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无著论师释:宝性论新译 序

       

发布时间:2013年04月05日
来源:   作者:无著论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无著论师释:宝性论新译 序

 

  《宝性论》所宣示的如来藏法义,虽为天台及华严两宗成立时的根据,但于中国佛学史上,此论却为其他大乘经典所掩盖。此等经典,除《法华经》及《华严经》等篇幅较长的佛经外,尚包括阐释佛家思想的论藏。《大乘起信论》即为此中著名的论典,以其独有的见解阐释如来藏法义。虽有说《起信论》的出现比《宝性论》的原文还要早,然此论亦一直被怀疑是中国人杜撰的伪典①。

  《宝性论》收于《大正藏》编号一六一一,题为勒那摩提(Ratnamati)所译。勒那摩提为印僧,于五O八年到达洛阳,为当时声名仅次于菩提留支(Bodhiruci)的著名译师。此汉译明显地结合了两个译本,或即为勒那摩提及另一译师 ——未必即是菩提留支——的译文。

  《宝性论》的梵文原题通常作Uttaratantra,另一应更为确切的原题则为Ratna- gotravibhaga。大卫·路毅(David Ruegg)教授曾有力地论说gotra一词应解作“母岩”,此为“根源”的本意②。据此,他提出Ratnagotravibhaga直译为“开发(三)宝的母岩”③。洽如保罗·戴密微(Paul Demieville)所建议④,由此可推论汉译gotra以译为“姓”比译作“性”更为洽当,取其“种姓”之义。

  路毅教授的结论对分析本论内容尚有余义。虽然本论篇幅最长的第一品着重如来藏思想,但不能就此便认为“宝性”一词即为其同义词⑤。事实上,本论亦多次于论中阐释其他三项论题。我们现有的梵文原本是多层次集成的。路毅教授反对高歧直道(Takasaki Jikido)教授以如来藏为唯一论题去还原梵文原本的尝试⑥,不论梵本原文为何,多位注疏此论者都觉察到根本论与释论为不同的论师所造。高歧直道教授就此问题参考过传统相传的说法,及现今欧日学者的各种理论后,判此论为弥勒(Maitreya)所造(据藏传说法)、沙罗摩提(坚慧Saramati)造释论(据华严祖师法藏的汉土说法)⑦。此中的“弥勒”,并非未来佛或菩萨的显现,而是他的人间色相示现之一,然确实的年份则不详。现存的梵文本⑧,据法鲁窝那(Erich Frauwallner)、渥德尔(A.K.Warder)及威帘斯(Paul Williams)等的考究,定为公元三世纪⑨成书,然高岐直道(为贯彻其独特理论)却定为公元五世纪⑩。汉译本应出于公元五O八年以后,而藏译则为十一世纪末期于喀什米尔(Kashmir)译出(11)(藏译所据的梵文本明显与现存的版本有所出入)。

  《宝性论》中多处引用其他经论,令研究梵文及汉文本的历史更加复杂。从论中所引,或教人觉得能对成论年份及真伪等问题有所帮助,但最终却谛造了更多层次的问题。在此情况下,传统以至现今学者对此论的法义及于佛教史上地位的看法分歧极大,亦实不足为奇。如来藏学说于西藏得到热烈的研讨,由是产生回异的见解,当中以觉囊派(Jo-nang-pa)与格鲁派(dGe-lugs-pa)(12)的分歧至为明显。此外,对于《宝性论》相当于佛陀那一时期的教法,以及于藏僧的经论课程上的编序(13),亦有不同的观点。

  如来藏一词,意谓“如来的胚胎”。此学说于各别经论中有各种不同的解说,而《宝性论》正是其中最早之一,我们可从篇幅甚短的《如来藏经》(公元三世纪早期?)(14),到日本禅师道元(Dogen l200—53,曹洞宗(Soto)的开山祖师),以至西藏上师智幢(Shes-rabrbyal-tshan 1292-1361,觉囊派的始创人)及宗喀巴(Tsong-kha-pa 1357-1419,格鲁派的始创人),看到此学说的发展。此思想早期时呈现得很直接:于《宝性论》所引的句中, sarvasattvas tathagatagarbhah,直译为“一切众生即如来藏’(15),汉译则作“一切众生……有如来藏”,此中有着精微的差异。胚胎即非识藏,虽然它具有变成各种各样的潜能;汉文的“有”字,具存在的色彩,而于梵语则有连系词的作用。当然,汉文中通常对单数与众数不作区别,此亦可另辟一途把如来藏解释为有如柏拉图形而上哲学的独立自存本体。

