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无著论师释:宝性论新译 正分——第一品

       

发布时间:2013年04月05日
来源:   作者:无著论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无著论师释:宝性论新译 正分——第一品

 

  (梵文题目: Tathagatagarbhadhikara)

  甲 三宝建立

  第一金刚句:佛宝

  【释论】今说如下偈颂义理。

  如来教化有情,有情皈依于佛,佛所教有情者为其法身自然流露之法。有情以尊敬如来故,皈依法乃至皈依于僧。三宝既以佛为先,故先说佛宝偈顷。

  4

  我向佛顶礼 佛无终无始

  亦无中间际 寂静自觉知

  既自证佛性 清净而显露

  为未知者说 无畏常恒道

  佛持无上剑 及妙金刚杵

  剑者表智慧 杵表慈悲义

  截断诸苦芽 摧毁诸见山

  山为稠林覆 藏诸颠倒见

  【释论】上偈说佛有自利、利他两种功德。今以偈颂说明其义——

  5

  无为无功用 不依他而觉

  具智悲力用 自他利俱足

  此偈颂略明佛性,及佛所摄八种功德。八功德即谓——一无为;二无功用;三不依他觉;四智慧;五慈悲;六力用;七自利圆满;八利他圆满。

  6

  无初中后际 如是即无为

  法身常寂静 是故无功用

  7

  唯内自证故 不依他而觉

  具足三觉智 悲心示觉道

  8

  智悲起力用 拔苦灭颠倒

  圆自利者三 余三圆利他

  说为无为,即无变易,此乃就缘起而说。佛无生、住、灭因缘,故说为无为,无初中后际。如是显示无为法身。

  以一切戏论及虚妄分别,皆完全止灭故,是即离作意无功用。

  不依他而觉,以智内自证故。不依他证知,是不依他而生(证智)。是故如来由其无为及无功用,自然常行一切佛事业,有情未空,常不休止。

  如是希有不可思议诸佛境界,唯内自证智证知,故亦不从他闻,不从师闻,自证而不可言诠。

  既证知己,以有情失坏其智有如生盲,为令其得觉知故,即为彼开示无上道。以佛具无上智慧慈悲,故所示之道,即为无畏常恒之道,令其出世间且不退转。

  是故以剑及金刚杆为喻,喻如来智慧以及大悲,且喻智悲之力用。以智慧断诸苦,以大悲摧诸烦恼。苦之根本,为三界中色心种种执著。烦恼根本,为虚妄邪见及疑等,如萨迦耶见。此中色心执著,喻之为苦芽,以其能生诸苦故,佛之智悲力能截断苦芽,是故喻其力用为剑。此中烦恼,如疑及诸颠倒见等,唯现证始能除去,非世智所能认透,故喻之为稠林所覆之山,佛以智悲力摧毁此山,金刚杵相似。

  如是六种功德,于《度诸佛境界智光严经》①中广说,如其次第。经言——

  文殊师利,如来应正遍知不生不灭。

  此以“如来”、“应”、“正遍知”称佛,如是即显示佛之无为。复以九种譬喻说此②,如谓无垢清净琉璃地中,帝释天子身镜像现等。

  经中复释此九种譬喻,言——

  文殊师利,如来应正遍知,清净法身亦复如是不动、不生心、不戏论、不分别、无分别、不思、无思、不思议、无念、寂灭、寂静、不生、不灭、不可见、不可闻、不可嗅、不可尝、不可触、无诸相、不可觉、不可知。

  如是即说种种寂静境界。此谓佛无功用成办事业,远离一切戏论及分别。

  经中余分,以譬喻说佛如实自觉知一切法门,即明佛不依他而证觉。盖一切法门,均为无上菩提真实证悟。

  复次,经中说十六种菩提③,唯佛所有——

  文殊师利,如来现证一切法实性,得无上菩提。如来观察众生法性,或有垢,或不净,或非具足,如来由是慈悲遍满,大悲力遍现。

  此即说佛具智慧与慈悲。言“一切法实性”者,即谓一切法非实有;言“得无上菩提”者,即谓佛无作意以无分别智证知一切法实相,此唯佛始能现证。言“众生”者,即谓三种姓④中,具不定性且以谬误为根本之种性姓。言“法性”者,即谓佛体,本质与佛真实自性无别。言“观察”者,即谓如来智眼了知,此唯佛始能,以无有障碍故。言“不净”者,即谓凡夫有烦恼生障碍。言“有垢”者,即谓声闻及辟支佛非全然清净,彼等亦有所知障。言“非具足”者,即谓菩萨仍有习气。言“慈悲遍满”者,即谓佛作事业化导具信凡夫。佛于有情中示现,现证菩提,令有情亦能如佛证悟佛性。故佛证悟后即以无上智慧慈悲,无休止转无比法轮。如是以智悲力用利益有情。

