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益西彭措堪布:普贤行愿品讲记(十九)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28日
来源:   作者:益西彭措堪布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益西彭措堪布:普贤行愿品讲记(十九)

 

  16、净土愿

  读过《华严》的人都知道,在《华严》最后一会《入法界品》中,善财童子以十信后心接受文殊的教导,参访一切善知识。最初在德云比丘那里听闻念佛法门就证得初住,成为法身大士。从此遍参诸善知识,都有所证。最后到普贤菩萨处,蒙大士开示和威神加持之力,所证等同普贤、等同诸佛,这时是等觉菩萨的地位。

  普贤菩萨为善财童子说偈,称赞如来殊胜功德,劝导善财童子和华藏海众,一同以十大愿王的功德回向往生极乐世界。这就是通常说的“十大愿王导归极乐”。

  普贤菩萨为什么要劝进善财童子和华藏海会导归极乐呢?他们都是法身大士,尚且要求生西方,其中一定有甚深的密意。什么密意呢?西方表示太阳升于东而落于西,是结果圆成之意,求生西方就是为了圆成佛果。扣到本品上说,就是因为往生阿弥陀佛的净土,能够在一生中速疾圆满普贤行愿而证入不可思议的解脱境界。

  有人怀疑:普贤行那么深广,能在一生就圆满吗?有那么便捷的事吗?这里关键要理解到弥陀愿海具有不可思议的加持,在弥陀愿海中圆满具足了令往生者速得成就普贤行的力量。以下举例说明:

  比如,阿弥陀佛发愿:假使我成佛,我国中的天人若不识宿命,下至不能了知百千亿那由他劫中之事,我不取正觉。假使我成佛,我国中的天人若不获天眼,下至不能见百千亿那由他佛国的现象,我不取正觉。假使我成佛,我国中的天人若不获天耳,下至不能听闻百千亿那由他诸佛所说的法,不悉皆受持,我不取正觉。假使我成佛,我国中的天人若不获他心智通,下至不能了知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中众生的心念,我不取正觉。假使我成佛,我国中的天人若不获神足通,下至一念顷不能越过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土,我不取正觉。

  阿弥陀佛已经成佛十劫,他所发的一切愿都圆满实现了。因此,往生他的净土就能获得宿命、天眼、天耳、他心、神足等的广大神通。上面每一愿都以百千亿那由他为最下限,说明净土圣众具有远超诸天和阿罗汉的大乘神通。比如,在我们人间,如果有人知道八万年以内的事,能够一念间越过一千个世界,大家是否觉得他是不可思议的成就者呢?但与极乐世界圣众的神通相比,不在一个量级上。因为百千亿那由他是个无量的数字,净土圣众得到宿命通能了知无量劫以来的宿命,又获神足通能一刹那越过无数世界。这种神通广大到何等层次。其它如天眼宽阔,能洞视十方无量世界的种种微细色法和无量众生生来死去的现象;天耳广大,能彻听十方无量诸佛说法的音声,而且闻后都能受持;他心遍知,能了知百千亿那由他佛国中无数众生的起心动念,一个佛国含有十亿个世界,每个世界都有无量众生,以百千亿那由他佛国来累知,其众生的数量是多么不可思议啊!像这样,无量众生的起心动念,净土圣众一念间就能全部了知。

  了解了这些,再对照普贤行愿,就知道往生西方是成就普贤愿的最胜方便。比如普贤愿中“我为菩提修行时,一切趣中成宿命”,往生之后成就了广大的宿命通,而且一得永得,不再退失,所以以愿力再受生六道一切趣时,都能了知宿命。了知宿命就不会退失菩提心,因为对无量世所受的种种苦难记忆犹新,就不会耽著世间五欲,也不愿造任何恶业;又知道无量生以来都蒙受诸佛菩萨的救度,也就不会生傲慢心;又知道前世发过菩提心,时时记得,时时会以菩提心摄持。

