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印卡老师文集:内观:佛陀独特的贡献(by Dr. Ravindra Panth)
葛印卡老师文集:内观:佛陀独特的贡献(by Dr. Ravindra Panth)
戒(Sila)(1),定(samadhi)(2),慧(panna)(3)组成了佛陀教导的基本架构,也是他45年说法历程中的基本要素。这三者是否是佛陀对人类文明的独特贡献?这三者是否是教法中的基调,并使佛陀被我们怀念的原因?深入研究三藏经典,得到的答案是否定的。
探究印度过去的圣哲,我们发现在佛陀当时和出世以前,有不少哲人,以比较无系统的方式,信仰和传播戒、定、慧的观念。这些老师通常会建议学生以仪轨和仪式来修练戒定慧。因此,戒定慧并不是佛陀的「专利」。我们在梵网经(Brahmajala-sutta)和沙门果经(Samanaphala)(4)中找到相关的文献证明,有些派别非常强调以持戒作为身体和语言行为的净化。
其他文献也说明了「定」的观念和修习并不是创新的,当时「定」被视为静心和制心的方法。最好的例证是佛陀在证悟之前,曾向阿罗逻迦兰(Alara Kalam)和乌达迦罗摩子(Uddhaka Ramaputta)学习第七和第八定,很明显地说明「定」在佛陀之前就存在了,不是佛陀所发现的。
同样地,慧也不是新的观念。在当时的印度,慧本身就有明确的定义,即彻见事物是无常(annica),是苦(dukkha)的根源和无我(anatta)。这是有被文字记载的,也就证明了至少在佛陀当时,无常、苦和无我的观念是被接受的。在相应部的婆醯迦经(Bahiya-sutta)中找到例证,经中记载佛陀和婆醯迦(Bahiya)的会面,婆醯迦是一位游方的求道者,虽然他不是佛陀的弟子,婆醯迦仍向佛陀寻求指导。以下是佛陀对婆醯迦的回应:
Tam kim mannasi, Bahiya, cakkhu niccam va aniccam va ti?
「婆醯迦,你相信眼是常还是无常?」
Aniccam, bhante.
「是无常,尊者。」
Yam pananiccam dukkham va tam sukham va ti?
「无常的事物,会造成快乐还是痛苦?」
Dukkham, bhante.
「是痛苦,尊者。」
Yam pananiccam dukkham viparinama-dhammam kallam nu tam samanupassitum etam mama, eso'hamasmi, eso me atta ti?
「既是无常,痛苦的起因,可以说这变化的本质是「我的」,「我」,「自我」吗?」
No h'etam bhante.
「当然不行,尊者。」
佛陀接着问婆醯迦关于可视之物(色尘)、眼识和眼触等,无论任何情况,婆醯迦都同意它们都是无常、造成苦的原因和无实体性。他并不是佛陀教法的遵循者,但都接受无常、苦、无我的观念。我们现今以为它们不存在于佛陀教法之外,因此经中说明了其实不然,当时已有这些观念。既如此,那什么才是佛陀独特的贡献呢?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对婆醯迦和像他一样的人,无常、苦、无实体性只是一种信仰而已,即巴利文「Manna」一词所意指的,只是一种被接受的理论。佛陀独特之处在于指出一条超越信仰和哲学思辨的道路,亲身去体验自身的无常、苦和无我的实相。佛陀接着说:
Evam passam, Bahiya, sutava ariya-savako cakkhusmim pi nibbindati, rupesu pi nibbindati, cakkhuvinnane pi nibbindati, cakkhusamphasse pi nibbindati...