  故佛之六种功德,初三种,谓无为、无功用、不依他觉等,为佛圆满自利功德。次三种,谓无上智慧、大悲、智悲力用等,为佛圆满利他功德。

  亦可如是说:其无上智慧,圆满自利,能以此证得胜义寂静法身故。转大法轮,圆满利他,此为智悲及力之示现故。

  【译注】

  ①《度诸佛境界智光严经》(Sarva-buddha-visaya-avatara-jnana-aloka-alamkara-sutra),一卷,失译,附入秦译目录。此经有二异译:《佛华严入如来德智不思议境界经》,二卷,随阇那崛多译;《大方广入如来智德不思议经》,一卷,唐实叉难陀译。皆收入《大正藏》第十卷《华严部》。

  ②九种譬喻:一者如大琉璃地;二者如摩尼宝;三者如药林地;四者如大云;五者如日初出;六者如幻师现种种事;七者如日出须弥四洲;八者如大风;九者如日从大海出。

  ③十六种菩提:正遍知意清净;无等(无二)正行;到诸佛等法(而)心无障碍;到不退(转)法;不舍无边佛事;安住不可思议(境界);向无相法;三世平等;身(遍)满世界;知法无疑一切智身;智慧无量(为)诸大菩萨之所受持;已到诸佛无等禅那;究竟满足;得解脱智;大慈大悲转于法轮;究竟无边有色身。

  ④三种姓:即“邪见聚有情”、“不定聚有情”、“正见聚有情”。见下(第四金刚句)。

  第二金刚句:法宝

  【释论】依佛宝故有法宝,以此之故,论颂继说法宝义理——

  9

  顶礼如日法 非有亦非无

  亦复非有无 非非有非无

  离言内证法 清净无垢智

  如日破无明 贪嗔痴等障

  【释论】上来偈颂所示义理,兹以偈颂释之——

  10

  不思议不二 无分别清净

  显现及对治 离烦恼离因

  灭谛与道谛 合之为法宝

  此偈略明法宝所摄八种功德。何等为八?一者不可思议、二者不二、三者无分别、四者清净、五者显现、六者对治、七者离烦恼、八者离烦恼因。(此中所谓离者,如偈言[1])——

  11

  灭谛离烦恼 道谛离其因

  二种谛所摄 各具三功德[2]

  法宝所摄前六种功德中,初三种:不可思议;不二;无分别,为灭谛法,能离烦恼。余三种:清净;显现;对治,则为道谛法,能离烦恼因。

  灭谛为解脱法,以能解脱烦恼故。若如何修行始能解脱烦恼,此则为道谛。以此二谛双运,即为解脱烦恼法,圣者之二清净谛,其性如是。偈言——

  12

  离思量离言 圣者自证德

  不二无分别 如是清净法

  其余三功德 喻之为大日

  上偈略明灭谛中之不可思议法,有三义。

  一、不可思量。以其离四句故。四句者:无;有;亦无亦有;非无非有。

  二、不可言诠。远离一切声音、名字、章句、形相故。

  三、唯圣者内自证境界。

  灭谛中之不二及无分别法,佛于《不增不减经》①[3]中言——

  舍利弗,如来法身清凉②,以不二法故,以无分别法故。

  此中所谓二者,即是业力与烦恼。所谓分别者,即是由妄念令业力及烦恼生起。圣者证悟其自性空,由是知苦本来不生,以于证悟时,既无意亦无行令苦生起,即烦恼亦不生。经言③——

