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南传>>正文内容

佛法与内观系列:身念住念观法 第三篇 7-3-1 一、十六阶智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21日
来源: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佛法与内观系列:身念住念观法 第三篇 7-3-1 一、十六阶智

 

  壹、名色分别智

  此智是修行者体会到当下的实相。实相是指身心自然的真实状态,此智改变了妄执身心是「我」的邪见。因为妄执身心为「我」的烦恼(邪见)已经存在非常长久的时间了,所以此智(见到身心无我的智慧)对于修行者而言是非常难以在当下掌握到的。想要成就此阶智的人就必须奉行佛陀在《大念住经》中所提到的四念住正确修法。

  想要成就此智的修行者,必须以逐渐增强的思慧常常在当下掌握到身心,直到正念正知生起猛利的智慧,然后引发正见。例如,正见生起的时候,修行者会知道当下正在观照什么色身、什么心(坐的色身,心在听等等)-而他也清楚是心知道这是坐的色身等等。而且进一步他会了解到世界万物也只是色法和心法而已-非男、非女、无我或灵魂-而修行者现在知道这一点,甚至是由他内心深刻体会的。自我的邪见破除时,修行者会感到非常惊讶,因为从出生以来他从未有过这种无「我」的感觉。

  由于猛利的实相般若将我的邪见从他的感觉中根除,现在他就能体会到身心自然的真实状态(实相)了。

  修行者成就此智时是自知的,就像吃糖一样-用不着别人告诉他糖的滋味如何。

  在长阿含经中,佛说「法是可以由智慧直接体证的」。法是不需要老师向你解释你成就了那一种智慧-你可以由自己的体验知道。有时修行者也会认为他已经成就了达到某一种智慧,但并不是很肯定,通常如果自己还不肯定的话,就很可能是他还没达到那一阶智。

  这一阶智称为见清净,因为在体证的那一剎那是没有烦恼的,但这种正见尚未真正体会到三法印,要见到无常、苦、无我还需要更进一步的修持。

  此智(第一阶智)成为修行者的「归依处」,因为他亲自尝到了实相的滋味,就像吃糖一样,他体会到第一阶智是因为他亲自尝到它的。

  从现在起,他清楚不是「他」在坐而是色身在坐,不是「他」在看而是「心」在看等等-而且进一步,他了解到每一个他所见到的有情只是身心而已。从这时候起,名色(身心)就成为他的老师了。

  贰、把握因缘智

  修行者体会到第一阶智的时候,如果他持续地在当下观照身心,他将体会有很多种色身和很多种心,并且观照的时候,不会将两者混淆在一起。例如,以前坐的色身痛时,他注意到痛,但他只知道是坐的色身痛,并没有体会到这个苦是心受。但现在他不但知道坐的色身痛而且体会到心受知色身痛。因此在此智,他体会到身心两者皆从因缘而生并且身心是互为因缘,因为心要作用需要有意根、其他诸根(器官)和所缘才能起作用。相反地,色身也要依靠心才能动作-走、移动等等。修行者当下体会到身心皆从因缘而生并且互为因缘,他就明白身心不是由上帝或超自然的力量所创(邪见)。

  现在的身心,事实上是从过去的无明、爱、取和业而来,身心需要食物赖以维生。修行者以智慧体会到这种因缘关系,过去如此,现在如此,未来也是如此。他体会到此世是由此而生(由因缘而生),因此对于过去也是由此而生,未来也要由此而生是确信无疑了。

  在七清净当中,此智(第二阶智)称为度疑清净。在此智以后,修行者觉得自在了,因为他确信在他死后一定能往生善趣。能体证到此智的人称为「小须陀洹果」。

  参、遍知智

  在前一阶智,修行者只体会到身心的因(生起),还没体会身心的灭-由于身迅速不断的生灭,对于见到生灭现象,修行者的智慧还很弱。如果修行者继续保持在当下观照身心,他很快就可以见到生灭的身心,但这时候的智慧还不足以见到相续的空档。例如从坐姿变换到立姿,修行者可以见到灭去的旧姿势(坐姿)。但坐着当下观照时,因为智慧还不够强,还无法见到生灭的身心。但他可以了解身心的三法印。而这还不是真正的当下,真正的当下要在第四阶智才现前。

