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法相宗>>正文内容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299

       

发布时间:2013年04月08日
来源:   作者:妙境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299

 

  子十三、修果(分二科) 丑一、正明修果(分五科) 寅一、徵

  云何修果?

  「云何修果?谓四沙门果,一、预流果。二、一来果。三、不还果。四、最上阿罗汉果。」〈声闻地〉一共是分三大科,第一科是种性地,第二趣入地,第三是出离地。出离地里边分两科,第一科结前生后,第二科略广宣说。略广宣说里边分四大科,第一科离欲资粮,第二科品类建立,第三科安立瑜伽,第四科广释修相;这就把〈声闻地〉完全说完了。现在是第二科品类建立,这一科里边分两科,第一科广徵,第二科别答;别答里边又分两科,第一科是嗢柁南标,第二科长行的解释;解释里面分十七科,现在是第十三科修果。前边是第十二科瑜伽修,三十七菩提分法是修,现在说修的结果。这一科里面分两科,第一科是正明修果,分五科,第一科是徵。

  「云何修果?」是徵。

  寅二、标

  谓四沙门果。

  这是第二科是标。

  寅三、列

  一、预流果。二、一来果。三、不还果。四、最上阿罗汉果。

  第三科是列,下边预流果、一来果、不还果、最上阿罗汉果,这是列。

  寅四、释(分二科) 卯一、总释名(分二科) 辰一、徵

  此中云何名沙门?云何名果?

  这是第四科,解释。分两科,第一科是总释名,又分两科,第一科是徵。

  「此中云何名沙门?云何名果?」这是提出这两个问题。下边第二科是解释,就等于是回答了;分两科,第一科是第一义,第二科是第二义,就是分两种解释。这是第一种解释。

  辰二、释(分二科) 巳一、第一义

  谓圣道,名沙门。烦恼断,名果。

  用这两个意思作解释。「圣道,名沙门。」前边的文曾经解释过什麽叫做圣?什麽叫道?解释多少遍了。但是「圣」这个字应该记住它,它是有两个意思名为圣;第一个是远离一切染污法故,叫做「圣」。圣人他的身口意决定是清淨的,是没有烦恼、没有烦恼的行动,这一切不善法完全是没有了;当然没有烦恼,也没有烦恼的种子。第二个意思就是有无漏法,就是清淨的智慧、清淨的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没有染污法、具足清淨法,那就叫做「圣道」。

  什麽叫做「沙门」?沙门有二种翻译,一种翻译,就是「息」,休息的息、息灭的息,息灭一切染污法故,名为「沙门」;第二个翻译,勤息,勤修圣道、息灭一切贪瞋痴,就叫做「勤息」。现在这儿问怎麽叫做沙门?就是在佛法中成就圣道了,叫做沙门

  「烦恼断,名果。」前面圣道,若是单独地解释圣道,范围是广博了一点;若是下面有个烦恼断,那圣道就主要是指清淨的智慧、清淨的戒定慧。有了清淨的戒定慧,主要还是智慧;具足了清淨的智慧,就能断灭一切烦恼了,这是果。圣道的果就是断一切烦恼,这是第一个解释。

  巳二、第二义

  又后生道或中或上,是前生道所生之果。

  这样解释。「后生道」:就是后来的生命成就的圣道。你成就的圣道「或」者是「中」品的、「或」者是「上」品的,「是前生道所生之果」:是前一个生命所成就的圣道的果。这样子以前后的圣道论沙门果,这样解释。这个,前、后,譬如说今天的生命是后,昨天的生命就是前;今年的生命是后,前一年的生命那就是前;这是一百二十年的生命是后,这一百二十年以前的生命那是前;这麽样讲也可以。总而言之,前为后的因,后为前面的果,就是这样意思。我昨天静坐的时候,整天坐得很好,今天又进了一步,那麽,今天的成就实在就是昨天的果,这样子解释。

  「又后生道或中或上,是前生道所生之果」。第一个解释,烦恼断名果,圣道就是因了;后面第二个解释,后生、前生,也还是那样意思。但是这个表示出来你的努力;说圣道果是你的努力的成就,是这样意思。

  卯二、别建立(分二科) 辰一、问

  问:何故建立如是四果。

  前面是总释名,这个名是总,解释名就是总释名了;现在是别建立,这个「别」就和那个「总」相对,就是,不是只是总说名,而是一样一样地把里面的内容列出来、说出来,叫做别建立,就是分别地说出来它圣道的内容。分两科,第一科是问。

  「何故建立如是四果?」什麽原因建立这四种果?须陀洹果乃至最上阿罗汉果。这是问;提出来这个问也等于就是把别建立的大意标出来了。

  辰二、答(分二科) 巳一、标

  答:对治四种诸烦恼故。

  第二科是回答,分两科,第一科是标。

  「答:对治四种诸烦恼故。」什麽原因安立这四种果?原因就是这样,「对治四种诸烦恼故」:就是要灭除去四种诸烦恼的原因,就是立出来四种果。这倒是很肯定。这是巳一是标,巳二解释。

  巳二、释(分二科) 午一、初果(分三科) 未一、明对治

  谓诸无事能感恶趣往恶趣因烦恼断故,及能断彼对治生故,立预流果。

  第二科解释,分两科,第一科先解释初果;解释初果里边分三科,第一科明对治,就是修四念住,修四念住是能对治,烦恼就是所对治。

  「谓诸无事能感恶趣」:这先说所对治。「谓诸无事」:就是没有这件事。没有这件事,但是这个无事能感恶趣,你若做了这个无事的话,就能招感恶趣,能招感到三恶道去受果报,能这样子。「往恶趣因」:你成就这个无事,它是能令你到三恶道去的一个因;三恶道是果,你成就这个无事就是恶趣的因。「烦恼断故」:往恶趣因实在就是烦恼,所以这个无事是什麽?就是烦恼。这个「烦恼断故」,就成立了初果,这个须陀洹果就是因为断了这个无事的烦恼,你就能得初果。

  「及能断彼对治生故」:这个无事的烦恼是恶趣因,它不会自己消灭的。你要修学四念住,你在奢摩他里边,就是未到地定了,你在这未到地定里面修四念住;「能断彼」:就是能断彼无事烦恼。这个能断彼无事的烦恼,就是能对治、能灭的四念住,四念住的智慧成就了、现起了,烦恼就断了。这个能治和所治不是相离的,这时候就成立了这个须陀洹果,就是预流果。看《披寻记》。

