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益西彭措堪布:普贤行愿品讲记(十一)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28日
来源:   作者:益西彭措堪布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益西彭措堪布:普贤行愿品讲记(十一)

 

  偈颂部分: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欲重宣此义,普观十方而说偈言:】

  尔时,普贤菩萨想再度宣说普贤行愿的意义,他普观十方世界之后,演说了以下的偈颂。

  为什么讲完长行文又要宣说重颂呢?这有四个必要:

  一、让后来的人得到听闻。

  二、让未解义的人通过再次听闻而领悟其义。

  三、长行文简略,再说偈颂,能使意义广博而容易领会。

  四、偈颂容易受持记忆。

  以下偈颂内容

  分十二:(一)礼敬支 (二)供养支 (三)悔罪支 (四)随喜支 (五)请转*轮支 (六)请佛住世支 (七)回向支 (八)愿差别 (九)愿边际 (十)愿利益 (十一)劝受持 (十二)总回向

  (一)礼敬支

  1、三门总礼

  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师子[1],

  我以清净身语意,一切遍礼尽无余。

  十方无量无边的世界中过去、现在、未来出世的一切诸佛,我以清净的身语意遍现在诸佛前恭敬顶礼。

  怎样做到身语意清净呢?关键是心。心是决定身、语的机关,心清净,带起的身、语也清净。所以顶礼时内心要至诚恭敬。什么是“礼”呢?龙树菩萨解释,礼就是极为恭敬。这就要“敬佛如佛在”,如同佛在眼前一样,身心毕恭毕敬。

  2、身敬礼

  普贤行愿威神力,普现一切如来前,

  一身复现刹尘身[2],一一遍礼刹尘佛[3]。

  “普贤行愿力”指普贤行的愿力。“贤”是妙善之义,妙善的诸行是菩萨的内涵。对于它希求,就是愿。普贤行愿,就是对普贤行的希求之心。“力”是指愿强大到以烦恼等违品不可侵夺。

  颂词说:以希求普贤行的愿力,一切如来都显现在自己意的现量前,自己一身化现一切佛刹极微尘数身,一一身遍礼一切佛刹极微尘数佛。

  分三步:

  一、像山河草木等一时映现在镜中那样,三世一切如来一时显现在心前。

  二、自己化现佛刹极微尘数的身体。

  三、一一身敬礼刹尘诸佛。

  3、意敬礼

  《瑜伽戒品》中说:“下至以心一清净信,随念三宝真实功德,是名意礼。”以信心随念诸佛功德就是意敬礼。

  于一尘中尘数佛,各处菩萨众会中,

  无尽法界尘亦然,深信诸佛皆充满。

  在一个极微尘中有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的诸佛,一一佛都安住在菩萨众会的围绕中。无尽法界的每个极微尘都是如此。深深信解在每个极微尘中都充满了一切佛刹极微尘数的诸佛。

  “充满”,即任何处都有一切诸佛,佛与佛之间本无间隔。“深信”就是意礼。意礼不是指观想身体去顶礼,而是深信诸佛无处不在,在一个极微尘中本有佛刹极微尘数的诸佛。以意信解佛的不可思议功德,叫做意礼。身业和语业都是以意引起的缘故,这里特别宣说意的道。