  文殊师利,无有心意识行,不作生灭分别。以一切心意识皆属颠倒。若心依正见,无明即不生起。以不起无明故,即不起十二有支。以不起十二有支故,即名无生。

  又如《胜鬘经》云④[4]——

  世尊,非坏法故名为苦灭。所言苦灭者,名无始无作无起无尽,离尽常住。自性清净,离一切烦恼藏。世尊,过于恒河不离不脱不异不思议佛法,成就说如来法身。

  世尊,如是如来法身不离烦恼藏,名如来藏。

  如是等经中,广说灭谛。

  所谓灭谛,即证如来法身之因,此由见道及修道中现证。证灭谛之道,譬喻为日,有三种义。一者,日轮清净,如道能远离一切烦恼垢;二者,日照显现一切色相,如道能照知一切法;三者,日光破暗,如道能对治障碍,证胜义谛。

  所谓障者,先起执不实法而成贪嗔痴生起处。此缘随眠境与烦恼缠。有情所见不实,即谓见虚妄法谓为真实。如于贪生起时见可贪相、嗔生起时见可嗔相、痴生起时见无明相。此等有情又复依贪嗔痴等性而于心识中起虚妄分别。有情既心生分别,即成贪嗔痴烦恼心识。如是,身口意造作贪业、嗔业、痴业。依此等业,乃有轮回。如是有情依贪嗔痴以不实为实而生分别,由是为其所缠,生虚妄见而起诸烦恼,作轮回业,皆缘其不知不见一如性⑤[5]之故。

  此等垢障,须如实观察,不见其不实之性,亦不取其污染因。以不见如是性与因,即能见本有⑥,故如来圆满证知一切法平等,以平等性故,由是得无上菩提[6]。

  由智证知一切法平等,不增不减,以虚妄法不能见其性及因,而胜义真实则可见其实性,如是真实见即能对治一切障。以对治法生处,与诸障相离相异故。

  此于见道及修道所起之无分别智[7],为如来成就法身之因,于《般若》经中已广说。

  【译注】 ①《不增不减经》(Anunatvapurnatva nirdesa parivarta),一卷,元魏菩提流支译(收《大正藏》第十六册),为如来藏系列经典。藏译无此经,藏中论师唯据本论转引经文。

  ②此句依菩提流支译。依藏译,本句为“所谓灭者,即是如来法身”,意指如来法身离烦恼(灭尽烦恼)。译为“清凉”,亦同此意,但表达方式不同。

  ③同注①。

  ④《胜蔓经》(Srimala simha nada sutra)。一卷,刘宋求那跋陀罗译。全名为《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

  ⑤一如性,即指有情皆可成佛的佛性,亦即论颂1所说的“佛性宝”,均指如来藏。

  ⑥本有(bhuta),指如来藏。

  第三金刚句:僧宝

  【释论】依大乘法宝,故有不退转菩萨僧宝。故于说法宝后,次说僧宝。

  13

  敬礼诸圣者 心光明清净

  见烦恼无实 故能离垢障

  无障净智者 如实见有情

  自性清净性 佛法身境界

  清净心无碍 以证圣智心

  能见有情性 遍无量法界

  【释论】上来偈颂示何义耶?释偈言——

  14

  智见极清净 如实证内境

  不退转僧伽 具无上功德

  此颂略说僧宝,即登不退转位菩提萨埵①,其所具功德,较末登位者为胜,以其于如实胜义及所证内境中,得清净道种智故②,是能如真实尽真实[1]。偈言——

  15

  证世法清净 故能如实见

  心净故能证 客尘见破灭

  偈颂中说如实见,即证知诸法空性,无始以来人我法我皆空。故如实见者,见一切有情清净无我寂静真实。如实见无始以来寂静,非灭烦恼始有,故无始以来悉皆寂静之一切法及有情,其常性有二种因:一者见本来自性清净光明;二者见诸烦恼本来虚空无实。

