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南传>>正文内容

葛印卡老师文集:内观十日课程开示 第十天开示 修行方法回顾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19日
来源:   作者:葛印卡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葛印卡老师文集:内观十日课程开示 第十天开示 修行方法回顾

 

  修行方法回顾

  十天过去了,让我们复习一下你们这十天所学的东西。

  你们一开始的功课是皈依三宝,也就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你们这样做,并不是从一个宗派转变到另一个宗派。在内观中的转变只是从痛苦到快乐,从无明到智慧,从束缚到解脱。这整个教法是放诸四海皆准的。你们皈依并不是皈依某个人、皈依什么教条或教派,而是皈依觉悟的性质。发现了觉悟之道的人就是佛,所发现的觉悟之道是法,所有依法修行而得证圣果的人是僧。我们受到这些人的感召启发,而皈依佛、法、僧,以达到内心纯净的相同目标。事实上我们皈依的是觉悟的性质,也就是人人皆能向内寻求开发的佛性。

  同时,任何走上这条道路的人,都会油然生起感恩之心,并发愿要服务众生,不求任何回报。这两种特质在悉达多.乔答摩,也就是人类历史上的佛陀(释迦摩尼佛)身上,十分明显。他完全经由自己的努力达到开悟,但他对众生满怀悲悯,因此致力将他所发现的修行方法教给别人。

  所有修习这个修行方法,并将自我的旧习气根除到某种程度的人,都会有相同的特质。真正的皈依,真正的护佑,是你在自已身上所培养增长的正法,不过随着你对正法的体验,必然也会生起对释迦摩尼佛的感恩心,感激他发现并教导这个修行方法,也感激那些无私无我护持这个修行方法的前贤大德,他们使这个修行方法历经两千五百年至今,仍能保有它原始的纯净。

  你们是以这样的了解而皈依三宝的。

  接着你们受持五戒,这不是什么仪式或典礼。接受五戒并持守乃是持戒(sila)、道德,这是这个修行方法的基础,若无稳固的基础,整个禅修的架构都会摇摇欲坠。戒律也同样是放诸四海皆准,没有宗派之别。你们誓愿要戒绝所有会破坏别人安详和谐的言行举止。会违犯这几项戒律的人,都一定是先在心中生起很大的染污不净,破坏了自己的安详和谐。染污不净由心而起,然后才发展表现在言行举止上。修习内观是要净化内心,让心变得真正平静安详,但当你仍继续做着扰乱污染心的行为时,是无法用功来净化内心的。

  焦躁不安的心做出不正当的行为,又使心更为焦躁不安,这样的恶性循环要怎样才能打破呢?内观课程就给你这样的一个机会,因为紧凑的课程、严格的规定、禁语的守则以及强而有益的气氛,让你们几乎没有任何违犯五戒的可能。因此在这十天内你们可以持守戒律,以这个基础你们能培养正定(samadhi);而定又是慧的基础,用慧的洞察力你们能贯穿直入内心深处并净化它。

  在这课程期间,你们发愿持守五戒,好学习这个修行方法,而一旦学了它,决定接受并修行正法,就必须终身持守这几项戒律。

  接下来你们放下自我、虚心受教,在十天课程期间完全接受佛陀及指导老师的教导,这是为了给这个修行方法一个公平的实验机会。只有这样放下自我虚心受教的人,才能全心全力精进修行。一个人如果充满怀疑猜测,就无法正确修行。不过放下自我的意思并不是生出盲目信仰,盲信和正法毫无关联。如果你们心中有所疑惑,应该随时向老师请益,澄清疑问。

  放下自我虚心受教也包括接受课程的规定及作息时间,这些都是根据成千上万旧生的学习经验而制定出来的,好让你们可以持续不断地用功,以从这十天中得到最大可能的获益。

  放下自我虚心受教也意味着你们要完全遵照要求修行,不管你们先前可能用什么其它修行方法,在课程期间都要暂时放在一边。只有心无旁骛专一地如法修行,你们才能获得益处,判断这个修行方法的价值。相反地,你们要是将不同修行方法混用,可能会为你们带来很严重的麻烦。

  接下来你们开始修行观息法,目的是培养心的控制力与专注力,也就是正定(samadhi)。你们被要求只观察纯粹自然的呼吸,不加上任何字句或形状影像。这个限定的理由之一,是要维持这个修行方法的普遍通用性,因为呼吸是人人皆有而都能接受的,但字句或形像就可能只被某些人接受但有些人无法接受。

