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佛法:第五讲 现代沉思
现代佛法:第五讲 现代沉思
今天开示的题目也是「忧愁」,因为这是一个很广泛的课题,可采用许多不同的角度来探讨。今天我们要以佛陀和一位睿智的织布女的对话来开始讨论这课题。[1]
有一次,佛陀去到阿拉威(âëavi)时,市民邀请他去接受供养[2]。用餐后,佛陀向他们开示佛法,说道:
「你们应当修行死随念,思惟:
『我的生命不定,
死亡则已定。
我肯定会死,
死亡是我生命的终结。
生命不能肯定,
死亡则是肯定。』」
佛陀告诉他们,修行死随念的人在临终时不会害怕。
然而,除了一位十六岁的织布女之外,所有听闻佛陀亲自说法的人都不把佛陀的话放在心上,还是跟往常一般地行事。该织布女对自己说:「佛陀所说的法实在太美妙了;思惟死亡是我的责任。」如是,她日以继夜地思惟死亡。
三年后,佛陀以佛眼看到该织布女在当天就要死了,也看到由于她已经思惟死亡整整三年,如果去见她的话,她就能够证悟初果。因此佛陀前往阿拉威,到达时市民再次邀请他接受供养。听到佛陀已经来了,该织布女心中充满喜悦,因为能够再次看见佛陀及听他说法。在她还未去见佛陀之前,她父亲交待她为缝纫机的摆梭添线,以便他能够织完在缝纫机上的布。那少女很听话地坐下来为缝纫机的摆梭添线。
在那时候,佛陀已经用完餐,所有的人都在等佛陀说法。然而佛陀说:「我老远来到这里只是为了某位少女;她还没有到。当她到了,我就说法。」说后,佛陀默然坐着等待,整群人也默然坐着等待。
当时该少女已经为缝纫机的摆梭添好线。把它放进篮子里后,她就出门前往父亲的店。在半路上,她看到那群人,于是停下来凝视佛陀。佛陀看着她,而她就明白佛陀是要她去见他。所以她把篮子放下来,走上前去向佛陀顶礼,然后恭敬地站在一旁。那时候,佛陀问了她四个问题。
佛陀问她:「姑娘,你从哪里来?」
她答道:「尊者,我不知道。」
佛陀问她:「你去哪里?」
她答道:「尊者,我不知道。」
佛陀问她:「你不知道吗?」
她答道:「尊者,我知道。」
佛陀问她:「你知道吗?」
她答道:「尊者,我不知道。」
那群人听后发牢骚道:「看那织布女对佛陀乱讲话。当佛陀问她『你从哪里来?』时,她应该回答『我从父亲的家来。』当佛陀问她『你去哪里?』她应该回答『我去父亲的店。』」
佛陀接着问该少女:「姑娘,当我问你『你从哪里来?』时,为什么你答『我不知道』?」该少女答道:「尊者,您早已知道我从父亲的家来,所以我明白你的意思是『在你投生到这里时,你是从哪里来的?』而我并不知道这点。」佛陀称赞该少女道:「姑娘说得好,说得好。你正确地回答了我的问题。」
佛陀接着问该少女:「姑娘,当我问你『你去哪里?』时,为什么你答『我不知道』?」该少女答道:「尊者,您早已知道我提装着梭线的篮子去父亲的店,所以我明白你的意思是『在这里死时,你会投生到哪里去?』而我也不知道这点。」佛陀再次称赞该少女正确地回答了他的问题。
佛陀接着问:「姑娘,当我问你『你不知道吗?』时,为什么你答『我知道』?」这时该少女答道:「尊者,我说『我知道』是因为我知道我肯定会死。」佛陀又称赞该少女正确地回答了他的问题。