  以此二因,故说心性本来圆满清净光明,以烦恼污染故,难知其实相。是故于法界中仅有净染二种心,更无第三者。如《胜鬘经》言——

  世尊,刹那善心非烦恼所染,刹那不善心亦非烦恼所染。烦恼不触心,心不触烦恼。云何不触法而得染心?世尊,然有烦恼,有烦恼染心,自性清净心而有染者,难可了知。

  如是经中广说如实见,心受污染则难以认知其心性。偈言[2]——

  16

  由尽真实智 尽真实而证

  知有情皆具 一切道种智

  尽真实具有如是性——由智觉知一切法之胜义性,即了知一切有情皆具如来藏,无有例外,纵畜生亦具此性。菩萨登初地即如是遍证一切法界胜义。故偈言——

  17

  以内自证智 证本来如是

  无漏清净界 无障复无疑

  如是内自证本来如是,即证如真实及尽真实,是谓了知虽凡夫道。此唯圣者内自证,不共余者。菩萨摩诃萨之出世间清净证智,所以胜声闻、辟支佛之证智者,为无障、无碍。无障者,谓如真实见有情自性清净境界,故名无障;无碍者,谓尽真实知无量法,故名无碍。偈言——

  18

  见道证清净 殊胜如佛智

  不退位圣者 为有情依怙

  此偈言初登不退转地菩萨之清净见道真实证知,即为见圆满清净无上菩提之胜因。故此如实知之见道,即在初登不退转地菩萨,亦胜仅修布施、持戒等波罗蜜多之余菩萨。以此之故,菩萨摩诃萨依如实见真如证智,是故堪为一切有情、天龙八部、声闻、辟支佛等作皈依处。

  上来说菩萨为僧众而未说声闻,以声闻非是皈依处故。菩萨有十者胜于声闻——观胜、功德胜、证智胜、涅槃胜、地胜、清净胜、平等心胜、生胜、神力胜、果胜[3]。

  观胜者,谓菩萨观真如境界。

  功德胜者,谓菩萨修行无厌足,不同二乘少欲。

  证智胜者,谓菩萨证二无我。

  涅槃胜者,谓菩萨教化有情。

  地胜者,谓菩萨证十地等。

  清净胜者,谓菩萨远离智障。

  平等心胜者,谓菩萨大悲遍覆。

  生胜者,谓菩萨生无生。

  神力胜者,谓菩萨具三昧自在神通等力。

  果胜者,谓菩萨能证究竟无上菩提。

  菩萨道犹如初月,诸佛如来则如满月,诸声闻乃至阿罗汉,无大悲心,唯照自身,犹如星辰。如是智者欲证如来满月,自当依菩萨初月,不当舍弃初月而发心礼拜供养如星辰之声闻辟支佛众,以彼等于利益有情事未清净圆满故。菩萨则不如是,为积聚资粮以达无上菩提,故具智慧光明与大悲,令无量具光明自性有情入道,以至圆成如满月之佛陀。与菩萨相比,声闻等仅具小智,唯依自身四大身界光明。故菩萨虽初发心,已胜声闻圣者之不具大悲心与不具广大心。

  以此说菩萨具十力等功德。如云[4]——

  能作救渡为大戒 不具悲心戒不净

  若为自身而持戒 不能说为清净戒

  具大悲心利有情 所持之戒始真实

  利生如地水火风 此为净戒余非是

  【译注】 ①不退转菩提萨埵:菩萨修道,以所悟功德能入不退位,登此位者即为不退转菩萨。不退有三: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依法相宗的说法,入十住位,成就唯识观,为位不退;既入初地,成就真唯识观,为行不退;八地以上,得无功用智,念念入真如海,为念不退。故菩萨初登地,释论已说之为不退转菩萨。

  ②《大智度论》说三种智:一者、一切智,即了知一切法总相之智,此乃声闻、辟支佛之所证。二者、道种智(或称道相智),即了知一切法别相之智,此乃菩萨之所证。三者、一切种智(或称一切相智),即通达一切法总相、别相之智,此即佛智。以证道种智即能离诸法差别,故能证众生平等寂静清净性。此即论中偈1所说之“佛性宝”,亦即如来藏。

  总说三宝

  【释论】①依何意趣、为何等人,诸佛如来说此三宝?偈言——

  19

  导师教法及弟子 三者功德摄三乘

  复为三种信皈依 故说三者为三宝

  此言依三种功德及六种信众故说三宝。三种功德者,即导师、导师之教法、导师之弟子等功德。六种信众,即大乘、中乘、小乘、佛、法、僧等之信众。[1]

