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禅宗>>正文内容

禅定文集:静坐(Joseph Goldstein)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13日
来源: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禅定文集:静坐(Joseph Goldstein)

 

  Joseph Goldstein著

  林武瑞.蔡心淑 译

  清楚地注意每一次呼吸的感受,把呼吸和身体当下感觉最明显的部位——如腹部的起伏,胸肺的舒张,或者鼻端气息的出入结合在一起。检验自己对整个出入息,或者胸腹起伏的感觉能持续和仔细观察到什么程度。

  在每一次呼吸间心里默念「起」、「伏」,以及「出」、「入」。呼吸间若有停顿时,要注意身体的一些触觉,如屁股与坐垫的接触,膝盖和地板的接触,或者两片嘴唇的接合。对于这些特有的感觉要正确地去感受。若是中间停顿的时间较长,你可以在下一个吸气或吐气自然到来之前,感受到一连串的触觉。不必急于观察呼吸,只须在它下一次到来时,才把注意力转移到它上面,而且尽可能仔细观察。

  对于每一次的呼吸、胸腹的起伏或者鼻端空气的进出都要警觉分明。观照时须柔和放松,保持原本的呼吸韵律。清晰地去感受每一次的呼吸,这不是刻意追寻什么,而是正确地注意到当下的感受。呼吸有时明显,有时模糊,有时刚强,有时柔弱,有时深长,有时短促,有时粗糙,有时细腻,不要去管它,看着它的变化。

  当外界声音太大,将你的注意力从呼吸上转移时,这时候应该全神贯注到声音上面,并清楚地知道自己正在「倾听!倾听!」;不用刻意去分辨这些音声的来源,像是汽车或者风发出的,只须专注在听的运作上。检验自己能否在「声音的概念」和「直接体会」这两者之间,办别其不同之处。专注地听,等声音不再引起你的注意时,回到呼吸上面。

  有时候,声音在你的警觉范围之内,但并没有强到足以令你将注意力从呼吸上面移开,这时便无须刻意去倾听,把注意停留在呼吸上,让外面的声音自然生灭。

  内心的持续专注,可以增强觉察力和定力。因此,以放松的心情,尽可能努力去做到绵密不断的专注。当心往外攀缘游走,或者失念不察时,要清楚地知道此心正在攀缘,正在散乱,而于察觉之后,再回到呼吸上。

  若身体某部份的感觉特别强,而使你将专注力从呼吸上移开,这时应将所有的注意都集中到感觉上面。看自己能多么仔细地观察感觉的内容:是硬或软、冷或热、震动、刺痛、灼热、膨胀、拉扯、或者绷紧?如实地感受它,并正确地知道当你开始观察时,它会有什么样的变化。是转强了或者变弱了?是消失了、扩大了或者缩小了?

  有时要找到适当的字眼来描述这些感觉是有困难的,不要在这上面花太多时间。在当下不能凭直觉找到适当的字词时,只凭内心清楚这种「感受」、「知觉」,就已经达到目的了。

  警觉才是最重要的。注意当下心态只是帮助引导心正确地去感受所观察的目标,以及当这个目标开始被观察时,所产生的变化。比如说,背部和膝盖有剧痛。当心念抵达痛处,感觉如同灼热。注意到它「痛如灼热」。当你观着它时,也许会发现它转强或减弱,局部扩散或缩小。有时它就消失了。

  当感觉不再引导注意力时,再回到呼吸的出入或胸腹的起伏。试着使心保持柔软和放松,安住在当下,清醒而如实。时时刻刻仔细且柔软地观照任何身心的变化,若没有明显或引起注意的现象,则安住在呼吸上面。

  此外,我们必须注意到心念对不同感觉的反应。若观察疼痛的感受时,注意心念因此而引起的排拒、不安或害怕。仔细地观察这时的心态,并注意它的变化。当你注意「害怕」、「排拒」或「不安」时,看看它是转弱了或消失了。若观察愉快的感受时,它所引起的怡悦或黏着,同样可以让你觉察到心念的变化。