  又如普贤愿“我常随顺诸众生,尽于未来一切劫”,往生西方得到了他心通,一念间就知道十方无量世界无数众生的心念,这就能真正做到随顺众生的意愿来帮助他们。而且,获得神足通后不再退失,也就现前了“速疾周遍神通力”。

  又如普贤愿“三世一切诸如来,于彼无尽语言海,恒转理趣妙*轮,我深智力普能入”,由弥陀大愿的加持,往生之后能听到无量诸佛说法,听后都能受持不失,这样遍闻诸佛说法,现前成就趣入无量佛语的大愿。

  又如阿弥陀佛发愿:假使我成佛,国土清净,悉皆照见十方一切无量无数不可思议的诸佛世界,如同对镜看自己的面像那样一目了然,不如是,不取正觉。假使我成佛,国中菩萨欲见十方无量庄严佛土,当时就如其心意在宝树中分明遍见,不如是,不取正觉。因此,往生之后在宝树中能现见无量佛国,现前一尘中有尘数刹的境界,普贤愿所说“普尽十方诸刹海,一一毛端三世海,佛海及与国土海,我遍修行经劫海”,并非天方夜谭,而是能够真正实现的。

  又如阿弥陀佛发愿:假使我成佛,国中菩萨以佛神力加持供养诸佛,若不能在一食顷(吃一顿饭的功夫)遍游无量无数亿那由他诸佛国土,我不取正觉。可见往生后能实现遍供十方诸佛的普贤愿。

  又如阿弥陀佛发愿:假使我成佛,国中菩萨不能演说一切智者,不取正觉。假使我成佛,国中菩萨若受读经法、讽诵持说,不得辩才、智慧,我不取正觉。假使我成佛,国中菩萨,智慧、辩才可以限量,我不取正觉。阿弥陀佛的这些愿都实现了,所以往生之后能成就一切智慧,获得无边辩才,即获得四无碍解,善于演说无量佛法的深密涵义。加上前面所说,能听闻诸佛的无量法语,一一受持在心。因此,往生后“愿持诸佛微妙法,光显一切菩提行”等愿,都能现前成就。

  又如阿弥陀佛发愿:假使我成佛,国中声闻有能计量,乃至三千大千世界的众生都成缘觉阿罗汉,在百千劫中共同计算,有能知道其数量者,我不取正觉。这里声闻是指大乘菩萨,《阿弥陀经》上讲:往生极乐的人都入不退转位,其中多有一生补处菩萨,数量极多,根本不是算数所能了知,只有用“无量阿僧祇”来描述。像这样,西方净土有无量的补处菩萨和诸地菩萨,这就实现了与同分菩萨会遇的普贤愿。而且,能真正做到与善知识恒不分离,常令善知识生欢喜心。

  又,阿弥陀佛发愿住世的时间不可限量,下至不到百千亿那由他劫,不取正觉。因此能恒时见佛,常不离佛。不仅不离阿弥陀佛,也不离十方诸佛,因为往生之后能够一念顷遍游十方佛国,承事供养诸佛。所以“生一方即生一切方”,“见一佛即见一切佛”,由往生就能现前周遍法界的普贤行。

  又如阿弥陀佛发愿:我成佛时,他方佛土的诸菩萨众往生我的净土,都必定究竟到达一生补处,除了以其本愿自在教化众生,为众生披大愿铠甲积累功德,度脱一切……开化恒河沙数无量众生,都安立无上菩提道,超越一般的修行位次,现前修习普贤之德,若不如此,我不取正觉。所以,往生西方获得成就后,就能在净土毕竟成为一生补处菩萨。如果以宿愿力要入浊世救度众生,也能随愿力自在无碍地教化。这时所作的利生事业极其广大,是开示教化十方世界恒河沙数无量众生,能普令发菩提心、行普贤道,而且受生秽土不会再由种种因缘堕入恶趣。所以依仗弥陀愿力的加持就能实现利益众生的大愿,所谓“悉除一切恶道苦,等与一切群生乐,如是经于刹尘劫,十方利益恒无尽”。

