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弘盛:《竹窗随笔》白话译 77

       

发布时间:2013年05月08日
来源:   作者:弘盛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发真归元【原文】 

楞严云。一人发真归元。十方虚空悉皆消殒。而中庸以喜怒哀乐未发为中。既而曰。致中则天地位。会通儒释者。谓中即真元也。然归元则世界消。致中则世界立。胡因同果异如此。盖喜怒哀乐。属乎意根。第六识耳。今止意识不行。尚余末那赖耶。洪涛息而微波在也。曾未归元。如何得虚空消殒。

发真归元【译文】 

《楞严经》上说:“倘若有人能发现本有的真心,返本还原,复归于法界体性,即证果成佛,则十方虚空,立即冰销瓦解。”而《中庸》【《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作者为孔子后裔子思,后经秦代学者修改整理。《中庸》是被宋代学人提到突出地位上来的,宋一代探索中庸之道的文章不下百篇,北宋程颢、程颐极力尊崇《中庸》。南宋朱熹又作《中庸章句》,并把《中庸》和《大学》、《论语》、《孟子》并列称为“四书”。】把喜怒哀乐的情感还没有发生的时候,心是平静无所偏倚的境界,称之为‘中’。接下又说:“如果能够把中和的道理推而及之,达到圆满的境界,那么天地万物,都能各安其所,各遂其生了。”有喜欢会合疏通儒教和佛教的人,就认为《中庸》所说的“中”就算是佛经上所说的本有妙明真心了。然而“归元”这个世界就会消殒了,“致中”可以导致这个世界成立。为什么一样的种子结的果实却差别这么大呀?这其实是由于喜怒哀乐属于意根,只不过是第六识而已。现在只是意识不起作用了,还有第七末那识、第八阿赖耶识在作用啊!洪水波涛虽然平息了,但是细微的波浪还是存在的啊。从来都没有返本还原,又怎么可以做到十方虚空,立即冰销瓦解呢?

一心顶礼云栖寺袾宏佛慧莲池大师

 

 

返回目录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