  《披寻记》九八二页:

  谓诸无事等者:谓若烦恼唯分别起,缘烦恼生,不缘事转,是名无事烦恼,此即见性烦恼应知。

  「谓诸无事等者:谓若烦恼唯分别起,缘烦恼生,不缘事转,是名无事烦恼,此即见性烦恼应知」。「谓若烦恼」:就是说我们的烦恼,这个烦恼是怎麽生起的呢?「唯分别起」:唯独是你内心这样分别,这个烦恼才现起的;你若不分别就没有这件事。所以这个烦恼就是「唯分别起」。这个烦恼是什麽呢?就是我见。在这色受想行识里面执着有我、有个常恆住不变异的我,有这个我的这个执着;这个色受想行识里面没有我,但是你就分别是有我,所以叫「唯分别起」。

  譬如说我们这个爱烦恼,这爱烦恼,我看见一个可爱的事情,有一个所缘境,这个所缘境能引起我们内心里面的爱、引起内心的欲,有一个所缘境的、有这麽一件事的,所以那叫做有事的烦恼。我们执着有我,这个我实在没有所缘的我,引起你的烦恼;你自己愚痴认为有一个我,执着有我,这只是你内心的分别,实在没有所分别的我,作你能分别的所缘境的,所以叫做「唯分别起」,唯是你内心分别,所以叫做无事,没有这件事、没有我这件事的,「唯分别起」。

  「缘烦恼生不缘事转」:这个缘实在就是因为,就是因为你内心的虚妄分别,这个我见的烦恼才现起。「不缘事转」:不是去攀缘有一个我的事,然后生出来我的烦恼,不是这麽回事儿。不是真实有个我作你的所缘境,而后生出来我见的,不是的,不是那麽回事儿。是名「无事烦恼」,所以这叫做无事的烦恼。

  「此即见性烦恼应知」:此即是有爱性的烦恼,有见性的烦恼,这就是你内心的分别;这个见就是内心的分别。内心的分别的体性作那个烦恼的体性,你内心的分别作烦恼的体性,你若不分别就没有这件事,这是这样的烦恼,「应知」,所以无事的烦恼。

  得了圣道断了我见,你成就的无我的智慧不退,成就了以后就不会再退掉,原因就在这里,就是因为根本没有我,所以你成就了无我的智慧不会再失掉的。就是因这样的原因立预流果,预流果就是这麽成就的;这里面看出来一能一所,能对治的无我的智慧现起,这个原因,灭除了我执,就是这样子成立了预流果。预者入也,出入的入,入于圣流、入于圣道,这麽一个果。

  未二、会经说(分二科) 申一、释义(分三科) 酉一、标

  而薄伽梵说:永断三结立此果者:谓依三品有三种结,障碍圣道令不生故。

  前边是第一科,第一科的解释,明对治,有能对治、有所对治,来解释为什麽成立预流果。现在第二科是会经说,就是和经上说的这预流果的道理相会合一下。分两科,第一科是释义,分三科,第一科是标。

  「而薄伽梵说:永断三结立此果者」,这个《阿含经》里边,薄伽梵就指佛陀,有的翻个世尊,它的翻译意思很多。「薄伽梵说:永断三结」:永断三种烦恼,立预流果的,经上是这麽说的。这是标。

  「谓依三品有三种结,障碍圣道令不生故。」永断三结这话什麽意思?「谓依三品有三种结」:有三类的事情,这里面有三种的烦恼。这个结就是烦恼,能令你与苦恼的事情会合,叫结。这三种烦恼障碍圣道,障碍你的无我的圣道,使令它不现起,是这样意思。这是标,下边第二科是列。

  酉二、列

  一、在家品。二、恶说法毘奈耶品。三、善说法毘奈耶品。

  依三品,那三品呢?「一」是「在家品」:这个人是属于在家人,不是出家人。「二、恶说法毘奈耶品」:第二类是外道,他说的法是有过失的、有罪过的,叫恶说法毘奈耶。这个毘奈耶翻个「灭」,或者翻个「律」;就是一个法、一个律,这种法、这种律是有过失的、有罪过的,所以叫「恶说法毘奈耶品」。「三、善说法毘奈耶品」:这个善说法,这就是佛教了,这样的法和律是有功德的,所以叫善说法毘奈耶。善说的法、律,善说法、善说律。这是三品,这是列,下面第三科就是解释,解释分三科,第一科萨迦耶见。

  酉三、释(分三科) 戌一、萨迦耶见

  依在家品,有萨迦耶见。由此见故,先生佈畏,最初不欲发趣圣道。

  这个三品、三种烦恼障碍圣道,现在先说第一种。

  「依在家品,有萨迦耶见」:就是执着眼耳鼻舌身意、色受想行识里面有我、我所见,叫萨迦耶见。「由此见故,先生佈畏」:由于此人有这样的我见,我、我所见的关係,「先生佈畏」,若是来到佛法里面,讲无我论,他就恐佈了;他最初先发生了佈畏的心,有点害怕,没有我这件事是很可恐怖的,这样意思。「最初不欲发趣圣道」:一开始来到佛教里面,一开始接触佛教的时候,就是不欢喜,不欢喜发心「趣向圣道」想要得无我的智慧,不想做这件事、不欢喜这件事。

  戌二、戒禁取

  依恶说法毘奈耶品,有戒禁取。由此取故,虽已发趣,而行邪僻。由是不能生起圣道。

  这是第二个解释戒禁取这个烦恼。

  「依恶说法」:这个人他不愿意、不欢喜佛法,他不欲发趣圣道,也就等于说退出佛教,从佛教里面退出去了,不喜欢佛法。那麽他喜欢什麽呢?「依恶说法毘奈耶品」这个「依」实在也就是欢喜。他欢喜佛法以外的外道,外道说的法、律他欢喜。那麽外道说的什麽呢?就是有戒禁取、或者是外道的那些制度、外道的规则、外道的戒律、或外道修学禅定都在内,都是属于戒禁取;这个事情不可以做,这个事情不可以做,当然也有说你要这样做、你要这样做,这些事情,那麽这叫做「戒禁取」。这个「取」:就是执着、爱着外道的这一切的它的教义、它的规则。