  只观察纯粹的呼吸,还有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整个修行的过程是在探究自身的实相,探究心物(身心)架构的本来面貌,而不是你所想要的面貌。这是一个发掘实相的过程。你坐下来闭上眼睛,身边没有吵杂声或外来干扰,身体也不移动,在这一刻你身体最明显的活动,就是呼吸。你以观察这个实相入手,自然的呼吸,从鼻孔吸入呼出。你感觉不到呼吸的时候,可以稍微加重呼吸,把注意力集中在鼻孔的范围,之后再回复自然、正常、轻柔的呼吸。你从这个粗显的实相入手,从这里更进一步深入,朝更微细的实相、究竟的实相前进。在整条修行路上,每一步都不离你实际体验到的实相,从最粗显到最微细的实相。你从虚幻想象开始,是无法达到究竟实相的,你只会卷入更多的虚幻想象、更大的自我欺骗

  如果你在观呼吸时加上个字句,也许能更快使你的心专注,但这样做会有一个危险。每个字句都有其特定的振动,你重复某个字或句子时,就是在制造人为的振动,让你淹没其中。在内心的表层制造了安详和谐的表象,但内心深处的染污不净仍然存在。要去除这些深藏的染污不净,只有学习去观察它们,让它们浮现出来,好消失灭去。如果我们只观察某种特定的人为振动,我们就无法观察和我们的染污不净相关的各种自然振动,也就是我们身上自然生起的感受。因此,如果我们的目标是探究自身实相及净化内心,使用想象的字句只会造成障碍。

  同样的道理,观想某个形状或影像,也可能成为进步的障碍。内观修行方法是要消融表面实相,以达到究竟的实相,而表面坚实的实相总是充满虚幻错觉,因为在这个层次上,是想蕴(sabba)在运作,分辨判别,而那是受到过去习性所扭曲的。此一受到制约的想蕴起着分别心,形成种种偏好及成见,造成更多新的习性反应。但是随着表面实相的分解消融,我们逐渐体验到身心结构的究竟实相,也就是每一剎那都在生起灭去的振动,除此别无他物。到了这个阶段就不再起分别心,因此也不会有偏好或成见,没有习性反应。内观修行方法逐渐减弱受制约的想蕴,因此也减弱了习性反应,达到受、想不起的阶段,也就是涅槃(nibbana)的体验。但若刻意将注意力放在观想形状影像上,我们就停留在表面、合成实相的层次,而无法超越进展,因此我们不作观想或持诵。

  藉由观察自然呼吸而使心专注后,你们开始练习内观禅修,以培养般若智慧,也就是对自我本质的洞见,这真知洞见能够净化内心。你们从头到脚观察身上的自然感受,从表面开始,然后渐渐深入,学习感觉外在,内在,身体每一部位的感受。

  内观就是如其本然地观察实相,不加任何成见,以消解表面实相,达到究竟实相。消解表面实相的目的,是使禅修者从「我」的错觉中脱离出来,此一虚幻错觉是我们所有贪爱与瞋恨的根源,造成我们极大的痛苦。我们或许能在理智上接受那是虚幻错觉,但光是这样的接受无法解脱痛苦。不论一个人有什么宗教或哲学信仰,只要自我的习性存在,就仍然痛苦。为了打破这个习性,我们必须直接体验身心现象虚幻不实的本质,不受我们控制地不断变化。这样的体验能够销融自我,趋向去除贪瞋、去除痛苦的道路。

  因此,内观修行方法是藉由直接体验来探究我们称为「我、我的」的这个现象的真正本质。这个现象有两方面,也就是生理与心理、身与心两方面。禅修者从观察身体的实相开始,为了直接体验这个实相,我们必须感觉到身体,也就是觉知全身上下的感受。所以,观察身体-观身念住(kayanupassana)必然涉及观察感受-观受念住(vedananupassana)。同样地,我们若离开心中所生起的心念想法,也不能体验心的实相,因此观察心-观心念住(cittanupassana)必然涉及观察心理内含-观法念住(dhammanupassana)。

  这并不是要我们观察每一个想法,如果你这样做,你会陷入胡思乱想难以自拔。你应该只要单纯的觉知心在当下此刻的本质,不论心中是否有着贪瞋痴或焦躁不安。而佛陀发现,不论心中生起什么,都会有某种身体感受伴随而起。也就因此,不论禅修者是在探究「我」这个现象的心或身的层面,对感受的觉知都是不可或缺的。

  这个发现是佛陀的独特贡献,在他的教导启示中具有核心的重要性。当时甚至更早的印度,已有许多人教导修行戒(sila)与定(samadhi),慧(pabba)也已存在,至少有闻慧或思慧。许多人普遍同意心的不净烦恼是痛苦的根源,认为必须根除贪爱及瞋恨以净化心灵,获得解脱。佛陀只是找到了如何做到的方法。