  龙树菩萨曾说:游戏地狱的行者在往生极乐证得无生法忍之后,再回入生死国,教化地狱苦众生,以此因缘求生西方净土。自古以来,有无数悲愿宏深的菩萨都誓愿往生极乐世界,原因就在这里,因为往生西方净土之后就能最彻底、最圆满地利益众生。因此很多大德发愿: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花开见佛悟无生,回入娑婆度含识。

  《净土圣贤录》记载:觉明妙行菩萨在晋朝时是一个普 通的凡夫人。他修行念佛,七十五岁往生,在面见阿弥陀佛之后,为酬宿愿,很快就回入汉地,示现过种种身份,现过国王身、比丘身、居士身,甚至屠夫、妓女身等等,以这样的方式度化众生。这就真正现前了“犹如莲花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的无碍境界。所以,往生西方是一生成就的法门,其利益之大,唯佛与佛乃能知。以这个原因,普贤菩萨劝进华藏海会一致发愿往生极乐,因为这是能速疾成就普贤愿的无上方便。

  全知麦彭仁波切说:“以一切所知中具有无与伦比的功德者,获得佛果的因,即是行持无量菩萨行。想要修学菩萨行并欲救度一切众生摆脱危难、具有大悲心的人……令他们轻而易举便可圆满一切普贤行愿的殊胜方便,即是发愿往生极乐世界。其原因为:依靠佛陀的愿力和智慧力,仅以信心希求心便能往生极乐世界,往生后无勤而获得信力等胜妙功德,不会退转,将圆满一切普贤行。佛彻见此理后,在《普贤行愿品》中说:‘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剎,我既往生彼国已,现前成就此大愿。’”(《净土教言》)

  由上面的讲解就知道,普贤行愿最后导归极乐有甚深的密意。大家懂得之后,要殷重地发愿求生极乐世界。

  下面就讲求生净土的愿,包括五方面:一、临终无障愿;二、见佛往生愿;三、成就愿王愿;四、得佛授记愿;五、利益众生愿。这五个方面合起来就是一条完整的成佛之路,如果能对此真信切愿,那下面的经文就不再与自己无关,而成了自己梦寐以求的成佛之路。

  成佛的道路多种多样,这里选择的是往生成佛,也就是经过短短几十年的这一生后,由自己的发愿和修持临终面见阿弥陀佛,一刹那顷就在西方净土的莲花中化生,花开见佛,听闻法音,顿悟无生,成就三身四智、五眼六通、无量陀罗尼门、三摩地门,获大自在,由此现前成就普贤行愿。蒙佛授记后,分身十方利益无量众生。是这样一条一生成佛的道路。下面这组发愿就是对这样一条一生成佛的道作猛利祈愿。

  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

  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

  念这一颂时,应当发愿:到我临命终时能以普贤行愿力断除一切障碍,亲自面见阿弥陀佛,见佛之后,一刹那顷即往生极乐世界。

  临终时身有病苦、心有贪恋或者意识颠倒、生起邪见等,都会障碍往生。为此发愿临终无有障碍、直接见佛十分重要。因为临终见了佛,就会获得极大的安慰,以佛的加持能令心安定、欢喜。所以要这么发愿。

  我既往生彼国已,现前成就此大愿,

  一切圆满尽无余,利乐一切众生界。

  念这一颂时,应当发愿:愿我往生极乐之后,现前成就这一切普贤大愿,也就是以上讲的无量的普贤愿都圆满成就。由此能在世间流转没有穷尽之间,对一切有情成办暂时、究竟的利益。也就是由自己来成熟他们的相续,让他们都发菩提心。这样,穷尽未来劫海,普能利益一切众生。