  「由此取故,虽已发趣而行邪僻」:由这样的戒禁取的烦恼,你爱着外道的法、律,虽然这个人他也有心、发出离心了,他感觉人生是苦,他想要得涅槃乐,他有这种想法。「而行邪僻」:但是他的行动是不合道理的,是有过失的,「而行邪僻」。

  「由是不能生起圣道」:虽然是发趣,有了出离心,但是不能生起圣道,因为他的行动不合法,这是第二,下面说第三。

  戌三、疑

  依善说法毘奈耶品,有疑。由此疑故,虽已发趣,不行邪僻;而于正道未串习故,于如实见所知事中犹豫疑惑,障碍圣道不令生起。

  这个补特伽罗他发趣圣道来到佛法里面来,不到外道那里去;「依善说法毘奈耶品」:他来到,依止,以佛教的法、律为他的依止处,但是他还有疑惑,他对于佛法有疑惑。「由此疑故,虽已发趣」:由于他有这样的疑惑心,对于佛有疑惑,对于佛说的法有疑惑,他认为这是正道吗?是可以相信吗?他有这样的疑惑,所以虽然发趣了、虽然有了出离心了,也「不行邪僻」,没有去学习外道的法、律,没有这样;「而于正道未串习故」:但是对于佛法里面的正道,他还没能够连续不断地学习,他不能,因为他对于佛法有疑惑。

  「于如实见所知事中,犹豫疑惑」:对于如实见、如实知的事情里面,就是佛和阿罗汉这些佛教的圣人,得到的清淨的智慧所见的真理,这个清淨心所知道的一切缘起的圣道的事情、世间的因果的事情、出世间的因果的事情,「所知事」。这个「如实见」或者说是指涅槃,「所知事」就指世俗谛的苦集灭道。在这里边「犹豫疑惑」:他心里面有疑惑、犹豫不决。因为有这样疑惑,「障碍圣道不令生起」:障碍他这个戒、定、慧的圣道,不令它生起,他这个疑惑心叫它不能生起,他不能够发起正式地学习佛法,不能。这一科是释义,经上说到:「唯依三品有三种结,障碍圣道不令生起」,这个意思解释完了。下面第二科结立。

  申二、结立

  由是因缘,唯说断此,立预流果。

  由于前面这三品三种结的因缘,佛陀在经里面只是说断此三种烦恼,「永断三结立预流果」,这原因就是这样子,经上这麽说的;「结立」。这里说的,是说「谓诸无事能感恶趣往恶趣因烦恼断故,及能断彼对治生故,立预流果」,本《瑜伽师地论》的态度是这样子立预流果,和经上说的意思也是相和,并没有矛盾,所以是会经说。「由是因缘,唯说断此,立预流果」,这是结立。下面第三科是显彼生,第一科明对治,第二科会经说,现在第三科显彼生。

  未三、显彼生

  此预流果,极馀七有;由是因缘,多生相续。

  这是显彼生。这个预流果这个圣人,对于了脱生死这件事达到什麽程度了呢?「极馀七有」:他现在是得圣道了,他将来最多,这个「极」是最多,最多剩下了七番生死,他就得涅槃了,就是这麽意思。「由是因缘,多生相续」:由此为因缘,他这个烦恼没有完全断嘛,只是断了这三种烦恼,身见、戒取、疑,断除萨迦耶见、断除戒禁取、断除疑。断除这三种烦恼,还有很多烦恼没有断;那些烦恼还令他在生死里边最多要受七番生死,就可以得涅槃了。

  当然这话的意思,就是有的预流果还不会受七番生死,他可能受四番、或者三番,不是一定要七番生死,他最多是受七番生死,是这个意思;「由是因缘多生相续」由于他的烦恼还没有完全断除去的关係,他还有多少生死相续下去的,他还有这件事的。这是显彼生,显示预流果还有生死要受苦的。

  午二、馀果(分二科) 未一、明对治(分三科) 申一、一来果(分二科) 酉一、标

  若断再生相续烦恼,生无重续,立一来果。

  须陀洹果解释完了,现在解释其馀的三个果。分两科,第一科明对治,分三科,第一科明一来果,又分两科,第一科是标。

  「若断再生相续烦恼」:若是这个预流果这个人,他继续不断地努力修四念住,观身不淨、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继续努力这麽修行;修行了就有了功效了,能断除去再生相续的烦恼。他断除去了见烦恼,但是他还有爱烦恼;这爱烦恼有欲界的爱烦恼、色界的爱烦恼、无色界的爱烦恼,现在是说欲界的爱烦恼。欲界的爱烦恼一共有九品;这个烦恼使令你生了又死、死了又生、生了又死、死了又生,使令你无穷无尽地延续下去;现在须陀洹果就是有决定性了,就是再有七番生死,不会受第八番生死的,不会,受七番生死。

  那麽这个「再生相续」的烦恼,就是,我有一番生死…这七番生死,譬如我只受一番生死,如果受两番生死就是再生;就是生了以后,死了又再生,就是把那个一番生死除外,指那个再生相续的烦恼;这个再生就是相续,你前一生死掉了,后一生又出来了,后一生和前一生是相续的。这个生命的相续是什麽原因?是烦恼来的。

  现在这个初果须陀洹的圣人他继续修四念住,把那个烦恼断了,把再生烦恼断了。「生无重续」:他这个生命就是这麽一番了,不会再相续下去了。那个意思,就是欲界若九品烦恼,把前六品断掉了,还有三品没有断。前六品断了,就「立一来果」:你还要再来人间、再往天上受一番生死的,那麽就是一来果,就再来一次。这个「来」,实在就是来人间来一次,还要到天上去一次的;就是一来人间、一往天上,都叫做「来」,这时候就叫做一来果,就是二果。

  酉二、释

  谓若永断天有所摄、人有所摄,再生相续所有烦恼,极唯更受天有一生、人有一生,故于尔时立一来果。

  前边是标,这第二科是解释。

  「谓若永断,天有所摄人有所摄」:谓这个是说你修止观的时候,譬如说只是修止,只是修止也能够把欲界的烦恼把它停下来、叫它不动,表面上心里面也是清淨、没有欲了,也好像是断烦恼,但是那不是永断;现在你因为在奢摩他里面又修无我观,能断欲的种子、烦恼的种子。爱烦恼的种子断掉了,就是永久也不会再有爱烦恼了,所以叫做「永断」。