  《清净道论》称此智为「审察遍知」。

  在七清净中此智称为「道非道智见清净」,此智可以导致真实的道路-亦即下一阶智。

  肆、生灭随观智

  此智是体会身心的生灭并且相续的感觉(妄执身心为相续的错觉),现在看起来事实上是身心生灭的分离现象-在(修慧)当下。在此阶智修行者可以见到身心同时生灭,事实上,据佛所说,心的生灭比身的生灭快十七倍-只是修行者无法见到这么快的速度,他可以见到两者(身心)同时生灭。此智可以清楚地见到身心的三法印,而见三法印可以消除心中潜伏的烦恼,也就是爱、我(「我」的错觉)、见(邪见)和颠倒妄想。

  此智可以告诉修行者修行正确与否。如果修行正确可以导致涅槃。正确修法生起的智见是观智(第四至第十二阶智),如果修行错误就会产生观的染-有十种观的染称为毗婆奢那染。(见此智下一段介绍毗婆奢那染)。

  如果毗婆奢那染存在的话,表示修行者的清净不足以厌离染(烦恼)-因为烦恼深沈而智慧微弱,不足以厌离它。这种染是由于偏定造成的,偏定的现象会使修行者偏离了观智,而使他执着于不同的境界,而这些境界很容易使他误以为是涅槃。这些境界包括光明、喜、舍等等。如果修行者以前修过禅定的话,会很容易偏定。他会发觉如果这种定境一再发生的话,对于修毗婆奢那是一种非常大的障碍。信太强或精进过猛也可能会成为障碍。这十种染可能会非常诱人,以致于修行者执着于境界之中,还迷糊地误认为这就是涅槃,甚至于他老师告诉他并非如此,他也不会相信。如果修行者不离开这些染着,他就无法进步至更上一层的阶智了。

  行道智见清净。如果修行正确的话,行道智见清净是此智(第四阶智)所生的观智,这样称呼它是因为它是正确之道,没有混杂烦恼、贪爱和迷惑。

  三法印*都包含在此智之中-因此这个阶智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如果修行正确的话,在此智可将三法印看得很清楚。智慧越增长,烦恼就越断除;将身观照得很清楚的话,修行者就可以自己看到心了。

  *见到三法印是用内观(毗婆奢那),不同我们脑海中一般描述的印象。他们是:1. 觉了诸法非自作而是由缘的关系而起的,故得明了「无我相」、2. 觉了既有而无及前际后际的差别,故得明了「无常相」、3. 觉了生灭的逼恼,故得明了「苦相」。(佛音尊者,清净道论,第二十品,三三○页)。

  观的染(毗婆奢那染),如前所述,共有十种观的染:

  1) 光明。修行者见到亮光,这时侯他可能会误认为他已经证得涅槃,因此满足于这种境界而起贪爱,但这是邪见,是他的「自我」认为他已经证得涅槃了。

  2) 智。某些修行者精通教理,会一直思惟佛法,而这种现象会使他偏离当下。

  3) 喜。因为修行者偏定而感觉喜,而这是染(烦恼)。修毗婆奢那时是不会有喜的感受,因为体会到三法印不会导致喜的感觉。

  4) 轻安。有时一种非常平静的状态会生起:这也是偏定的现象,三法印是不可能以轻安而体证的,这种情况下智慧也不会增长。

  5) 乐。乐的感觉也是偏定。乐一生起,就无法见到苦了。

  6) 胜解。这会造成修行者误以为他已见到涅槃了,而甚至他老师告诉他事实并非如此的时候,他也不相信他的老师的话。这是由于信太强而慧太弱(通常慧和信要保持平衡)。

  7) 策励。太过坚忍或精进会令行者感到疲惫,而使他的心变得不太清楚,妄想就会生起。通常进和定要保持平衡,太过精进会导致妄想,太过偏定会造成修行者停止修行。

  8) 现起。念住太强会导致偏定而使修行者会看到幻像(眼前现起各种图样),然后他会迷失身心的所缘-亦即他会偏离当下而无法继续修行。

  9) 舍。有时猛利的舍念会生起,而修行者会误以为他没有烦恼了-烦恼为涅槃所灭;但他仍有邪见的烦恼(痴),而贪和瞋也只是暂暂时地平息,这种情况下他是无法继续修行的。