最后佛陀问:「当我问你『你知道吗?』时,为什么你答『我不知道』?」这次该少女答道:「尊者,我说『我不知道』是因为我只知道我肯定会死。然而何时死亡,是在黑夜或白天,是在早上或其他时候,这我不知道。」佛陀第四次称赞该少女正确地回答了他的问题。
佛陀向该人群说道:「你们这么多人都无法理解她的话,而只懂得发牢骚。无慧眼者无法知见;反之,具备慧眼者能够知见。」然后佛陀诵出《法句经》中的第174首偈:
这世界是盲目的,
在此中能洞察之人很少。
就像只有少数的鸟能逃脱罗网,
只有少数几人能去到天界。
听了佛陀所诵的偈,该少女即证悟了须陀洹道。过后,在前往父亲的店时,她发生意外死了,死后投生到兜率天。她的父亲不曾思惟死亡,也不曾见过佛陀。当他看到女儿倒在地上、染满血迹的尸体时,不禁悲从中来。他哭着去见佛陀,告诉佛陀所发生的事情。他说:「尊者,请解除我的痛苦。」佛陀说:「居士,别再伤心。在这无始轮回里,你因为女儿死亡而流下的泪水已经多过这世间所有海洋之水。」随后佛陀给该位织工有关生死轮回的开示。见法后,该织工的心平静了下来,请求佛陀为他剃度为比丘。不久之后,他就完成了比丘的任务,成为一位阿罗汉。
在训诫该群听众的时候,佛陀提及「能够知见者」与「无法知见者」。织布女的生命充满思惟死亡的智慧,她能够知见,拥有智慧,因此能够证悟须陀洹道果而逃脱罗网。反观那群得以亲见佛陀的听众,他们并不注重佛陀的劝导,生命中缺乏思惟死亡的智慧,不能够知见,而只会对该少女发牢骚。她父亲的生命中也缺乏思惟死亡的智慧,不能够知见,因此才会悲伤。换言之,他会悲伤不是因为其去世的女儿,而是因为他自己的盲目、愚痴。然而,他还算是有些智慧,因为他懂得去寻求佛陀的帮助。
佛陀没有说:「噢,可怜的人,真可怜!但不要紧。你还可以多生几个孩子。」这些是愚痴的话、魔鬼的话。这么说只会增加悲伤的父亲之愚痴及受苦的潜力而已。
相反地,佛陀帮助悲伤的父亲了解生死轮回的真实性,藉此帮助他唤醒智慧。透过智慧,织工克服了悲伤;透过智慧,他成为一位比丘;透过智慧,他精进地修禅;透过证悟至上的智慧,最终他得以完成比丘的任务,以智慧断除一切忧愁与死亡。
愚痴与智慧到底藏在哪里?它们藏在心里。喜悦与忧愁到底藏在哪里?它们藏在心里。每当佛陀向我们解释真实法时,我们都回到心的世界。在《法句经》的第一首偈里,佛陀就已经说:
「心是诸(名)法的前导者,心是主,诸(名)法唯心造。」
苦始于心,亦终于心。举例而言,古代权威性的巴利圣典(《清净道论》第16品)如此分析「愁」:
「愁」是丧失亲人等者心中之燃烧。虽然其义与「忧」同,它拥有「内在之燃烧」为相;拥有「完全地燃烧心」为作用。它呈现为「持续的愁」。愁是痛苦的,因为痛苦潜藏于愁之中,也因为痛苦是基于愁而产生。
它如此分析「忧」:
「忧」是精神的痛苦。其相是「精神上的压迫;其作用为「困扰心」。它呈现为「精神的折磨」。忧是痛苦的,因为痛苦潜藏于忧之中,也因为忧带来身体的痛苦。遭受精神的痛苦折磨的人会拔掉自己的头发、悲泣、捶胸、伤心地挥舞双手。他们会跳(楼、跳山崖)自杀、用刀自杀、喝毒药自杀、上吊自杀、自焚及遭受许多种的痛苦。
「愁」是心中之燃烧;「忧」是精神的痛苦。愁燃烧心;忧则压迫心。愁持续不断,忧则导致我们悲泣、想要死亡,因为我们感到不能承受它。忧导致我们的心困扰。巴利圣典更进一步说,忧会产生是因为我们尝试排斥压迫我们的心的痛苦。