  「永断天有所摄、人有所摄」:这个爱烦恼有两种,一个在天有,指欲界天;人有就是我们人间的这个爱;属于天有的爱、属于人间的爱,这两种爱所摄的。「再生相续」这两种烦恼使令你再生,又相续地有生命了。这个所有的烦恼,这烦恼是再生相续的一个动力,你能断掉它。「极唯更受天有一生、人有一生」:欲界是九品烦恼,这个九品的爱烦恼断除去,「天有所摄、人有所摄,再生相续所有烦恼」,就是断除去六品。剩下来的,「极多」:就是「唯更受天有一生、再受人有一生」,就是一往来。「故于尔时立一来果」:你修行的程度到达这里了,这个时候就给你一个名字,叫做「一来果」。看《披寻记》。

  《披寻记》九八二页:

  若断再生相续烦恼等者:唯馀欲界天有一生、人有一生,烦恼因性,名断再生相续烦恼。来生此间唯受天有一生、人有一生;依此说言,生无重续,名一来果。

  「若断再生相续烦恼等者:唯馀欲界天有一生、人有一生,烦恼因性,名断再生相续烦恼」:断再生相续烦恼就是断除九品烦恼的前六品,把前六品断除去,叫断再生相续烦恼。「来生此间唯受天有一生、人有一生」:或者你原来是人,在人间你断除去六品烦恼,那麽你死掉了,生到天上一生,然后再到人间一生,就得涅槃、得阿罗汉了。若是你在欲界天上,你是一个须陀洹果,你在欲界天上修四念住的时候呢,断除前六品,这时候从天上又来到人间,又再到天上,就在天上得涅槃。若是在人间得初果,那麽你到天上去、再来人间,这叫做一往来,就得涅槃了,所以叫做一往来,是这样意思。「来生此间唯受天有一生、人有一生;依此说言,生无重续,名一来果」。这个意思啊,你在人间得初果,你还是在人间得涅槃的;你在天上得初果,那你就在天上得涅槃,还回到天上得阿罗汉道。这是把二果解释完了。

  申二、不还果

  若已永断能感还来生此烦恼,唯于天有当可受生,即于尔时立不还果。

  若是这个二果一来果这个人,他要继续地修止观,他能永断了「能感还来生此烦恼」:因为欲界的九品烦恼你断了前六品,后边的三品还没断,所以那三品还能够令你来生,「能感还来生此烦恼」;你不可到色界天上去,你这个二果圣人不能到色界天,你剩馀三品烦恼使令你还是在人间、在天上在这里。这个烦恼你能够断,「若已永断能感还来生此烦恼,唯于天有当可受生」:你若断了这个,「唯于天有」:这个天有就是色界天,不是欲界天了;他若断了这三品烦恼之后,他不会在欲界受生,不会,只有到色界天可以受生了。

  「即于尔时立不还果」:这个时候就安立为不还果。就是他再来人间的时候,或者佛在人间说法,他可以来听法;他来人间,不会因为烦恼使令他来到欲界来,烦恼没有了,没有这个烦恼,不会使令他再来到欲界来了,所以叫不还果。

  申三、阿罗汉果

  若已永断一切能感生有烦恼,建立最上阿罗汉果。

  就是这个三果圣人、或者是二果圣人、或者是初果,总而言之他在修学圣道的时候,他能「永断一切能感生有烦恼」:能感生有,或者是欲界的生有、或者是色界的生有、无色界的生有。这个「生有」有四种有:一个是生有、一个是本有、一个是死有、一个是中有,这是分四个有。现在说生有,也就是包括四个有。

  总而言之,来到这个三界里面去得一个生命,就是有这麽四个有的不同。「能感生有」的「烦恼」,把这个烦恼完全断了。这个三果圣人是把五下分结完全消灭了:身见、戒取、疑、贪、瞋,这是五下分结;那麽五上分结就是色界天、无色界天的烦恼:就是色染、无色染、掉举、慢、无明这五种烦恼。现在这里说,「一切能感生有烦恼」,那就是五下分结、五上分结都包括在内了。「一切能感生有的烦恼」,完全永久地消灭了。这个时候,「建立最上阿罗汉果」:就是,四个果里面,阿罗汉果是最殊胜的。

  未二、引经说

  而薄伽梵说:永断三结,薄贪、瞋、痴,立一来果。永断能顺五下分结,立不还果。永断一切烦恼究竟,建立最上阿罗汉果。

  这底下引经说,就是和前面的说法让它相合,就是你所说的这件事要与佛说的不能够矛盾,要与佛说的相合,人才可以相信的;如果和佛说的相反,我不相信你的说法的,那就是不能成立了,所以这个地方引经说。

  「而薄伽梵说:永断三结」:前面身见、戒取、疑。「薄贪瞋痴」:永断三结之后,那个贪瞋痴薄了,薄而不厚,就是少了;贪瞋痴少了,不是那麽多了,就是把欲界的九品烦恼断除六品了,所以那个贪瞋痴就少了,这时候叫做一来果。看这个《披寻记》。

  《披寻记》九八二页:

  薄贪瞋痴者:显扬论云:谓以筹虑作意观察境时,心生于捨、无习向心、无习趣心、无习着心,应知是人三毒微薄(显扬论三卷十一页)。此应准知。

  这样子解释。怎麽叫做薄贪瞋痴呢?《显扬圣教论》上说「谓以筹虑作意观察境时」就是这个圣人他心里面在各式各样的分别,分别这个贪瞋痴的境界;分别贪瞋痴的境界的时候、观察境的时候,「心生于捨」:心里面非常得澹薄、不执着这件事。这捨就是弃捨,分别这个贪瞋痴,可爱的境界、可憎的境界、愚痴的境界他心里面把这些事情都弃捨了,「心生于捨」。「无习向心」:他心里面不向那里趣向,不向那个可爱的境界去趣向,也不向那个可瞋的境界趣向。如果你若是不可爱的境界出现,你心里面生了烦恼,那就是趣向了,向于烦恼去了。「无习趣心」:头一念趣向这个烦恼的境界,第二念继续地爱着烦恼的境界,叫「习趣心」。「无习着心」:总而言之,心里面不着这个贪瞋痴的境界。「应知是人」叫做「三毒微薄」:这个三毒的微薄是这麽一个相貌。

