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禅宗>>正文内容

圣严法师:法鼓钟声 正确的死亡观念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14日
来源:   作者:圣严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圣严法师:法鼓钟声 正确的死亡观念

  对一个没有宗教信仰的民族,或者对于没有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信仰的民族而言,死亡的确是一桩既悲哀又无奈的事。相反地,如果是一个宗教信仰坚固的民族,而且对死后的世界仍充满希望、光明的话,他们对死亡不会恐惧、也不会悲哀。

  为什么不会恐惧、悲哀呢?因为死了以后如果是进入另一个世界、另一个境界或另一个生命,就好象在一个大楼里,从这一层到另一层;或在同一层中,从A座到B座,那为什么要觉得悲哀、觉得恐惧?

  在中国文化来讲,主张「未知生,焉知死?」这使得我们这个民族非常重视现实人生和现实环境,这样的人本主义也很好,但是,对死亡却会感到恐惧。

  中国儒家曾说:「朝闻道,夕死可矣!」朝闻道,闻什么道?是宇宙人生的大道理。

  但是,一般人并不清楚「道」为何物,这不是一种宗教信仰,乃是王道、人道、天道等观念,这是人文、自然的思想。像孔孟诸子等有哲学修养的人,知道死生自有天命,胸襟开朗;可是,一般人并没有这种修养,所以,会对生命舍不得,对死亡会害怕。

  舍不得目前已经拥有的,害怕面对死后的茫然无知。本来还活得好好的,一下子死神来迎,便什么也没有了;如果有的话,究竟会到那里去呢?所以,恐惧心自然就出现了。

  有宗教信仰的话,对死亡就比较不会恐惧、悲哀。

  基督教、天主教说是归主、受上帝宠召、到天国去了,和上帝及天使们在一起,多么快乐。在人间既不自在、又不自由,去天堂多好。

  印度和西藏这两个民族有很虔诚的宗教信仰,对死亡也都不恐惧;不像一般中国人的家族,一旦有人新丧,一群人哀哀伤伤、哭哭啼啼的。

  我在印度旅行,曾见到送葬景象,一点哀伤的气氛都没有,送葬时就好象抬着一副家具似地在马路上走,也没有人注意他们。在火葬场上焚化遗体时,亲戚、朋友并没有哭泣声,他们都在念咒、念经,脸上还带着喜乐的表情。亲友想,亡者已经生天了,当为他欢喜。

  西藏人送葬也不会哭,而是为亡者诵经、唱歌,送他上佛国,尤其经过喇嘛诵经、加持后,亡者已经超度了。

  对佛教来讲,因为相信有来生的境界,所以对死亡不会觉得悲哀或恐惧。

  如果你信仰天堂,也可以生天国。受五戒、行十善的人就可以往生天国。如果在世时虽也做了一点坏事,好事则做了不少的话,那就能够再度投生到人间来,而且可能比这一生更好一点。

  特别是在佛教中,有一种净土法门或佛国净土的信仰,就像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的西方极乐世界「弥陀净土」,那是一个极好的未来世界的环境。我们在这个世间死了,要去西方极乐世界的话,阿弥陀佛一定会来接引。佛在往昔生中已经发了这个愿,只要有人在临死之际愿生阿弥陀佛的净土,他一定会亲自来接或派菩萨来接,那你还怕什么?

  我们法鼓山通常会为病危临终的人说法,先告诉他要安心、放心,而且要有信心;要相信如果你的身体还不到死的时候,佛会保佑你赶快健康,如果身体已经没有办法维持下去,阿弥陀佛便会接引你到佛国净土中去。或者,这一生中你做了很多善事,即使不想去佛国,来生也是佛教徒,也会做好事,这就是菩萨行者,在人间广度众生。所以,但愿你早日再来造福我们这个世界。

  多半我们会请他默念阿弥陀佛,若他自己不能念,让他听到阿弥陀佛的佛号声;若他自己已不能专注地听,则劝他心中要信有阿弥陀佛,如此一来,就和佛相应了,与佛相应,就能到佛国去。佛国多远呢?没多远呀!物质空间上虽有距离,但精神世界没有距离。

  我们对死亡的观念要改善,否则,遇到亲人死亡时,好象全家都变成走投无路的样子,实在大可不必。

返回目录

----------------------------------------------------------------------------------------------------------------

更多圣严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