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南传>>正文内容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第三章 苦的直接起因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18日
来源:   作者:林语堂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第三章 苦的直接起因

 

  真实世界与童话世界完全是两回事,没有人能够“从此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我们无法逃避生命的真相—生命是不完美、不圆满、不尽如人意的—这就是苦的真理(真谛)。

  既然真相是如此,那么当务之急就是要知道,痛苦是否有起因;如果有的话,是否能够去除苦因,以止息痛苦。如果痛苦的起因,只是一些毫无脉络可寻的偶发事件,我们完全无法控制或影响它们的发生,那么在无能为力的情况下,我们只好放弃寻找离苦之道。或者,如果痛苦是由独断独行、莫测高深的全能主宰所控制,那么我们该做的,是想办法讨好这位主宰,恳求他不再降苦给我们。

  佛陀体悟到,我们的痛苦并不是偶然形成的。就如同所有现象皆是其来有自,痛苦的背后也有原因。对所有的存在而言,这因果的法则---业(kamma)----是普遍而基本的。而且,痛苦的起因也不是我们所不能控制的。

  业

  业(kamma)这个字(或是它较为人知的梵文字karma),一般被解释为“命运”。不幸的是,“命运”这个字的涵义,和佛陀的原意恰恰相反,“命运”是指我们所不能控制的东西,是天意,是命运,是命中注定的,然而“业”字面上的意思是“行为”。我们的行为是因,遭遇是果:

  众生拥有自己的行为,继承自己的行为,由自己的行为衍生,与自己的行为密不可分;自己的行为是自己的皈依处。行为卑劣或高尚,则他们的生命也一样卑劣或高尚,(众生拥有其业,继承其业,因业而生,业随其身。众生依止其业。其业卑劣或高尚,其生命亦复如是。)(注一)

  我们生命中所经历的每一件事。都是自己的行为所导致的结果。因此,只要我们能主宰自己的行为,就可以主宰自己的命运。每个人都应该为造成自己痛苦的行为负责;每个人也可以改变自己的行为以止息痛苦。佛陀曾说:

  你是自己的主人

  你创造自己的未来。(注二)

  事实上,每个人都像是没有学过开车,却蒙着眼睛,在繁忙的公路上开车行驶,这样想平安抵达目的地也难。他以为是自己在开车,但事实上,是车子驾驶了他。姑且不论他是否能到达目的地,只要他不想发生意外,就应该先除去眼罩,学会开车,并尽速驶离危险。同样地,我们必须清楚觉知自己的所作所为,并且学会奉行正当的行为,才能够到达我们真正想去的地方。

  三种行为

  行为(业)有三种:身体的行为(身业),语言的行为(语业),意念的行为(意业)。通常我们最重视身体的行为,其次是言语的行为,最后是意念的行为。出手打人看来要比出言侮辱要严重的多,而这两者比未说出口的恶念,也似乎更严重。当然,这种看法是根据各国人为制定法律而来。但是,根据“法”—自然的法则—意念的行为才是最重要的。身体和语言的行为,会因为意念的不同,而产生完全不同的果报。

  例如,由一位外科医生用手术刀动紧急手术救人,不幸手术失败,导致病人死亡;另一位凶手是拿刀杀死被害人。这两个人的身体行为类似,结果也相同,但是意念则是天差地远。外科医师的行为出自慈悲之心,凶手却是基于怨恨之心。由于意念上的差别,两个人的结局也会完全不同。

  同样,在言语上,意念也是最重要的。一个人和同事口角,那是因为愤怒而咆哮。而同一个人在看到他的孩子在玩泥巴,爱怜地骂孩子“笨蛋”,则是出于对孩子的爱心。在这两种情况下,他说了相同的话,但所表达的却是两种相反的心念。说话是心中所存的意念,决定了我们的果报。

  身体和语言的行为,以及它们表现在外的后果,都是意念行为的结果。言行的善,要有意念的性质来判断,所以,意念的行为,才是真正的“业”,才是会在未来产生果报的原因。佛陀了解这个真理,他说:

  万事万物,由心而生;

  至要为心;万法为心造。

  若言谈举止出于不净之心,痛苦则如影随行,如车轮紧随于拖车牲口之足后。若言谈举止出于纯净之心,快乐则如影随行,须臾不离。(注三)

