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顶果钦哲法王:佛法的核心

       

发布时间:2013年04月13日
来源:   作者:顶果钦哲法王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顶果钦哲法王:佛法的核心

 

  佛陀开示的全部重点就是要让我们主宰自己的心。如果我们能够主宰自己的心,就能够主宰我们的身体和语言,如此我们和他人的痛苦就得以结束。但是如果我们的心充满负面情绪,就算我们身体的行为和我们所说出来的话语多么完美,我们都已经远离了正道。

  要主宰自己的心,需要随时意识到自己所有的意念和行为,不断反复地检查自己的心,负面意念一旦生起,即用适当的方式来对治。当正面的意念生起,则以回向来加强所带来的利益,希望所有众生都能够达到究竟证悟。如果我们能够在平静和内省的修行中,保持恒常的觉察,渐渐地,就算是在一般活动和干扰之中,我们也能保持对智慧的认识。所以说觉察心是脱离轮回中一切烦恼的基础和解药。

  佛法修行应该可以引领我们,不论是在禅定中,或者禅定之外,同样保持恒常的觉性。这是所有心灵开示的精要;没有这个,不论我们念诵多少咒语和祈请文,不论我们做多少的大礼拜和绕塔,只要我们的心是散乱的,那一切对去除难解的情绪丝毫没有帮助。永远不要忘记这最重要的一点。

  心的真相

  心将经验分为主体和客体。心先认同主体“我”,然后认同“我的”这个概念,然后开始执着“我的身体”、“我的心”,以及“我的名字”。当我们对这三种概念的执着愈来愈强烈,我们愈来愈只会全心关注自己的福祗。我们对于舒适的追寻,我们无法忍受生命中令人厌烦的状况,我们全神贯注在享乐和痛苦、财富和贫困、名气和平凡、称赞和指责,全部都是因为“我”这个概念。

  我们执着于自己的程度,让我们几乎从来不去想他人的福祗――事实上,我们对他人的兴趣不比老虎对吃草的兴趣大。这和菩萨的观点完全相反。自我事实上不过是一个意念的塑造,当我们了解到,所执着的对象,以及能执着的心,都是空的,我们很容易就可以看到他人和我们自己没有什么两样。我们通常照顾自己所费的心思,就是菩萨照顾他人所费的心思。菩萨如果认为投身地狱的火海可以帮助众生,他就会毫无犹豫的这么去做,就像是天鹅飞入凉爽的湖泊一样。

  任何时候,我们都应一而再地为所有众生的利益,许下广大的愿望。

  当我们睡觉的时候,我们应该想:“愿一切众生达到究竟之境。”

  当我们醒来的时候,我们应该想:“愿一切众生醒觉于证悟之境。”

  当我们起床的时候,我们应该想:“愿一切众生均得佛身。”

  当我们穿衣服的时候,我们应该想:“愿一切众生都知耻而谦虚。”

  当我们点火的时候,我们应该想:“愿所有众生烧尽妄念之薪柴。”

  当我们吃饭的时候,我们应该想:“愿一切众生食用禅定之粮。”

  当我们开一扇门的时候,我们应该想:“愿一切众生打开通往解脱城之门。”

  当我们关一扇门的时候。让我们想:“愿一切众生关上通往下三道之门。”

  当我们走到外面的时候,让我们想:“愿我们能步上让一切众生解脱之道路。”

  当我们上坡的时候,让我们想:“愿我能带领众生走向上三道。”

  当我们下坡的时候,让我们想:“愿我能去下三道解放众生。”

  当我们看到快乐的时候,让我们想:“愿一切众生达到成佛至乐。”

  当我们看到痛苦的时候,让我们想:“愿所有众生之痛苦平息。”

  觉 性

  如果我们能够分辨心及觉性,因而认识到自己的真实本性,

  究竟的见地会渐渐清楚。即使内在觉性现在还不清楚,就只要不让心散乱于外,即可行;

  因为觉性就在心的甚深处。

  他们说,那就像是水和冰;

  水和冰不完全一样,后者是固体,抓的住。

  但是溶化的水和冰无别,所以在实相中,水和冰非二,而是同一。

  同样的,心,因迷惑而非觉性,当我们领悟心的本性,心即与觉性无别。

  心与觉性虽相异,却无法经由推理分析而分辨。

  有一天,当我们对觉性的信心增长,

  心,就像无智的小孩,

  而觉性,就像一个充满智慧的老智者。

  觉性不会追逐心,而会超越它;

  安住在放松、宁静的状态中。

  心无形、无色,无体;这是它的空相。但是心可以知,可以觉察无限种类的现象;这是它的明相。这两种面相无二无别,空性和明性,就是心之原初、相续的本性。

  现在,我们心的自然清明被迷惑所遮蔽。当障碍物渐渐被清除,我们会渐渐揭露出觉性的灿然,直到一个地步,就如同在水面上画一条线,画下去的那一霎那,线便在水上消失,同样的,你的念头在现起的那一霎那,同时即解脱。以这种方式体验心就是接触成佛的源泉本身。当心的本性被认出来,就叫做涅槃;当它被迷惑所遮蔽,就叫做轮回。不论是轮回或涅槃,都从来没有离开过究竟的相续性。当觉性到达最饱满的状态,迷惑的堡垒就会被攻破,究竟的城堡,超越禅定,可以永久把握。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