  4、语敬礼

  《瑜伽戒品》中说:“下至以语一四句颂,赞佛法僧真实功德,是名语礼。”称赞如来功德即是语敬礼。

  各以一切音声海,普出无尽妙言辞,

  尽于未来一切劫,赞佛甚深功德海。

  对以上一切诸佛,都各以微妙舌根发出无有穷尽的音声海,每一音声流出无量微妙的言辞海,尽未来一切劫,称扬赞叹如来的甚深功德海。

  所赞是一切诸佛的所有功德,包括因地发菩提心乃至果地成佛的身口意不共功德。对这一切佛功德,都称扬赞叹。

  称赞如来的时间不是千年万年,而是尽未来一切劫。经中说:“刹尘心念可数知,大海中水可饮尽,虚空可量风可系,无人能说佛功德。”如来功德无有穷尽,故称赞之行无有穷尽。

  (二)供养支

  以诸最胜妙华鬘,伎乐涂香及伞盖,

  如是最胜庄严具,我以供养诸如来。

  “最胜”要加在每一种供品前。如人天世界中色、形、香等都最胜妙的花,叫最胜花。

  以最殊胜的妙花、花鬘、种种音乐、涂香、伞盖,应有尽有,庄严美妙,都以恭敬心供献三世诸佛。

  最胜衣服最胜香,末香烧香与灯烛,

  一一皆如妙高聚,我悉供养诸如来。

  以最胜妙的衣服、最胜妙的香、末香、烧香,种种灯、烛的光明,一一像须弥山那样高广,殷勤地供养如来。

  我以广大胜解心,深信一切三世佛,

  悉以普贤行愿力,普遍供养诸如来。

  这一颂讲了两种能供之因:一、广大胜解心;二、普贤行愿力。“胜解”,浅的解释,就是经由闻思对净见量的境界有坚固不退的定解。尽管还没有现证不可思议的境界,但内心深深地信解“一切三世佛”,具体是信解十方三世一切佛刹的极微尘中,一一都有一切世界极微尘数的诸佛,一一佛处在菩萨海会的围绕中。

  对这一境界具有胜解后,以希欲普贤供养行的猛利发愿力,对三世如来遍兴供养。

  (三)悔罪支

  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所忏的罪业,并非仅是一段时期所造的部分罪业,而是从无始至今所造的一切罪业。造业的等起是贪嗔痴三毒。造业的工具是身体、语言和心意。造业的体性有自作、教他作、见作随喜三种。除罪的方法是具足四力,即怖畏苦果生起追悔心(破恶力),防护当来(恢复力),深信十方诸佛具有能拔除恶业的大威神力(依止力),通达罪业三轮无自性或念诵百字明、金刚萨埵心咒等(对治力)。

  念诵时,要像诸佛菩萨就在自己眼前一样,发自内心地诚恳忏悔:我无始以来以贪嗔痴从身语意所造的一切罪业,今天都在诸佛面前发露忏悔。

  (四)随喜支

  十方一切诸众生,二乘有学及无学,

  一切如来与菩萨,所有功德皆随喜。

  “十方”要贯到下面五类有情上。“五类有情”,指六道众生、声闻、缘觉、如来和菩萨。“所有功德”,指一切六道众生所修的布施、持戒、修定功德;一切声闻缘觉从预流向到阿罗汉向的有学道及无学阿罗汉果的功德;一切如来从初发心到修十波罗蜜多、证入十地乃至成佛的功德;一切菩萨从初发心到十地之间的功德。普贤随喜没有时空、种类、大小等方面的局限,没有取舍的偏执,是横遍竖穷、平等广大的随喜。

  念诵时,心中现出广大的随喜境——十方一切六道众生、二乘、如来、菩萨的所有功德,在忆念彼等功德后,如贫得宝般,内心数数生起欢喜心。

  (五)请转*轮支

  十方所有世间灯[4],最初成就菩提者,

  我今一切皆劝请,转于无上妙*轮。

  十方刹土中的世间灯佛陀,在最初成就菩提时,我都殷勤劝请为利众生转甚深广大的无上轮。

  (六)请佛住世支

  诸佛若欲示涅槃,我悉至诚而劝请,

  唯愿久住刹尘劫,利乐一切诸众生。

  在十方诸佛将欲示现涅槃时,我都化现无量身合掌劝请诸佛,为了生起一切有情的现前安乐和未来利益,唯愿诸佛久住佛刹极微尘数劫,勿舍众生入于涅槃。

  劝请之心需要至诚恳切,身口意殷勤;劝请的发心需要广大,动机是谋求一切众生暂时、永久的利乐;劝请住世的时间,并非千百年,而是佛刹极微尘数劫。

  有人说:佛住世随顺因缘,在众生缘尽时自然入灭,所以请佛住世刹尘劫并不现实,必要性也不大。

  驳斥:一切唯心,心量无限,福德则无限,心尽善尽美则是修普贤行。祈愿为利一切众生,就会获得利益每一个众生的福德。祈愿佛住世刹尘劫,就会引发请佛住世刹尘劫的善根。修普贤愿、遵普贤行,自己就成为普贤菩萨。