这产生忧的排斥是排斥真实法的愚痴,越愚痴就越痛苦。这是为何佛陀在《法句经》(第43首偈)中说:「不是母亲,不是父亲,也不是任何亲戚,可比得上导向于善的心能为自己带来更大的幸福。」
在《法句经》的第62首偈中形容愚人时,佛陀说:「(执着的)愚人想:『我有儿子,我有财富。』因此他感到苦恼。事实上,他自己也不是自己的,儿子与财富又怎能是他的呢?」
他自己也不是自己的,因为他必定会死亡,然而愚痴的男女并不了解这一点。愚痴的男女的归依处是儿女、丈夫或妻子、男朋友或女朋友、家、车、财富及其他物质资产。愚痴的男女甚至思惟一下死亡随时会来临也没有,不会想说应该像那织布女一样了解自己与别人都肯定会死、了解自己并不知道自己与别人何时会死。
总有一天,我们必须与父母、子女、男或女朋友、袓父母、朋友及同伴们生离死别,甚至包括我们所养的鱼儿与看门狗。不是我们先死,就是他们先死,离别的时刻迟早总会来临。
这生命的法则是很明显的,只是我们感到很难接受它。我们无法接受这永恒的生命法则是导致我们忧愁的原因。我们渴望安全感与快乐,但由于自己的愚痴,我们只会遭遇厄难、感到忧愁。
为何我们得不到我们所渴望的安全感与快乐?因为我们在错的地方寻求它们。佛陀在《中部.圣寻经》里说:
「诸比丘,寻觅有二:圣寻与非圣寻。
何谓非圣寻?
于此,必须遭受生者寻求必须遭受生之物;
必须遭受老者寻求必须遭受老之物;
必须遭受病者寻求必须遭受病之物;
必须遭受死者寻求必须遭受死之物;
必须遭受愁者寻求必须遭受愁之物;
必须遭受烦恼者寻求必须遭受之物。」
佛陀解释,必须遭受生、老、病、愁及烦恼的是相同的东西。关于死亡,佛陀说:
「什么是必须遭受死亡之物?
妻子、孩子必须遭受死亡;男奴、女奴、羊、鸡、猪、象、牛、马、驴与金银必须遭受死亡。
至于执着、贪恋及全心全意把自己奉献给这些东西的人,他们自己必须遭受死亡,却寻求必须遭受死亡之物。」
佛陀在此解释,我们在拥有危害与痛苦之物当中寻求安全与快乐。例如,我们在另一人的身上寻求快乐,但是该人必须遭受生,由于生,该人必须遭受老、病、死、愁与烦恼,而这些就是当我们在该人的身上寻求快乐时所获得之物。这好比在香蕉树上寻找芒果,肯定找不到芒果,只能找到香蕉而已。芒果不可能长在香蕉树上,因为这是违反自然法则的。
在世间上,我们所寻求的一切东西,无论是人、动物或没有生命的东西,都必须遭受生、病、死、愁与烦恼。寻求这些东西是「非圣寻」。接着,佛陀解释圣寻:
「何谓圣寻?于此,必须遭受生(、老、病、死、愁与烦恼)者,在了解必须遭受生(、老、病、死、愁与烦恼)之物的危害之后,寻求不生(、不老、无病、不死、无愁与无烦恼)、解脱束缚的至上安全处──涅槃。这即是圣寻。」
这是佛陀的范围,是第三圣谛,也是八圣道分的目的。佛陀解释,即使是像他这种人,当他还是一位凡夫悉达多太子时,他也跟别人一样,向世间寻求安全及快乐。唯有在思惟之后,他才醒悟必须于他处寻求安全,这是为何他出家,这是为何在听到自己成为人父时他会出走。他深知儿子会成为把他紧系于世间的束缚,因此他没有见到儿子的脸就出走了。
即如佛陀所说,唯一能够一劳永逸地断除忧愁的办法就是证悟涅槃。这是为何佛陀成立僧团。然而,在我们之中,只有少数肯出家。虽然如此,我们可以从基本的步骤开始。透过了解涅槃是愚痴的灭尽,我们可以拨出更多的时间来培育智慧,从事圣寻,以及花较少的时间培育愚痴,减少非圣寻。我们从持戒开始。拥有了戒行就能够培育定力;拥有了定力就能够培育智慧。