  无须寻求不同的境界。单纯地保持警觉状态,系念于主要的目标——呼吸上面,然后在不同的现象自然生起时才去注意它们。静坐训练的宗旨,不是追寻特殊的境界,也不是使不寻常的现象发生,它是小心翼翼地注意当下的确发生的现象。

  当念头生起时,只要察觉到自己正在想,便轻轻地专注于「正在想」或「念头正在游走」的状态。有时你可在念头刚生起之初就察觉到,有时则生到一半才发觉,而有时候甚至等到全部出现了才知道。当你已经察觉自己正在想时,就注意着它,不要有任何善恶的分别。不论念头生起到达什么程度,在察觉到它的时候,注意自己「正在想」,然后轻轻地回到呼吸上。无须与念头的生灭交战、起冲突,不论它已生起到什么程度,只须注意着它即可。

  同样的情形,心中若浮现影象,则注意自己「正在看」,若被外在声音转移专注力,则注意自己「正在听」。以柔和、开放的心情安坐着,让觉察力出自接纳的心灵。当不同的身心状况顺其自然展现时,保持清醒,察觉每一种境界,并注意这些境界在被观照时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有时会被众多身心状况迷惑了,不知该把焦点摆在那个目标时,应察觉到那「迷惑」的状态,然后回到呼吸上面。把呼吸当作船锚固定住,以它作为首要的专注目标是很有用的,因为一般来说,呼吸都是一直存在的。所以我们总是可以回到呼吸上,安住于其中,感受它、注意它。等到心完全集中在呼吸上,待不同的身心状况出现时,再去观察它。

  若有不同的心态或情绪产生,应列为察觉的目标。假使没有察觉的话,它们会在无意识中形成我们认知的过滤镜片,而我们将带着有色的过滤镜片(情绪)去体验每一件事物。这些情绪有时候跟所起的念头、影像或身体的某些感觉结合,它也许是快乐或悲伤、挫折、生气、愤怒、喜悦、兴趣、兴奋、不安或恐惧等情绪。很多不同的心境都有可能出现。

  只要察觉到这些情绪或心境,就必须立刻注意它,才不会为之迷惑或与其认同。这些心境就像其它境界一样,都是在生起和消失当中进行。它们不是「我」,也不是「主体上的我」(self),它们不属于任何人的。注意所有的心境,以开放接纳的态度去体验它,待其消失了,再回到呼吸或身体的感觉上面。

  对于五盖(贪、瞋、昏沉、掉举、疑)的生起,尤其更应警觉不昧。它们对心的制约力很大,稍一不察很容易被它虫惑,认同合污。对于这些特殊的心态,要倍加努力地,去注意它们生起的开端,越早观察到,其力道越微弱。除了注意身体的呼吸、感觉的变化、外界的声音、内在的念头、影像、情绪以及心境之外,还有另一项心法,在禅修训练中提出来仔细观察是很重要的,它对于打开更深一层的内观扮演着关键性的角色,那就是注意各种的意志(行蕴)。意志是造成身体行为或动作的直接心理要素。

  每一个身体动作之前必先有内心的动力。意志或动力相当的细腻。它并不像念头或影像那样地明确具体,片段不相续,能让你清晰地看到它的生起、中间和结尾。首先要体验到意志只是动作发生之前的暂停,一个你知道自己正准备要发出动作的片刻暂停。若是你能察觉到这个暂停,注意到它是「意志」,就符合禅修的目标。

  基于两点理由,开始去注意这些意志的生起是很重要的。首先,它彰显出内心和身体动作之间的因果关系。这是契入深核体验的基本法则。身心运作的过程是依法则在进行的,而描述这个过程的其中一条法则是因与果。我们借着「意志」的觉察而对身心之间的互动有了初步的了解。由于有了意志,身体才会牵动。意志是因,动作是果。能注意到这一点,对意志的了解就更加清楚。