  「永断能顺五下分结,立不还果」:薄贪瞋痴的时候叫做一来果;现在说永断能顺于欲界的五下分结,能顺于欲界的生死,就是五下分结,身见、戒禁取、和疑,加贪、瞋,这五种烦恼完全断灭了,这时候立不还果。永断一切烦恼究竟了,这时候建立最上的阿罗汉果。所以经上这麽说,和前面《瑜伽师地论》说的是相合的。

  寅五、结

  是名修果。

  因为这是〈声闻地〉,就是能得阿罗汉道就是圆满了。这是第五科结。

  丑二、兼显修人(分二科) 寅一、略显一切(分二科) 卯一、明证心住(分二科) 辰一、为淨行

  又于此中,贪瞋痴慢寻思行者,彼先应于淨行所缘淨修其行,然后方证心正安住,彼于各别所缘境界,定由所缘差别势力,勤修加行。

  这是第二科兼显修人,前面第一科正明修果,说四个果;这下面第二科,这个「兼」也等于是又的意思,又显示这个修学圣道的人。这里分两科,第一科略显一切,分两科,第一科是明证心住,又分两科,第一科为淨行。

  「又于此中」:又于此修学圣道的法门里边,「贪、瞋、痴、慢、寻思行者」:在佛法里面修学圣道的人,有这五种人,第一个是贪行者、第二个是瞋行者、第三个是愚痴行者、第四个是憍慢的人、第五个是寻思行者。这个「行」:就是心行,心里面的活动,贪心特别强,就是比瞋痴慢寻思强;有的人是瞋心特别强,其他的烦恼轻;有的人愚痴心、有的人高慢心特别强、有的人的寻思行,就是东想西想,这散乱非常强。这种人应该怎麽样修学圣道呢?「彼先应于淨行所缘淨修其行」:他先应该对这个淨行所缘,前面讲过,就是修这个不淨观,多贪众生应该修不淨观;多瞋众生应该修慈愍观;愚痴众生应该修缘起观,缘起善巧缘起观;这个高慢心特别强的人应该修界分别观;寻思行、散乱心特别强的人应该修持息念,就是修这个数息观。就是你这样的毛病重,你应该修这个法门;你那样的烦恼重,你应该学习那个法门。

  「淨修其行」:用这样的法门来清淨你的心行,清淨你的心,叫你的心不要贪、瞋、痴、慢、寻思,是这个意思。「然后方证心正安住」:你这样烦恼偏重,烦恼偏增,偏于一种烦恼特别强的人,要这样修行,修行成功了以后,「方证心正安住」,这个心正安住应该就是未到地定。

  「彼于各别所缘境界定由所缘差别势力,勤修加行」:彼那个修行人,「于各别所缘境界」:多贪众生要修不淨观,乃至散乱特别强的人应该修数息观,「各别所缘境界」。「定由所缘差别势力,勤修加行」,你决定要由不同的所缘境的力量,要精进地努力地去修行,这件事才能成功的。这就是第一科明淨行所缘。

  辰二、随爱乐(分二科) 巳一、举等分行

  若等分行补特伽罗,随所爱乐,攀缘彼境,勤修加行。如是勤修,唯令心住,非淨其行。

  这是第二科随爱乐,随你所欢喜的。分两科,第一科举等分行。

  「若等分行」:前面是贪瞋痴慢寻思行者,就是某一种烦恼特别强叫「偏增」,偏增行的一种人;现在是「等分行」的一种人,就是他的贪烦恼、他的瞋烦恼、愚痴烦恼、高慢的烦恼、散乱心的烦恼的力量,对比起来都是那麽大,不感觉某一种烦恼特别厉害,不是的,都是那麽多。

  这样的等分行补特伽罗的人,「随所爱乐,攀缘彼境」,那麽这个人应该学习那一种法门来对治他的烦恼呢?「随所爱乐」:随你自己欢喜的,你愿意修不淨观也可以,你愿意修慈愍观、愿意修缘起观、修界分别观、修数息观都可以,「随所爱乐,攀缘彼境」:于彼所境不断地去观察。「勤修加行」:你也是要精进的,勤修加行。「如是勤修,唯令心住」:这样努力地去修这个法门,就是令你的心不为烦恼所动,能够达到欲界定的境界,「唯令心住」。「非淨其行」:那个就是目的就是令心安住就可以了,不是说是令心清淨,这和前面那个烦恼偏增的情形不同,和那个不一样。

  巳二、例薄尘行

  如等分行补特伽罗,薄尘行者,当知亦尔。

  这是第二科例薄尘行。这个随爱乐里边分两科,第一科是举等分行,他是随爱乐修这五种法门,你欢喜修那一个都可以;现在第二科例薄尘行者,烦恼很少、很轻微,他也和前面一样,也是随爱乐。「如等分行补特伽罗,薄尘行」的补特伽罗,「当知亦尔」,也是一样,就是你欢喜修那一个法门都可以。前面是明证心住,现在是第二科加行差别。明证心住是修行的结果,就是到了未到地定。现在加行差别,修行的时候有点不同。分两科,第一科是标。

  卯二、加行差别(分二科) 辰一、标

  而彼诸行,有其差别。

  这个烦恼偏增的行者、等分行者、乃至薄尘行者,这一共是三种修行人。「而彼诸行,有其差别」:这三种修行人他们的修行还是有差别的,不一样。这是标,下面第二科是解释,分三科,第一科是贪等行。

  辰二、释(分三科) 巳一、贪等行

  谓贪等行者勤修行时,要经久远,方证心住。

  就是烦恼偏增的那种修行人,贪等行者:贪行、瞋行、愚痴行这些人,他们修行的时候、若勤修行的时候,「要经久远」:经过的时间要很长远,要经过很长的时间,「方证心住」:才能够成就未到地定,这种人缓慢。这是烦恼偏增行者是这样。第二科是等分行。

  巳二、等分行

  等分行者勤修行时,不甚久远,能证心住。

  「等分行者勤修行」的时候,「不甚久远」:他须要用多少时间才能够成就未到地定,能证心住呢?「不甚久远」,不是很久,这等分行者稍微好一点。

  巳三、薄尘行

  薄尘行者勤修行时,最极速疾,能证心住。

  这第三种,这薄尘行的修行人,他若精进地随所爱乐修那一个法门的时候,他「最极速疾」,很快地就能得到等持,得到未到地定,这不同。这三种修行人成功的时间不一样。

  寅二、广辨二人(分二科) 卯一、问

  问:前已广说有贪等行补特伽罗行相差别;其等分行及薄尘行补特伽罗,有何行相?