nibbindam virajjati, viraga vimucati, vimuttasmim vimuttamiti nanam hoti.(6)
了知这点,婆醯迦,多闻圣弟子,于眼根、色尘、眼识、眼触生厌离,因厌离故,而无喜贪,喜贪尽者,心得解脱,于解脱中证得解脱知见。
从这个句子可以看出,佛陀将「道听途说」和「亲身体验」两者之间做了明确的区分。从听开示或阅读,对真理建立起信心和信仰,我们可以成为一位具有「闻慧」(sutamaya-panna)的多闻者(Sutava)。或者经由理智的思辨而成就「思慧」(cintamaya-panna)。但是这两者都不足以超脱生死的轮回。想要得到究竟的解脱,必须籍由「修慧」(bhavanamaya-panna)经验上亲自体验实相。
修慧是由禅修获得的智慧,籍由禅修能够直接体验实相。内观智慧的发展也称为「毗婆奢那禅修」(Vipassana bhavana)。经由内观的修习将获得对实相的内在理解。禅修者经由正确的努力而了解到万事万物的无常性、造成痛苦和无实质性。这个内观的智慧并不只是单纯地接受别人讲述的道理,也不是经由思辨及逻辑推理的产物。内观智是对无常、苦、无我实相的直接理解。
为了全面地发展「修慧」,内观禅修法是必要的。透过对身体感受(Vedana)的观察,身心的实相会以五蕴(pancakkhandha)的方式呈现。经由感受我们可以实际地体验所有的现象,如 Atthasalini 所述:
Ya vedeti ti vedana, sa vediyati lakkhana, anubhavanarasa...(7)
感受(Vedana)就是感觉到对象,感受的特质是去体验,感受的功能是了解对象。
唯有透过感受我们才能直接体验到升起和灭去的真相。再者,感受存在于任何现象。佛陀说:
Vedana samosarana sabbe dhamma.(8)
体验到的任何现象皆伴随着感受。
因此,感受是禅修者用来发展智慧的工具。客观地观察身体各个部位的感受,禅修者了解到所有的感受都有升起和灭去的基本特质 (uppadava dhammino),也就是说,无常的特质。体验到这个事实,将会了解无论愉悦或不愉悦的感受都会带来痛苦,因为变异的事物不会是快乐的泉源,生起的势必会灭去,而由执取产生苦。再者,我们对感受的生起没有自主性,也就不能称为「我」「我的」,这就是「无我」(anatta)。
由正确的内观修习而体验到感受,发展出对无常的正确知见(anicca-bodha or anicca-vijja),将破除「恒常」(nicca-sanna)的幻象。这是观察感受生灭的练习。经由无常的智慧(anicca-bodha),将改变心的旧习性,进而发展出对一切感受保持平等心(upekkha)的能力。
为了正确的评价佛陀教法的独特,我们要知道佛陀当世很多人主张贪是导致苦的原因,因此要从痛苦解脱必须戒除贪着的事物。佛陀采取了不同的方式,探究了最深层的心而得到的深刻发现:在外界的事物和内心的贪爱之间,有一个被忽略的环节:感受(vedana)。
每当我们的五种感官或心识接触到相应的对象时,感受即会生起,以感受为基础,贪爱(tanha--包括贪和瞋)生起。如果感受是愉悦的,我们渴望它能延长;反之,我们渴望摆脱它。佛陀以缘起法则来说明这个重大的发现:
Salayatana-paccaya phassa 六入缘触
Phassa-paccaya vedana 触缘受
Vedana-paccaya tanha.(9) 受缘爱
想要在解脱道路上迈进,我们必须在导至轮回的关键点,即是感受的层次用功。轮回的转动从感受开始,由于无明(avijja),我们对感受生起了贪爱或瞋恨的反应:即「受缘爱」(vedana paccaya tanha)。这是无知众生(puthujjana)所走的道路。
同样的,在「受缘爱」的这个环节,*轮(dhammacakka)也可以从此处开始转动。生死轮回的止息开始了:受灭则贪爱灭。这是无常的智慧,将导至苦的止息(dukkha-nirodha-gamini-patipada)。这是有智慧的人所遵循的道路。经由内观发展出对无常的正知,而停止对感受产生习性反应。
为了强调感受对解脱道的重要性,佛陀在长部(Dighanikaya)梵网经(Brahmajala sutta)中开示:
Vedananam samudayam ca atthangamam ca assadam ca adinavam ca nissaranam ca yathabhutam viditva anupadavimutto, bhikkhave, Tathagato.(10)
体验到感受的真实面貌,不断生起和灭去,体验感受的滋味,感受的危险,和它们的消逝,如来获得完全的解脱。
因此,贪爱和痛苦生成的真接原因,不在我们身外,而在于我们自身的感受。为了从贪爱和痛苦中解脱出来,我们必须从内在的实相:感受下手。这是超脱痛苦的实际方法。透过对无常的正知,我们学习切断痛苦的症结,亲证正法的本质。
因此感受(Vedana)被我们所忽略的,是枷锁的原因。正确地理解法,我们注意到缘起法则是解脱的关键。我们可以断言佛陀开示的法味殊胜,因为佛陀他点明了从超越痛苦、迈向解脱的道路。诚然世尊(The Enlightened One)也教我们戒、定和慧,但正是内观,一个客观地观察身体感受的方法,才是佛陀对人类文明无与伦比的贡献,也是其教法之精髓。
Notes
以下所引用的天城体巴利大藏经由内观研究所出版。
1. Purification of bodily and vocal action. 身体与言语的净化
2. Kusala cittassa ekaggata samadhi: one-pointedness of the moral consciousness. 心一境性
3. Wisdom or insight. 智慧或洞察
4. Dighanikaya, vol I, sutta 1, para. 1, etc.; sutta 2, para. 150, etc. 长部 第一册第一经第一段;第二经第一百五十段
5. Samyuttanikaya,vol II, vagga 4, para. 90. 相应部 第二册 第4品 第九十段
6. Ibid.
7. Dhammasangani Atthakatha (Atthasalini) 1, Dhammuddesavaro 法聚论 注释
8. Anguttaranikaya, vol IV, Dasakanipata, para. 58. 增支部 第四册,Dasakanipata第五十八段
9. Mahavagga,(Vinaya Pitaka) para. 1. 大品(律藏)第一段
10. Dighanikaya, vol. I, sutta 1, para. 51, 59, 66, 70, 72, etc. 长部 第一册第一经第51,59,66,70,72段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