  苦的起因

  然而,究竟是何种意念的行为在决定我们的命运?如果心是由识。想。受。行四蕴(四部分)组成,那么是其中哪一部分使苦生起的呢?在痛苦形成的过程中,四蕴或多或少都与痛苦的生起有关,不过前面三者基本上是被动的。识蕴(认知)只是接收经验的原始资料,想蕴(辨别)是将资料加以归类,受蕴(感受)展现出前两个步骤的发生。这三者的任务只是将输入的信息加以吸收。但是一旦心开始生起习性反应(行蕴),就由被动转变成喜爱和厌恶了,心的习性反应带动新的连锁效应,连锁效应的开始生起,就是“习性反应”,所以,佛陀才说:

  任何痛苦的生起,

  都起于习性反应。

  如果所有的习性反应止息了,

  所有的痛苦也止息了。(注四)

  真正的“业”—也就是痛苦的真正起因—是心的习性反应。一闪即逝的喜欢或不喜欢的反应可能不是非常强烈,也没有显著的果,但是它却会有积累的效应。每分每秒习性反应,重复不断的发生,每重复一次就更加强烈,最后就形成贪爱或是嗔恨,这就是佛陀在他第一次开示中所称的“贪爱”(tanha),其字面上的意思是“渴”:是内心对眼前没有的东西,一种永无止境的贪求习性!同时也意味着对于现状,有着同样强烈而难以抚平的不满(注五)。贪求和不满越强烈,对我们的想法,言语,以及行为的影响就愈深—因此也制造更多的痛苦!

  佛陀曾说,有些习性反应就像水面划过的痕迹,立即消失。有些反应,就像沙滩上留下的线条,早上划的,晚上就已随着浪潮或海风消失无踪。另有一些习性反应,则像是用凿子或铁锤 ,深深刻在岩石上,虽然刻痕也将随着岩石的剥蚀而消失,但是却得花上漫长的岁月(注六)。

  在我们一生当中,每一天我们的心都不停的产生习性反应。但是,如果我们在一天结束之前试着回想,顶多只能想起当天印象最深刻的一,两件。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在一月结束之前试着回想,顶多只能想起当月印象最深刻的一,两件。同样的,在年终,我们顶多只记得那年印象最深刻的一,两件。像这种深刻的习性反应,非常危险,会导致很大的痛苦!

  想要从如此强烈的痛苦中解脱出来,第一步就是接受苦的事实,不要把苦当成是哲学概念或是一种信条,而是接受它存在的事实,它影响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如此接受并对苦及苦的起因有所了解,我们就能化被动为主动。学会了直接体认自己的本质,我们就可以步上了离苦的正道。

  问题与回答

  问:生命中有痛苦不是很自然的吗?为什么要想办法逃避呢?

  答:我们一直生活在痛苦中,以致于想从痛苦中脱离,反而显得不自然了。但是,一旦你经验到内心的纯净所带来的真正快乐,你才会了解,这才是心的本来面目。

  问:痛苦的经验能否使人更加高尚,并帮助化人格的成长?

  答:可以的,事实上,内观的方法就是将痛苦当作工具,使人变得高尚。但是,唯有你能学会如何客观的观察痛苦,这个方法才有用。如果,你偏执于痛苦,那么痛苦的经验就无法使你进步,你只会永远的沉沦在苦海中。

  问:刻意控制我们自己的行为,难道不是一种压抑吗?

  答:不是,无论发生什么事情,你学会只是客观地观察。如果一个人生气了,却想要隐藏他的愤怒,人气吞声,那么,没错,那就是压抑。但是,如果你只是观察愤怒,你会发现它自然而然就消逝无踪。学会如何客观的观察愤怒,你就从愤怒中解脱出来了。

  问:如果我们老是观察自己,我们哪还能自自然然地过活呢?我们会忙着观察自己,而没有办法自由或自发地行动了?

  答:一般人上完内观课程后会发现事实并非如此。你所学到的,是一种对心的训练,它让你在日常生活中,一旦需要是就能观察自己。不是说终止一生你都整天闭着眼睛一直练习,而是说,就像做体能训练所得到的好体力,会在日常生活中对你有所帮助,这种对心的训练,也同样会令你强壮。你所说的“自由或自发地行动”,事实上是盲目的习性反应,它们绝对是有害的。学会观察自己,你就会发现,无论何时,当生活中有逆境发生,你都能保持心的平衡。有了平衡的心,你就能自主地决定如何行动。你会采取真正的行动,这行动永远是正面的,永远都是对你自己以及他人有益的。

  问:难道没有任何事情,是偶然发生的,没有起因的吗?

