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林衲子心:无畏方为如来子
禅林衲子心:无畏方为如来子
若时刻能以无所得心,平静地尽一己之力行一切善法,
成功了不执着,不圆满时则反省检讨,即无所忧畏了。
文/见课法师
记得上次护七时,在网路组撰文,曾经写过这一段故事:
一日,白云守端,千里迢迢的去找杨歧方会禅师参学。
当他见到师父时:
师问:你以前的师父是谁?
守端答:茶陵郁和尚。
师又问:我听说他当初在桥上摔了一跤,就开悟了,并且当场作了 一首诗,十分奇特,你还记得吗?
守端立即背诵道:“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今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
师听毕,便哈哈大笑,随即起身就走了。
守端愣住!百思不解师所笑何因,以至于整夜难眠。
翌日清晨,守端迫不急待地向师请教。
师乃问:昨天你有没有看到演滑稽戏的小丑?
守端答:看到了。
师又说:你还比他们差一点!
守端大吃一惊连忙问:
这话是什么意思,请老师明确指示。
师便说:他们爱人笑,你却怕人笑。
守端一听,立即大悟。
印象深刻的此篇文章,常常用来反问自己,你到底在怕什么?是怕人笑吗?还是……。
从小到大,最怕的就是面对大众;以前在家,不管客人或亲戚朋友来拜访,我总是闭门不出,总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因此与人说话也总不超过三句。现在出了家,不仅时时刻刻都要随众,乃至于在学院要复讲,甚至于偶尔也领知客的执事,这一切无非都是在自我磨炼,自我挑战。
想想,为什么会畏惧面对大众?因为自己的得失心,怕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不好,而用了很多装饰品来掩饰自己,把自己装扮得很像修行人,常常自我陶醉于自己的假想梦幻中,无法自拔,也常常自导自演来引起别人的掌声;若得不到别人的肯定,自己便畏缩起来,深怕自己的疮疤被人瓦解。其实,表面上看起来是不敢面对大众,实际上,不敢面对的应该是自己吧!
《大智度论》中云:“得无所疑,无所忌难,智慧不却不没,衣毛不竖,在在法中如说即作,是无畏。”由于自己的“我执”,往往被别人的成见,而把自己限制在一个框框里,因此而不见实相,然而,对法尚未百分之百的信心,因果观念还模糊,总是不知如是因、如是果,从不往因上努力去检讨,而只是在果上起烦恼。假使能时时刻刻以无所得心,保持“人在那里,心在那里”的觉性,平平静静地尽自己的能力去行一切善法,成功了则不执着,不圆满时则反省检讨,即无所忧畏了。并且用四句来期许自己:
畏难两字佛经无
无尽众生无尽事
无畏方为如来子
一肩挑起莫踌躇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