  当时所欠缺不了解的,是感受的重要性。当时和现在一样,一般都认为我们是对外在的感官对象,也就是色、声、香、味、触、法(六境)起习性反应。然而佛陀向内观察实相,发现了六境和我们的习性反应之间有个忘失掉的连结,也就是感受。六境接触到相对应的感官(六根),会产生感受,想蕴(sabba)又对它作出好或坏的评价,感受因而变成愉悦的或不愉悦的,我们并因而生起贪爱或瞋恨的反应。这个过程极为迅速,要到习性反应已经重复多次后,我们的意识才觉察到,而这时习性反应已经强到足以主宰控制心了。若要克服习性反应,就得觉知到反应是从何开始;而反应是从感受开始,因此我们必须觉知到感受。悉达多.乔答摩发现了过去不为人知的这个事实,使他得以开悟解脱,所以他才一再强调感受的重要性。感受会导致贪爱及瞋恨的反应,也因此造成痛苦,但感受也可以引导出智慧,让我们不再起反应,开始脱离痛苦。

  在内观修行方法中,任何有碍我们觉知感受的方法都有害,不管是持诵字句、观想形像、只注意身体的动作,或是注意心中生起的念头。除非从痛苦的根源-感受下手,否则是无法根除痛苦的。

  佛陀在念住经(Satipatthana Sutta)中说明了内观修行方法,在「建立觉知的开示」中,他分成几个部分来检视内观修行方法的不同层面:观察身体(观身)、感受(观受)、心(观心)及心理内涵(观法),不过这几个部分及细分的段落都是以同样的话作结论。修行可能会有不同的入手处,但不论从哪里入手,禅修者在到达终点前,都必须经历修行道上的若干阶段、若干体验。这些对内观修行至为重要的体验,在每一段落结尾的句子中重复作了说明。

  第一个阶段是分别体验到生起(samudaya)及灭去(vaya),在这个阶段,禅修者觉知到坚实强固的实相,也就是身上粗重的感受。我们觉知到某种感受的生起,也许是痛,它似乎停留了一段时间,最后消失灭去了。

  从这个阶段再继续前进,我们深入到生灭(samudaya-vaya)的阶段,同时体验到生起与灭去,生灭之间没有间隔。粗重坚实的感受消融成为微细的振动,以极快的速度生起灭去,而身心架构的坚实感也消失了。具体强烈的情绪及具体强烈的感受,都消融为振动,别无他物;这是消融(bhavga)的阶段,我们在此体验到心与物的究竟实相,也就是无时无刻不断的生灭,没有任何实体。

  消融是修行道上很重要的阶段,因为只有体验到身心架构的消融,对它的执着才会去除。到这个时候,我们面对任何情境都能无所执取,也就是进入了行舍(savkhara-upekkha)的阶段。埋藏在潜意识中极深处的染污不净(savkhara),开始浮现到心的表面上来,这不是退步,这是进步,因为这些不净若不浮现出来,就无法加以根除。它们生起,我们以平等心观察,它们就一个接一个消失灭去。我们以粗重不愉悦的感受为工具,来消除瞋恨的不净旧业,以微细愉悦的感受为工具,来消除贪爱的不净旧业。就这样对任何体验都保持觉知与平等心,我们将心中所有深藏的纠结烦恼都加以净除,一步步接近涅槃(nibbana)解脱的目标。 不论起点为何,我们都必须经历所有这些阶段,以达到涅槃之境。我们能多快抵达目标,要看所下的功夫多深,以及我们有多少累积的旧业(savkhara)要根除。

  在任何处境情况下,以觉知感受为基础的平等心都至关重要。「行」(savkhara)是由身体的感受生起,我们对感受保持平等心,就防止了新的「行」生起,并将旧的去除。因此借着保持平等心观察感受,你就逐渐朝向解脱痛苦的究竟目标迈进。

  要认真用功,不要把禅修当作游戏,试过一个又一个修行方法,却都是浅尝即止。如果你是这样,任何修行方法你都只能略知一二,永远达不到目标。你当然可以尝试不同的修行方法,好找到适合自己的路。而如果有必要,你也可以给这个修行方法两、三次的试验机会,但不要一辈子都在试这试那,虚度岁月。你一旦找到合适自己的修行方法,就要认真修行,以达到最终的目标。

  愿各地受苦的人们,都能找到出离痛苦之路。

  愿一切众生快乐!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