  10) 欲。修行者会对所有观的染感到快乐,并且满足于维持现状,而因此无法继续修行。

  毗婆奢那染是一种内观的染着,是由于偏定而产生的,这种情况修行者会产生他已经没有烦恼或已经达到涅槃的错觉。他这种认为「我」已经达到涅槃的感觉是不清净的,因为他是以心中有一个「我」的方式在修行。(这已经不是毗婆奢那四念住禅观了,因为毗婆奢那不是用一个「我」在修行)。

  这些感觉对于修奢摩他是好的,但对修毗婆奢那却是不好的。因为奢摩他(定)会助长幻像,所以奢摩他需要很强的定,但毗婆奢那并不需要。

  观的染不会发生在三种修行者身上:

  1) 不是用正确方法修毗婆奢那的人。这种情况下所生的烦恼不会是观的染。

  2) 修行不太精进的(不太精进,偏定的现象就不会产生)。

  3) 成就圣道,知道正确修法的人。

  修行者去除观的染的时候,他很快就能清楚地见到生灭的身心,在七清净中,此智(第四阶智)至第十一阶智称为─行道智见清净。

  伍、坏随观智

  此智是只见到灭去的身心所产生的智慧,此智修行者会见到内(心)、外(所缘)崩坏的五蕴。例如坐的色身为所知,是灭去的;而能知坐的色身之心,本身也是灭去的。

  修行者从未见过这种现象,会产生畏惧和害怕的心理。具足精进、正念、正知-此智是强到足以拔除邪见的。灭去的感觉太强了,以致于修行者只专注于这种灭去的现象上,而无法注意到生起的现象。见到身心这种崩坏现象所生起的智慧对修行者产生很大的影响,因为他体会到天地万物都是不实的、生灭的。

  此智成就时,可以破除颠倒妄想-称为「常」颠倒想,一种妄执身心是常的邪见。此智成就时,修行者就会感觉到这是正确的修法,而再也不想尝试错误的修法了。

  此智是拔除烦恼的第一步,而从此智开始一直到最后一阶智(道智)都持续在断除烦恼。烦恼开始渐渐地断除了,而这些烦恼正是每个人无始以来生死轮回沉浸之处。

  证得此智有八种功德利益:

  1) 体会到未来任何形式的「有」(生命形态),是没有任何乐趣可言的。

  2) 因为体会到此生是苦,而感觉到此生是没有任何乐趣可言的。

  3) 对于灭苦产生强烈的乐欲。

  4) 如果是比丘,会产生仅需要简单的生活必需品的欲求(少欲知足)。

  5) 也让比丘生起严格持戒的强烈欲求。

  6) 使证得此智的人不会犯戒。

  7) 修行者变得乐于尽责、忍辱、同情他人的烦恼、也不容易受噪音等干扰的影响。

  8) 超脱乐与不乐的觉受。

  陆、怖畏现起智

  此智中,体会到身心是有害的智慧生起了,因为第五阶智见到身心崩坏的现象,身心不实的感觉生起-体会到身心一直是迅速生灭的-这令修行者畏惧和恐怖。

  修行者对于身心的感受再也没有乐趣可言了,甚至将来要出生于任何形式的生命(有),都会令他感到畏惧的-对过去的出生也是如此的感受。此智可以降伏贪爱,但还无法完全拔除。智慧是贪爱之敌,但就像在皮癣的患处抹药一样,药效退了之后皮肤又开始痒了。

  柒、过患随观智

  第六阶智证得时(怖畏),就会导致此智。此智将身心视为危险、威胁之源。从第一阶智到此智,每一阶智都引发至下一阶智的生起,而每一阶智的感受都逐渐增强。修行者认知身心是过患的,而觉得如果没有身心是最好的。

  此智体会到身心的五种过患:

  1) 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的身心都好象是困在火坑一样。

  2) 体会到任何形式的有(生命)好象被十一把火困住一样:生、老、病、死、忧、悲、苦恼等火。修行者感觉身心是过患的、危害的;是苦的根源。

  3) 体会到无明是身心的因,而且因无明而有生老病死,所以无明是过患的。

  4) 体会到身心每一刻都在衰变和崩坏,而因此是过患的。

  5) 体会到再继续生死轮回是过患的、危害的-因为任何形式的有(生命)的身心都是苦的根源,只会再引发苦果。

  体会到五种过患的同时,也会生起五种功德:

  1) 不再出生是快乐的,一个没有身心之处是最安稳的。

  2) 如果不再出生于任何「有」是最快乐的,而这即是通往涅槃之道。

  3) 如果断除了造成身心的因,就可以不再受苦的束缚。

  4) 没有身心在任何「有」中衰变,会是一个寂静安稳之处。

  5) 不在轮回中出生是有益的,而且是快乐的泉源。

  在此智中,修行者体会到身心或五蕴是实相(非男、非女),但这种实相却是一种过患。此智也有很强的智慧可以防止贪爱在心中产生颠倒妄想。此智是贪爱之敌,而使贪爱难以产生作用,因为五蕴被视为过患、危险而没有乐趣可言,所以贪爱无法在感受中暂留。

  在此智中,修行者不再将正念视为好的,而视之为具足三法印(无常、苦、无我)的法-但正念仍然发挥作用。甚至对于智慧也是如此看待-无喜欢或不喜欢。这是因为没有爱或见(邪见)让修行者对正念和智慧产生贪爱。

  即将成就涅槃的心,必须修到对贪爱产生敌对的感觉,然后心才可以脱离轮回而达到涅槃之道。

  换句话说,如果修行者还妄执身心为常、乐、我、净的话,那么心就无法脱离轮回,通达涅槃而灭苦。心必须体会到苦,而体会苦的智慧将引导修行者成就涅槃。涅槃不能由禅定证得,因为禅定会产生乐颠倒想(妄执五蕴是快乐的),而不能体会身心是过患的真相。

  捌、厌离随观智

  在每一阶智中,智慧是越来越强,此智对身心(五蕴)厌离的感觉生起了,这是由于上一阶智观察身心过患的结果,但这种厌离不是瞋心而是智慧。这种情形导致不想再出生于任何「有」之中,即使是最高的地位-国王,或亿万富翁。这就像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暗路是再继续生死轮回,另一条明路是安全保险的涅槃。由于对身心的厌离,对于这条暗路不感乐趣了,而通往涅槃的明路却似乎是非常动人的。这种从放下贪爱所得的智慧称为厌离随观智。如果完全放下贪爱便称为离染(无执),这导致解放或解脱,再由解脱导致涅槃。

  成就此智至少可以体证三法印其中的一相:无常、苦、无我。如果厌离的感觉含有瞋心的话,就不是厌离随观智了,而这种含有瞋心的厌离是无法见到三法印的。

  想由修毗婆奢那而脱离生死轮回的人,如果成就了此智,所有的烦恼,即使是从前很强的烦恼,也会变松变弱了。从此智起,由道心*而引导致涅槃之道。

  *导致涅槃的道心(或道识)是:厌离、离染和彼分涅槃(以反面取代的方式暂灭烦恼)彼分涅槃的例子是在第一阶智时,我见被正见所取代了。

  此智厌离的觉受可以摘要成法句经的偈颂:

  诸行皆无常,

  智者了知此,

  直道厌离苦,

  此解脱真道。

  玖、欲解脱智

  从第七阶智体会身心的危险和过患,而从第八阶智生起了厌离,现在修行者对于身心已经充满了一种求解脱的乐欲;就像被关在监牢里的人,无时无刻不想逃跑一样。

  第六、七、八阶智是相关联的,而每一阶智的觉受是越来越强,怖畏现起智引发过患随观智,而再由过患随观智引发厌离随观智-然后产生欲解脱智。然后由此智(第九)导致涅槃;因为欲解脱可以导致对修行更精进而求证涅槃。