  各种对如来藏学说的不同观点的出现,一方面由于学者用了一大堆意义相近的譬喻,例如根源、胚胎、子宫、藏识、本质等等,另一方面,亦由于对它的诤论本身已是高度形而上的学说。此外,传统学说执持一切法义皆由佛陀(释迦)弘法时分段而说,未能界定如来藏法义隶属中观宗的学说还是半独树而立的学说,以及将此思想翻译为非印欧语系的语言(正如佛学思想史上其他翻译上的困难),如是种种,皆造就了许多额外的难题。附带的问题,尚有此学说与唯识学说的关系,以及受了婆罗门思想(Brahmanic thought)影响的可能性(16)等,这些问题都常有诤论。最后,如来藏思想初于印度似为一种理念,然配合此思想的修习很早便出现,从《如来藏经》至为虔敬的笔调即反映出来;于中国与日本,此学说成为一种慰藉及所有佛子的导引。因此,结合《法华经》法界圆融的思想,成了即身成佛(日语: Sokushin Jobutsu)的启发及论据,从而影响中日好几个主要的佛家宗派(17)。另一方面,西藏行人则以结合理智及虔敬热忱的态度为其特征。

  纵有喻意、历史、翻译等问题存在,解说如来藏思想的主要问题,是要决定应以狭义还是广义视之,以及抉择如来藏是一实体或只是一种潜力。毕竟,我们应视如来的本性不能言诠、不可思议。事实上,诤论点实不应加在佛性上,而应在贪染的思想特质上探讨。以教外者的身份研究此中讨论,当加进诸如法身等概念时——不论其历史上的关系如何——我很快便感到难以维持我的研究。可是,身为教外者,我亦感到此等问题不应由我作尝试去解决。所以,我就此欢迎谈锡永上师对《宝性论》资料文献异常充足的注释。谈上师引用了东西方多类文献及现代的权威研究,逐一讨论《宝性论》的造论者及释论者,以及勒耶摩提与菩提留支、《大乘起信论》与其他中观学派、如来藏与唯识宗及如来藏与中观宗等问题。由于我对此论题的研究未够深入,有时会对谈上师所下的结论感到豫疑,而我亦知与自己的见解大不相同。虽然如此,我亦希望他会接受此短短的探索性文章,盖此文的诞生亦有赖他的文章所启发。复次,这重要论典及其法义皆在中国佛学史上匆匆而过,我希望谈上师的注释能促进新一代的中国学人就此以比较角度认真细阅。

  一九九六年十月大卫·渥德侯斯于多伦多

  【附注】

  ①见Robert E.Buswell,Jr.所编的Chinese Buddhist Apocrypha(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1990)中Whalen Lai新近的讨论,页186-89。

  ②D.Seyfort Ruegg(路毅)"The Meaning of the Term Gotra and the Textual History of the Ratnagotravibhaga".Bulletin of the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XXXIX,Part2(1976),页 341-63。

  ③同上页348。

  ④Paul Demieville,"Le Concile de Lhasa".Une controverse sur le quietisme entre bouddhistes de 1′Inde et de La Chine au VIIIe siecle de 1′ ère chretienne,I(Paris:Imprimerie Nationale de France,1952)页63-64。

  ⑤此为中村元所误,见其《佛教语大辞典》(1-vol.edition,Tokyo:Toyko Shoseki,1981),页1245,s.v.hosho宝性。

  ⑥高岐直道Jikido Takasaki,"A study on the Ratnagotravibhaga(Uttaratantra).Being a Treatise on the Tathagatagarbha Theory of the Mahayana Buddhism"(Roma:Istituto Italiano per il Medio ed Estremo Oriente,1966),其近作《宝性论》Hoshoron(Tokyo:Kodansha 1989)无批判地引用路毅教授的著作,并总结他自己早期的结论。

  ⑦见高岐直道1966年所著,页62;1989年所著,页392-96。此名亦曾疑为坚意,但似不成立。

  ⑧Rahula Samkrtyayana于西藏南部考察时找到两本残缺抄本;见E.H.Johnston & T.Chowdhury,eds,"The Ratnagotravibhaga Mahayanottaratantrasastra" (Patna:Bihar Research Society,1950),p.v.Sir Aurel Stein 亦于敦煌发现一些抄本,中有于阗文写成的颂文诠译(及一些无关的汉文和藏文刻文于背页):见H.W.Bailey及E.J.Johnston,"A Fragment of the Uttaratantra in Sanskrit",Bulletin of the School of Oriental studies,Vol.VIII(1935-37),页77-83。