  对于「意志」的觉察和观照,也能帮助我们去发现并领悟身心关系的无我本质。因为即使我们在观察呼吸、感觉、念头、影像以及情绪时,能够透视它们都是生灭过程中的手段,但仍然会对「造作者」,一切的指挥者,以及一切行动之发号司令者的意识认同合一。

  当我们注意到意志,看到它们也是生起和消逝的心理现象,既非「我」,亦非「我所」,且不属于任何人时,就会开始减轻对它们的认同感。同时,也能体验到一层又一层,逐渐深入的、无我的身心现象。

  整个步骤从呼吸开始着手。接纳每一次呼吸的感觉,每一次的起伏或出入,既不刻意调整成某个特定的呼吸法,也不期待应该产生什么样的感觉。那是以极大的专注性和精确度安住在当下,完完整整地去体验每一个出入息。

  这一次的生起或入息的感觉是什么?感受如何?已是长的或是短的?是粗涩或顺畅?深沉或浅短?是否有沉动、压迫、或刺痛感?

  无须刻意列表检验某些现象是否发生。只要开放地接纳和专注,每一次呼吸的特质会自然展现出来。因此我们是以赤子之心安住和接受每一次的起伏、每一次的出入息。

  呼吸之间若有停顿,要观察身体的接触点,并且去体会那种接触的感觉。若身体某些明显的感觉使你的注意力从呼吸转移到它上面,这时便去注意那些感觉,接纳它,感受它。注意它是什么样的感觉。是热或冷、轻或重、震动或针刺、舒服或不舒服?

  当你以接纳和警醒的态度去面对每一种感觉时,它的特质会变得更明显。让你的心完完全全地接纳这些感觉。当你开始观察时,注意它们所起的变化,看看是转强、减弱、消失、或者增加了?观察所发生的一切,不去预设它是否会照某些固定的情况来进行,是什么样的状态,就让它如其本来,并与之同在。若感觉不再那么明显时,再回到呼吸上。

  对于各种不同的心理现象要保持警觉,只要察觉到念头或影像生起,就注意那「正在思考」或「正在看」的状态。当你注意它时,观察它所起的变化。是持续或消失了?若是消失了,是很快或很慢消失的?等念头或影像不再明显时,再回到呼吸上。整个观照的过程要流畅,轻松自然而彷佛有节奏似的。无须刻意寻求特定的目标作为观察的对象,相反地,只须保持开放和警觉,什么样的境界自然呈现,便去察觉它,让身心的状态自然地生起和消失。禅修的训练只是安住于当下,注意每一时刻所发生的情形,不带任何判断、评价和阐释。它只是直观当下正在发生的一切。

  此外,对不同的心境或情绪,也要保持清醒。这是比较不容易捉摸得到的。它们虽没有明显的起头、中间和结尾,但在禅修过程的体验中却扮演着影响大局的角色。因此,当心境或情绪转强时——如忧伤、喜悦、生气、贪欲、掉举、兴奋、兴趣或着迷、怡悦或安祥──都要注意到,去感受它,并观察它是如何浮现

  于消逝过程的片段中。它生起了,持续片刻,然后又消失了。

  若无其它境界,则以呼吸为重心;或者当其它境界消失时,再回到呼吸上。还有,若觉得散乱或困惑,不知从何着手时,就集中注意于呼吸上,看出入息或胸腹的起伏。若觉心已收摄和安稳,再以开放的心去警觉整个过程中各种情况的变化──呼吸、声音、感觉、念头、影象、意志、心情——当它们生起时,一一去观察。保持心灵的开放、接纳、警醒,以便一每一个片刻都能够正确无误地去体验所展现的境界。(本文译自 Seeing the Heart of Wisdom 中的一篇 Meditation Instructions.)

返回目录

标签:禅定文集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