  拾、审察随观智

  在前几个阶智中,由起怖畏知过患而生厌离,再导致欲从身心解脱出来。此智,由于欲求身心解脱的结果,激发修行者*想找出一条解脱的路-但还不知道怎么做,只是体会到身心中的三法印,而生起一种强烈欲求脱离身心的感觉。

  * 这里所用的「修行者」是方便讲,但事实上只有般若在作用——非男、非女、无人。

  这种想解脱的欲求起源于第七、第八、第九阶智,这三个阶智加在一起引发一种非常清楚而猛利的般若智慧和想要断除烦恼的欲求并设法寻求一条解脱之道:一条可以脱离生死轮回而伸展到未来的道路。此智,修行者比前几阶智更常见三法印,因为见到身心的无常、苦、无我,就引发想要灭苦的强烈欲求。

  (佛说只有三法印能引导人出离苦痛。一个修行者从未见过三法印,就无法脱离生死轮回。导致涅槃唯一的道路,就是将身心视为无常、苦、无我。)

  拾壹、行舍智

  此智引发对身心(身心的行)的冷漠,再也不会对身心产生执着和贪恋-身心是长久以来我们妄执为「我」「我所有」「我自己」的东西。但这种冷漠夹杂着厌离的心态。

  此智由前一阶智发展而来,能够强烈而清楚地照见五蕴(行)的不坚实性:非男、非女、非人、非上帝等等-而且生命一天天地消失了,可能很快就会死-对于身心实在是毫无乐趣可言。

  以智慧体会到身心是空的、非男、非女的时候,不会再对身心产生兴趣了。同样地,觉得世界也是空的。因此舍心-对身心无爱憎之念,但这是与厌离相应的舍。现在,心想要证得涅槃而再也不想管身心了,也不想再生于三界之中了(三界见第七阶智注脚)。

  此智是世间范围内最高的观智,此智可以启发修行者的道心(道识)和果心(成果),而使修行者成为一个圣者。这是一种很猛利的智慧,并且能断除大部分的烦恼,因为此智可以很清楚地见到三法印,所以引发了实证涅槃的强烈意愿。

  第九阶智(欲求解脱)、第十阶智(想找出路)、第十一阶智(诸行的舍)都是相关联的-但第十一阶的智慧较强。

  与三法印任何一相相应的舍心皆可称为解脱心。如果心由观无常而趣向涅槃解脱的,称为无相解脱门。

  如果心由观苦而趣向涅槃解脱的,称为无愿解脱门。

  如果心由观无我而趣向于涅槃解脱的,称为空解脱门。

  拾贰、随顺智

  因为此智是一个完整的智慧,所以可以帮助修行者体证四圣谛。此智是由前面几个阶智引发而生起的,而此阶的猛利智慧比前几智更具足信心、更加精进、更有念住、更具慧解-因为它体证了苦谛和集谛。以三十七道品而论,此智已经到达七菩提分(七觉支)的程度了,因为它可以帮助体证四圣谛。

  佛法中有三个层次的智慧

  第一和第二阶智:知遍知

  第三和第四阶智:审察遍知

  第五至第十四阶智:断遍知

  毗婆奢那的作用是从第一阶智开始,逐渐断惑至第十二阶智为止。但此智仍属于世间-是世间智的作用。随顺智以三法印为所缘,体证了前二个圣谛(苦谛和集谛),自此以后就不再以身心为所缘,也是最后一个观智。

  随顺智是由观三法印的任何一相而引发道剎那(主宰道识的心),(见第十一阶智的最后三段)这整个过程仅在生起三个速行心极短的时间内完成。随顺智源于行舍智(第十一阶智)并且是种姓智(第十三阶智)生起的资助或助缘。

  从随顺智(第十二阶智)发展至种姓智(第十三阶智)的过程如下:

  就像悬吊在绳子上过河一样,抓住绳子的是遍作(随顺智的第一个速行心:准备心),遍作心为道心作准备,下一个阶段悬吊的绳子将人带到河流中间的是近行(随顺智的第二个速行心)而随顺智再将人带到对岸上。当人落在对岸的时候,此心称为种姓智,此心是以涅槃为所缘。

  随顺智是世间范围的最后一智-世间范围亦即以身心为所缘。从现在起涅槃成为心的所缘。

  上述的方式(过程),从世间心到出世间心称为法决定(模范的次第)。

  拾参、种姓智(行道智见清净)