  ⑨见E.Frauwallner,"Die Philosophie des Buddhismus"(Berlin:Akademie-Verlag,1956),页255;A.K.Warder,"Indian Buddhism"(1st edition, Delhi:Motilal Banarsidass,1970),页407;Paul Williams, "Mahayana Buddhism"(London & New York:Routledge,1989),页96。

  ⑩见高崎直道1989年所著,页394。

  (11)见高崎直道1966年所著,页6-7。此藏文本有英译E.Obermiller,"The sublime Science of the Great Vehicle to Salvation, Being a Manual of Buddhist Monism,the Work of Arya Maitreya,with a Commentary by aryasanga" (Acta Orientalia,Vol.9[1931] p.81-306)及中村瑞隆的日译《究竟一乘宝性论》(Tokyo:Suzuki Gakujutsu Zaidan, 1967)。撰写此文时我并未能找到此二译本。

  (12)见mKhas-grub-rje(1385-1438)所著,英译本为F.D.Lessing & A.Wayman,"Introduction to Buddhist Tantric Systems"(2nd edition,Delhi,etc.:Motilal Banarsidass,1978),页49-53。

  (13)见gZhon-nu-dpal(Gos Lo-tsa-ba,1392-1481)所著《青史》,英译本有George N.Roerich,"The Blue Annals" (2nd edition,Delhi:Motilal Banarsidass,1976),页347,350,502,843-44,1074。

  (14)此经除所引篇章外,梵文原本已失;但有藏文译本及两种汉文译本,由佛陀跋陀罗(359-429,于408年以前抵长安)及不空(705-774或770,于723年以后驻汉土作佛业)译出。前者题为《大方等如来藏经》,收于《大正藏》编号六六六;后者题为《大方广如来藏经》,收于《大正藏》编号六六七,佛陀跋陀罗译本尚有英译;william H.Grosnick,in Donald S.Lopez,Jr.,ed.,"Buddhism in Practice" (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5),页92-106。

  (15)见Johnston & Chowdhurg于1950年所著,页25,以及高岐直道1966年所著,页196,David L.Snellgrove 所著的Indo-Tibetan Buddhism.Indian Buddhists and Their Tibetan Successors(London:Serindia Publications,1987),页112-13有增订的英译:他将此句译为“一切众生皆为佛性的本质”(页112)。

  (16)对前论所说,虽然《楞伽经》中将阿赖耶识与如来藏等同,然总觉唯识宗的学者离如来藏说而发展。后者所论,应在此指出(佛家思想)与婆罗门学说有关连的理论已非新论;佛教史与印度教史多世纪以来并肩而立,彼此互为友敌,互相参用彼此的思想与本尊形象。虽然如来藏与梵我的思想相近,但二者在概念上有着根本的相异。这站在佛家理论或修习上,亦不太重要。这些诤论,见D.Seyfort Ruegg,"The Budhist Notion of an ‘Immanent Absolute’(tathagatagarbha) as a Problem in Hermeneutics",收于Tadeusz Skorupski, ed, "The Buddhist Heritaga(Tring:The Institute of Buddhist Studies,1989)",页229-45。

  (17)见Paul Groner,"The Lotus Sutra and Saicho′s Interpretation of the Realization of Buddhahood with This Very Body",及George J.Tanabe,Jr. & Willa Jane Tanabe, eds.,"The Lotus sutra in Japanese Culture" (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1989)页53-74。

  --------------------------------------------------------------------------------

  编按:大卫·渥德侯斯(David Waterhouse)毕业于剑桥大学(cambridge University),为多伦多大学(University of Toronto)宗教研究系及东亚研究系教授,精通英、法、汉、日四种语言。其所研究的范围,包括东方艺术、佛家思想,以至东西方的文化等。此序文以学术角度综述近数十年来西方及日本学者对《宝性论》的诤论,与本书以实修观点诠译此论不同,然而亦足见本论之重要。同时此序文亦表示对以实修观点研习佛典之重视,此或可为西方佛学研究开一途径。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