  这底下是第二科,寅二是广辨二人。前面丑二、兼显修人,分两科,第一科是略显一切,现在是广辨两种人,分两科,第一科问。

  「前已广说有贪等行补特伽罗行相」的「差别」不同;其等分行及薄尘行补特伽罗,有何行相?」辨这两种人,他们的行相、相貌是什麽样子?这是问,下面第二科回答,分两科,第一科是说这等分行者。

  卯二、答(分二科) 辰一、等分行者

  答:等分行者,如贪等行补特伽罗所有行相,一切具有;然彼行相,非上、非胜,如贪等行。随所遇缘,有其差别,施设此行与彼相似。

  这个等分行者,他内心的行相,「如贪等行补特伽罗所有行相」,这个贪烦恼偏增的修行人,当然他遇见可爱的境界,是贪心特别强,其他的都不那麽强。这个等分行者也是,他也有贪、他也有瞋、他也有愚痴、他也有憍慢、有寻思,有这种毛病,也是这样子,所以「一切具有」,「如贪等补特伽罗所有的行相」,他完全都是有。「然彼行相,非上、非胜,如贪等行。随所遇缘,有其差别」:然而这个等分行者,虽然所有的贪瞋痴慢和散乱心都有,但是那个贪行相、瞋行相、愚痴的行相,那几个烦恼的行相,「非上非胜」:没有上和胜的这种情形。

  这个烦恼偏增的这种人的烦恼相貌,就是有上、有胜的事情;就是这个烦恼超过其他的烦恼,这个烦恼的力量超过其他的烦恼,就是非常得有力量。这个「上」是超过的意思;这个「胜」是有力量的意思。它所以超过就是有力量,所以是这麽意思。而这个等分行者,虽然这麽多的烦恼他都有,但是不是上、不是胜,因为是「等」。

  「然彼行相,非上、非胜,如贪等行」:贪等行是上、是胜,他不是那麽胜,不是上、胜。「随所遇缘,有其差别」:随他所遇到的色声香味触的所缘境,他的贪瞋痴慢和散乱心不一样,还是有差别。「施设此行与彼相似」:就是安立,也是表示、表达这个等分行者他内心的烦恼行相与彼偏增行者是相似而已,他也有,但是不是那麽强。看这个《披寻记》。

  《披寻记》九八三页:

  随所遇缘有其差别等者:所缘境事有下中上三品差别,如所遇缘烦恼生起,能缘行相与境相似,是故名为等分行者。

  「随所遇缘有其差别等者:所缘境事有下中上三品差别」:就是可愤怒的境界,小小的有点愤怒、中等的愤怒、是上品的愤怒;或者你这爱心也都有下中上的差别;高慢心、愚痴心都有这个差别。「如所遇缘烦恼生起」的时候,「能缘行相与境相似」:这个可以引起憍慢心的这个所缘境,和你这个憍慢心是相似;下品的境界就生出下品心,上品的境界就生出上品的憍慢心。譬如说我看见这个人,是一点本事没有,对他生高慢心;这个人才华高了一点,他对他生的高慢心,生得轻微一点,我比他好一点,不是好很多。这高慢心也有下中上的分别。「是故名为等分行者」:这个等分也有这样的味道。

  辰二、薄尘行者(分三科) 巳一、标列

  其薄尘行补特伽罗行相差别者:谓无重障、最初清淨、资粮已具、多清淨信、成就聪慧、具诸福德、具诸功德。

  这是第二科,前面是等分行者,现在是薄尘行者,分三科,第一科是标列。

  「其薄尘行补特伽罗行相」的差别,「谓无重障」:他没有重障;「最初清淨」,没有重障、最初清淨;「资粮已具、多清淨信、成就聪慧、具诸福德、具诸功德」,有这七种不同。那麽这是标,标列出来薄尘行者的相貌;第二科是随释,一一地解释;分七科,第一科先解释无重障;分四科,第一科标。

  巳二、随释(分七科) 午一、无重障(分四科) 未一、标

  无重障者,谓无三障。

  这个薄尘行者,有七种相貌,第一个相貌就是没有重障。这是标,「无重障者,谓无三障」。这是标。

  未二、徵

  何等为三?

  这是第二科是徵,就是问。这个第三科是列。

  未三、列

  一者、业障。二、烦恼障。三、异熟障。

  这三种障,这是列出来。下面第四科是解释,分三科;第一科是业障,分两科,第一科出体。

  未四、释(分三科) 申一、业障(分二科) 酉一、出体

  言业障者:谓五无间业及馀所有故思造业诸尤重业。

  三种障的一种障就是业障。业障是什麽呢?「谓五无间业及馀所有故思造业诸尤重业。」「五无间业」:就是弑父、弑母、弑阿罗汉、破和合僧、出佛身血这五无间业,这五种业要到无间地狱去受苦的,这叫五无间业。

  「及馀所有」:除了这五种业之外,还有其馀的所有的「故思造业」:就是你自己主动地在思惟、在策划要去造这种罪过的事情。「诸尤重业」:还有一种也是故思造业,但是他的业罪特别重。譬如在你父母这里造罪,你的罪过就重一点。这前面在那个业(杂染?)那个地方已经说很多了。

  酉二、明障

  彼异熟果若成熟时,能障正道令不生起,是名业障。

  前面是出体,现在是明障,他有什麽障呢?「彼异熟果若成熟时」:彼那个业、那个「五无间业及馀所有故思造业诸尤重业」,那个业若成熟的时候,彼那个异熟果报若成熟的时候,「能障正道」:能障碍你修学圣道;「令不生起」:使令你怎麽修你的圣道不能现起,「是名业障」。这是这麽讲。

  申二、烦恼障(分二科) 酉一、出体

  烦恼障者,谓勐利烦恼、长时烦恼。

  这第二科说烦恼障,分两科,第一科出体。烦恼障是什麽呢?「谓勐利烦恼、长时烦恼。」这是两种烦恼,这是说烦恼特别重,力量非常得强大、勇勐、厉害,这个是一种障;第二个是长时烦恼,这烦恼不是那麽重,但是它的时间长,它若现起的时候时间长,常常有这种烦恼,它也是能障道。这是出体,标出来烦恼的体相,第二科明障。