  彼佛众会咸清净,我时于胜莲华生,

  亲睹如来无量光,现前授我菩提记。

  蒙彼如来授记已,化身无数百俱胝,

  智力广大遍十方,普利一切众生界。

  这是发得佛授记和利益众生的愿。“彼佛众会咸清净”,指阿弥陀佛以清净海众围绕。

  念这两颂时,应当发愿:愿我往生时,我当时就在阿弥陀佛清净海会的净土,从种种光色庄严的七宝莲花中化生,莲花开了,我亲眼面见大悲慈父阿弥陀佛。佛以右手摩我的头顶,现前授记:“善男子!你将在某时某国土成佛,名号叫……”得到佛授记后,我分身无量,幻化的蕴周遍十方,以无著无碍的智慧力在无量众生界中利益无量无边的众生。乃至众生界尽之间,一一刹那都如是作利益。

  讲到这里,有人说:既然如此,只念这一段就可以了,前面的发愿都可以不要。

  说者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这里有大关键,就是以修持整部的普贤行愿为因能获得更快的成就,往生品位更高。《华严三昧论》说得好:其它净土经典所指,或说十念往生,或说一日乃至七日,或者观想佛身,总之都不超出数量,不像《华严经》一念普观,竖穷三际、横遍十方。这样初发心时即超出数量,在一切净因中最为殊胜。因为阿弥陀佛四十八愿遍摄众生与普贤愿王体合虚空(像虚空与虚空相合一样),没有一点隔开,这样不移时、不易处、任运往生、还同本得(不必等时间、不必换地方,就在当下任运往生,往生之后仍是现前自性本有)。所以,我们应当以发普贤行愿趣入西方净土,究竟成佛。

  下面讲一些法王如意宝的教言。

  我们五明佛学院有位南真堪布,写了一本康萨丹波仁波切的传记,有一段是这样讲的:

  有一次五明佛学院开一年一度的长寿法会。这一年丹波仁波切的法体不太好,南真堪布就回家乡请他老人家来参加法会。

  这样,丹波仁波切就带着侍者赤诚桑波和南真堪布来到圣地喇荣,面见尊贵的法王如意宝。这时,法王显得非常欢喜。法王说:“现在堪布曲恰、西钦俄之仁波切等很多大德都圆寂了,您这次来参加学院僧众共修的长寿法会,我昨天下午从别人口中听到了。我想到‘您这次参加殊胜的长寿法会,身体有点病障也必定会遣除’后,我心里生起了很大欢喜心。你比我年轻,所以为了弘法利生,你也需要帮助我,否则……”说到这里,法王的话语就断了,泪水如雨般流下来,而且法王嘱咐他需要长久住世。

  这时丹波仁波切也边流泪边说:“法王一切智,您是总的佛陀圣教和众生利乐、特别雪域藏地的佛法和众生利益的共同怙主,您需要长久住世。”这样以祈祷方式唱了优美的赞歌。然后,供养长寿佛像等身口意的所依,又以美观、贵重、织有吉祥图案的藏毯等作为殊胜缘起,献上了供养,特别是当年为了法王长久住世所作的超过数亿的放生数量,对法王上师作了认真汇报,而且说:“我发愿死后能立即入三恶趣拔除具苦有情的痛苦,祈求上师赐予助我成就的加持。”

  法王瞬间默然无语,很端直地坐了一会儿。之后,又显现得很欢喜,说:“呀!呀!呀!拉嗦(好!好!好!是!)。”

  几天后,法王传法时说:“我们师徒需要专注一心地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愿。原因是:在怙主阿弥陀佛前,见佛的金容、听到佛的妙语、得到佛授记后,再作众生的利益没有(任何)困难。最近某大德在我这里说,他圆寂后就立即去金刚地狱,发这样的愿,而且说需要我赐予帮助。他是一位大自在的智者,也有大名誉,不但如此,也一定是安住大地的菩萨,我也对此有信解。虽然这些大德是这样发愿的,但我们发愿往生极乐世界,这个好!入三恶趣的愿没有发也容易转生的。”

  下面是另一段教言。

  怙主法王住世的最后一年在极乐法会期间对在家信众作了最后的教导,法王说:“何时何地都非常难得的暇满人身宝,你们已经得到了。对这个好好想一想,不仅获得了暇满人身宝,还遇上了尊贵的善知识。不仅遇到了上师善知识,而且这些上师口中宣讲正法,即真实地在讲解该如何做善法、如何断除不善业。是这样的话,你们这些在家男女,他们讲的不一定全部都记住,你们要看其中的一两句能不能明白,明白了尽量按那么去行持。不管哪位上师,详细广讲很多的法,你们不一定需要全部都了解。因此应当要想:利益我自相续的法是哪种法好呢?

