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相美文:记忆中的紫水塔
邹相美文:记忆中的紫水塔
我是信阳光山人,提起光山的历史古迹、人文景观、旅游胜地,人们首先便想到了静居寺、紫水塔。“弦山巍巍,紫水流长”,我对紫水塔真的是情有独钟。这座修建于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7年)的古塔,雄踞在光山县城东门外的紫水河北岸,塔高七层,21米。现残存六层,外围周长25米,由塔基、塔身组成,是一座没建成的楼阁式文峰塔。在一定程度上讲,可以说紫水塔是光山县的标志性建筑,是光山县对外的一张名片,也是光山人的骄傲。
关于紫水塔,有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这地方叫九龙口,相传是九条龙朝圣的地方。站在这里向四周看,有九条山岭都朝这个地方奔来,固此而得名。再后来,有一个道士说,这九条龙要想不散,需要有一个龙珠子系着,不然就不团结,会引起九龙争斗,就会不安宁。于是,当地的百姓听了这个道士的话,在九龙口的西北方向,建了一座高高的塔,叫做紫水塔,算作降龙的龙珠子了。就这样,一座气势雄伟的古塔便矗立在了光山紫水河畔。
高中的时候,我所在的中学——光山二高,距离紫水塔并不是很远。于是,每逢周日,我就会和几个同学一块儿去紫水塔玩耍。还记得第一次见紫水塔的情景:那是在一个春暖花开的早晨,在朝霞的点缀和映衬下,紫水塔静静地矗立在河边,显得那么伟岸、挺拔,那么的卓尔不凡。紫水塔旁,那弯弯曲曲的田野,那沁人心脾的油菜花,那田间嬉戏的孩童,那古朴的断桥,那潺潺的流水,与紫水塔交相辉映,形成了一幅让我终身难忘的美丽画面。而今,十几年过去了,我已步入社会,接受尘世间的磨砺和洗礼,但第一次和紫水塔相遇的情景仍历历在目。
在我的记忆里,那时的紫水塔是温馨的、充满风花雪月和诗情画意的。她就像一位美丽的女神,总能让我心驰神往,难以割舍。后来,我考上了省城的一所大学,也就离开了光山,离开了我心中的女神——紫水塔。在省城上学期间,我见到了亭榭阁台、雕梁画栋,见到了西式建筑,见到了各种古刹和钟楼,但那些景物却难同我心中的紫水塔相提并论,它们远远赶不上紫水塔在我心中的那份厚重。
后来,我在一次假期时回到光山,又想去紫水塔边去追寻那些美好的回忆。但在去紫水塔的途中,我发现了很多让我吃惊的变化:东城开发了,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城东路上到处高楼林立,建了很多厂矿;位于紫水塔边的县体育中心、文化中心也相继投入使用……这让紫水塔被束缚在一个小的角落,隐约能看到灰暗的塔角,但让人看了之后却有一种悲怆的感觉。
未曾想到,紫水塔渐渐被冷落了,被遗忘了——她被林立的高楼所淹没,被机器的轰鸣声所吞噬,被现代化的工业所遮蔽……还是那所矗立的黑塔,却没了以前的光泽,显得如此地灰头土脸,显得如此地尴尬窘惑,这让我如鲠在喉,茫然无所措。或许,很多人已经淡忘了曾经风光无限的紫水塔,而把目光投向了她身边的工厂、企业。但是,在我眼里,紫水塔不应该受到这样的遭际,她的命运不该如此凄然。
二百五十年的起起伏伏,二百五十年的沧桑坎坷,紫水塔一直静静地矗立在那里,用心观看着这个社会,用心领略着世事的变迁。她用泪水描绘着那些悲欢离合的往事,她用血汗滋润着周围的子子孙孙,但回敬她的,却只是无言的孤寂和落寞。这,难道就是她应得到的吗?
但愿那默默无语的紫水塔,留给后人的,不只是一幅孤零沉寂的轮廓。
(邹相,原载于《信阳日报》2007年7月21日)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