  答:不可能没有起因的。没有任何事情是没有起因的。有时候我们有限的感官和才智,无法清楚地找出那个起因,但这并不表示没有起因。

  问:你的意思是说,生命中的一切都事先注定了?

  答:我们过去的所作所为,会产生结果,可能是善果或是恶果,。它们会决定我们现在的生活形态,也就是我们现在的大致的遭遇。但这并不意味着,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早在我们过去所作所为时,就已注定了;也不表示,我们的命运也永远无法改变了。事实不是这样的。

  我们过去的行为,影响我们的生命之流,流向愉快或不愉快的体验。但是现在的行为也同样重要。大自然赋予我们能力,让我们可以决定自己当下的行为。有了这种自主性,我们就能改变自己的未来。

  问:但是别人的所作所为,也会影响到我们吧?

  答:当然。我们受到周遭的人以及环境的影响,而我们也不断地影响周遭的人。举个例子来说,如果大多数的人赞成暴力,那么战争和破坏就会发生,带来许多痛苦。但是,如果人们开始净化内心,那么暴力就不会发生。因为社会是由许多人组成的,所以问题的根源在每一个人心中。如果人人都开始改变,社会就会改变,战争和破坏就会日益减少。

  问:如果每个人都必须面对他自己所作所为的后果,我们如何能互相帮助呢?

  答:我们的意念会影响他人。如果我们的心中充满了负面的情绪,这种负面情绪,就会对周遭的人,造成有害的影响。如果我们心中充满对他人的正面关怀,充满善念,就会对周遭的人,产生帮助。你无法控制他人的行为,他人的业,但是你可以成为自己的主人,而对周围的人,产生正面的影响。

  问:为什么富有算是一种善业?如果是这样的话,是不是说,大部分西方国家的人都有善业,大部分落后国家的人都有恶业?

  答:仅只富有,并不能算是善业。如果你家财万贯却仍是痛苦不堪,这万贯的家财又有什么用呢?拥有财富又享有真正的快乐――这才是善业。无论你是否富有,最重要的是快乐。

  问:都不起习性反应岂不是很不自然?

  答:如果你所经历的都是不净心念的不良习性,确实会觉得:不起习性反应是很不自然的事。

  但是,对一个清净的心而言,时时保持不执著(不起习性反应),充满爱心,慈悲,善念,喜悦,平等心,是非常自然的事。好好体验吧。

  问:都不起反应,我们如何生活呢?

  答:我们不要起习性反应(react)而要学习以平衡的心去采取行动(act):内观者并不是要变成像植物一样静止不动,而是要学会如何积极正面地采取行动。如果你能将你的生活模式,从习性反应转变为正面行动,那么你就已经获得非常宝贵的东西了。经由内观的修持,你可以达到这种改变。

  故事:种子与果实

  种什么因,得什么果。栽什么样的种子,得什么样的果实。有什么样的行为,就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

  有个农夫在同样的土壤里种了两粒种子:一粒是甘蔗的种子,一粒是苦树(neem的种子,苦树是一种很苦的热带植物。两粒种子种植在相同的土壤里,接受相同的水分,相同的日光,相同的空气;大自然给与它们相同的养分。两株树苗从土壤里冒出来并开始成长,然而,长成的苦树会怎样呢?它的每一部分都是苦的,而长成的甘蔗每一部分都是甜的。为什么大自然,或者,如果你喜欢的话,为什么神对一个这么仁慈,却对另一个那么残酷呢?

  不,不,大自然即不仁慈也不残酷。一切按照固定的法则来运行。大自然只是帮助种子呈现其特性。所有的养分只是帮助种子呈现其自身潜在的特性。所以,甘蔗会是甜的;苦树的种子具有苦的特性,所以苦树是苦的。栽什么样的种子,得什么样的果实。

  如果这位农夫走到苦树旁,向苦树鞠躬三次,绕着它走一零八次以表示敬意,并且供上花朵, 熏香,蜡烛,水果和甜点后,他开始祈求:“哦,苦树神,请生出甜芒果,我要甜芒果!”可怜的苦树神,他不能给甜芒果,他没有这种能力。如果有人想要甜芒果,他必须栽种芒果的种子。这样他就不必哀求任何人的帮助,他所得到的水果必然是甜芒果。栽什么样的种子,得什么样的果实。

  我们的障碍,我们的无知是:我们不在意播种何种种子,因而我们经常种植了苦树的种子,但是,到了收成果实的时候,我们突然警觉,我们想要的是甜芒果。于是,我们开始哀求,盼望能得到芒果。当知,这是行不通的。(注七)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