  这一次你们这些从四面八方来的具信男女和很多出家僧人来到喇荣,那么全部的目的主要是哪一个呢?从这里讲的话,自己、自己的亲友以及凡是结上善恶缘的众生,今生具有长寿、健康、福乐圆满,来世也生到极乐世界的方法,是哪个好呢?你们是想这次参加极乐大法会的共修,有这么好的方法,而全部来到此地的。到了之后,每个人要在自己心上写一个誓愿,写什么样的誓愿呢?自己一生修行的这个是需要认识的。一个一般的僧人说这个好、说那个好——只说这一点对你们的心相续利益还不够,那么说起对自己的相续决定有利益的是哪个法呢?我们主要对阿弥陀佛以信心作祈祷,这个是关键。因此你们昨天在大悲世尊的佛像前发愿念一百万阿弥陀佛圣号,单单这一次就已经达到了两百多亿的圣号。不但这一次,很多大德和喇嘛、觉姆以及国外劝人念阿弥陀佛,不到一千亿的话,至少也做到两、三百亿以上了。是这样的话,你们这次念诵一百万遍阿弥陀佛圣号,如实做了的话,上面说的善根,你们每个人都会按那样得到。你们回家时,自己心里也需要记住:这次,如果我认认真真念了一百万遍佛号,对于我的今生和死后决定有这么多共修的功德。今年参加法会,初步计算所共修的阿弥陀佛圣号就有七百亿。你们可以想,真正对你们是有这个善根的。

  你们要知道,自己在某地闭关不见人,坐在那里念诵的,认为有很大善根。与大众共修,没有认为有那么大的善根。其实,你一个人念的,放逸而不回向,或者颠倒回向,或者对别人宣扬,以嗔恨心等等,这个善根是容易穷尽的。而这次法会中有上万出家僧众,如果你的善根与他们汇合在一起,就像一滴水融入了大海,这样的话,不可能有你本人的善根单独穷尽的情况。是这样的话,你一个人所念的根本无法相比,这是不可思议的善根。但这也不要单单想自己一个人,应该对周遍虚空的一切众生作回向。由回向祈愿这一切众生也全部都在临终无间就生在怙主阿弥陀佛的足下。应该这么想。这样做的话,虚空周遍之处的众生是无有数量的,那不是说二百亿、三百亿的数字了。所以世尊说:众生界无量,希求利他也无量。是这样说了的。

  因此,这次善根与其它不一样,是有个殊胜的利益。平常也应该对怙主阿弥陀佛作祈祷,多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愿。像这样的西方极乐世界,容易往生,往生之后功德又很大,这是何处也没有的。《极乐愿文》中这么讲了:誓愿往生数百亿佛刹的功德庄严合而为一、胜过诸佛刹土的无上殊胜的极乐世界。

  总之,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之后,只有快乐,没有什么痛苦的。尤其是怙主阿弥陀佛和释迦牟尼佛在因地时大概转生做过国王和王子等,他们两位是这样恒时不分离而接触的。凡是释迦牟尼佛足下的弟子决定更容易往生。是这样的话,你们发往生极乐世界的愿,一定要好好去做!你们平时不要忘记这个,这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有些大德说我会住世九十五岁。这应该是不了义的说法。住不了很长时间是绝对的。常言说,多病是死亡的前兆。所以,说我住世很长,我也知道;说我住不了多久,我也知道。无论如何,对我个人而言,就只有一只老山羊住在世间的时间。