  此智在是在通往道智(第十四阶智)的道剎那生起时所引发的智慧,而智不同于前面其他阶智的地方是此智以涅槃为所缘(出世间),但心仍属于世间。虽然不再以身心为所缘,但此智尚未完全达到出世间,而前一阶智的心和所缘都还属于世间。

  在此阶智中,心的智慧使修行者从凡夫转变成圣人,这是在生死轮回中,心第一次以涅槃为所缘,虽然是以涅槃为所缘,但此智还无法完全断惑。

  阿姜念说此智就好象刚开始从事一件工作的工人,对他的工作尚未完全熟悉一样-这即是为什么此智还无法完全断惑的原因。

  拾肆、道智(智见清净)

  此智生于道心之中,而道心是以种姓智(第十三阶智)为助缘,如同第十三阶智一样,此智也是以涅槃为所缘,但此智已完全断惑并且心和所缘都是出世间。

  此智在以四个道心的力量完全断惑的过程中,是第一个生起的道心。当这个道心生起时,即证得须陀洹果(入流果)。(后面三个道心导致更高的果证:斯陀洹、阿那含、阿罗汉。)虽然这个道心生起仅一剎那,但却使生命减少到最多仅剩七番生死便可脱离轮回了(须陀洹)。

  此智称为八圣道中的正见:对四圣谛的正见。此阶的智慧像是雷雨中的闪电一般,因为它是非常强,非常明亮而突然的。

  道心第一次生起时称为须陀洹道。在更高的道果上,又生起了三次。修行者第一次成为圣者,他不会再堕于四恶趣中了。

  此智是乐的-出世间乐。共有四个出世间智:

  1) 须陀洹道(属于入流识)

  2) 斯陀含道(属于一来识)

  3) 阿那含道(属于不还识)

  4) 阿罗汉道(属于阿罗汉识)

  拾伍、果智

  在七清净中,此智称为智见清净,道心(道识)在前一阶智(第十四阶智)生起时,是以涅槃为其所缘并且完全断惑-然后在此智中,果心生起的感觉是非常深刻而寂静的。这种顺序称为法决定,是次第的模式-亦即果心总是跟着道心而来。果心生起时,有时是三个剎那,有时是两个剎那。根器较利的修行者跳过遍作而从近作开始,然后随顺、种姓、道、然后果心(成果)是三次而非两次。

  果心是从道心而生的出世间果,果心一生起,就灭去-它是没有作用的。果心灭去之后,涅槃不再是心的所缘了。在果智时修行者第二次成为圣者(第一次在道智-第十四阶智)。他现在称为须陀洹果的圣者,并可确定最多再七番生死就可以圆觉了。

  对于三个智阶而言,此智完全在证智之中。

  拾陆、思惟反射智

  在此智中修行者思惟前几智所体证的五件事:

  1) 道智(第十四阶智)(由此道而来)

  2) 果智(第十五阶智)(曾获如此功德)

  3) 涅槃(以此法为缘而通达)

  4) 已断的烦恼(曾舍断此等烦恼)

  5) 残余的烦恼(此等是我的残余烦恼)

  此智源于果智(第十五阶智),而且又再回到世间的程度。因为我们回复到世间心,涅槃也不再是心的所缘了。

  体证此智而达到任何前三个阶段的成就者(须陀洹,斯陀洹,阿那含)称为「有学的圣者」。在此智(第十六阶智)阿罗汉只思考前面四项-因为阿罗汉已经没有烦恼,所以不用再思惟残存的烦恼了。不是所有达到此智的圣者都思惟以上所有的问题,某些根器利的修行者,只思惟前三项-而完全不思惟烦恼。

  此阶的智慧不同第十四、十五阶智-它们在当下以涅槃为所缘。而此智,修行者只是反应,而不在当下。前一阶智好比尝盐巴,而此智就像思惟盐巴的滋味。因此,此智不是出世间心,而是世间心,即使这是世间智,七清净也将它列为智见清净,而把出世间智(第十四、十五阶智)列在其下。这是因为此智源于第十四,十五阶智。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