  酉二、明障

  由此烦恼于现法中,以其种种淨行所缘,不能令淨,是名烦恼障。

  由于你有这样的勐利的烦恼,或者是长时的烦恼;「于现法中」:就是于现在的色受想行识里面,在你的眼耳鼻舌身意里面,有这样的烦恼的话「以其种种淨行所缘」:就是你来到佛教里边,你相信佛法,也愿意修学圣道,你也修不淨观、修慈悲观这样,各式各样的淨行所缘「不能令淨」,不行、不能使令这个烦恼清淨,不能清除这个烦恼,「是名烦恼障」。烦恼障这麽讲。

  申三、异熟障(分二科) 酉一、释(分二科) 戌一、生无暇

  异熟障者:谓若生处,圣道依彼不生不长,于是生处异熟果生。

  下面第三科是异熟障,分两科,第一科是解释,分两科,第一科是生无暇。

  「异熟障者」:「异熟」是新的翻译,旧的翻译就是「果报」。这果报对于你有障碍。「谓若生处,圣道依彼不生」:「谓若」,就是假设你受生的地方、你得果报的地方,或者在三恶道里面得果报,你跑到地狱去了,跑到饿鬼畜生的世界,或者在人间世界,或者到长寿天,到北俱卢州去。「圣道依彼不生不长」:这个佛法的无漏的戒定慧,依那个生命体为依止的时候,它不能生出来,不能现起。这个生和长有点不同:初开始现起叫做「生」;现起以后继续地增长叫做「长」。现在既然不生,所以也不长,就是这个圣道就是不能出现了。「于是生处异熟果生」:你在这样圣道不能生长的地方,在这样的受生处所,「异熟果生」,你的果报在这里出现,在这里出现就不行了。这是生无暇。这是第一科,生到八无暇的地方去了。下面第二科根有缺。

  戌二、根有缺

  或有生处,圣道依彼虽得生长;而于其中异熟果生,聋騃愚钝,盲瞽瘖哑,以手代言,无有力能解了善说恶说法义。

  或有受生的地方,「圣道依彼虽得生长」:佛法无漏的戒定慧以彼为依止,虽然可以生长,但是「而于其中异熟果生」:你在这地方得到果报的时候,你是「聋」:这个耳朵听不见声音;「騃」:就是无知、就是愚钝,就是你的第六意根、第六意识没有智慧,愚钝、迟钝,什麽都不懂。「盲瞽瘖哑」:前面聋騃愚钝是说耳识和意识,现在说「盲瞽瘖哑」,「盲」:是眼睛盲;「瞽」:是形容眼睛像瞽似的,也是就是不能看见东西了;「瘖哑」:是舌根有问题,不能说话;「以手代言」:要用手的动作代表你的言语。

  「无有力能解了善说恶说法义」:这还是意识,也就是前边聋騃愚钝的这个愚钝,表示这个;你的第六意识没有力量能够解了什麽叫做善说、什麽叫做恶说的法义;善说的法义,恶说的法义你不能鑑定,你不能鑑别,你没有这种智慧。这件事还是很重要的。这是根有缺。

  酉二、结

  是名异熟障。

  这是第二科结束,异熟障是这样意思。

  午二、最初清淨(分二科) 未一、标列

  最初清淨者:谓善淨戒、及正直见。

  这个薄尘行者一共有七种相貌,第一个相貌是无重障,这一科说完了;现在第二科最初清淨。什麽叫做「最初清淨」呢?「谓善淨戒、及正直见。」就是有这样的事情。分两科,第一科是标列。

  「谓善淨戒、及正直见」:就是这个补特伽罗,他能够安住在清淨的戒法中不犯戒,这个人,这是他表现于外的品德很高。「及正直见」:就是内心的智慧,他有正直的见地,就是有智慧,没有邪知邪见。这是标列出来,下面第二科是随释,分两科,第一科是善淨戒。

  未二、随释(分二科) 申一、善淨戒

  由十因缘,戒善清淨,如前应知。

  有十种因缘,你的戒就能够清淨;「如前应知」:如前面二十八卷说过了,那个十种顺学法,就是那里说的,这里不说了。这个「戒」是能够远离一切过失的,这个「正见」是成就无量功德之本,成就无量功德的根本。正见就是智慧,你有这样的智慧,你才知道什麽是罪过、什麽是功德、什麽是正、什麽是邪、什麽是白、什麽是黑,然后你才能够远离一切过失,能成就功德,所以正见是很重要的。有的人持戒清淨,但是没有正知正见,这是有问题。这个随释第一科是解释这个善淨戒解释完了,第二科申二是正直见,分三科,第一科是标相。

  申二、正直见(分三科) 酉一、标相

  正直见者:谓若有见,淨信相应故、胜解相应故、远离诳谄故、善思法义无惑无疑加行出离故,名为正直。

  「正直见者」:是什麽意思呢?「谓若有见,淨信相应故」:这个补特伽罗,他有这样的智慧,有正见,但是这个正见是「淨信相应故」:有清淨的信心与这个正见相应、相和,和合在一起。他这个智慧里面,见是智慧,这个智慧里面有信相应、有戒相应;有戒相应就是淨,还有信心与它相应。有人有智慧,但是没有信、没有戒,那就不是正见。现在是在你的智慧里面,有对于佛法的信心,还有淨戒与它相应。

  「胜解相应故」:这个胜解是什麽呢?「胜解相应」,就是你这个智慧,对于佛法的信解不可动摇;不管什麽样的人、有什麽样的辩才、有什麽样的智慧、说出什麽样的道理来,不能动摇你对于佛法的信心,那叫做「胜解」,达到这个程度。这是第一个相貌是「谓若有见,淨信相应故」,第二个相貌「胜解相应故」。第三是「远离诳谄故」,第四是「善思法义无惑无疑加行出离故,名为正直」。这是标相,下面解释它的义,解释正直见的义。分四科,第一科先解释淨信相应。