  从一个角度说,多半这是最后的聚会,但愿不要如此,我们还能在将来相会……祈愿这一生也再再相会。但从另一个角度讲,我会离开人间的,在我离开人间后,我会不会回来呢?在我死后,有可能还没满七七四十九天,或者在母胎中还没住满九个月零十天,你们就认定所谓的转世活佛。但如果我的发愿和自己有个自在的话,我离开人间的无间绝对不会最初来娑婆世界,我想我离开这里能不能无间就往生极乐世界呢?因为在极乐世界面见阿弥陀佛,听到佛语,佛以莲花般柔软的右手放在我头顶上后,得到菩提的授记。从此之后,智慧、神通等获得自在,(这时)要作利益有情的事不会像现在这么弱小,而是有获得广大功德的时候,就像《普贤行愿品》那么讲的:“我于一切诸有中,所修福智恒无尽,定慧方便及解脱,获诸无尽功德藏。”在那时回入轮回的时候,方便、智慧、精进、禅定、神变等等获得自在,这时总的南赡部洲和雪域西藏尤其是康巴地区我自己住的这个色达,我以大悲心何时也不会舍弃的。如果我转生在三恶趣,那就没有自由了,除此之外,我往生到任何净土,我心里何时也不会忘记而舍弃自己的道场和寺院分院的所有弟子的(《纪念心的甘露》)。

  (九)愿边际

  乃至虚空世界尽,众生及业烦恼尽,

  如是一切无尽时,我愿究竟恒无尽。

  这一颂要配在前面所有普贤愿的后面。偈颂以虚空等的五个比喻描述了无量愿的边际。五个比喻是虚空无尽、世界无尽、众生无尽、众生业和烦恼无尽。

  这一颂说:乃至虚空等穷尽之时,我的愿才穷尽。以虚空等无有穷尽的缘故,我的愿力恒时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我们知道,虚空是无穷尽的,虚空中的世界也是无穷尽的;世界是无穷尽的,世界中的众生也是无穷尽的;众生是无穷尽的,众生的业和烦恼也是无穷尽的。为了让尽虚空界的众生都消尽一切业和烦恼,都还归法界成就菩提,我的发心力和愿力永无穷尽。所以,总的所有的普贤愿都是无有穷尽的发愿。这和我们的真心——横遍竖穷的法界完全称合。总之,我们发普贤愿,愿愿都是无尽愿。

  讲到这里,大家要鼓起勇气来发愿,我们内有不可思议的普贤自性,外又有阿弥陀佛大愿的加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之后就能毫无困难地实现这一切。因此,人人都可发普贤愿,人人都成佛有份,不必畏惧、退缩。学佛成就的大小、快慢和心量大有关系。殷重地发普贤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往生之后必定一生成就。希望大家对此生起信解。

  (十)愿利益

  分二:1、校量闻经利益 2、显示众行利益

  校量即比较衡量。闻经指听闻《普贤行愿品》的讲解。众行指缘《普贤行愿品》作书写乃至修习的十法行。

  1、校量闻经利益

  听闻《普贤行愿品》的功德,本来无法言表,那怎么显示它呢?这里经中以惯用的手法首先假设一种极广大的财供养作为校量对象,然后通过和它比较来衬托听闻本经的功德。

  首先举出校量对象:

  十方所有无边刹,庄严众宝供如来,

  最胜安乐施天人,经一切刹微尘劫。

  这里的财供养,从供养的物品、对境、时间三方面作观察,供养物极其丰富,包括充满十方刹海的庄严众宝和最殊胜的人天安乐,也就是,十方无边刹土中有多少极微尘,就有那么多的世界,在这些世界中都充满了金、银等七宝,加上种种人天最胜妙的安乐,作为供养的物品。这些供养物品供养谁呢?供养十方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世界中的诸佛,和十方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世界中以人、天为主的众生。这样供养多长时间呢?经过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的劫数,相续不断。这是极广大的财供养,供养物、供养境、供养时间都大到极点。