透过智慧,我们了解世间的一切都是无常的。当无常法则显现于我们自己或其他人身上时,我们不会排斥真实法,因为我们已经归依真理、归依佛法。我们已经停止归依对永生与快乐之梦想。心安住于真理时,它不会排斥真理,也不会燃烧。织布女思惟真理,培育智慧,知见真理而获得解脱。她那悲伤的父亲恭敬地聆听佛陀解释真理,知见真理,因此其心不再燃烧。以智慧知见真理是克服忧愁的唯一方法。这就有如佛陀在《法句经》(第277首偈)中所说:
诸行无常。
当以智慧知见这点时,
他就会对苦(即五蕴)感到厌倦。
这即是朝向清净之道。
从舍利弗尊者和优陀罗的对话当中,就可看到一个以智慧克服忧愁的例子。优陀罗是一位女居士,又名为难陀母。佛陀称赞她为禅那第一的在家女弟子。她那通过禅修培育的智慧强至使她成为斯陀含圣者[3]。
有一次,舍利弗尊者去她家托钵,她告诉舍利弗尊者有位具备大神力的天神跟她说话,因此舍利弗尊者称赞她。她对尊者的赞叹如此回答(这是一位母亲之话):
「尊者,这并不是发生在我身上的唯一奇妙事,事实上还另有一件奇妙之事。为了某个原因,国王把我亲爱的宝贝独生儿子难陀捉去杀死。然而,在我的孩子被捉、被绑及被杀时,我的心中一丝困扰也没有。」
对一般的母亲来说,只要这些事的其中一项发生就是一个恶梦,但由于禅修的力量,难陀母的心毫不受困扰。为什么呢?因为她并不归依儿子,而是归依真理,即佛法。
真理不会遭受生、老、病、死、愁与烦恼。它是一个安全的归依处。
佛陀在晚年时患上了重病。当他复原后,阿难尊者告诉佛陀,说佛陀病重的样子令他感到犹如醉酒。他说:「世尊,看到世尊病重,我感到不知所措,一切事物对我来说都变得模糊不清了。」
佛陀说:「阿难,如今我已经老朽……已经来到生命的终点;现在我已经八十岁了。」
在此,佛陀告诉阿难尊者自己已经老了,就快去世了。他并不是超人,跟别人一样,他也避免不了无常的法则。
佛陀接着说及僧团:「故此,阿难,你当自立为岛,自为依归,不以他人为依归;立法为岛,以法为依归,不以他事为依归。」
佛陀跟阿难尊者说,比丘们不应以已老得快死的人身佛为依归。如是,我们又怎么可以归依父母、子女、丈夫或妻子、男或女朋友、房子、车、电脑、工作、金钱、乃至比丘?我们必需遵循佛陀的劝导,归依法之佛,归依戒定慧。简而言之,我们应当归依自己身口意的善业。思及这点,且让我以《法句经》的第302首偈来结束今天的开示:
成为比丘是很难得的;
能乐于比丘生活更是难得。
艰难的俗家生活是痛苦的;
与不同等之人相处是痛苦的。
漫无目的的生死轮回带来痛苦,
故此别做漫无目的轮回的旅人,
别做追求痛苦之人。
谢谢。
--------------------------------------------------------------------------------
[1] 《法句经注》的「织布女的故事」(Pesakàradhãtà Vatthu)。
[2] dàna 直译为「布施」。有时候有些人邀请比丘们去他们的家中或临时建筑物里接受供养。用完餐,比丘将会在离去之前给予开示。
[3] 斯陀含(只回来人间一世)是所能证悟的第二圣果。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