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顶果钦哲法王:修行的真谛

       

发布时间:2013年04月13日
来源:   作者:顶果钦哲法王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顶果钦哲法王:修行的真谛

 

  心犹如相续的河流,假如你无法运用你的修持来把握它的每个当下,你做的持咒,观想,念诵,禅修,乃至谈吐高超的见地,显现高超的行为,这些都是在浪费时间。

  修行的本质并没有任何奇特的地方,它的实质就是反复的深入我们的心相续,并且改变它,否则,这个宝贵的人身会被浪费,你用一生的时间追逐自己的念头,执着它所创造的轮回,实际上,就是在梦幻中迷失自己而不自觉。

  每天从细微的小处着手,不要奢望神奇的辉煌,看穿这些虚荣的把戏,仔细观察自己的心吧。

  即使在今生,你无法彻底转化你的心,你无法在证悟上取得多大的进展,只要你很小心的守护自己的三业,照顾自己的每一个念头,虽然你无法达到甚至是在睡眠中清醒,或是在重病还能控制自己的心,但是只要你努力的修自己每个念头,努力而虔诚的对待自己彻底的内在,而不是做外表的样子,那么,就好象曲吉旺波在《大圆满三要释吉祥王》中所唱的那样:“即使此生不成就,也内心安详真愉快。”为什么呢?从内在的层次,你已经转化了你的心,从而转化了你的生命,安详、慈悲、放下,已经展示出最大的成就。

  成就分为外在的,内在的,秘密的,极其秘密的。

  就外在的成就层面,先是心智的成就,但是你虽然掌握了伟大的知识,了解了高深的见地,但是很不幸,它们就好象是在衣服上的补丁,终究会要脱落。例如,我们在健康的时候会感到很自在,而且我们拥有佛法的知识,这一切以一种良好的自我感来暗示:似乎我们是不凡的圣哲,但是,当你遇到重病的时候,你浑身火烧而陷入昏迷,仔细看你的心吧,它根本不受到你的控制,种种接近死亡的业相在梦中显示,即使你厌恶他们而不敢堕入昏睡,但昏迷会迅速将你击垮,哪个时候,你的任何才智,学问,都帮助不了你,于是,修行人应该知道,在重病中出现世俗乃至恐怖的持续梦境,这是修行的耻辱,甚至,这是闻思的耻辱,没有投入修行,或是表面的修行,这是镜子上的雾气,维持不了多久。

  其次是验修的成就,当喜悦和光明产生,巨大的宁静伴随深沉的陶醉,甚至可以看到各色奇异的景象,并且能预先知道事情的发生,这些体验就好象对山谷大声叫喊一样,你努力的叫喊,它给你很大的回音,但是随即就消失了。假如你努力的修持,各种奇特的经验发生了,但是记住,这世界上的一切都不免无常,假如你想拥有这些体验,永恒的占有它们,那么,你就会经受好似捕捉水中的月亮一样的痛苦,它们根本就是无常,所以从验修的种种幻想中解脱吧,不企图占有它们,平等的看待它们,而不扰乱内在的心相续,哪怕是在广大的平等定见中,一切显现为不实际的五色烟雾或虹光,而能自在的穿越墙壁或是在岩石上按下手印,但将这些视为开悟的标志并产生我慢,这是着魔的开始,并因为我执而流浪轮回。

  最后是广大的明智成就,这预示着我们平等的对待生活,安然的安住在广大的心性中,一切都成为庄严的自然解脱,于自心的智慧中,消除了执着和烦恼,慈悲并心胸宽广,生活之中任何的事物都无法搅乱这内在的明智,超越喜悦和悲哀,安然的任运于当下。

  经由心的修持,我们经历各个不同的阶段,最终,我们的心成为空与光明的一味,任何恐惧或是希冀,都无法占据我们的心灵,这就是佛陀之道。

  迷妄之链

  无数的念头和记忆在心中生起,被我们习以为常的习气所搅动。一个接着一个,每个念头似乎已经消失,但只是被下一个念头取代;轮到下个念头,在它让路给未来的念头之前,也仅是短暂的现前一念。每个念头都会重拾前一念的动量,所以随着时间流逝,一串念头的影响力也增长了,这就是“迷妄之链”。如同我们所说的念珠,实际上是成串的珠子。因此我们也常称心是短暂念头的相续,这样连绵的念头构成了意识之流--心河,心河通向存在的大海。我们相信心是一个实体,是奠基在不充分的探讨上。我相信今日所见之河和昨日所见一样,但事实上,河水连一秒钟都未曾停歇--昨日之河的河水肯定现念已成了海洋的一部分。同样的事实也发生在从早到晚流过心河的无数念头上。我们的心河只是许多短暂念头的相续,没有一个你可以指出为心的单独个体存在。