  (七)回向支

  所有礼赞供养福,请佛住世转*轮,

  随喜忏悔诸善根,回向众生及佛道。

  礼敬、供养、忏悔、随喜、请转*轮、请佛住世等的一切善根,都愿与众生一同以猛利欲乐回向成为大菩提之因。

  这是说,不把这些善根用于获得人天福报、证阿罗汉果,唯愿它成为大菩提之因,心中作意:积累的这一切善根都回向成佛,不求人天福报、二乘果位,唯求无上菩提。

  大乘发愿和普贤愿王

  一、大乘发愿

  (一)大乘愿的体性

  大乘愿是思维所希求的果而寻求彼果的心。具体来说,以善了知所愿境的智慧引发,即并非为一己之利发愿获得有漏法那样,而是以殊胜的智慧发起之后,内心希求彼果,并以词句念诵相应的愿文。

  圭峰大师说:“心心希望佛果,不得高推圣境;念念欲乐悲济,不得退屈自欺。”(心心希求佛果,不得把此事高推于圣境,认为自己无分;念念欲度众生,不自退屈。发起这样的欲心才是大乘菩萨愿。)

  (二)大乘愿的功德

  大乘愿是成就自他二利之因,一旦发起,不但在今生,未来其它世也能成办自他二利。即使没有以身语专门造作其事,仅凭这一愿心,为了如所愿那样实现,内心如是地希愿,则相应发愿之心,能在今生立即产生果报,并以发愿之力成办未来的一切义利。

  对此再作一点分析:

  1、大乘发愿是二利之因,因是种子的意思。譬如一粒种子播在地中,就会生发枝叶花果,同样,以大乘愿为种子,今生来世会不断地显现自他二利之果。比如,释迦佛由最初发愿的功能,生生世世修习波罗蜜多、成大菩提、普度众生,无量的自他二利都是由最初的发愿而来。

  2、“诸法依缘生,住于意乐上,何者发何愿,将获如是果。”——这是《宣说文殊刹土功德经》中极重要的一颂,开示了唯心的妙谛。虽然我们目前还没有以身语做到所愿之事,但只要按心中的希求发愿,以此愿心就能在今生、来世成办义利。

  以一则公案来说明:以前佛和比丘僧到施主家去应供。有两个小乞丐,一个是国王种姓,一个是婆罗门种姓。婆罗门种姓的小孩去乞讨时,佛陀和眷属还没有受供养,所以他一无所获;国王种姓的小孩是在世尊受供后去乞讨的,他得到了很多甘美的食品。

  他们两个下午在路上交谈,国王种姓的小孩说:“如果我具有财产,我会在有生之年把衣服、饮食乃至一切资具都供养佛和僧众,而且恭敬承事。”

  婆罗门种姓的小孩说:“如果我有权力做国王,我要砍掉那个光头沙门和他的眷属们的脑袋。”

  之后,国王种姓的小孩在一棵大树的树荫下休息,其它树的树荫都在移动,只有他所在的树荫丝毫不移动。当时,当地国王去世之后没有太子,要找一位具足福德的人做国王,人们到处寻找。有人发现这个小孩,虽然已经过了中午,树荫仍然纹丝不动,所以就唤醒他,请他继承王位。后来他按自己的心愿供养了佛和佛的眷属。

  另一个婆罗门种姓的小孩,躺在一条交通要道上休息。马车快速奔来,压断了他的头颅,就这样死去了。(《普贤上师言教》)

  公案中,国王种姓的小孩由一念善愿就成熟妙果。我们应该从这里得到启发,不但有意识地常常发善愿,而且使愿的所缘境、所求、时间等各方面都最大化,由此就能让愿的作用和利益无数倍地增长。

