿理会。以意在言外,非汝所堪。又须自己参究,而始得悟。此事勿道不能悟,即能悟,亦难了生死,以仗自力故也。若不知妄说,则其罪极大,为妄谈般若,以其能坏乱佛法,疑误众生故也。切戒!切戒!

  ☆宗门以开悟为事,净宗以往生为事。开悟而不往生者,百有九十;往生而不开悟者,万无有一。

  ☆外行人,多多求悟,求得种种境界,而不以决定往生为事,即所谓舍本逐末也。

  ☆念佛人,不可涉于禅家参究一路,以参究者,均不注重于信愿求生。

  ☆参禅唯究自心,念佛兼仗佛力。

  ☆明心见性,只是开悟,还没有证,总不能了生死。

  ☆为今之计,宜屏除禅录,专修净业。

  ☆若论自力他力,禅净难易,讲得最清楚,最明白,莫如永明延寿大师的四料简。

  ☆念佛时,必须字字句句从心而发,从口而出,从耳而入。一句如是,百千万句亦如是。能如是则妄念无由而起,心佛自可相契矣。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依此而行,决无歧误。

  ☆当摄耳谛听,无论出声默念,皆须念从心起,声从口出,音从耳入,心口念得清清楚楚,耳根听得清清楚楚,如是摄心,妄念自息矣。

  ☆所谓十念记数者,当念佛时,从一句至十句,须念得分明,仍须记得分明。至十句已,又须从一句至十句念,不可二十三十。随念随记,不可掐珠,唯凭心记。若十句直记为难,或分为两气,则从一至五,从六至十。若又费力,当从一至三,从四至六,从七至十,作三气念,念得清楚,记得清楚,听得清楚,妄念无处著脚,一心不乱,久当自得耳。

  ☆念佛用功最妙之方法,是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念佛当从朝至暮不间断,其心中但具愿生之念,即是常时回向。

  ☆愿,则愿速出离此苦世界,愿速往生彼乐世界。

  ☆心、口、耳,悉令清楚者,即都摄六根之法则也。(心即意根,口即舌根)心口念而耳听,眼根决不至向外驰求,身亦不至倨傲放肆。

  ☆听之一法,实念佛要法,无论何人,均有利无弊,功德甚深。

  ☆都摄六根。下手在听。

  ☆持名念佛,加以摄耳谛听,最为稳当,任凭上中下根,皆有利益,皆无弊病。

  ☆念佛时能摄耳谛听,即都摄六根之法。

  ☆以观音反闻自性之工夫,修势至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之净业。

  ☆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十六字,为念佛法门一大纲宗。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