  初释导师功德。有情愿证佛性,入菩萨乘,及虽未入道而信受佛陀者,是皆以佛为皈依处,盖佛为人中最尊故。

  复次释教法功德。有情中辟支佛乘种姓,自悟因缘深法,及虽未悟而信受此法义者,是皆以导师开示之法为皈依处,就彼等证离苦而言,此即为最胜法故。

  更次释弟子功德。信受导师所说法而入声闻种姓,于道中得果,及虽未入道而信受僧众者,是皆以导师之弟子为皈依处,盖于诸众中,僧众为最胜众故。

  如是略说三种旨趣及六种信众,佛依世俗谛说三皈依及其差别②。此盖欲令有情能别别入三乘道。复说偈言——

  20

  法具戏论与虚妄 僧众未能离怖畏

  如是二种法及僧 都非究竟皈依处

  上偈言,法有二种。一所说法、二所修法。所说法者,谓如来所说十二部经及名字章句身等。此等法喻之为筏,证法登彼岸已,筏便应舍。所修法者,有二种差别,谓灭与道。道为修法所依,灭即修法所证。如是灭道二法皆受因缘决定。既受因缘决定,即是虚妄戏论;既属虚妄即非真实;非真实即非真谛;非真谛者无常;无常即不堪皈依。

  又若依彼声闻道所证灭谛,唯灭有漏,犹如灯灭。如是即无所有。若无所有者,云何堪为所皈依处。

  僧者,谓三乘行人。彼等常有怖畏③,常求皈依于佛而求解脱,仍有所执而未圆成无上正等正觉。云何彼等尚有怖畏?以阿罗汉虽尽有漏,而未断一切烦恼习气,彼于一切有为行相极怖畏心常现于前。《胜鬘经》云——

  阿罗汉有恐怖。何以故?阿罗汉于一切无,行怖畏相住④,如人执剑欲来害己,是故阿罗汉无究竟乐。何以故?世尊,依不求依。如众生无依,彼彼恐怖,以恐怖故,则求皈依。如何罗汉有怖畏,以怖畏故,依于如来。

  彼若如是有怖畏,彼人毕竟为欲远离彼怖畏处,求无畏处。是故彼等当有所学,向上求证远离怖畏之道,此即求证无上正等正觉。是故僧宝仅堪少分皈依,非为有情究竟皈依处。如是说法僧宝未是究竟。偈言——

  21

  一切有情作皈依 究竟皈依唯向佛

  佛者具真实法身 是为圣者究竟趣

  此言,前已说诸佛如来不生不灭,证寂静不二离垢法身。唯法身始为究竟清净,故三乘行人唯求证清净法身始为究竟。是故一切有情更无其余依怙及皈依处,唯有如来应正等觉,始是不灭皈依处、常恒皈依处、不坏皈依处、究竟皈依处。如是不二不变寂静常恒皈依,于《胜鬘经》中广说。

  然则以何义理故,佛、法、僧说名为宝?偈言——

  22

  稀有且无垢 具力世庄严

  无上及不动 是为其实性

  略言之,三最胜且至珍贵者,为佛、法、僧,此具足六种相对相似法⑤。六种者——

  一者世间稀有。有情若不具善根,即百千万劫不能际遇故。

  二者无垢。以离一切有漏法故。

  三者具威神力。如具足六通及余不可思议威神自在故。

  四者世庄严。以能作一切有情出世间因故。

  五者无上。如宝之胜石,出世间法最胜故。

  六者不动。以得无漏法,世间八风不能使之动摇故。

  【译注】 ①本章全章为释论,故无论颂。即19至22皆为释颂。

  ②导师功德,摄大乘及佛信众;教法功德,摄中乘及法信众;弟子功德,摄小乘及僧信众。此即三皈依差别——三种功德摄六种信众。

  ③依藏译,则谓菩萨、缘觉、声闻三乘行人皆有怖畏。汉译则云“三乘中则声闻僧常有怖畏”,非是。此盖因下引《胜鬘经》仅言阿罗汉之怖畏而致误。

  ④此如阿罗汉畏“无我”之例,故封“一切无”生怖畏。

  ⑤因比较而谓之为“最胜”,故曰“相对相似法”。如第五无上,“宝之胜石”,喻出世法胜世间法,此即相对相似之显例。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