  (三)大乘愿的作用

  具福德力的菩萨以愿力推动,将以无量身、无量光明、无量神通成办自他二利,其境界难以用语言表述。

  例如,阿弥陀佛的报身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有八万四千好,一一好有八万四千光明,一一光明遍法界摄受念佛众生。众生受到佛光的照触,身心顿时柔软。这种以光明做佛事的境界,都源于阿弥陀佛的悲愿。又如,极乐世界七宝池中的水,波扬无量妙音,池中的人可随自己的意乐听到慈悲喜舍声、波罗蜜多声、空、无相、无愿声等等,这种水能做佛事的妙用,也源自阿弥陀佛的大愿。总之,阿弥陀佛无量的光明、无量的音声、无量的报化身、无量的神通力、无量的名号功德、无量的净土庄严都是从愿力流现的。像这样,三世诸佛自利利他的无边力用都来自愿力。

  从菩萨修道的历程来说,以愿的力量能摄受殊胜身,以此妙身恒时趣入布施、持戒等。所以,有愿摄持就能令修持善根相续不断。

  我们的心本来清净,但无始的颠倒习气很难一时消除,所以需要经过多生多世地努力。在我们流转生死期间,不遇佛法的胜缘就会堕落。那怎样才能保证常遇胜缘修行不退呢?在外面找不到办法,唯独能依赖的是自己的愿力,只有在心中发大愿才有保证。

  发普贤愿是修习大乘的核心,以愿恒时摄持悲智救度众生,行与愿互相资助,如车二轮,运行不息,直至菩提。所以修学大乘之初必须发菩提愿,这是决定义。《普贤行愿品》说:若人临命终时,最后刹那,一切诸根悉皆散坏,一切亲属悉皆舍离,一切威势悉皆退失,一切财宝无复相随,唯此愿王不相舍离,常为引导,直至菩提。所以发普贤愿是关乎生生世世自他二利的大事。在这个关口,有愿才能尽未来际坚持菩提行,无愿就像蒸沙不能做饭,大乘道一步也无法跨进。其它世间法——身体诸根、亲人眷属、财富地位都靠不住,都要舍弃。能够一切生引导我们的只有普贤愿王。

  (四)大乘愿的分类

  胜解行地有很多种发愿,在此阶段还没有证得法界遍行义,基本情况是观见轮回的过患后愿求息灭,心缘功德后希欲修持,以此发愿:愿我未来为利有情能如是如是成就等,分门别类有众多发愿。证入初地后,发起广大的十大愿[5]。从此,乃至证得究竟菩提之间,在二到十地,发愿会辗转增上,逐渐广大、超胜、清净。

  可见,发愿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它有从狭小到广大、从肤浅到深入、从浮泛到切实的上升过程。《无量寿经》上讲,阿弥陀佛在因地经过五劫时间精勤求索,才结得四十八愿,这绝不是泛泛悠悠、有口无心之事。

  我们初学者在胜解行地发心随学诸佛菩萨,心开始缘愿文熏习,这是最初的发愿。随着修行增上,发愿会日益深广、切实,愿增上了又推动修行增上,像这样,愿和行彼此资助,如车二轮辗转上进,直至无上菩提。

  除了原则性的发愿之外,还要结合当前的时代、环境、自身的因缘条件,通过智慧仔细观察,逐步形成具体、切实的愿。所以既要有原则性的发愿,又要有具体、切实的发愿,这样逐步前进,才形成如海的大乘行愿。

  --------------------------------------------------------------------------------

  [1] 人师子比喻诸佛。狮子无论行于何处都心无畏惧,诸佛在人天世界中也是如此,故比喻为狮子。而且,佛在人间示现为人像,故名人师子。

  [2] 刹尘身: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那么多的身体。

  [3] 刹尘佛: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那么多的诸佛。

  [4]“世间灯”是诸佛称号。佛的智慧能息灭世间一切无明,比喻为灯。

  [5] 此十大愿见《华严经·十地品》

返回目录

-----------------------------------------------------------------------------------------------------------------

更多益西彭措堪布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