  现在如果我们依照中观的逻辑来探查念头的过程,很明显地,过去的念头已经死了,就像尸体一样。未来的念头尚未出生。至于现在的念头,也不能说它们有任何属性,如位置、颜色或形状等;它们不留痕迹无处可觅,事实上,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念头之间并无任何可能的接点。如果过去念和现在念之间有任何真实的连续性存在于其半的话,就表示过去念是现在,或现在念是过去;如果过去真的能以这种方式伸延到现在,那未来也必定已经是现在了。但无论如何,由于对念头真实本性的无知,我们保持这种习性,将念头视为不断的连结、一个接一个,此乃迷妄的根本。正是这个习性,使我们愈来愈被念头和情绪所控制,直到全然迷乱为止。

  觉知念头的生起,并平息那些攻击你的念头波浪是极为重要的。例如,瞋是一种极具破坏力的习气,能毁掉你在其它方面可能拥有的一切美好功德。没有人喜欢和发怒者在一起;蛇的外表并没有天生骇人之处,但因为蛇通常具有攻击性,只要一看到牠们,就今人心生恐惧、厌恶。不管是人或蛇,如此强烈的瞋恨,只是未曾检视恶念日积月累的结果。如果在瞋念生起的一刹那,你了知瞋念是什幺,并明白它有多幺负面,你的忿怒就会自动平静下来,可以与任何人好好相处。相反地,如果你让第一瞋念引生第二瞋念,马上就无法控制怒气,甚至甘冒生命危险也不惜要毁掉你的敌人。

  但请千万牢记,念头只是诸多因素与短暂机缘和合的历程。无论念头好坏,都没有具体的存在。只要一个念头生起,你了知它的空性,它就无力产生第二念,迷妄之链将在当下停住。

  最宝贵的心之精髓

  万象显现之根源,

  是空明的心性,

  遍布广大尤如无云的晴空。当安住在如虚空般的境界时,

  宽坦放松于当下,

  让心消融在极其的开放中,

  舍离执着。

  与虚空境界融合:

  自然地,会越来越解放,

  殊胜啊!假如你逐渐娴熟,

  依此将心与见地合一的修持,

  那么你的证悟会自然变的广大。

  就好象太阳自由的照遍虚空,

  你的慈悲不会不去照耀一切未悟的有情。心,划分主客的经验,

  先是认同主体——“我”,

  然后产生“是我的”,

  并开始执取“我的身”、“我的心”、“我的姓名”“我的家”,

  对于此四种概念执着越来越强烈,

  我们越来越自私地只关心自己的利益。我们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自身安逸,

  我们对恶劣环境的厌恶,

  我们对苦乐、穷富、卑崇、称讥的偏见取舍,

  都是由于有“我”这个想法。因为这个几乎从不考虑他人幸福的——自我.

  我们常常如此地迷失困扰,

  我们对别人不感兴趣,

  甚至超过老虎对吃草不感兴趣的程度。

  这完全是伟大菩萨行的对立面。

  我执确实只是思维的制造,

  当你能认识到贪着的心、所贪着的对象,都是空的,

  如天边的彩虹,如儿童的游戏。

  你就会很容易的了解别人与你没有什么不同。我们通常把所有的精力用来照顾自我,

  而觉悟的菩萨却是照顾他人。

  假如一个菩萨看到:仅为救一个有情而需跳入地狱火焰,

  他会没有丝毫犹豫的立即去做,

  正如同一只天鹅飞进一个凉爽的湖泊。

  具有加持慈悲海,任运智慧大光明

  啊拉拉火!

  虚幻心声犹如空谷音,似是实有寻觅无所得,

  自然安住无云晴空里,显现赤裸智慧光明日。

  得失未能动摇此一心,无改空明超越思议中,

  一切解脱轮涅成一味,展现大悲姿彩哎吗火!

  有缘尽归依大怙主您,转心向法吉祥啊拉拉!

  舍弃今生来世并私利,为利有情转识成菩提,

  安住广大无执智慧中,大悲悠然恳请普加持。

  吉祥胜主于我顶乐轮,恳请加持再三涌欢泪!

  钦哲多杰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