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南传>>正文内容

葛印卡老师文集:佛陀的第一次开示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19日
来源:   作者:葛印卡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葛印卡老师文集:佛陀的第一次开示

 

  以下是葛印卡老师发表在2007年7月Vipassana Patrika的文章。此年的7月28日是阿沙荼月(月份名)的满月日。由于佛陀也是在这一日开始于鹿苑传授正法,因此这一天也称为导师的满月日。

  --------------------------------------------------------------------------------

  佛陀的时代,一些人坚信唯有通过苦行方能达到解脱。循此信念,佛陀严格地进行了六年的苦修,然后发现这样的苦修是徒劳无用的。于是他放弃苦行而选择了中道。他的五个同伴-憍陈如(Koṇdañña)、额鞞(Bhaddiya)、跋提(Vappa)、十力迦叶(Assaji)、和摩诃俱男(Mahānāma)一见如此,随即对他失去信心而远离了他。佛陀完全觉悟后,决定把正法首先教授给他们。

  当这五个昔日同伴见到佛陀靠近时,决定给他一个座位因他毕竟是国王的儿子,但却不再向他致敬。然而当佛陀越走越近时,他那无限的爱、慈悲与脸上的光辉吸引住他们,因而对佛陀表达了全然的礼敬。

  初转*轮

  佛陀的第一次开示被称为转*轮经(Dhammacakkappavattana sutta)。就在阿沙荼月的月圆日,佛陀在位于贝纳勒斯附近Isipatana一个叫鹿苑的地方,为最初跟随他的五个同伴开示正法。两个月后,佛陀对于他所发现的中道进行详细解说,这些即构成了他一切教导的核心。

  在开示的最初,佛陀说明修行人应避免两种极端情况:

  1. 放纵自己感官上的享受。这会让人沉沦世间的声色欲乐,于人无益。

  2. 坚持苦行。这会让人极端受苦,于人无益。

  佛陀除去了这两种极端的方法,并发现了一条可以导向涅槃的中道,也就是八圣道。

  1. 正见(sammā diṭṭhi)

  2. 正思惟(sammā saṅkappa)

  3. 正语(sammā vācā)

  4. 正业(sammā kammanta)

  5. 正命(sammā ājiva)

  6. 正精进(sammā vāyāma)

  7. 正念(sammā sati)

  8. 正定(sammā samādhi)

  四圣谛

  其后佛陀详细解说了四圣谛,这也是开示的核心。

  1.苦谛

  生是苦,老是苦,病是苦,死是苦。忧、悲、痛、恸、恼是苦,怨憎会是苦,爱别离是苦,求不得是苦。总括地说,五取蕴就是苦。

  2.集谛

  正是这个贪爱造成轮回,为享乐、欲望所缚,以及四处寻求感官享受。亦即对感官享乐的贪爱,对无尽的轮回的贪爱,甚至是对灭亡的贪爱。

  3.灭谛

  它是贪爱的完全消失、灭尽、舍离、放弃,自它解脱、无着。

  4.道谛

  也就是八圣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每一圣谛的三个层面

  佛陀阐述自己以三种方式体证每一圣谛:

  a. 接受每一圣谛的实相(sacca ñāṇa)。

  b. 知性的理解了证得每一圣谛所需要的努力(kicca ñāṇa)。

  c. 实际证得每一圣谛(kata ñāṇa)。

  1.苦谛

  a. 接受苦谛。

  b. 了知苦的整个范畴必需透过实修方能亲证—应遍知pariññeyya。

  c. 探索苦的全部领域并超越它—已遍知pariññātaṃ.。

  2.集谛

  a. 接受贪爱为集谛。

  b. 了知贪爱应被完全根除—应断pahātabbaṃ。

  c. 断尽一切贪爱—已断pahīnaṃ。

  3.灭谛

  a. 接受灭谛。。

  b. 了知苦的断灭需透过实修亲证-应证sacchikātabbaṃ。

  c. 亲证一切苦的灭尽-已证sacchikataṃ。

  4.道谛

  a. 接受道谛。

  b. 了知通往灭苦之道必须全面发展出来-应修bhāvetabbaṃ。

  c. 亲证八圣道的每一部分直至完全-修习圆满bhāvitaṃ。

  佛陀表示,唯有当他完全懂得透过三个层面(三转)观察四圣谛(即十二行相),并获得真正的观智之后,才圆满证得无上正等正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anuttara sammāsambodhi)。

  mesu catūsu ariyasaccesu evaṃ tiparivaṭṭaṃ dvādasākāraṃ yathā-bhutaṃ ñāṇa-dassanaṃ suvisuddhaṃ ahosi.

  之后佛陀的心中生起这样的瞭悟:「我解脱的心从此不再动摇;这是我的最后一生;从此以后不再有我的出生。」

  五个弟子听闻佛陀的话语后,感到无比欢欣。就在开示结束时,最年长的一位弟子憍陈如证得预流果(sotāppana),了悟一切法,有生即有灭-

  Yaṃ samudayadhammaṃ,

  sabbaṃ taṃ nirodhadhamman”ti.

  世尊随即欢呼:「朋友们,憍陈如确已了悟。」

  * * *

  基于信仰或是理性去接受真理,只因我们相信佛陀的话;这样是无法让我们得到解脱的。我们必须在经验的层面去实际体证这些真理,唯有这样,才能够使我们解脱。当然,接受已解脱者宣说的真理是有帮助的。

  一个佛的智慧,一个佛的认知,一个佛的最终解脱将给予我们莫大的启发和引导。我们必须善加利用这份启发,我们必须善加利用这个引导,然而唯有亲证体验,才可能解脱我们。透过直接体验,一步接一步不断地迈向最终的目标。没有想象、没有盲信、非教条、非哲学,时时刻刻只是如实的观察实相—yathā-bhūta-ñāṇa-dassana。这就是内观—如其本然地观察。

  在戒和定的基础上持续不断的发展内观,并从一切束缚、从一切痛苦中解脱出来。善用此殊胜正法、殊胜正道。一个人是多么有福报,才能走上这条纯净的道路,接触到如此纯净的法和技巧。你已经获得它了,现在你就是要好好的用功,持续勤奋地用功。

  祝愿一切众生快乐!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