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南传>>正文内容

护法法师:清净道论导读 第八章 修观的五清净 第二节:见清净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18日
来源:   作者:护法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护法法师:清净道论导读 第八章 修观的五清净 第二节:见清净

 

  1:见清净就是观察名色。第三清净的见清净,开始修行毗婆舍那观,观察清楚名和色的样子,深入其内,解剖分析,就像拿着高倍放大镜微观,如实知见名与色。名就是倾向,它的功能是攀缘色、依缘于色,内容是除了八种出世间心之外的一切心与心所法;色就是恼坏,会来骚扰心,本身会变坏。修观察第一阶段的成就即是名色分别智。

  有些人讲起观察世间,练达人情事故,洞明政经变化,乃至究大自然、宇宙。但是试着静下来观察呼吸,不是妄想就是昏昏欲睡,再怎么猛醒用力也感觉不到呼吸的存在。修观察,就得先看看自己身心的样子。

  2:观察名色的方法。

  2.1:从「名」出发的方法。已修习成就安止定的奢摩他行者(Samathayanika),欲修见清净,改成毗婆舍那观的方式来观察业处,不再以安住于一境的方式修止。它欲先确定「名」,就观察寻伺喜乐一境的诸禅支及与禅支相应的受想等心所法。它们的特性就是倾向于对像、面向对像,这就确定「名」。他欲观察「色」,就如在家里看到蛇(喻为名)之后,开始找蛇住的洞(喻为名的依处,就是色)。观察名而遍求名的依处,就是心的所依处(二十四所造色的第十三个),持续观察,把握心的所依处的四大种和二十四种所造色。确知一切色的特性就是恼坏。

  2.2:从「色」出发的方法。纯毗婆舍那观的行者(Suddhavipassanayanika),没有修成奢摩他的行者)或奢摩他的行者,它以四界差别的方法观察色,任何一个色法都有地水火风的特性,不断地生起与变化。藉由四大差别的简单方法确定色法,进而由认识之门确定七识界的八十一世间心,还有各种一起现出的心所法,由之而确定「名」。

  2.3:其它的方式可以详细观察分析十八界、十二处、五蕴,或只是简单地确定名与色。

  3:现起非色的方法。图十三:现起非色的方法

  3.1:现起非色当精进观察色。观察非色的法(亦即是名)的现起并不容易,因其微细、变化非常快。但修行者不当放弃,当更精进,对色更加注意,修习再修习,分解、抉择、确定色。当他这样子地观察,次第澄清色法、解开色法,色法变得极清净之时,非色的名也随之明了。例如有眼的人,在不干净的镜子前看不到自己的相,但他不应丢弃镜子,而应勤拂拭、数数擦拭镜子,擦干净之时,就自然看到他的相。

  3.2:现起非色的方法。由触入手观察,现起非色的方法,观行者于发中乃至于出入息中,以地界有凝固之相等的方法而把握四界,最初觉察到由四大的冲击而现起触,与触相应的受为受蕴,想为想蕴,与触一起现起的思为行蕴,心为识蕴。如是由触而现起非色。亦可由受入手观察,现起非色,或由识入手。

  3.3:初下手修观,现起名并不容易,即使现起色也得方法正确。不适合一开始就来个观心、观念头;也不是自以为什么都不想就是没有邪妄分别,已经是无想或无心了;更不是初下手就修个什么诸法不生不灭。这些人就好像初学游泳就想学跳水,初学跳高就想学撑竿跳。

  4:确定名色而没有我见。由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确定世间的一切法只是名与色,就如以剑劈开竹子而分为二。因此,确知唯有名色,没有人、天等有情。世间的一切就只是名色的各种聚集与变化,并没有真实的有情。人天等有情只是语言施设的概念,方便世间的沟通使用。就如同车子只是各种零件的组合,并没有真正的车子。人是什么?作第一义的真实观察,只是名色的组合,并没有「我」。

  而执着有情想,认为自己有灭就堕于断见,认为不灭就堕于常见。因此,确定唯有名色,而没有人、我,不堕于常见或断见。这就是如实见。

  5:名色的相依关系。名色相互依待而生存,名支持色,色支持名;名倒色就倒,色倒名就倒。就好像两束芦相依相立,相离相倒。另方面名与色是不相杂的,名中无色,色中无名。就好像击鼓而发声之时,鼓不是声,声不是鼓,鼓与声不相杂。总之,名色既是相互依缘而起而不离,名色又是不相杂的,它们是不离不即的。

  图十四:名色的关系

返回目录

----------------------------------------------------------------------------------------------------------------

更多护法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