  众所周知,一时间以一种供品供养一尊佛都有极大福德,何况供养的物品、对境、时间这么广大,三方面和合起来,必定会产生极大的功德。

  下面就以这种大供养来衬托听闻本经的功德。

  若人于此胜愿王,一经于耳能生信,

  求胜菩提心渴仰,获胜功德过于彼。

  如果这部超胜一切下乘的大愿王一经耳根,能暂时生起一次清净信心,对于最殊胜菩提的因果之相,内心渴望仰求,那么由心与愿王相应就能获得远远超过前者的功德。

  “生信”是指对殊胜愿王的内涵,心中没有丝毫怀疑,确信“决定是如此的”。

  (我们具有普贤自性,如同种子。承载着普贤行愿法义的经文就像雨水,一旦融入我们的心田,就会迅速熏发本具的佛性善根,令普贤自性很快苏醒过来。由此所得的功德远远超过财供养。)

  长行文讲得更惊人,闻经生信的功德不但超胜前面的大供养,而且无数倍地超胜。长行文说:“若复有人,闻此愿王,一经于耳,所有功德,比前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乃至优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上面那么大的供养却比不上闻经功德的百分之一、千分之一乃至优波尼沙陀分之一,就像人间高耸入云的摩天大厦,比起色究竟天的天宫来,大大地相形见绌。

  这样比较就明显衬托出受持《普贤行愿品》的功德。前面,供养境是十方刹海中的诸佛众生,物品是充满十方刹海的精妙七宝,时间是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的劫数。而这里单从数量上看很不起眼,所缘境只是一品经文,听讲的时间只是一历耳根(比如听讲一遍也就几十个小时),但从所得利益上衡量,却无数倍超胜了前者。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普贤行愿的内涵极为深广、圆满,加持心性的作用深妙难言,如果能对普贤行愿生起一次清净信解,内心渴求最殊胜的佛果境界,这种法行的利益远远胜过财供养。

  再看经中这句——“能生信解,求胜菩提心渴仰”,这是获得殊胜功德的必要条件。具体是指,听到普贤愿王的文句内心欢喜,在如理忆念了普贤行愿的意义后,对最殊胜佛菩提的因果之相内心随喜,深深地信解,像这样,哪怕生起一次清净信解,就获得极殊胜的功德。这是我们凡夫经过一番努力就可以达到的。

  能和普贤行愿结缘,不论念诵、讲闻,都有很大功德,但更重要的是,要从自己内心发起对普贤行的胜解信、欢喜心、希求心,这种珍贵的善根哪怕能显发一次也极可贵。如果能以信心长期随文发愿串习,那就会产生极大利益。总之,需要在根本上用功,能这样真实行持,经中的利益就会在自身上现前。

  麦彭仁波切的《普贤行愿摄义》中有两颂能给我们极大的鼓舞。偈颂说:“周遍无量法界中,因及普贤行之相,此为无等佛行传,思则千叶信莲开。何人一次信解此,广大福藏金云聚,尽虚空际常安住,知此义者何不趣?”“因”是指前面礼敬等七支。不论七支,还是后面无量的普贤行,都是以周遍无量法界的方式显现的,这实际是无等佛陀从因至果的行为传记。什么是佛境界?什么是菩提行?普贤行就是最充分地展示。如果能对它善加思维,信心的千叶妙莲就会盛开。注意“思则千叶信莲开”,怎么让信心的莲花盛开呢?方法就是思维。谁肯用心思维,信心的莲花就会绽放。谁能对此普贤行愿生起一次信解,广大福德藏的黄金云聚就会在虚空未尽之间恒时安住。黄金品质稳定、价值昂贵,表示富贵和永恒。这是比喻描述对于普贤行愿生信能获得在虚空界尽之间无有穷尽的广大福德。了知了这些大义之后,我们为什么还不趣入呢?

  以上只讲到了听闻这一项法行的利益,实际上,不但是听闻,缘本经作任何一项法行都有大利益。下面就讲总的十法行的利益。

返回目录

-----------------------------------------------------------------------------------------------------------------

更多益西彭措堪布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