  酉二、释义(分四科) 戌一、淨信相应

  如是正直见,淨信相应故:于佛正法及毘奈耶,不可引夺。

  先标出来,怎麽叫做「正直见淨信相应故」呢?「于佛正法及毘奈耶不可引夺」:就是这个人对于佛、对于佛说的正法和毘奈耶的律,他对他的信心「不可引夺」:你不可以破坏他,不能破坏他的信心,你不管怎麽讲,他对于佛、对于佛法、对于佛教的律,他不可以破坏的,「不可引夺」。那麽这就叫做「淨信相应」。这是戌一淨信相应,第二个是胜解相应。

  戌二、胜解相应

  胜解相应故:于诸如来及圣弟子不可思议威德神力、不可思议生处差别、甚深法教、不可记事,深生胜解,无惊、无恐、无有怖畏。

  这是这麽解释,前面这个「淨信相应故」这句话解释完了。

  「胜解相应故」怎麽讲呢?「于诸如来及圣弟子不可思议威德神力」:就是佛的不可思议威德神力、和圣弟子的不可思议威德神力,也是「深生胜解,无惊、无恐,无有怖畏」,这是一种。第二种呢,「不可思议生处差别」。不可思议生处差别,看《披寻记》怎麽解释。

  《披寻记》九八四页:

  不可思议生处差别者:谓有情生及所依处,是名生处差别,此不应思。显扬论说:世共了知,现成相故,乃至广说(显扬论十七卷八页)。谓即有情世间、器世间不可思议应知。

  「谓有情生及所依处」:谓这个世界的有情,有情的生命体及所依处,就是他的住处,所居住的地方,「是名生处差别」。「此不应思」:你不应该在这里去思惟它。「《显扬论》」上「说:世共了知现成相故,乃至广说」。世界上的有情和有情居住的世界,这是个「世共了知」:世界上的人,大家都知道;「现成相故」:因为是现成的,已经表现出来这种相貌。这里面有个高山、这里面有一个大河、这里有棵树、这里有这样的人、这样的人,是现成相故。大家一看,我们也就认为,喔,我知道了这儿有高山,我知道了这里有个海、这里有个人,现成相故。「乃至广说」,这地方就是不引来了。《显扬圣教论》十七卷八页上有说到。

  说「不应思」,不应该思惟什麽呢?说是这个高山是这个样子,为什麽它不换另一个样子呢?所有的事情,这个大海是这样子,为什麽不换成另一个样子呢?你不要这样想,这「不应思」,你不可以去这样思惟。因为你这样思惟,就反倒是没有好处、没有功德。下面《披寻记》说了,「谓即有情世间、器世间不可思议应知」:你不要去想它,不要想这个事情,这叫做「不可思议生处差别」,你不要去思惟这个事情。

  「甚深法教」:这是又一种,这是第三句。第一句是「诸如来及圣弟子不可思议威德神力」是第一句,第二句是「不可思议生处差别」是第二句,第三句是「甚深法教」。看《披寻记》。

  《披寻记》九八四页:

  甚深法教者:谓诸如来所说法教,空性甚深、缘起甚深,是名甚深法教。于此少分仰推如来:言如是法,是佛所行,非我境界,是名胜解相应。

  「甚深法教者:谓诸如来所说法教,空性甚深、缘起甚深」:这两个甚深,说空性,一切法毕竟空的甚深,一切法缘起的道理也是很深的,也是不容易明白的,「是名甚深法教」。「于此少分仰推如来」:于此,在这里,不要说多,就是少分的甚深法教,你要仰推如来,你要对佛陀有恭敬心,这是佛的境界。「言如是法,是佛所行,非我境界,是名胜解相应」:你要这样子,你要对佛陀的圣教,不管是空、或者是缘起,你要有这样的认识。

  「不可记事」:看这个《披寻记》。

  《披寻记》九八四页:

  不可记事者:〈决择分〉说:有不可记事教,谓由四因缘故,宣说如是不可记事,乃至广说(陵本六十四卷七页)。此应准知。

  「不可记事者:〈决择分〉说」:本论一共有五分,第一个是〈本地分〉,就是我们现在学习的,第二分就是〈决择分〉。〈决择分〉说有不可记的事情,就是不可说的事情,「不可记事教」:就是佛陀告诉这件事情你不要说,叫做教。「谓由四因缘故,宣说如是不可记事」:佛有四个理由,告诉我们,你这个事情不要讲;「乃至广说。陵本六十四卷七页。此应准知」。

  四个因缘:第一个,没有这件事,你就不要说有。这个是什麽呢?就是说这个我与诸蕴,为异、不异,是常、无常等,你不要讲这件事。这是一个因缘。

  第二个因缘,「或有能引无义利故」:这件事如果说了的话,能令人放逸、有种种罪过,那你就不要讲;这是能引无义利故,所以不可以说。这件事是指什麽说的呢?在经里边佛陀说了,说我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我所觉悟的事情如大地土,我为众生宣说的如指甲上的土,那麽多的事情为什麽我不说呢?不能引起义利,所以不要说。所以不能引起义利就不要讲,不能引起功德这件事情就不要讲。这是第二个因缘。

  第三个因缘,是甚深故就不要讲,是什麽呢?譬如说有人问你,这个我是有吗?这个常恆住、不变异、有主宰性这个我,有吗?有没有这个我?你不应该说有。又有问言:我是没有吗?你也不应该说,你也不要说。这是一个。还有的人说,佛陀死了以后还有没有佛?你不应该说;说有、说无、说亦有亦无、说非有非无,都是不可思议的;佛的境界不可思议,所以不可说。这是第三个。

  第四个,就是,或者有的事情就是这样子,你也不可以说。这指什麽说的呢?这是说诸法真如的道理。真如是无为法,它和一切有为法是一、是异,这是不可说,法尔是这样子。有这麽四种因缘不可以说,「不可记事」。「深生胜解」:前边这一共是说四句,佛陀告诉你这样子,你就这样子信解;「深生胜解,无惊无恐,无有怖畏」:惊、恐、怖、畏这四个字,这四个字对这四句。第一句:「于诸如来及圣弟子不可思议威德神力」,这是一句;「不可思议生处差别」、「甚深法教」、「不可记事」,这一共是四句;对这四句,深生胜解,无惊、无恐、无怖无畏,这叫做「胜解相应」。

返回目录

-----------------------------------------------------------------------------------------------------------------

更多妙境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